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小学五年下科学期末复习检测练习(3单元)解答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测试卷(解析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测试卷(解析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检测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远古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_____________。

【答案】天【解析】【详解】时间单位:小时、分、秒、月、旬、周、季度、候、年、日。

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昼夜交替,自然形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 日晷上的晷针随时间的变化,其影子的____和_____会发生变化。

【答案】(1). 长短(2). 方向【解析】【详解】日冕上的冕针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影子的方向以及长短全都会发生改变。

日冕是根据影子随时间的长短变化规律工作的。

3. 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圈表示时间流逝了_____________,下图的时钟显示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

【答案】(1). 1分钟(2). 10时10分【解析】【详解】时间单位:小时、分、秒、月、旬、周、季度、候、年、日。

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每转动一圈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分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小时。

下图的时钟显示的时间是10时10分。

4. 人类计时工具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日晷、摆钟、水钟这三种计时工具,精确度从简单到精细排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日晷(2). 水钟(3). 摆钟【解析】【详解】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人类计时工具计时越来越精确的是日晷--水钟--摆钟。

5. 古代人们常常利用___________来计时,日晷(如图)就是利用晷针影子的移动进行计时的。

五年级第三单元考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第三单元考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第三单元考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猫头鹰C. 老虎D. 鲨鱼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下列哪种物质是必需的?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氢气D. 氮气3.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A. 塑料尺B. 木头C. 铅笔芯D. 玻璃4. 下列哪个行星离太阳最近?A. 金星B. 地球C. 火星D. 水星5. 下列哪个科学家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A. 牛顿B. 爱因斯坦C. 伽利略D. 居里夫人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鸟类都属于温血动物。

()2.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3. 光速比声速慢。

()4.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5. 铁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2.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

3. 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洲是______。

4.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度。

5. 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2. 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3. 解释简单机械中的杠杆原理。

4. 列举三种可再生能源。

5. 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其面积。

2. 如果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2小时后它将行驶多远?3. 一个班级有20名学生,其中有10名女生,求男生占班级总人数的百分比。

4. 一个数加上15等于30,求这个数。

5. 一个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了两种新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是27和35,请写出这两种元素的名称。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并讨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可能方法。

2. 讨论为什么保护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使其包括一个电池、一个开关和一个灯泡。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复习题、试题和答案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各单元复习题、试题和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1、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2、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3、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4、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5、(杠杆)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

6、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力点)、(重点)。

7、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不费力)。

8、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钳子)、(筷子)、(起钉锤)、(开瓶器)、(镊子)等。

9、斜坡就是一种(斜面)。

斜面有(省力)的作用。

10、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小)。

即坡度越(小)越(省力)。

11、利用斜面原理的工具有(刀)、(叉)、(针)、(铲)、(斧子)、(螺丝钉)等。

12、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13、有一个(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的机械叫(轮轴)。

14、轮轴有(省力)的作用。

15、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省力)。

16、利用轮轴原理的工具有(螺丝刀)、(方向盘)、(水龙头)、(门把手)等。

17、(滑轮)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带沟槽的轮子。

18、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19、定滑轮(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不省力);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省力)。

20、国旗是利用(定滑轮)升上去的。

利用滑轮的机械还有(吊车)。

21、能把(动力)从一个部分传递到另一个部分的装置叫(传动装置)。

22、传动装置可分为(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

23、钟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齿轮传动);自行车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链条传动)。

24、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相同点:都可以改变运动速度。

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复习题(含答案)

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 复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一、填空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软木片的结构是一个一个的(“格子”)。

由此,人类发现了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2、显微镜主要由两组(透镜)组成,一组是(目镜),一组是(物镜)。

3、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调节)、(观察与记录)。

4、(细胞)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一般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微生物的观察工具是(显微镜)。

6、细胞不仅能在一定的范围内(长大),还能通过(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生物体从幼体到成年,之所以不断的长大,就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结果。

7、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如:(神经细胞、上皮细胞、肌肉细胞、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干细胞)等。

8、食物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发霉)。

(食物变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9、食物发霉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10、在(温暖)、(潮湿)环境下,食物更容易变质。

11、1856年,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通过实验发现当把酒加温到(55℃)时,可杀死酒中的(乳酸杆菌)。

后来,(“巴斯德消毒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酿酒)等食品工业中。

12、大肠杆菌是(细菌),霉菌是(真菌),冠状病毒是(病毒),它们与动植物一样,是大自然另外的生命群体。

13、一些生物很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叫它(微生物)。

微生物个体微小,构造简单,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

而(病毒)连基本的细胞结构也没有。

14、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

(空气、土壤、水体,人体的皮肤、口腔、胃肠道里)都生活着大量的微生物。

(土壤)是微生物聚集最多的地方。

据估测,每克肥沃的土壤中大约含有(20亿)个微生物。

15、(细菌)、(真菌)、(病毒)都是微生物。

我们熟知的微生物有(酵母菌、乳酸菌、青霉、大肠杆菌)等。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教科版 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教科版   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复习资料第1课时间在流逝复习知识点:1.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数数等。

2.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平时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

心情愉快或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感觉时间过得(快);心情焦急、烦燥或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时,感觉时间过得(慢)。

易错题:时间流逝的速度是()。

A. 白天快、晚上慢B. 白天和晚上一样快C. 白天慢、晚上快答案:B。

第2课太阳钟复习知识点:1.在时钟还没发明之前,人们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现在人们常用的计时单位是(时)、(分)、(秒)。

2.古埃及最早把一天分为(24)小时,其中夜晚(12)小时,白昼(12)小时。

(说明:但夏季实际上大约有8个小时)3.我国古代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

时辰对应的时间十二时辰图子23-1点丑1-3点寅3-5点卯5-7点辰(chén)7-9点巳(sì)9-11点午11-13点未13-15点申15-17点酉(yǒu)17-19点戌19-21点亥21-23点2.(日)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化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或长短)和(方向)的变化而计时的。

第3课用水测量时间1.古代的水钟有(“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

“泄水型”水钟是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

(即根据水量的减少,刻度一般在上面的容器)“受水型”水钟是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

(即根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2.在滴漏实验中,滴漏的漏水速度与(滴漏中的水位)、(漏水孔的大小)等有关。

3.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漏水孔大,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水流速度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水流速度会变慢。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填空1. 钟表以()、()、()单位来计量时间。

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单位。

2. 古埃及人把夜晚确定为()小时。

3、设计时钟时要诀在于让()以一定的快慢移动,几世纪以来时钟都是用()控制与齿轮相连的的()运转的。

4.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日晷”与“圭表”是根据()制成的计时器。

5. 人类根据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这一特点制作()用来计时。

6.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的。

7.通过我们的反复实验发现,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 ),摆绳越短摆动越()。

8.古代的水钟有()水钟和()水钟。

9、虽然像()、()以及()、()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间。

()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二、判断1、时间的流逝有快慢的。

()2、随着计时工具越来越先进,计时的精度也越来越高。

()3、中午时,太阳的影子是最长的。

()4、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 )6、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算时间。

()7、钟摆每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相等的。

()8、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小时。

()9、虽然一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但我们在这一分钟里也可以做很多事情。

10、摆长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摆长越短摆的速度就越快。

()三、选择1、摆的快慢与()无关。

A摆锤的重量B摆绳的长度C摆的形状2、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A、日晷B、滴漏C、浑天仪3、当我们的手表或者时钟出现计时不准时,最好的校时方法是()。

A、与同学对表B、听广播报时C、自己估测4、在太阳下,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是:上午的影子慢慢变(),下午的影子慢慢变()。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班级:姓名: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

(共16分)1、水在一般情况下,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摄氏度。

2、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________。

3、科学家用__________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

4、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________;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________。

5、物体表面反光越强,吸收热的本领就越________。

6、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我们能够比较容易地发现蚯蚓。

7、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_________。

8、设计实验时,需要分为________组和________组。

二、选择题。

(共20分)1、自然界中()、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有侵蚀作用。

A.阳光B.流水C.森林2、“人离不开空气”这句话主要是指生命离不开空气中的()。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3、下列实心的物体放在水中,能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是( )。

A.铅球B.干木棒C.铁球4、如图,将完全相同的塑料袋放置在阳光下的同一张桌子上,升温最快的是()。

A.B.C.5、下列电路中,小灯泡能发光的是()。

A.B.C.6、“秤砣虽小,能压千斤”是利用了()原理的结果。

A.轮轴B.斜面C.杠杆7、太阳系里唯一绕地球运动的卫星是( )。

A.太阳B.月球C.火星8、下列物体不具有弹力的是()。

A.石头B.拉开的弓C.被拉长的橡皮筋9、健康的眼睛( )调节力强,远近物体都能看得清。

A.瞳孔B.晶状体C.视网膜10、甲、乙两艘相同的船,在同一海上,甲是空船,乙载满货物,则()所受的浮力较大。

A.甲船B.乙船C.相等三、判断题。

(共20分)1、增加或者减少生态瓶中的生物,不会影响生态瓶里生物的生活。

()2、大脑和脊髓是人体的神经中枢。

()3、拔河比赛时应尽可能派体重大的同学参加,并穿上底部有较深纹路的鞋子。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

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________,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________。

2、火山和________可以使地球表面瞬间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由于地球________运动引起的。

火山活动与地幔和________运动有关。

3、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________;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________。

4、钟表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计量时间的。

5、水在4℃以上,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水的这种变化叫作_______。

6、水在一般情况下,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摄氏度。

7、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________种消费者,生产者是________。

8、水蒸气是无________、无________、________的气体。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摩擦生热现象对我们的生活是()的。

A.不利 B.有利 C.有时有利,有时不利2、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A.相同B.相反C.无关D.无法确定3、自行车胎爆裂现象,多发生在()。

A.春季B.冬季C.夏季4、用同样多的橡皮泥,各造甲、乙两艘船,甲船最多装了20个垫圈,乙船最多装了10个垫圈,那么谁的排开的水量大?()。

A.甲船B.乙船C.一样大D.无法判断5、下列液体中,能使鸡蛋下沉的是()。

A.浓盐水 B.油C.水银6、增强电磁铁磁性的方法是()。

A.增大电流B.减小电流C.减少线圈匝数7、“人离不开空气”这句话主要是指生命离不开空气中的()。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8、岩浆冷却后变成的是岩石,说明岩浆的成分()。

A.与岩石接近B.与岩石完全一样9、自然界中()、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有侵蚀作用。

A.阳光B.流水C.森林10、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会经历()的变化。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 测评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评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3分)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________。

2.古埃及人把夜晚划分为_______个小时。

我国古代则把一天分为_______个时辰。

3.钟表以________、分、_________为单位来计量时间。

4.“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__________。

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的主观感受会_________,但时间是以_________的速度在流逝。

5.阳光下物体影子的________、________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________是根.据日影移动规律制成的计时器。

6.________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7._________是人类根据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这一特点制作的计时工具。

它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类型。

8.根据摆的________原理,人们制成了摆钟。

调节________的长度可以调节摆的摆动快慢。

9.在做滴漏实验时,随着水量的减少,水滴下的速度变________。

10.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_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无关,与_________无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________:摆绳越短,摆动越________。

二、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X”)(10分)1.300毫升水的滴漏实验中,前10毫升水和最后10毫升水滴的速度一样快。

( )2.在做每分钟能摆几次的实验中,摆的快慢与摆幅的大小没有关系( )3.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 )4.水钟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

( )5.中国古代晚上计时常用五更法。

平常我们说的三更是指凌晨三点至五点。

( )6.除了滴水,一炷香、一根蜡烛都可以用来计时。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附答案

春五年级期末教学水平调研测试科学部分(50分)一、沉和浮。

(共13分)(一)根据瓶子的沉浮实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

(6分)甲乙丙1.这个实验是为了研究物体沉浮与物体的什么有关?A.轻重B.形状C.体积2.在这个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条件是哪一项?A.瓶中水的体积B.瓶子的体积C.瓶子和瓶中水的总重量3.甲图中的瓶子浮在水面上,比较瓶子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大小,结果会怎样?A.不相等B.相等C.无法比较4.如果把乙图中瓶子外面的清水换成浓盐水,你估计这个瓶子会怎样?A.依然保持原来的状态B.沉到浓盐水底部C.浮在浓盐水的水面5.比较甲图和丙图,瓶子受到的浮力大小有什么不同?A.甲瓶子受到的浮力大B.丙瓶子受到的浮力大C.一样大6.这个实验能很好地解释下面哪一个事件?A.潜水艇在水面和水下自由沉浮B.淹不死人的死海C.钢铁制成的大船不会沉(二)关于物体的沉浮,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7分)7.将一组重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球分别放进水里,体积大的容易上浮。

8.要使沉入水底的橡皮泥浮出水面,将橡皮泥减少一半就可以了。

9.为自己造的小船划分船舱,能使小船更为平稳。

10.沉入水底的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11.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

12.相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相比,最重的是马铃薯。

13.量筒能够测量出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大小。

二、热的研究。

(共12分)(一)下面是两块金属片,A 处是酒精灯的火源,B 、C 、D 处分别表示蜡烛油。

根据实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

(6分)14.图1中最先融化的会是哪一处的蜡烛油?15.图1中最后融化的会是哪一处的蜡烛油?16.图2中最先融化的会是哪一处的蜡烛油?17.图2中最后融化的会是哪一处的蜡烛油?18.在图2的实验中,热的传递方向是怎样的?A.从边缘向中心扩散B.从中心向边缘扩散C.从上到下扩散19.图1这个实验能证明什么?A.热是怎样传递的B.金属片比蜡烛油传热快C.金属片能热胀冷缩(二)关于热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小学五年下科学期末复习检测练习
(第三单元)
一、填空题
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天)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

2.我从(钟表)中感觉到时间在流逝。

虽然时问是以不变的速度在流逝的,但我感觉(快乐)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快;我感觉(忧愁)的时候,时间过得特别慢。

3.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通常水钟有(受水型水钟)和(泄水型水钟)两类。

4.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分钟)。

5.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闻是以(恒定)的速度在延伸的。

6.借助自然界中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 测量时间)。

7.时间可以通过(时钟)来测量,一些(有规律变化的事物)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8.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个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算时间。

古埃及人把夜晚确定为(12)小时。

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

我国现在采用的统一时间叫(北京时间)。

9.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日晷)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仪器)。

10.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不变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 (水钟)用来计时。

11.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水流)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12.通过我的反复实验发现,摆在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绳长度)有关,与(摆锤重量)、(摆动幅度)无关。

13.(机械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4.我们可以控制(液面高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15.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闻把水接满——(受水型)。

16.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 (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17.虽然像(日晷)、(水钟)、(燃油钟)以及(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

(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8.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

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影响单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绳长短,
(伽利略)证实了这一点。

19.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 );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20.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1.机械摆钟是(摆)与(齿轮)联合工作的。

二、简答题
1.你可以怎样估计一分钟?写出三种估计方法。

答:①我一分钟能写40个“田”字,以后我写40个“田”字经过的时间就是一分钟。

②我摸自己的心跳一分钟是80次,当我心跳了80次就经过了一分钟。

③我在心里默数,有节奏地数了60次就过了一分钟。

2.请说出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两个因素。

答: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两个因素是盛水容器的形状是否规则和水流速度是否均匀。

3.围着一个系好的吸有圆磁铁的锯条单摆,一个男同学说因为摆的快慢只和摆绳长短有关,所以它在任何时候摆的快慢都不变;女同学说不一定,这个单摆即使不改变绳长,摆的摆动快慢也是可以调节的。

你同意谁的意见?写出理由。

答:同意女同学的意见。

因为通过调整圆磁铁在锯条上的不同位置可以改变这个单摆的摆长,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4.我们在哪儿能找到“时间的痕迹”?从这些时间的痕迹中你想到了什么? 答:时钟:一分一秒地走,代表着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旧衣服(被穿了很久了);夕阳(已经经过一个白天时间了)调零的枯树叶(树叶经历了从嫩芽到枯叶);树木的年轮(代表着那树木多少岁了)发黄的旧书(也是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才会发黄);白发,皱纹(人经历了一生沧桑)
想到:时间在流逝,要珍惜时间。

5.摆钟是怎样来计时的?
答:摆钟的原理是利用单摆的等时性。

正是这种性质可以用来计时。

6。

时间有快慢吗?为什么我们觉得有的时间过得很快,有的时间过得很慢? 答:时间没有快慢。

当人们快乐或忙绿的时候就感觉时间过得快,而当人们忧愁或无聊的时候就觉得时间过得慢。

三、实践题
1.写出你能在一分钟内做完的三件事:
答:,喝水,一分钟跳绳,写20个字。

2.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种办法知道时间?请至少写出三种办法。

答:1。

看太阳和影子 2。

植物开花的时间(花钟) 3。

沙漏 4。

滴漏
3.你认为如果没有计时工具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
答:不知道上学放学时间;上课不知上课与下课;坐车不知道时间点。

四、设计一个计时器(10分)
要求:1.给计时器取个名字。

2.写出制作该计时器所需材料。

3.画出计时器的草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