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机交互

合集下载

人机交互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人机交互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人机交互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趋势随着科技的急剧发展,人机交互技术也愈加成熟。

从最初的鼠标、键盘交互,到现在语音识别、手势识别等,我们逐渐进入了更加自然、智能的交互方式。

在人机交互技术的不断发展中,有哪些最新的趋势和发展方向呢?一、人机自然交互人机自然交互是近年来人机交互技术中的一个热点领域。

它旨在将人机交互变得更加自然、更加智能。

举例来说,我们以前需要用鼠标或键盘来操作电脑,但现在,仅通过简单的语音指令或手势,就能完成更为复杂的任务。

甚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甚至可以通过人脑直接控制设备。

随着人机自然交互领域的不断发展,它不仅正在嵌入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设备中,更将深入到汽车、医疗等领域。

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需要与电脑或设备进行操作沟通的场景,而人机自然交互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会显得格外重要。

二、虚拟智能助手目前的虚拟助手几乎在每个智能设备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Apple的Siri、Microsoft的Cortana和Amazon的Alexa为例,它们不仅仅是能够听取人类的指令,回答问题并执行任务的能力,而更是能够学习和根据以前的行为做出更加精准的推断。

未来,虚拟智能助手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化。

它们将学习人类的习惯和行为,可能向我们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或建议,让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工作和生活。

三、增强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让人们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虚拟信息叠加到现实世界、雕刻场景、编辑场景、提高实际的效果。

它可以用于追踪、设计、建模、手术甚至是教育等各个领域中。

未来,增强现实技术还将与虚拟现实技术配合使用,为人们提供更加切实、更加丰富的体验。

四、感知计算感知计算致力于让计算机像人一样拥有感知能力。

这意味着,计算机可以感知、领会环境、感知人类行为、甚至感知人类的情感和认知状态。

感知计算可以在智能家居、医疗、交通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未来,它也将为电子商务、在线广告、个性化推送和智能营销等领域提供有力帮助。

人机交互中的自然交互技术研究

人机交互中的自然交互技术研究

人机交互中的自然交互技术研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机交互技术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机交互技术旨在改善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方式,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高效、愉悦地使用各种不同的电子设备。

为了实现更为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研究学者们不断探索和开拓新的自然交互技术。

自然交互技术指的是能够模拟人类自然交流方式的一种人机交互技术。

通常情况下,人机交互方式以手势识别、语音识别、头骨识别等为基础,通过从人体传感器中获取数据,对人类的动作、声音、姿态等进行分析,进而识别和指导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过程。

与传统的键盘、鼠标交互方式相比,自然交互技术不仅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也能够让人们更加愉悦地与计算机打交道。

在目前的自然交互技术研究中,手势识别技术是最为突出的一种。

手势识别技术能够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实时的手势识别,从而实现对不同手势的理解和响应。

这项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在VR和AR领域中,可以通过手势识别技术实现人们与虚拟世界之间的交互。

此外,头骨识别技术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头骨识别技术使用肌电信号来识别人们的意图。

人的头骨里有一组小肌肉,他们可以被刺激来表达信号。

这种技术可以用于解锁手机、切换电视等方面,能够接受指令并执行相应的动作。

除了手势和头骨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也是进行自然交互研究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

现阶段,随着语音处理技术的不断提升,语音识别的准确率也正在不断提高。

例如,在智能音箱等设备中,语音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说话控制音箱,从而得到相应的反馈。

在自然交互技术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难以克服的挑战,例如多人场景下的识别和互动,以及交互效率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需要在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与此同时,还需要拓展应用场景,使得自然交互技术能够覆盖更多的应用领域。

总之,自然交互技术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研究和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

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探索,以实现更为自然、高效、愉悦的人机交互方式。

人机交互的分级标准

人机交互的分级标准

人机交互的分级标准人机交互是指人类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与互动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的方式和标准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分类人机交互系统,可以根据交互的复杂程度和用户体验的质量来制定分级标准。

在人机交互的分级标准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简单交互:这一级别的交互主要是指基本的按钮点击、简单的输入和输出操作。

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点击按钮或输入指令来实现基本的操作,例如打开应用、选择功能、进行简单的数据输入等。

这种交互方式通常适用于新手用户或对计算机操作不熟悉的人群。

2.直观交互:直观交互是指通过图形界面、图标和可视化效果等方式,使用户能够直观地理解和操作系统。

这种交互方式注重用户体验,通过可视化的界面和操作方式,让用户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和使用系统。

例如,拖拽、放大缩小、滑动等操作可以使用户更加直观地操作系统。

3.智能交互:智能交互是指基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系统能够理解和适应用户的需求,并根据用户的习惯和反馈进行智能化的操作和推荐。

这种交互方式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使用户的体验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

4.自然交互:自然交互是指通过自然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如语音识别、手势识别和虚拟现实等技术。

这种交互方式不需要用户学习复杂的操作步骤,用户可以通过自然的方式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如语音命令、手势操作等。

这种交互方式更加符合人类的习惯和特点,使用户的操作更加自然和便捷。

在设计和评估人机交互系统时,可以根据以上的分级标准来确定系统的交互方式和体验目标。

不同的系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用户群体,选择适合的交互方式和标准,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操作效果。

同时,也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内容不侵犯他人的版权和隐私权,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总之,人机交互的分级标准可以根据交互的复杂程度和用户体验的质量来制定,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操作效果。

在设计和评估人机交互系统时,需要注意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内容合法,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人机交互知识:人机交互中的自然交互和再现率

人机交互知识:人机交互中的自然交互和再现率

人机交互知识:人机交互中的自然交互和再现率人机交互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它的目的是尽可能自然地让人与计算机互动。

在人机交互中,自然交互和再现率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

自然交互是指人与计算机在交互中表现出的自然行为。

这主要涉及到交互的流畅性、真实性和直观性三个方面。

在流畅性方面,交互过程应该是无缝的,从而避免用户的注意力离开主要任务。

在真实性方面,交互过程应该更加真实,与人类的自然行为更加相似,以便用户更快地适应。

在直观性方面,用户不需要经过繁琐的学习过程,就可以直接使用系统。

自然交互的实现,主要需要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来实现。

其中,最常见的是语音和手势识别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能够让用户直接通过声音与计算机交互。

而手势识别技术则能够让用户通过手势交互,更加自然高效。

再现率是指人与计算机在交互中可以再现实际环境中的某些行为或动作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非常实用的,它可以让用户更快地完成任务,同时也能够提高交互的真实性和直观性。

再现率的实现,主要需要依靠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混合现实等技术。

其中,增强现实技术能够增强现实环境下的用户体验,虚拟现实技术则可以将用户带入不同的虚拟世界中,混合现实则是将现实和虚拟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新的整体。

同时,在实现自然交互和再现率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到以下几点:首先,系统的响应速度需要非常快,以便让用户更加自然地使用。

其次,系统所提供的反馈也需要非常扎实,可以让用户及时了解到自己的操作是否成功。

最后,系统应该能够提供良好的导航功能,以便用户更加快速地找到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

在现代社会中,人机交互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

比如,在工业生产中,通过使用智能制造系统,生产效率得以大幅提高。

在医疗行业中,通过使用智能医疗系统,机器人可以完成很多操作,并大大减少了医生的工作量。

在智慧城市中,通过使用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公共设施等技术,城市也变得更加智慧。

总之,自然交互和再现率,是人机交互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人机交互教程:实现自然语言交互

人机交互教程:实现自然语言交互

人机交互教程:实现自然语言交互导言:在人机交互领域的快速发展下,实现自然语言交互已经成为了许多软件和应用的关键需求。

通过自然语言交互,我们可以让用户更加便捷地与计算机进行交流,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介绍如何实现自然语言交互,并为你提供一些建议和技巧。

一、人机交互背景随着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计算机的交互方式有了更高的期待。

传统的输入设备,如鼠标和键盘,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便捷交互的需求。

而自然语言交互作为一种直接和自然的交流方式,开始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简介为了实现自然语言交互,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语言学的领域,它致力于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处理人类语言。

NLP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语义理解、机器翻译等多个子领域,这些技术的发展为实现自然语言交互提供了基础。

三、自然语言交互的实现方法在实现自然语言交互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语音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将人的语音转换为计算机可理解的文本。

通过使用语音识别技术,用户可以通过口头命令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目前市面上已经有许多优秀的语音识别引擎可供使用,如百度语音识别、谷歌语音识别等。

2. 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可以使计算机理解和解释人的自然语言。

通过使用自然语言理解技术,计算机可以识别用户的意图,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一些常见的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包括命名实体识别、词性标注、句法分析等。

3. 机器翻译技术机器翻译技术可以将一种语言自动转换为另一种语言。

通过使用机器翻译技术,我们可以实现跨语言的自然语言交互。

许多翻译引擎如谷歌翻译、百度翻译等都可以应用于自然语言交互中。

四、自然语言交互的应用场景自然语言交互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和场景,如智能语音助手、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客服系统等。

通过自然语言交互,用户可以通过和计算机的对话实现各种操作,如查询信息、控制设备、解决问题等。

人机交互中的自然交互技术

人机交互中的自然交互技术

人机交互中的自然交互技术在数字化时代,人与机器的交互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人机交互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地使用计算机,进一步拓展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而自然交互技术则是人机交互领域的新兴技术之一,其旨在改善人与计算机、智能设备的交互方式。

本文将从概念、应用和未来前景三个方面来介绍自然交互技术。

一、概念自然交互技术是以人的自然表现形式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智能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人机之间的交互。

它的目的是让人们不需要借助任何其他设备或进行特殊的操作,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姿势、手势等方式进行与计算机的交互。

自然交互技术采用感知、理解、判断、回复等技能对自然语言和普遍的情境进行理解,通过细致的反馈展示人机交互的结果。

与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相比,自然交互技术可以帮助用户更快速、更便捷地实现他们的目标,使交互过程更加自然、亲密,增强使用者对计算机的信赖度,增进了人机之间的沟通。

二、应用自然交互技术在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和控制领域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智能穿戴设备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和手势控制来实现电话接听、短信回复、音乐播放等功能。

智能家居则可以通过语音或手势控制,实现房间温度调节、智能灯光控制、智能电视的播放等功能。

在智能汽车上,自然交互技术可以使驾驶者通过语音或手势指令来控制车载娱乐系统、导航系统,提高驾驶交互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在工业控制领域,自然交互技术可以通过语音、手势来控制生产线的操作等,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

自然交互技术也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虚拟现实中,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身体和动作来操作虚拟环境,例如游戏控制和学习教育等方面。

在增强现实中,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手势来控制设备,并在现实环境中插入虚拟图像。

三、未来前景可以预见,随着人类语言和生理行为的深入研究,自然交互技术将有着更广泛的应用和更优化的体验。

未来,自然交互技术将更加潜在智能、更好地理解人们的需求。

人机自然交互的英语

人机自然交互的英语

人机自然交互的英语Natural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Natural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NHCI) is a field of computer science that focuses on developing new ways for humans to interact with computers. The goal of NHCI is to make it easier and more natural for people to use computers, and to enable comput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respond to human needs.NHCI encompasses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Speech recognition.Gesture recognition.Eye tracking.Haptic feedback.These technologies allow computers to interpret human input in a more natural way, and to provide feedback that is more intuitive and engaging.NHCI has the potential to revolutionize the way we interact with computers. By making it easier and more natural to use computers, NHCI can help us to be more productive, creative, and connected.中文回答:自然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教程:实现自然语言交互(十)

人机交互教程:实现自然语言交互(十)

人机交互教程:实现自然语言交互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最早的键盘和鼠标控制,到如今的智能手机、智能音箱等,人们对于交互方式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实现自然语言交互,无疑成为了人机交互的新趋势。

第一部分:了解自然语言交互的背景自然语言交互(Natural Language Interaction, NLI)是指人们通过自然语言与计算机进行交流和控制的方式。

这种交互模式更加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对话,避免了复杂的指令输入和学习成本。

第二部分:实现自然语言交互的技术基础实现自然语言交互需要依赖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NLP)技术。

NLP是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人们对自然语言进行理解和处理的方法。

在NLP中,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是实现自然语言交互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语音识别技术,计算机可以将人们说出的话转化为文字。

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语音识别软件和设备,如智能手机的语音助手、智能音箱等。

另一个关键技术就是自然语言理解(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NLU),它负责将用户的输入语句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形式。

NLU技术包括语义分析、实体识别、意图识别等,通过这些技术,计算机可以理解用户的意图并作出相应的回应。

除了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言生成(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 NLG)也是实现自然语言交互的重要技术之一。

通过NLG技术,计算机可以将自己的回应转化为自然语言,以便与用户进行流畅的对话。

第三部分:实现自然语言交互的应用场景自然语言交互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智能家居领域,用户可以通过语音命令控制家里的各种设备,如智能灯光、智能窗帘等。

在智能助手领域,用户可以直接与助手进行对话,快速获取需要的信息或完成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人机交互普适计算以人为中心的特点迫切需要和谐、自然的人机交互方式,即,能利用人的日常技能进行交互、具有意图感知能力,与传统的人机交互方式相比,它更强调交互方式的自然性、人机关系的和谐性、交互途径的隐含性、及感知通道的多样性。

普适计算环境中,交互场所将从计算机面前扩展到人们生活的整个三维物理空间,交互方式应适合于人们的习惯并且尽可能不分散用户对工作本身的注意力。

和谐自然的人机交互是实现普适计算环境,使其脱离桌面计算模式的关键所在。

2.3. 无缝的应用迁移计算实体与用户在物理空间中的高度移动性是普适计算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

为了实现能“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透明的数字化服务,必须解决无缝的应用迁移这个核心问题,即随着用户的移动,伴随发生的任务计算必须一方面保证持续执行,另一方面任务计算可灵活地无干扰地移动。

“移动计算”的研究以解决物理链路层面上可靠的移动互联为目标,而无缝的应用迁移则需在“移动计算”的基础上,着重从软件体系的角度解决由于计算实体与用户的高度移动带来的服务级的计算移动与软件流动。

2.4. 2.4. 上下文感知普适计算环境最终必须有自适应、自配置、自进化的能力,所提供的服务能和谐地辅助人的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对行为方式及环境的关注,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人所要完成的工作本身。

为此,系统首先必须知道整个物理环境、计算环境、用户状态等方面的静态和动态信息,即上下文(context)。

只有具有上下文感知能力,才有可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最合适的动作自主、自动地为人们提供透明式的服务。

为此,需重点研究上下文感知技术,包括上下文的采集、建模、推理及融合等。

上下文感知技术是实现服务自发性和无缝移动性的关键。

2005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同时资助了两个以普适计算为主题的重点项目“普适计算的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和“普适计算研究-手语无障碍信息服务的普适计算”,分别由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香港大学联合获得,以及北京工业大学、中山大学、中科院计算所联合获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 2004 年与2005 年两年中还资助了四个面上项目,分别为:浙江大学的“普适计算中的网格接入:轻量级Portal、动态协同及语义支持”(2004)北京大学的“普适计算中基于上下文感知的个性化智能人机交互研究”(2004)西安交通大学的“基于普适环境的上下文感知共享模型研究”(2005)浙江大学的“面向普适环境的协同编辑中若干基础问题的研究”(2005)5.2. 自然人机交互随着普适计算中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人与计算环境的交互将从计算机面前扩展至人们生活的整个三维物理空间,人之活动场所,时时处处皆有交互。

在普适计算环境中,人机交互的目标是利用人们的日常技能与习惯进行交互,同时尽可能不分散用户对工作本身的注意力。

终极目标是使得人与计算环境的交互变得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一样自然、一样方便。

3)基于视觉的交互虽然人们可不利用视觉进行相互交流沟通,如,仅通过谈话或仅用文字,但人们通常更乐于面对面地沟通,原因在于,通过相互所见,沟通可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直接。

人的意图和情感通常都是通过行为以及一些形体的微小变化而表现出来,肢体语言如表情、点头、个性化手势、身体移动方式、眼神等都是人与人沟通的重要信息,这些都是人与人交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视觉通道感知人的行为与意图,是自然人机交互必然要追求的目标。

基于视觉的交互,重点即在于让计算设备也能感知人们通过行为、肢体语言等视觉通道表达出来的意图、情感等高层个体化信息,其远期目标是能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活动与行为,从而使得人的任一动作与行为都成为交互的一部分,达到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实时感知。

由此可以知,基于视觉的交互其核心在于解决计算设备的视觉通道输入问题。

基于视觉的交互可通过多种计算机视觉技术实现交互的视觉通道输入[39],当前的研究热点包括:存在与位置判别:场景中是否有人?多少人?具体位置在哪里?身份识别:用户到底是谁视线跟踪:用户正在看什么?姿势识别:在语义上理解头/手/人运动的具体含义。

行为识别:用户正在做什么事情?表情识别:用户当前的情感状态如何?高兴还是沮丧?愤怒还是哭泣?5.4. 上下文感知由于普适计算系统运行在极其动态和异构的计算环境中,智能实体需要能够感知环境变化,并根据动态场景自适应地调整服务状态。

上下文感知计算(context-aware computing)即指能够根据上下文的变化自动地作相适应的改变和配置,为用户提供合适的服务在上下文感知计算中,有四个主要问题:上下文信息的获取、上下文信息的建模、上下9文信息的管理、上下文信息的推理。

当前上下文获取中研究最多的是如何获取设备和用户所处的位置信息。

了解设备和用户的位置,非常有助于我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这种对位置信息的获取被称为位置感知。

位置感知目前已成为普适计算领域中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方向,UbiComp’05录用的22篇论文中有8篇是关于位置感知[4],占三分之一,其热门程度可见一斑。

当前已有多种技术与设备解决不同条件下的位置测定与位置信息的跟踪,如使用红外线、无线射频、超声波、计算机视觉技术等[23]。

6. 面临的挑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普适计算正面临着更深层次的技术需求。

围绕人活动行为的“随时随地”与“以人为本”是普适计算理念中最关键的两点。

随着用户活动的时空范围的扩大,普适计算环境将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动态性、异构性以及多样性、设备的种类繁多、彼此功能和能力各异、网络通信协议多样、资源状态动态变化等等都要求系统能够自动做出适当调整以继续服务。

因此,用户的高度移动性将对普适计算带来多重挑战:(1)迫切需要一种比智能空间更为自然、有效的、具有高度流动性的普适计算模型,在该信息化生活服务环境中,应直接以人为中心,在任意时刻,所需服务都会像影子一样以最佳方式出现在用户身边;(2)上下文的建模及其感知目前还处于比较浅的层次,而对时序、空间、多尺度上下文的建模并进行深入的加工处理,提供对用户高度流动性的支持,是当前极为迫切的问题。

如何对上下文深层次多尺度的建模,使用新的分析组织使用手段,以便更好的减少普适计算中对用户的干扰,是当前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3)人机交互理论和技术需要突破。

目前的计算技术不是以人为中心的,其交互方式不是自然的。

普适计算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使用计算机的方式,要使计算机服务于人,提供新型的、行为感知理论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方面,目前的研究成果还12不能满足需要。

(4)为满足普适计算环境中对用户无缝的应用迁移、无线、Ad-Hoc 方式、上下文驱动和非连续性服务QoS 保障等方面的要求,迫切需要构建一种自适应的、高度动态、强可扩展性的、支持无缝移动性的、更加有效的软件基础设施。

普适计算已成为继桌面计算后的又一次计算模式的革命。

欧美各国的政府、学术界、工业界都已高瞻远瞩地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进行相关研究。

但是与国外普适计算的科研水平相比,我国尚有很大差距,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普适计算本身是建立在移动计算、无线通讯、嵌入式系统、人机交互、数据管理等众多领域基础上的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基础要求较高,尤其需要多学科交叉与合作;第二,普适计算也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领域,它需要一定的产业基础,需要与工业界的交流与合作;第三,普适计算所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需要较为长期深入地研究,更需要一些有远见的有力度的科研投入。

变革也是一种机遇,我国的计算机界和产业界有必要、也完全可能在此领域中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从而在普适计算时代到来时掌握主动。

__普适计算的现状与趋势(转载)技术讨论2008-10-25 20:39:29 阅读6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随着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技术的软件和硬件环境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使得由通信和计算机构成的信息空间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物理空间逐渐融为一体。

在这种背景下,普适计算应运而生。

南开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辛运帏博士等对国内外普适计算的现状与趋势,以及天津普适计算研究的切入点进行了分析。

一、普适计算的提出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也称无处不在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它集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技术、小型计算设备制造技术、小型计算设备上的操作系统及软件技术等多种关键技术于一体,通过将普适计算设备嵌入到人们生活的各种环境中,使通信服务以及其它基于信息网络的各种“以人为中心”的计算和信息访问服务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成为可能,许多计算设备通过全球网络为使用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普适计算技术彻底地改变了“人使用计算机”的传统方式,让人与计算环境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在不知不觉中达到“计算机为人服务”的目的。

普适计算技术以人的需求为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去适应机器计算的被动式服务思想,强调用户能在不被打扰的前提下主动、动态地接受网络服务。

它改变了计算只局限于桌面进行的传统,使用户能以各种灵活的方式享受计算能力和系统资源。

它将计算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任何地点、任何时候、任何人都能访问任何信息的交互,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以人为本的生活方式。

二、普适计算体系结构普适计算体系结构主要包括普适计算设备、普适计算网络、普适计算中间件、人机交互和觉察上下文计算四个方面。

1.普适计算设备:一个智能环境可以包含不同类型的设备,如传统的输入输出设备、无线移动设备和智能设备。

理想状态下,普适计算应该包括全球范围内嵌入的具有主动或者被动智能型的每一个设备,能够自动搜集、传递信息,并且根据信息采取相应行动。

2.普适计算网络: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普适计算设备的数量将成倍增长,这对现有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除了扩展基本结构以适应需要之外,全球化网络也必须修改现有的应用来完成普适计算设备到现实社会系统的集成。

3.普适计算中间件:除了分布式计算和移动计算,普适计算还需要中间件来完成网络内核与运行在泛化设备上的终端用户应用程序之间的交互。

普适计算中间件应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协调网络内核和用户行为间的交互,并且保持用户在泛化计算空间的自然感。

4.人机交互和觉察上下文计算:普适计算使计算和通信能力无处不在的融合在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现实环境中,人机交互的不可见性是必需的。

因此,普适计算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方式——蕴涵式人机交互,它需要系统能觉察在当时的情景中与交互任务有关的上下文,并据此做出决策和自动地提供相应的服务。

普适计算模式下上下文将随任务而变化,而且由于工作环境是现场,其中的背景情况不但复杂而且是动态变化的,使上下文的动态性问题更加突出。

三、应用领域普适计算最重要的应用方向就是各类信息终端产品。

普适计算的应用概念最早被IBM公司提出,其目标就是发展更具实用意义的各类信息终端产品,从而真正实现电子商务向信息终端产品的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