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化学选修5《脂肪烃》教案.doc
《脂肪烃》教案6(选修5)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
第一节脂肪烃〔第2课时炔烃〕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炔烃的概念、通式
2.理解炔烃的概念以及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3.理解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及操作步骤和本卷须知
4.
【过程与方法】
1.比照分析的方法:甲烷、乙烯、乙炔的结构比照,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
2.从乙炔的性质来学习有关炔烃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知识迁移能力
3.通过实验,加强学生对乙炔的制取的认识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以及观察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认识问题的能力和态度
【重点难点】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
【情景创设】
书P33页氧炔焰焊接金属
【根底知识呈现】
比照乙烷、乙烯和乙炔的分子式、结构简式,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
一、乙炔
1.【实验2—1】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方程式:
【思考实验装置】:
【讨论实验操作中的本卷须知】: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a.氧化反响:
①
②
【总结归纳】有哪些类别的脂肪烃能被KMnO4/H+溶液氧化他们的结构特点怎样
b、加成反响:
【思考】炔烃的加成与烯烃的加成有何不同
【思考】在烯烃分子中如果双键碳上连接了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将可以出现顺反异构。
请问在炔烃分子中是否也存在顺反异构
二、炔烃:
1.概念: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练习】对照乙炔的性质,写出有关丙炔、1-丁炔的燃烧以及与溴水的反响
根据课本P36页【学与问】,阅读课本P35~36,完成下表:。
高二化学苏教版选修5专题3第一单元脂肪烃学案含解析

互动课堂疏导引导一、烃的基本知识 1。
烃的分类烃分为脂肪烃和芳香烃,其中脂肪烃的分子中一定不含有苯环,芳香烃的分子中一定含有苯环。
根据脂肪烃的结构,人们把脂肪烃分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
饱和烃:碳原子之间的共价键全部为碳碳单键,其中的碳原子皆为饱和碳原子.如:烷烃.不饱和烃:分子中含有双键和叁键等不饱和键的脂肪烃,其中的碳原子有不饱和碳原子。
如:烯烃、炔烃. 2。
常见的脂肪烃⎪⎩⎪⎨⎧⎩⎨⎧炔烃烯烃简称不饱和烃不饱和脂肪烃乙烷甲烷烷烃简称饱和烃饱和脂肪烃脂肪烃)(),(:)( 二、脂肪烃的性质 1。
烷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多,烷烃同系物的物理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即熔沸点逐渐升高,密度逐渐增大。
注:①所有烷烃均难溶于水,密度均小于1。
②常温下烷烃的状态:C 1—C 4 气态 C 5—C 16 液态 C 17—固态 (2)化学性质①与卤素单质的反应 CH 3CH 3+Cl 2CH 3CH 2Cl+HCl可逐步取代,所得有机产物有:C 2H 5Cl 、C 2H 4Cl 2、C 2H 3Cl 3、C 2H 2Cl 4,C 2HCl 5、C 2Cl 6,其中氯乙烷为其一氯代物,以上物质均称为氯代物。
取代反应:像烷烃的卤代反应那样,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②与氧气的反应CH 4+2O 2−−→−点燃CO 2+2H 2OC n H 2n +2+213+n O 2−−→−点燃nCO 2+(n+1)H 2O知识总结不同的烃,碳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有所不同。
分子中碳原子数相同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越低的烃,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在所有烃中,烷烃(特别是甲烷)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相应的其他烃都低。
因此人们倾向于选用烷烃,尤其是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烃作燃料。
2.烯烃、炔烃的性质 (1)物理性质①烯烃:随着分子里碳原子数的增加:a 状态:g→l→s;b 沸点:逐渐升高;c 密度:逐渐变大(但小于1 g·cm -3). 常温常压下,n≤4的烯烃为气态。
高中化学脂肪烃教案

高中化学脂肪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脂肪烃的结构特点;
2. 掌握脂肪烃产生和性质;
3. 了解脂肪烃的用途。
二、教学重点:
1. 脂肪烃的结构特点;
2. 脂肪烃的性质;
3. 脂肪烃的用途。
三、教学内容:
1. 脂肪烃的定义和分类;
2. 脂肪烃的结构特点;
3. 脂肪烃的产生和性质;
4. 脂肪烃的用途。
四、教学过程:
1. 脂肪烃的定义和分类(10分钟)
- 脂肪烃是由碳和氢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烷烃、烯烃和炔烃三类。
2. 脂肪烃的结构特点(15分钟)
- 烷烃的通式为CnH2n+2,烯烃的通式为CnH2n,炔烃的通式为CnH2n-2,其分子都是碳原子通过单、双、三键相连而构成的链状结构。
3. 脂肪烃的产生和性质(20分钟)
- 脂肪烃主要从石油中提炼得到,具有不溶于水、易燃烧等性质。
4. 脂肪烃的用途(15分钟)
- 脂肪烃广泛用于化工、燃料等方面,如汽油、柴油、润滑油等。
五、教学方法:
1. 讲解结合实例;
2. 学生讨论,激发学生思考。
六、教学评价:
1. 提问回答;
2. 课后作业。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脂肪烃的结构特点、产生和用途,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脂肪烃的性质》名师教案

第一单元脂肪烃脂肪烃的性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 掌握烷烃、烯烃、炔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方法,进一步讨论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化学2中已经简单学习了烷烃和烯烃的典型代表物——甲烷和乙烯。
本节课在复习乙烷和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注重培养学生的演绎思维、迁移能力,从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迁移到烷烃、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三、教学思路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以任务驱动为线索,将烷烃与烯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有机物结构(官能团)与化学性质的关系,从个别到一般的演绎思维能力与按类别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方法隐藏在其中,教学过程中注重实施层层深入、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并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的合理性及有序性等方面能力进行逐步培养,力图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教学重点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五、教学难点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六、教学过程【过渡】:那他们的化学性质又如何呢?【师】1、通常状况下,它们很稳定,跟酸、碱及氧化物都不发生反应,也难与其他物质化合。
【过渡】:但是烷烃能够在点燃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
例如:甲烷可以在氧气中点燃。
请同学试着写出他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师】:非常好。
其实烷烃除了能在氧气中点燃以外,还可以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设问】:那什么又叫取代反应呢?【投影】:反应方程式并讲解。
【投影】:练习。
【学生】:CH4 + 2O2 CO2 + 2H2O【学生】: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教师引导,并且启发学生学习烷烃的物理性质。
苏教选修5脂肪烃(2)教案

人教选修5脂肪烃(2)教案
四、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
二、烯烃的顺反异构
在烯烃中,由于双键的存在,使得烯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要比含有相同数目碳原子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多。
除因双键位置不同而产生的
结构式:[板书] 2、乙炔的实验室制取
[思考]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能不能用启普发生器?为什么?
[讲]看上去电石与水的反应不需要加热,产生的乙炔气体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似乎可以使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气体。
[随堂练习]以乙炔为原料制备聚氯乙烯
[讲] 石油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而加以分离的技术。
分为常压分馏和减压分馏,常压分馏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和重油;重油再进行减压分馏得到润滑油、凡士林、石蜡等。
减压分馏是利用低压时液体的沸点降低的原理,使重油中各成分的沸点降低而进行分馏,避免了高温下有机物的炭化。
《脂肪烃》教案1(苏教版选修5)

专题3 常见的烃第一单元脂肪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②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注意不同类型脂肪烃的结构和性质的比照;善于用于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学会方法、形成能力;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培养学习有机物的根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
教学重点: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教学方法:交流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知识点一、烷烃和烯烃1、物理性质递变规律[交流与讨论]P40完成P40图2-1结论:P40见课件2、结构和化学性质回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讨论甲烷、乙烯的结完成课本中的反响方程式。
得出结论:取代反响:加成反响:聚合反响:[拓展视野]丙稀与氯化氢反响后,会生成什么产物呢试着写出反响方程式:烷烃和烯烃结构比照P42二烯烃的不完全加成特点:竞争加成注意:当氯气足量时两个碳碳双键可以完全反响3、烯烃的顺反异构体观察以下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它们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吗归纳:什么是顺反异构P32 思考:以下有机分子中,可形成顺反异构的是A CH 2=CHCH 3B CH 2=CHCH 2CH 3C CH 3CH =C(CH 3)2D CH 3CH =CHCl 4、炔烃 ①结构:②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CaC 2+2H 2O —→Ca(OH)2+C 2H 2↑ 实验装置: 本卷须知:a 、检查气密性;b 、怎样除去杂质气体〔将气体通过装有CuSO 4溶液的洗气瓶〕c 、气体收集方法思考: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实验室制的乙炔为什么会有臭味呢 〔1〕〔2〕如何去除乙炔的臭味呢〔3〕H 2S 对本实验有影响吗为什么〔4〕为什么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1、因为碳化钙与水反响剧烈,启普发生器不易控制反响;2、反响放出大量热,启普发生器是厚玻璃壁仪器,容易因胀缩不均,引起破碎 ;3、生成物Ca(OH)2微溶于水,易形成糊状泡沫堵塞导气管和球形漏斗的下口;4、关闭导气阀后,水蒸气仍与电石作用,不能到达“关之即停〞的目的.③乙炔的化学性质: a. 氧化反响(1) 在空气或在氧气中燃烧—--完全氧化 2C 2H 2 + 5O 2—→ 4CO 2 + 2H 2O〔2〕被氧化剂氧化:将乙炔气体通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b 、加成反响将乙炔气体通入溴水溶液中,可以见到溴的红棕色褪去,说明乙炔与溴发生反响。
《脂肪烃》教案5(选修5)

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一课时〕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_【知识与技能】1.了解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的变化与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关系。
2.掌握烷烃和烯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比照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方法,进一步讨论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
2.通过展示模型,来讲解烯烃的顺反异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烷烃和烯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教学过程【回忆甲烷、乙烯】1.回忆甲烷和乙烯的结构和性质的相似点和不同点2.阐述烷烃、烯烃的结构特点并写出它们的通式烷烃:烯烃:【引申】单烯烃:;多烯烃。
【思考与交流】〔认真观察分析P28表2-1、2—2,进行讨论并作图〕一.烷烃和烯烃的物理性质的比较1.列表比较:2.画出以下曲线图二.化学性质的比较1.烷烃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响〔特征性质〕写出乙烷与溴单质生成溴乙烷的反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用通式表示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往往燃烧越来越,火焰,并伴有。
〔3〕分解反响甲烷高温下可分解成碳和氢气;长链烷烃高温下可分解成短链烷烃和烯烃,这在石油化工上有很重要的应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烯烃的化学性质〔1〕燃烧用通式表示烯烃的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反响〔双键的复原性,特征性质〕一个特征反响现象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成反响〔特征性质〕①写出以下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乙烯通入溴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烯与水的反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烯与溴化氢反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丙烯与氯化氢反响后,会生成什么产物呢试着写出反响方程式:【引申】〔4〕烯烃的自身加成聚合反响 — 加聚反响 观察反响 书写丙烯的加聚反响归纳:单烯烃加聚反响的通式是 三.烯烃的顺反异构观察以下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它们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归纳】什么是顺反异构 【小结】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年高中化学《脂肪烃》教案1 苏教版选修5

2019-2020年高中化学《脂肪烃》教案1 苏教版选修5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物理性质的规律性变化。
②了解烷烃、烯烃、炔烃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注意不同类型脂肪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对比;善于用于形象生动的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学会方法、形成能力;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培养学习有机物的基本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想。
教学重点:烯烃、炔烃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烯烃的顺反异构。
教学方法:交流讨论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知识点一、烷烃和烯烃1、物理性质递变规律[交流与讨论]P40完成P40图2-1结论:P40见课件2、结构和化学性质回忆甲烷、乙烯的结构和性质,引导学生讨论甲烷、乙烯的结[整理与归纳]P41化学反应类型小结完成课本中的反应方程式。
得出结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聚合反应:[整理与归纳]进一步对比烷烃、烯烃的结构和性质:[拓展视野]丙稀与氯化氢反应后,会生成什么产物呢?试着写出反应方程式:烷烃和烯烃结构对比P42二烯烃的不完全加成特点:竞争加成 注意:当氯气足量时两个碳碳双键可以完全反应 3、烯烃的顺反异构体观察下列两组有机物结构特点:它们都是互为同分异构体吗? 归纳:什么是顺反异构?P32思考:下列有机分子中,可形成顺反异构的是A CH 2=CHCH 3B CH 2=CHCH 2CH 3C CH 3CH =C(CH 3)2D CH 3CH =CHCl4、炔烃 ①结构:②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CaC 2+2H 2O —→ Ca(OH)2+C 2H 2↑ 实验装置: 注意事项:a 、检查气密性;b 、怎样除去杂质气体?(将气体通过装有CuSO 4溶液的洗气瓶)c 、气体收集方法思考: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实验室制的乙炔为什么会有臭味呢?(1) (2)如何去除乙炔的臭味呢? (3)H 2S 对本实验有影响吗?为什么?(4)为什么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1、因为碳化钙与水反应剧烈,启普发生器不易控制反应;2、反应放出大量热,启普发生器是厚玻璃壁仪器,容易因胀缩不均,引起破碎 ;—C —C —H H H HCH 3 CH 3 —C —C —HH H H CH 3 CH 3 第一组C C = H H H 3C 3 C C = H H H 3C CH 3 第二组3、生成物Ca(OH)2微溶于水,易形成糊状泡沫堵塞导气管和球形漏斗的下口;4、关闭导气阀后,水蒸气仍与电石作用,不能达到“关之即停”的目的.③乙炔的化学性质:a. 氧化反应(1) 在空气或在氧气中燃烧—--完全氧化2C2H2 + 5O2—→4CO2 + 2H2O(2)被氧化剂氧化:将乙炔气体通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b、加成反应将乙炔气体通入溴水溶液中,可以见到溴的红棕色褪去,说明乙炔与溴发生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常见的烃
第一单元脂肪烃
要点:一、饱和烃与不饱和烃的概念
二、脂肪烃的分类及特性
1 物理性质(1)烷烃的熔沸点
(2)烷烃的水溶性
2 化学性质(1)知识回顾
(2)特征反应:a烷烃的取代反应
b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不对称加成、二烯烃的加成)
c加聚反应:乙烯型加聚反应
1,3-丁二烯型加聚反应
三脂肪烃的
1工业制法
2实验室制法
(第一课时)
【问】你知道什么是烃?
烃是一类只含有C、H元素的有机物。
一烃的分类
1 结构中有无苯环
不含双键、叁键等不饱和键——饱和烃——烷烃不含苯环————脂肪烃
含双键、叁键等不饱和键——不饱和烃——烯烃、炔烃烃
含有苯环————芳香烃
二脂肪烃的性质
1 物理性质
【交流与讨论】
(1)烷烃的熔、沸点(见课本P40)
【问】烷烃的沸点与其分子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a)随着分子里含碳原子数的增加,熔点、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b)分子里碳原子数等于或小于4的烷烃。
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其他烷烃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液体或固体;
(c)烷烃的相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注意:表中所列烷烃均为无支链的烷烃,常温常压下是气体的烷烃除了上述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几种分子之外,还有一种碳原子数为5的分子,但分子中含有支链的戊烷,【问】烷烃分子的熔沸点为什么会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大即相对分子质量的提高而升高呢?由于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逐渐增大,从而导致烷烃分子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补充:烷烃的熔点在开始时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呈折线上升,这是由于其熔点不仅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还与结构的对称性有关。
(2)水溶性——烷烃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故一般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液态烷烃本身就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二化学性质
1 【知识回顾】完成下表
2 特成反应
【学生回答】——完成下列填空
(1)甲烷与纯卤素单质(Cl
)发生取代反应
2
这类反应中,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
(2)不饱和键的加成反应——构成有机物不饱和键的两个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物质的反应
A 单烯烃中的加成反应
乙烯与HCl的反应
O的反应
乙烯与H
2
乙烯与氯气的反应
的反应
乙烯与H
2
乙炔(“能”或“不能”)使溴水褪色。
乙炔与少量溴水反应
乙炔与过量溴水反应
反应
乙炔与足量H
2
乙炔制备氯乙烯
(第二课时)
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碳碳双键或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腿色,所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常用来检验碳碳不饱和键。
【拓展视野】烯烃的不对称加成——课本P42
【问】那么CH≡CH和足量的HCl反应,它的产物是什么呢?
CH≡CH + HCl → CH
=CHCl
2
CH 3-CH =CH 2与HCl 发生加成反应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呢?
在不对称加成中,主要要从电负性的角度去考虑主要产物 例如: + - + -
H -Cl CH 3-CH =CH 2 (其中甲基是供电子基)
马氏规则——当不对称烯烃与卤化氢发生加成反应时,通常H 加到含H 多的不饱和碳原子一侧。
B 二烯烃中的加成反应
【问】请根据名称写出以下物质的结构简式 1,3—丁二烯
(双键中一根键容易断裂) CH 2=CH -CH =CH 2 + Br 2
二烯烃发生加成反应,低温时发生1,2-加成;高温时发生1,4-加成。
【学生完成】以此为例,请写出2-甲基-1,3-丁二烯与Br 2 1:1发生加成反应的方程式
(3) 加聚反应 A 乙烯型加聚反应
Br
Br
Br
Br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2—加成
-80℃
1 2 3 4 Br
Br
1,4—加成 60℃
1 2 3 4 Br
Br
—CH 2—CH 2—
(1)聚乙烯的合成:nCH
2= CH
2
[ ]
n
乙烯聚乙烯
注意:a 单体——用以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物质
b 链节——高分子化合物中不断重复的基本结构单元
c 聚合度——链节的数目n叫做。
由于n不同因此高聚物都是混合物。
(2)聚苯乙烯的合成
2
[ CH—CH
2
]n
苯乙烯聚苯乙烯
(3)聚氯乙稀的合成
n CH
2
=CHCl [ CH
2
—CH ]n
氯乙烯聚氯乙稀
(4)聚丙烯的合成
n CH
2
= CHCH
3
[ CH
2
—CH ]n
丙稀聚丙烯
这一类加聚反应都可以理解为以乙烯为母体,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去取代乙烯上的H原子。
B 1,3-丁二烯型加聚反应
nCH
2
=CH-CH=CH
2
催化剂
Cl
催化剂
催化剂
CH3
1 2 3 4
催化剂-CH
2
-CH=CH-CH2-
[ ]n
二烯烃的加聚反应可以理解为以1,3-丁二烯为母体,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去取代1,3-丁二烯上的H 原子。
例:天然橡胶是异戊二烯(CH 2=C -CH =CH 2通过加聚反应形成的一类高分子物质。
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nCH 2=C -CH =CH 2
小结:对于加聚反应所形成的高分子物质,其主链碳原子是原来的不饱和碳原子。
第三课时
三 脂肪烃的
1 实验室制法(补充) (1)甲烷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实验室里通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和加热而制得。
CH 3COONa +NaOH Na 2CO 3+CH 4↑
反应装置:
此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主要取决于药品是否无水
(2)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CH 3CH 2OH
浓硫酸 170℃
CH 2=CH 2 + H 2O (消去反应)
装置:
CH 3
CH 3
催化剂 -CH 2-CH =CH -CH 2-
[ ]n CH 3
注意事项:温度必须达到170℃否则会有其它产物生成温度计应插入反应液中
浓H
2SO
4
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3)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CaC
2+ 2H
2
O CH≡CH + C a(OH)
2
装置:
注意事项:一般用饱和食盐水与CaC
2
反应,这样可以减缓反应速率
2 工业
(1)石油的成分——各种烃的混合物
(2)石油炼制方法
A 分馏——根据石油中各物质的沸点不同,用加热的方法,使各成分分离,是石油炼制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
B 裂化——为了提高轻质油(如汽油)的产量,用加热或催化剂使石油中碳链较长的有机物分解为碳链较短的物质,通常分为热裂化和催化裂化
C 裂解——深度裂化,目的是为了获得小分子的烯烃
D 催化重整——获得芳香烃的主要途径
E 催化加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