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实验报告4-SQL语言(3)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sql语言的使用

课内实验报告课程名: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任课教师:徐润森专业:信息工程学号:姓名:二○一○至二○一一年度第 1 学期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实验第 1 次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实验项目名称:SQL语言的使用实验类型:验证每组人数: 1实验内容及要求:在数据库环境SQL SERVER或ORACLE中了解SQL的概念、语法和使用方法,熟练使用SQL进行建立数据库、表、索引、视图,及进行查询和更新等操作。
实验结果:1.建立课本P75的SPJ数据库--建立S表、P表、J表和SPJ表。
(1)P表建立输入内容:P表显示:(2)J表的建立:输入内容:J表显示:视图创建:(3)S表建立:输入内容:S表显示:(4)SPJ表的建立:输入内容和视图建立:SPJ表的显示:2.课本P75(1)求供应工程J1零件的供应商号码SNO;(2)求供应工程J1零件P1的供应商号码SNO;(3)求供应工程J1零件为红色的供应商号码SNO;(4)求没有使用天津供应商生产的红色零件的工程号JNO;(5)求至少了供应商S1所供应的全部零件的工程号JNO;3.课本P127第五题(1)找出所有供应商的姓名和所在城市;(2)找出所有零件的名称、颜色、重量;(3)找出使用供应商S1所供应零件的工程号码;(4)找出工程项目J2使用的各种零件的名称及其数量;(5)找出上海厂商供应的所有零件号码;(6)找出使用上海产的零件的工程名称;(7)找出没有使用天津产的零件的工程号码;(8)把全部红色零件的颜色改成蓝色;(9)由S5供给J4零件P6改成由S3供应,请做必要的修改;(10)从供应商关系中删除S2的记录,并从供应情况关系中删除相应的记录;(11)请将(S2,J6,P4,200)插入供应情况关系。
4.课本P128第11题,针对视图完成下列查询:(1)找出三建工程项目使用的各种零件代码及其数量;(2)找出供应商S1的供应情况。
数据库sql 实验报告

数据库sql 实验报告数据库SQL实验报告1. 引言数据库是现代信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提供了有效地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能力。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是一种用于管理和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的标准化语言。
本实验报告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探讨SQL在数据库中的应用和效果。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熟悉和掌握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的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等。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SQL语言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加深对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理解。
3. 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为MySQL,它是一种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MySQL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和灵活的配置选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规模的应用程序中。
4. 实验步骤4.1 数据库连接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建立与数据库的连接。
通过使用MySQL提供的连接函数,我们可以指定数据库的主机地址、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以便进行后续的操作。
4.2 数据库创建在连接成功后,我们可以使用SQL语句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
通过指定数据库的名称和字符集等属性,我们可以灵活地创建适合自己需求的数据库。
4.3 数据表创建数据库中的数据以表的形式进行组织和存储。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创建一个名为"students"的数据表,用于存储学生的基本信息。
通过指定表的字段和属性,我们可以定义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和约束条件。
4.4 数据插入在数据表创建完成后,我们可以使用SQL语句向表中插入数据。
通过指定插入的字段和对应的值,我们可以将具体的数据添加到表中。
在插入数据时,我们还可以使用事务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4.5 数据查询数据查询是SQL语言的核心功能之一。
通过使用SELECT语句,我们可以从表中检索所需的数据。
SELECT语句可以使用不同的条件和运算符进行过滤和排序,以满足不同的查询需求。
4.6 数据更新和删除除了查询,SQL语言还提供了更新和删除数据的功能。
数据库SQL实验报告__数据库的基本操作

数据库SQL实验报告__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理解数据库SQL语言的基本操作;2.学会使用数据库SQL语言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3. 开发工具:Navicat for MySQL。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涉及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数据库、创建数据表、插入数据、更新数据、删除数据以及查询数据等。
1.创建数据库步骤一:打开Navicat for MySQL,并点击左上角的“新建连接”按钮;步骤二:填写连接信息,包括主机、端口、用户名和密码,并点击“连接”按钮;步骤三:点击“新建数据库”按钮,填写数据库的名称,并点击“确定”按钮。
2.创建数据表步骤一:在已连接的数据库上点击右键,选择“新建数据表”;步骤二:填写数据表的名称,并点击“确定”按钮;步骤三:填写数据表的字段信息,包括字段名、数据类型、长度、索引、主键等,并点击“确定”按钮。
3.插入数据4.更新数据5.删除数据6.查询数据步骤一:在数据表上点击右键,选择“查看数据”;步骤二:在弹出的查询窗口中填写查询条件,并点击“确定”按钮。
四、实验结果通过以上基本操作,成功创建了一个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创建了一个数据表。
插入了一条数据,并成功地更新和删除了数据。
最后,使用查询操作查看了数据库中的数据。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数据库SQL语言的基本操作,学会了使用数据库SQL语言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通过SQL语句进行数据库操作更加灵活、方便且高效。
还学会了使用Navicat for MySQL这样的数据库管理工具,提高了数据库的操作效率。
通过实验,我对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日后的数据库开发和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据库实验报告-SQL语句查询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SQL查询语句)一、实验目的数据查询语句是SQL语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程人员与数据库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实验达到以下目的:(1)掌握SELECT 语句的基本语法,加深学生对查询语句基本概念的理解。
(2)掌握简单的单表查询。
(3)掌握连接查询。
二、实验内容:实验数据:实验二所建的数据库及表,实验三录入表中的数据。
1、简单查询(1)若干列或行的选择(2)*、distinc、between…and… 、 in、 like等运算符的使用(3)计算列、常量或空值的查询(4)查询结果排序和分组2、连接查询(1)内连接和自身连接(2)外连接(3)复合条件连接(4)多表连接(5)对表和列使用别名三、实验环境SQL server 2000,pc机一台四、程序源码与运行结果1.查询所有学生的全部信息2. 查询全体学生的学号与姓名3 查询年龄在20岁以下的学生姓名及其出生年份,并为出生年份加上标题4 查询选修了课程的学生学号,并消除重复行5 查询年龄在20~23岁的学生信息(用between… and…表示查询条件)6 查询全体学生情况,查询结果按班级编号升序排列,同一班的学生按年龄降序排列7 查询所有姓赵学生的姓名、学号和性别8 查询名字中第2个字为“小”字的学生姓名9 查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dx) 和计算机学院(jsj)的学生(要求:使用IN关键字表示查询条件10 查询没有考试成绩的学生学号和课程号11 查询有2门以上课程是90分以上的学生的学号及(90分以上的)课程数(先用group by 分组,再用Having限定分组条件)12 查询学生总人数13 查询学号为‘’学生的平均成绩和总成绩,并为总成绩和平均成绩取别名。
14 查询c01号课程的最高分数和最低分15 查询没有考试成绩的学生学号和课程号16 查询全体学生的姓名、选修的课程名及成绩17 查询每个学生及其选修课程情况的所有信息(用*表示字段18 查询某门课程考试成绩相同的学生学号和课程名,并为各个表取别名19 查询与“张三”在一个系学习的学生(IN)20 查询选修了“数据结构”的学生学号和姓名五、实验总结列名写错:修改列名:心得体会:通过实验,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查询操作,会一些的基本操作。
SQL数据库实验报告3

SQL数据库实验报告3一、实验内容(1)掌握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中对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操作的方法。
(2)掌握使用Transact-SQL语句对表进行插入、修改和删除数据操作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Window7操作系统,SQL Server软件三、实验步骤(1)启动SQL Server管理平台,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展开studentsdb数据库文件夹。
(2)在studentsdb数据库中包含有数据表student_info、curriculum、grade,这些表的数据结构如图所示在studentsdb数据库中包含有数据表student_info、curriculum、grade,这些表的数据结构如图所示(3)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中创建student_info、curriculum 表。
学生基本情况表student_info课程信息表curriculum①启动SQL Server管理平台,在对象资源管理器中展开studentsdb数据库文件夹。
②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中创建student_info表。
③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中创建curriculum表。
(4)使用Transact-SQL语句CREATE TABLE在studentsdb数据库中创建表学生成绩表grade①新建查询,输入Transact-SQL语句,点击执行②出现如下界面,学生成绩表grade建立成功(5)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中,将student_info表的学号列设置为主键,非空。
(6)student_info、curriculum、grade表中的数据如图所示。
student_info的数据curriculum的数据grade的数据(7)在SQL Server管理平台中为student_info表添加数据(7)使用Transact-SQL语句INSERT INTO...V ALUES 表添加数据。
sql数据库实训报告

sql数据库实训报告1.引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一种用于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的计算机编程语言。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需要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情况,而SQL数据库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工具。
在本次实训中,我们学习了SQL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语法和操作,以及如何利用SQL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增删改查等操作。
本报告将总结实训过程中的所学内容。
2.实训目标与环境搭建实训的目标是让学员了解并熟悉SQL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际的数据管理和查询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先行搭建实训环境,包括安装和配置数据库软件等。
3.数据库设计与建表在使用SQL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数据库设计和建表操作。
数据库设计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确定数据库的表结构、字段类型、主外键关系等,以便于更好地管理和查询数据。
在建表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
4.数据导入与查询数据导入是将已有的数据导入到SQL数据库中的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通常会遇到需要存储和管理大量已有数据的情况,而不是从零开始创建数据。
通过数据导入操作,我们可以将Excel表格、CSV文件等数据源快速导入到数据库中,并进行相应的查询操作。
5.数据的增删改查数据的增删改查是SQL数据库最常用的操作之一。
通过SQL 语句,我们可以实现数据的插入、更新、删除和查询等功能。
通过实际的案例演练,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类型的SQL语句及其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些语句实现对数据的操作。
6.索引和优化在实际的数据库管理中,如果数据量庞大,查询效率就会成为一个较大的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对数据库进行索引和优化操作,以提升查询效率。
通过在适当的字段上添加索引,可以加快数据的查找速度;通过调整数据库的参数设置和优化查询语句,可以提高数据库的整体性能。
7.备份和恢复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尤其在面临数据丢失或数据库受损等情况时。
数据库实训课程学习总结实践SQL查询与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实训课程学习总结实践SQL查询与数据库管理在数据库实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SQL查询与数据库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通过实践操作,我逐渐掌握了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命令,熟悉了数据库的创建、备份与恢复、索引优化等管理技术。
本文将对我在数据库实训课程中的学习经历与心得进行总结,提供给同学们参考与交流。
1. 实践SQL查询在数据库实训课程中,我首先学习了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命令,了解了如何使用SELECT、INSERT、UPDATE和DELETE等命令进行数据的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
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查询优化的技巧。
首先,合理选择WHERE子句中的条件和逻辑运算符。
我通过分析查询需求,尽量减少WHERE子句中的条件数量,避免不必要的逻辑运算符。
此外,我还学会了使用索引来加速查询操作,提高查询性能。
其次,合理使用JOIN操作连接多个数据表。
在实践过程中,我遇到了需要连接两个或多个数据表的情况。
通过学习JOIN操作,我可以根据不同的连接关系选择适合的JOIN类型,并且编写出高效的JOIN查询语句。
最后,学会使用子查询进行复杂查询。
子查询是SQL语言的一个重要特性,通过嵌套查询语句,我可以从多个数据表中获取需要的数据,并且可以进行更复杂的条件筛选和排序。
通过实践操作,我逐渐掌握了子查询的使用技巧,提升了查询的灵活性。
2. 数据库管理操作除了SQL查询,数据库实训课程还涉及到了数据库的管理操作。
在实践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创建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数据库、以及优化数据库的性能。
首先,我学会了使用CREATE DATABASE语句创建数据库。
通过指定数据库的名称、字符集和校对规则等参数,我可以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
其次,我了解了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的操作。
通过学习备份和恢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可以对数据库进行定期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同时,当数据库发生故障时,我也可以通过恢复操作将数据库恢复到正常状态。
数据库系统概论-SQL语言实验报告

数据库系统概论学号:姓名:班级:指导老师:(一)实验目标通过“数据库系统概论”书本知识学习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所授知识对“教学管理系统”实验内容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数据表、数据视图以及相应的界面程序,利用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提供的数据操纵功能,编程设计实现对数据的定义、修改、删除、查询、更新以及控制等操作,并按照实验指导书的各项要求完成实验。
(二)实验说明1. 在工作站计算机的硬盘D盘符下,请同学们建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子目录(可以是汉字名,也可以是汉语拼音字母)。
再在此子目录下,建立用于存放上机实验文件的相关子目录,它们是\DATA;\PROGS 等,Data目录用来存放“教学管理系统”数据库文件。
Progs用来存放实验中的SQL语句和执行结果。
如用“萨师煊”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SSX”在D盘上建立目录后的结果是:D:\SSX\DATA; D:\SSX\PROGS 等。
2. 本课程实验要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VER 2000进行实验,每台计算机上都已经安装好了微软公司的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请熟悉SQL SEVER 2000的同学,根据SQL SEVER提供的客户端编程界面按照实验要求完成实验。
3. SQL Server 2000的安装过程见附录,建议同学们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安装,熟悉安装过程及安全性设置。
在数据库身份验证模式上,建议使用混合模式。
实验一:设计数据库、数据表和数据视图并编程实现1. 目的要求(1)这是一个验证性实验。
(2)利用所学E-R数据模型图概念,描述“学生管理”系统中数据表之间以及各数据项之间的联系。
并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要求,转化相关E-R图为关系模型中对应的二维表,指出每个数据表中的关键字、索引项、外码以及表中需要满足完整性约束条件;(3)对照关系模型中(1:1)、(1:n)、(m:n)实体联系,指出各数据表实体属于哪一类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科技学院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B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物流工程102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2年11月9 日
一、实验项目名称
SQL语言(3)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一)实验目的
了解SQL语言(视图的建立与查询)。
(二)实验要求
根据学生表Student (Sno, Sname, Ssex, Sage, Sdept)、课程表Course (Cno, Cname, Cpno, Ccredit)、选课表SC (Sno, Cno, Grade)、教师表Teacher(Tno, Tname, Tsex, Tbirthday, Tdept, Tzc)。
实现视图的建立与查询。
三、实验内容和原理
(一)实验内容
使用SQL语言表来完成视图的建立与查询等。
任务如下:
(1)建立教师讲课的视图V1(把没上课的教师也罗列出来,用左连接实现,要求包括工号、教师姓名、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字段)。
(2)查询视图V1的全部信息。
(3)建立每个学生选课的总分与平均分视图V2(要求包括学号、学生姓名、总分、平均分字段)。
(4)查询视图V2的全部信息。
(5)建立选修了“数学”这门课的视图V3(要求包括学号、学生姓名、课程名字段)。
(6)查询视图V3的全部信息。
(7)建立最高分的视图V4(要求包括学号、学生姓名、课程名、最高分字段)。
(8)查询视图V4的全部信息。
(9)建立所有学生的课程编号为“1”和“2”的成绩视图V5,且需要显示学号、学生姓名、课程名、成绩字段。
(10)查询视图V5的全部信息。
(11)建立课程编号为“1”和“2”的平均成绩视图V6,且需要显示课程号、课程名、平均成绩字段。
(12)查询视图V6的全部信息。
(13)建立每一门课程的及格人数视图V7,且需要显示课程号、及格人数字段。
(14)查询视图V7的全部信息。
(15)建立出生年月为1~6月份的教师视图V8,且需要显示工号、教师姓名、出生年月
(16)查询视图V8的全部信息。
(17)建立成绩平均分在86分及以上的视图V9,且需要显示学号、姓名、平均分
(18)查询视图V9的全部信息。
(二)实验原理
SQL语言。
四、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SQL Server数据库
五、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第一步:分析问题
第二步:打开Enterprise Manager(企业管理器)中名为“yexiaoqiang”的数据库
第三步:打开工具中的SQL查询分析器
第四步:输入命令语句,建立视图
第五步:查询并检验
第6步:截图保存。
六、试验结果与分析
(1)建立教师讲课的视图V1(把没上课的教师也罗列出来,用左连接实现,要求包括工号、教师姓名、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字段)。
create view V1 (tno,tname,cno,cname,ccredit)
as
select teacher.tno,tname,o,cname,ccredit
from teacher left outer join
course on(teacher.tno=course.tno)
(2)查询视图V1的全部信息。
select *
from V1
(3)建立每个学生选课的总分与平均分视图V2(要求包括学号、学生姓名、总分、平均分字段)。
create view V2
as
select student.sno,student.sname,avg(grade) as avg ,sum(grade) as sum from student,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group by student.sno,student.sname
(4)查询视图V2的全部信息。
select *
from V2
(5)建立选修了“数学”这门课的视图V3(要求包括学号、学生姓名、课程名字段)。
create view V3
as
select student.sno,student.sname,ame
from student,sc,course
where o=2 and sc.sno=student.sno and o=o
(6)查询视图V3的全部信息。
select *
from V3
(7)建立最高分的视图V4(要求包括学号、学生姓名、课程名、最高分字段)。
create view V4 as
SELECT student.sno, student.sname,sc.grade,ame FROM sc,student,course
WHERE sc.grade=(select MAX(grade) from sc)
and student.sno=sc.sno
and o=o
(8)查询视图V4的全部信息。
select *
from V4
(9)建立所有学生的课程编号为“1”和“2”的成绩视图V5,且需要显示学号、学生姓名、课程名、成绩字段。
create view v5
as
select student.sno,student.sname,ame,sc.grade
from student,sc,course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o=o and (o=1 or o=2)
(10)查询视图V5的全部信息。
select *
from V5
(11)建立课程编号为“1”和“2”的平均成绩视图V6,且需要显示课程号、课程名、平均成绩字段。
create view V6(cno,cname,平均成绩)
as select o,ame,avg(grade) as 'avg'
from student,sc,course
where student.sno=sc.sno and o=o and o in (1,2) group by o,ame
(12)查询视图V6的全部信息。
select *
from V6
(13)建立每一门课程的及格人数视图V7,且需要显示课程号、及格人数字段。
create view V7
as SELECT cno,count(grade)
as count FROM SC
where grade>=60 GROUP BY cno
(14)查询视图V7的全部信息。
select *
from V7
(15)建立出生年月为1~6月份的教师视图V8,且需要显示工号、教师姓名、出生年月
create view V8
AS
select Tno,tname,tbirthday
from teacher
where tbirthday like '%-01-%' OR tbirthday like '%-02-%'
OR tbirthday like '%-03-%' OR tbirthday like '%-04-%' OR tbirthday like '%-05-%' OR tbirthday like '%-06-%'
(16)查询视图V8的全部信息。
select *
from V8
(17)建立成绩平均分在86分及以上的视图V9,且需要显示学号、姓名、平均分create view V9
as select distinct sc.sno,sname,avggrade=avg(grade)
from student,sc
where student.sno=sc.sno
group by sc.sno ,sname having avg(grade)>=86
(18)查询视图V9的全部信息。
select *
from V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