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3铝合金晶粒检查方法

合集下载

6063铝合金及化学成分化验方法

6063铝合金及化学成分化验方法

6063铝合金及化学成分化验方法
1.取样:从6063铝合金材料中随机取样,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


样时要注意避免空气、水分等外界因素的污染。

2.样品处理:将取样的铝合金样品进行打磨或者切割,使其外表平整,方便后续的化学分析。

3.热处理:将样品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热处理,以消除内部应力和晶粒
的生长。

这样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化学成分测定结果。

4.化学分析:将经过热处理后的样品放入化学分析仪器中进行化学成
分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荧光分析等。

在化学分析过程中,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酸、碱、氧化剂等。

根据不
同的化学反应和原理,可以确定不同元素的含量和比例。

5.数据分析和判定:根据化学分析仪器的测定结果,对化学成分进行
数据统计和分析。

根据6063铝合金的标准规范,判断样品的化学成分是
否符合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化学成分的化验方法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和改进。

根据不同的样品类型、分析目的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化学分析方
法和仪器设备,以提高化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6063铝合金的化学成分化验方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
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操作。

通过科学的化验方法,可以获得准确的化学成
分数据,为6063铝合金的制造和应用提供保障。

6063铝合金晶粒检查方法

6063铝合金晶粒检查方法

6063铝合金晶粒检查方法
6063铝合金晶粒检查方法
方法一:
1、试样准备
从铸棒中间取10-20mm厚的圆板,车平备用。

2、试剂
HF:HNO3 :HCl =1:5:5
3、晶粒制作
(1)将圆板倒入钵皿中,倒入25%氢氧化钠,刚好淹没为止。

(2)3—5分钟后取出冲洗,吸氢氟酸腐蚀液滴于平面,完全腐蚀后用水冲净。

(3)用20%硝酸出光,冲净,凉干后用显微镜观察。

4、评定
(1)晶粒度——有五级,允许1-2级和羽毛状晶粒存在。

(2)组织疏松——有四级,越低越好,不能超过三级。

(3)针孔——从样品上可直接看见有无气孔存在。

按针孔五级标准允许1—3级存在。

方法二:
1、试样制备
从铸棒中间取10-20mm厚的圆板,车平备用。

2、试剂制备
取适量铜片放入大型玻璃皿中+适量盐酸+硝酸(3:2),铜片数量以刚好能溶完全即可。

3、晶粒制作
(1)冲净样品,吸腐蚀液于样品的表面,待完全腐蚀后冲洗干净,如此三次,直至晶粒出现为止。

(2) 20%硝酸出光,冲净,凉干。

用显微镜观察。

4、评定
(1)晶粒度——有五级,允许1-2级和羽毛状晶粒存在。

(2)组织疏松——有四级,越低越好,不能超过三级。

(3)针孔——从样品上可直接看见有无气孔存在。

按针孔五级标准允许1—3级存在。

6063铝合金及化学成分化验方法

6063铝合金及化学成分化验方法

6063铝合金及化学成分化验方法6063铝合金密度为2.69g/cm3。

6063铝合金的主要合金元素为镁与硅,具有极佳的加工性能、优良的可焊接性、挤出性及电镀性、良好的抗腐蚀性、韧性,易于抛光、上色膜,阳极氧化效果优良,是典型的挤压合金。

6063铝合金型材以其良好的塑性、适中的热处理强度、良好的焊接性能以及阳极氧化处理后,表面华丽的色泽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型材、灌溉管材、供车辆、台架、家具、升降机、栅栏等用的管、棒、型材。

多可贵特点:1.热处理强化,冲击韧性高,对缺可不敏感。

2.有极好的热塑性,可以高速挤压成结构复杂、薄壁、中空的各种型材,或锻造成结构复杂的锻件。

淬火温度范围宽,淬火敏感性低,挤压和锻造脱模后,只要温度高于淬火温度,即可用喷水或穿水的方法淬火。

薄壁件(δ<3mm)还可以实行风淬。

3.焊接性能和耐蚀性优良,无应力腐蚀开裂倾向,在热处理可强化型铝合金中,Al-Mg-Si系合金是唯一没有发现应力腐蚀开裂现象的合金。

4.加工后表面十分光洁,且容易阳极氧化和着色。

其缺点是淬火后,若在室温停放一段时间,在时效上会对强度带来不利影响(停放效应)。

6063铝合金的融化温度是655度以上,6063铝型材挤压温度是棒温490-510,挤压筒420-450,一般来说,每个挤型材的温度设计都不一样的,但大概都是在这个范围:模温470-490,根据自身的状况来设定。

6063铝合金的国家标准:GB/T 3191-1998。

属于Al-Mg-Si 系合金,使用范围广泛,特别是建筑业离不开此合金,是最有前途的合金。

耐蚀性好,焊接性优良,冷加工性较好,并具有中等强度。

6063铝合金化学成分的选择,6063铝合金广泛用于建筑铝门窗、幕墙的框架,为了保证门窗、幕墙具有高的抗风压性能、装配性能、耐蚀性能和装饰性能,对铝合金型材综合性能的要求远远高于工业型材标准。

在国家标准GB/T3190中规定的6063铝合金成分范围内,对化学成分的取值不同,会得到不同的材质特性,当化学成分的范围很大时,其性能差异会在很大范围内波动,以致型材的综合性能会无法控制。

6063铝合金型材“闪烁花纹”的成因及对策

6063铝合金型材“闪烁花纹”的成因及对策

6063铝合金型材“闪烁花纹”的成因及对策1前言在6063铝合金建筑装饰型材的生产中,常会见到一些空心、半空心的,甚至是一些断面曲率较大的实心的挤压材,经过硫酸阳极氧化生产工艺处理后,其表面局部会出现一种沿纵向连续分布的,具有一定宽度的显示为粗糙不平(似梨皮状)的,清晰可见的闪烁晶粒状的表面缺陷—“闪烁花纹”(或称“光亮花样”)。

其分布规律是:①沿挤压方向,尾部比头部更明显可见,严重时,首尾都很明显;②沿垂直于挤压轴线的方向,“花纹”一般只出现在局部,尤其出现在型材曲率较大的部位,或是空心、半空心型材的焊缝区域,或是在型材的形成过程中6063铝合金承受摩擦阻力最大的部位。

2成因分析2.1氧化前处理工艺的影响某些挤压材经硫酸脱脂并水洗后,表面无异常变化,而当其在w Zn2+≥4×10-6的碱蚀液中经正常的浸蚀并随后立即有效水洗后,就会看到“闪烁花纹”的存在。

笔者对挤压材的挤压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闪烁花纹”对应的组织是晶粒度比正常部位的大得多的粗大等轴晶的再结晶组织——粗晶环,且晶粒越粗大,“闪烁花纹”越明显;这种现象也随着浸蚀的进行而越来越明显。

文献[1]指出:“闪烁花纹”的形成除了与合金成分(尤其是Zn)、挤压材(RCS状态)的组织状态有关外,还与碱蚀液中[Zn2+]有关。

实验证明:在合金中,当w Zn≥0.033%,且型材表面存在粗晶环的前提下,只要碱蚀液中w Zn2+≥4×10-6,就会产生“闪烁花纹”。

产生“闪烁花纹”的根本原因是碱蚀液中Zn污染引起的选择性晶间腐蚀[2]。

晶间腐蚀的机理是电化学的,是晶界内的局部原电池作用的结果。

沿晶粒边缘沉淀析出的第二相Mg2Si与贫乏的固溶体之间由于腐蚀电位的不同,在碱蚀电解质溶液中,形成了原电池α-Al-Mg2Si。

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都要求Si的含量过剩,则其晶间腐蚀敏感性增大,因为位于晶界及其附近区域的游离硅具有很强的阳极性[3]。

晶粒度测定方法及评级[兼容模式]

晶粒度测定方法及评级[兼容模式]

晶粒度测定方法及评级[兼容模式]晶粒度检验晶粒度是晶粒尺寸大小的量度,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显微组织参量。

晶粒度检验:借助金相显微镜测定钢中实际晶粒度和奥氏体晶粒度。

晶粒度检验包括组织显示和晶粒度测定两部分。

奥氏体晶粒度显示是晶粒度检验工作中的难点。

F钢与A钢的奥氏体晶粒度形成及显示对于铁素体钢奥氏体晶粒的显示方法:国家标准GB/T6394-2002《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规定可使用渗碳法、氧化法、铁素体网法、渗碳体网法、直接淬硬法、网状珠光体法、相关法、模拟渗碳法等。

1 渗碳法适用范围:C≤0.25%的碳素钢及合金钢具体步骤:将试样在930±10 o C渗碳、并保温6h,渗碳层≥1mm,并使其表层有过共析成分。

缓冷后在渗碳层的奥氏体晶界上析出渗碳体网。

?试样冷却后经磨制和腐蚀,显示出过共析区奥氏体晶粒形貌。

晶粒度的显示:由沉积在晶粒边界上的渗碳体显示浸蚀剂:1)3%-4%硝酸酒精溶液2)5%苦味酸溶液3)沸腾的碱性苦味酸钠水溶液2 氧化法适用范围:w(C)=0.25%-0.60%的碳钢和合金钢一般采用气氛氧化法,步骤如下:经抛磨(用400粒度或15цm)的试样抛光面朝上置于空气炉中加热(w(C) ≤0.35%时,加热温度900℃±10℃ ;w(C)>0.35% 时,加热温度为860℃±10℃),保温1h,然后水冷。

根据氧化情况可将试样倾斜10o ~ 15o进行研磨和抛光,直接在显微镜上测定晶粒度。

也可在真空中加热并保温,空气中冷却或缓冷,使晶界氧化,同样进行上述处理后测定奥氏体晶粒大小的方法为真空法。

晶粒度显示:用15%盐酸酒精溶液3 铁素体网法适用范围:含碳量为0.25%-0.60%的碳素钢和合金钢。

具体步骤:对于(w(C)≤0.35%时,加热温度900℃±10℃ , w(C)>0.35%时,加热温度为860℃±10℃)至少保温30min,然后空冷或水冷。

铝合金金相组织晶粒度

铝合金金相组织晶粒度

铝合金金相组织晶粒度【实用版】目录1.铝合金的概述2.铝合金的晶粒度对性能的影响3.铝合金晶粒度的检测方法4.铝合金晶粒度的细化方法5.结论正文一、铝合金的概述铝合金是由铝与其他元素(如铜、镁、锰等)通过熔炼和铸造而成的一种金属材料。

铝合金具有高比强度、高耐蚀性、高电导率、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成型性能等特点,使其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食品包装、电工电子、电气仪表、工业建筑等领域应用广泛。

二、铝合金的晶粒度对性能的影响铝合金的晶粒度是指合金中晶粒的大小和分布。

晶粒度对铝合金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如强度、塑性、耐蚀性、导电性等。

一般来说,晶粒度越细,合金的性能越好。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铝合金的晶粒度进行控制。

三、铝合金晶粒度的检测方法铝合金晶粒度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光学显微镜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铝合金的晶粒形态和尺寸,以评估其晶粒度。

2.晶粒度评级法:通过比较标准晶粒度图片与实际试样晶粒度的形态,对其进行评级,以评估铝合金的晶粒度。

3.测量法:利用测量仪器(如粒度仪)对铝合金的晶粒度进行测量。

四、铝合金晶粒度的细化方法为了获得良好的铝合金性能,需要对其晶粒度进行细化。

常见的铝合金晶粒度细化方法包括:1.调整熔炼温度:通过控制熔炼温度,使晶粒细化。

2.控制铸造速度:在铸造过程中,适当降低铸造速度,使晶粒细化。

3.添加变质剂:在合金中添加一定量的变质剂,可以使晶粒细化。

4.陶瓷过滤板过滤:在浇铸过程中,使用陶瓷过滤板过滤,可以有效地细化晶粒。

五、结论铝合金的晶粒度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和细化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铝合金的晶粒度,从而提高其性能。

铝合金晶粒细化剂的试验方法_1

铝合金晶粒细化剂的试验方法_1

铝合金晶粒细化剂的试验方法⑴高泽生(涿州市铝合金材料厂 河北涿州 072750)摘要 介绍了铝合金晶粒细化剂性能的各种试验方法:铝合金晶粒细化剂标准试验TP1法;K BI环模试验法;雷诺高尔夫T模试验法;德国铝联合公司VAW法和美国铝业公司Al2 coa冷指试验法。

关键词 TP1试验法 铝合金 晶粒细化剂 雷诺高尔夫T模试验法 VAW法 K BI环模试验法 Alcoa冷指试验法 铝合金晶粒细化剂的供需双方都要有一个评定晶粒细化试验结果与铸品中晶粒尺寸相互关系的标准方法。

80年代中期,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试验法,一些供应厂开发了自己的检验方法,按用户要求供应产品。

这些方法包括Alcan试验法、K B I环模试验法、雷诺标准高尔夫T模试验法(Reynolds standard G olf Tee Test)、VAW法、美国铝业公司冷指试验法(Al2 coa cold Finger Test)。

由于这些方法使用的工具和试验条件不同,所得的晶粒细化结果,即晶粒尺寸也不相同。

因此,必须提供一个共同认可的统一方法。

这个方法就是铝业协会通过的以70年代开发的Alcan试验法为蓝本的“铝合金晶粒细化剂标准试验法TP1”,首次公布于1987年〔1〕, 1988年1月正式发行。

文献〔2〕概述了自1986~1997年TP1法的开发过程。

这就是本文下面介绍的TP1标准试验法。

以后发表的有关TP1标准法的研究文献,主要涉及测量精度、再现性〔3〕、实验方法与试验技术具体问题〔4〕。

文献〔3〕的结论是,当晶粒细化剂加入量足够产生均匀的等轴晶时,TP 1法是精确的,特别是晶粒尺寸在100~130μm范围内再现性和精度最高。

一般情况下,精确度偏差为±10μm。

研究还发现,TP1法对基体合金中的铁和硅浓度敏感。

例如用9919%Al和9917%Al制造的丝,铁含量较高的9917%Al制造的晶粒细化剂显示了高的细化效果,铁含量由0115%变化至0120%时平均晶粒尺寸减小5μ,即每0101%Fe有2μm的变化。

铝合金晶粒度截距法

铝合金晶粒度截距法

铝合金晶粒度截距法摘要:一、铝合金晶粒度概述二、晶粒度截距法原理三、铝合金晶粒度检测方法四、晶粒度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五、提高铝合金晶粒度的措施六、总结正文:铝合金晶粒度截距法是一种评价铝合金微观组织的重要方法。

在我国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领域,铝合金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

铝合金的性能与其晶粒度密切相关,因此,对铝合金晶粒度的控制和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一、铝合金晶粒度概述铝合金晶粒度是指铝合金中晶粒的大小和分布。

通常情况下,晶粒越细小,铝合金的性能越好。

铝合金晶粒度的控制方法有多种,其中晶粒度截距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

二、晶粒度截距法原理晶粒度截距法是通过测量铝合金晶粒尺寸与晶界距离的关系,来评价铝合金的晶粒度。

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晶粒尺寸越大,晶界距离越小;晶粒尺寸越小,晶界距离越大。

通过测量多组晶粒尺寸和晶界距离的数据,可以绘制出晶粒度与晶界距离的关系曲线,从而判断铝合金的晶粒度。

三、铝合金晶粒度检测方法1.光学显微镜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铝合金的显微组织,测量晶粒尺寸和晶界距离,从而评价晶粒度。

2.电子显微镜法:利用电子显微镜的高分辨率,观察铝合金的晶粒结构和晶界特征,评价晶粒度。

3.X射线衍射法:通过测量铝合金晶粒的X射线衍射峰宽度,计算晶粒尺寸,进而评价晶粒度。

四、晶粒度对铝合金性能的影响1.强度:晶粒越细小,铝合金的强度越高。

2.塑性:晶粒越粗大,铝合金的塑性越好。

3.耐腐蚀性:晶粒度对铝合金的耐腐蚀性有一定影响,晶粒越细小,耐腐蚀性越好。

4.加工性能:晶粒度对铝合金的加工性能有一定影响,晶粒越细小,加工性能越好。

五、提高铝合金晶粒度的措施1.优化合金成分:合理调整合金元素的比例,提高晶粒细化效果。

2.控制熔炼和铸造工艺:采用适当的熔炼和铸造工艺,降低晶粒长大的倾向。

3.热处理:采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促使晶粒细化和均匀分布。

4.形变处理:通过对铝合金进行形变处理,提高晶粒间的竞争,促使晶粒细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63铝合金晶粒检查方法
方法一:
1、试样准备
从铸棒中间取10-20mm厚的圆板,车平备用。

2、试剂
HF:HNO3:HCl =1:5:5
3、晶粒制作
(1)将圆板倒入钵皿中,倒入25%氢氧化钠,刚好淹没为止。

(2) 3—5分钟后取出冲洗,吸氢氟酸腐蚀液滴于平面,完全腐蚀后用水冲净。

(3)用20%硝酸出光,冲净,凉干后用显微镜观察。

4、评定
(1)晶粒度——有五级,允许1-2级和羽毛状晶粒存在。

(2)组织疏松——有四级,越低越好,不能超过三级。

(3)针孔——从样品上可直接看见有无气孔存在。

按针孔五级标准允许1—3级存在。

方法二:
1、试样制备
从铸棒中间取10-20mm厚的圆板,车平备用。

2、试剂制备
取适量铜片放入大型玻璃皿中+适量盐酸+硝酸 (3:2),铜片数量以刚好能溶完全即可。

3、晶粒制作
(1)冲净样品,吸腐蚀液于样品的表面,待完全腐蚀后冲洗干净,如此三次,直至晶粒出现为止。

(2) 20%硝酸出光,冲净,凉干。

用显微镜观察。

4、评定
(1)晶粒度——有五级,允许1-2级和羽毛状晶粒存在。

(2)组织疏松——有四级,越低越好,不能超过三级。

(3)针孔——从样品上可直接看见有无气孔存在。

按针孔五级标准允许1—3级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