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合集下载

中职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与策略

中职文言文课堂教学现状与策略

习。文 言文 i大 现象 规律— — 通假 字 、古今 异义 字 、特 殊 句 规 律 ,充 分调 动学 生 的 眼 、耳 、 口、手 、脑 等多 种 感 觉 器
式 ,在授课前反复强调,并举例示范。在每一篇文言文讲解 官 ,多 角度接 受刺 激 ,促使 学生 主动 记忆 ,认 真思 考 ,努 力
将搜 集 和制作 的学 习 资源上 传到学 j = J 平 台,提供 学

的时 候 ,可能连 很 多字 都认 不全 ,很 多句 子都理 解 不 了 ,但 学生 品味 为什 么歌 曲的旋 律 如此低 沉 ,情感 如此 哀伤 ?在 讲
又不 愿意 去细 细研 习文 本 。其次 ,文 言文 的程式 化 教学模 式 授完词作后,只要求学生能会唱 《 月满西楼 》 , 《一 剪梅 》的 也扼 杀 了学 生 的学 习兴趣 : 朗读 、熟 悉全 文一 字 词解 析 、重 背诵 问题 自然就 迎 刃而解 了 。学生 在诗 歌吟 口 吕 的过 程 中 ,既 点 句 子讲解 一 主 旨分 析一 写作 特点 赏析 一课 外拓 展一 课堂 练 可以更 生 动形象 地感 受诗 词 ,也 可 以增 强对 诗 词灵 动音 律 的 习 、教 学 反馈 。僵化 的教 学模 式 ,也导 致 了很 多学 生失 去了 把握 ,提高诗 词学 习 的兴趣 。

些 形象 生动 、简 单易 学 的内容 ,而 不愿 意花精 力 去研 习一 时 ,诗歌 吟唱 ,还有 助 于提 高记忆 力 ,品味 诗歌 的 音律美
篇 “ 晦 涩 难懂 ” 的 文言 文 。他 们 在 一 开 始 接 触一 篇 文 言 文 以李 清 照 的 《 一剪 梅 》为例 ,播 放 童丽 的 《 月 满 西楼 》 ,
过 程 中 ,按 照组 内异 质 、组 间同质 原则 ,将学 生 分成几 个学 探 索 ,积极 参与 教学 ,从 而大大 提高 教学 过程 的有 效性 。笔

中职语文课堂文言文的教学策略探讨

中职语文课堂文言文的教学策略探讨

中职语文课堂文言文的教学策略探讨摘要: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环节,对于文言文理论知识点的讲解是十分重要的。

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文学知识掌握、进一步强化学生知识学习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展开知识讲解的环节要注重采取适合新时代下中职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科学灵活地依托中职教育教学理念合理组织文言文知识教学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理解,就能够不断帮助学生加强语文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知识讲解;巩固知识;课堂听写教师在中职语文知识教育教学工作中,对于课本中的文言文理论知识的讲授应当充分符合中职学生的具体学习特点,不能够将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不加辨别与改进地生搬硬套,因为此种方法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更不能保障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知识讲解。

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心得,对展开了探究,希望给师生朋友带来启发。

一、强化课本知识讲解教师在进行中职语文文言文理论知识点教育教学工作的环节,对于教材中的文言文知识进行深入细致地详细讲述,以强化学生对于课本中文言文知识的理解,将会十分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为了行之有效的加强课本理论知识内容的讲述,教师需要在课堂讲解的环节,鼓励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开动脑筋进行思考,加强学生自主翻译课文内容的兴趣与信心,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加强学生对于文言文知识点的理解深入程度。

强化课本基础知识的讲述,对于提高中职学生文言文知识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过秦论》一节课的环节,为了有效地加强中职学生对于本节课学习的文言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我将本节课涉及的重难点文言实词、虚词进行了细致阐述,随后我给学生讲解了关于本节课的文学常识背景知识,紧接着我鼓励学生结合刚才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尝试自行翻译这篇课文内容。

中职文言文教学策略初探

中职文言文教学策略初探
而然 的进 入 学 生 的 思 维 ,文 章 的 内容 和 主 旨就会 成 为 学 生 自 提 高 就非 常 困难 。 己的知识储备 。不同的诵读形式会 收到不同的诵读效果 。例 在文言文教学中 ,归纳积累也很重要 。在教学一篇课文
作为教材 , 文言课文的注解 向来较详 。 对课文字词句的教 学, 大可不必字字句句 由教师对号入座式地讲解 。 为培养学生 的 自学 习惯 , 教师应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 , 放手让学生对 照注 释 自学字词句 , 力求学生 自解 。有些字词句 , 学生对照注释 自 解 困难 , 应提倡 学生之间讨论解决。 文言文可 以质疑探究的地 方太多 了。教学实践 中, 我发现 , 只要教师教给学生一些质疑 探 究的方法 , 教师遵循 民主化教 学原则 ,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 学 生就会积极思考 , 大胆质疑 。 因为质疑问难符合高中阶段学 生 的心理特点 ,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还可 以活跃课堂气 氛, 改进教学效果 。 所以, 我们要大胆鼓励学生向课本质 疑、 向 教师质疑。 比如课 下注释 , 常遭到学生的质疑 , 一番争论后 , 达 成共识 , 必然掌握得更牢了。 当然 , 学生 自学讨论 , 质疑探究可 以解决对课文字词句的粗略理解 。但在学习过程 中还会存在 部分难点不能解决 ,部分重点内容不能把握等 问题 。这个环 节, 就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 自学讨论情况的基础上 , 对学 生存在 的难点和未能把握 的课 文重点给以及 时点拨 ,让学生 对 文 言 文 的学 习 产生 顿 悟 效果 。 五、 加强背诵, 回顾 品味 , 归纳积累。 增强文言文学 习能力 文言文 由于与我们今天的生活距离较远 ,学生要想尽快
中职 文言文教 学策 略初探
重庆 市合川职 业教 育 中心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中学 阶段语 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其 “ 重” 在于文言文作为现代汉语 的源头, 历经三 千年历 史的沉 淀, 成为人类文 明史上古 老而又鲜活的文字。 同时, 文言文承担 着传承 中国历史文化 、 道德传统 的主要任务, 是学生 了解祖 国 人文精髓 、 汲 取民族精神力量 、 用好现代汉语 的必经之路 。其 “ 难” 在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 的距 离太远, 中国人久 已不用文 言文进行写作 与口语交流 。学生以“ 不实用 ” 作为借 口从 内心 抗拒文言文的学习。文言文对于大部分 中学生来说都是谈之 色变 的, 而对于职高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职高生语文学习基础 差, 文 言功底 薄弱 , 所 以使得文言文教学成为 了职高语文教学 的难点。《 中等职业学校语 文教学大纲( 试行 ) 》 明确规定 : “ 在 初 中语文的基础上 ,培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易文言文 的能力。 熟练背诵一定数量的名 句、 名篇 , 扩大积累 , 增进学习 古代诗文的兴趣 。 ”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职高语 文教学对文言文 是有要求的。那么 , 怎样才能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 中, 让不 喜欢文言文的职高生喜欢上文言文呢?怎样让文言课 堂 陕乐 起来 呢?笔者认为文言文的教学有很大 的探索空 间。 营造文言文学 习的 良好氛围。 消解学生学 习文言文的

中职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中职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中职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摘要:本文针对中职文言文教学的现状,结合实践,指出了以下文言文教学的改革尝试:重诵读,提升语感;借用唐诗宋词,利用成语资源;比较和掌握文言与现代汉语的用语规律;探讨文化,提高兴趣。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教学现状对策一、中职文言文教学的定位《中职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文言文教学提出目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教科书中的古代诗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观点;背诵教科书中经典的古代诗文,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增加积累,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增进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

”这一标准较之前的文言文教学目标是降低了。

再看看新教材中文言文的编排,数量明显减少,其中第一册中只选了《静女》等五首很短小的古典诗歌。

由此可见,新教材改版以来,降低了文言文教学的要求。

课标是教学的指挥棒,这样的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文言文的教学,把文言文教学引向简单化。

二、文言文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一)中职文言文教学现状。

1.单调,枯燥。

重字词讲解,重句子串讲,重知识点归纳,整节课翻来覆去讲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等,内容琐碎、繁杂。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很少有师生互动,有的只是教师讲,学生记,或无数知识点的归纳,反复的练习。

文言文教学基本成了字词翻译,字词教学,非常单调、枯燥。

2.支离破碎。

文言文教学因为有无数的文言实词与文言虚词的翻译、讲解,一篇美文被拆得支离破碎,学生陷入了字词学习的罗网。

这种教学激发不了学生文言文学习的主动意识,也激发不了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赏析文本的主动亲近感,所谓的字词教学,也是重复、雷同。

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对文言文学习渐渐丧失了兴趣。

(二)成因分析。

中职学生文言基础薄弱,提起文言文学习,思想上畏惧、害怕,对为什么要学文言文,如何学习文言文,缺少基本认识。

一些教师也存在这种心理,害怕教文言文,总觉得费时费力,教不会学生,教学效果不理想。

师生对文言文这种特殊的文化遗产缺乏深刻的认识。

浅谈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模式

浅谈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模式

浅谈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模式摘要:语文课在中职教育中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有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而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学特别是其中文言文的教学,因学生的基础差、厌学及老的教学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变得举步维艰,收效甚微。

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科学教学理念指导下,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就会有明显改观。

关键词: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模式现代职业教育应是能力本位的教育。

语文在中职教育课程中虽是基础课、工具课,但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却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尤其可以实现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创造能力以及交流和表态能力的随时随地的培养和锻炼。

从而有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抓住机会实现价值。

然而,近几年,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发生变化,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可以说是普通高校和普通高中的“残羹冷炙”,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差,对文化基础课学习缺少热情。

再加上受社会人浮于事,急功近利的风气影响,中职教育中的语文教学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

特别是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更是举步维艰。

一方面是生僻难懂的文言知识,一方面是厌学又基础差的学生。

若采用“师讲生记”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便枯燥乏味,让教者头疼,让学者厌倦,费时最多,收效甚微。

那么怎么才能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求,让语文课变得生动有趣,思维活跃,丰富有效呢?现代教学倡导“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科学教学理念。

课堂上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活动中的组织者,问题上的策划者,方法上的牵头人。

而学生则要按老师的规划设计,以自主合作的方法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完成教师派出的任务。

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这就应了孔子关于教育的说法:“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就以此为指导思想,经过反复的尝试、总结、改进,我逐渐摸索出文言文教学的一些方法,使学生在兴趣、荣誉、探求欲望的激励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真正地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互相学习、愉快学习,让思想的火花点燃青春的朝气,碰撞出无限的热情和充分的自信,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

浅谈中职文言文有效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浅谈中职文言文有效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P UBLIC C OURSE基础教育136OCCUPATION2014 104.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口头语言是表达个人思想的重要工具。

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不能简单地用书面语言训练完全取代口头语言之训练。

随着当今社会的持续发展,人际交往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各类先进通信技术的不断运用,对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之要求也变得愈来愈高,口语表达能力在现代人的沟通交流以及信息传输的过程当中所占有的份额变得越来越大。

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马上就要步入工作岗位,从而融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口头表达能力是中职学校学生走向社会与进而立足社会的一项重要能力。

当前,绝大多数中职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难以达到要求,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连朗读课文时都是断断续续的,难以连成完整的句子,这是因为长久以来缺少口头表达能力训练所导致的。

在中等职业学校以就业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目标的背景下,就业竞争正在变得更趋激烈,导致社会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有鉴于此,开展好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在中职语文教学的实践当中,教师应当通过尝试采取朗诵比赛、说故事竞赛、辩论会、演讲比赛、模拟就业招聘会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以强化中职生群体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强化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每一节课的课前,都要开展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并且覆盖到每一位学生。

在每一堂课上,可以让三到五位学生到讲台上开展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不拘泥于表达的内容,重点在于强化中职生的心理素质能力训练,重点是勇气、自信心与情绪控制等方面,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们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并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有勇气去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谈,从而克服自身所存在的羞涩与胆怯心理。

在训练一轮之后,再依据教师所确定的内容与要求,让学生投入到规定项目的口语训练之中,从而提高口语学习的有效性。

三、小结综上所述,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之中,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注重课堂氛围的调节,从而着力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并做到规范地布置作业,强化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从而让其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达到中职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中职文言文教学内容和策略探讨

中职文言文教学内容和策略探讨

中职文言文教学内容和策略探讨【摘要】职业教育背景下,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面临着其教与学的困境,本文探讨如何适应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消解中职生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提高中职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效率,培养学生理解运用汉语言的能力,进行文化传统教育,真正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策略;语言理解;文化熏陶中职学生学习文言文,由于基础差,积累不足,他们自称就像读天书一样,上课畏难情绪较重,甚至直接逃避文言文学习。

学生的不积极配合和参与,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和课堂效率的提高,也制约着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鉴于此种情况,中职语文老师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消解学生的畏难情绪,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的学习,并在对古文的逐渐接触中,帮助学生掌握积累语言语用知识,了解古代文化,体味古人的情感志趣,感受到古文的独特魅力。

1 教学内容和策略的调整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以技能就业为中心,中职生学习能力弱,学习任务重,往往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专业理论学习和技能操作方面,针对这种学情,如果语文老师再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逐句串讲和介绍古汉语语法知识,要求学生记词义和译文,以背诵记忆为主。

学生必然对文言文学习敬而远之,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这和中职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是不相适应的。

因此,教师应切合中职生学习实际情况,在疏通文句时不必字字句句不放过,嚼烂了“喂”给学生,而是在关键处做些指导点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不再把文言知识串讲作为重点,而是学习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领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以至培养审美鉴赏能力等等。

2 畏难情绪的消解字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学生畏惧文言文首先是感觉字词不理解,那么教师要帮助学生消解这种畏难情绪,树立他们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汉语的词汇、句法和修辞手段都不可能割断和古代文学语言的血缘关系;很多古代汉语常用词的词义、句子的结构方式,不仅古今没有多少变化,而且还常常出现在现代汉语里,尤其是现代的书面语言里。

浅谈中职文言文有效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浅谈中职文言文有效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浅谈中职文言文有效教学的方法与途径摘要:目前中职文言文教学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难教,学生厌学,这是教学过程中的不和谐状态。

为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从古典中汲取营养,教师要转变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有利资源,实现中职文言文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文言文小组活动文言语感近年来随着中职学业水平测试的出台,文言文的学习与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但这些情文并茂、内涵丰富的文言文,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有时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学生并不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造成这样的困局: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教师把文言知识讲了一遍又一遍,而学生还是一问三不知;教师把课文讲完了,学生还读不起来……为此教师觉得文言文难教,而学生对文言文更是无比厌烦。

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如何将有效教学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教法上动脑筋,下一番功夫。

要利用一切有效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学习文言文的乐趣,并能进一步热爱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使之传承发扬。

在教学“文采若云月”这个单元几篇文言文过程中,笔者试图努力摆脱文言文难教的困境,并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

一、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激发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累足够的文言文知识。

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呢?1.观看电影在教学中利用观看影视剧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教学《侍坐》和《鸿门宴》这两篇课文时,笔者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周润发演的《孔子》及新版的《鸿门宴》这两部电影,学生看得津津有味,表现出很强的兴趣,有的学生边看边叙说故事情节甚至点评电影中人物。

通过看电影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了解故事中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对文言文的翻译起到很大作用。

从电影《孔子》中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及他一生的经历,有助于深入理解孔子晚年“出世隐居”的思想,这样能帮助学生体会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的言辞与神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职语文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8-11-26T16:46:09.64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中作者:张健[导读] 文言文教学是中职语文教育中的一大难点,中职学生的语文功底相对薄弱,文言文甚至被放在了语文教育的末端,老师与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教与学都缺缺乏积极性,使得文言文成为了中职语文教育中无法突破的瓶颈。

对于中职学生,应当采用因材施教的文言文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只有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言文带来的乐趣、领悟文言文的美妙,才能使的学生顺利突破这一难关,不
再排斥文言文,甚至爱上文言文。

关键词:
(武汉市江夏职业技术学校,430200)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中职语文教育中的一大难点,中职学生的语文功底相对薄弱,文言文甚至被放在了语文教育的末端,老师与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教与学都缺缺乏积极性,使得文言文成为了中职语文教育中无法突破的瓶颈。

对于中职学生,应当采用因材施教的文言文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只有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文言文带来的乐趣、领悟文言文的美妙,才能使的学生顺利突破这一难关,不再排斥文言文,甚至爱上文言文。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中职语文;情境教学
一、引言
文言文承载着中国古代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它记载了数千年的风云变幻,即使文言文早已被白话文所取代,在生活中不再起着日常交流的作用,但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与历史现象,对于今天的每一个人都有借鉴价值。

中职学生同样需要文言文素养,学生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短暂的文言文学习甚至能给他们的思维方式带来质的改变。

二、目前中职语文文言文的教学现状
在大多数中职升看来,文言文枯燥难懂,更何况文言文无法对他们日后工作与生活产生直接作用,因而将文言文放在各学科的末端。

许多中职院校也不重视语文教育,认为中职教育应以技术教育为重心,因而忽视了其他基础学科的教育。

部分语文老师也不太愿意花额外的时间研究文言文的教学策略,因而还是采用传统的直接教授的方式,使得原本就不受重视的文言文显得更加枯燥无味。

三、教学方式
事实上文言文并不是无法攻克的难关,教师倘若能以适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文言文教学难的困境将在很大程度上发生改变。

1.丰富文言文的学习方式
传统文言文教学往往是单向讲授的方式,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所灌输他们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会让他们产生排斥心理。

要想改变这一教学模式,首先就应当拉近文言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那些拗口的文字不再是距离学生几千年的单个的汉字,而是与现实相呼应的能够运用于生活的活的语言。

古文的朗读记忆不仅仅只有诵读这一种形式,事实上在娱乐活动日益增多的今天,古文也在不断以新形式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例如在学习屈原的《离骚》这篇课文时,常常就有同学抱怨课文又难读、又难背,但如果《离骚》以音乐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其背诵与朗读就变得容易很多了。

还有学生们非常怕的《琵琶行》、《长恨歌》等,过长的篇幅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和思考的耐心,对文言文就更加抵触了。

其实许多课本中的诗文都被各种改编,即使原先对文言文并不感兴趣的学生,遇到新奇的事物总是保持着较高的兴致。

除了歌曲的形式,还可以采用电影、电视剧、话剧等形式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例如《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既可以在课上向学生播放有关电影,也可以让学生将其改编为话剧在班上表演。

这些形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们觉得文言文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无趣。

2.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发挥着一个引导的辅助作用。

学生真正要学会的不是对课本知识死记硬背的能力,而是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消化所学的内容。

中职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掌握能力或许存在一定的欠缺,这就需要教师以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吸收文章内容。

教师可以以情景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千年前的古代,向学生们讲述目前所处的时代背景,带领学生想象孔子与其弟子在进行对话,或事孟子在和那位王公大臣进行交流。

当学生的脑海中有了一定的画面,再让学生领悟古圣贤的那些富有哲理的言论就变得容易些了。

有了相应的时代背景,学生们才能领悟到诸子百家们提出的各种主张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因时局而产生的代表己方立场的政治主张。

对于中职学生而已,学习这些古文不仅仅是要了解他们的思想主张,更重要的是将这些思想融入自己的思维方式之中。

文言文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传统文化中的很多高尚品质和人生态度都值得当代的学生去学习,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这些文言文中所蕴含的思想所影响,甚至学生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可能因此发生改变。

对于一些涉及具体历史事件的文言文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一些小问题的方式来启发学生思考。

例如讲《过秦论》的时候,就可以问学生秦王朝强大的原因、秦朝因为什么而亡、秦亡的教训在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等学生思考片刻便能答上来的问题。

让学生直接解释某个字的意思或者翻译某个句子对于中职学生可能有些难度,因而尽可能让学生能用较为口语的语言就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失为一种解决这一困境的好办法。

这种通过设置简单问题切入教学的方式可以减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挫败感,让学生们体会到文言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复杂,只要有耐心,大家都可以读懂文言文的。

同时在增强学生满足感后,教师就应当发挥其引导作用了,教师可以为学生巩固学习重点,使得学生对课文具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对于学生们容易产生理解错误的地方,教师应当及时纠正学生们的错误,让学生正确地学习知识,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文言文教学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教师可以运用这些新媒体吸引更多学生的目光,运用主体思维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文言文。

总的来说,即使文言文对于大多数中职学生以及老师来说都是一个难以攻克的点,但这一困境不是不能改善的,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共同配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习效果更加显著,中职语文教育将因此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海燕.情境教学法在中职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上),2018,(7):54.
[2]张育涛.以文言文教学为例谈中职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实践[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8,(9):71-72,113.
[3]王志勇.提高文言文学习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辽宁高职学报,2017,(8):106-107. DOI:10.3969/j.issn.1009-7600.2017.08.0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