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机实验任务(本部)

合集下载

上机实验报告

上机实验报告

上机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上机实验,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一、实验内容及步骤。

1. 打开计算机,按下电源按钮,等待计算机启动完成。

2. 登录系统,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计算机系统桌面。

3. 打开文档编辑软件,双击桌面上的“Microsoft Word”图标,打开文档编辑软件。

4. 编写实验报告,在文档编辑软件中,按照实验要求,编写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

5. 保存文档,在编写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及时保存文档,防止数据丢失。

6. 打印实验报告,完成实验报告编写后,使用打印机将实验报告打印出来。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本次上机实验,我成功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打开计算机、登录系统、打开软件、编写文档、保存文档和打印文档等操作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登录密码错误、文档保存路径选择不当等,但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最终顺利完成了实验任务。

在实验报告的编写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文档编辑软件进行排版、插入图片、设置标题和页眉等操作,使得实验报告更加规范和美观。

通过打印实验报告的过程,我也掌握了打印机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选择打印机、设置打印参数、预览打印效果等。

三、实验心得体会。

本次上机实验让我深刻认识到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也让我意识到自己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不足之处。

通过这次实验,我不仅学会了基本的操作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上机实验,我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做好准备。

以上就是本次上机实验的实验报告,谢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

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大纲

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验大纲一、实验总学时:24学时学分:二、应开实验个数:19个必开实验个数:19个三、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本科(文科类)四、考核方式及评定标准: 交各实验完成的文档、单元测验、上机操作考试五、配套的实验教材或自编指导书:《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及习题集》六、实验项目:实验一认识和配置你的计算机实验学时数:1(一)实验类型:验证型(二)实验类别:基础实验(三)实验目的:1.认识计算机系统,掌握测试计算机配置的方法。

2.了解常用的性能测试工具。

(四)实验内容:1.了解开机启动过程,学习CMOS设置。

2.在Windows环境下了解计算机系统的配置信息。

3.学习使用3DMARK、PCMARK、Winbench、CrystalMark 等软件来测试计算机系统的性能。

(五)要求:必修(六)每组人数:1(七)主要仪器设备及其配套数: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实验二文件管理实验学时数:1(一)实验类型:验证型(二)实验类别:基础实验(三)实验目的:1.掌握资源管理工作界面的定制;2.掌握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和文件夹;3.了解资源管理器的其他用途。

4.掌握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递;(四)实验内容1.根据要求设置资源管理工作界面;2.在资源管理器中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新建、复制、移动、修改名称等操作;3.搜索各种特性的文件和文件夹。

4.利用剪贴板将系统对话框作为图片保存;5.将计算器应用程序中的计算结果粘贴到记事本中并保存。

(五)要求:必修(六)每组人数:1人(七)主要仪器设备及配套数:微型计算机,每人一台。

(八)所在实验室: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验室实验三系统环境优化实验学时数:1(一)实验类型:验证型(二)实验类别:基础实验(三)实验目的:1.了解控制面板的功能;2.掌握使用控制面板进行系统环境设置的方法;3.掌握【开始】菜单和任务栏的设置方法;4.掌握任务管理器的用法;5.了解其他系统工具的用法。

上机会计实训实验报告

上机会计实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会计实训实验旨在通过模拟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实务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能够:1. 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2. 掌握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和记账;3. 熟悉会计账簿的设置、登记和核对;4. 了解会计报表的编制;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实验背景本次实验以某企业为背景,模拟企业一个月的会计核算过程。

企业主要业务包括销售商品、采购原材料、支付工资、缴纳税费等。

2. 实验步骤(1)建账首先,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建立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资产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以及损益类等明细账。

(2)编制会计凭证根据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

(3)登记账簿将编制好的记账凭证逐笔登记到相应的账簿中。

(4)核对账簿对已登记的账簿进行核对,确保账账相符。

(5)编制会计报表根据账簿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3. 实验过程(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企业的会计核算。

各小组根据实验背景,共同讨论如何进行会计核算。

(2)编制会计分录各小组根据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3)填制记账凭证根据编制好的会计分录,填制记账凭证。

(4)登记账簿各小组将记账凭证逐笔登记到相应的账簿中。

(5)核对账簿各小组对已登记的账簿进行核对,确保账账相符。

(6)编制会计报表根据账簿资料,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各小组成功完成了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编制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2. 实验分析(1)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得到有效掌握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为今后的会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和记账技能得到提高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填制、审核和记账,提高了会计实务操作能力。

实验二汇编语言上机过程实验(机制本)

实验二汇编语言上机过程实验(机制本)

实验二汇编语言上机过程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由键盘接收数据,并显示其运行结果的方法。

2、掌握INT 21H 的09H和0AH,01H和02H的功能。

3、熟悉在PC机上建立,汇编,链接,调试和运行8086/8088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1、汇编语言源程序的上机过程:①将masm5.zip文件下载放在D:\masm文件夹下, 在该文件夹下将压缩文件解压缩。

②利用编辑器建立一个ASM 源文件。

Edit ,记事本等编辑器文件以文件名.asm文件名保存。

最好保存在D:\masm文件夹下。

(即:D:\masm\文件名.asm)文件名自取。

③点击开始菜单,运行↙>cmd↙>d: ↙>cd masm↙>masm 文件名 3下回车>link 文件名 3下回车>debug 文件名.exe>g ↙其中利用MASM.EXE对源程序进行编译。

生成中间代码文件:文件名.obj。

利用link.exe对obj文件进行连接。

生成最终目标代码文件:文件名.exe。

运行可执行文件:文件名.exe,并利用debug调试工具查看结果。

2、编写一个完整程序,在屏幕上显示字符串How are you!data segmentstring db 'how are you!$'da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tastart:mov ax,datamov ds,axmov dx,offset stringmov ah,9int 21hmov ah,4ch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三、实验器材IBM PC 微机一台四、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思考题2、完成实验思考题,如有编程题,写出调试正确的程序,并给程序加注释,写出实验中所记录下的内存数据存放格式。

五、实验思考题下面的汇编语言源程序有错误的,试给程序加注释。

上机实验报告实验原理

上机实验报告实验原理

一、实验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为了更好地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提高实际应用能力,我们进行了本次上机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结构;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3. 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4.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验原理1. 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硬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用于将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2)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输出。

(3)存储设备:如硬盘、U盘、光盘等,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

(4)中央处理器(CPU):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5)主板:连接各个硬件部件,提供电力和信号传输。

(6)内存:暂时存储数据和指令,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

2. 计算机软件组成计算机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驱动程序等,用于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基本功能。

(2)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形处理软件、游戏软件等,用于满足用户特定需求。

3. 计算机工作原理(1)输入: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将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2)处理:CPU根据程序指令,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

(3)存储:将处理后的信息存储在存储设备中。

(4)输出:将处理后的信息通过输出设备展示给用户。

4. 操作系统原理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提供基本功能。

其原理如下:(1)进程管理:操作系统将计算机资源分配给不同的进程,实现多任务处理。

(2)内存管理:操作系统管理内存空间,实现虚拟内存,提高内存利用率。

(3)文件管理:操作系统管理文件系统,实现文件的创建、删除、读写等操作。

(4)设备管理:操作系统管理输入输出设备,实现设备的分配和调度。

上机实训报告小结

上机实训报告小结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性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组织了本次上机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二、实训目的1. 熟悉并掌握所学课程的理论知识;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上机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熟悉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环境;2. 学习并掌握编程语言(如C/C++、Java、Python等);3. 学习数据库技术,包括数据库的创建、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4. 学习网络编程,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等;5. 完成一个小型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阶段:学生按照要求准备实训所需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环境,并提前预习相关理论知识。

2. 实训实施阶段: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按照实训内容进行学习和实践。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共同解决问题。

3. 实训总结阶段: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后,进行总结和反思,撰写实训报告。

五、实训成果1. 学生掌握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基本知识;2. 学生熟悉并掌握了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技术;3. 学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4. 学生培养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5. 学生增强了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训体会1. 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重要性。

2. 团队合作: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3. 问题解决:在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通过不断尝试和与老师的沟通,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创新意识:在完成实训项目的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新意识,为项目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七、建议与展望1. 加强实训课程建设,提高实训教学质量;2. 增加实训项目数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4. 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

上机操作实验报告

上机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上机操作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计算机实验室实验教师:XXX一、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3.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常用工具,如计算器、记事本等。

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1. 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操作(1)启动和关闭计算机(2)桌面操作:添加、删除桌面图标,调整桌面布局(3)文件管理: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4)系统设置:调整屏幕分辨率、设置网络连接、管理用户账户等2. 常用工具使用(1)计算器: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2)记事本:编写简单的文本文件(3)画图:绘制图形和编辑图片(4)写字板:编辑和排版文本3. 系统安全与维护(1)安装和卸载软件(2)磁盘清理和碎片整理(3)病毒查杀(4)备份和还原系统三、实验步骤1. 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

2. 调整桌面布局,添加和删除桌面图标。

3. 创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实验文件夹”,并将实验过程中生成的文件和文档保存到该文件夹中。

4. 使用文件管理功能,对实验文件夹中的文件进行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

5. 调整屏幕分辨率,设置网络连接,管理用户账户等系统设置。

6. 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等。

7. 使用记事本编写一个简单的文本文件,并保存到实验文件夹中。

8. 使用画图工具绘制一个简单的图形,并保存为图片文件。

9. 使用写字板编辑一个文档,并保存为Word文档。

10. 安装一个软件,如QQ,并学习如何卸载软件。

11. 对磁盘进行清理和碎片整理,确保系统运行流畅。

12. 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病毒,确保系统安全。

13. 学习备份和还原系统的方法,以备不时之需。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最新上机实验报告二

最新上机实验报告二

最新上机实验报告二实验目的:1. 熟悉计算机上机操作环境,掌握基本的软件使用技巧。

2. 学习并实践编程基础,增强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内容:1. 环境搭建:安装并配置必要的编程软件,如IDE、版本控制系统等。

2. 基础编程:完成一系列编程练习,包括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循环、函数等。

3. 算法实现:编写程序解决具体问题,如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

4. 调试与优化:学习调试技巧,优化代码性能,提高程序运行效率。

5. 版本控制:学习使用版本控制系统,如Git,进行代码管理和协作开发。

实验步骤:1.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实验环境的搭建和配置。

2.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逐步完成基础编程练习。

3. 分析并选择合适的算法解决给定问题,编写代码实现。

4. 利用调试工具进行代码调试,修正发现的错误和不足。

5. 学习并实践版本控制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进行代码的提交、更新和合并。

实验结果:1. 成功搭建了实验所需的软件环境,并熟悉了各个工具的基本操作。

2. 完成了所有基础编程练习,并通过测试,代码逻辑清晰,运行无误。

3. 实现了排序和查找算法,并通过案例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和效率。

4. 通过调试,优化了代码结构和性能,提升了程序的运行速度。

5. 掌握了版本控制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基本的代码管理和协作。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上机实验,我不仅巩固了编程基础知识,还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使用调试工具和版本控制系统,这些技能对于未来的编程学习和软件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编写可读性强、可维护性高的代码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提高我的编程技能,并更加注重代码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TP315/4033 ❖ TP315.1/1413 ❖ TP315.3-61 /1920 ❖ TP315.3/4527 ❖ TP315/0117 ❖ TP315.3/4021
❖ 5.简要介绍一下我院图书馆电子资源 建设现状。
❖ 6.学会使用超星移动图书馆,并 下 载 一本书至书架。(请截图)
❖ 2.任务结果以Word文档的形式提交, 提交文档命名格式为“学号-姓名-专 业”;
❖ 3. 任务结果word文档提交至E-mail: 23467895@,请选择附件提交 ;
❖ 4. 任务完成时间:2课时。
❖ 1.请在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查询系统 里查找2005年以后,由科学出版社出 版的有关“物理学”方面的图书,任 选一本,写出书名、ISBN号、分类 和摘要。
本次实验任务
图书馆的资源与 服务
❖ 一、实验目的 ❖ 熟悉图书馆相关资源及服务内容,会检索图书。 ❖ 二、实验材料 ❖ 图书馆主页 ❖ 三、实验内容 ❖ 1.对图书馆资源有基本了解并能较为熟练的应用。 ❖ 2.掌握图书馆提供的图书检索技巧
任务要求
❖ 1. 任务共7题,请全部作答,答题时 请微 信平台发信息给我,信息内容为 :2016春季班 姓名+系别;
❖ 关注今后一个星期内任何一天图书馆 微信平台所发布的任何一则图文信息 ,并截图任何一条信息内容给我(题 目也可)。
❖ 2. 利用图书馆主页中的“书目查询” 模块,分别用主题、作者、主题词、 分类四种字段检索方法本专业相关书 籍。并用截屏的方法,详细描述检索 步骤及过程。
❖ 3. 图书馆书目查询系统中“我的图书 馆”都有哪些功能?分别选择3-4个主 要功能做一详细描述。(可截图并说明)
❖ 4. 根据课堂讲述的图书排列方法,请 写出下面这组图书按分类号是如何排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