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修辞格一 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 第五章 修辞PPT课件

(曹雪芹)
(一)基本要求
❖ 1、准确朴实。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密切相关。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 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 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朱自清《背影》)——质朴而有神韵, 字字传情,真切地表现了父爱。
要求
❖ 2、简洁有力。遣词用字不要烦冗拖沓,要简约而有分量。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
此例多为短句对话。有的句子主谓之间还要加个 语气词断开:“这个啊,叫做雨。”反映夫妻之间 感情亲密,语言色彩轻松而欢快。
长句
❖ (2)长句:如果没有必要,一般避免用长句。因为结构复 杂,词语比较多,阅读起来费力。造句也难以驾驭,容易出 错。 长句最常见的情况是修饰语多,不容易把握,可以采取长 句化短的办法,将长句的表述分成几个步骤,第一步说句子 的基本结构的意思,然后再说修饰语的意思。
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 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 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鲁迅《故乡》) ❖ “分明”,预示人们不愿意出现、害怕出现的事情终于出现
了。“老爷!”与其说是恭敬的呼唤,毋宁说是纯真的童友 之情,美好的儿时回忆被埋葬的宣告。
❖ 4、形象生动。形象生动的词语可以唤起人们的联 想和想象,对客观事物获得真切的感受。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 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 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 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 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老舍《内 蒙风光》)
(一)基本要求
❖ 1、准确朴实。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对生活的体验、感受密切相关。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 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 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朱自清《背影》)——质朴而有神韵, 字字传情,真切地表现了父爱。
要求
❖ 2、简洁有力。遣词用字不要烦冗拖沓,要简约而有分量。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
此例多为短句对话。有的句子主谓之间还要加个 语气词断开:“这个啊,叫做雨。”反映夫妻之间 感情亲密,语言色彩轻松而欢快。
长句
❖ (2)长句:如果没有必要,一般避免用长句。因为结构复 杂,词语比较多,阅读起来费力。造句也难以驾驭,容易出 错。 长句最常见的情况是修饰语多,不容易把握,可以采取长 句化短的办法,将长句的表述分成几个步骤,第一步说句子 的基本结构的意思,然后再说修饰语的意思。
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 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 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鲁迅《故乡》) ❖ “分明”,预示人们不愿意出现、害怕出现的事情终于出现
了。“老爷!”与其说是恭敬的呼唤,毋宁说是纯真的童友 之情,美好的儿时回忆被埋葬的宣告。
❖ 4、形象生动。形象生动的词语可以唤起人们的联 想和想象,对客观事物获得真切的感受。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 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 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 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 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老舍《内 蒙风光》)
最新第五章修辞[001]PPT
![最新第五章修辞[001]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c1eff8bd64783e08122b30.png)
第五章修辞[001]
4.运用衬词
❖ 二月里来好春光 家家户户种田忙。
…
❖ 我们扒飞车那个搞机枪, 闯火车那个炸桥梁;……
第五章修辞[001]
三、韵脚的选调
❖ 什么是韵脚 韵脚是指句末押韵的音节(字)。
❖ 在诗歌和唱词等韵文中,为了便于朗读和记忆, 常在每句或隔句的末尾使用韵腹相同或韵腹韵尾相 同的字,这就是押韵。
调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五章修辞[001]
二、音节的组合
(一)音节组合的原则 1.音节匀称原则 2.与语境协调的原则
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像什么神仙画家 从天边跑过,信手运笔,轻轻抹在青山之旁,碧空 之上。又像从别的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羽毛, 若飞、若停,吸之若来、吹之若去。这时候,你鼻 翼歙动,只觉洁净清爽,沁人心脾,纵目四望,只 觉耳目一新。
❖ 现代散文也应适当注意平仄。 ❖ 老舍先生说:“在汉语中,字分平仄。调动平仄,
在我们的诗词形式发展上起过不小的作用。我们今 天既用散文写戏,自然就容易忽略了这一端,只顾 写话,而忘了注意声调之美。其实,即使写散文, 平仄的排列也还该考究。”(《戏话浅论》)
第五章修辞[001]
五、节奏的把握
❖ 郭沫若在《论节奏》中谈到:“大概先扬后 抑的节奏,便沉静我们。先抑后扬的节奏, 便鼓舞我们。这是一定的公例,钟声是先扬 后抑的,初扣的时候顶强,曳着的袅袅的余 音渐渐微弱下去。海涛的声音是先抑后扬, 初起的时候从海心渐渐卷动起来,愈卷愈快, 卷到岸头来,‘拍’(啪)的一声打成粉碎。因 为有这样的关系,所以我们听钟声和听海涛 的心理完全是两样。”
第五章 修辞
第五章修辞[001]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一、修辞 (一)“修辞”溯源
4.运用衬词
❖ 二月里来好春光 家家户户种田忙。
…
❖ 我们扒飞车那个搞机枪, 闯火车那个炸桥梁;……
第五章修辞[001]
三、韵脚的选调
❖ 什么是韵脚 韵脚是指句末押韵的音节(字)。
❖ 在诗歌和唱词等韵文中,为了便于朗读和记忆, 常在每句或隔句的末尾使用韵腹相同或韵腹韵尾相 同的字,这就是押韵。
调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五章修辞[001]
二、音节的组合
(一)音节组合的原则 1.音节匀称原则 2.与语境协调的原则
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的白云,像什么神仙画家 从天边跑过,信手运笔,轻轻抹在青山之旁,碧空 之上。又像从别的什么仙境飘来的片片银色羽毛, 若飞、若停,吸之若来、吹之若去。这时候,你鼻 翼歙动,只觉洁净清爽,沁人心脾,纵目四望,只 觉耳目一新。
❖ 现代散文也应适当注意平仄。 ❖ 老舍先生说:“在汉语中,字分平仄。调动平仄,
在我们的诗词形式发展上起过不小的作用。我们今 天既用散文写戏,自然就容易忽略了这一端,只顾 写话,而忘了注意声调之美。其实,即使写散文, 平仄的排列也还该考究。”(《戏话浅论》)
第五章修辞[001]
五、节奏的把握
❖ 郭沫若在《论节奏》中谈到:“大概先扬后 抑的节奏,便沉静我们。先抑后扬的节奏, 便鼓舞我们。这是一定的公例,钟声是先扬 后抑的,初扣的时候顶强,曳着的袅袅的余 音渐渐微弱下去。海涛的声音是先抑后扬, 初起的时候从海心渐渐卷动起来,愈卷愈快, 卷到岸头来,‘拍’(啪)的一声打成粉碎。因 为有这样的关系,所以我们听钟声和听海涛 的心理完全是两样。”
第五章 修辞
第五章修辞[001]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一、修辞 (一)“修辞”溯源
现代汉语修辞PPT课件

2021/6/16
2
• Rhetoric: the skill of using languange in
speech or writing in a special way that influences or entertains people
2021/6/16
3
• 烟花的一瞬是快乐,流星的一瞬是祈愿,
•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
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 寂寞。
2021/6/16
10
• 2、审美原则
• 修辞无论是选择还是加工,都是构建语言
美的活动,是运用语言的艺术。修辞充分 利用语言的审美价值来满足人们的美感需 要,审美原则是修辞的基本原则。
• 人们一般把整齐、匀称、平衡、富于变化
• 一、词语的选用 • 词语选用是词语修辞的重要途径,在选用
词语时应注意:
• 1、把握词语的含义,如: •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
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知道)是没有出 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2021/6/16
16
• 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
一个鲜红的馒头,……老栓还踌躇着;黑的 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
能达意。
2021/6/16
7
• 三、指研究修辞规律的科学,即修辞学,
如:
• 王老师是搞语法的,张老师是搞修辞的。
•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1932)是我国
第一部兼顾古今作品的全面而系统地论述 修辞的修辞学专著。
2021/6/16
8
• 二、修辞的原则 • 1、适切原则 修辞以适应和切合题旨、情境为首
•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
高中生应掌握的修辞格精选教学PPT课件 通用

假如把上述问题改成“这个比喻有什么表达作用(效果),又该 如何回答呢?
■借代
●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例1 我拿了新闻看。长腿装着无聊的脸,坐在安乐椅子上。 ●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 例2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用具体事物代抽象。 例3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用专有名称代泛称事物。 例4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用形象的穿着代一类人物。 例5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 个是西装。
网络真好,把流离失所的孤单找了回 来,把 散落在 旮旯角 儿的孤 独找了 回来, 把画地 为牢的 伶仃找 了出来 ,把默 默无闻 的僻静 找了出 来,让 从前的 天真回 到现实 ,让过 去的笑 语回到 现在。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象久违的亲人一 样热情 ,一串 串熟悉 的声音 ,象欢 快的黄 莺一样 热切, 熙熙攘 攘,笑 逐颜开 。
②桥下的睡莲正沉睡未醒。
释:①是比喻中的暗喻,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②是比 拟中拟人,不存在相似点问题。
●练习: 1.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比喻还是比拟辞格,并指出是哪种比拟, 用哪些词上。 ①时间是一支铁鞭,生命是一树繁花。 ②湘云慢启秋波,见了众人,又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 了。 ③雨伞,你注定一生与乌云为伴。
她那婉转的歌声,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打动了我的心。 答案:她那婉转的歌声,如同黄莺和鸣一般,打动了我的心。
练3:一位学生在学习中写落叶飘零的情景时写道:”一片片的 落叶,轻轻悠悠地飘向原野、大道,也飘在人们身上。请运用 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将这句话修改得形象些,读起来有一 种韵律感。
参考答案:一片片落叶,像蝴蝶拍打着金灿灿的翅膀,轻轻地飞 向原野,飞向大道,飞落在人们身上。 练习4: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 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 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借代
●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例1 我拿了新闻看。长腿装着无聊的脸,坐在安乐椅子上。 ●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 例2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用具体事物代抽象。 例3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用专有名称代泛称事物。 例4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用形象的穿着代一类人物。 例5 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 个是西装。
网络真好,把流离失所的孤单找了回 来,把 散落在 旮旯角 儿的孤 独找了 回来, 把画地 为牢的 伶仃找 了出来 ,把默 默无闻 的僻静 找了出 来,让 从前的 天真回 到现实 ,让过 去的笑 语回到 现在。 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象久违的亲人一 样热情 ,一串 串熟悉 的声音 ,象欢 快的黄 莺一样 热切, 熙熙攘 攘,笑 逐颜开 。
②桥下的睡莲正沉睡未醒。
释:①是比喻中的暗喻,突出的是两事物的相似点;②是比 拟中拟人,不存在相似点问题。
●练习: 1.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比喻还是比拟辞格,并指出是哪种比拟, 用哪些词上。 ①时间是一支铁鞭,生命是一树繁花。 ②湘云慢启秋波,见了众人,又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 了。 ③雨伞,你注定一生与乌云为伴。
她那婉转的歌声,如同燃烧的火焰一般,打动了我的心。 答案:她那婉转的歌声,如同黄莺和鸣一般,打动了我的心。
练3:一位学生在学习中写落叶飘零的情景时写道:”一片片的 落叶,轻轻悠悠地飘向原野、大道,也飘在人们身上。请运用 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将这句话修改得形象些,读起来有一 种韵律感。
参考答案:一片片落叶,像蝴蝶拍打着金灿灿的翅膀,轻轻地飞 向原野,飞向大道,飞落在人们身上。 练习4: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 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 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 语,高山昂然抗争。 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 走了草地上的珠玑。
现代汉语修辞国家精品课程课件PPT

拓展阅读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和修辞 学著作,以拓宽视野和增强对修辞的 理解。
持续学习
提醒学生保持对现代汉语修辞研究的 关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对现代汉语修辞研究的展望
跨学科融合
随着学科的发展,现代汉语 修辞将与心理学、社会学、 文化学等学科相互融合,形 成更为丰富的研究领域。
语言技术的运用
拟人
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类的特征,增强文学表 现力。
反语
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意
象征
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押韵
使诗歌的音韵更加和谐,增强音乐美感。
反复
通过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对偶
使用结构相似、意义相对的词语或句子,使诗歌更加工整、优美。
讲解了句子的结构、表达 方式和修辞手法,如排比 、对偶、顶真等,以提高 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重点介绍了如何构建完整 的文章或语篇,包括文章 的开头、结尾、过渡、呼 应等方面的技巧。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
深入实践
建议学生在日常表达中积极运用所学修 辞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与讨论
建议学生加入相关的学术讨论群体, 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心得,共同进步。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05
现代汉语修辞的 基本概念…
语音修辞
词语修辞
句子修辞
篇章修辞
详细介绍了现代汉语修辞 的定义、特点、原则和功 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 基础。
讲解了如何通过语音手段 ,如押韵、节奏、语调等 ,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探讨了词语的选择、搭配 、锤炼等方面的技巧,以 及如何通过词语的巧妙运 用来表达思想感情。
高考语文修辞格讲义课件

先反后正 (王周生《陪读夫人》)
➢这样的风气的民众是灰尘,不是泥土,在他这里长 不出好花和乔木来。
先正后反(鲁迅《未有天才之前》)
6.回喻
又称“迂喻”、“迂回喻”,是一种先提出喻体, 再否定喻体,然后引出本体的比喻。
➢站在高山向西看,一条白带绕丛山,不是带,原是新开公路 上岭来。 ➢站在高山向西瞧,朵朵白云山上飘,不是云,原是钻井工房 搭山顶。(青海民歌)
• 2.用来比拟的人和物在性格、形态、动作等方面 应该有相似或相近之点,才能把物写得像真正的 人一般,或把人写得像真正的物一样。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比喻重点在“喻”,即以乙事物“喻”甲事物,甲 乙两事物一主一从。喻体一定要出现。
比拟的重点在“拟”,即将甲事物“当做”乙事物 来写,甲乙两事物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一定 要出现。
坐在轮椅上的罗斯福,是美国历届总统中的佼佼者,也是“二
战”中世界公认的反法西斯英雄。然而,大山近处不显高,仆
人眼里无伟人。罗氏尤喜在椭圆形的总统办公室里与美人单独
幽会。……
(李存葆《飘逝的绝唱》)
风不吹花花不摆,妹不招手郎不来。(民歌)
卑下低劣的群体里,不可能有真正的文学产生。河流污染了,
我不相信其间生出的鱼类会是洁净的、鲜活的。
4.从范畴上看,辞格是使用语言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修辞现象, 而不是其他现象。
一、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 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辞格,也叫“譬喻”。
我们的祖国 像 花园。
本体
喻词 喻体
构成比喻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
比喻一般包括三 个部分:本体, 喻体,喻词。
“第小一王,像本他体哥和哥喻”体必须 “是这本件质衣上服不跟同那的件两一类样” 都事不物是,同比类喻事。物一般不 能构成比喻。
修辞格知识讲座 课件

修辞格知识讲座
高考大纲要求的修辞格8类 1、比喻 2、比拟 3、借代 4、夸张 5、对偶 6、排比 7、设问 8、反问
中学课本规定掌握的修辞格共 24 种
初中12种: 1. 比喻 2.借代 3. 拟人 4. 夸张 5. 对比 6. 对偶 7. 排比 8.反复 9. 反语 10. 引用 11. 设问 12. 反问
九、反语
1.正意反说。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 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高中12种: 13. 博喻 14. 移觉 15. 互文 16. 顶真 17. 拈连 18. 仿词 19. 呼告 20. 讳饰 21. 双关 22. 拟物 23. 移就 24. 比兴
附3 种: 25. 层递 26. 衬托 27. 飞白
一、比喻
(一)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类似的地方, 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 (二) 比喻通常包括四个要素: ①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 ②喻体(用来作比喻的事物 ), ③喻词(使本性和喻体发生相比关系的词 ), ④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 (三)比喻的基本类别有三种: 1.明喻 2.暗喻 3.借喻
(详见第13 种)
9. 通喻 即“通感”“移觉”
(详见第14 种)
二 、借代 ①有本体,即被借代的对象。 (本体一般不出现 )。
②有借体,即替代本体的事物。 ③本体和借体之间有实际关系,表面是两种事物, 实际上是一种事物。 借代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式:
1.借本体的特征或标志来代表本体。 (1)迎面来了几个“旧毡帽”。 (2) 这种好事肯定是红领巾做的。 (3) 花白胡子不出声了。
表明喻体和本体的相似的关系。因“像”的 意思隐含在内,所以也叫“隐喻”。常用的 喻词有:是、成、成了、变成、化成等动词。
例如: (1)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2)我成了落汤鸡。 (3)阶级仇、民族恨、化作一把把利剑。
高考大纲要求的修辞格8类 1、比喻 2、比拟 3、借代 4、夸张 5、对偶 6、排比 7、设问 8、反问
中学课本规定掌握的修辞格共 24 种
初中12种: 1. 比喻 2.借代 3. 拟人 4. 夸张 5. 对比 6. 对偶 7. 排比 8.反复 9. 反语 10. 引用 11. 设问 12. 反问
九、反语
1.正意反说。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 骂着自己的狠心贼。
高中12种: 13. 博喻 14. 移觉 15. 互文 16. 顶真 17. 拈连 18. 仿词 19. 呼告 20. 讳饰 21. 双关 22. 拟物 23. 移就 24. 比兴
附3 种: 25. 层递 26. 衬托 27. 飞白
一、比喻
(一)比喻是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类似的地方, 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 (二) 比喻通常包括四个要素: ①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 ②喻体(用来作比喻的事物 ), ③喻词(使本性和喻体发生相比关系的词 ), ④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 (三)比喻的基本类别有三种: 1.明喻 2.暗喻 3.借喻
(详见第13 种)
9. 通喻 即“通感”“移觉”
(详见第14 种)
二 、借代 ①有本体,即被借代的对象。 (本体一般不出现 )。
②有借体,即替代本体的事物。 ③本体和借体之间有实际关系,表面是两种事物, 实际上是一种事物。 借代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式:
1.借本体的特征或标志来代表本体。 (1)迎面来了几个“旧毡帽”。 (2) 这种好事肯定是红领巾做的。 (3) 花白胡子不出声了。
表明喻体和本体的相似的关系。因“像”的 意思隐含在内,所以也叫“隐喻”。常用的 喻词有:是、成、成了、变成、化成等动词。
例如: (1)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2)我成了落汤鸡。 (3)阶级仇、民族恨、化作一把把利剑。
修辞格课件

雾那样温顺;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 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返回
2、暗喻 : “甲是乙”
喻词用“是、成为、成了、变成”等。 ①草原的天气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②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 ③那排冬青越长越高,变成一堵绿色的墙。
▲暗喻的其它情势:
(1)否定的比喻:
④ 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 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 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鲁迅《忆韦素园》)
上下句意思相连
宽对、严对
返回
三、修 辞 格 (之二)
(九)反复 (十)换算 (十一)设问 (十二)反问 (十三)对偶 (十四)排比
层递
(十五)引用
排比:由三个 或三个以上结构 相同的句子或短 语构成 。
层递:排列顺 序是层层递进的 (是排比中的一 个特殊次类)
返回
三、修 辞 格 (之二)
(九)反复 (十)换算 (十一)设问 (十二)反问 (十三)对偶 (十四)排比
——使用借代,代体和本体的关联要力求明显,否则, 容易造成费解或误解。
(五)借代与借喻的区分:
其一,借喻侧重类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其二,借喻能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 。 例: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可改为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
壁)
返回
——依附于拟物 ④这时有一阵音乐不易觉察地浮现了。 ——依附于拟物
返回
(三)运用通感应注意: 通感是一种奇妙的“移花接木”,
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 不可随便为之,张冠李戴,以致“沟” 而不“通”,令人费解。
返回
借代
(一)什么叫借代?
——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用与其有 密切关系的名称或属性来代替,从而突出表达对象 特点的一种修辞手法。
返回
2、暗喻 : “甲是乙”
喻词用“是、成为、成了、变成”等。 ①草原的天气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②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 ③那排冬青越长越高,变成一堵绿色的墙。
▲暗喻的其它情势:
(1)否定的比喻:
④ 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 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 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鲁迅《忆韦素园》)
上下句意思相连
宽对、严对
返回
三、修 辞 格 (之二)
(九)反复 (十)换算 (十一)设问 (十二)反问 (十三)对偶 (十四)排比
层递
(十五)引用
排比:由三个 或三个以上结构 相同的句子或短 语构成 。
层递:排列顺 序是层层递进的 (是排比中的一 个特殊次类)
返回
三、修 辞 格 (之二)
(九)反复 (十)换算 (十一)设问 (十二)反问 (十三)对偶 (十四)排比
——使用借代,代体和本体的关联要力求明显,否则, 容易造成费解或误解。
(五)借代与借喻的区分:
其一,借喻侧重类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 其二,借喻能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 。 例: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可改为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
壁)
返回
——依附于拟物 ④这时有一阵音乐不易觉察地浮现了。 ——依附于拟物
返回
(三)运用通感应注意: 通感是一种奇妙的“移花接木”,
运用通感要注意两种感觉之间的联系, 不可随便为之,张冠李戴,以致“沟” 而不“通”,令人费解。
返回
借代
(一)什么叫借代?
——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用与其有 密切关系的名称或属性来代替,从而突出表达对象 特点的一种修辞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acob, Derniers poèmes) • 羊肉吃的越多,芥末也就吃的越多。 • EX5 : Celui qui traduit trahit.(意大利谚语)
4. 双关(calembour) • 双关又称文字游戏,借助语境的特定条件,利
用词语的同音异义hononymie)或同形异义 (hononymie)和多义性(polysemie),言在 此而意在彼,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含蓄委婉, 富有意趣。
des cendres.
– EX 3
– C'est une blonde qui vient d'écraser un poulet. Elle se rend à la ferme la plus proche et dit au fermier.
– -----Je viens d'écroser un poulet, je suis désolée, vraiment...
• 同音异义 • EX1 un verre àsoi =un ver àsoie • EX2 • -Quelle est la différence entre l’ascenseur et
la cigarette ? • -L’ascenseur fait monter et les cigarettes fait
• EX2 :Il ne peut remuer ni pied ni patte. 他动弹不得。
• EX3 :Il a fait feu des quatres fers. 他尽了全身力气。 (原意为纵马疾驰,马的铁蹄和地面摩擦直冒火星)
• EX4 :“Petit Parisien”présente partout. ★ 法语叠韵VS汉语叠韵 • 叠韵指两个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所组成的词。例如
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
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
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
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
• EX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 北宋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 EX2: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 (目)。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 (叭)。
3. 近音词连用(paronomase) • 近音词连用是指在一个句子中连续使用声音相近、意
义迥异的词。
• EX1:Il a compromis son bonnheur, mais non pas son honneur.
• (animent et ornent le discours)
• 丰塔尼埃:修辞格是表达思想或感情时“或多或少 离开简单和通用词语(expression simple et commune)的一些较为出色、较为巧妙的形式或措 辞。”
★ 修辞格并非为文学语言专有,杜马塞早在200多年前 便指出,
– ------Bah c'est pas grave ma bonne dame, vous n'avez qu'à le manger.
• “赶一天集造出的修辞格,比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西语言研究所开 好几天会造出的还要多。”
★ 修辞格的分类?
• 传统修辞学对修辞格的分类标准不一,十分繁琐。 • 观点一:法国文体学家、巴黎四大教授乔治.莫利尼
埃在《法语问题学基础知识》中,
• 把修辞格分为宏观和微观修辞格两大类。
• 第一类包括感叹、设问、夸张、曲言、委婉、倒反 等,需要联系语言外的因素或宏观情景领会其涵义。
第五章 修辞格(一)
1. 修辞格的定义(la figure) • 1e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连:这是一些“离开自然方式
和普通方式的说法”。 • (des façons de parler qui s’éloignent de la
manière naturelle et ordinaire)
• 18e 法国大修辞家杜马塞:修辞格“活跃并修饰话 语”。
•
Et sur laquelle tout s’ établit (P. Eluard, Tu te lèves...)
•
你是深渊中回旋的湍流,
•
你是大地,扎根,
•
孕育万物。
•
半谐音在散文中较为罕见,
•
EX2:
•
La dictée de Mérimée est périmée. (Dossiers canard, avril 85)
“荒唐”, “螳螂”,“徘徊”, “苗条”等就是叠韵的 词。
2. 半谐音(asonnance)
•
在一行或多行诗的末尾重复相同的元音因素就是半谐音。
•
这是通过语音的复现来加强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段。
•
EX1:
•
Tu es l’eau détourné de ses abîmes
•
Tu es la terre qui prend racine
• 第二类有自身的含义,不牵涉语言外的因素,如重 复、移就、明喻、隐喻等。
• 本课程从语音(或词形)、词语或句式三个层面对 常见的修辞格作一简略的介绍。
1. 叠韵(alitération) • 叠韵是在一个或多个音义段中重复相同的辅音音素,
借以加深印象。
• EX1 :Pour qui sont ces serpents qui sifflent sur vos têtes ? (J .Racine)
• 他断送了自己的幸福,但没有损害自己的名誉。 • EX2:Qui vole un oeuf vole un boeuf. •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 EX3:Qui terre a guerre a. • 一有财产,就有纷争。 • EX4 : Plus de mouton, plus de moutarde. (M.
•
梅里美的听写已经过时。
•
但在民谚中十分普遍。
•
EX3:A bon chat, bon rat.
•
棋逢对手。
•
EX4:A tous oiseaux, leurs nids sont beaux.
•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 法语半谐音VS汉语押韵
•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
4. 双关(calembour) • 双关又称文字游戏,借助语境的特定条件,利
用词语的同音异义hononymie)或同形异义 (hononymie)和多义性(polysemie),言在 此而意在彼,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含蓄委婉, 富有意趣。
des cendres.
– EX 3
– C'est une blonde qui vient d'écraser un poulet. Elle se rend à la ferme la plus proche et dit au fermier.
– -----Je viens d'écroser un poulet, je suis désolée, vraiment...
• 同音异义 • EX1 un verre àsoi =un ver àsoie • EX2 • -Quelle est la différence entre l’ascenseur et
la cigarette ? • -L’ascenseur fait monter et les cigarettes fait
• EX2 :Il ne peut remuer ni pied ni patte. 他动弹不得。
• EX3 :Il a fait feu des quatres fers. 他尽了全身力气。 (原意为纵马疾驰,马的铁蹄和地面摩擦直冒火星)
• EX4 :“Petit Parisien”présente partout. ★ 法语叠韵VS汉语叠韵 • 叠韵指两个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所组成的词。例如
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
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
任何诗歌都要求押韵,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所不同者,对于押韵的限制
多与少、严与宽的不同而已。这也是诗歌同其它文学体裁的最大分别。
• EX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 北宋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 EX2:打南边来了个(喇)(嘛),手里提拉着五斤(鳎) (目)。打北边来了个(哑)(巴),腰里别着个(喇) (叭)。
3. 近音词连用(paronomase) • 近音词连用是指在一个句子中连续使用声音相近、意
义迥异的词。
• EX1:Il a compromis son bonnheur, mais non pas son honneur.
• (animent et ornent le discours)
• 丰塔尼埃:修辞格是表达思想或感情时“或多或少 离开简单和通用词语(expression simple et commune)的一些较为出色、较为巧妙的形式或措 辞。”
★ 修辞格并非为文学语言专有,杜马塞早在200多年前 便指出,
– ------Bah c'est pas grave ma bonne dame, vous n'avez qu'à le manger.
• “赶一天集造出的修辞格,比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西语言研究所开 好几天会造出的还要多。”
★ 修辞格的分类?
• 传统修辞学对修辞格的分类标准不一,十分繁琐。 • 观点一:法国文体学家、巴黎四大教授乔治.莫利尼
埃在《法语问题学基础知识》中,
• 把修辞格分为宏观和微观修辞格两大类。
• 第一类包括感叹、设问、夸张、曲言、委婉、倒反 等,需要联系语言外的因素或宏观情景领会其涵义。
第五章 修辞格(一)
1. 修辞格的定义(la figure) • 1e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连:这是一些“离开自然方式
和普通方式的说法”。 • (des façons de parler qui s’éloignent de la
manière naturelle et ordinaire)
• 18e 法国大修辞家杜马塞:修辞格“活跃并修饰话 语”。
•
Et sur laquelle tout s’ établit (P. Eluard, Tu te lèves...)
•
你是深渊中回旋的湍流,
•
你是大地,扎根,
•
孕育万物。
•
半谐音在散文中较为罕见,
•
EX2:
•
La dictée de Mérimée est périmée. (Dossiers canard, avril 85)
“荒唐”, “螳螂”,“徘徊”, “苗条”等就是叠韵的 词。
2. 半谐音(asonnance)
•
在一行或多行诗的末尾重复相同的元音因素就是半谐音。
•
这是通过语音的复现来加强表达效果的一种手段。
•
EX1:
•
Tu es l’eau détourné de ses abîmes
•
Tu es la terre qui prend racine
• 第二类有自身的含义,不牵涉语言外的因素,如重 复、移就、明喻、隐喻等。
• 本课程从语音(或词形)、词语或句式三个层面对 常见的修辞格作一简略的介绍。
1. 叠韵(alitération) • 叠韵是在一个或多个音义段中重复相同的辅音音素,
借以加深印象。
• EX1 :Pour qui sont ces serpents qui sifflent sur vos têtes ? (J .Racine)
• 他断送了自己的幸福,但没有损害自己的名誉。 • EX2:Qui vole un oeuf vole un boeuf. • 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 EX3:Qui terre a guerre a. • 一有财产,就有纷争。 • EX4 : Plus de mouton, plus de moutarde. (M.
•
梅里美的听写已经过时。
•
但在民谚中十分普遍。
•
EX3:A bon chat, bon rat.
•
棋逢对手。
•
EX4:A tous oiseaux, leurs nids sont beaux.
•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 法语半谐音VS汉语押韵
•
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