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电法部分复习题及答案
电法作业题

1、阐述激发极化法中等效电阻率的基本原理,分别设计两个二维激化体模型(低阻高极化、高阻低极化),采用等效电阻率方法计算视极化率,并绘制极化率断面图和视电阻率断面图。
激发极化法中等效电阻率的基本原理:激发极化法是利用岩石、矿石的导电性、激发极化特性差异,观测研究人工形成的激发极化场的变化规律,进行找矿和解决其他地质问题的一组人工场源形式的勘察方法。
激电法可以沿用电阻率法的各种电极装置,其中用得比较广泛的有中间梯度(中梯)、联合剖面(联剖)、近场源二极(二极)、对称四极测深(测深)和偶极—偶极(偶极)等装置。
在本次程序设计中以对称四极测深装置为基础进行正演程序设计工作。
在计算激发极化场时我们使用的是等效电阻率法。
在电法勘探中,我们将发生体极化效应时,极化体对极化总场的电阻率称为“等效电阻率”。
一般说来,等效电阻率随频率或充电时间而变。
在T→0或f→∞的极限情况下,总场电位U(T)|U(f)|f→∞趋于无激电效应的一次场电位U1,等效电阻率ρ(T)|T→0或ρ(iw)|ω→∞就等于介质真电阻率。
对于电阻率为ρ的均匀介质,当不存在激电效应时,在地面上采用任何装置进行观测,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电阻率:ρ=K×ΔU1/I (1-1)若介质存在激电效应,此时按上式计算的电阻率为:ρ1=K×ΔU/I (1-2)公式中ΔU为总场电位差。
由于ΔU1>ΔU,故p>p1。
可见介质的激发极化效应等效于介质电阻率的增大,故称ρ1为等效电阻率。
在长时间供电情况下,极化二次场达到饱和时,有:η=ΔU2/ΔU=(ΔU-ΔU1)/ΔU所以有等效电阻率和真电阻率关系:ρ1=ρ/(1-η)建立模型所得视电阻率及视极化率图像如下:所给模型参数为;100m x 100m, 低阻体电阻率为10,极化率为0.5,围岩电阻率为100,极化率为0.1,激化体大小为长4,宽1,在所建模型的中部,从50开始,深度从7m开始。
电工知识考试题目与答案精选

电工知识考试题目与答案精选
1. 电流的定义是什么?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
2. 电压的定义是什么?
电压是电场力对单位正电荷所做的功。
3. 电阻的定义是什么?
电阻是导体抵抗电流流动的特性。
4. 如何计算电阻的大小?
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公式为:电阻(R)等于电压(V)除以电流(I)。
5. 什么是并联电路?
并联电路是指多个电器或元件的正极相连,负极相连的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分流。
6. 什么是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是指多个电器或元件的正极相连,负极相连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依次流动。
7. 什么是直流电和交流电?
直流电是指电流方向恒定的电流,而交流电是指电流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8. 什么是短路?
短路是指电流在电路中遇到极低电阻或零电阻的情况,导致电流绕过正常路径直接流过。
9. 什么是电容器?
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存储电荷的装置,由两个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隔开。
10. 什么是电感?
电感是指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能力,它由线圈或线圈的一部分构成。
以上是一些电工知识考试题目与答案的精选,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2-2013学年一学期电路基础复习题参考答案

电路基础复习题(一)一、简答题1、什么叫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什么叫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答:电流定律:任一时刻在电路的任一结点上,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电压定律: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各段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2、什么是电路的开路状态、短路状态、空载状态、过载状态、满载状态?答;电源与负载未构成闭合电路,即电路处于开路状态;短路是指电路中电位不等的两点,由于某种原因而短接在一起的现象。
当电源没接负载时称为空载;当电源输出的电压为额定值时:电流等于额定电流,称为满载,电流小于额定电流,称为轻载,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称为过载。
3、什么是谐振现象?答:如果电源的频率和电路参数满足一定的条件,使电路中的总电压和总电流的相位相等,则整个电路呈现纯电阻性,这种现象称为谐振现象。
4、电路产生动态过程的原因有哪些?答:电路产生动态过程有内、外两种原因,内因是电路中纯在储能元件L和C;外因是电路的结构或参数发生改变。
5、什么叫叠加定理?答:线性电阻电路中,任一电压或电流都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处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叠加。
6、什么叫等效变换?答:选取电路中的某一部分电路作为研究对象,这部分电路与其他部分电路通过端子进行连接,当被选取的部分电路变换成另一种连接形式时,各个端子处的电压和电流与变换前一致,则称选取电路部分的变换为等效变换。
二、填空题1、为了分析方便,常把电路分为内电路和外电路;从电源一端经过负载再回到电源另一端的这部分电路称为(外电路);电源内部的通路称为(内电路)。
2、电流的实际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的运动方向;衡量电流大小的物理量是(电流强度);电流的国际单位是(安培)。
3、在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关联时,直流W电路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t或P=UI),若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非关联,功率的计算公式应为(P=-UI)。
4、电阻元件是一种对电流表现“阻碍”作用的(电路元件),它的主要参数是电阻,用字母(R)表示,单位为(Ω或欧姆)。
电工电子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电工电子基础考试题及答案电工电子基础是电工技术的基础知识,掌握它对于从事电工及相关行业的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电工电子基础的考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对该领域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元件是二极管?A. 电阻B. 三极管C. 电容器D. 电感答案:B. 二极管2. 直流电流通常的表示方式是:A. IB. UC. RD. S答案:A. I3. 电阻的单位是:A. 欧姆B. 法拉C. 伏特D. 安培答案:A. 欧姆4. 下列哪种元件主要用于对电流进行放大?A. 电感B. 电容器C. 三极管D. 变压器答案:C. 三极管5. 电流的方向是:A. 由正极到负极B. 由负极到正极C. 由左到右D. 没有固定方向答案:B. 由负极到正极二、填空题1. Ohm定律表达式为:U=____答案:R * I2. 交流电频率的单位是____答案:赫兹3. 三相电的相数为____答案:34. 二极管的导通方向是____答案:正向5. 电容器的单位是____答案:法拉三、判断题1.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表示电流强度的大小。
答案:正确2. 交流电的方向随时间变化,正负交替。
答案:正确3. 直流电的电压和电流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正确4. 电感储存电能的方式是利用磁场。
答案:正确5. 电阻对交流电流和直流电流的阻碍作用是一样的。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答案: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电压。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2. 请简述交流电和直流电的区别。
答案:交流电的方向随时间变化,正负交替;而直流电的电流方向保持不变。
3. 请简要介绍三极管的作用。
答案:三极管主要用于对电流进行放大,是电子设备中的重要元件。
4. 请简述电容器的使用场景及原理。
答案:电容器主要用于储存电能,并在电路中起到滤波和隔直作用。
它的原理是通过存储电荷来实现这些功能。
5. 请简要说明电感的原理及应用领域。
(完整版)电子技术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电子技术一、填空题:1。
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三价元素形成型半导体,掺入微量五价元素形成型半导体。
2。
晶体管工作在截止区时,发射结向偏置,集电结向偏置。
3.硅稳压管的工作为 _ 区。
4。
为了避免50Hz电网电压的干扰进入放大器,应选用滤波电路。
5。
已知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0kHz~12kHz,为了防止干扰信号的混入,应选用滤波电路。
6.为了获得输入电压中的低频信号,应选用滤波电路.7.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应引入负反馈.8.为了稳定放大倍数,应引入负反馈。
9.为了使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增大应引入负反馈;深度负反馈的条件是。
10。
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负反馈。
11.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负反馈。
12.当集成运放组成运算电路时中,运放一般工作在状态。
13.在运放组成的电压比较器中,运放一般工作在或状态.14.在图1所示电路中,调整管为,采样电路由组成,基准电压电路由组成,比较放大电路由组成.图115。
在整流电路的输入电压相等的情况下,半波与桥式两种整流电路中,输出电压平均值最低的是整流电路.16。
直流电源由、、和四部分组成。
17。
串联型稳压电路由、、和四部分组成。
18.欲将方波电压转换成三角波电压,应选用运算电路。
19。
NPN型共集电极放大电路中的输出电压顶部被削平时,电路产生的是失真;乙类功放电路的主要缺点是输出有失真。
20. 比例运算电路的比例系数大于1,而比例运算电路的比例系数小于零。
21.正弦波自激振荡的幅值平衡条件为,相位平衡条件为。
22。
存储器按功能不同可分为存储器和存储器;23.RAM按存储单元结构特点又可分为和。
24.半导体存储器的结构主要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
25。
某存储器容量为8K×8位,则它的地址代码应取位。
26。
将Intel2114(1K*4位)RAM扩展成为8K*4位的存储器,需要Intel2114芯片数是 ,需要增加的地址线是条。
国家电网法学类考试习题及答案

国家电网法学类考试习题及答案-卷面总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试卷题量:50题一、单选题(共50题,共100分)1.在可控硅整流装置中,自动稳流调整回路常采用直流互感器作为()。
A.保护用元件B.测量用元件C.反馈元件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铅酸蓄电池在运行中,电解液呈现褐色,则表示蓄电池()。
A.过放电B.过充电C.电解液不合格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3.在进行高压电力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时,常采用()表示电气量,计算简单、方便。
A.标么值B.百分值C.有名值。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感应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从电源吸收的总功率。
A.大于B.小于C.等于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电动机铭牌上的“温升”是指()允许温升。
A.定子绕组B.定子铁芯C.转子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6.电动机的连续额定工作方式,是指该电动机长时间带额定负载而其()不超过额定值。
A.定子温度B.出、入口风温C.温升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7.电动机从电源吸收无功功率,产生()。
A.机械能B.热能C.磁场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8.电动机定子旋转磁场的转速和转子转速的差数,叫做()。
A.转差B.转差率C.滑差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9.电动机外加电压的变化,对电动机的出力()。
A.影响小B.影响大C.无影响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0.当外加电压降低时,电动机的电磁力矩降低,转差()。
A.降低B.增大C.无变化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1.直流电机的转换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换相不良的直接后果是()。
A.产生火花B.炭刷发热碎裂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2.交流电流表指示的电流值,表示的示交流电流的()。
A.有效值B.有效值C.平均值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解析:暂无解析13.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要求继电保护动作,将靠近故障设备的断路器跳开,用以缩小停电范围,这就是继电保护的()。
电法复习

名词解释电法勘探:是以岩石中导电性的差异为基础,研究人工、天然电场的时空规律来解决地址问题的一类勘探方法。
视电阻率:实际勘探中地下介质是不均匀的,仍按均匀大地电阻率的计算公式计算的电阻率。
极化率:二次电位占总电位的百分比。
充电法:目标体加上电源,良导体认为是等电位体,通过观察地表的电场分布解决目标体的范围、大小、空间产状的方法。
激发极化效应:在供电过程中,电位缓慢上升,断点以后电位不是马上变为零,而是缓慢衰减的现象。
介质电磁系数:介质中传导电流与位移电流幅度比。
瞬变电磁法:通过阶跃电流或脉冲电流激励,产生瞬变磁场,观测瞬变磁场的衰减特性来研究地电分布的方法。
电磁感应法:以岩矿石的导电性和导磁性差异为主要物质基础,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观测和研究磁场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寻找有用矿产资源或解决地质问题。
趋肤深度:电磁场在导电媒质中传播由于热损耗,电磁场幅度衰减,将幅度衰减为初始值的时传播的距离。
积累电荷:在传到电流场作用下,根据电流连续性原理,在不均匀介质面上积累的电荷。
地电断面:以导电率、介电常数等电性参数划分的地质断面。
直流电阻率测深:通过改变电极距大小达到探测地质体随深度变化。
接地电阻:从电极表面到无穷远处呈现的电阻。
自然电场法:基于研究自然的分布规律达到找矿或解决地质问题的方法。
中间梯度装置:AB极距较大并固定,MN仅在其中部的(1/2~1/3AB)范围内移动的装置。
特点:水平均匀电场。
大地电磁法:以天然大地电磁场为场源,场源以均匀平面波垂直入射大地,通过在大地表面观测正交的电场和磁场水平分量来估计大地的不同频率的波阻抗,得到不同频率的电阻率,根据不同频率对应的趋肤深度,得到大地的电性分布。
电阻率剖面法:以电阻率差异为基础,电极排列固定,沿测线移动,研究电阻率沿剖面的横向变化解决地电断面的横向变化的方法。
偶极-偶极装置:供电偶极子和测量电偶极沿测线同线排列的一种测量方法。
物理模拟:通过建造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电磁场的分布。
电法勘探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电阻率法1、哪些因素对岩石电阻率有影响,其中哪些因素影响比较重要?⑴矿物成分、含量及结构金属矿物含量↑,电阻率↓结构:侵染状>细脉状⑵岩矿石的孔隙度、湿度孔隙度↑,含水量↑ ,电阻率↓风化带、破碎带,含水量↑,电阻率↓⑶水溶液矿化度矿化度↑ ,电阻率↓⑷温度温度T↑,溶解度↑,离子活性↑,电阻率↓结冰时,电阻率↑⑸压力压力↑ ,孔隙度↓ ,电阻率↑超过压力极限,岩石破碎,电阻率↓⑹构造层的问题这种层状构造岩石的电阻率,则具有非各向同性,即岩层理方向的电阻率小于垂直岩层理方向的电阻率主要影响因素为岩石的孔隙度,含水性及水的矿化度。
当岩石含金属矿物、碳质和粘土等良导性矿物时,矿物成分对电阻率的影响明显。
2、岩石结构和构造如何影响岩石的电阻率?岩、矿石中某种组成部分对整体岩、矿石电阻率影响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它们的连通情况:连通者起的作用大,孤立者起的作用小。
例如,浸染状金属矿石,胶结物多为彼此连通的造岩矿物,故整个矿石表现为高阻电性;又如含水砂岩,其胶结物为彼此相连、导电性好的孔隙水,故含水砂岩的电阻率通常低于一般岩石的电阻率。
3、岩石电阻率的分布规律?1、质地致密、孔隙度低的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中的灰岩、白云岩、砾岩电阻率最高,其变化范围大约在;大多数沉积岩因为具有中等孔隙度,因而也具有中等电阻率,大约在数百左右;孔隙度比较高、又富含粘土矿物的第四系粘土、页岩、泥岩的电阻率比较低,一般在;致密硫化矿体、海水、石墨的电阻率最低,仅有。
2、同类岩石的电阻率并不完全相同,而是有一两个数量级的相当大的变化范围。
3、不同类型岩石的电阻率变化范围往往相互重叠。
103~10510~10210-2~10、列举求解稳定电流场电位时的边界条件。
、何谓电阻率,何谓视电阻率,说明它们的异同。
当地表不水平或者地下电阻率分布不均匀时(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介质),仍然采用均匀介质中的供10.根据地下电流场变化规律,定性分析三级装置B‐MN在过直立接触面时的视电阻率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复习题:第二篇 电法勘探1、 电法勘探的定义?电法勘探是以岩、矿石之间电学性质的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与这些差异有关的电场或电磁场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来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和寻找地下电性不均匀体(岩溶、风化层、滑坡体等)的一类勘查地球物理方法。
一、电阻率法1、影响岩土介质电阻率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自然状态下,岩土介质的电阻率除与介质组分有关外,还与岩石的结构、构造、孔隙度、湿度、矿化度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介质组分:一般来说,当岩石中良导性矿物的体积含量高时,其电阻率通常较低。
相反,当造岩矿物含量高时,岩石电阻率亦很高。
结构和构造:在导电金属矿物含量相同的条件下,岩石的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
浸染状结构岩石中良导性矿物被不导电矿物包围,其电阻率要比良导性矿物彼此相连的细脉状结构岩石为高。
如对含针、片状矿物,沿层理方向(纵向)电阻率小于垂直层理方向(横向)电阻率,两个方向间存在各向异性。
湿度:湿度对岩石的电阻率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水的电阻率较小,含水岩石的电阻率远比干燥的岩石低。
矿化度:矿化度越高,电阻率越低。
温度:温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岩石的电阻率。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时,一方面岩石中水溶液的粘滞性减小,使溶液中离子的迁移率增大。
另一方面,又使溶液的溶解度增加,矿化度提高,所以岩石的电阻率通常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2、纵向电导和横向电阻的含义及其公式表述形式?为了研究层状介质的导电特性,我们在层状介质中取底面积为l 2m 、厚度为h 的六面岩柱体。
水平均匀层状介质模型当电流垂直于柱体底面流过时,所测得的电阻称为横向电阻,用符号T 表示。
显然,第i 层的横向电阻等于该电性层的厚度与电阻率的乘积,即:i i i h T ρ=当六面岩柱体由厚度和电性不同的1+n 个岩层组成时,按串联电路原理,其总横向电阻为:n n n h h h T T T T ρρρ+++=+++= 221121电流平行于岩柱体底面流过时所测得的电导.称为纵向电导,用符号S 表示,单位为西门子。
显然,第i 层的纵向电导等于该电性层厚度与电阻率的比值,即:i ii h S ρ=若六面岩柱体由1+n 个厚度和电性不同的岩层组成时,其总纵向电导为:n n n h h h S S S S ρρρ///221121+++=+++=5、请说明电阻率是怎样测定的?I U K MN ∆⋅=ρ BN BM AN AM K 11112+--=π上式即为利用四极装置测定电阻率的基本公式,即两个供电电极之间测量一下电流,两个测量电极之间测量一下电位差,根据四个电极之间的相对位置测量装置系数(或排列系数),代入上式求取即可。
6、说明视电阻率和真电阻率的区别?真电阻率:电阻率是用来表征岩矿石电性好坏的参数。
由材料性质决定。
在数值上等于电流垂直流过单位横截面积条件下,单位长度导体的电阻。
用符号ρ表示。
电阻率越低,导电性越好;电阻率越高,导电性越差。
视电阻率:在理想情况(地面为无限大的水平面,地下充满了均匀各向同性的导电介质)下,利用电阻率的测量公式测得的是大地的真电阻率。
然而实际情况是地形地质情况复杂,地形往往起伏不平,地下介质也不均匀,各种岩石相互重叠,断层裂隙纵横交错,或有良导矿体、溶洞等等,电阻率往往不均匀。
此时利用电阻率的测量公式计算得到的电阻率称为视电阻率,它不是某一岩层的真电阻率,而是该电场分布范围内,地下各种电性不均匀体和地形起伏的一种综合反映,以s ρ表示。
视电阻率虽然不是岩石的真电阻率,但可以根据所测视电阻率的变化特点和规律去发现和探查地下的电性不均匀体,达到找矿和解决其它地质问题的目的。
7、怎样根据视电阻率反推地下低阻或高阻体的存在?写出公式。
并说明利用该公式反推地下低高阻时有哪些假设?为什么? 根据视电阻率反推地下低阻或高阻体存在的公式为:MN MN s j j ρρ0=,其中MN j 为MN 电极间任意点沿MN 方向的电流密度分量,0j 为MN 间正常场的电流密度,只决定于装置的大小和类型,对于一定的装置,可认为是已知的。
MN ρ为MN 间任意点岩石的电阻率。
因此视电阻率是与介质真电阻率MN ρ成正比的量,其比例系数为MN j /0j ,这是测量电极间实际电流密度与假设地下为均匀各向同性介质时正常场电流密度之比。
MN j 包含了在电场分布范围内各种电性地质体的综合影响,当地下半空间有低租不均匀体存在时,由于正常电流线被低阻体吸引,使地表MN 处的实际电流密度减少,故MN j <0j ,s ρ<MN ρ。
相反,当地下有高阻不均匀体存在时,由于电流线被高阻体排斥,使地表MN 处的电流密度增加,所以MN j >0j ,s ρ>MN ρ。
这样,地表观测视电阻率的变化,便可揭示地下电性不均匀地质体的存在与分布,这就是电阻率法能够解决有关地质问题的基本物理依据。
应用该公式时,有一个表土电性均匀的假设,即沿着测线移动MN ρ变化很小,否则s ρ将既取决于MN ρ的变化,也取决于MN j 的变化,无法判断视电阻率的变化到底是地表电性不均匀体引起的,还是地下电性不均匀体引起的。
8、在非均匀介质中电流场具有什么特点?实质是什么?在非均匀介质中,电流线在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会发生折射。
总体上表现为:低阻体吸引电流线,致使大部分电流从它的内部流过;高阻体排斥电流线,致使电流线大部分从围岩流过。
介质中的电流总是按照所遇阻力最小的路径流动,或者说总是自动地满足电场做功最小的状态。
非均匀介质中的稳定电流场实质上可以看成是由场源和界面上的积累电荷产生的。
界面上积累电荷的密度与场源强度及界面两侧的电阻率差异成正比。
吸引或排斥均为界面上积累电荷的作用。
当电流由低阻体进入高阻体时,界面上积累正电荷,与场源同符号。
按同性相斥的原理,高阻体对来自场源的电流线起排斥作用。
反之,若电流由高阻体进入低阻体时,界面上积累负电荷,与场源反号,按异性相吸的道理,低阻体对场源发出的电流线起吸引作用。
9、研究电流密度随深度的分布规律有怎样的意义?影响探测深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勘探深度是指在给定装置条件下能产生可靠相对异常、可查明探侧目标的最大深度。
研究电流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对电阻率法勘探有很大意义。
因为,地面电阻率法是根据地表电流密度的变化来判断地下电阻率有明显差异的地质体的存在。
集中于地表的电流越多,流入地下深处的电流就越少。
当埋藏于深部的岩石中的电流密度很小时,岩石电阻率的差异对地表附近电流密度的影响很小,因而能够进行勘探的深度也就小了。
要想增大勘探深度、只有增加供电极距。
AB 越大,勘探深度也越大。
10、电阻率剖面法的总体特征是什么?有哪些分类?总体特征:供电极距不变,整个装置沿观测剖面线移动,逐点观测视电阻率的变化。
根据勘探深度和供电极距的关系,由于供电极距不变,勘探深度就保持在同一个范围内。
因此电阻率剖面法研究的是某个深度范围以上横向上电阻率的分布情况。
主要可分为:联合剖面法,适用于探测陡倾的低阻体;(复合)对称四级剖面法,适用于面积性测量;中间梯度法,适用于探测陡倾的高阻体;偶极剖面法等。
11、联系“联合剖面法”方法的命名说明“联合剖面法”的总体特征及主要适用范围?总体特征:联合剖面法是用两组三极装置进行测量,这是“联合”一词的由来。
每组三极装置有一个无穷远极。
在同一测点上,两组三极装置各测一次。
在低阻体上方有正交点存在,在高阻体上方有反交点存在。
优点:灵敏度高、分辨力强、异常幅度大。
缺点:该测量方式工作效率低,因为一点测量两次,装置比较笨重,有笨重的无穷远极存在。
受地形和地表岩性不均匀的影响大,易使曲线发生畸变而出现假异常。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寻找产状陡倾的层状或脉状低阻体或断裂破碎带。
12、联系“中间梯度法”方法的命名说明“中间梯度法”的总体特征及主要适用范围?这种方法的特点是供电电极A 和B 相距很远且固定不动,测量电极M 和N 在A 、B 之间的中部约(1/2-1/3)AB 的范围内同时移动,逐点进行测量。
此外,MN 还可以在平行于主剖面线AB 的几条相邻测线中部移动,逐点进行测量。
旁测线与主测线的最大垂直距离不超过1/6AB 。
由于中间梯度法布设一次供电电极可同时观测数条测线,因此工作效率较高,且能最大限度地克服供电电极附近电性不均匀的影响。
中梯法中由于AB 很大,在AB 中部测量范围内的电场可以认为是均匀电场,视电阻率曲线所反映的必然是MN 电极附近地层电阻率的变化情况。
用中梯法寻找高阻岩脉(如伟晶岩脉、石英岩脉等)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
例如对直立高阻脉来说,其屏蔽作用明显,排斥电流使其汇聚于覆盖层。
这将使jMN 增大而使视电阻率曲线在高阻脉上方出现突出的高峰。
对于低阻的、不宽的断层破碎带等良导直立薄脉,由于水平电流线均垂直于它(电流密度的法向分量连续,切向分量为零),使jMN 变化不大,视电阻率异常不明显。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常用此法追索高阻陡倾地质体。
13、联系“对称四极剖面法”方法的命名说明“对称四极剖面法”的总体特征及主要适用范围?对称四极剖面法,顾名思义,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分别相对于测量点对称,在观测过程中,四个电极保持相对位置不动,同时沿侧线移动。
从场的特点看,对称四极剖面法是两个异性点电流源的场,其位于供电电极的中部,故其正常场也是均匀场,且异常的特点与中间梯度法类似。
但由于在对称四极剖面中测量电极是与供电电极同时移动的,故视电阻率曲线比中间梯度法复杂一些,生产效率也低一些。
因而,一般能用中间梯度法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对称四极剖面法解决。
即:对于寻找高阻岩脉,对称四极剖面法不如中间梯度法经济、效率高;对于探测良导薄脉,又不如联合剖面法异常反映明显。
因此,对称四极剖面法一般不用于寻找薄脉状地质体,在工程、水文及环境地质调查中多用于面积性测量,探测浅部基岩起伏,寻找构造破碎带,以及厚岩层等地质填图和普查工作,在合适的条件下,还可以圈定岩溶的分布范围及追索古河道等,应用较为广泛。
14、电阻率剖面法和电阻率测深法有什么区别?电阻率剖面法是采用固定极距的电极排列,沿剖面线逐点供电和测量,观察视电阻率的变化规律。
由于电极距不变,勘探深度就保持在同一范围内。
因而视电阻率沿剖面的变化可以把地下某一深度以上具有不同电阻率的地质体沿剖面方向的分布情况反映出来。
电阻率测深法是采用在同一测点上多次加大供电极距的方式,逐次测量视电阻率的变化,反映该测点下电阻率有差异的岩层或岩体在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
18、联合剖面法的两条视电阻率与对称四极剖面法的视电阻率曲线有什么关系? 对称四极剖面法的视电阻率曲线是联合剖面法两条视电阻率曲线的平均。
19、什么叫复合对称四极剖面法?它有哪些应用?在一条测线的每个测点上,用两种不同供电电极距的对称四级装置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