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镀锌层厚度及工艺标准
热镀锌的标准

热镀锌的标准热镀锌是一种将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锌的工艺,通常是为了防止金属表面腐蚀。
热镀锌的标准对于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将详细介绍热镀锌的标准。
首先,热镀锌的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两个方面。
国际标准主要有ISO 1461《热镀锌镀层规范要求和试验方法》、ISO 10684《热镀锌螺栓和螺母的规范》等。
而国家标准则是指中国国家标准,主要有GB/T 13912《金属镀层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GB/T 13927《建筑用钢材热镀锌表面状态分类》等。
其次,热镀锌的标准内容主要包括镀层厚度、镀层质量、镀层外观、镀层附着力、镀层的化学成分等方面。
其中,镀层厚度是指热镀锌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锌层的厚度,一般要求符合标准规定的最小厚度。
镀层质量是指镀层的均匀性、光泽度、无缺陷等方面的要求。
镀层外观是指镀层表面的光滑度、无氧化皮、无气泡等方面的要求。
镀层附着力是指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一般要求符合标准规定的附着力等级。
镀层的化学成分是指镀层中锌的含量,一般要求符合标准规定的化学成分范围。
最后,热镀锌的标准对于不同行业和不同用途的产品有不同的要求。
比如在建筑行业中,热镀锌的标准主要是针对建筑结构用钢材的镀层要求,而在汽车制造行业中,热镀锌的标准则是针对汽车零部件的镀层要求。
因此,生产和使用单位在选择热镀锌标准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用途和要求,选择符合相应行业和用途的标准。
总之,热镀锌的标准是保证热镀锌产品质量的重要依据,生产和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和检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热镀锌的标准,以适应不同行业和不同用途产品的需求。
镀锌层厚度要求以及国家标准

热镀锌层厚度要求及工艺标准热镀锌也称热浸镀锌,是钢铁构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获得金属覆盖层的一种方法。
近年来随高压输电、交通、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对钢铁件防护要求越来越高,热镀锌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1、概述在各种保护钢基体的涂镀方法中,热浸锌是非常优良的一种。
它是在锌呈液体的状态下,经过了相当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之后,在钢铁上不仅镀上了较厚的纯锌层,而且还生成了一种锌铁合金层。
这种镀法,不仅具备了电镀锌的耐腐蚀的特点,而且由于具有锌铁合金层。
还有电镀锌无法比拟的强耐腐蚀性,因此这种镀锌法特别适用于各种强酸,碱雾气等强腐蚀环境中。
2、原理热镀锌层是锌在高温液态下,分三个步骤形成的:(1)铁基表面被锌液溶解形成了锌铁合金层(2)合金层中的锌离子进一步向基体扩散,形成了锌铁互溶层(3)合金层表面包络着锌层3、镀锌层厚度参照GB/T13912-2002国家标准,热镀锌层厚度的标准如下:(1)工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6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85微米,局部厚度应大于70微米(2)工件的厚度小于6毫米大于3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70我米,局部厚度应大于55微米(3)工件的厚度小于3毫米大于1.5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55微米,局部应大于45微米(4)本标准不包括经过离心分离处理过的镀层和铸铁件镀锌层厚度。
4、工艺过程及有关说明(1)工艺过程: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热镀锌→整理→冷却→钝化→漂洗→干燥→检验(2)有关工艺过程说明●脱脂采用化学去油或者水基金属脱脂清洗剂去油,达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
●酸洗采用H2S04 15%,硫脲0.1%,40~60℃或者用HCI25%,乌洛托品3~5g/L,20~40℃进行酸洗。
加入缓蚀剂可以防止基体过腐蚀以及减少铁基体吸氢量,同时加入抑雾剂抑制酸雾逸出。
脱脂及酸洗处理不好都会造成镀锌层附着力不好,镀不上锌或者锌层脱落。
●浸助镀溶剂也称为溶剂,可以保持在浸镀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避免二次氧化,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
热镀锌厚度一般要求解读

热侵锌标准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1461:1999((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根据ISO 1461:1999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461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对ISO 1461;1999作了下列修改,在附录B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 1461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按国内现有的系列标准,标准名称改为“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取消了ISO 1461的前言;—用“本标准”代替“本国际标准;’,—引用了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我国标准;—将 ISO 1461:1999中的4.2 和附录A的内容合并为本标准的4.1 ;—将 I SO 1461:1999中第6章的内容分解为本标准的第6章和第7章;—对采用爆锌代替离心处理或同时采用爆锌和离心处理的热浸镀锌制件的镀层厚度提出了要求;—对未经完全烘干的制件热浸镀锌提出了安全要求。
本标准代替GB/T 13912-199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热镀锌层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GB/T 13912-199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在镀层的厚度大于规定值的条件下,允许被镀制件表面存在发暗或浅灰色的色彩不均匀;—对热浸镀锌生产过程提出了安全要求;—要求每个漏镀面的面积不应超过10c m,;—修复层的厚度应比镀锌层要求的最小厚度厚30p m以上。
本标准的附录D是规范性附录,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E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金属与非金属覆盖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哈尔滨铁塔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勇、李春燕。
GB/T 13912-200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本标准规定了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其他合金元素总含量不超过20o)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1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情况a) 连续式热浸镀生产的板材、带材、线材、管材和棒材;b) 采用特殊标准的热浸镀锌产品:c) 有附加要求或有与本标准要求不一致的热浸镀锌产品。
国标热镀锌钢板含锌层的厚度

国标热镀锌钢板含锌层的厚度
摘要:
1.国标热镀锌钢板含锌层的厚度规定
2.热镀锌钢板的使用寿命
3.镀锌钢板的材质和生产大国
4.国外合金化热镀锌钢板及单面热镀锌钢板的发展概况
5.镀锌钢板的价格及其应用领域
正文:
一、国标热镀锌钢板含锌层的厚度规定
根据我国的GB510018-2002 标准,国标热镀锌钢板含锌层的厚度为180-220g/,而不是以厚度计算。
特殊产品可以加至275g/。
按照这个标准,
1.0 的标准镀锌层含量是220g/。
二、热镀锌钢板的使用寿命
热镀锌钢板的使用寿命一般在20-25 年。
这是因为镀锌层可以有效地防止钢材被腐蚀,延长其使用寿命。
三、镀锌钢板的材质和生产大国
镀锌钢板广泛应用于我们家电、汽车、建筑等行业。
生产热镀锌钢板的大国主要是美国和日本,每年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
四、国外合金化热镀锌钢板及单面热镀锌钢板的发展概况
国外合金化热镀锌钢板及单面热镀锌钢板的生产及发展概况显示,这个领域正在不断发展,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五、镀锌钢板的价格及其应用领域
镀锌钢板的价格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原材料价格、生产工艺、市场需求等。
热镀锌层厚度及工艺标准

热镀锌层厚度及工艺标准热镀锌也称热浸镀锌,是钢铁构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获得金属覆盖层的一种方法。
近年来随高压输电、交通、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对钢铁件防护要求越来越高,热镀锌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一、概述在各种保护钢基体的涂镀方法中,热浸锌是非常优良的一种。
它是在锌呈液体的状态下,经过了相当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之后,在钢铁上不仅镀上较厚的纯锌层,而且还生成一种锌一铁合金层。
这种镀法,不仅具备了电镀锌的耐腐蚀特点,而且由于具有锌铁合金层。
还具有电镀锌所无法相比拟的强耐蚀性。
因此这种镀法特别适用于各种强酸、碱雾气等强腐蚀环境中。
二、原理热镀锌层是锌在高温液态下,分三个步骤形成的:1、铁基表面被锌液溶解形成锌—铁合金相层;2、合金层中的锌离子进一步向基体扩散形成锌铁互溶层;3、合金层表面包络着锌层。
三、镀锌层厚度参照GB/T 13912-2002国家标准,热镀锌层厚度的标准如下:1、工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6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85微米,局部厚度应大于70微米;2、工件的厚度小于6毫米大于3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70微米,局部厚度应大于55微米;3、工件的厚度小于3毫米大于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55微米,局部应大于45微米;4、本标准不包括经过离心分离处理过的镀层和铸铁件镀锌层厚度四、工艺过程及有关说明1 工艺过程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热镀锌→整理→冷却→钝化→漂洗→干燥→检验2 有关工艺过程说明(1)脱脂采用化学去油或水基金属脱脂清洗剂去油,达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
(2)酸洗采用H2SO4 15%,硫脲%,40~60℃或用HCl 25%,乌洛托品3~5g/L,20~40℃进行酸洗。
加入缓蚀剂可防止基体过腐蚀及减少铁基体吸氢量,同时加入抑雾剂抑制酸雾逸出。
脱脂及酸洗处理不好都会造成镀层附着力不好,镀不上锌或锌层脱落。
(3)浸助镀剂也称溶剂,可保持在浸镀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避免二次氧化,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
镀锌卷板镀厚度标准

镀锌卷板镀厚度标准
镀锌卷板镀层厚度标准通常根据所采用的镀锌工艺和应用需求来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镀锌卷板镀层厚度标准:
1. 通常情况下,热镀锌的镀层厚度标准可按GB/T 13912《金属覆盖层和金属模制件热镀锌技术要求》中的要求进行确定。
一般来说,热镀锌的镀层厚度可达到40-200μm之间。
2. 电镀锌的镀层厚度标准可按GB/T 4957《卷板及卷带用电镀锌层技术条件》进行确定。
电镀锌的镀层厚度一般在5-15μm 之间。
3. 钢铁表面防腐蚀涂层技术标准中,也有一些关于镀锌的涂层厚度标准。
例如,根据GB/T 25380.1-2010《钢结构防腐蚀涂层层膜系统技术规程第1部分:层漆体系》中的规定,对于一般。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国家、行业和应用领域可能有不同的镀锌卷板镀层厚度标准。
因此,在具体情况下,应根据当地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确定。
热镀锌钢管厚度允许偏差

热镀锌钢管厚度允许偏差热镀锌钢管是一种在普通钢管表面涂上一层锌金属,以防止钢管锈蚀和延长使用寿命的方法。
在热镀锌钢管的生产过程中,厚度允许偏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这是因为钢管的壁厚直接影响着其使用性能和承载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热镀锌钢管厚度允许偏差的相关内容。
热镀锌钢管的厚度允许偏差是对热镀锌工艺的要求,要保证对钢管的腐蚀防护效果。
热镀锌工艺中的厚度允许偏差通常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来确定。
中国国家标准GB/T 3091-2015《焊接钢管的技术要求》中规定了热镀锌钢管的厚度允许偏差。
根据GB/T 3091-2015的规定,热镀锌钢管的厚度允许偏差分为两个等级,分别为A级和B级。
其中A级的厚度允许偏差包括正偏差和负偏差,其绝对值不能超过管壁厚度的10%。
B 级的厚度允许偏差包括正偏差和负偏差,其绝对值不能超过管壁厚度的12.5%。
在实际生产中,根据使用要求和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厚度允许偏差等级。
除了国家标准,国际上也有一些相关标准和规范对热镀锌钢管的厚度允许偏差进行了规定。
例如,美国标准ASTMA53/A53M-20《钢管、黑油漆和热镀锌加工》中对热镀锌钢管的壁厚进行了规定,包括最小壁厚、定壁厚和允许偏差等。
欧洲标准EN 10240:1998《钢管内外腐蚀保护的内外涂镀锌》也对热镀锌钢管的壁厚进行了规定。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热镀锌钢管的质量,厂家需要按照标准规定进行生产,并对热镀锌钢管的壁厚进行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无损检测、厚度测量等。
无损检测方式主要采用超声波、涡流、射线等技术,可以对钢管的厚度进行全面的检测。
厚度测量可以使用厚度计等设备进行,可以对钢管的壁厚进行点检。
总结起来,热镀锌钢管的厚度允许偏差是根据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规定的。
在实际生产中,必须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并进行相应的检测与测量。
这样可以保证热镀锌钢管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
镀锌层厚度要求以及国家标准-平垫锌层要求

热镀锌层厚度要求及工艺标准热镀锌也称热浸镀锌,是钢铁构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获得金属覆盖层的一种方法。
近年来随高压输电、交通、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对钢铁件防护要求越来越高,热镀锌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1、概述在各种保护钢基体的涂镀方法中,热浸锌是非常优良的一种。
它是在锌呈液体的状态下,经过了相当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之后,在钢铁上不仅镀上了较厚的纯锌层,而且还生成了一种锌铁合金层。
这种镀法,不仅具备了电镀锌的耐腐蚀的特点,而且由于具有锌铁合金层。
还有电镀锌无法比拟的强耐腐蚀性,因此这种镀锌法特别适用于各种强酸,碱雾气等强腐蚀环境中。
2、原理热镀锌层是锌在高温液态下,分三个步骤形成的:(1)铁基表面被锌液溶解形成了锌铁合金层(2)合金层中的锌离子进一步向基体扩散,形成了锌铁互溶层(3)合金层表面包络着锌层3、镀锌层厚度参照GB/T13912-2002国家标准,热镀锌层厚度的标准如下:(1)工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6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85微米,局部厚度应大于70微米(2)工件的厚度小于6毫米大于3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70我米,局部厚度应大于55微米(3)工件的厚度小于3毫米大于1.5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55微米,局部应大于45微米(4)本标准不包括经过离心分离处理过的镀层和铸铁件镀锌层厚度。
4、工艺过程及有关说明(1)工艺过程: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热镀锌→整理→冷却→钝化→漂洗→干燥→检验(2)有关工艺过程说明●脱脂采用化学去油或者水基金属脱脂清洗剂去油,达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
●酸洗采用H2S04 15%,硫脲0.1%,40~60℃或者用HCI25%,乌洛托品3~5g/L,20~40℃进行酸洗。
加入缓蚀剂可以防止基体过腐蚀以及减少铁基体吸氢量,同时加入抑雾剂抑制酸雾逸出。
脱脂及酸洗处理不好都会造成镀锌层附着力不好,镀不上锌或者锌层脱落。
●浸助镀溶剂也称为溶剂,可以保持在浸镀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避免二次氧化,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镀锌层厚度及工艺标准
热镀锌也称热浸镀锌,是钢铁构件浸入熔融的锌液中获得金属覆盖层的一种方法。
近年来随高压输电、交通、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对钢铁件防护要求越来越高,热镀锌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一、概述
在各种保护钢基体的涂镀方法中,热浸锌是非常优良的一种。
它是在锌呈液体的状态下,经过了相当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之后,在钢铁上不仅镀上较厚的纯锌层,而且还生成一种锌一铁合金层。
这种镀法,不仅具备了电镀锌的耐腐蚀特点,而且由于具有锌铁合金层。
还具有电镀锌所无法相比拟的强耐蚀性。
因此这种镀法特别适用于各种强酸、碱雾气等强腐蚀环境中。
二、原理
热镀锌层是锌在高温液态下,分三个步骤形成的:
1、铁基表面被锌液溶解形成锌—铁合金相层;
2、合金层中的锌离子进一步向基体扩散形成锌铁互溶层;
3、合金层表面包络着锌层。
三、镀锌层厚度
参照GB/T 13912-2002国家标准,热镀锌层厚度的标准如下:
1、工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6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85微米,局部厚度应大于70微米;
2、工件的厚度小于6毫米大于3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70微米,局部厚度应大于55微米;
3、工件的厚度小于3毫米大于1.5毫米的,平均厚度应大于55微米,局部应大于45微米;
4、本标准不包括经过离心分离处理过的镀层和铸铁件镀锌层厚度
四、工艺过程及有关说明
1 工艺过程
工件→脱脂→水洗→酸洗→水洗→浸助镀溶剂→烘干预热→热镀锌→整理→冷却→钝化→漂洗→干燥→检验
2 有关工艺过程说明
(1)脱脂
采用化学去油或水基金属脱脂清洗剂去油,达到工件完全被水浸润为止。
(2)酸洗
采用H2SO4 15%,硫脲0.1%,40~60℃或用HCl 25%,乌洛托品3~5g/L,20~40℃进行酸洗。
加入缓蚀剂可防止基体过腐蚀及减少铁基体吸氢量,同时加入抑雾剂抑制酸雾逸出。
脱脂及酸洗处理不好都会造成镀层附着力不好,镀不上锌或锌层脱落。
(3)浸助镀剂
也称溶剂,可保持在浸镀前工件具有一定活性避免二次氧化,以增强镀层与基体结合。
NH4Cl100-150g/L,ZnCl250-80g/L,70~85℃,1~2min。
并加入一定量的表活剂. (4)烘干预热
为了防止工件在浸镀时由于温度急剧升高而变形,并除去残余水分,防止产生爆锌,造成锌液爆溅,预热一般为80~140℃。
(5)热镀锌
要控制好锌液温度、浸镀时间及工件从锌液中引出的速度。
引出速度一般为1.5米/min,温度过低,锌液流动性差,镀层厚且不均匀,易产生流挂,外观质量差;温度高,锌液流动性好,锌液易脱离工件,减少流挂及皱皮现象发生,附着力强,镀层薄,外观好,生产效率高;但温度过高,工件及锌锅铁损严重,产生大量锌渣,影响浸锌层质量并且容易造成色差使表面颜色难看,锌耗高。
锌层厚度取决于锌液温度,浸锌时间,钢材材质和锌液成份。
(6)整理
镀后对工件整理主要是去除表面余锌及锌瘤,用采用热镀锌专用震动器来完成。
(7)钝化
目的是提高工件表面抗大气腐蚀性能,减少或延长白锈出现时间,保持镀层具有良好的外观。
都用铬酸盐钝化,如Na2Cr2O7 80~100g/L,硫酸3~4ml/L,但这种钝化液严重影响环境,最好采用无铬钝化。
(8)冷却
一般用水冷,但温度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一般不低于30℃不高于70℃,
(9)检验
镀层外观光亮、细致、无流挂、皱皮现象。
厚度检验可采用涂层测厚仪,方法比较简便。
也可通过锌附着量进行换算得到镀层厚度。
结合强度可采用弯曲压力机,将样件作90~
180°弯曲,应无裂纹及镀层脱落。
也可用重锤敲击检验,并且分批的做盐雾试验和硫酸铜浸蚀试验。
五、性能特点
1、具有较厚的致密的纯锌层覆盖在钢铁表面上,它可以避免钢铁基体与任何的腐蚀溶液的接触,保护钢基体免受腐蚀。
在一般大气中,锌层表面形成一层很薄而密实的氧化锌层表面,它很难溶于水,故对钢基体起着一定保护作用。
如果氧化锌与大气中其它成分生成不溶性锌盐后,则防蚀作用更理想。
2、具有铁—锌合金层,结合致密,在海洋性盐雾大气及工业性大气中表现特有抗腐蚀性;
3、由于结合牢固,锌—铁互溶,具有很强的耐磨性;
4、由于锌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其合金层与钢基附着牢固,因此热镀件可进行冷冲、轧制、拉丝、弯曲等各种成型而不损坏镀层;
5、钢结构件热镀锌后,相当于一次退火处理,能有效改善钢基体的机械性能,消除钢件成型焊接时的应力,有利于对钢结构件进行车削加工。
6、热镀锌后的件表面光亮美观。
7、纯锌层是热镀锌中最富有塑性的一层镀锌层,其性质基本接近于纯锌,具有延展性,所以它富于挠性。
六、应用范围
热镀锌的应用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也相应扩大。
因此,热镀锌制品在工业(如化工设备、石油加工、海洋勘探、金属结构、电力输送、造船等),农业(如:喷灌、暧房)、建筑(如:水及煤气输送、电线套管、脚手架、房屋等)、桥梁、运输等方面,近几年已大量地被采用。
由于热镀锌制品具有外表美观、耐腐蚀性能好等特点,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