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之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章第2节(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

它是在学生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根底上,学习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不仅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时机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开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

其逻辑顺序如下: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学生依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

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通过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概念〔倍的概念、除法的含义〕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体会身边的许多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根底。

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本课是在学生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根底上,学习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是比较快的,多数学生思维生动,特长提问。

统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二)》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统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二)》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42例3,完成教科书P43~44“练习九”第4、6题。

▶教学目标1.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有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会选择有用的信息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激活经验课件出示习题。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表内除法(一)”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唤醒学生已有的平均分的经验,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前面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

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明明想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明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

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明明吗?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明明去商店看一看吧!课件出示教科书P42例3。

◎教学笔记32÷8=◎教学笔记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学情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

一个玩具鹿6元,一个计数器8元,一个皮球9元。

玩具车的标价被遮住了。

要帮助明明求出56元可以买几个计数器。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小组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需要知道总钱数和计数器的单价,我们知道一共有56元,一个计数器8元。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感受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师: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一个计数器8元,求56元能买几个计数器,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应该用除法计算。

师:如何列式计算呢?【学情预设】56÷8=7(个)。

小学数学人教版(2014秋)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数学人教版(2014秋)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15里面有______个3,______里面有6个6.【答案】5,36【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解答】15里面有5个3,36里面有6个6.2.【答题】把24个灯泡放在6个盒子里,平均每个盒子里放______个.【答案】4【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除法解决问题.根据题意,把24个灯泡放在6个盒子里,求平均每个盒子里放多少个,也就是求每份是几个,用除法计算,列式是24÷6=4(个).【解答】24÷6=4(个),答:平均每个盒子里放4个.故此题的答案是4.3.【答题】老师买来一条长10米的绳子,每2米做一根跳绳,可以做______根跳绳.【答案】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根据题意,老师买来一条长10米的绳子,每2米做一根跳绳,求可以做多少根跳神,就是求10里面有几个2,用除法计算,列式是10÷2=5(根).【解答】10÷2=5(根),答:可以做5根跳绳.4.【答题】把18枝花每6枝扎成一束,一共可以扎成______束.【答案】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根据题意,把18枝花每6枝扎成一束,求可以扎成多少束,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列式是18÷6=3(束).【解答】18÷6=3(束),答:一共可以扎成3束.5.【答题】张师傅买来15瓶矿泉水,每人3瓶,可以分给______个人.【答案】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根据题意,张师傅买来15瓶矿泉水,每人3瓶,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列式是15÷3=5(个).【解答】15÷3=5(个),答:可以分给5个人.6.【答题】游乐园里来了25个小朋友,如果每架儿童飞机上坐5人,需要()架儿童飞机.A.4B.5C.6【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根据题意,游乐园里来了25个小朋友,每架儿童飞机上坐5人,求需要多少架儿童飞机,就是求2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列式是25÷5=5(架).【解答】25÷5=5(架),答:需要5架儿童飞机.7.【答题】小明买来12个苹果,平均分给奶奶、爸爸、妈妈和他自己,奶奶分到()个苹果.A.2B.3C.4【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小明买来12个苹果,平均分给奶奶、爸爸、妈妈和他自己,求奶奶分到几个,就是求每份是几个,用除法计算,列式是12÷4=3(个).【解答】12÷4=3(个),答:奶奶分到3个苹果.8.【答题】兔妈妈买回16棵白菜,平均分给4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棵.A.2B.3C.4【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根据题意,兔妈妈买回16棵白菜,平均分给4只小兔,求每只小兔分几棵,就是求每份是几个,用除法计算,列式是16÷4=4(棵).【解答】16÷4=4(棵),答:每只小兔分到4棵.9.【答题】六年级一班有30人玩激流勇进的游戏,每船可以坐5人,至少租()条船.A.4B.5C.6【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根据题意,30人玩激流勇进的游戏,每船可以坐5人,求至少租几条船,用除法计算,列式是30÷5=6(条).【解答】30÷5=6(条),答:至少租6条船.10.【答题】一共有()副羽毛球拍.A.2B.5C.10【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根据题意,一共有10个羽毛球拍,每2个组成一副羽毛球拍,求有几副羽毛球拍,用除法计算,列式是10÷2=5(副).【解答】10÷2=5(副),答:一共有5副羽毛球拍.11.【答题】每6个蛋糕装一盒,30个蛋糕装()盒.A.5B.6C.10【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根据题意,每6个蛋糕装一盒,求30个蛋糕装几盒,就是求30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列式是30÷6=5(盒).【解答】30÷6=5(盒),答:30个蛋糕装5盒.12.【答题】二(1)班有24名同学,排成4列做广播操,平均每列有()名同学.A.5B.6C.8【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根据题意,24名同学,排成4列做广播操,求平均每列有几名同学,就是求每份有几名,用除法计算,列式是24÷4=6(名).【解答】24÷4=6(名),答:平均每列有6名同学.13.【答题】6个皮球装一盒,18个皮球可装()盒.A.2B.3C.4【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根据题意,6个皮球装一盒,求18个皮球可装几盒,就是求18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列式是18÷6=3(盒).【解答】18÷6=3(盒),答:18个皮球可以装3盒.14.【答题】王老师有20张红纸,每4张红纸可以做一顶小帽子,可以做______顶小帽子.【答案】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根据题意,20张红纸,每4张红纸可以做一只小帽子,求可以做几顶小帽子,就是求20里面有几个4,用除法计算,列式是20÷4=5(顶).【解答】20÷4=5(顶),答:可以做5顶小帽子.15.【答题】学校共有松树和柏树12棵,而且这两种树一样多,平均每种树有______棵.【答案】6【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根据题意,学校共有松树和柏树12棵,而且这两种树一样多,求平均每种树有多少棵,就是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列式是12÷2=6(棵).【解答】12÷2=6(棵),答:平均每种树有6棵.16.【答题】有15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够装______台电扇.【答案】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根据题意,根据题意,15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求这些扇叶够装多少台电扇,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3,用除法计算,列式是15÷3=5(台).【解答】15÷3=5(台),答:这些扇叶够装5台电扇.17.【答题】矿泉水每瓶4元,16元可以买______瓶.【答案】4【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根据题意,矿泉水每瓶4元,求16元可以买多少瓶,就是求16里面有几个4,列式是16÷4=4(瓶).【解答】16÷4=4(瓶),答:16元可以买4瓶.18.【答题】小玲有3元钱,他想买6角一张的邮票,可以买______张.【答案】5【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根据题意,小玲有3元钱,他想买6角一张的邮票,求可以买多少张,就是求3元里面有多少个6角,先将单位统一,再用除法计算.【解答】3元=30角,30÷6=5(张),答:可以买5张.19.【答题】小胖和3个同学做了12朵红花,12朵兰花,平均每人做______朵花.【答案】6【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根据题意,小胖和3个同学做了12朵红花,12朵兰花,求平均每人做多少朵花,先要计算出4名同学一共做了多少朵花,再用除法计算.【解答】12+12=24(朵),1+3=4(人),24÷4=6(朵),答:平均每人做6朵花.20.【答题】有一些糖,比20块多,比30块少,刚好平均分给6个孩子,每个孩子可能分得______块.【答案】4【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用2~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根据题意,这些糖刚好平均分给6个孩子,说明这些糖的总数刚好可以除以6,又因为这些糖比20块多,比30块少,所以这些糖应该有24块,因此每个孩子可能分得24÷6=4(块).【解答】因为24÷6=4(块),所以这些糖有24块,每个孩子可能分得4块.。

二年级数学下册4表内除法二3用除法解决购物问题课件新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4表内除法二3用除法解决购物问题课件新人教版
点拨:求一共需要多少钱, 就是求 4 个 4 是多少,用乘32÷8=4(碗) 口答: 32 元可以买 4 碗藕粉。
点拨:求 32 元可以买几碗藕粉,就是求 32 里有几 个 8,用除法计算。
(3) (开放题) 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 答吗? (答案不唯一) 9 元可以买几个油条? 9÷3=3(个) 口答: 9 元可以买 3 个油条。
知 识 点 2 求物品的单价
2.龙游发糕 12 元一块,买一块发糕的钱可以买 6 个温州鱼丸,一个鱼丸多少钱? 12÷6=2(元) 口答:一个鱼丸 2 元。
点拨:求一个鱼丸多少钱就是把 12 平均分成6 份, 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提 升 点 提出并解决问题
3.(1)买 4 个青饺,一共需要多少钱? 4×4=16(元) 口答:一共需要 16 元钱。
第 4 单元 表内除法(二) 第3课时 用除法解决购物问题
知 识 点 1 理解求购买物品数量的解题思 路并检验
1.义乌小商品市场物品种类丰富,价格实惠。想一
想,20 元可以买几个 ?
列式是 20 ÷ 5
5 4 (个)
5×4=20(元)
20 除
点拨:已知总钱数是 20 元,一个订书机的价格是 5 元,求可以买几个,就是求 20 里有几个 5,用除 法计算,可以根据“单价 × 数量 = 总价”验证是 否正确。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第一章:除法的概念引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乘法口诀。

2. 引入除法的概念,讲解除法算式的构成。

3. 运用图片和实物,让学生初步感知除法的意义。

教学活动:1. 利用图片和实物,如分水果、分食物等,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2. 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算式的书写。

3.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对除法的理解。

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分食物、分配物品等。

第二章: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 运用例题,让学生理解表内除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活动:1.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学习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

2. 学生独立完成表内除法的计算练习。

3.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

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表内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物品的单价等。

第三章:除法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计算单价、数量等。

2. 运用例题,让学生理解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活动:1.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学习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2. 学生独立完成除法的应用练习。

3.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应用方法。

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等。

第四章:除法的进一步理解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含义,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除法的运算规律,如除法的性质、除法的运算顺序等。

2. 运用例题,让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活动:1.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学习除法的运算规律。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除法运算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
-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设想
3.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关于表内除法的思维导图,涵盖除法的概念、运算方法、基本性质、应用场景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概括能力。
4.选取一道具有挑战性的应用题,要求学生用除法解决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逻辑思维能力。
5.家长协助孩子进行一次除法运算竞赛,记录成绩,让孩子在竞赛中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同时增进亲子关系。
-设计合作任务,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
4.丰富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开展口算、笔算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5.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除法问题: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除法实例,让学生感受除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设计有趣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通过提问、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究除法的运算规律。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质疑精神。
3.分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5.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解决问题为核心,紧密结合学科内容和课程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解决问题专项训练(50道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解决问题专项训练(50道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解决问题专项训练(50道习题)1.看图列算式。

2.看图写算式。

□+□=□□×□=□□÷□=□□÷□=□3.12个小朋友跳绳,平均分成4组,每组有几人?4.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把这些桃送给他的6个好朋友,平均每人分得几个?5.(1)小华带了40元,买了一架和一个,小华还剩多少钱?(2)如果小华用剩下的钱全部用来买,能买多少个?6.花绳的长度是白绳的几倍?7.王老师有30张卡通画片,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张?8.学校图书室有24本《成语故事》.(1)每班发6本,可以发给几个班?(2)每班发7本,可以发给几个班,还剩几本?9.购物。

(1)明明带了30元钱可以买几个文具盒?(2)红红带了120元钱,买了一辆玩具汽车,剩下的钱还够买一个书包吗?10.毛巾原来10元一条,现在优惠促销,一次买4条32元。

现在每条毛巾多少元?现在每条毛巾比原来便宜多少元?11.饼干原来10元一包,现在优惠促销:3包24元。

(1)现在每包多少元?(2)现在每包比原来便宜多少钱?12.圈一圈,写一写:将下面的桃子平均分成几份,然后在横线上写出算式。

________算式:________13.看图列式计算14.购物。

买1辆的钱可以买多少个?15.把12根胡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白兔,每只小白兔可以分多少根?16.看图回答。

(1)买8块手帕,一共需要多少钱?(2)用36元钱可以买几个茶杯?(3)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17.买哪箱橙子最合算?18.把一条绸带平均分成3份。

19.帮小猴分桃。

共有________个桃,平均分给________只小猴,每只小猴分________个。

________20.学校有45盆月季花,平均分给二年级5个班,每班能分多少盆?21.每支钢笔6元,30元可以买几支钢笔?22.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3份。

算式:23.把24根竹笋平均分给8只熊猫,每只熊猫有几根竹笋?24.有36朵花。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优质课教学设计6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优质课教学设计6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优质课教学设计6表内除法(二)例3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第42页例3及相应的练。

教学目标:1.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选择有效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中,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深化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研究的乐趣。

目标分析:学生掌握了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后,通过本课的研究,能进一步运用除法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解决的过程中,懂得信息的整理,数据的分析,模型的建构,充分感受乘法和除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会提出问题、选择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等材料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激活经验课件出示:1.计算并说一说时你用到的口诀。

63÷7=。

72÷9=。

54÷6=63÷9=。

72÷8=。

54÷9=2.填空,说一说分别怎么列算式?45里面有()个5.56里面有()个8把4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把2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设计企图:设计两组复题,直观形象地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

旨在把两种模型:一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二是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外一个数。

通过复做好铺垫,凸显新旧知识的内在接洽。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一)了解信息,明确问题。

1.课件出例如3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引导学生看图:图中有哪些物品,物品下面的数据是什么意思?你还有什么发现?(小汽车的价钱没有给出)3.交流获取信息:一只玩具熊6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

4.明确所求问题: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二)阐发题目,探究方法。

1.选择信息,引发思考。

(1)要求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必须知道什么信息?(一个地球仪8元)(2)怎样解答?请你动手摆一摆、画一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
1.有72个桃子,每只小猴子分8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子?
2.大象一次可以运5根木头,要运40根木头,需要运几次?
3.1个房间住5只小鹿,有45只小鹿,需要几间房子?
4.把36个玉米平均分给4只小熊,每只小熊分几个?
5.小刺猬每次可以运送3个果子,现在要运送27个果子,它要运送几次?
6.小明家每天早晨吃3个鸡蛋,4杯牛奶,6片面包:
(1)妈妈买了24个鸡蛋,够他们吃几天?
(2)妈妈买了30片面包,够他们吃几天?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7.把12个苹果平均分,正好分完。

有几种不同的分法?请写出不同分法的算式。

(不考虑分1份和
12份的情况。


米长的彩带,剪了7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
9.购物。

7元/个?元/把 6元/本 9元/个
①42元可以买几个笔记本?
②40元可以买5把剪刀,每把剪刀多少钱?
③63元可以买哪一种物品,正好买几件?
10.
每天工作时间最长的是谁?(每周7天计算)
11、
(1)芳芳的钱正好够买5辆玩具汽车,芳芳有多少元钱?
(2)买1双鞋的钱,正好买5个皮球。

1个皮球几元钱?
(3)丽丽有29元钱,买一个皮球后,剩下的钱可以买几个闹钟?(4)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