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致病病毒(一)
病原生物学各论复习题

第十一章常见致病病毒一、单项选择题1.流感病毒的核酸特点是()A、分节段的单负链RNAB、完整的双链RNAC、完整的单负链RNAD、分节段的双链DNAE、完整的双链DNA2.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的小幅度变异称为()A、溶原性转换B、抗原转换C、抗原漂移D、W-V变异E、H-O变异3.造成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流感病毒的()A、毒力强B、分布广C、抵抗力强D、易发生变异形成新的亚型E、感染后免疫力弱4.关于流感病毒,错误的一项是()A、正粘病毒B、包膜上有神经氨酸酶C、不易发生变异D、包膜上有血凝素E、RNA分节段5.甲型流感病毒划分亚型的依据是()A、核蛋白(NP)B、包膜上的HA和NAC、核糖核蛋白(RNP)D、M蛋白(MP)E、RNA6.下列哪种疱疹病毒的亚科归属是错误的()A、HHV-1—α亚科B、HHV-2—β亚科C、HHV-8—γ亚科D、HHV-6—β亚科E、HHV-4—γ亚科7.单纯疱疹病毒I型主要潜伏的部位是()A、口唇皮肤B、局部淋巴结C、口腔黏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D、三叉神经节E、脊髓后根神经节8.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主要潜伏的部位是()A、口唇皮肤B、局部淋巴结C、口腔黏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D、三叉神经节E、骶神经节9.能引起潜伏感染的病毒是()A、麻疹病毒B、柯萨奇病毒C、狂犬病毒D、乙肝病毒E、水痘-带状疱疹病毒10.称为卡波济(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的是()A、HSV-1B、HSV-2C、HHV-8D、HHV-7E、HHV-611.逆转录酶是()A、RNA依赖的DNA多聚酶B、DNA依赖的DNA多聚酶C、RNA依赖的RNA多聚酶D、DNA依赖的RNA多聚酶E、RNA非依赖的DNA多聚酶12.属于逆转录的病毒是()A、流感病毒B、乙脑病毒C、HIVD、甲肝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13.下列哪种肝炎病毒为缺陷病毒()A、HA VB、HBVC、HCVD、HDVE、HEV14.乙型肝炎病毒属于()A、单链DNA病毒B、单链RNA病毒C、双链DNA病毒D、双链RNA病E、分节段RNA病毒15.血清中不易检测到的HBV成分是()A、HBcAgB、HBsAgC、HBeAgD、PreS1抗原E、PreS2抗原16.HBV的基因组中不包括()A、S基因B、P基因C、C基因D、X基因E、V基因17.下列哪种蛋白不是由HIVgag基因编码()A、P24B、P41C、P17D、P7E、P918.编码HIV包膜糖蛋白的结构基因是()A、polB、nefC、envD、gagE、tat19.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错误的一项是()A、是艾滋病的病原体B、侵犯表面有CD4+的细胞C、可通过性行为传播D、不能垂直传播E、可通过输血传播20.以下病原体与所致疾病组合错误的是()A、脊髓灰质炎病毒—小儿麻痹症B、巨细胞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EB病毒—Burkitt淋巴瘤D、新肠道病毒—手、足、口病E、鼠伤寒沙门菌—肠热症21.下列哪种疾病的病原体不是病毒()A.肾综合征出血热B.Q热C.新疆出血热D.埃博拉热E.马尔堡热二、填空题1.人类致病疱疹病毒的感染形式有以下3种类型:、和、。
第3章病毒1

2)根霉属(Rhizopus)
分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经常出现在淀粉质 食品上,引起馒头、面包等发霉变质。 形态特征:与毛霉相似,菌丝也为白色、无隔 多核的单细胞真菌,多呈絮状。 主要区别:根霉有假根和匍匐枝,与假根相对 处向上生出孢囊梗。孢子囊梗与囊轴相连处有 囊托,无囊领。
根霉属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霉形态
病毒的特性
4) 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只能在宿 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营养物 质及代谢系统,完成核酸的复制和 蛋白质的合成,然后再装配成病毒 颗粒; 5) 个体微小,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 看见,大小为纳米级。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及结构
一.病毒的大小和形态
病毒粒子(viron):指宿主细胞外,形 态成熟或结构完整具有侵袭力的病 毒颗粒。
病毒的结构 廿面体对称: 壳体一般为廿面体 (20个面,30条边和12 个顶角),形态为球状。 腺病毒的壳体是这种结构 的典型代表,它由252个 球形的壳粒排列成一个有 廿面的对称体。
病毒的结构
复合对称 :(蝌蚪状) 由两种结构组成,既有 螺旋对称部分,又有立方 体对称部分。如大肠杆菌 的T偶数噬菌体是由椭圆 形的二十面体头部和螺旋 对称的尾部组合而成,是 病毒中复合对称的代表。
3、子囊菌亚门
1)酵母菌
分布:经常生长在含糖的基质上,如水果、蔬菜、 花蜜,也可从土壤、牛奶和动物排泄物中分离到。 形态:单细胞,一般呈圆形、卵圆形或圆柱形。 菌落表面光滑湿润,有粘稠性,多数呈乳白色。 无性繁殖:芽殖和裂殖 有性繁殖:子囊孢子
用途:广泛,可用来发面做馒头、面包和酿酒, 也可用来制取甘油、有机酸、核苷酸和维生素等。 常见菌种:酿酒酵母、椭圆酿酒酵母等
4)虫草属(Cordyceps)
本属最常见的是冬虫夏草,它寄生在鳞翅 目昆虫的幼体上,被害的昆虫(如尺蠖)冬 天钻入土内,夏天虫草菌从被害群体生出一 有柄的子座(即所谓的草)。 此菌分布在我国西部省区,以四川产量最 大。冬虫夏草是一种有价值的中药,具有补 精益髓、保肺、益肾、止血化痰等功效。
常见传染病病原体及其特点

淋球菌
宜在潮湿、35-36℃、含二氧化碳的环境中生长。在干燥条件下1-2小时即死亡。如附着于内衣裤可存活10-24小 时。常用消毒剂或肥皂液数分钟即可使其灭活。
甲型流感病毒
不耐热,56℃加热30分钟可灭活,0-4℃时能生存数周,在-70℃以下可长期保存。对于干燥、紫外线、常用消 毒剂(1‰碘酊、75%酒精、醋酸熏蒸)都敏感。病毒颗粒的感染性在粪便中可保持1周、在水中可保持1月。
多种肠道病毒 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
环境可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苍白螺旋体
人是它的唯一宿主,离开人体后不易生存。干燥环境1-2小时即死亡,41℃可存活2小时,耐低温,-78℃可存活 数年,一般消毒剂容易将它杀死。
流行性腮 腺炎
腮腺炎病毒 对低温有较强的抵抗力,紫外线可使其迅速死亡。56℃20分钟、乙醇2-5分钟使其失去活性。
脊髓灰质 炎
脊髓灰质炎病毒
可在污水和粪便总存活数月,低温下可长期存活;但对热、干燥和氧化消毒剂敏感,60℃30分钟煮沸、紫外线 、2%碘、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均可使其灭活。
流行性出 血热
对有机溶剂敏感,如10氯仿可杀灭HCV.煮沸、紫外线亦可使其灭活。
是一种缺陷病毒,需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作衣壳成为完整病毒,才能复制、表达蛋白 和引起肝损伤。但在细胞 核内无需辅助即能自行复制。
戊型肝炎病毒 在碱性环境下较稳定,对高热、氯仿敏感。
麻疹 麻疹病毒
不耐热,对日光和消毒剂敏感,在流通空气或日光下半小时可灭活,但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
脑膜炎双球菌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及其特点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及其特点医院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HAI),也称为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HAI),是指在接受医疗保健服务期间感染的疾病,出现在住院期间或者出院后的一定时间内。
医院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给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本文将介绍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及其特点。
一、细菌类病原体1.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来源广泛、耐药性强的病原细菌,常引起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创伤感染等。
它能够产生多种外毒素和酶,使得感染持续性强,且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2.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尤其在医院环境中容易传播。
它的一大特点是产生广谱β-内酰胺酶,使其对多种常用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
肺炎克雷伯菌常引发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败血症。
3.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分为甲型和非甲型两种。
其中,甲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常携带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多种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
该菌可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呼吸道感染等,且在医院内广泛传播。
二、真菌类病原体1. 白色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白色假丝酵母菌是一种最常见的致病真菌之一,在医院环境中容易生长繁殖。
它常引起口腔黏膜感染、阴道感染等,且还可能侵袭血液系统,造成严重的血液感染。
2. 隐球菌属(Cryptococcus)隐球菌属包括尖端隐球菌和广泛性隐球菌等多种类型。
这些真菌通常通过空气传播,而医院设施也是它们滋生的理想环境。
隐球菌感染一般发生在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身上,尤其是艾滋病人。
该菌可引起肺部感染、脑膜炎等。
常用的病毒名词解释有哪些

常用的病毒名词解释有哪些在当今世界,病毒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存在。
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它们依赖宿主生物来生存和繁殖,同时也对宿主生物产生病理性反应。
研究病毒是现代医学中的重要领域,因为它们与很多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毒名词解释,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病毒世界的奥秘。
1.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致病病毒。
流感病毒分为A、B、C型,其中A和B型是主要的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通常通过飞沫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
每年,流感病毒都会引起大规模的流感爆发,给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带来巨大挑战。
2.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乙型肝炎病毒是引起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体。
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染给其他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肝细胞损害和慢性肝炎,长期感染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3. 腺病毒(Adenovirus)腺病毒是一类常见的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病毒。
腺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感冒症状,如喉咙痛、咳嗽和发烧。
腺病毒还可以引起其他严重疾病,如腺病毒性肺炎和腺病毒结膜炎。
腺病毒感染主要通过接触病毒污染的物体或接触病毒感染的人传播。
4. 登革病毒(Dengue virus)登革病毒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病毒,引起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流行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
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关节痛和皮疹。
在某些情况下,登革热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
HIV感染会导致免疫系统受损,使人体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目前仍然没有根治方法。
HIV主要通过性传播、血液和垂直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6. 冠状病毒(Coronavirus)冠状病毒是一类广泛分布于动物中的病毒,包括一些可以感染人类的病毒。
病原生物学各论复习题

第十一章常见致病病毒一、单项选择题1.流感病毒的核酸特点是()A、分节段的单负链RNAB、完整的双链RNAC、完整的单负链RNAD、分节段的双链DNAE、完整的双链DNA2.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的小幅度变异称为()A、溶原性转换B、抗原转换C、抗原漂移D、W-V变异E、H-O变异3.造成流感世界性大流行的主要原因是流感病毒的()A、毒力强B、分布广C、抵抗力强D、易发生变异形成新的亚型E、感染后免疫力弱4.关于流感病毒,错误的一项是()A、正粘病毒B、包膜上有神经氨酸酶C、不易发生变异D、包膜上有血凝素E、RNA分节段5.甲型流感病毒划分亚型的依据是()A、核蛋白(NP)B、包膜上的HA和NAC、核糖核蛋白(RNP)D、M蛋白(MP)E、RNA6.下列哪种疱疹病毒的亚科归属是错误的()A、HHV-1—α亚科B、HHV-2—β亚科C、HHV-8—γ亚科D、HHV-6—β亚科E、HHV-4—γ亚科7.单纯疱疹病毒I型主要潜伏的部位是()A、口唇皮肤B、局部淋巴结C、口腔黏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D、三叉神经节E、脊髓后根神经节8.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主要潜伏的部位是()A、口唇皮肤B、局部淋巴结C、口腔黏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D、三叉神经节E、骶神经节9.能引起潜伏感染的病毒是()A、麻疹病毒B、柯萨奇病毒C、狂犬病毒D、乙肝病毒E、水痘-带状疱疹病毒10.称为卡波济(K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的是()A、HSV-1B、HSV-2C、HHV-8D、HHV-7E、HHV-611.逆转录酶是()A、RNA依赖的DNA多聚酶B、DNA依赖的DNA多聚酶C、RNA依赖的RNA多聚酶D、DNA依赖的RNA多聚酶E、RNA非依赖的DNA多聚酶12.属于逆转录的病毒是()A、流感病毒B、乙脑病毒C、HIVD、甲肝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13.下列哪种肝炎病毒为缺陷病毒()A、HA VB、HBVC、HCVD、HDVE、HEV14.乙型肝炎病毒属于()A、单链DNA病毒B、单链RNA病毒C、双链DNA病毒D、双链RNA病E、分节段RNA病毒15.血清中不易检测到的HBV成分是()A、HBcAgB、HBsAgC、HBeAgD、PreS1抗原E、PreS2抗原16.HBV的基因组中不包括()A、S基因B、P基因C、C基因D、X基因E、V基因17.下列哪种蛋白不是由HIVgag基因编码()A、P24B、P41C、P17D、P7E、P918.编码HIV包膜糖蛋白的结构基因是()A、polB、nefC、envD、gagE、tat19.关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错误的一项是()A、是艾滋病的病原体B、侵犯表面有CD4+的细胞C、可通过性行为传播D、不能垂直传播E、可通过输血传播20.以下病原体与所致疾病组合错误的是()A、脊髓灰质炎病毒—小儿麻痹症B、巨细胞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C、EB病毒—Burkitt淋巴瘤D、新肠道病毒—手、足、口病E、鼠伤寒沙门菌—肠热症21.下列哪种疾病的病原体不是病毒()A.肾综合征出血热B.Q热C.新疆出血热D.埃博拉热E.马尔堡热二、填空题1.人类致病疱疹病毒的感染形式有以下3种类型:、和、。
致病菌知识点总结

致病菌知识点总结致病菌是一类能够导致疾病的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人体并引起感染。
了解致病菌的知识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致病菌的分类、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以及常见的疾病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的微生物类群。
一、致病菌的分类致病菌按照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可以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四大类。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它们的形态多样,有球形、杆状、弯曲状等不同形状,生活方式也多样。
许多细菌可以引起人类疾病,如结核菌引起肺结核、沙门氏菌引起肠道感染等。
2.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它们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复制。
病毒引起的疾病种类繁多,包括流感、艾滋病、登革热等。
3.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
真菌感染通常发生在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等部位,引起的疾病包括白癜风、念珠菌病等。
4. 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类复杂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寄生在宿主体内或外引起疾病。
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疟疾、血吸虫病、疥疮等。
二、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菌具有一系列特定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它们的病原性、传播性和致病机制。
1. 病原性:病原性是指致病菌引起疾病的能力。
一般来说,病原菌的病原性取决于其在宿主体内的复制和扩散能力,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内毒素等病原因子。
2. 适应性:适应性是指致病菌在不同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能力。
许多致病菌对环境的要求较低,能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和酸碱度条件下存活。
3. 抗药性:抗药性是指致病菌对抗生素和化学治疗药物的耐药能力。
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很多致病菌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困难。
4. 毒力:毒力是指致病菌所产生的毒素、内毒素等对宿主组织的损害能力。
许多感染性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致病菌的毒力有关。
5. 传播性:传播性是指致病菌在不同宿主间传播的能力。
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等。
肺部感染常见致病菌与抗生素治疗

肺部感染常见致病菌与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是指影响呼吸道的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的感染。
该疾病常见于冬春季节,并且对年轻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造成更大的风险。
在肺部感染的治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非常重要,因为不同致病菌所需药物不同。
一. 肺部感染常见致病菌在肺部感染中,最常见的致病菌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其中,细菌是最主要且重要的致病原之一。
1. 细菌性肺部感染常见细菌性肺部感染的致病菌有: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以及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这些细菌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并迅速侵入呼吸道引发感染。
2. 病毒性肺部感染病毒也是导致肺部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如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和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这些病毒通过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而传播,容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3. 真菌性肺部感染真菌也可以引起肺部感染,尤其是在免疫系统功能削弱的患者中。
包括念珠菌属(Candida)、曲霉属(Aspergillus)以及组织胞浆菌属(Histoplasma)等真菌可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肺部感染。
二. 肺部感染抗生素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肺部感染致病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是关键。
1. 细菌性肺部感染抗生素治疗针对细菌性肺部感染,常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噻肟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和呼吸喹诺酮类药物等。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需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测试结果,并考虑患者的临床状况、年龄、过敏史等因素。
2. 病毒性肺部感染治疗鉴于病毒性肺部感染主要是由病毒引起,因此抗生素对其无效。
在这种情况下,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改善症状和提高免疫力。
常用的治疗措施包括休息、充足水分摄入、维持营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的致病性
疾病 柯萨奇A组病毒 柯萨奇B组病毒
2-5型 2-5型 1、3-5型 1、2型 1、5型 2、4、7、9、10型 1-5型 9、16、21、24型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71型 70、71型 68型 70型
类脊髓灰质炎 7、9型 病毒性脑炎 心肌、心包炎 4、16型 呼吸道感染 消化道感染 流行性结膜炎 24型 手足口病
2、4、6、9、11、30型 4、6、9、11、16、30型 2-6、9、11、16、18、25型 4、9、11、20、25型 1-3、6-7、11-12、18-19型 7型
常见致病病毒 (一)
主讲:XX XX
XX大学XX医院
呼吸道病毒的定义
指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 系统和/或呼吸系统外组织器 官病变的病毒
呼吸道病毒的种类及引起疾病
核酸类型 RNA 病毒 科别 正粘病毒 副粘病毒 引起疾病 流行性感冒 感冒、支气管炎、肺炎 感冒、支气管炎、肺炎 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 流感病毒 副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新分离株)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
培养特性
1、鸡胚接种:羊膜腔、尿囊 2、细胞培养:猴肾原代、狗肾传代
感染细胞无明显病变,须以红细胞吸附、 凝集 试验证实
抗原结构
1、核蛋白:稳定、具型特异性
2、内膜基质蛋白:稳定、具型特异性
3、HA、NA:甲型流感病毒易变异、构成亚型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
一、形态与结构
二、抵抗力
形态与结构
形态:球形、无包膜、
核衣壳20面体立体对称
结构:核酸——单正链RNA、不分节段
多蛋白——水解为4个(VP1-VP4)
VP1-VP3——衣壳蛋白 VP4——核蛋白
VP1 VP2 VP3
脊髓灰质炎病毒结构模式
抵抗力
1、强、耐酸、耐脂溶剂 2、热、紫外线敏感
肠道病毒的分型
抵抗力
1、弱、不耐热、56℃ 30min杀灭 (-70 ℃长期保存) 2、对干燥、紫外线、乙醚、甲醛、 乳酸敏感
分型
甲型 疾病严重程度 动物储毒 引起大流行 +++ + + 乙型 ++ — — 丙型 + — —
引起传播
抗原调变 RNA节段
+
漂移、转换 +
+
漂移 +
—
漂移 +
流感病毒的致病性
一、传播方式
呼吸道合胞病毒 副粘病毒 麻疹病毒 腮腺炎病毒 副粘病毒 副粘病毒
鼻病毒
副粘病毒 风疹病毒 人冠状病毒
感冒、支气管炎 风疹 感冒、咽炎 感冒、支气管炎、肺炎 结膜炎、咽炎、扁桃腺炎
披盖病毒 冠状病毒 腺病毒
DNA
人腺病毒
流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结构
二、培养特性
三、抗原结构
四、抵抗力
五、分型
S区
正链
C区 负链 P区 重复序列 X区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结构模式
大分子 膜蛋白 中分子 膜蛋白 小分子 膜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结构模式
培养特性
1、动物接种:黑猩猩 2、细胞培养:肝癌传代
抵抗力
1、100。C 10min、0.5%过氧乙酸灭活 2、耐干燥、紫外线、低温
抗原结构
1、HBsAg:共同决定簇—a
形态与结构
形态:球形、有包膜、核衣壳螺旋对称
结构: 核衣壳:核酸(单负链RNA、分节段) 核蛋白(NP) RNA多聚酶(PA、PB1、PB2) 包膜:基质蛋白M1、M2 (内层) 镶嵌蛋白HA、NA(外层)
HA NA
M2
M1
RNA
NA
PB2 HA PB1 PA
NP
甲型流感病毒结构模式
甲型流感病毒(电镜)
二、所致疾病
三、致病机制 四、免疫性
Hale Waihona Puke 传播方式飞沫传播所致疾病
流感、肺炎、Reye’s综合征
致病机制
侵袭呼吸道上皮细胞—增殖—引起细胞空 泡变性—坏死脱落
免疫性
1、细胞免疫:存在广泛的亚型间交叉反应 2、体液免疫:同型病毒可形成牢固免疫力
亚型间无交叉反应
流感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一、微生物学检查
二、防治
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
甲型流感抗原转换与疾病流行
流行年代
1918 1947 1957 1968 1977
亚型类别
Hsw1N1 H1N1(亚甲型) H2N2(亚洲甲型) H3N2(香港甲型) H1N1(新甲1型)
代表株
— A/FM/1/47 A/Singapore/1/57 A/HongKong/1/68 A/USSR/90/77
微生物学检查
标本类型:咽嗽液、鼻咽拭
检测方法:病毒分离:鸡胚接种、细胞培养
血清学诊断:血凝抑制试验 病毒核酸测定:PCR
防治
疫苗:三价灭活疫苗
治疗:抗病毒剂、中草药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肠道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Dane 颗粒
三种颗粒
形态与结构
1、形态: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 小球型颗粒——无核酸及DNA多聚酶
管型颗粒——同小球型颗粒
2、结构:核酸——双链DNA、长(负)链、短(正)链 S区:编码preS1、preS2、HBsAg C区:编码preC、HBcAg X区:编码HBxAg(调控蛋白) P区:编码DNA多聚酶 蛋白:衣壳——HBcAg组成 包膜——含大分子、中分子、小分子三种蛋白
TTV
细小病毒
负单链DNA
输血
肝炎病毒的传播方式
1、粪-口:HAV、HEV、HFV(流行性)
2、输血、垂直:HBV、HCV、HDV、
HGV、TTV(散发性)
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与结构 二、培养特性 三、抵抗力 四、抗原结构
管型颗粒
小球型颗粒
Dane 颗粒
乙型肝炎病毒的三种颗粒
乙型肝炎病毒(电镜)
型特异决定簇— d/y w/r
疱疹性咽峡炎 2、4-6、8、10、16型 2、6、8、10、16型
肝炎病毒的定义 指以侵犯人类肝细胞 为主,只引起肝炎的病毒
肝炎病毒的类型
病毒 HAV HBV HCV HDV HEV HFV HGV 病毒科 小RNA病毒 嗜肝DNA病毒 黄病毒 —— 杯状病毒 —— 黄病毒 核酸类型 正单链RNA 双链DNA 正单链RNA 负单链RNA 正单链RNA —— 正单链RNA 传播方式 粪-口 输血 输血 输血 粪-口 粪-口 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