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教案1

合集下载

《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 4篇

《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 4篇

《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胎生、特征、寿命”等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让学生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2.教学难点: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鲸的文字、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出示鲸的图片)你认识它吗?对它你了解些什么?2.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和预习所得谈对鲸的了解,可带上图片资料展示。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鲸的了解真不少,想了解更多的关于鲸的知识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吧!(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抓住要点1.自读课文,同桌合作学习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

2.注意读准“捕”“哺”的声母“b”,读准“腭”的`发音;注意“肺”字右部不要写成“市”。

3.指名学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师生评议。

4.课文对鲸做了深入细致的介绍,每个自然段介绍了鲸的一个特点,语言简练、准确。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本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可以勾画出中心句,没有中心句的可用短语或简洁的句子列出提纲。

(1)学生自读思考,并批注。

(2)同桌交流,相互启发。

(3)集体交流。

归纳: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

三、作业1.抄写生字,生词。

2.熟练地朗读课文。

3.收集有关鲸的资料。

9.鲸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认识20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正确读写“启示、剧烈、小心翼翼、操纵、跳跃、挣扎、距离、纽约、抉择、实践、获得”等词语,《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五上《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

五上《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

钓鱼的启示第一课时【教案目标】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鱼腮、翕动 皎洁、操纵、沮丧、诱惑、抉择、告诫 、实践、小心翼翼、筋疲力尽、不容争辩、依依不 舍”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我不想放掉鲈鱼和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 中的理由。

3•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教案重点】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案难点】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

【教案过程】一、 单元提示导入,揭示课题1. 师配乐读诗 有这样一本书 书中没有一个字 却处处都是学问 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 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 这本无字的书叫做生活 善于读这本书的人 不仅会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 汲取生活的力量 还会为这本书增添更绚烂的篇章2. 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四单元的学习,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3课,齐读课题。

看了课题,你觉得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一次钓鱼的经历和从中获得的启示)是不 是这样的呢?马上到课文中去看看。

二、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学情况。

(1 )字词检查,课件出示: 的启示。

)同学们,我们有的时候可以根据题目来很好地了解文章的内容,这也是一种很 好的读书方法。

三、细读文本,体验情感1•我钓到了一条大鱼,但是父亲却坚持让我把鱼放了,在“不放”还是“放”的问题上, 儿子觉得应该“留下”,而父亲却觉得应该“放了鱼”,是留下还是放了,咱们先找找理 由,你再细细地读读课文,看看我把鱼留下的理由是什么?父亲坚持把鱼放了的理由又是 什么呢?我把鱼留下的理由:(1) 时间长、好不容易钓到鱼。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鱼很大、很漂亮。

幼儿园成语传承:《九牛一毛》的故事与启示教案

幼儿园成语传承:《九牛一毛》的故事与启示教案

幼儿园成语传承:《九牛一毛》的故事与启示教案1. 介绍2. 什么是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独特词语,是由多个字组成的固定搭配,具有特定意义的短语。

成语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汉语中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

3. 幼儿园成语传承意义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正处在语言习得的关键期,通过成语的学习,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还能培养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成语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成语的传承,可以启发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4. 《九牛一毛》的故事《九牛一毛》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成语故事,故事讲述一个人觉得有九头牛的毛都不算什么,多得数不清。

后来他被一块石头绊倒了,痛苦地想到,即使九头牛一毛,也足以使人难受。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事情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一旦积累起来,也会变得不可小觑。

5. 《九牛一毛》的启示《九牛一毛》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微小,不要忽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启发幼儿们关注身边的细节,培养他们的细心和观察力。

也可以引导幼儿们珍惜身边的一切,不要轻视任何东西。

6. 《九牛一毛》的教案设计为了有效传承《九牛一毛》这个成语故事,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和教学内容,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

可以进行故事绘本欣赏和讲解,让幼儿通过图画和声音来感知故事的情节和内涵;还可以设计手工制作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加深对故事的记忆和理解。

7.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九牛一毛》这个成语故事,不仅是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更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在幼儿园成语传承中,我们应该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和情感,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融入并领会成语的内涵。

也要重视故事的引申和延伸,让幼儿在成语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帮助。

8. 总结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成语的传承至关重要。

通过《九牛一毛》这个成语故事的学习,可以引导幼儿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玩滑梯的启示1名师教案 青岛版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玩滑梯的启示1名师教案 青岛版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常见的力玩滑梯的启示一、教学目标:1.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作物体表面光滑程度影响摩擦力大小的探究;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对摩擦力做出合理的假设;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

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摩擦力的技术成果;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摩擦力是生活.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力;了解摩擦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学生:方木块、毛巾、材质不同的长木片、乒乓球、尺子。

教师:多媒体课件.鼓励学生的创意金星若干个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很多同学喜欢玩,那你们一定玩过很多玩具,玩过滑梯吗?谁能说说玩滑梯时你有什么感觉?从玩滑梯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身体与滑梯接触时有什么感觉。

)(二)探究活动:1.体验摩擦力(1)谈话: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玩滑梯的感受,有的同学说屁股和滑梯面之间磨的厉害,还有的说蹲在上面滑得就慢些。

其实我们周围到处是与"滑梯表面"差不多的面,比如:桌面.地面.黑板面等等。

下面就请把它们也当作滑梯面感受一下吧,可以用手.用脚,可以推一推东西,也可以拉一拉同学,老师这有木板可以借你们一用。

活动方式自由选择,活动之后小组交流感受。

(2)学生自由活动.组内交流。

(3)交流发现师:通过刚才的体验以及小组内的交流,有什么发现?快说给大家听听吧!班内交流活动发现。

让学生边展示做法,边说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用手在桌面摩擦或在地面上拉动同学时会感到费力呢?教师小结:像我们感觉的这样,当我们在地面上推或拉一个物品的时候,就会感到费力,这是因为物体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

(板书:摩擦力)师:摩擦力---我们科学课上的一个新朋友,快想想你还在哪儿感受到过摩擦力?除了刚才的活动,你还能想到哪里有摩擦力?2.关于木块下滑的实验探究(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出示木块)如果让这小木块或乒乓球从一个斜面上滑下来,那么它们和斜面之间有摩擦力吗?师:如果想让木块或乒乓球从斜面上滑下的速度快一些或慢一些,你能想到什么办法呢?各小组利用材料试一试吧!(2)小组活动,教师参与研究(3)汇报:师小结:我们可以发现,物体表面越光滑,物体间的摩擦力越小;反之,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渭城区一小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精品教案新人教版

渭城区一小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习作:漫画的启示精品教案新人教版

《习作:漫画的启示》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

仔细观察,看懂图意,了解漫画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得到启示。

2。

根据阅读提示把看到的、想到的编成故事,进行习作。

3。

抓住中心,恰当地运用语言、动作、神态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1.能够仔细观察,读懂漫画的意思,理解漫画。

2.能从漫画展开联想,想象漫画描绘空留外的情景教学难点:漫画画面以外的寓意,透过漫画体现的思想,针砭时弊.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

同学们,你看过漫画吗?喜欢欣赏漫画吗?你从哪里看到过漫画?说说你对漫画的理解。

能说说你喜欢漫画的原因吗?那你能说说漫画有什么特点吗?学生自由交流。

2。

请你选择自己一幅或一组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漫画,给大家描述一下。

学生展示自己的漫画。

二、明确要求1.阅读课本116页的习作要求,小组交流这次习作的目标.2。

明确:(1)写一写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2)可以从上面两幅漫画中选择一幅来写,也可以写其他漫画。

(3)写出漫画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思考。

3.教师明确:本次作文重点是观察漫画,理解漫画的内容,获得启示。

同学们要认真观察,用心思考。

三、写作指导(一)了解漫画.1.你了解漫画吗?漫画只是为了让人发笑吗?预设:漫画具有强烈的讽刺性与幽默性。

画家从生活中取材,运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某些事,反映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2。

请你欣赏几幅漫画,说一说漫画的内容。

预设:漫画一:节约用水就是节约金钱.漫画二:公牛挤奶,没有调查容易做错事.漫画三: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永在襁褓。

(二)选择漫画。

你选择了哪幅漫画?是课本上华君武的《等着乘凉》《假文盲》还是其他漫画?(三)观察漫画.1.观察漫画是写作的基础。

观察漫画的任务是什么?预设:明确内容、思考笑点.2。

漫画包括哪些内容?预设:(1)观察图片,了解图上都画了什么。

(2)阅读文字,漫画上的文字都包含这信息,包括题目、提示语、对话、标志等。

3。

理解漫画一定找到笑点,思考漫画的搞笑之处。

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第1课时)教案 北京课改版

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第1课时)教案 北京课改版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第节
授课时间
月日
课题
我从罗丹得到的启示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罗丹及部分雕刻作品,积累一些雕刻艺术方面的知识。
2自主探究本文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细致刻画、描写的方法。
3学习雕塑大师全神贯注于艺术创作的精神。
重点
1.材料的详略安排。
2.细读罗丹进入创作状态时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分析他们的艺术表现力。
学生齐读11——16小节,体会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及其作用:
①在“我”看来,罗丹大师已经完工的作品,他为什么还要修改呢?
②他是如何发现塑像的毛病的?
③教师表演“审视”动作,提醒学生揣摩词句。
④作者是如何刻画进入创作状态的罗丹的?请选择一项点评,分析它们的艺术表现力。
⑤在句子“还有哪里……还有哪里……”处中,你能根据上下文意思适当补充出来吗?
2.师生共享预习资料,由学生用文字介绍雕塑大师罗丹有关情况。图片部分由老师用课件展示
听完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一代雕塑大师罗丹的成功离不开他对艺术的坚持不懈,离不开他对创作的独特思维外,除此之外他还有哪些成功的秘诀呢?今天让我们跟随奥地利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这位难得的“导游”一起走进罗丹的生活。
二、教师简介作者
3.解准词:
症结:中医指腹腔内结块的病。比喻事情弄到坏或不能解决的关键。
慨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淳朴:诚实朴素。惊惶:惊慌。
畅谈:痛快尽情。贯注:(精神、精力)集中。
饶舌:唠叨;多嘴。参悟:探究并领会。
热忱:热情。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
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难点

思政课教学策划《第一课——历史的启示》

思政课教学策划《第一课——历史的启示》

思政课教学策划《第一课——历史的启示》1. 策划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讲述历史的重要事件和故事,启发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历史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 认识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并理解其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3. 教学内容和方法3.1 教学内容- 历史的定义和重要性;- 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历史的启示和警示。

3.2 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历史的定义、重要事件和人物,向学生传递相关知识;- 案例分析:选取历史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并引出历史的启示;- 小组讨论: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视频展示:播放相关历史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历史的魅力;- 提问互动: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4. 教学评估4.1 评估方式- 课堂讨论和提问:通过学生的表现和回答,了解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小组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报告,展示他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启示。

4.2 评估标准- 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是否准确和深入;- 对历史的思考和启示是否有独到见解;- 是否能够充分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

5. 教学资源- 课本、教辅资料:提供学生相关历史知识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历史视频和展示教学资源。

6. 教学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如下:- 课程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目标;- 授课讲解(15分钟):讲解历史的定义和重要性;- 案例分析(20分钟):选取历史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视频展示(10分钟):播放相关历史视频,引发学生兴趣;- 小组讨论(15分钟):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 总结和课堂评估(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进行课堂评估。

启示 (1)

启示 (1)

爬山的启示“妈妈,妈妈,我要去爬山!”“好吧,走!”随着我与妈妈的对话,艰难的的爬山经历就开始了。

想知道后事如何,请听下文分解。

我们带了水、零食、梨子、小刀。

准备好了之后,我们便向石子山前进。

到了山脚,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在右,向上;另一条在左,斜向上。

我说朝右边走(因为右边是向上的)。

我妈妈偏说往左边走,我说不赢我妈妈,只好向左边走。

走着走着,我们便发现脚下的草越来越多。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想,“草怎么会多呢?——可能人少吧。

——那为什么人会少呢?……”一个一个的问题和解答从我的脑袋里冒出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走错路了!我把这个天大的事情告诉妈妈,妈妈到不以为然,说:“我以前就是走这条路的。

”我只好又往前走了。

到了后面,我越来越不对劲,妈妈也发现我们绕道了。

妈妈说先认准方向,然后朝正确的方向走,走着走着,我们终于绕回了正确的路上。

这时,太阳公公已经全出来了,阳光照在身上有点难受,我快被烤干了,多么怀念在家的感觉呀!我的汗水由脸颊流到胸,有胸滴下去,我也不知道自己擦了多少汗水,妈妈的衣服也被汗水打湿了,背部和胸部的衣服都紧贴身上。

我们一路走一路流汗,向着成功的方向……这次爬山,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干什么事情都要认准方向,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雨过天晴了,绚丽的天空中挂起了一道明亮的彩虹,趁着这好天气,小白兔小小和妈妈一起去森林中采蘑菇。

下了一场雨,森林中的蘑菇像雨后春笋般地都长了出了,远看多象撑起了一把把漂亮的花伞啊!小小和妈妈不一会采了很多蘑菇。

可是,过了一会,小小有点不高兴了,他嘟着嘴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我们只采这黑不溜秋的蘑菇,而不摘一点花的蘑菇呢?你看她们多漂亮啊,就像姐姐们的花裙子一样美。

”妈妈看了看小小,抿着嘴笑了,她说:“孩子,不行,花蘑菇是有毒的!越漂亮的蘑菇越有毒!”“我不信,我不信!”小小说。

“为什么不信呢?你忘记了你读过的一个成语故事了吗?”妈妈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电子备课通案
学科名称语文课时序号授课日期
主备教师张正宏备课组长张正宏审阅签字
教学设计备注单元课题:第二单元
课题:启示1

学目标1、区分启事与启示的区别;
2、了解启事的特点;
3、掌握启事的结构与写作要领。

教学重点重点:启事的格式和写作要领。

教学难点难点:高质高效的写作启事。

学法指导要求学生对生活多观察,并了解启事适用的领域授课类型新授教学方法讲解
教学过程
课前寄语:
预习引导复



(一)导入
故事导入:香港闹市区,有一家刚开业的胶水店,几天过去不见有顾客光
顾。

为此,老板很是苦恼,最后老板在商店橱窗里贴了一张活动启事。

大致的内容是本店将举行活动,活动当天老板现场用店里的胶水将特制的金币粘在墙上,如果有人能将墙上的金币取下来,那金币就属于那个人的。

启事张贴出来后很是轰动,在活动当天,连记者都来免费采访。

最后没人能将金币取下来,但从那第二天开始,这家胶水店生意火爆。

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能明白启事的重要性了。

其实启事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都能起到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启事的写作。

(说明:这则故事告诉学生启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交流精



(二)自主探究、全班交流
1、看一则笑话启事
寻人启事
昨日,本人遗失本人一个,如有拾者,请通知本人去取本人,本人不甚感谢。

本人启
x月x日提问:为什么这则启事好笑
回答:语意不同







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