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整治绿化工程施工方法

合集下载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土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土方开挖工程: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土方机械进行开挖,如挖土机、推土机等,减少人工开挖,提高工作效率。

2.土方填筑工程:根据土方质量、承载力要求,合理选择填筑材料,进行均匀填筑,并采取合理的夯实方法,如使用碎石夯实等,确保填筑坚实。

建筑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基础工程: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法,如夯实、压实等,确保地基稳固可靠。

2.结构工程: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

3.安装工程:合理选择安装方法,按照施工图纸进行安装,确保各种设备的正常使用。

水电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给排水工程:按照设计图纸布置给排水管道,注意排水坡度,采用合适的管道材料,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和稳定。

2.供电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布置电缆线路,合理设置电源和灯具,确保正常供电,并采取防护措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绿化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绿化设计: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的植物选择和配置,确保绿化效果美观。

2.种植工程:合理选择植物种类,选择适当的播种、移栽和养护方法,确保植物的生长和存活。

3.养护工程:定期对绿化区域进行除草、修剪等养护工作,确保植物健康生长,并采取防止害虫侵害的措施。

除了以上具体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组织: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机械设备,做好施工计划和进度管理。

2.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确保项目质量合格。

3.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4.环境保护: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合理处理施工废弃物,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总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需要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完成。

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措施,具体的施工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制定和执行。

简化绿化工程施工工序

简化绿化工程施工工序

简化绿化工程施工工序
绿化工程施工工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规划设计:绿化工程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包括对绿化项目
的整体布局、材料种类、数量、种植的位置、以及施工的步骤和时间计划等内容进行详细
规划。

2. 土地平整:施工前需要对土地进行平整。

需要清除杂草、石头等障碍物,使土地表面平整,便于后续的施工。

3. 土地改良:在土地平整后,需要进行土地改良。

可以施加有机肥料、矿质肥料、腐殖质等,以改善土壤的营养,增加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地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4. 种植植物:土地改良后,需要进行植物的种植。

根据规划设计中确定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将植物按照一定的间距进行种植。

5. 浇水施肥:在种植植物后,需要进行浇水和施肥。

浇水可以使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充足,施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植物生长。

6. 园林绿化:绿化工程施工的最后一步是园林绿化。

在植物生长成熟后,进行修剪、修整、修缮,使植物形态美观、整齐、有序。

在实际的绿化工程施工中,以上的步骤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总体来说,绿化工程施工的步
骤大致如上述所述。

通过合理规划设计、科学施工、精心管理,绿化工程可以有效改善城
市环境,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促进城市的绿色发展。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3篇)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3篇)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设计方案:根据绿化工程的具体要求,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植物配置、景观布局、道路规划等。

2. 施工图纸:根据设计方案,绘制施工图纸,明确工程规模、施工范围、施工方法等。

3. 材料设备:准备所需的各种材料,如苗木、石材、水泥、钢筋等,以及施工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等。

4. 人员组织:组建专业的施工队伍,明确各工种职责,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二、施工过程1. 土方工程: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填筑、平整等作业,确保地形地貌符合设计要求。

2. 植物种植:按照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进行挖坑、栽植、浇水等操作。

注意保护植物根系,提高成活率。

3. 景观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景观小品、园林建筑、道路、桥梁等施工。

确保景观效果与整体环境相协调。

4. 水景工程:进行水系开挖、水岸整治、喷泉安装等作业,确保水景流畅、美观。

5. 铺装工程:进行园路、广场、步道等铺装,确保平整、美观、耐用。

6. 园林给排水工程:进行给排水管道铺设、设备安装等作业,确保园林景观用水、排水顺畅。

7. 供电与照明:进行供电线路铺设、照明设备安装等作业,确保园林景观照明效果。

三、施工规范1.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2. 选用优质苗木、石材等材料,确保景观效果。

3. 严格控制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4.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安全。

5.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6. 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施工验收1. 施工完成后,进行自检,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收,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

3. 验收合格后,办理相关手续,交付使用。

总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合理的施工准备、规范的施工过程、严格的施工规范和施工验收,确保园林绿化工程达到预期效果,为城市增添绿色、美化城市环境。

第2篇一、施工前准备1. 设计审查:在施工前,设计单位应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施工人员应按照设计图进行现场核对,确保设计意图得以准确实施。

环境整治施工方案

环境整治施工方案

环境整治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我市决定进行环境整治施工工作。

本文将对环境整治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实现城市环境的整洁、舒适和有序。

二、施工目标我市环境整治施工的目标是清除城市污染源,提升生活品质,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具体目标包括: 1. 河流清淤:清理城市河道,保持河流畅通,改善水质。

2. 垃圾处理: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建设现代化垃圾处理中心,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3. 绿化工程:加大绿化力度,扩大公园和绿化带面积,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

4. 大气治理:加强排放治理、车辆尾气治理等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5. 噪音治理:采取隔音、降噪等措施,减轻城市噪音污染。

三、施工方案3.1 河流清淤1.选派专业清淤队伍进行清理工作,确保操作规范、高效。

2.清理河底淤泥,保持河道的通畅。

3.积极开展植被恢复工作,加大治理后的维护力度。

3.2 垃圾处理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

2.建设现代化垃圾处理中心,引进先进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技术设备。

3.实施垃圾分类收运制度,建设垃圾转运站点,提高垃圾收运效率。

4.推行厨余垃圾处理措施,如开展生活垃圾分解桶试点、建设生活垃圾处理中心等。

3.3 绿化工程1.新建公园和绿化带,增加绿地面积。

2.种植各类树木,选择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3.制定绿化计划,加大植树造林力度。

4.定期对公园和绿化带进行养护,确保植物健康成长。

3.4 大气治理1.加强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推行清洁生产。

2.提高车辆尾气排放标准,加强尾气治理。

3.构建大气监测网络,定期监测空气质量,及时采取措施。

3.5 噪音治理1.修缮道路,确保路面平整,减少车辆行驶噪音。

2.加强建筑工地噪音管控,加装隔音设备,控制施工噪音。

3.宣传噪音污染防治知识,提高市民噪音意识。

四、施工计划及预期效果4.1 施工计划1.河流清淤工作将在夏季进行,预计耗时2个月。

绿化施工工程施工方案

绿化施工工程施工方案

绿化施工工程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 地面清理在进行绿化施工前,首先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地面清理。

清理工作包括清除垃圾、杂草、石块等杂物,确保施工区域的平整干净。

2. 土地整理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施工区域的土地进行整理。

如果需要进行地面平整或者填土补平,需要提前进行土方工程。

3. 设计方案确认在进行施工前,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确认,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

如有必要,可以邀请设计师到现场进行检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 施工队伍准备为了保证绿化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需要提前确定施工队伍,并进行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教育。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和安全意识。

5. 设备准备根据施工需要,确保施工所需的设备和工具齐全。

包括挖掘机、翻土机、水泵等大型设备,以及锄头、铁锹等小型工具。

6. 物资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做好物资准备工作,如种子、苗木、草皮等植物材料,以及肥料、杀虫剂等相关物资。

确保施工过程中物资充足,并做好保管工作。

7. 安全措施在进行绿化施工前,需要做好安全措施的准备工作。

包括施工区域的围栏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的设置、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等工作。

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有保障。

二、绿化施工程序1. 土地开挖在进行绿化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的土地进行开挖。

通过挖掘机等设备进行土地翻松,确保土壤通气透水,为后续的绿化植被生长创造条件。

2. 种植草皮在土地开挖完成后,需要进行草皮的种植工作。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种植位置和数量,然后将草皮铺设在土地上,并进行喷水浇灌。

确保草皮的生长和成活。

3. 植物配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并进行植物的配置工作。

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要求,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植物配置,确保植物的良好生长。

4. 施肥养护在植物配置完成后,需要进行施肥养护工作。

根据植物的需求,添加适量的肥料,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根系的生长。

定期进行养护工作,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

5. 灌溉管理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灌溉管理工作。

绿化工程施工方案

绿化工程施工方案

绿化工程施工方案目录1. 绿化工程施工方案概述1.1 施工目的1.2 工程范围1.3 施工时间安排2. 施工步骤及流程2.1 土地准备工作2.2 植物选购及布置2.3 施工装备及人员配备2.4 施工进度控制3. 施工质量要求3.1 植物养护要求3.2 施工材料质检3.3 施工过程监督4. 绿化工程后期管理4.1 植物养护管理4.2 绿化效果评估4.3 绿化工程保修期管理---绿化工程施工方案概述绿化工程施工旨在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改善环境质量,为市民提供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

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目的、工程范围以及施工时间安排等内容,旨在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施工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绿化设计和施工实施,增加城市绿色植被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工程范围涵盖了绿化施工的具体范围和地点,确保施工工作有序进行。

施工时间安排是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合理规划的施工时间表,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施工步骤及流程绿化工程施工包括土地准备工作、植物选购及布置、施工装备及人员配备以及施工进度控制等步骤。

首先进行土地准备工作,包括土壤改良、平整地面等工作,为后续植物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接着进行植物选购及布置,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的植物,合理布置植被。

同时,配备必要的施工装备和人员,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最后,严格控制施工进度,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施工质量要求绿化工程施工质量是关乎城市绿化效果和环境质量的重要保障。

施工质量要求包括植物养护要求、施工材料质检以及施工过程监督等方面。

植物养护要求是确保植物健康生长,保持绿化效果的重要措施。

施工材料质检是保证施工材料符合标准,确保绿化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而施工过程监督则是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工程质量。

---绿化工程后期管理绿化工程施工完成后,后期管理工作同样至关重要。

后期管理包括植物养护管理、绿化效果评估以及绿化工程保修期管理等方面。

植物养护管理是在绿化工程完成后对植物进行定期养护,保持绿化效果的关键措施。

道路环境整治工程施工方案

道路环境整治工程施工方案

道路环境整治工程施工方案一、施工项目概述为了改善城市道路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我公司将承接XX市XX区道路环境整治工程,对该区域内的主干道、支路、人行道以及其它相关设施进行综合整治。

施工内容包括道路表面修复、绿化、景观提升、道路照明、雨污水排放系统改造等多方面工程。

施工范围覆盖面积广,工程量大,要求施工质量高,工期短。

本施工方案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力求安全、高效地完成整治工程,以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施工前准备1. 施工前人员准备:公司将组织专业施工队伍,人员需具备相关技术专业资格证书,并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工程图纸和施工方案,掌握施工要领。

2. 施工前机械设备准备:公司将投入足够数量的施工机械设备,包括路面修复机械、绿化机械、照明设备等,确保施工机械设备能够满足同步施工需要。

3. 施工材料准备:公司将提前采购足够数量的施工材料,包括路面修复材料、绿化植物、照明设备等,确保施工中不会因材料短缺而延误工期。

4. 安全预案制定:公司将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预案,包括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应急处置措施等,并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第一。

5. 环保预案制定:公司将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预案,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噪音、粉尘控制,废弃物处理等,确保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6. 工程划分和组织:公司将按照施工方案,对工程划分和组织进行详细规划,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7. 与相关部门协调:公司将与相关主管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协调相关事项,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三、施工方案1. 道路表面修复道路表面修复是整治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

本次施工将采用先进的道路表面修复技术,包括路面刨平、路面铺设、路面密封等。

路面刨平:对于有明显破损和坑洼的道路,将采用路面刨平技术进行修复,保证道路平整。

路面铺装:采用高品质的沥青混凝土进行路面铺装,确保道路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绿化整治工程施工工序

绿化整治工程施工工序

绿化整治工程施工工序绿化整治工程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绿化整治工程施工工序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从绿化整治工程施工的前期准备、施工工序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前期准备1. 设计交底:在工程开工前,设计单位应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明确工程设计意图、施工要求及质量标准。

2. 现场核对:施工人员应按照设计图进行现场核对,对不符之处及时提交设计单位进行变更设计。

3. 材料准备:根据绿化设计要求,选定的种植材料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种植土、肥料、农药等材料应提前准备充足。

4. 施工计划编制:工程开工前应编制施工计划书,明确施工进度、施工方法、质量要求等内容。

二、施工工序1. 土地整理:首先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土地整理,清除杂物、杂草,进行土壤改良,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2. 铺设排水设施:在施工区域铺设排水管道、排水沟等排水设施,确保植物生长过程中水分的正常排出。

3. 客土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对施工区域进行客土施工,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

4. 种植穴(槽)挖掘:按照设计要求,挖掘适宜的种植穴(槽),确保植物根系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5. 植物种植:将选定的植物种植到种植穴(槽)中,注意调整植物的姿态,使其生长良好。

6. 施肥:根据植物生长需求,及时给植物施用适量肥料,促进植物生长。

7. 浇水:植物种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直至植物成活。

8. 绿化小品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绿化小品(如座椅、灯具等)的安装施工。

9. 绿化小品养护:对绿化小品进行定期养护,保持其美观和功能。

10. 绿化带铺设:在施工区域铺设草坪、地被植物等,美化环境。

11. 绿化带养护:对绿化带进行定期修剪、浇水、施肥等养护工作。

三、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2. 注重施工安全,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3.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工程园林工程从计划到施工阶段,都着眼于完工后的景观效果,总目标是为植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创造园林式的绿化空间。

栽种基础工程是营造适合植物生长土壤的工程,可以说是园林工程总最根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工程之一,鉴于本工程现有的实际情况,栽植前须进行局部土壤改良工程,即原基础土的挖掘,种植土的回填及按图营造好地形,覆盖好黄泥。

1、场地造形场地造形是根据业主要求,对场地进行土方造形,造形后进行场地粗平,把较大的块石或垃圾清除并外运。

2、材料a、黄泥为松散的、具有透水作用并含有有机物质的土壤,能助长植物生长,不含有盐、碱土,且无害物质以及大于2.5cm的石块、棍棒、垃圾等;采集时,黄泥上生长有茂盛农作物、草或其他植物时,则证明该土质是良好的。

b、开挖的黄泥,其开挖的部位、深度,在监理工程师指导下进行。

3、黄泥的提供a、在黄泥铺设前至少7天通知监理工程师。

b、黄泥采集的计划安排,支付所有的费用,并应给监理工程师提供有关良好黄泥的样品;并附上一份副本,说明挖取的黄泥以及恢复该地区的安排。

4、地表面的准备a、覆盖黄泥范围的地表面,应进行深翻,将土块打碎使成为均匀的种植土。

不能打碎的土块,大于2.5cm的砾石、树根、树桩和其他垃圾清除并运到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地点废弃。

b、通过翻松、加填或挖除以保持地表面的平整。

5、铺设a、准备工作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应即铺设黄泥,铺设厚度应符合表1-1的要求。

当黄泥过分潮湿或不利于铺设时,不进行铺设。

除非另有规定,黄泥铺设完成后,其表面标高应比路缘石、集水井、人行道、车地道或其他类似结构低2.5cm。

b、黄泥铺设达到要求厚度后,其完成的工程应符合所要求的线形、坡度、边坡。

植物生长的最小土层厚度表(1-1):植物种类植物生长的最小厚度(m)短草0.2-0.3小灌木0.5大灌木0.5-0.7浅根性乔木0.8深根性乔木0.8-1c、铺设后,用机具将黄泥滚压,并形成至少5cm的纵向沟槽。

全部铺设面积应具有均匀的间隔沟槽,其方向宜垂直于天然水流,以利于排水,但图纸或监理工程师另有要求除外。

二)、定点、放样1、定点放样使用的工具:钢尺、轻便卷尺、量角器、角规、小木桩、木桩、花杆和绳子。

2、位置确定后用木桩等做出明显标志,树丛用白灰色划清范围,线圈内钉上木桩,写明树种、数量、坑(穴)号,然后用目测方法定出单株小点,用灰点标明。

3、定点与种植是树种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4、树种位置及配置应注意层次,切忌呆板,宜中心高边缘低或呈由高渐低的倾斜林冠线,邻近的几棵不要定成机械的几何图形或一条直线。

三)、栽植工程栽植工程具有调整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功能,它是园林工程的主体部分,起着悦目怡人的作用。

1、施工技术人员准备本工程的对象是植物,我们专业技术施工人员首先认真研究和以往的施工经验总结有关植物的在该季节栽植,防止树木植株死亡的相应技术措施。

栽植工程属于收尾性质的综合性施工项目,在搞好包括质量管理在内的整个工程管理同时,一定要保证按期竣工。

施工上的主要注意事项如下:a、熟悉设计意图和设计图纸,确认施工现场。

b、根据各种条件,编制工程进度表的栽植工程总体计划。

c、对树木及使用材料进行质量管理。

d、检查配置作业的结果,搞好施工技术管理。

2、材料a、肥料(a)、应优先使用经过特制的农家肥。

(b)、如果使用化肥时,应为标准农用化肥并按袋装提供。

化学肥料应含有不低于10%的氮、15%的磷酸盐和10%的碳酸钾;或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选定。

b、水种植或养护植物用水无油、酸、碱、盐或其他对植物生长有害物质,并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的要求。

c、植物品种(a)、所有植物应该考虑地区地点,选择合适于当地气候条件,易于生长的并有丰满干枝体系和茁壮的根系。

植物无缺损树节、擦破树皮、受风冻伤害或其他损伤,植物外观应显示出正常健康状态,能承受上部及根部适当修剪。

无特殊规定或图纸标明,所有植物应在苗圃采集。

(b)、乔木具有挺直的树干、良好发育的枝杈,根据其自然习性对称生长。

不应有大于直径2cm为愈合的伤痕。

(c)、在室内生长后应适于室外条件、在盆内或其他容器提供的草皮及其他种植物,经过监理工程师同意后移植,保证和野外植物一样。

(d)、种植草皮具有耐寒、耐涝、容易生长、蔓延长、腰部发达、茎低矮强壮和多年生长的特性。

四)、种植穴(坑)的挖掘1、种植穴(坑)挖掘的质量,对植株以后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除按设计确定位置外,应根据根系或泥球大小,土质情况来来确定穴径大小,(一般应较根盘或泥团大0.25-0.5米),根据树种根系类别,确定穴(坑)的深浅(一般应较根系长度或泥团厚主深0.2-0.4米)。

2、采用手工挖掘种植穴(坑)。

以定点标记为圆心,以规定的坑(穴)直径先在地上划圈,沿圆的四周向下垂直挖掘到规定的深度。

然后将坑底挖(刨)松、弄平。

栽植露根苗木的坑(穴)底,挖(刨)松后在中央堆个小土丘,以利树根舒展。

3、土质不好的,应加大坑(穴)的规格,并将杂物筛出清走,遇到石灰、石板、沥青等对树木生长不利的物质,则应将坑(穴)径加大1-2倍,将有害物质清运干净,换上适宜的种植土。

4、绿地内挖自然式树木栽植穴发现严重影响操作的地下障碍物时,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适当改动位置。

五)、树木起掘1、起掘苗木的质量,直接影响树木栽植的成活和以后的绿化效果。

起掘的方式根据不同树木以及树龄、移植季节、运输远近、土质等情况,分以下三种掘苗方式:a、裸根掘苗:主要适用于休眠状态的落叶乔木、灌木、藤木。

b、带宿土掘苗:主要适用于树龄较小的、容易栽植的乔、灌木。

c、带泥球(团)掘苗:主要适用于常绿树,以及较难移植的树木等。

2、苗木质量的好坏是影响成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选苗时,除根据设计要求的规格、树外、还要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和树形端正的苗木。

3、为了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在起掘前须进行短枝修剪,先剪去修剪量的三分之二,栽植后再进行一次修剪,剪去修剪量的三分之一,并整理树姿。

4、开始挖掘时,以树干为中心,按泥球规格大小,划一个正圆标明泥球直径的尺寸,为保证起出泥球符合要求,一般应稍放大范围进行挖掘。

5、起掘后应根据树木的大小、种类、土壤坚松、运距远近确定包扎的形式。

包扎要求坚实,草绳紧实不松脱,确保泥团不松碎,不用发霉变质的草绳。

小灌木或泥球直径在三十厘米以下的苗木,可用稻草一束摊平,由底向上翻包,在植株基部近处扎缚牢实。

六)、树木装运1、树木的运输与工地栽植的密切配合是保证成活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证明:"随掘、随运、随栽"树植树成活率最有保障。

2、散苗速度应与栽苗速度相适应,边散边栽,散必栽完,尽量减少树根曝露时间。

假植沟内剩余苗露出的根系,应随时用土壤埋严。

3、根据具体苗木,应确定好栽植深度和苗木朝向,根部用土塞实后放可将泥球的包扎物自下而上,小心解除。

如泥球土质松软时,下压的包扎物可以不予取出,而后填培肥土,分层间隙捣实,每层不超过20cm。

4、裸根木本植物在栽植前,先在穴槽内填以适量的肥土,栽植时将根群舒展在穴槽内,周围均匀培上松土,并将树身上下稍稍提动或左右前后移动,使根与土密接后扶正,然后培土分层捣实。

5、树木栽植后按栽植穴、槽规格的外缘做好水堰,堰高20cm左右。

6、较大苗木栽后,为防止被风吹倒,立即立支柱支撑,固定树体。

7、小苗木(色块)的栽植要根据图纸、现场正确放样后再种植,种植时小苗应朝向一致,根据地形、环境的特点可修剪成平面形(可有各种图案)、波浪形、半球形等形状,且每平方米内种植的小苗达到业务要求。

8、栽植完毕后,水份必须一次浇足,浇水量以水份不再下渗为度。

9、树木运到现场,如当日不能栽完,根部加以覆盖,如一时不能定植,应立即假植在不妨碍绿化施工、运输灌溉比较方便又可避风且不积水的地方。

10、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包括施肥、浇水、中耕、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止,必须认真做好。

七)、地被植物类工程地被植物类工程附属于栽植工程,具有美化裸露地面,巩固树根,增加美观效果等功能。

施工时,与栽植工程同样要注意栽植适期,注意个植物的特性和土质关系,以及选派熟练的技术人员作业等。

它也是各类工程竣工后的收尾作业,更应该彻底实行质量及工程管理,保证按期完成。

主要注意点如下:1、根据各种条件(与栽植工程配合等)编制工程计划和日程安排表。

2、对地被材料及使用材料等进行质量管理。

3、配合树木栽植工程进行施工技术管理。

在设计施工中,按以下规范进行操作:a、铺设和栽种地被植物时,事先按设计标高,整理好场地,主要包括掘松土地,清理砖石土质、整平、施肥等,必要时还要换土。

b、起掘厚度为2-3cm,面积为15*15cm左右,其操作程序是整地去杂→施肥→铺草→浇水→填压。

c、播种时应精细整地,去除实物杂块,为了使籽能均匀撒播,可掺入等量的细砂和细泥。

有风天不宜播籽。

遇干燥天气,先浇水,播籽后覆土少许(一般覆土厚度为1-2cm),轻轻压实。

d、草坪施工只是草坪建设的第一步,三分种,七分养,草坪同花木一样,施工过后要使草坪成活长好,则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精心养护管理工作。

实践证明,要想达到绿草如茵,寸土不露的效果,草坪的养护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e、草坪养护的作业包括滚剪、除杂草、防旱浇水、施肥、排积水、填低洼、防病虫害。

八)、苗木养护管理工作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1、园林树木的养护管理,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为园林树木的种植施工和城市绿地初步建成,毕竟用了很多时间,而施工以后随之而来的是经常而有长时期的养护工作。

所以人们形容树木的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是:"三分种植,七分养护管理"。

城市绿地建成后,随着树木的生长变化与绿地的使用情况,需经常不断地进行科学的养护管理。

2、养护管理包括两个方面:养护和管理。

即根据不同花木的生长需要与道路景观的要求及时对花木进行施肥、浇水、中除杂草、修剪、栽培病虫害防止等工作,力争做到一至二月一次,一年不少于六次。

高温季节,除了早晚浇水保苗外,我们还将通过对新种苗木搭建遮阴棚,大树主杆捆扎草绳、疏枝等技术措施,增加保湿度,提高抗旱能力,确保苗木成活率。

对枯死、损坏或丢失的树木花草加以补植。

并在绿地内经常清扫及清楚垃圾,保护黄泥。

3、养护管理要做到"养护及时,管理从严"。

按季节、按环境、按景观要求,采取适时的科学养护措施。

达到化工少,收效大,成本低,提高养护质量。

对绿地一草一木严格保养和管理,维护园林管理规则。

九)、大树移植实施性技术方案1、挖掘起掘前应按种植设计统一编号,并做好标记,以便对号入座。

土壤过干的于掘前数日浇水,起掘时应标明主要观赏面和树的阴、阳面,使其在种植时仍能保持按原方位种下,以满足他对蔽荫及阳光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