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连山传说1
九莲老母-九莲山

九莲山上的九莲老母九莲山一角南太行中有一处是九个山峰相连相依,形如莲花亭亭玉立,人们把这里叫九莲山,现在是美不胜收的旅游景区。
传说,元始天尊的仙府玄都玉京里有一池莲花。
这里有个仙女,日日侍奉莲花,和荷莲亲如姐妹,玉京里的神仙们都叫她莲花仙姑。
这天,元始天尊正打座闭目静养,太乙救苦大帝匆匆忙忙赶来,说太行山南头一段发生旱灾,三年滴雨不落,山中的泉水都流不出来了;民众是吃不饱穿不暖,扶老携幼,逃荒要饭,苦不堪言。
元始天尊听后,立马发令,派员下凡间到南太行去。
正在这时,莲花仙姑来了,对元始天尊说,她愿意下凡去南太行,救助受灾难的百姓。
元始天尊准了莲花仙姑的请求,对莲花仙姑吩咐说:“你去采一朵盛开莲花,摘下两片莲叶,手持莲花,脚踏莲叶,自会飞腾,日行万里,到祥云出现时,把手中莲花,掰下九个花瓣,撒向大地,所落之处,就是你在南太行的落脚修行处,在那里施法苦度保佑众生,显一下女神的本领。
”莲花仙姑按元始天尊的吩咐,脚踏莲叶,轻轻飘起,离开玄都玉京;一缕轻风吹来,耳边呼呼作响,向地上落下来。
突然,四周一片白里透红的祥云,把莲花仙姑围住。
莲花仙姑把手中莲花掐下九个花瓣抛下来。
九个莲花花瓣落在南太行山中,眨眼间,花瓣落下的地方突起九座山峰。
接着,莲花仙姑落在这九峰中间一块平地上。
她把手中的莲花撒向四周,后来这里成了一片荷花池。
莲花仙姑脚踏的两片荷叶随风向东飘去,飘过深谷,先后落地。
莲花仙姑抬头四下望望,山崖上有个山洞,她就爬山进洞,在这里修行施法救助百姓。
先降了一场大雨,过了一段时间,山上山下消灾祸去,风调雨顺,百姓们眉头展开了笑容。
又过了一段时间,百姓们知道山中来了个女神,施法布道,救苦救难,保佑平安,便纷纷上山,一来叩谢女神,二来求女神赐福免灾保平安。
人来人往,日复一日,渐渐人们知道了这里的九座山峰是莲花瓣变化而成,就把这里叫做九莲山;九莲山中那块平地叫做九莲台。
过了不知多少年头,这里有人居住了,就叫西莲。
那两片莲叶落地的地方,也有人居住了,一处叫东莲,一处叫中莲。
经典传奇灵异故事

经典传奇灵异故事鬼故事可以让人们在闲时感受到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经典传奇灵异故事。
经典传奇灵异故事1:神秘的死亡这根本无人的山区,怎么会有灯光呢,心想不好可能是山本木公司的人赶到了。
我赶紧进入帐篷摇醒墩子他们,并准备收起帐篷等东西。
还没等我们收拾我呢,强烈的手电光已经照在我了们的脸上,“是赵兄弟啊,干什么不打招呼自己就上山来呢。
“我用手挡着照在我脸上的手电光看这对面的人道“山本木先生速度还不错吗?这么快就跟上来了。
”山本木向男奸诈的笑了笑道“有财一起发么,兄弟这样做就不好了吧。
”我脑子里打着转转,这眼前对方六个人呢,我们才四个而且还有一个女的。
硬来肯定不是人家对手,倒不如先于对方妥协,而后在想办法脱身,我便对着山本木向男说道“你扣押我们的队员是你们不对在先啊,你们根本没有合作的诚意么。
”山本木向男摇了摇手道“不!不!不! 兄弟别这样说,既然现在大家目标一致,我们合伙一起干,找到东西后五五分成行吗?”此时不同意看来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没办法我只能点了点头。
山本木向男招呼着他们的队员原地撑起帐篷,今晚就地休息,明天早上在起身在赶路。
我们几人也忙活着撑起我们的帐篷,守夜的事山本木向男说由他们的人来做,其实我心里也明白他这么做的用意,心想反正有人守夜,省的咱再外边受冷,索性钻进帐篷里蒙头大睡。
睡梦中我突然听到帐篷外有人在争执着什么,爬出帐篷一看原来是守夜的人不见了,其他人正讨论着这人这么会凭空不见呢。
山本木向男看出来忙掩饰道“哎!没什么事啦,守夜的胆小,不敢跟我们这趟亡命之行,便偷偷溜走了。
”商阳也被外边的声音惊醒,也爬出帐篷来,不解的看着我。
说来也奇怪,这地上除了我们来时与帐篷周围的这些脚印外,并没有其他远去的足迹啊?那么说只能有一种可能了,守夜的人按着我们来时路,原路返回了,可我仔细观察了下,按照脚印的方位来说,并没有发现有返回的样子啊。
那么这个守夜人难不成凭空消失了不成,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九莲山景区景点典故集粹

九莲山景区景点典故集粹“大块地”的由来进入九莲山景区,遇到的第一个村庄,名叫“大块地”,顾名思义,是这里拥有一块或几块大面积的田地,但是大块地在任何一个村镇都并不少见,而这个村庄缘何被称为“大块地”呢?相传是在西汉末年,当时的政局不稳,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后,全力追杀汉帝后裔刘秀(公元6 年——公元57年,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今河南省南阳市附近,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光武帝,为高祖九世玄孙)。
一日,刘秀被追至太行深山,眼看自己就要被王莽撵上了,忽然看见有一个老农正一手扶木犁、一手挥鞭赶着牛在耕地,便三步并作两步上前请求救命。
老农看此人面相方正、和善,急中生智,让刘秀顺势躺在犁沟内,然后再从他的身边犁过去,让翻起来的泥土正好把刘秀盖住,只留着嘴巴出气。
正在这时,天上缓缓地飞过一只乌鸦,它看到刘秀就“哇、哇……”(谐音“挖、挖……”)地叫着。
这时,幸亏王莽的军队没有在意一直鸟的叫声,一直向前面走了,使刘秀有幸躲过了一场大难,但他非常生气地骂道:“好你一只败兴鸟,今后叫你暑伏天都不能喝水!”也许,人们平时所说的“乌鸦嘴”就是从此延续下去的,乌鸦倒了霉,在人们的心目中它永远都是只不吉利的鸟,不像那喜鹊,能给人带来喜讯,人见人爱。
传说就发生在一大块上,随着村里人口的延续,“大块地”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讲述人:黄福柱,78岁,大块地人)锝钩梯的传说王莽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下决心要把汉室皇帝的后裔宗亲斩尽杀绝。
在他追杀刘秀期间的一天傍晚,王莽差人报信:刘秀当夜扎寨刘秀城。
王莽就决定过王莽岭,夜宿鸡家寨,等鸡叫三遍,攻打刘秀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鸡家寨里所有的鸡,都不打鸣儿,当王莽醒来,太阳都升起来多高了。
而刘秀在获悉消息后,随即决定提前起身逃走,他从刘秀城下来,行至一处陡峭的地方,尽管他的衣服都被山上的圪针挂出了一道道口子,但仍无法下来。
刘秀仰天长叹:“果真是天该我死吗!”于是一闭眼睛跳了下去。
古村北联金凤凰张开了翱翔的翅膀

古村北联金凤凰张开了翱翔的翅膀作者:刘芳黄思好王雪松来源:《源流》2016年第12期在粤北的九连山腹地,蜿蜒曲折的浰江河畔,有一个繁衍生息几百年的古村落—和平县热水镇北联村。
鸟瞰北联村,四面群山环抱,五个海拔千米的山峰延伸出八条龙脉集临村落两岸,平坦的腹地和四周的龙脉形似一个展翅飞翔的金凤凰。
古村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北联村下辖33个清代以前建成的自然村,面积38平方公里。
据和平县志记载,在明正德十三年间(1518年),王阳明平定浰头池仲容农民起义时,曾经在北联老围屯兵,现古迹尚存。
五峰环抱的北联村,四周崇林叠翠,村中溪水潺潺,数十间大大小小的古民居错落在浰江两岸,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客家民俗文化。
北联村东有一座古老的围屋—兴隆镇,这是该村占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围屋结构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围屋。
这里的老人提起这座围屋,便讲起那古老的传说:明正德十三年,时任左佥都御史南赣巡抚的王阳明平定浰头池仲容农民起义后,游浰头李田仙岩,在途中看见位于东北的铁心嶂和西边的天子英峰有两山脉向北联延伸,气势非凡。
路经北联打铁寮路段,王阳明令随从停轿,指点河东河西赞曰:“此地有双龙托财丁,贵地也。
”从此以后,各姓的人都来此寻龙穴,直到清初,王首龙之孙师三请风水先生历时五年,选中双龙托财丁之丁穴,在此大兴土木,建起围龙屋,起名兴龙屋,以揭示王阳明的点龙之谜。
后来兴龙丁财两旺,确名兴隆镇,以示兴旺安定。
兴隆镇北靠巍峨的铁心嶂,南依美丽的浰江河,占地80多亩,核心建筑15000平方米,有471间房,是典型的三进三围的客家古民居。
据围屋的老人介绍,兴隆镇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围屋老祠堂祖公神龛右边设有观音神龛,传说古时兴隆镇屋经常发生火灾,祠堂里的观音就会显灵叫醒居民,居民从门口池塘取水救火,火很快被扑灭。
每次失火后兴隆人就会添丁发财,故外村人称兴隆镇是“火烧镇,越烧越旺盛”。
2005年正月十二日,兴隆镇屋又发生了大火,四天后的正月十六日,凤凰卫视来兴隆镇录制节目。
二龙嘴桥——九莲山

二龙嘴桥
二龙嘴桥是通往景区的咽喉要道。
站在桥上向东看,有一个巨大景观石看着像老虎、像狮子总之是个“像”,这是自然形成的景观石,嘴、鼻子、眼甚至胡须如此像的不多,这就是九莲山的景观石。
这
块景观石叫“卧虎救驾”。
传说西汉末年,王莽篡权追杀刘秀,刘秀逃到九莲山这里,筋疲力尽晕倒躺下,昏睡中,北面山崖下来一只恶狼,正要扑向刘秀,猛虎一声吼叫吓死恶狼救了刘秀。
刘秀醒来见老虎救了自己跪下就谢。
这一跪把老虎跪死这里,常年累月,变成了石头。
九莲山中有许多王莽撵刘秀的传说以及与传说有关的风物景观,这些来历不足可信,但足以说明得道多助的道理。
这个卧虎是很有神气,据说骑在虎头上坐坐,能增加人的胆量,还有人说能消灾免难。
这座二龙嘴桥曾是刘秀藏身的地方。
当时刘秀被老虎一声吼叫相救后,来到桥下,这是王莽领兵从北边的路上追过来,刘秀见桥下有一山洞,洞口被蜘蛛网覆盖着,他拱破蜘蛛网钻进洞里。
那知破了的蜘蛛网又连接在一起,盖上洞口。
王莽追过来,下桥寻找,没发现刘秀。
随后上桥向南追去,刘秀出洞要寻找逃路,不料王莽又反追过来,刘秀只好又钻进洞中,躲过一难。
过去,人们把皇帝称为“龙”,一个新朝的皇帝王莽,一个东汉的皇帝刘秀,在桥上追杀。
后来人们把这桥叫“二龙追桥”,以说明桥上发生过王莽撵刘秀的事情。
时间长了把“二龙追桥”叫成了“二龙嘴桥”。
这座桥几经修建刘秀藏身的洞早以不存在了,可传说却一代代传下来,给人们留下了美丽记忆。
我们息息相关的城市

广州----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广州属于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北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区,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市与龙门县 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地,有 被称为“市肺”的白云山;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为沿海
广州历史名人--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汉族,原名永昌,字 正卿,广东广府人,原籍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广州市海珠区), 清末海军杰出爱国将领、民族英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 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 追封太子少保衔。
广州建城历史悠久。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统一 岭南,置南海、桂林、象郡3郡。南海郡治在番禺,郡尉 任嚣在此筑城驻守,史称任嚣城,为有文字可考最早的 广州城。赵佗于汉高祖三年(前204)建立南越国后,定 都番禺,将原任嚣城扩展为周长十里的赵佗城。唐代, 广州有州城三重。唐末刘隐任清海军节度使时凿平禺山, 扩展南城,称为新城。其弟刘岩建南汉国后,广州城池 颇具新貌。宋代修建中城(又称子城)、东城、西城和 南城(又称雁翅城)。
广州历史名人--洪秀全
洪秀全(1814年—1864年),是太平天国以驱逐侵略者恢复祖国的 名义发动太平天国复国运动的领袖,原名火秀,族名仁坤,广东花 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于广东花县 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 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但因 其受封建思想影响较大创立的拜上帝会仍旧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制 度。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称天王,1853年以南京作为首都,改名天京, 1864年在天京病故,太平天国在他死后不久灭亡。
山东沂源九天洞(天下第一石花洞)

山东沂源九天洞(天下第一石花洞)
沂源九天洞位于沂源县城西北18公里处的土门镇,因洞内有九个大的洞厅,景观可与神话中的天宫相妣美,故得名。
九天洞地处火成岩与沉积接触带沟谷,洞腔周围是奥陶灰岩,形成约在4亿年前;洞腔长518米,高5-18 米,游程往返约 1.2 公里;洞体结构十分稳定,洞内化学堆积类型十分丰富,其中大面积的球状和针状结晶体、月奶石、石花、石莲被誉为“九天四绝”,是中国最大的石花洞群,并称之为“天下第一石花洞”。
沂源九天洞位于秀丽的鲁山南麓,此洞之所以称为“九天”,是因为神话传说中天有九层,即九天,而这个洞也有九个大的洞厅,景观可与神话中的天宫相妣美,所
以叫九天洞。
九天洞发育于地持年代上的古生代奥陶纪石灰岩岩层中,该石灰岩系海(相)中沉积岩层,其生成年代距今为4.4-5.0亿年,九天洞的形成却只
有一百万年左右的历史。
九天洞洞腔长518米,高5-18米,游程往返约1.2公里,洞体结构十分稳定,洞内化学堆积类型十分丰富,多达37种;其中稀有
类型有7种,大面积的球状和针状结晶体、月奶石、石花、石莲被誉为“九天四绝”,是全国稀有景观类型最多的溶洞,
同时又是石花面积最大的溶洞,具有重要的科学和观赏价值。
0102030405060708 0910111213141516
17
181920
21222324 关公252627。
九连山

九连山九连山脉位于赣粤边界、南岭东部,山脉东北西南走向。
九连山主峰黄牛石位于江西省龙南县九连山林场,海拔1430米,地势由南向北、由北向西南递降,山脊向北伸展,向西南延伸,并放射状分支。
北连龙南、全南、定南。
东连和平,西接翁源,南延伸到新丰、清远市的北江东岸,是赣江与东江,东江与滃江的分水岭。
简介位于赣粤边界、南岭东部的核心部位,江西省龙南县境内。
保存有较江西省九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20张)大面积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素有“生物资源基因库”、“赣江源头”之称,是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地方,为南岭东部的一座绿色宝库。
九连山因环连赣粤两省九县并有99座山峰相连而得名。
编辑本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述江西九连山国家级保护区始建于1975年,1981年成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九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理位置纳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是江西省最早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的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内唯一一处有两个“国家级”和客家文化的绿色圣山,保护区的主要职能是保护九连山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开展科学研究。
在九连山周边可观赏“色如渥丹,灿若红霞“的丹霞地貌---小武当山。
可以游览防御性很强的特色客家围屋:省内最大的关西新围;村燕冀围、乌石围;桃江龙江围等,散发着浓厚客家风情的客家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窑洞,闽西土园楼一样,成为我国民居风光的热点。
九连山交通方便,距省会城市南昌约640km、赣州市210km、105国道18km 、京九铁路65km、赣粤高速60公里,深圳360公里,广州市270km,每天从赣州市和龙南县直达景区的班车频繁,自然保护区内林区、乡村公路畅通,通车总里程达60km,每天均有小型公交车往返。
无忧的交通提供可以为您提供众多便利。
自然资源在这片21300公顷的土地上,山峦连绵起伏,地貌复杂,森林植被茂密,古木参天江西龙南九连山印象(20张),生物资源极为丰富,为我国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过渡区森林生态系统最丰富的地区,这里不但是东亚植物区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保存一些古老植物种属著名的“避难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虾公塘原始森林度假村位于九连山的核心地带,距105国道38公里,现建有森林小木屋22栋计50个床位,餐厅能满足100人同时就餐,设有中型(40人)会议室一个。
度假村四周群山环抱,风景秀丽,绿树成荫,花果飘香。
富有特色的森林小木屋见缝插针地布置在原始森林中,周边的景点有:板状根、龙门瀑布、三龙潭、南方红豆杉林等,入住虾公塘原始森林度假村,您时刻都能感觉到大自然的博大、包容以及返朴归真的恬然和闲适,让您心旷神怡,品休闲真人
生。
>>美丽传说
粤赣边境有座南岭地区最高的山峰,名叫“黄牛石”,因其山顶一奇石状如黄牛而名。
此山既高又大,海拔1430米,山场广阔,复盖两省边境。
南面属广东,怪石嶙峋,植被较少。
北坡在江西,浓郁葱葱,原生状态完好。
这里竹木茂密,有飞禽走兽,奇花异草,食用山果和各种药材。
地下还有甘泉和矿产宝藏。
昔以“黄牛石八十三万”誉为宝山。
黄牛石高山峻美,山光水色独为秀,世岩怪洞确为奇。
从五洞盘越10里许,是名闻江广的“白云寺”,在其下有大营子、石寨、响水窿等地多处自然景观。
“大营子”,在
墩头与坪坑交界处,有段山田,阔约10亩,四面高山环抱,远离人烟,是昔日山民们秘
密种植鸦片烟(罂粟)的地方。
民国间,官兵来铲烟苗,被用藤条捆绑于此。
“石寨”在密林中,突现一群陡峭壁立的石峰,高达数丈,其顶上还有树,远看如村寨,故名。
“响水窿”,就是一段山坑的坑底,旱不见水,但水声隆隆,原来是坑尾的溪水流经此地时,从地下经过,发出的流水声,在山壁回音作用下,响声回旋如乐曲。
“三丘田”,就是在陡峭的密林中,突现一块坪地,宽约一亩,似三丘田状。
昔日,白云寺的尼姑曾在此处耕种。
“滚水窿”就是溪水从石壁上冲下,落在石冈底的水潭中,水花翻滚如开水状。
水声轰鸣,浪花不息,使静静山林又增闹声。
从白云寺往上攀登一小时许,便到了黄牛石的顶部。
这里有三座山峰相连,高达1400米以上。
高寒之处有奇景。
在第三峰的埂肩下,有块“湖洋田”。
往前一看,只见浅水浸润的田面,阔约二亩,上有稀疏水草,周边是泥堪围聚,出水口处是悬空的石冈,水滴下去,深不见底。
原来这是个大石窝,山顶上冲涮下的泥土,由终年积水化烂如水田。
内部又深,野猪都不敢涉足。
高山顶上有湖洋,反常奇景不为谎。
在二峰背,即面临广东方向,从峰顶下延二里,有一大坪,渺渺茫茫,广若10亩,名叫“教打坪”。
在二峰与一峰间埂板的草地上,立一奇石,长约6米,宽约2米,形似黄牛,有头、身、脚之分,此乃神石黄牛。
本大册,由此而命名。
它头朝江西,尾向广东,有道辊“食了江西草,肥了广东禾”,好风水管着广东,难怪广东比江西富。
登上峰顶,放眼四望,豁然开朗,青山绿水,层峦迭嶂,白云滚滚,我在天上。
你看:“攀上顶峰采风流,茫茫银景尽眼收,更喜高山三千界,一览四洋七大洲。
黄牛石顶观沧海,云头仙境何处求。
”
黄牛石呵,美景不胜收,甘泉赛如油。
因黄牛石方园百里无工厂,山体中汩汩流淌的泉水,清澈甘甜,无一污染。
不信你听听科学家们怎么说:
九连山地区,远古是海洋。
在4亿多年前,才逐渐演变为大陆,后来在燕山运动中,本地区的地壳激烈抬升,割裂,在断裂构造中,形成盆岭相间的地貌。
而黄牛石是东西向背斜的转折端,是抬升最快的部位,所以最高。
朋友!来吧,不妨试试你的脚力,到黄牛石顶观沧海去!
>>美丽传说——学士桥的传说
朝阳山谷地,有卒古建石拱桥,因其坚固宽阔,现作公路身材桥,人称“学士桥”。
有不少传说。
古称润洞即田心和上围两洞。
田心为下洞,上围为上洞。
两洞各有一条河,汇合于油恩咀处。
这里河岸陡峭,河水咆哮。
其下二十余丈河间,有块巨石,形似鸡心,故称“鸡心石”。
从前,通往饭罗,只能沿溪而出,行人漫步岸边羊肠小道,头上涧滴沥沥。
若遇洪水,淹没溪径,无法通行。
于是,上洞和下洞山民,便于明末清初,踊为乐捐,合国建桥。
桥址本应选在鸡心石处,使桥拱罩住“鸡心”。
上洞人以为偏上才利自己,暗暗买动师傅,如意定位。
下洞人“识了白”,质问之,师傅信誓旦旦对天发誓:“若有偏心,有来无归!”下洞人只好任其照建。
在两岸陡峭的石壁上,凿开桥基,以精凿花冈石为料,配桐油、石灰、红糖、糯米浆为灰浆,精工砌筑而成而成拱形大石桥。
面上铺石砖,两边
砌护栏。
“一桥横空,雪浪奔出”好不雄伟。
正当大桥完工,等待试桥仪式时,突然,一只麂子在山上下来,从桥上跑过。
翘望好日子的山民,惊叫“举子(麂子)走了!”“举子”就是举人,这是在省城三年一试,考出来的人才,俗话说:“举子满天飞,官从此处来”。
两洞人建桥,既为通行,也为风水,指望日后出人才。
如今出现“举子走了!”的兆头,就是说当地的文才文运走了,无文人哪有官人?乡民埋怨师傅,一定是桥穴没选中,时辰没拣准。
只好自行喝采呼话:“举子走了学士来!”满崽!俺喊到更大的,总可弥补举子走了的损失吧。
再说,细察形象,两河相夹似两腿,一桥横架似官帽,好像一个平腿而坐的官人。
察形会意,也还像样。
于是两洞人议决:就叫“学士桥”。
特请石匠,精雕一块“学士桥功德碑”,竖于桥头。
据传那个昧良心的师傅,果真如其所誓,完工后死于当地,再没回去。
这座桥,在风水上,虽然没给当地带来显赫人物,但在建筑学上却创造了奇迹。
至今三百五十多年,仍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