电梯定期报检制度(标准版)
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电梯定期报检制度1、建立本单位电梯使用登记情况表。
新增电梯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向设区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
2、每年由电梯安全管理员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电梯的检验计划。
并在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并及时通知维保单位到现场配合检验。
3、使用情况需要变更的(如报停、报废、拆除等),应及时将变更情况书面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抄送相应检验机构。
4、对检验机构提出的整改要求,本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应及时督促维保单位进行整改,如需要复检的,在整改结束后,及时通知检验机构前来复检。
对于无需复检的一般整改项目,安全管理员也要督促、落实维保单位整改到位或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监护使用。
5、收到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后,将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张贴到设备的显著位置。
6、未经定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电梯常规日检制度为了保证电梯安全运行,必须对电梯进行经常性的巡视、维修保养。
维修保养包括经常性巡视保养、周巡视保养、月保养、半年度保养和年度保养。
电梯运行中维修保养周期应按照制造厂家规定的维修保养周期和润滑表进行。
一、司机或电梯安全管理员每天应按常规检查表1观察有无滑梯、异常噪声和震动等异常现象,对运行电梯的开关门时间、安全触板、通讯、照明、应急和风扇等进行检查,并填好记录。
二、维保人员在维保时应重点对层门的门锁机构进行检查,尤其是对门锁的电气安全触点开关进行检查,填好检查记录,并经安全管理员签字确认。
三、司机或电梯安全管理员如发现电梯运行时有异常或故障现象,应立即停梯,并报告电梯维保人员,由电梯维保人员进一步进行检查和排除,并做好记录。
四、维保人员每月应对井道、底坑、机房、曳引机组、配电盘和控制柜清洁两次。
司机或电梯安全管理员应对轿厢环境卫生进行清理,并及时清除门地坎槽内积有的垃圾,以免影响电梯开关门。
电梯定期报检制度(3篇)

电梯定期报检制度1、目的和范围1.1目的为使电梯保护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状态,防止由电梯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
1.2范围1.2.1适合于电梯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向国家规定的电梯安全主管部门申请电梯安全定期检验。
1.2.2也适合于按单位内部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要求进行的定期检查的报检工作。
2、职责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向有关部门报告电梯定期检验工作。
3、定期报检制度3.1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3.2电梯停用一年后重新启用,或发生重大的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或经受了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水淹、地震、雷击、大风等)后也应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申请检验。
3.3电梯经较长时间停用,但尚未超过一年时间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可向单位设备管理部门申请内部安全检验,认为有必要的可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申请安全检验。
3.4申请电梯安全技术检验应以书面的形式,一份报送执行检验的部门,另一份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保管,作为电梯管理档案保存。
电梯定期报检制度(2)是指设立专门的电梯检测机构,负责对各类电梯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具体的电梯定期报检制度可能包括以下内容:1. 检测机构的设置:政府或相关管理部门应设立一定数量的电梯检测机构,以满足对电梯进行定期检测的需求。
2. 检测标准和方法:制定统一的电梯检测标准和方法,包括电梯结构、安全装置、电气系统、运行性能等方面的检测内容。
3. 检测周期和频次:确定电梯的检测周期和频次,通常根据电梯的使用情况和年限来确定,例如每年一次或两年一次的检测。
4. 报告和记录:检测机构应向电梯所有人提供检测报告,报告中应包括电梯的检测结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的处理措施。
5. 故障处理:如果在检测中发现电梯存在安全隐患或故障,在报告中应明确说明,并要求电梯所有人立即采取相应的维修或改造措施。
电梯注册登记定期报检制度

电梯注册登记定期报检制度一、总则1. 为确保电梯安全运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电梯注册登记及定期报检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在用电梯的注册登记和定期安全检查工作。
二、电梯注册登记1. 电梯安装完成后,由电梯使用单位负责向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
2. 注册登记需提交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电梯产品合格证- 安装单位资质证明- 安装监督检验报告- 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制度3. 电梯注册登记后,使用单位应妥善保管电梯使用登记证,并确保其有效性。
三、定期报检1. 电梯使用单位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周期,对电梯进行定期安全检查。
2. 定期安全检查周期为:- 每半年进行一次日常维护保养检查- 每年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3. 定期安全检查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电梯维护保养单位实施,并出具检查报告。
四、检查内容1. 电梯的机械部件、电气系统、安全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
2. 检查电梯运行记录,确保电梯运行符合安全标准。
3. 对电梯的紧急报警系统、照明、通风等辅助设施进行检查。
五、检查结果处理1. 检查结果应详细记录,并由检查人员签字确认。
2. 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立即整改,整改情况应记录并报告给电梯使用单位和监管部门。
3. 整改后应重新进行安全检查,直至符合安全标准。
六、记录与档案管理1. 电梯使用单位应建立电梯安全检查档案,记录每次检查的结果和整改情况。
2. 档案应包括但不限于:- 电梯注册登记证- 定期安全检查报告- 整改记录- 电梯维护保养记录七、责任与监督1. 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的安全运行负有最终责任。
2.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电梯注册登记和定期报检工作的监督检查。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电梯使用单位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电梯定期报检制度范文

电梯定期报检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梯的安全运行,提高电梯设备的使用寿命,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包括自用和对外使用)的电梯设备的定期报检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由本单位负责电梯管理的部门负责实施,并负责对电梯的定期报检情况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定期报检内容与周期第四条电梯设备的定期报检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一)电梯安全装置:包括非常用开关、安全钳、限位开关等是否灵敏可靠。
(二)电梯门系统:包括门锁、门锁连锁、门机等是否正常运行。
(三)悬挂装置:包括钢丝绳、绳套、吊缆等是否磨损、缆绳式或双缆式电梯缆绳配中国合格产品标志。
(四)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变速器及其传动装置是否正常运行。
(五)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柜、控制开关、指示装置、按钮等是否正常使用。
(六)电气线路:包括电气线路、接地等是否有明显故障。
(七)乘员悬挂系统:包括乘员悬挂设备、楼层显示器、告警系统等是否正常运行。
第五条根据国家规定,电梯设备的定期报检周期如下:(一)居民住宅电梯:每2年进行一次报检;(二)商业楼电梯:每年进行一次报检;(三)高层大厦电梯:每年进行一次报检。
第三章报检机构的选择和职责第六条报检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电梯行业国家规定的报检资质;(二)有一定的报检经验和技术水平;(三)有一定的服务能力和良好的信誉。
第七条报检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一)按照规定的报检内容和周期,对电梯设备进行定期报检;(二)出具报检结果,并向电梯管理部门提交报告;(三)及时处理报告中的问题和隐患,并向电梯管理部门报告处理情况。
第四章报检管理第八条电梯管理部门应按照规定的周期和要求,组织电梯设备的定期报检工作,并监督报检机构的工作。
第九条电梯管理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一)定期向有关报检机构提供电梯设备的信息和报检要求;(二)组织电梯设备定期报检的准备工作,包括预约报检时间、准备相关文件资料等;(三)接收报检结果,并按照要求进行处理和整改。
电梯定期检验制度范本

电梯定期检验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规范电梯定期检验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电梯的定期检验。
本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写明的地点。
第三条电梯的定期检验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
第四条电梯定期检验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检验细则中规定的项目。
第五条电梯定期检验分为例行检验和特种检验两种形式,具体检验周期及内容参见第五章。
第六条定期检验由本单位内具备电梯定期检验资质和资格的人员进行。
检验人员应当具备相关岗位培训和资格证书。
第七条电梯定期检验应当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相关记录真实可靠,存档完整。
第八条电梯定期检验应当配合所在地市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接受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约束。
第二章定期检验细则第九条电梯定期检验细则应当包含以下内容:1.定期检验的周期及内容2.定期检验前的准备工作3.定期检验时的操作流程及要求4.定期检验后的处理措施和报告要求第十条定期检验的周期根据电梯的种类、使用环境和重要程度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普通住宅电梯每年进行一次例行检验,特种电梯每半年进行一次例行检验。
第十一条定期检验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1.电梯运行情况的检查2.电梯各个部件的检测和测量3.电梯安全装置的测试和调试4.电梯机房和井道的检查和清理5.电梯相关记录的核对和整理第十二条定期检验前,应当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通知电梯维保单位或者负责人员做好准备工作2.提供相关资料和记录备查3.对电梯进行预检查,排除故障和隐患第十三条定期检验时,应当按照下列操作流程和要求进行:1.着装整齐,佩戴标识并持有有效证件,出示身份证明2.仔细核对电梯的基本信息和检验日期3.按照规定顺序和步骤检查电梯各个部件和功能4.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测和测量5.对电梯的各项指标进行记录和评估,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第十四条定期检验结束后,应当做好以下处理和报告工作:1.处理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修复或整改2.填写电梯定期检验报告,确保信息真实可靠3.将电梯定期检验报告存档,并及时报送相关部门备案4.将本次检验情况和建议通知相关人员和单位,确保问题的解决和措施的落实第三章相关责任与义务第十五条本单位负责电梯定期检验的管理工作。
电梯申报定期检验制度(5篇)

电梯申报定期检验制度1、目的和范围1、1目的为使电梯保证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状态,防止由电梯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
1、2范围1、2、1适合于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向国家法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电梯定期检验,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电梯每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1、2、2也适合于按单位内部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要求进行的定期检查的报检工作。
2、职责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电梯定期检验工作。
3、定期报检制度3、1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电梯定期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3、2电梯由于不可抗拒力原因导致不能及时进行定期检验的,应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内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缓检申请。
3、3电梯停用时,应向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报停,报停后的电梯应切断电源进行封存。
电梯停用一年后重新启用,或发生重大的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或经受了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水淹、地震、雷击、大风等)后也应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检验。
3、4电梯经较长时间停用,但尚未超过一年时间的,有检验有效期内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可向单位设备管理部门申请内部安全检验,认为有必要的可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3、5申请电梯检验应以书面的形式,一份报送执行检验的部门,另一份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保管,作为电梯管理档案保存。
电梯申报定期检验制度(2)电梯是现代社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垂直交通工具,它为人们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出行方式。
然而,由于电梯具有一定的风险,以确保公众出行的安全,电梯需要定期进行检验和维修。
因此,制定电梯申报定期检验制度至关重要。
一、电梯申报定期检验的必要性1. 提高电梯的安全性:电梯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长时间运行会导致各种故障的出现。
通过定期检验电梯,可以及时发现和修复电梯的问题,从而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定期检验还可以监督电梯维护保养的质量,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
特种设备电梯定期报检制度

特种设备电梯定期报检制度一、目的为确保电梯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用电梯的定期报检工作。
三、责任主体1. 电梯使用单位负责组织实施电梯的定期报检工作。
2. 电梯维护保养单位负责协助使用单位完成报检,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四、报检周期1. 电梯应至少每12个月进行一次定期检验。
2.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电梯,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一次全面检验。
五、报检流程1. 使用单位应提前30天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报检申请。
2. 提交报检申请时,应提供电梯的相关资料和文件,包括但不限于: - 电梯使用登记证- 电梯维护保养合同-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电梯操作人员资格证书- 电梯维护保养记录3. 检验检测机构在接到报检申请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检验时间,并通知使用单位。
六、检验内容1. 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正常有效。
2. 电梯的运行性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 电梯的维护保养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 电梯的应急救援设施是否齐全并处于良好状态。
七、检验结果1. 检验合格的电梯,检验检测机构应出具检验合格证明。
2. 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使用单位应根据检验检测机构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后重新申请检验。
八、记录与档案1. 使用单位应建立电梯定期报检档案,记录每次报检的相关信息。
2. 报检档案应包括检验报告、整改记录、合格证明等文件,并至少保存5年。
九、监督管理1.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电梯定期报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监督管理部门应依法予以处罚。
十、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制度每五年至少修订一次,以适应电梯技术和管理的发展变化。
电梯申报定期检验制度范本

电梯申报定期检验制度范本一、引言本制度旨在规范电梯定期检验申报工作,确保电梯运行安全和稳定。
为此,制定了以下申报定期检验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管理的所有电梯设备的定期检验申报工作。
三、申报定期检验的目的和必要性电梯是一种特殊的设备,使用频繁,安全事关人身安全。
因此,定期检验申报是确保电梯安全使用的必要程序,目的是及时发现和排除电梯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电梯设备的正常运行。
四、申报定期检验的责任部门本单位电梯申报定期检验的责任部门为维保部门。
五、申报定期检验的流程和要求1.定期检验申报工作应在每年底前完成。
2.维保部门根据电梯运行情况和年度检验档案,制定电梯定期检验计划,并在申报前提前一月通知相关使用单位。
3.相关使用单位应按照计划,提供电梯运行情况和相关资料给维保部门。
4.维保部门根据提供的资料进行电梯定期检验的申报,并提出申报结论。
5.申报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和需整改三种情况。
6.如申报结论为合格或不合格,维保部门应将申报结论书面告知相关使用单位。
7.如申报结论为不合格,维保部门应详细说明不合格原因,并要求相关使用单位整改。
8.相关使用单位应按照维保部门要求,限期整改,并报告维保部门整改情况。
9.维保部门对电梯整改情况进行评估,如符合要求,则确认整改合格。
10.维保部门应对定期检验申报过程进行记录和归档。
六、申报定期检验的工作要求1.维保部门负责定期检验申报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2.使用单位应积极配合维保部门开展定期检验工作,提供准确、完整的电梯运行情况和相关资料。
3.所有申报结论应经过维保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告知相关使用单位。
4.如有发现紧急安全隐患,维保部门应立即通知相关使用单位停止使用,并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
5.相关使用单位应按时整改不合格问题,并及时报告整改情况给维保部门。
6.维保部门应及时记录和归档定期检验申报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七、申报定期检验的监督和管理1.单位主管部门对维保部门开展定期检验申报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电梯定期报检制度(标准版)
电梯定期报检制度(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
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
"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目的和范围
1.1目的
为使电梯保护正常的、安全的工作状态,防止由电梯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和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
1.2范围
1.2.1适合于电梯按国家规定的要求向国家规定的电梯安全主管部门申请电梯安全定期检验。
1.2.2也适合于按单位内部设备管理制度的规定要求进行的定期检查的报检工作。
2、职责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向有关部门报告电梯定期检验工作。
3、定期报检制度
3.1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在电梯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有效期满前一个月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
3.2电梯停用一年后重新启用,或发生重大的设备事故和人员伤亡事故,或经受了可能影响其安全技术性能的自然灾害(如火灾、水淹、地震、雷击、大风等)
后也应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申请检验。
3.3电梯经较长时间停用,但尚未超过一年时间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可向单位设备管理部门申请内部安全检验,认为有必要的可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机构申请安全检验。
3.4申请电梯安全技术检验应以书面的形式,一份报送执行检验的部门,另一份由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保管,作为电梯管理档案保存。
XX设计有限公司
Your Nam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