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着力打造甘肃省戈壁农业示范区

玉门市着力打造甘肃省戈壁农业示范区

1. 引言

1.1 玉门市农业示范区的重要性

玉门市作为甘肃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地处戈壁荒漠区域,自然条件艰苦,但却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潜力。玉门市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对于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将促进当地农业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农业的竞争力。农业示范区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进入玉门市农业领域,推动农业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也将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玉门市农业示范区的重要性在于其可以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振兴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 正文

2.1 甘肃省戈壁农业示范区的关键意义

甘肃省戈壁农业示范区的关键意义在于推动戈壁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提升,提高农业产出和效益。戈壁地区土地资源贫瘠、气候条件恶劣,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难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甚至影响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建设农业示范区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戈壁地区农

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通过优化种植结构、改善灌溉设施、推广高效农业技术等措施,提升

戈壁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农业示范区的建设还可以带动当地农业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农业

与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升戈壁

地区农业的整体竞争力。通过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可以为戈壁地区的

农业转型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甘肃省戈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2 戈壁农业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和规划

戈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旨在通过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推广新技术

新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农

作物品质和产量,优化农业结构,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现代

化发展。

在规划方面,戈壁农业示范区将通过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

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管理模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

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灌溉水利设施和耕地质量,保障农业生产

的持续发展。

戈壁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还包括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推广农业资源

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农业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加强农民培

训和技术支持,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和农民增收致富。

戈壁农业示范区的目标是建设现代化、智慧化、生态化的农业产

业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

实施,戈壁农业示范区将成为农业发展的典范和引领者,为全国农业

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2.3 玉门市在农业示范区建设中的着力点

一、科技创新:玉门市着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技术

研究和应用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和品质。

二、土地管理:玉门市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田产能。

三、产业发展:玉门市发挥农业产业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加强

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提升农民收入。

四、人才培养:玉门市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建设农业人才

队伍,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五、政策支持:玉门市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为农业示范区建设提

供政策保障和支持,引导农民参与农业生产,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健康

发展。

通过以上着力点的努力,玉门市将不断完善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向着现代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2.4 戈壁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前景

戈壁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戈壁地区的特殊气候和土壤条件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独特的优势。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可以实现作物的高产高效。戈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将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技术的引进和革新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速农业产业的升级换代。戈壁农业示范区还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进入农业领域,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最重要的是,戈壁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将为当地农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形成良性的农业产业集群。戈壁农业示范区的发展前景广阔,将为当地农业经济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5 戈壁农业示范区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影响

戈壁农业示范区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重要的。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可以提升当地农业生产力和效益水平。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农作物的提质增效,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戈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将带动当地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在示范区内,可以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升整个农业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示范区的建设还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当地农业领域,促进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实践。通过与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示范区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戈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将为当地农业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结论

3.1 戈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将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戈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将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戈壁地区资源匮乏,气候恶劣,传统农业模式难以为继,但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可以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示范区的示范效应将带动周边农民的种植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产值的增加,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示范区的建设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向农业领域倾斜,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会促进当地农民的收入增加,改善其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戈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还将促进农村的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产

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戈壁

地区将因此实现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为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

的动力和活力。【字数:214】

3.2 玉门市将成为甘肃省农业领域的重要示范区

玉门市将成为甘肃省农业领域的重要示范区,这将在多个方面带

来显著的影响。作为农业示范区,玉门市将成为全省农业发展的典范,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和借鉴。其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将成为全

省甚至全国的示范,有助于提升整个农业产业的水平和竞争力。作为

示范区,玉门市将吸引更多的资源和投资,促进农业产业集聚和规模

化发展,进一步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繁荣和增长。玉门市作为示范区

的地位也将提升其在全省农业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中的话语权,为当

地农民和农业企业争取更多的支持和优惠政策。玉门市成为甘肃省农

业领域的重要示范区将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潜力,为当地农业经济

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3 农业示范区建设将带动玉门市整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农业示范区建设将带动玉门市整体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随着戈

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不断推进,玉门市的农业产业将得到全面提升,

农业生产效益将显著提高。这将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示范区的建设还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为玉门市的整体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农业示范区的建设将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投入到农业领域,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的应用与推广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也将带动农产品的深加工与营销,拓展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农业的区位选择(好题精选)(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农业的区位选择(好 题精选)(含参考答案) 下图表示的四个区域均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生产区。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草场茂密,光、热不足 B.乙—土壤肥沃,雨热适宜 C.丙—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平原面积大 D.丁—地面平坦,水网稠密 解析甲地位于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光热充足,A项错误;乙地位于美国密西西比河平原,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土壤肥沃,雨热适宜,B项正确;丙地据河流流向判断地势为北高南低,C项错误;丁地位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相对短缺,需东水西调缓解水资源不足,“水网稠密”的说法错误。故选B。 答案 B 2.关于四个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粮食商品率高 B.乙——机械化水平低

C.丙——水利工程量大 D.丁——市场适应性强 解析甲为季风水田农业,商品率低;乙为商品谷物农业、棉花带等,机械化水平高;丙为大牧场放牧业,水利工程量大是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丁为混合农业,对市场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故选D。 答案 D 2019年是我国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工作三周年,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等实行轮作休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轮作是指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轮换或组合种植不同作物;休耕是指土地一段时期不耕种,但仍进行耕地管理与保护。据此,完成3~4题。 3.我国主要休耕试点区中,属于人类活动形成重金属污染区的是() A.河北中部地区B.湖南长株潭地区 C.甘肃河西走廊D.云贵高原地区 解析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超标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湖南长株潭地区有色金属产业发达,属于人类活动造成的重金属污染区。 答案 B 4.河北中部地区原来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和耐旱耐瘠薄的杂粮杂豆等,现在要求该地区停止种植小麦,但可种植其他作物,主要原因可能是() A.小麦生长期内吸收大量水分,使雨水下渗减少 B.灌溉小麦对地力消耗大,造成土地的严重退化 C.小麦生长破坏地表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D.小麦生长期间雨水稀少,需抽取大量地下水 解析河北中部地区水资源短缺,农业生产大量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当地小麦属于冬小麦,春季小麦生长需水量大,而此时该地区降水少,需要抽取地下水灌溉,为防止该地区的地下水漏斗区进一步扩大,要求该地区停止种植小麦。 答案 D 阳台农业不仅指单纯地在阳台空间进行农业活动,也包括在屋顶、露台等空间的农业。栽培模式趋无土性,生产产品趋观赏性与自给性,是现代都市农业中的一种形式。读图,回答5~6题。

治沙站上的迷彩服

治沙站上的“迷彩服” ----玉门市治沙工作站站长刘存军事迹材料一个人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十年做着同一件事,刘存军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数十年如一日,数十载为一事,在玉门的风沙口上一干就是十年,被老百姓称为“风沙口的刘铁人”。 10年来,胸怀如绵绵的祁连山的刘存军,背负着玉门百姓的幸福上路,这幸福是他的给养,戈壁变绿洲是他的事业方向。他兢兢业业,时刻遵循着“我是一个党员”的原则,勤勤恳恳,求真务实,组织带领沙站职工与风沙抗争,在玉门市各大风沙口筑起一道道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 玉门镇东线风沙口位于玉门镇7公里戈壁上,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是玉门市十大风沙口之一,每逢大风季节,狂风肆虐,飞沙走石,对辖区当地生产生活及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1999年,45岁的刘存军调入该治沙工作站任站长。刚上任时,刘存军就一身“迷彩服”,10年来,无论是春夏秋冬,都穿着迷彩服,大伙都玩笑地称“风沙口上迷彩服”。 当时,玉门东线风沙口治理工程刚进入起步阶段,刘存军带领技术人员深入实地调查研究,走遍了玉门镇东线风沙区的沟沟坎坎,全面掌握了地形、地貌和风沙运动规律,按照整体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以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举的原则,实施了玉门镇东线风沙口的治理,10年来,玉门镇东线风沙口治理总面积达4350亩,治理工程在防风治沙、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明

显效果。 在沙口治理起步阶段,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刘存军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党员,始终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顶风沙、冒严寒,始终坚持在生产第一线。以防风治沙为己任,重点实施玉门镇东线风沙口治理工程,有力地带动了全市十大风沙口的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为改善该市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过程中,他风里来,雨里去,每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不计个人得失。为保证工程质量,严把工程质量关,每天在工程施工现场监督检查工程质量,并协调解决施工中存在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在狠抓玉门镇东线风沙口治理的同时,带动全市其它风沙口治理步伐,他时常奔波在全市各风沙口,从规划设施、整地、开沟、苗木准备到植树造林林地管护都严格把关,玉门风沙口才出现“沙进人退”的局面。 多年来,玉门治理成果获得酒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治沙站2004年被酒泉市委、市政府授予“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2008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刘站长没有在荣誉面前止步,他说,防沙治沙是千秋万代的事业,群众利益无小事。善行无疆,刘存军,用一颗有责任的心显示人生价值所在,让绿与被绿成为戈壁滩上社会和谐的基调。

玉门市基本情况介绍

玉门市基本情况介绍 一、玉门市概况 玉门,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西晋《博物志》首次记载玉门石油,1939年8月第一口油井在抗日烽火中投产,1957年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在玉门建成,并随之担负起了新中国石油工业大学校、大试验田、大研究所和出产品、出人才、出经验、出技术的“三大四出”的历史重任,先后向全国50多个石油企业和地矿单位输送骨干力量10多万人,支援各类精良设备4000多台(套),培养造就了“铁人”王进喜等一大批石油工人的楷模和精英,为抗日战争、新中国的诞生和当代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诗人李季盛赞“凡有石油处,就有玉门人”,“石油摇篮”的美誉也因此载入史册。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玉门油田正在加快油气的深度勘探开发,积极争取实施炼化扩容、石油储备等重大项目,大力发展石油化工接续产业,努力打造甘肃省重要的石化产业基地,力争在全国率先建设“百年油田”,让石油旗帜高高飘扬。 玉门,“铁人”王进喜的故乡。王进喜生在玉门,长在玉门,是玉门这片热土哺育了他。王进喜十年玉门创业树“标杆”,成为全国劳动模范;十年大庆奋战成“铁人”,当选为党的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铁人”王进喜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世纪之交,他同孙中山、鲁迅、雷锋、焦裕禄、李四光、毛泽东、邓稼先、邓小平、袁隆平一起被评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写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他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铁人精神”,与

“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起得到党中央的充分肯定,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承认和高度评价,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 玉门,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玉门市被称为“世界风口”,风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00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利用近2000万千瓦;太阳能年日照时数3300多小时,是甘肃省太阳能总辐射量最高的区域之一;全市1.3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可开发风电、光电土地面积4200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利用面积不到10%。同时,境内4条河流年径流量11亿立方米,水电可开发装机容量150万千瓦,具有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独特优势和条件。玉门市风电产业发展始于1996年,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全市风电装机累计达到170万千瓦。目前,正在加快实施51万千瓦大型国产化风机示范项目,拥有300千瓦、600千瓦、850千瓦、1兆瓦、1.5兆瓦、2兆瓦、2.5兆瓦、3兆瓦、5兆瓦等国内外9个型号的风电机组,玉门已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风机博览园。同时,玉门市按照新能源“6+2”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光电、调峰电源、水电、装备制造、风光旅游等产业,进一步加快了新能源产业体系建设。今后,玉门市将把新能源产业打造成为引领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力争到2015年,全市电力总装机规模达到1200万千瓦以上,风机塔筒年生产能力达到3000台套以上,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50亿元,将玉门建设成“风光能源城”和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 玉门,中国啤酒原料之都。玉门是世界上啤酒花及啤酒大麦最理想的种植区域之一,啤酒花种植面积达3.5万亩,形成了从鲜花烘干、压缩花、颗粒花、酒花浸膏到加氢异构的完整产业链,采用二氧化碳萃取酒花浸膏和加氢异构等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啤酒花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三分之一。2005年世界啤酒花种

工作报告:关于戈壁农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工作报告:关于戈壁农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我市立足“三农”工作实际,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和绿色发展为重点,把戈壁农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全市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突破口,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建设。特别是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戈壁农业发展的意见》以来,我市积极响应,抢抓全省戈壁农业发展战略机遇,深入挖掘非耕地戈壁荒漠化资源,大力推动戈壁农业建设,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发展现状 2017-2018年全市戈壁农业建设计划0.2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0.14万亩,新建全钢架高标准塑料大棚0.06万亩。至目前,戈壁设施农业示范区和戈壁农业标准化产业园加快建设,建成投产高标准日光温室30座、正在建设76座,建成投用20000m3保鲜恒温库2座;怡泉新禾食用菌产业园、清河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开工建设日光温室237座。 全市现已储备戈壁农业建设项目12个,概算总投资8.1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8个,累计已投建设资金5965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500万元,建设规模457亩,参与建设企业4个、合作社4个。 二、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及时动员部署。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戈壁农业发展战略

以来,特别是全省河西戈壁农业建设现场会后,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及时传达学习会议精神,把戈壁农业产业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对发展戈壁农业作了具体安排部署。市、县、区政府相继成立了由主管领导任组长,农牧、发改、财政、国土、水务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戈壁农业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认真研究落实戈壁农业建设工作,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主抓、职责分明、责任到人的齐抓共推的强大合力。 (二)明确发展目标,突出建设重点。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22年,新发展戈壁农业建设面积1万亩(其中,高标准日光温室0.7万亩;全钢架高标准塑料大棚0.3万亩;分配永昌县建设6000亩、金川区建设4000亩),全市戈壁农业总面积达到4.5万亩。永昌县重点发展设施蔬菜和食用菌,金川区重点发展香草花卉和设施蔬菜。配套规划建设工厂化种苗繁育场、基质标准化加工厂、冷链物流及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戈壁农业田园综合体。 (三)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安排布局。2017年9月份,我市委托现代农业工程设计研究所编制《戈壁农业发展规划》,目前规划正在组织修订,根据规划:全市计划建设“六园区五基地一中心”:即中牌—西湾千亩戈壁农业产业园、双湾镇康盛千亩戈壁农业产业园、东湾千亩戈壁农业产业园、龙口千亩戈壁农业产业园、日光温室产业园,双湾镇营盘戈壁农业示范基地、龙源戈壁农业示范基地、陈家沟戈壁农业示范基地、许家沟戈壁农业示范基地、清河戈壁农业产业基地和天高路戈壁农业产业服务中心。县、区已编制完成戈壁农业发展的初步规划和实施方案。 (四)制定扶持政策,强化多元投入。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向戈壁农业项目

玉门市着力打造甘肃省戈壁农业示范区

玉门市着力打造甘肃省戈壁农业示范区 玉门,是一座位于甘肃省西部的古老城市,同时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门户之一。由 于地处戈壁荒漠地区,玉门一直以来都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而闻名。然而近 年来,玉门市政府着力打造甘肃省戈壁农业示范区,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当地农民 增收致富。 甘肃省玉门市位于河西走廊南端,属于典型的内陆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仅有80毫米左右,土地大多为盐碱地和戈壁沙漠,生态环境恶劣,传统农业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玉门市政府深知农业的重要性,不愿因地制宜,提出了打造戈壁农业示范区的发展战略,通过引进新技术、改良传统种植方式、推广高效灌溉技术等措施,助力当地农业产业 实现转型升级。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玉门市政府加大了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设施。 通过建设大棚、温室大棚等设施,将原本受限于水资源和土壤的传统种植方式转变为可以 精密控制的立体种植方式,显著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与此政府还鼓励农民种植抗旱性、耐盐碱性的新品种作物,引导农民发展优势产业。 在提高作物产量的玉门市政府还积极推广新型农业科技,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政府还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企业,打造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现代科技农业的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助力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除了提高产量和质量,玉门市政府还注重农产品的营销和品牌建设。政府积极推动农 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引进现代化的加工设施和技术,加工出更加多样化的农产品,提高产 品附加值。政府还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广玉门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农产品 的市场竞争力。 为了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玉门市政府不仅注重农业产业的发展,还积极推动农村旅游 业的发展。借助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政府通过开发特色深度游、生态观光游等方式,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农民增收。政府还鼓励农村居民发展农家乐、特色小吃 等服务项目,扩大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在这样的政策引导下,玉门市的农业产业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村庄变 得整洁、美丽,农民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玉门市的农业产业示范区,成为了甘肃省 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成为了西部地区的希望之光。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玉门市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景观,外界游客 络绎不绝。在加大旅游业发展的政府也十分珍惜且保护好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了多 方面的综合整治。加大了河道整治、水利建设、生态修复等力度,建设了一系列生态宜居

玉门市着力打造甘肃省戈壁农业示范区

玉门市着力打造甘肃省戈壁农业示范区 玉门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是甘肃省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玉门市拥有广阔的戈壁荒漠地带,这对农业生产提出了很大的挑战。为了加快农业发展, 玉门市决定着力打造甘肃省戈壁农业示范区。 甘肃省戈壁农业示范区的建设目标是通过科学种植、智能化管理和精细化运作,充分 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玉门市将加大土地整理和治理力度,改善戈壁荒漠的土壤环境。采取科学种植方式, 选择适合戈壁地貌的农作物进行种植,避免过度开垦和过度灌溉,减少土壤水盐化的风险。实施良好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确保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玉门市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持。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专家团队,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种植模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利用智能化农业设备和信息 化管理系统,实现农田的精准施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提高农田的效益和生产力。 玉门市还将加强与外地企业的合作,引进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业生产服务机构, 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升级。建立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在加 工和销售环节,加强冷链物流和电子商务的建设,提供农产品的便捷交易渠道,增加农民 的收入。 玉门市将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和农民技能提升。通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和农民合作社的 建设,提高农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农业服务和政策咨询,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鼓励他们从事现代农业产业,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收 入。 玉门市着力打造甘肃省戈壁农业示范区,是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和福祉。通过合理利用资源、科学管理和创新发展,玉门市将努力打 造一个在戈壁地区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的农业示范区,为甘肃省的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玉门市昌马镇:筑牢祁连生态屏障 引导绿色发展

玉门市昌马镇:筑牢祁连生态屏障引导绿色发展 作者:马玉军 来源:《发展》2020年第03期

甘肃省玉门市昌马镇,地处祁连山麓、疏勒河源,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文荟萃、钟灵毓秀,因大唐名将樊梨花秣马厉兵而得名。山水环绕、绿洲旖旎、河湖交错的壮丽自然景观和文脉相承、底蕴深厚、蜚声四方的历史文化交相辉映,为昌马绿色崛起、文旅先行、乡村振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为指引,始终把生态保护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坚定不移守护祁连山、筑牢大屏障,切实走好生态之路、做足山水文章、建美田园山乡,既守住了绿水青山,也得到了金山银山。 一、背景情况 (一)情况简介。玉门市昌马镇地处祁连山北麓,疏勒河、小昌马河穿境而过,是深居祁连山西段腹地的天然小盆地,濒临三个自然保护区,是祁连山西段重要的生态廊道、生态屏障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平均海拔2100米,年均无霜期92天,降雨量78.9mm。辖区总面积167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万亩,草场面积47万亩,现辖5个行政村,共有人口1374户4019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900元。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围绕构建休闲田园综合体和生态旅游小镇两大目标,以“先锋引领、融合共建、强基富民、晋位升级”为总体思路,着力构建“一园三区四基地”产业支撑体系(一园:生态产业园;三区:集中居住区、生态修复区、文创旅游区;四基地:天境牧业基地、有机林果基地、绿色杂粮基地、生态旅游基地),加快打造绿色产业基地、休闲田园山乡、生态旅游小镇、秀美幸福家园,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休闲生态秀美昌马建设。 (二)生态资源优势。昌马境内有草原、湿地、湖泊、河流、戈壁、雪山、冰川等地貌,生态资源多样、保护开发潜力巨大。一是自然生态优势明显。一山(祁连山)两河(疏勒河、小昌马河)一湖(昌马湖)是典型的地貌特征,是离雪山、冰川最近的乡村,是草原、湿地最多的乡镇。二是旅游景观资源独特。境内既有鬼斧神工的疏勒河天生桥、老虎沟冰川、香毛山草原、古生物化石等自然奇观,又有千眼泉湿地、月亮湾湿地、昌马湖等特色景点,春有油菜

农村经济下能源技术发展策略

农村经济下能源技术发展策略 摘要:农村能源是我国能源的一个特殊领域,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紧密相关。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必然带动能源消费要求的持续增长。玉门市依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项目发展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小型风力发电、小型光伏发电,深受农户的喜爱,并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解决了部分农户的生活用能问题。 关键词:农村能源;技术应用;发展对策 1玉门市农村能源建设的背景、意义及创新 1.1背景 玉门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南部为祁连山脉,北部为马鬃山北山山脉,形成了“两山夹一谷”的狭长地形,成为东西风的天然通道,被称为“世界风口”。根据多年风力观测资料,境内风能资源丰富,70m高度平均风速为7.9m/s,平均风能密度为506W/m2;年平均有效风速时数为8085h。风力资源综合评价是主风向与最大风能密度的方向一致,均为东、西方向,风能质量较高,利于风机排布,属于三类风场,是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玉门市区域内风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在3000万kw以上,其中可开发利用约2000万kw,位居甘肃省前列。玉门市将按照建设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目标,继续坚持以风电为牵引,以风电促网架、促调峰电源、促装备制造和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思路,着力打造“6+2”新能源产业群,即发展风能、光能、调峰电源、电网建设、新能源装备制

造、资源综合利用和水能、核乏燃料处理等产业,坚持风电、水电、光电、火电、核电等多能并举、互补开发、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低碳经济的路子,力争2015年把玉门建设成为各类发电装机规模达千万千瓦以上的新能源基地。长期以来玉门市农村环境有待整治,移民乡镇和偏远乡镇山区农户生活能源短缺,今后一段时期内,能源供需矛盾还将更加突出,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为缓解农村能源短缺的矛盾,玉门市从2008年开始,依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项目在农村大力发展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2012年项目还试点安装了小型户用风力发电和小型户用光伏发电。太阳能、风电作为一种符合农村特点又能改善农村环境和生活用能的新型能源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将成为今后农村生活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意义 通过玉门市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项目多年来的经验,本人认为农村太阳能、风能的开发利用将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和农民健康状况及卫生条件的改善,是引领农村脱贫致富,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1.3创新方向 1.3.1推广利用 目前,玉门市在昌马乡试点实施了2台小型风力发电机和2台小型光伏发电机,在黄闸湾、下西号、柳河、清泉等乡镇实施了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灶项目,而在移民乡和其他偏远乡村地区未能普及和开发

戈壁滩变身“庄稼地”——甘肃酒泉市戈壁农业的实践与创新

戈壁滩变身“庄稼地”——甘肃酒泉市戈壁农业的实践与创新 作者:郭奇志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20年第5期 郭奇志 在“多采光、少用水,高技术、高效益”和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酒泉市在戈壁滩上尝试 就地取材建设日光温室,用有机基质栽培作物取得成功,逐步形成了区域性独具特色的农业新 业态——戈壁农业。 近年来,在皑皑白雪覆盖的祁连山北麓、在滔滔奔流的讨赖河侧畔、在河西走廊酒美泉香 的戈壁滩上,一座座日光温室整齐排列、一个个产业园区正在兴起、一车车优质果蔬相继外运……室外皑皑白雪与蓝天丽日交相辉映,室内绿意盎然、硕果累累相互映衬,曾经单调荒凉、沉睡千年的戈壁滩展现出一派无限的生机和希望。这一片希望的“田野”,就是被甘肃省委书 记林铎、省长唐仁健亲自调研命名为“戈壁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高地,也是近几年甘肃省委 省政府创新重大决策、全力主抓推进的十大生态产业之一的循环农业的主战场,更是被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以“酒泉大力发展戈壁农业,推进乡村振兴”为题向全国推广的典型经验的发端地。 突破戈壁滩上种出了庄稼 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的甘肃省酒泉市,是丝绸之路的要塞重镇,辖区依靠祁连山冰雪融水 灌溉的耕地仅300 万亩,但有尚未开发利用的戈壁滩等土地近2.17 亿亩,占全市国土总面积 的74.4%,由于缺水严重和土地贫瘠,一直难以有效开发利用。如何让广袤的戈壁滩变成能生 产优质农产品的“庄稼地”,一直是各级领导研究的重大课题。 进入21 世纪初,酒泉粮食和蔬菜争地、生态和耕地争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多采光、 少用水,高技术、高效益”和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酒泉市在戈壁滩上尝试就地取材建设日光 温室,用有机基质栽培作物取得成功,逐步形成了区域性独具特色的农业新业态——戈壁农业。经过十几年坚持不懈的探索创新,到2019 年底,酒泉市以日光温室、钢架塑料大棚为主的戈 壁农业,面积累计达到9.3 万亩,其中:日光温室7 万亩、钢架大棚2.3 万亩,配套形成年 产有机基质95 万立方米,年育苗能力9000 万株,冷藏保鲜库13 万立方米,申报绿色农产品85 个,有机农产品2 个,带动大田蔬菜种植39 万亩,在温室中培育了黄瓜、茄子、辣椒、西红柿等优质高效蔬菜和西甜瓜、人参果、草莓等优质水果,每年可向市场提供400多万吨果蔬 商品。戈壁农业的发展既满足了本地“菜篮子”供给需求,解决了依靠“老三样”(洋芋、白菜、白萝卜)过冬的问题,也有效平抑了菜价,提高了农业用水的经济效益,开辟了社会资本 进农业、农民“冬闲”季节有事干又能增收的新途径。这里生产出的优质番茄、西甜瓜等果蔬 成批量进入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成为苏沪杭、粤港澳大湾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酒泉市首创 的戈壁农业已成为区域性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创新发展戈壁农业有高招 酒泉市区域环境特征是“ 光多水少、戈壁大绿洲小”。气候干燥、积温高、空气好、昼夜温差大、自然隔离强,来自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洁净甘洌,年无霜期160 天左右、日照时数3300 多小时、降水量36.8~178 毫米、蒸发量2459.2~3140.6 毫米,是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空间之一,是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洁净场所。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指出“甘肃光照充足、气候

戈壁农业 实施方案

戈壁农业实施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领域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 机遇。而戈壁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生态屏障和资源宝库,其农业发展也备受关注。本文将就戈壁地区农业实施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首先,戈壁地区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缺水干旱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应该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可以引进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滴灌、喷灌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其次,可以加大水利设施的建设力度,修建水库、水窖等,以储备雨水和地下水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同时,还可以推广节水型农业种植方式,选择适应干旱条件的作物进行种植,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 其次,土壤质量的改善也是戈壁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由于该地区的土壤 贫瘠,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土壤的肥力。首先,可以通过施肥来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选择适宜的有机肥和化肥进行施用,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同时,可以推广农田水利和土壤保护措施,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肥沃度。此外,还可以开展土壤改良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如石灰施用、有机物添加等,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另外,农作物的选择也是戈壁地区农业发展的关键。在这样的恶劣气候条件下,需要选择适应干旱、耐盐碱的作物进行种植,如沙棘、板蓝根、狼尾草等。同时,可以推广粮油作物的种植,如小麦、玉米等,以满足当地居民的粮食需求。此外,还可以引进一些新的作物品种,通过试验和培育,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进行种植,以丰富农作物的品种。 最后,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也是戈壁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加大对 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可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科学管理能

对戈壁农业的认识及发展思考

对戈壁农业的认识及发展思考

陈洁张文政 摘要:戈壁农业的提出与发展,为甘肃省调整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开辟了新的路径,不仅能够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而且有利于实现农业、经济、生态绿色健康发展。文章阐述了对戈壁农业的认识及发展思考,提出了强化保护意识,改善生态环境、强化推广意识,加大推广力度等发展思路。 关键词:戈壁农业;认识:发展思路 甘肃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发展戈壁农业的重大决策部署,戈壁农业是指在戈壁滩、砂石地、盐碱地、沙化地、滩涂地等不适宜耕作的闲置国土上,在符合国家有关生态保护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以高效节能日光温室为载体,发展设施蔬菜及瓜果等特色农产品的新型农业发展业态。 一、对戈壁农业的认识 (一)戈壁农业的内涵 1. 戈壁农业是甘肃省在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战略指导下,调整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革命性创新。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长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的优化升级,发展模式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大力发展戈壁农业,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支撑,以高品质、高产出为目标,将甘肃省河西地区打造成西北乃至“一带一路”地区富有竞争力的“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是甘肃省农业发展调整与转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举措的实现。 2. 戈壁农业是甘肃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的新路径。戈壁农业利用日光温室、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生态栽培、智能化自动控制等新技术,有效改善了农业发展环境,逐步实现了作物的四季种植,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促进了农业效益与农民收入的大幅提升。目前,甘肃省河西地区已建成可用于戈壁农业发展的日光温室近6万亩,其中在酒泉市肃州区建成地8个砂石地日光温室示范区中,亩均效益稳定在2万元以上;临泽县利用沙化地建成的戈壁葡萄基地,亩均效益稳定在3万元以上。 3. 戈壁农业是甘肃省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生态绿色健康发展的新方向。戈壁农业打破了资源与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科学统筹了社会、经济、生态等效益,将“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统筹发展”作为建设与发展的原则,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作为基本目标,立足生态保护,坚持“从绿掘金”,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扩张和利用,实

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围绕发展戈壁农业抓好农村“三变”改革

农村“三变”改革现场推进会发言稿:围绕发展戈壁农业抓好农村“三变”改革 xx县在推进“三变”改革中,以戈壁农业为突破口,以扎尔墩戈壁农业示范园区和8个试点村为重点,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创新生产经营方式,以点带面,整体推开,取得了初步成效。 唤醒沉睡资源,让闲置资产“活”起来。秉持“生态优先、保护”的理念,xx县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一棚增收一土兴工一山促游”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积极盘活戈壁荒滩资源。按照5年时间发展戈壁生态农业3万亩,实现户均拥有一座收入2万元以上戈壁农业棚的目标,重点打造“一个产业园区、三条产业带、六大特色基地”。在全面开展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建立可变资源台账,细化戈壁农业发展规划,通过出让、租赁、入股等方式,推动规模经营,发展特色产业,以变促活、以变增值。 培育经营主体,让戈壁农业“靓”起来。按照“市场主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政府扶持”方式,高起点规划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一体的扎尔墩万亩戈壁农业示范区,搭建“三变”+戈壁农业+精准扶贫的新平台。市政府专门安排“三变”改革专项资金500万元,县上同步配套整合2600万元,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1.2亿元参与戈壁农业。对

戈壁荒滩上新建的设施农业优先供应土地,配套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并给予贷款贴息扶持。对新建30座以上日光温室、6亩以上连体钢架大棚的,每亩分别奖补2万元和1万元,并给予基质栽培补助。先后组织镇村干部、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赴六盘水、xx、庆阳等地考察学习,引导鼓励各类资源、资金入股发展戈壁农业。 完善利益机制,让农民群众“富”起来。在戈壁农业发展中,采取闲置土地入股、闲散资金入股、财政资金入股、扶贫互助资金入股、产业扶贫贷款入股、农机服务入股、技术入股、劳务入股等多种方式,使农民获得了租金、挣得了薪金、分得了股金。全县投入改革试点的财政资金全部折股量化,带动贫困户554户;为9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三年期5万元产业扶贫贷款入股经营主体,每户每年分红1500元。8个试点村今年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203万元,增长34%;农户分红255.4万元,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

白银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白银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走出一条具有白银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按照农林牧结合、产加销配套、粮经饲兼顾、一二三产融合的总体思路,做优做强,加快建设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区。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施优势特色产业倍增行动计划,构建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着力打造生猪养殖加工、肉羊养殖加工、特色草食畜牧业、蔬菜种植加工、瓜果种植加工、马铃薯种植加工、地方地理标志产品、戈壁生态农业、生态循环农业、通道物流等10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链,形成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打造县域特色产业体系,构建会宁县以南牛北羊+高原夏菜+旱作农业为支撑的全产业链体系,靖远县以北畜南菜+

杞瓜枣梨+高效农业为支撑的全产业链体系,景泰县以鱼米粮仓+现代园区+戈壁农业为支撑的全产业链体系,白银区以东棚西加+物流仓储+休闲农业为支撑的全产业链体系,平川区以茄果芋药+陶瓷小镇+黑驴养殖为支撑的全产业链体系。(二)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围绕省上“一带五区”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布局,以会宁土高、靖远若笠塬、石门、景泰峡儿水、平川西格拉滩为重点区域建设5个万亩生态牧场,建设沿黄乡村绿色发展、百万亩旱作农业、百万亩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高效戈壁生态农业、百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5个示范带、示范片,着力打造国家级、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把白银建设沿黄高效农业示范市、西北绿色农特产品基地、西北主要的农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三)培育现代农业新模式。强化绿色导向、标准引领和质量安全监管,增加绿色、有机、生态、安全、优质农产品供给。实施“农业+”战略,“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加快发展康养农业、量子农业、智慧农业,打造农业结构调整示范样板。发展数字农业,开展“戈壁原生态农产品”展销活动和“三播三促”全网营销活动,带动全市农产品上网上云销售。发展富硒功能农业,打造苹果、旱砂西瓜、大枣、枸杞、文冠果、菊花等具有影响力的富硒产品。构建产销对接体系,重点拓展省内和省外联动、有形和无形结合、线上和线下融合、产地和销地匹配的农产品销售新通道。加强农产品产地低温

校本课程-乡土地理

校本课程-乡土地理 目录 第一节基本概况……………………………………第二节地理交通……………………………… 第三节资源环境…………………………………… 第四节行政区划………………………………… 第五节历史沿革………………………………… 第六节农业情况………………………………………第七节工业状况………………………………………第八节人文景观………………………………………第九节乡风民俗………………………………………第十节物华天宝……………………………………… 一、基本概况 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除丰富的石油资源外,还有煤炭、芒硝、石膏、重晶石、金刚砂、金、铁、锰等矿产资源。工业有电力、煤炭、石油、机械、化工、建材、服装、食品等部门。土特产品有元明粉、羊毛、驼毛、蚕豆、花海瓜等。市内有昌马石窟、昌马岩画、汉长城及烽燧、火烧沟遗址、干海子候鸟保护区、老君庙、孙健初纪念碑等名胜古迹。 玉门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石油工业已有65年的发展历史。1955年建市,1957年建成全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1958年为了服务油田发展,原玉门县从玉门镇(现为玉门新市区)迁至老市区,与玉门石油管理局合并为地级市,1961年市局分家,玉门市改为县级建制。1999年中国石油企业改制重组,将玉门石油管理局分设为玉门油田分公司和玉门石油管理局。2002年国务院批准酒泉撤地设市,玉门市被确定为甘肃省直辖市,由酒泉市代管。2003年玉门市政府驻地迁址获得国务院、民政部、省政府、酒泉市政府批准,并付诸实施。同年玉门油田酒泉生活基地在酒泉市新城区奠基,石油企业"下山工程"正式启动。

二、地理交通 玉门市地处河西走廊西部,位于东经96°15′-98°30′,北纬39°40′-41°00′之间,东临钢城嘉峪关和古城酒泉,西通国际旅游城敦煌,南接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北达中蒙边境,是甘肃省距离中蒙边境马鬃山通商口岸最近的城市,国道312线和兰新铁路复线横贯全境,历来是中原通往新疆、青海、西藏和连接蒙古、中亚、欧洲的重要通道。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通讯条件,以及与中央、省、市属大型工业企业交融发展,具有发展商贸流通和现代信息、服务业的优势。 三、资源环境 玉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全市地貌分为祁连山地、走廊平原和马鬃山地三部分,土地面积133.08万公顷,其中耕地3万公顷,水域1.24万公顷,园林牧草8.75万公顷,其它用地13.28万公顷,未利用土地106.42万公顷,全市土地利用率为18。4%;属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性气候,年均降水量51.8毫米,蒸发量1731毫米,年平均气温7.60C,全年无霜期180天,瞬间最大风速25m/s,年内最大冻土深度102cm;主要农副产品有小麦、大麦、玉米、饲草、棉花、孜然、啤酒花、胡麻、各类蔬菜等。境内有疏勒河、石油河、白杨河和小昌马河等四条内陆河流,年径流量11亿立方米。火电、水电、风电富集,目前,已建成16座水力发电站,甘肃省最大的风电场已完成四、五期工程,全年发电量达17.7万千瓦时。矿产资源除石油已被大量开采外,还有煤、石灰石、石膏、云母、石棉、硫磺、芒硝、重晶石、金刚石、食盐以及铁、锰、铜、金等20多种。 四、行政区划 玉门市辖4个街道、4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南坪街道、北坪街道、新市区街道、玉门东镇、玉门镇、赤金镇、花海镇、下西号乡、黄闸湾乡、柳河乡、昌马乡、清泉乡、小金湾东乡族乡;国营饮马农场、国营黄花农场。 市人民政府住所地玉门镇,邮政编码:735211,电话区号:0937。

甘肃以色列贷款戈壁生态农业酒泉示范园项目实施方案

甘肃以色列贷款戈壁生态农业酒泉示范园 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甘肃以色列贷款戈壁生态农业酒泉示范园项目是肃州区政府依据国家省市政策要求和时代趋势提出建设的,按照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河西戈壁农业发展的意见》和酒泉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戈壁农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戈壁农业快速发展,做大做强肃州戈壁农业。项目将有效提升肃州区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不断培育农业发展的新动能,构建起城郊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格局,促进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并实现乡村振兴。项目规划地点位于酒泉市肃州区泉湖镇泉湖村,四坝海子公园对面。 二、建设内容和规划方案 根据甘肃省发改委和财政厅《关于加快推进我省2019-2020年外国政府贷款备选规划项目前期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甘肃省戈壁农业示范项目利用以色列政府贷款获国家批准,安排酒泉市3000美元。包括戈壁设施农业工程建设、田园综合体开发、有机肥生产线配套、智能化连栋温室建设等、以色列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引进示范及相关展示等。 1.建设内容介绍:规划建设面积471.7亩,主要建设有蔬菜馆、水场馆、农耕馆、采摘馆、中药连廊、花卉馆、水果馆、种子馆、育苗工厂、科技研发中心、优新品种引种试验园、彩蔬农场、四季果园、农产品加工示范园等项目。承担农业科技展示、互动体验、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科技示范、技术推广、田间培训、采摘体验、优新品种试

验、农产品加工等功能。 (1)蔬菜馆 本场馆以蔬菜为主题,以高科技栽培技术为载体,结合戈壁蔬菜产业,融入古丝绸之路文化,引入“科技引领、文化融合、幸福生活”的概念,将场馆分为蔬荟百科、蔬叙奇缘、蔬艺生活三个板块,通过立体化栽培模式和新奇特品种的展示,结合蔬菜创意景观来展示科技生产与文化底蕴融合发展的繁荣景象,打造一个宜学、宜品、宜玩的蔬菜高科技展馆,同时引入多媒体、互动活动、科普讲堂等多元体验形式,使游客在观光、体验、娱乐的过程中,感受农业高科技的魅力。 建设规模4224㎡,主体为连栋玻璃温室。 (2)水场馆 本场馆以水为主题,以高科技智能灌溉技术、水循环养殖技术为载体,结合戈壁节水灌溉产业、生态渔业,融入酒泉水文化、河西走廊文化,将场馆分为水源探秘、水趣灌溉,水乐循环三个主题区,通过鱼菜共生种养结合的水体净化模式和古今灌溉互动体验景观,云朵降雨装置,水主题创意展陈,打造一个水的神奇旅程,呼吁人们节约水、保护水、把纯净的水资源留给子孙后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 建设规模4224㎡,以连栋温室为主体,结合戈壁节水灌溉产业、生态渔业等。 (3)农耕馆 本馆以粮食为主题,以旱作农业技术为支撑,并与当地悠久的民居文化及戍边屯垦文化相结合。通过农作物的种植、农事与民俗体验等项目突出当地的产业和民俗文化,推广粮食的新奇特品种、种植技

2021届高考地理三轮冲刺 非选择题专练之比较类含答案

2021届高考地理三轮冲刺非选择题专练之比较类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伍湖位于卢旺达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两国交界处,湖区周边生活着约200万人口。该湖湖床坐落在东非大裂谷带内,周围群山环抱。基伍湖从下而上分成明显而稳定不变的层次,越是往下,湖水密度越大,水深250m以下的湖水完全处于静止状态,湖底聚集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目前,卢旺达与邻国刚果(金)合作开发湖中的甲烷气体。下图为基伍湖位置图。 (1)简述基伍湖的形成过程。 (2)与世界其他深湖相比,基伍湖深水区被称为“生物荒漠”,试分析其原因。 (3)科学家认为基伍湖看似平静,却杀机重重,如同一个可怕的恶魔,给在周边生活的数百万生命造成严重威胁。试说明原因。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我国分为冬油菜(9月底种植,次年5月底收获)和春油菜(4月底种植,9月底收获)两大产区。根据资源状况、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国家农业部将长江流域油菜优势区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区。 材料二湖南某油脂公司是集食用植物油及相关副产品生产、加工、科研、贸易于一体的大型油脂加工企业,是湖南省乃至中南地区较大的油脂加工企业之一。公司主导产品食用油精选洞庭湖区优质菜籽为

原料,采用传统技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的生产工艺,推出了以风味菜籽油、压榨食用油为主,涵盖茶籽油、玉米油、大豆油、调和油、餐饮专用油、礼品油等八大系列、三十二种规格的产品。深受消费者的信赖,产品主要销往湖南、湖北、江西、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江苏、浙江、河南、安徽、广西、陕西等十多个省级行政区。 材料三下图为我国油菜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 (1)据图简述我国冬、春油菜分布的空间差异,并根据其分布推测油菜的生长习性。 (2)长江上游优势区和下游优势区相比,种植油菜的条件有何差别? (3)分析该公司成为湖南最大油脂加工企业的有利条件。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桑树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30℃。桑蚕以桑叶为主要食料,其适养的温度为20~30℃,生长周期约1个月。蚕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我国有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近年来,江浙地区种桑面积和蚕丝产量日益萎缩。2006年,我国实施“东桑西移”工程,广西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承接蚕桑“西移”,推动桑蚕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广西桑蚕产业存在生产产业链较短、“大而不强”的现象,且市场以国内东部沿海地区为主。下图为我国部分桑蚕业优势区分布示意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