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课例《九年级上册第一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2024年秋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第1课 古代埃及

第1课古代埃及一、课标要求: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金字塔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二、素养目标1.时空观念:了解埃及文明时间序列;2.史料实证:金字塔、象形文字、太阳历等史料信息梳理;3.历史解释: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4.唯物史观:让学生通过了解金字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围绕金字塔之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三、重难点1.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2.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四、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国吗?一提到埃及这个古老的国度,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生:金字塔。
师:播放视频《金字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国度,感受其伟大的文明。
五、新课(一)尼罗河与古代埃及(1)出示材料:古埃及国王奥西里斯被自己的恶兄弟杀害,碎尸后被扔到了尼罗河里。
王后伊西丝悲痛欲绝,她找到遗体,伏尸痛哭,这感动了太阳神。
于是天神帮助她把尸块还原成尸体,做成干尸,即木乃伊。
奥西里斯于是再生,成为冥界的主宰。
从此以后,每个法老死后,都要把奥西里斯神话表演一次,制成木乃伊后装入石棺,再送进“永久的住所”——金字塔中。
古埃及人认为,这样,法老们的灵魂就能永生,并在3000年后的极乐世界里复活。
思考:金字塔建在哪里?生答:埃及。
(2)思考:为什么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归纳: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为古代埃及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埃及人就是在与尼罗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打交道中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古埃及文明。
(3)合作探究一:材料一: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材料二:古代诗歌《尼罗河颂》中写道:“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古代埃及》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埃及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古代埃及的历史和文化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逐步掌握古代埃及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掌握古埃及文明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古埃及文明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和查阅资料,掌握古代埃及的基本情况。
2.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共同探讨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3.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历史情境再现,深入探究古埃及文明的发展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埃及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埃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古埃及文明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深入挖掘其对后世的影响。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新编)《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古代埃及》是九年级上册历史新编教材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古埃及文明的发展、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以及古埃及的重要成就如金字塔、象形文字等。
本课内容是学生接触历史学科的开始,通过本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以及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古埃及文明距离我们较远,学生对其了解不多。
此外,学生可能对历史学科有陌生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埃及文明的基本情况,掌握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以及重要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埃及文明的基本情况,包括社会结构、宗教信仰、以及重要成就。
2.难点:对古埃及文明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思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编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
3.学具:为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金字塔、木乃伊等古埃及文明的标志性产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是什么?它们与哪个古代文明有关?从而激发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埃及文明的发展、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内容,让学生对古埃及文明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本课内容提出问题,如:古埃及的社会结构是怎样的?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哪些特点?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人物的能力。
初中历史古埃及教案及反思

初中历史古埃及教案及反思
课题:古埃及的历史与文明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
2. 了解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建筑艺术和文化传统;
3. 能够利用多种资料了解古埃及的发展历程和特色。
教学内容:
1. 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2. 古埃及的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
3. 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
4. 古埃及的建筑艺术和艺术品;
5. 古埃及的文化传统和科技成就。
教学过程:
1. 导入:利用地图展示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国家;
2. 讲解:介绍古埃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包括法老王国、贵族阶层和平民百姓等;
3. 分组讨论:讨论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如太阳神阿蒙和死后世界;
4. 观摩:观看古埃及的建筑艺术和艺术品,如金字塔和壁画等;
5. 探究:了解古埃及的文化传统和科技成就,如法老陵墓和写字系统等;
6. 总结:对古埃及的历史和文明进行总结,并与其他文明进行比较。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古埃及的历史和文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利用多种资料来探究古埃及的发展历程和特色。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古埃及的宗教和神话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的引导和讨论。
下节课可以设置更多的小组活动和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埃及的知识。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古代埃及》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对历史的学习兴趣缺乏也使一些学生没有学习的
积极性
课例研究综
很多学生还是不习惯外国的人名和地名多识记和
述
理解产生困难
只有通过更多的影视资料和图片知识来增加学生
的学习兴趣
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前预习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更
进一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关图片和影视资料结合课文
文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后让学生观看《埃及艳后》等影视资料来了解古
埃及
先让学生观察古代埃及的地图让学生发现尼罗河
教学过程 与古埃及国家产生的关系结合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事
实让学生知道水源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一些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缺乏影响了他们对课文
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图的能力
情感与文明
初三学生多历史课已经不在陌生但他们是第一次
学生学习能 接触到世界历史对外国的人名和地名不熟悉这也需要
力分析 一定的地理知识的支撑才能更好的认识和理解课文的
内容
先让学生课前收集关于古代埃及的相关资料来了
教学策略选 解古代埃及
择与设计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古代埃及》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历史
教学课例名
《古代埃及》
称
向学生介绍古代埃及的相关历史和地理
重点是古代埃及的文明贡献象形文字金字塔太阳 教材分析
历
难点是尼罗河与古埃及国家产生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古埃及的产生强大与灭亡金字塔法老
的统治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结合加强学生的读图识图填 教学目标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第一课古代埃及》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字、太阳历、属大河文明
我们亚洲非洲的文明影响世界的,我们虽然落后一
点,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第一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历史
教学课例名
《第一课古代埃及》
称
古代埃及的文明河流单教学的重点: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象形 教材分析
文字、尼罗河流域。难点:尼罗河的赠礼的理解以及古
王国、中王国、新王国时代的理解。
1、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
先给学生预习(5 分钟)),老师讲解(10 分钟)。
给学生做练习(10 分钟),给学生来识记本课的知识
教学过程 点,老师来问学生,男生问女生答,女生提问男生回答,
也可以学生来问老师回答。(15 分钟)教师尽量精讲
多练,顾及全部学生。
古代埃及:
时间:公元前 3500 年---公元前 3100 年,
河流:尼罗河流域 课例研究综
教学目标
2、金字塔。
3、法老的统治。
学生接受能力一般,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学生的识 学生学习能
记方法是“暂时记忆”记得快,忘得快,大多数学生积 力分析
极配合,抽象的知识学生很难理解。
利用金字塔图片和多媒体课件、讲故事等来提高学 教学策略选
生的学习兴趣,我的主张“爱国从学习历史开始”。培 择与设计
养学生既学习历史知识,又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古代埃及》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和成就。
教材内容包括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尼罗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艺术成就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埃及的基本概况,掌握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但他们对古代埃及的了解可能局限于一些表面现象,对于古埃及的深层次文明成就和影响还需通过课堂学习来进一步挖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讨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艺术成就等,掌握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尊重和欣赏,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古埃及的宗教信仰、社会制度、艺术成就等。
2.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古埃及文明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古埃及文明的基本情况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知识框架。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古埃及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等。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分析归纳法:学生通过对古埃及文明的学习,分析归纳出其特点和价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资料:教师收集相关古埃及文明的图片、文献等资料,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尼罗河流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 教学设计古代埃及

古代埃及【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埃及文明是人类最早的文明之一,它蕴含着无数人类智慧的结晶,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课共分三个板块,即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金字塔和法老的统治。
通过古代埃及处于尼罗河流域,属于大河流域文明的典型,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造就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古埃及文明演进过程中,王朝更替频繁,图特摩斯三世时期疆域辽阔,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法老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古埃及文明辉煌灿烂而具有独特性,在科学和文化领域取得非凡的成就,其中最具象征性的就是金字塔,金字塔的建造,表明了当时国家庞大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社会发展水平,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本课将以辉煌独特的古埃及文明为核心,从古埃及的文明起源,文明历程,文明成果几个方面来展现古埃及文明的方方面面。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七、八年级学习过四大文明古国的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通过旅游、看展览等方式对尼罗河和金字塔有过一定的了解,这些成为本课学习的重要知识储备;九年级的学生也已经初步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方法与原则,收集整理史料、口头表达、合作学习能力已大大加强,为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创造了条件。
但学生对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缺乏全面的认识,需要在课程中加以引导。
【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古埃及的地图、图片,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产生与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2、通过了解其历史沿革,理解古埃及法老的无限权力和大河流域政治文明的特征;3、通过学生搜集古埃及金字塔以及文明成果的史料及合作探究,认识金字塔是古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力量创造的世界奇迹,同时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4、感受古埃及文明的灿烂辉煌和独特魅力,认识古埃及文明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和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古埃及文明演进历程;金字塔。
难点: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土壤”。
教学预设: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小结:尼罗河为人类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
滥促进古埃及农业的发展,而其平缓的河水以及盛行风
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这些有利条件促进尼罗河地区
的统一与发展。 尼罗河的地理位置、地势特点、气候类型、作用引
导学生了解其河对埃及的发展的重要性。
第 1 课古代埃及一、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探讨古 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用多媒体出示赞美尼罗河的诗歌及图片。 该学生认真观看古埃及示意图,尼罗河流经的区 域。 设问:解释歌曲“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 了呼吸”。 教学预设:尼罗河是唯一的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 条件。 课例研究综 设问:解释歌曲“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 述 的土壤”。 教学预设: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学生理解歌曲含义,说出尼罗河的作用:尼罗河为 人类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古埃及农业的 发展,而其平缓的河水以及盛行风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 件,这些有利条件促进尼罗河地区的统一与发展。 二、古埃及的文明成果象形文字、金字塔 用媒体出示几个象形文字,让学生猜测其含义 设问:象形文字有什么特点
教学预设:与事物的形状相似 小结:象形文字是最古老的文字,是古埃及人发明 创造的成就。 金字塔 出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请同学介绍下自己所知道的金字塔 教学预设:胡夫金字塔 学生:观看 P4 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设问:金字塔是由谁建造的?你从中领悟到什么道 理? 教学预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小结:金字塔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埃及文明的 象征,它的建造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教学反思 通过对本课知识点的讲解,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设计,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记住知识点,金字塔的建 造,了解到人民群众的伟大,他们是历史的缔造者。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九年级上册第一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历史
教学课例名
《九年级上册第一课古代埃及》
称
本科需要学习的内容有:尼罗河及古代埃及文明金
字塔
教材分析
重点是:古代埃及的埃及文明、金字塔
难点是: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征
1、基础性知识目标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古埃及的建立、文明象征金
力分析 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尼罗河的地理位置,理解尼罗河
对埃及发展的作用,小组派出代表发表意见。通过对金
字塔、狮身人面像,了解埃及国王权利和威严。
(在本堂课中,引导学生识图、读图、理解图意,
了解尼罗河对埃及发展的作用,通过物质基础决定上层 教学策略选
建筑,在了解埃及的文明象征金字塔,金字塔的构建及 择与设计
特点,启发学生热爱探索,努力创新,为祖国的崛起而
努力奋斗。
探讨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用多媒体出示赞美尼罗河的诗歌及图片。
该学生认真观看古埃及示意图,尼罗河流经的区
域。
设问:解释歌曲“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
了呼吸”。
教学预设:尼罗河是唯一的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 教学过程
条件。
设问:解释歌曲“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理解尼罗河是孕育古代埃及文明的摇篮
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代埃及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
生深刻体会到人类社会文明产生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
共同努力创造的结果;通过对金字塔的特征的了解,使
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
是历史的创造者。
学生学习能
学生在学习本课时需要识图、读图、理解图意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