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一章第二节 物质的酸碱性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物质的酸碱性》PPT教学课件

盐酸、硫酸和硝酸等都是酸,如图所还示有。橘子汁、番茄酱、 苹果、柠檬汁等,如图所示,也都含有某些酸,具有一定的酸 性。
三种常用的酸:盐酸、硫酸、硝酸
含酸的水果
醋、胃液是不同的物质,为什么都有酸味?
科学家研究证明,这些溶液会呈酸性是由于其中含有一类特 殊的物质 ——酸(acid)。
食醋——含醋酸 胃液——含盐酸 柠檬、柑橘等水果——含柠檬酸
氢氧化钠: NaO 氢氧化钙:Ca(O 氨水: N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 根离子的化合物——碱(ba
注意:碱溶液一定显碱性;显碱性的溶液 不一定属于碱的溶液。如碳酸钠(Na2CO3) 溶液显碱性,但不属于碱。
6.常见的碱及分类:
根据碱 溶液的 溶解性
可溶性碱:NaO 难溶性碱:Cu(O
根据碱 性强弱
3.下列有关
C
A.把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C.把显色的
D.测出石灰水的
4.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试液。
(1)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 碱性 (填“酸性”或 “碱性”)。 (2)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 2、5 (填序号,下同)。 (3)作为对照实验的孔穴是 3 。
盐碱地
工业废气 的过量排 放,雨水 酸性增强
被酸雨伤害的树木
1.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测定 (1)
(2)测定方法 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c
用
测定的方法: 第一步: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 第二步: 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第三步: 看颜色并而确定溶液的
注意的问题: 1.试纸不可直接伸入溶液中。 2.不能先用蒸馏水将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1.2《物质的酸碱性》第一课时优秀课件

1.下列物质不属于酸的是 -----------( B )
A、HNO3 C、H3PO4
B、NaHCO3 D、HF
2.下列物质具有碱性的是---------------( C )
A、食醋 、盐酸
B、纯碱、食盐
C、熟石灰、烧碱
D、食盐、食醋
3.用简单的方法区别水和稀硫酸溶液,并写出实验步骤。
用两支试管分别取水和硫酸溶液少量,分别滴加2滴 紫色石蕊试液,若出现变红色的,则为稀硫酸溶液。
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 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然后在4支试管内分别滴入 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并记录石蕊试液在4种溶 液中呈现的颜色。
在稀硫酸中:_红__色___。 在稀盐酸中:_红__色___。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_蓝__色__。 在氢氧化钙溶液中:_蓝__色__。
实验表明: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红___色, 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蓝___色。
3.碱的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氢氧化钠: NaOH = Na+ +
OH-
氢氧化钙: Ca(OH)2 = Ca2+ + 2OH-
氨水:
NH3. H2O = NH4+ + OH-
Cu2(OH)2CO3是属于碱吗? 不是, 电离时产生部分氢氧根离子。
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相同吗?
4.酸溶液
——酸
实验室常见的盐酸、硫酸和硝酸等都是酸。
HCl
H2SO4
HNO3
有的物质具有碱性。
2.酸的定义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盐酸: HCl = H+ + Cl-
硫酸: H2SO4 = 2H+ + SO42-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1.2物质的酸碱性(37张PPT)

怎样判断物 质的酸碱性 呢?
石蕊
稀 硫 酸
稀 盐 酸
氢 氧 化 钠 溶 液源自氢 氧 化 钙 溶 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二、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判断物质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
遇酸溶液变红色 使用紫色 石蕊试液 遇碱溶液变蓝色
思考:石蕊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试剂,教授的发明 给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能用于检验酸或碱的物质呢?
酸根离子
2、碱性物质:
强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氢氧化钙、氢氧化钡、
弱碱性物质:小苏打、纯碱、 洗涤剂、
与酸相类似,许多碱在水中电离时,生成的阴 离子都是相同的一种粒子,所不同的是这种粒 子是氢氧根离子(OH-)
电离方程式
NaCl === + + KNO3 === K + NO3 NaOH === Na+ + OHCa(OH)2 === Ca2+ + 2OHHCl === H+ + Cl H2SO4 HNO3 === === 2H+ H+ + SO4
酸性食品简单分类
酸性食品:牛奶以外的动物性食品碱性食品:除了 五谷杂粮外的植物性食品 中性食品:油、盐、咖啡、茶等 常见食物的酸碱分类 强酸性——蛋黄、乳酪、白糖做的西点或柿子、柴 鱼等 中酸性——火腿、培根、鸡肉、猪肉、鳗鱼、牛肉、面 包、小麦、奶油等 弱酸性——大米、花生、啤酒、海苔、泥鳅等 弱碱性——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洋葱、豆 腐等 中碱性——大豆、红萝卜、番茄、香蕉、橘子、南 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 强碱性——葡萄、葡萄酒、海带芽、海带等。尤其 是天然绿藻,最佳饮用时间为早9点至11点.
浙教版科学九上1.2《物质的酸碱性》课件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是强碱 2、不同的碱性物质,碱性有强有弱
3、某些碱性物质有一定的去污能力,可以做洗涤剂
三、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测定物质酸碱性最简单的方法是用紫色石蕊试液
精确测量的方法是用PH试纸测量
你能举出一些不利的具体例子吗?
轻轻煽动,仅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
使用浓硫酸时应注意:不小心沾在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色
3、用pH试纸测试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方法比较粗略,精确的测试可使用一种称为的———————仪器。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pH纸试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1、测定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正确的操作为————————
碱性 酸性 高, 越强, pH越低 越强。当 3、某些碱性物质有一定的去污能力,可以做洗涤剂
你能举出一些不利的具体例子—吗—?————
———————
中 第**2*粉节碎物了质它的们酸的碱梦性p想H! =7时,物质呈————性。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2、用pH试纸测试物质酸碱性强弱,测得的pH越高,——————越强, pH越低———————越强。
课外拓展
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能为我们的生 活带来很多的方便,也能给我们的带来 很多的不利。你能举出一些不利的具体 例子吗?
怎样判断物 质的酸碱性
呢?
• 石蕊试液
• (1)颜色:紫色 • (2)用途: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最简单的方法 • (3)如何 判断:
石蕊
稀 硫 酸
稀 盐 酸
氢
氢氧氧化来自化钠钙
溶
溶
液
液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秋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2 物质的酸碱性课件(共34张PPT)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新知学习
新知一 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1.食醋里含有___醋___酸,人的胃液里含有___盐___酸,柠檬、柑 橘等水果中含有______柠_檬_____酸。它们都有酸味,都具有 ____酸_性___。
2.物质溶解于___水_____或受热___熔_化____而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 过程,叫作___电_离____。
第2节 物质Βιβλιοθήκη 酸碱性[归纳总结]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相同的氢离子(H+),生成的阴离子叫作 酸根离子,如SO42-是H2SO4的酸根离子。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1.9.900:44:3800:44Sep-219-Sep-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00:44:3800:44:3800:44Thursday, September 09, 2021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新知学习
新知三 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1.pH是反映物质酸碱性____强_弱___的指标,它的范围通常在 ____0_~__1_4_之间。pH越低,酸性越____强___;pH 越高,碱性越 ____强____;pH 等于 7 的物质呈___中__性___。 2.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____p_H__试_纸____。 测定的方法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试的溶液,滴在 _____p_H试__纸____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_标__准_比__色__卡___对照,看与 哪种颜色最接近,从而确定被测溶液的pH。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第一册第一章第2节物质的酸碱性(29张ppt)

2.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转眼间,紫罗兰变成了“红罗兰”,
B.人体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经过一连串的思考与实验,
实验结果是“酸性溶液都可以使紫罗兰变成红色。
上述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
。
C.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食用碱性食品时会感到涩味,洗澡时不小心有肥皂泡溅到嘴里也有这种感觉。
14.某一溶液的pH=2,该溶液呈酸 性,它能使紫色石蕊试液红 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
色,无
15.下表列出了家庭中某些物质的pH:
上述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 牙膏、 肥皂水 。
16.将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 下图正确表示pH变化的是(A )
溶液呈酸性, pH越小,酸性越强。
五)、pH=溶7 溶液液酸呈中碱性性的
二氧化碳是酸吗? 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也会产生氢离子,
pH>7 溶液呈碱性, 强pH越弱大,程碱度性越强
pH=7 溶液呈中性
上述物质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是
。
pH<7 溶液呈酸性, pH越小,酸性越强。
1) B.酒(pH=7.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合物 。
: 二、酸的涵义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化
合物 。
酸
强弱酸酸::硝碳盐醋酸酸酸酸( (( (HHHCHN2CCO3l)OC3O) 3、)O硫H酸)(H2SO4)、
1.在水溶液里能电离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 是酸吗? 错 2.酸一定含氢元素与氧元素,对吗? 错
3.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也会产生氢离子, 二氧化碳是酸吗? 错
Hale Waihona Puke 2.碱的电离 NaOH = Na+ + OH–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1.2.1物质的酸碱性课件

有酸味 酸性物质:是指具有酸
性的物质
有涩味、滑腻感 碱性物质:是指具有碱性 的物质
橘子汁
以上物质为什 么都呈酸性?
含酸的水果
柠檬汁
由于其中含有一类特殊的物质——酸
1.电离 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
(1)概念 形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 NaCl=Na++ClNa2SO4= 2Na+ + SO42Ba(OH)2=Ba2++2OH通过电离方程式,你可以分析出 溶液不显电性的原因是什么? 所有的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 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Na2CO3溶液显碱性
1. [2024·金华期末]下列各项是不同时期对酸的认识,其中与 我们现在所学酸的定义最相近的是( B ) A. 有酸味的物质 B. 只有氢元素才是酸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C. 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D. 与碱作用时失去原有性质的物质
2. [2023·绍兴期中]我们之所以认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碱, 是因为它们( B ) A. 都能与酸反应 B.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只有OH- C. 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 均含有金属离子
2.酸 (1)概念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 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2)常见酸的电离方程式
尝试写出三种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我们电离产生的阳 离子只有氢离子
盐酸
硫酸
硝酸
HCl=H++Cl-
H2SO4=2H++SO42-
HNO3=H++NO3-
盐酸 HCl
硫酸 H2SO4
硝酸 HNO3
HCl=H+ + Cl-
变色的是指示剂
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浙教版科学课件:第一章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共12张PPT)

了一个名为“雨落叶出红花开”的趣味实验。实
验的过程如下:先用洁净的毛笔蘸 D A (填序
号,下同)在白纸上画上花,再用 C B 画上叶, 将白纸挂上墙壁,晾干后用 B C 向纸上喷即成。
A、酚酞试液
B、石蕊试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稀盐酸
用酸碱指示剂只能指示溶液的酸碱性。而pH试纸不 仅能显示溶液的酸碱性,还能显示溶液的酸碱度。
“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 “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 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D )
A.先变蓝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 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红后变紫
某溶液的pH是5,若将溶液的pH上升到8,
碱=金属阳离子+酸根阴离子
用什么方法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有一类物质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呈现不 同颜色,叫做酸碱指示剂。可以使用酸 碱指示剂来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酸碱指示剂: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 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
稀盐酸
NaOH 溶液
测定酸碱性的强弱程度
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定酸碱性,但不能反映酸 碱性的强弱。
但测定物质酸碱性的强弱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 关,很多环境问题都与此有关。
盐碱地土壤的碱性增强
雨水酸性过强,形成酸雨
我们用pH来反映物质酸碱性强弱,其范围 在0~14之间,pH越低,酸性越强;pH越 高,碱性越强;pH等于7的物质呈中性。
最常用、最简单的测定物质酸碱性强弱 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pH试纸使用方法:用干燥而洁净的玻璃棒 蘸取少许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变色后与标 准比色卡对照可的pH 值。
C 应采用的措施是加入适量( )。
A、紫色石蕊试液 B、酸溶液
C、碱溶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物质的酸碱性【知识新授】一、物质的酸碱性1、电离: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2、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如NaOH==Na++OH-。
物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和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所以,整个溶液不显电性。
3、酸:物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酸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叫这种酸的酸根离子,如SO2-是H SO的酸根。
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硝酸、醋酸。
4、碱: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常见的碱有烧碱(NaOH)熟石灰(Ca(OH)2)氢氧化钾、氨水。
二、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在酸或碱溶液里能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物质。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
2、酸碱指示剂可以定性地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3、常见的指示剂和它们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的颜色。
4、溶液酸碱性的强弱pH 的意义: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
pH 的范围:0~14。
溶液的酸碱度与pH 的关系:pH=7,溶液呈中性;pH<7,溶液呈酸性,pH 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呈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pH 试纸的使用方法:用胶头滴管(或玻璃棒)把待测试液滴(或涂)在pH 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标准比色卡上相同颜色的pH 即为该溶液的pH。
四、区分酸溶液和酸性溶液、碱溶液和碱性溶液(1)酸溶液是指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是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因此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而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例如:硫酸铜、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而不是酸;(2)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例如:纯碱、肥皂的水溶液显碱性,但不是碱。
【例题分析】1、把自制的紫薯汁(呈紫色)分别滴加到盛有下列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如表:溶液白醋盐酸蔗糖水草木灰水氨水石灰水加入紫薯汁后的颜色红色红色紫色绿色绿色绿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白醋的水溶液呈酸性B.草木灰的水溶液呈碱性C.紫薯汁可以用作酸碱指示剂D.若不小心被黄蜂蛰了(黄蜂毒液呈碱性),涂抹稀氨水可以减轻痛痒2、位于重庆市开县的一口天然气钻井,由于违规操作引发严重的井喷事故,含有大量硫化氢(H2S)气体的天然气弥漫在方圆千米的山地表面,无情地夺去了来不及逃生的243名村民的生命.根据专家意见,在井喷封堵之前,先点燃井喷气体,使其中的H2S转化为SO2,以减轻毒害作用.随后,抢险人员成功地封堵住井喷,同时井喷地区出现的降雨也促进了空气污染的消除.试围绕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1)点燃井喷气体,其中H2S转化为SO2的化学方程式为:.(2)总结出H2S具有的一些性质(至少2条)..(3)遇到此类事故时可采用哪些自救措施(至少2条)?.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①物理性质:;②化学性质:;③用途:;(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3)写出材料3中氧气转化为臭氧的化学方程式:;(4)磷在臭氧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似,请写出磷在臭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5)请提出一个缩小臭氧层空洞的设想:.1.4、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为大家现场作了一幅《镜湖灯影》的景色画,他在白纸上用干净的毛笔蘸取甲溶液“画上”一串灯影,再用另一支毛笔蘸取乙溶液在灯影周围“画上”一片湖水,将白纸挂在墙上,待晾干后,用装有丙溶液的喷雾器向白纸上喷洒.结果出现了“蓝色的湖面上倒映着红色的灯影”的画面.该同学所用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可能是下列四项中的( )甲乙丙A 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溶液B 氢氧化钾溶液稀盐酸石蕊溶液C 氯化钠溶液硫酸钾溶液硫酸钠溶液D 石灰水稀硫酸氯化钠溶液5、取一滤纸条,等间距离滴入10滴紫色石蕊溶液,装入玻璃瓶中,然后从玻璃管的两端同时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闭两端管口,很快可观察到管内有白烟产生,待白烟消失后还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B.图中黑点颜色为红色C.氨水和盐酸都有属于易挥发性物质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6、把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CO2体中,石蕊试纸不变色.将CO2气体通入滴有石蕊指示剂的水中,溶液变红色.再将该溶液敞口加热一段时间,发现溶液的红色褪去,冷却到原温度后,再次通入CO2,溶液又变红色.上述实验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CO2能和水发生化学反应B.CO2的水溶液具有酸性C.以加热能使CO2水溶液的酸性减弱D.CO2具有酸性7、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当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A中溶液仍然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用化学式表示);当做完图象实验后A中溶液呈无色,用微观理论解释A中溶液变为无色的反应的实质是;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曲线应为图2中的(填“甲”或“乙”)8、二氧化硫的含量是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标之一.请你参与兴趣小组对二氧化硫部分性质的实验探究.(1)若雨水的pH小于5.6,表明空气受到污染.为了测定二氧化硫水溶液的pH,小明同学向一个集满二氧化硫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使二氧化硫充分溶解(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形成亚硫酸),打开瓶塞,测定瓶中二氧化硫水溶液pH的实验操作是.(2)为了探究二氧化硫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小宁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小宁同学由此得到结论: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你认为小宁同学由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填“是”或“否”),理由是.(3)兴趣小组同学取刚降到热电厂附近的雨水进行测定,每隔五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表所示:测定时刻5:055:105:155:205:255:305:35 pH 4.95 4.94 4.94 4.88 4.86 4.85 4.85分析上述数据变化,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针对此结论,你猜测其中的原因为.结合大理石被酸雨腐蚀的事实,你认为碳酸、硫酸、亚硫酸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9、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为大家现场作了一幅《镜湖灯影》的景色画,他在白纸上用干净的毛笔蘸取甲溶液“画上”一串灯影,再用另一支毛笔蘸取乙溶液在灯影周围“画上”一片湖水,将白纸挂在墙上,待晾干后,用装有丙溶液的喷雾器向白纸上喷洒.结果出现了“蓝色的湖面上倒映着红色的灯影”的画面.该同学所用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可能是下列四项中的()甲乙丙A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溶液B氢氧化钾溶液稀盐酸石蕊溶液C氯化钠溶液硫酸钾溶液硫酸钠溶液D石灰水稀硫酸氯化钠溶液10、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对于化学的学习非常重要,以下归纳和推理正确的是()A.某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C.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D.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增强地球的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11、测得某溶液中仅含Cu2+、K+、SO42﹣、Cl﹣四种离子且阳离子的数量比为Cu2+:K+=3:4,则SO42﹣:Cl﹣的比值可能是()C.3:2B.1:3C.1:8 D.2:512、今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地区发生7.1级地震.在灾后防预工作中,常用二氧化氯(化学式:ClO2)作消毒剂.二氧化氯在常温下是一种橙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请你回答:(1)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是,物理性质是(各写一条);(2)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制取二氧化氯的新方法,其反应原理就是将亚氯酸钠与氯气(Cl2)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图中A应该是;(2)在铜、氯化钠、二氧化碳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3)测得某溶液中仅含Na+、Mg2+、SO42﹣、Cl﹣四种离子,其中离子个数比为Na+:Mg2+:Cl﹣=4:5:14、若Na+为4n个,则SO42﹣可能是.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中发现:不仅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碱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溶液中解离出了OH﹣,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呢?他们设计了如图3个实验,请你和他们一起探究.(1)实验℃可以证明.(2)实验℃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小组内有同学认为实验℃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3)实验℃滴入Na2CO3溶液,振荡,酚酞溶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再逐渐滴入过量的CaCl2溶液,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还观察到现象.由实验℃、℃、℃得出结论:CO32﹣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课后作业】1.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常用作燃料,是由于它具有可燃性B.不锈钢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是由于不锈钢抗腐蚀性好C.小食品袋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是由于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铁制栏杆表面常涂“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2.如图所示A、B、C、D是两园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作用时所显示的颜色,其中不正确的是()A.紫色B.蓝色C.红色D.无色3.小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探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则物质A是()A.浓盐酸B.浓硫酸C.浓氨水D.浓食盐水4.高芳同学把自制的一种黄色的花汁,分别加入到下列不同的试剂中,并如实记录了观察到的现象试剂食醋蔗糖水蒸馏水肥皂水石灰水颜色红黄黄绿绿请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问题:(1)该花汁(填可以,不可以)做酸碱指示剂.在盐酸中滴加该花汁,溶液显色;(2)雨水在降落过程中常受NO2、SO2的污染形成酸雨,若要测定某雨水的酸碱度是否属于酸雨,可使用来测定.5.为了研究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变化情况,某学校兴趣小组分成三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组.导电性实验①将两根铜丝接触,插上电源,灯泡变亮;②将两根铜丝分别插入(不接触)盛有水的烧杯中(如下左图),插上电源,灯泡没有变亮;③在实验②的基础上往烧杯中滴加一定量氢氧化钡溶液,灯泡变亮;④在实验③的基础上往烧杯中滴加稀硫酸溶液至过量.(1)实验①灯泡变亮的原因是铜导线中含有;(2)通过实验②和③可以说明溶液依靠导电;(3)实验④可以看到的现象是;(4)在右上图画出烧杯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曲线.℃组.特殊方式检验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和少量铁粉,然后滴加稀硫酸.(5)该组同学通过可以了解稀硫酸已经过量.℃组.指示剂检验在试管中取少量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并用pH试纸不断测定反应的变化过程.(6)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取出后和比色卡对照B.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和比色卡对照C.用玻璃棒沾取少量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然后和比色卡对照D.先用水将pH试纸湿润,用玻璃棒沾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然后和比色卡对照(7)除了用pH试纸检验外,你认为还可用检验,现象为.6.为了研究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变化情况,某学校兴趣小组分成三组,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组.导电性实验①将两根铜丝接触,插上电源,灯泡变亮;②将两根铜丝分别插入(不接触)盛有水的烧杯中(如下左图),插上电源,灯泡没有变亮;③在实验②的基础上往烧杯中滴加一定量氢氧化钡溶液,灯泡变亮;④在实验③的基础上往烧杯中滴加稀硫酸溶液至过量.(1)实验①灯泡变亮的原因是铜导线中含有;(2)通过实验②和③可以说明溶液依靠导电;(3)实验④可以看到的现象是;(4)在右上图画出烧杯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曲线.℃组.特殊方式检验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和少量铁粉,然后滴加稀硫酸.(5)该组同学通过可以了解稀硫酸已经过量.℃组.指示剂检验在试管中取少量氢氧化钡溶液,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并用pH试纸不断测定反应的变化过程.(6)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取出后和比色卡对照用胶头滴管取少量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和比色卡对照用玻璃棒沾取少量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然后和比色卡对照先用水将pH试纸湿润,用玻璃棒沾取溶液,点在pH试纸的中部,然后和比色卡对照(7)除了用pH试纸检验外,你认为还可用检验,现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