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供电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电力牵引供电课程设计

电力牵引供电课程设计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姓名:学号:20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 年7月12日目录1 设计原始题目 (2)1.1 具体题目 (2)1.2 要完成的内容 (2)2 设计课题的计算与分析 (2)2.1 计算的意义 (2)2.2 详细计算 (3)3 小结 (3)4打印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装订顺序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设计原始题目1.1 具体题目某牵引变电所丙采用直接供电方式向复线区段供电,牵引变压器类型为110/27.5kV,三相V-v接线,两供电臂电流归算到27.5kV侧电流如下表所示。

牵引变电所供电臂长度km 端子平均电流A 有效电流A 短路电流A 穿越电流A丙21.0 α235 315 917 200 23.5 β180 262 1050 2141.2 要完成的内容根据已知题目,由已知的数据,确定变压器的安装容量,备用方式选为固定备用。

选定变压器后,为该型号的变压器选择相关设备以及各种设备的接线形式。

2 设计课题的计算与分析2.1 计算的意义牵引变压器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设备,其容量的大小关系到能否完成国家交给的运输任务和运营成本。

从安全运行和经济方面来看,容量过小会使牵引变压器长期过载,将造成其寿命缩短,甚至烧损;反之,如果容量过大,将使变压器长期不能满载运行,从而造成其容量浪费,损耗增加,使运营费用增大。

因此,变压器的容量计算是极其必要的,要根据实际运营情况进行仔细运算,从而确定安装容量。

牵引变电所课程设计--中间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精品

牵引变电所课程设计--中间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精品

集中实践报告书课题名称 中间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姓 名 学 号 系、 部 电气工程系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2015年1月5日※※※※※※※※※ ※※ ※※※※※※※※※※※※※ 2011级 牵引供电课程设计一、设计任务及要求:设计任务:中间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

设计要求:确定该牵引变电所高压侧的电气主接线的形式,并分析主变压器货110KV线路故障时运行方式的转换;确定牵引变压器的容量、台数及接线方式;确定牵引负荷侧电气主接线的形式;对变电所进行短路计算,并进行电气设备选择;设置合适的过电压保护装置、防雷装置以及提高接触网功率因数的装置;用CAD 画出整个牵引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图。

二、指导教师评语:三、成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中间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目录1.设计目的及依据 (1)1.1设计目的 (1)1.2设计基本要求 (1)1.3设计依据 (1)2.设计思路 (2)3.牵引变压器的选择和容量计算 (2)3.1变压器计算容量计算 (2)3.2变压器校核容量计算 (2)3.3变压器安装容量计算和选择 (3)4.主接线设计 (3)4.1牵引变电所高压侧主接线 (3)4.2牵引变电所低压侧主接线 (3)5.短路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5.1短路计算的目的 (4)5.2短路计算 (4)6.电气设备选择 (6)6.1 110KV侧进线的选择 (6)6.2高压断路器的选择 (7)6.2.1 110kV侧断路器选择 (7)6.2.2 27.5kV侧断路器选择 (8)6.3隔离开关的选取 (8)6.3.1 110kV侧隔离开关选择 (8)6.3.2 27.5kV侧隔离开关选择 (9)6.4互感器的选取 (9)6.4.1 110kV侧电流互感器选择 (9)6.4.2 27.5kV侧电流互感器选择 (10)7.并联无功补偿….…….………………………..….….….…….….…….....….…………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课程设计 (2)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课程设计 (2)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 09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2 年7月20日1 设计原始资料1.1题目某复线电气化区段采用AT 供电方式,其中某一牵引变电所两供电臂牵引计算结果如表1.1所列,该区段列车对数如表1.2所列。

列车追踪间隔时分为8min 。

电力部门要求无功防倒送。

牵引变压器为三线接线,容量31.5MV A 。

(1) 牵引变电所并联电容补偿的方法有哪些?(2) ,12.0.6kV,试电容器组端电压72=α并联补偿容量。

(补偿前牵引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为0.8,要求补偿后达到0.9,牵引侧母线最高电压kV,58M .max =U 电容器允许的放电容量为4000Ws,电容器组每条并联支路中电容器串联的台数取n=12)。

表1.1 牵引计算结果列车带电走时分∑ (mim) g1t 列车走时分∑t (mim)列车牵引能耗∑ (Kv/h) iA客 上行/下行空 上行/下行货 上行/下行货 上行/下行客 上行/下行空 上行/下行21.4/22.035.4/25.835.4/ - 40.6/42.237.5/36.71757.8/1915.121.4/ - 2061.4/960.9765.3/940.91167.3/600.7530.27/ -827.3/ -表1.2 列车对数(列/日)货 上行/下行客 上行/下行空 上行/下行20 / 5022 / 2232 / 0类别车对数1.2 设计内容(1) 并联电容补偿的作用; (2) 并联电容补偿的方案; (3) 并联电容补偿的装置的组成; (4) 并联电容补偿容量的计算方法。

2 分析设计的内容2.1 并联电容补偿的作用图 2.1(a) 为牵引变电所牵引侧设计和安装并联电容补偿装置的线路原理图。

1U 为电源电压(线值),1r 及1X 为电力系统与牵引变压器每相的电阻与电抗,2U 为牵引变电所牵引侧母线电压,C X 为并联补偿电容器组的容抗,L X 为与电容器组串联的电抗器的感抗,C I 为并联电容器组回路容性补偿电流,j I 为牵引负荷电流。

牵引供电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牵引供电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根据电源侧进线电压等级正确对主接线中电气设备,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避雷器等进行正确选型。
2
2.1
本次设计用到了对设备选型的计算,通过计算我们可以正确的选择变压器及各种用电设备,以此达到所设计牵引变电所的正确性、合理性及经济性。
2.2
由题目所知,本牵引变电所采用直接供电方式向复线区段供电,且有穿越电流,担负着重要的牵引负荷供电任务(一级负荷)、馈线数目多、影响范围广,应保证安全可靠持续性的供电,主变压器采用单相V-V接线,其绕组结线示意图如图1所示。
5
330-500kV系统保护高压侧为330-500kV的变压器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因系统一次时间常数较大,互感器暂态饱和较严重,则可能导致保护错误动作,因此互感器应保证实际短路工作循环中不致暂态饱和,一般选用TP类互感器,尤其是线路保护考虑到重合闸的问题,要考虑双工作循环的问题,故推荐使用TPY型。
=27.5×220
=6050(KVA)
=27.5×288
=7920(KVA)
校核容量
(2.2)
式中,K为牵引变压器过负荷倍数,取K=1.5。且有
(2.3)
又有题目分析可知, , ,则根据式(2.2)、(2.3)得
=
=18700(KVA)
安装容量
由前面 知, ,并结合采用的固定备用方式和系列产品。安装容量有10,12.5,16,20,25,31.5,40,50,63,80,100(MVA)等。结合经济性故单相V-V结线牵引变压器的安装容量选用为2×20000(kVA)。
参考文献
[1]陈海军.电力牵引供变电技术[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1.
[2]贺威俊等.电力牵引供变电技术[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电力牵引供变电技术课程设计

电力牵引供变电技术课程设计

电力牵引供变电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题目电力牵引供变电技术课程设计二设计目的1)在学习完“电力牵引供变电技术”和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2)掌握电力牵引供变电系统各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3)对电力牵引供变电系统有跟深一步的认识。

三设计内容1)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组成简述:牵引变电所和供电臂:牵引变电所的功能是将三相的110KV高压交流电变换为两个单相27.5KV的交流电,然后向铁路上、下行两个方向的接触网(额定电压为25KV)供电,牵引变电所每一侧的接触网都称做供电臂。

该两臂的接触网电压相位是不同相的,一般是用耐磨的分相绝缘器。

相邻牵引变电所间的接触网电压一般为同相的,其间除用分相绝缘器隔离外,还设置了分区亭,通过分区亭断路器(或负荷开关)的操作,实行双边(或单边)供电。

牵引网:牵引供电回路的构成是:牵引变电所、馈电线、接触网、电力机车、钢轨与大地、回流线。

在这个闭合回路中,通常将馈电线、接触网、钢轨与大地、回流线统称为牵引网。

牵引供电方式分类:由于工频单相交流25KV的牵引网是一种不对称供电回路,势必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电磁场,从而对邻近的通信和广播设备产生杂音干扰,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在通信方面采取加强屏蔽的措施,或将受影响的通信设备迁离影响范围;二是在供电方面采取抑制干扰的措施,随着牵引网所采取的抑制干扰措施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牵引供电方式。

a、BT(吸流变压器)方式:吸流变压器是一种变化为1:1的变压器,其原边串接在接触网Tx内,副边串接在特设的回流线(N)内,每两台BT中间安设一根将回流线与钢轨外接的吸上线。

b、AT(自藕变压器)方式:自藕变压器跨接于接触网(T)和正馈导线(F)之间,其中点与钢轨及治接触网线路同杆架设的保护线(PW)相连形式的AT供电方式。

c、同轴电力电缆方式:这是一种新型的防干扰供电方式,适用于电气化铁路穿越大城市或对净空要求较高的桥梁、隧道等特殊地段。

牵引供电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牵引供电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课程设计目录1 设计原始题目 (1)1.1具体题目 (1)1.2要完成的内容 (1)2 设计课题的计算与分析 (1)2.1计算的意义 (1)2.2牵引变压器容量计算 (2)2.3牵引变压器类型选择 (3)3. 牵引变电所设计 (4)3.1引变电所110kV侧主接线设计 (4)3.2牵引压器主接线设计 (4)3.3牵引变电所馈线侧主接线设计 (5)4 小结 (8)参考文献 (8)附表牵引变电所电气主结线图 (9)1 设计原始题目1.1 具体题目某牵引变电所戊采用AT供电方式向复线区段供电,牵引变压器类型为110/27.5kV,SCOTT接线,两供电臂电流归算到27.5KV侧电流如表1所示。

表1具体设计参数牵引变电所供电臂长度km端子平均电流A 有效电流A 短路电流A 穿越电流A戊24.3 β212 298 1079 1929.6 α92 165 605 150本次设计主要做了变电所AT供电方式下,从电源进线到向供电臂供电的所有接线形式与其所对应的接线方式下变电所的容量设计计算。

1.2 要完成的内容该牵引变电所的主要设计内容如下:(1) 所110kV侧的接线设计。

(2) 牵引变电所馈线侧主接线设计。

(3) 确定电气主结线。

(4) 牵引变压器安装容量计算及选择。

(5) 短路电流计算。

(6) 母线(导体)和主要一次电气设备选择。

2 设计课题的计算与分析2.1 计算的意义按给定的计算条件求出牵引变压器供应牵引负荷所必需的最小容量,即计算容量,然后按列车紧密运行时供电臂的有效电流与充分利用牵引变压器的过负荷能力,此容量为校核容量,这也是确保牵引变压器安全运行所必需的容量,这时就可以按得到的两个容量以及备用方式等条件,来确定实际规格系列的牵引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此为安装容量,牵引变压器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设备,从安全运行和经济方面来看,容量过小会使牵引变压器长期过载,将造成其寿命缩短,甚至烧损;反之容量过大将使牵引变压器长期不能满载运行,从而造成容量浪费,损耗增加,使运营费用增大,因此,在牵引变压器容量计算时,正确地确定计算条件,以便合理地选定牵引变压器的额定容量,这样就可以做到既节约成本,又可以兼顾牵引变电所长远发展的需求。

牵引供变电D所课程设计

牵引供变电D所课程设计

牵引供变电D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牵引供变电D所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够理解并分析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

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电力系统设计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技能方面,学生应掌握基本的电力系统模拟和实验技能,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生应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工程观,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电力系统的模拟和实验方法等。

学生将通过学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电力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规律。

通过学习电力系统的组成部分,学生能够了解电力系统各环节的功能和作用,掌握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此外,学生还将学习电力系统的模拟和实验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将采用讲授法,系统地介绍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知识,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其次,将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同时,将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此外,还将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加深对电力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将选择与电力系统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以提供学生系统的学习资料。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准备相关的PPT、视频等资料,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实验设备方面,将准备电力系统的实验设备和器材,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验。

同时,还将提供网络资源和学习平台,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种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课程设计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课程设计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课程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2 年 7月 20日1 设计原始资料1.1 具体题目某牵引变电所丙采用直接供电方式向复线区段供电,牵引变压器类型为110/27.5kV,三相V-v接线,两供电臂电流归算到27.5kV侧电流如表1所示:试计算牵引变压器的容量,设计牵引电气主接线及断路器的选择。

2 题目分析及解决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先按给定的计算条件求出牵引变压器供应牵引负荷所必须的最小容量,然后按列车紧密运行时供电臂的有效电流与充分利用牵引变压器过负荷能力,求出所需要的容量,称为校核容量。

这是为确保牵引变压器安全运行所必须的容量。

最后计算容量和校核容量,再考虑其他因素(如备用方式等),然后按实际系列产品的规格选定牵引的台数和容量,称为安装容量或设计容量。

3 设计电气主接线一方面从电源系统接收电能,另一方面又通过馈电线路将电能分配出去。

电气主接线的电源回路和用电回路之间采用什么方式连接,以保证工作可靠、灵活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牵引变电所(包括开闭所、分区所)的电气主结线是指由隔离开关、互感器、避雷器、断路器、主变压器、母线、电力电缆、移相电容器等高压一次电气设备,按工作要求顺序连接构成的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牵引变电所内部的电气主电路。

牵引变电所的电气主结线分为三个部分来分别设计:110kV电源侧的电气主接线、牵引侧的主接线、三相V-v直接供电方式变压器接线[1]。

3.1 牵引变电所馈线侧主接线设计由于27.5kV馈线断路器的跳闸次数较多,为了提高供电的可靠性,按馈线断路器备用方式不同,牵引变电所27.5kV侧馈线的接线方式一般有下列三种:3.1.1 带旁路母线和旁路断路器的接线一般每2至4条馈线设一旁路断路器。

通过旁路母线,旁路断路器可代替任一馈线断路器工作。

这种接线方式适用于每相牵引母线馈线数目较多的场合,以减少备用断路器的数量[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选题背景 (1)2 方案论证 (1)2.1 变压器容量和台数选择 (1)2.2 主接线方案拟定 (1)3 过程论述 (3)3.1 电压不对称系数计算 (3)3.2 变压器与配电装置的一次投资与折旧维修费 (6)3.3 各方案的电能损耗 (7)4 设计体会 (9)参考文献 (11)1 选题背景题目:某牵引变电所位于大型编组站内,向两条复线电气化铁路干线的三个方向馈电区段供电,已知列车正常情况的计算容量为12000kV A(三相变压器),并以10kV电压给车站电力照明机务段等地区负荷供电,容量计算为3850kV A。

各电压侧馈出线数目及负荷情况如下:25kV回路(1路备):两方向年货运量与供电距离分别为Q1L1=33×60Mt.Km;Q2L2=31×25Mt.Km,K R=0.2,△q=100KWh/Kt.Km。

10kV回路(2路备):供电电源由系统区域变电所以双回路110KV输送线供电。

本变电所是终端变,送电线距离10kM。

主变压器为三相接线,要求:画出变电所得电气主接线。

(包括变压器容量计算;各种方案主接线的比较;主设备的选择;)由题意知,本牵引变电所担负着重要的牵引负荷供电任务(一级负荷)、馈线数目多、影响范围广,应保证安全可靠持续性的供电。

10千伏地区负荷主要为编组站自动化驼峰、信号自动闭塞、照明及其自动装置等一部分为一级负荷、其他包括机务段在内的自用电和地区三相负载等均为二级负荷,也应满足有足够安全可靠供电的要求。

本变电所为终端变电所,一次侧无通过功率。

2 方案论证2.1 变压器容量和台数选择三相牵引变压器的计算容量是由牵引供电计算求出的。

本变电所考虑为固定备用方式,按故障检修时的需要,应设两台牵引用主变压器,地区电力负荷因有一级负荷,为保证变压器检修时不致断电,也应设两台。

因没有校核容量,只考虑计算容量来选择变压器,牵引变压器计算容量为12000kV A,故选择容量为12500kV A的变压器,而地区变压器选择6300kV A变压器。

根据原始资料和各种负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主变压器容量与台数的选择,可能有以下两种方案:方案A:2×12500kV A牵引变压器+2×6300kV A地区变压器,一次侧同时接于110kV母线,(110千伏变压器最小容量为6300kV A)。

方案B:2×16000kV A的三绕组变压器,因10千伏侧地区负荷与总容量比值超过15%,采用电压为110/25/10.5kV A,结线为0//Y∆∆两台三绕组变压器同时为牵引负荷与地区电力负荷供电。

各绕组容量比为100:100:50。

2.2 主接线方案拟定按110kV进线和终端变电所的地位,考虑变压器数量,以及各种电压级馈线数目、可靠供电的需要程度选择结线方式。

(1)对于上述方案A,因有四台变压器,考虑110kV母线检修不致全部停电,采用单母线用断路器分段的结线方式,如图2-1,每段母线连接一台牵引变压器和地区变压器。

由于牵引馈线断路器数量多,且检修频繁,牵引负荷母线采用带旁路母线放入单母线分段(隔离开关分段)结线方式,10kV地区负荷母线同样采用断路器分段的单母线结线系统。

自用电变压器分别接于10kV两段母线上(两台)。

(2)对于方案B,共用两台三绕组主变压器、两回路110kV进线,线路太长,但应有线路继电保护设备,故以采用节省断路器数量的内桥结线较为经济合理,如图2-2。

牵引负荷母线结线和10千伏母线结线与方案A的结线相同。

图2-1方案A主接线图2-2 方案B主接线110kV3B 6300kVA1B1000kVA4B6300kVA2B1000kVA10kV 25kV110kV1B2B2*16000kVA10kV25kV3 过程论述3.1 电压不对称系数计算发生地因地区负荷占比例较大,且有部分为一级负荷,应保证必要的电压质量,主要应检验电压不对称系数。

然后进行两种方案的经济比较。

由已知牵引负荷容量,25kV 侧额定电流2eI 及每馈电区电流2aI、2cI,见图3-1,分别为(其中电流不对称引入的系数k=0.655):(3-1)(3-2)(3-3)图3-1 三角形绕组中电流分配图3-2 每项牵引负荷电流与电压向量图A43.2625.273125002=⨯=e I 8.0cos 2=ϕA89.171655.0222===e c a I I I ABCcaI 2∙bcI 2∙abI 2∙c I 2∙a I 2∙caU 2∙cbU 2∙cI 2∙abU 2∙abI 2∙aI 2∙bcU 2∙bcI 2∙caI 2∙两馈电区电流在△形绕组中分配后,每相绕组电流为(3-4)(3-5)(3-6)电流与电压的相量关系如图3-2其中以2a bU 为基准相。

10千伏电压侧为三相对称负荷,设9.0cos 3=ϕ则其额定电流3e I 和△形绕组中每相电流分为:(3-7)(3-8)同理(3-9)(3-10)110kV 高压绕组中的电流,不计励磁电流时,即为负荷电流归算到高压侧的值。

对于方案A 仅考虑牵引负荷(3-11)(3-12)(3-13)对于方案B ,应为牵引负荷宇地区负荷电流相量和,其值为A 59.1513132)8.17(222︒-=++=j c a ab eI I I A 59.1513132184222︒=--=j a c bc eI I I A 2.5731311.83222︒=+-=j c a ca eI I I A69.2115.10338503=⨯=e I A2.12232.4)30(333︒︒==+j j eab eeI I ϕ A2.1222.2443︒=j bc eI A2.1222.1243︒=j ca eI A62.6531.259.151)8.17()8.17(1221︒︒--===j j ab a eeK I I A62.651841221︒==j bcb eK I I A76.241.831221︒==j cac eK I I(3-14)(3-15)(3-16)其中电压变换系数高压110千伏绕组中的阻抗压降,已知参数为:三绕组16000千伏安变压器 M P ∆=106kW ,1d U %=10.5;双绕组12500千伏安变压器M P ∆=63kW ,dU%=10.5。

按式(3-17)和(3-18)分别求得高压绕组的电阻及电抗为(3-17)(3-18)三绕组变压器 R=2.51Ω 1X=79.47Ω 双绕组变压器R=3.81Ω1X=127.1Ω高压各相绕组阻抗压降,由各相阻抗压降三角形可知: 对于三绕组变压器(3-19)(3-20)(3-21)对于双绕组变压器(3-22)11.9231121371.3j a b a b aI I I e K K ︒-'=+= 199.3231121364.7j b c b c bI I I e K K ︒'=+= 103.6231121337.0j c a c a cI I I e K K ︒'=+= 54.225311012==K 05.65.10311013==K 2312102Me eP U R S ∆⋅⋅=Ω⋅21%100d eeU U X S =⋅ΩkV 66.5)(3.76111︒='+''='∆j a a e X j R I U kV14.5)(5.287111︒='+''='∆j b b e X j R I U kV94.2)(8.191111︒='+''='∆j c c e X j R I U kV70.6)(5.70111︒=+=∆j a a e jX R I U)(311121)2(1c b a a E E E E αα++=(3-23)(3-24)高压110kV 绕组感应电势E 及不对称系数1uK ,按下式计算(3-25)(3-26)(3-27)正序分量负序分量电压(势)不对称系数将各方案计算结果如表3-1所示。

表3-1 各主接线方案技术参数计算结果方案单位(kV )百分值1a E1b E1c E()11a E()12a EuKA )89.5(6.61︒-j e︒5.2360.58j e︒2.1180.62j e)73.3(5.60︒-j e)8.68(54.2︒-j e002.4B)06.5(4.62︒-j e︒4.2362.60j e︒4.1170.62j e)75.3(7.61︒-j e)2.69(57.1︒-j e0054.2从上述比较可知,在保证电压质量方面,方案A 和方案B 的u K 1值在允许范围以内。

3.2 变压器与配电装置的一次投资与折旧维修费方案A :2×12500+2×6300kV A 变压器四台,多增加110kV 断路器四组,按SW3-110少油断路器计算,共需(以万元计)2×80+2×50+4×(11+1.9+2×0.95)=274.8万元kV 70.6)(3.272111︒=+=∆j b b e jX R I U kV 53.2)(4.171111︒=+=∆j c c e jX R I U aa a U U E ∆-=11kV 031101︒∠=aU bb b U U E ∆-=11kV 24031101︒∠=b U cc c U U E ∆-=11kV 12031101︒∠=cU )(311211)1(1c b a a E E E E αα++=00)1(1)2(11100⨯=a a u E E K(每组断路器包括断路器及机构1台、电流互感器1台,及两侧隔离开关2台,分别为11万元、1.9万元和2×0.95万元)方案B :2×16000kV A 三绕组变压器2台,另增加变压器前面和跨条隔离开关(110kV )4组共需(以万元计)2×96+4×0.95=195.8万元A 方案110kV 配电间隔数增加,其占地费不计,每年折旧维修费,按取一次投资的8%计算则:方案A :pa C =274.8×0.08=21.98(万元) 方案B :pb C =195.8×0.08=15.66(万元) 3.3 各方案的电能损耗a )方案A 采用2×SF1-QY-12500/110型和2×S7-6300/110型三相变压器,其参数为: 牵引变压器 c P ∆=12.5千瓦,m P ∆=63千瓦,000I =1.3,0d U =10.5; 地区变压器 c P ∆=11.6千瓦,m P ∆=41千瓦,0I =1.1,0dU =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