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学 重点整理
口腔正畸学复习重点

一、名解1、理想正常牙合(ideal normal occlusion):Angle提出,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
2、个别正常牙合(in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凡轻微的错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牙合范畴。
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牙合,彼此之间又有不同,故称之为个别正常牙合。
3、灵长间隙(primate space):生长发育过程中,在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下颌乳尖牙的远中出现间隙,一般称为灵长间隙,这是灵长动物的特征。
4、替牙间隙(leeway space):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前磨牙大,这个差称为替牙间隙。
5、必需间隙或牙弓应有长度(space required):即牙弓内各牙齿牙冠宽度的总和,一般测量下颌第一磨牙前牙弓内各个牙的牙冠宽度,其总和为牙弓应有长度或必需间隙。
6、可用间隙或牙弓现有长度(space available):即牙弓整体弧形的长度,一般测量下颌六龄牙前部牙弓的整体弧长。
7、拥挤度:牙弓应有长度与牙弓现有长度之差或必需间隙与可用间隙之差,即为牙弓的拥挤度。
8、Moyers预测法(P65):Moyers提出的用下颌恒切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来预测替牙列期未萌出的上下颌尖牙与前磨牙牙冠宽度的方法。
9、Bolton指数分析(P66):通过测量得出上下前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与上下牙弓全部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来诊断患者上下牙弓中是否存在牙冠宽度不协调的问题。
10、P ont指数分析(P67):牙冠宽度与牙弓宽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11、A 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即SNA与SNB之差,反映上下颌骨对颅部的相互位置关系。
12、S NB: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反映下颌相对于颅部的位置关系。
口腔正畸学考研重点

口腔正畸学第一章绪论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科学,它的学科内容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预防和治疗。
考点一:.简述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1.个别牙齿错位: 如唇、舌向错位、近中错位、远中错位、高位、低位、转位、易位等。
2.牙弓形态和牙齿排列异常,如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等。
3.牙弓、颌骨、颅面关系的异常,如反牙合,深覆牙合,开牙合,上颌前突或下颌前突,双颌前突等。
考点二.错牙合畸形的危害性1.影响牙合颌面的发育,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错颌畸形将影响牙颌面软硬组的正常发育,如反合不及时治疗则下牙弓限制前颌骨发育,而下颌没有上下牙弓的协调关系而过度向前发育2.影响口腔的健康,牙错位拥挤不易自洁而好发牙龈、牙周炎症状同时常因牙齿错位而造成牙周损害。
3.影响口腔功能,后牙锁合造成咀嚼功能下降,前牙开合造成发音不清,严重下颌前突则造成吞咽异常,严重下颌后缩影响正常呼吸。
4.影响容貌外观,开唇露齿、双颌前突、长面或短面等畸形。
可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
考点三.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一)矫治方法1.预防矫治在牙颌颅面的胚胎发育和后天发育过程中,各种先天后天环境因素均可影响其发育而造成错牙合畸形,而采用各种预防措施来防止各种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是预防矫治的主要内容。
如母亲妊娠期注意营养,防止过量射线照射注意药物的使用以防胚胎的发育不良。
儿童出生后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发现早防治,口腔不良习惯的早期破除,乳牙缺隙的保持以及滞留牙多生牙的早期拔除等,通过这些预防可防止错颌畸形的发生。
2.阻断矫治当错牙合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阻断错牙合畸形向严重发展,将牙合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称阻断矫治。
如早期发现牙列严重拥挤采用顺序拔牙治疗;早期牙源性前牙反合使用简单合垫舌簧矫治器矫治,防止向严重的错颌畸形发展。
3.一般矫治是口腔正畸矫治中最多见的,根据不同牙颌面畸形选用各类矫治器,如可摘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
口腔正畸学知识重点

口腔正畸学知识重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口腔正畸学知识重点第一章错牙合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或后天因素如遗传、疾病、替牙期异常、口腔不良习惯等导致的牙齿、咬合、颌骨、颅面的畸形。
理想正常牙合:是即全副牙齿完整,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十分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
个别正常牙合:凡轻微的错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牙合畴。
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牙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
错牙合畸形的危害性:局部的危害除了直接影响面容相貌、口腔健康、口腔功能,还可影响牙合颌面生长发育,全身性危害如错牙合畸形导致咀嚼功能降低,直接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到全是健康,直至造成心理和精神障碍。
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预防性矫治、发病后的阻断矫治、一般矫治和外科矫治。
错牙合畸形经过治疗应达到平衡、稳定、健康和美观的目标。
第二章正常牙合的建立不仅依赖于牙齿的正常发育、萌出、排列、功能等还依赖于牙槽骨、颌骨及整个面部、颅部的正常发育以及面颌肌的动力平衡。
乳牙的萌出顺序下Ⅰ→上Ⅰ→下Ⅱ→上Ⅱ→Ⅳ→Ⅲ→下Ⅴ→上Ⅴ正常乳牙牙合形成后不断生长发育的变化‘特点’①牙弓呈卵圆形②乳牙排列紧密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上下颌前牙出现大量生理性散在间隙尤其是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下颌乳尖牙的远中更加明显对以后恒牙列期牙齿的排列或牙合关系的建立有重要的作用③切缘和牙合面逐渐出现磨耗现象前牙轴前倾覆牙合、覆盖浅切牙可能出现对刃关系④下颌第二乳磨牙逐渐前移上下第二乳磨牙远中终末平面关系变为近中阶梯终末平面关系。
错牙合畸形的病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的表现形式:重复表现、断续表现、变化表现口腔不良习惯允指习惯、咬物习惯、咬唇习惯、舔牙习惯、吐舌习惯、偏侧咀嚼习惯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乳牙早失、乳尖牙磨耗不足、乳牙滞留、儒雅下沉、恒牙萌出顺序紊乱、恒牙早失、上颌中切牙间隙不闭合第六章支抗:是指正畸矫治的过程中,任何矫治器作用于牙,牙弓或颌骨产生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想法,大小相等的力,而支持或对抗这种作用力引起的反作用力的能力称为支抗。
(完整版)口腔正畸学复习重点

一、名解1、理想正常牙合(ideal normal occlusion):Angle提出,即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牙合关系非常理想。
2、个别正常牙合(in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凡轻微的错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牙合范畴。
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体牙合,彼此之间又有不同,故称之为个别正常牙合。
3、灵长间隙(primate space):生长发育过程中,在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下颌乳尖牙的远中出现间隙,一般称为灵长间隙,这是灵长动物的特征。
4、替牙间隙(leeway space):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前磨牙大,这个差称为替牙间隙。
5、必需间隙或牙弓应有长度(space required):即牙弓内各牙齿牙冠宽度的总和,一般测量下颌第一磨牙前牙弓内各个牙的牙冠宽度,其总和为牙弓应有长度或必需间隙。
6、可用间隙或牙弓现有长度(space available):即牙弓整体弧形的长度,一般测量下颌六龄牙前部牙弓的整体弧长。
7、拥挤度:牙弓应有长度与牙弓现有长度之差或必需间隙与可用间隙之差,即为牙弓的拥挤度。
8、Moyers预测法(P65):Moyers提出的用下颌恒切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来预测替牙列期未萌出的上下颌尖牙与前磨牙牙冠宽度的方法。
9、Bolton指数分析(P66):通过测量得出上下前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与上下牙弓全部牙牙冠宽度总和的比例关系,来诊断患者上下牙弓中是否存在牙冠宽度不协调的问题。
10、Pont指数分析(P67):牙冠宽度与牙弓宽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11、A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即SNA与SNB之差,反映上下颌骨对颅部的相互位置关系。
12、SNB: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反映下颌相对于颅部的位置关系。
正畸学重点整理

一.绪论Malocclusion牙颌、颅面间关系不调而引起的各种畸形。
1.个别牙齿错位2.牙弓形态和牙排列异常3.牙弓、颌骨、颅面关系的异常in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轻微的错合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合范畴。
这种正常范畴内的个人合,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故又称个别正常合。
ideal normal occlusion:由angle提出的,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上排列得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确,上下牙弓的合关系非常理想,称之为理想正常合。
错合畸形的危害局部:影响合颌面发育影响口腔健康影响口腔功能全身:消化不良心理精神障碍矫治方法:预防矫治阻断矫治一般矫治外科矫治预防矫治(preventive orthodontics):系指胚胎发育第6周牙板开始发生至恒牙列(不包括第三磨牙)建he完成前的这段时期内,通过定期检查,对影响牙(包括乳牙和恒牙)、牙槽骨、颌骨等正常生长发育变化中的全身及局部不良因素及时发现并去除,或对已有轻微异常趋向者从速纠正,或以各种方法诱导其趋于正常,从而使牙列顺利建he,颌骨协调发育,颜面和谐生长,功能健全形成及儿童心理发育健康。
预防矫治包括早期预防和预防性矫治两方面内容。
阻断矫治(interceptive orthodontics):当错he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阻断错he畸形向严重发展,将he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称阻断矫治。
一般矫治(corrective orthodontics):是口腔正畸矫治中最多见的,根据不同牙颌面畸形选用各类矫治器,如可摘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
一般矫治方法比较复杂,应由口腔正畸专科医师施行。
外科矫治(surgical orthodontics):指对生长发育完成后的严重的骨源性错he畸形需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来矫正其错he,称为正颌外科或外科正畸。
过程必须由口腔颌面外科与口腔正畸科医师共同合作完成,以保证其he关系及颌骨畸形均得到良好的矫正效果。
口腔正畸学考研重点

口腔正畸学考研重点口腔正畸学第一章绪论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科学,它的学科内容是研究错牙合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预防和治疗。
考点一:.简述错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1.个别牙齿错位: 如唇、舌向错位、近中错位、远中错位、高位、低位、转位、易位等。
2.牙弓形态和牙齿排列异常,如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等。
3.牙弓、颌骨、颅面关系的异常,如反牙合,深覆牙合,开牙合,上颌前突或下颌前突,双颌前突等。
考点二.错牙合畸形的危害性1.影响牙合颌面的发育,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错颌畸形将影响牙颌面软硬组的正常发育,如反合不及时治疗则下牙弓限制前颌骨发育,而下颌没有上下牙弓的协调关系而过度向前发育2.影响口腔的健康,牙错位拥挤不易自洁而好发牙龈、牙周炎症状同时常因牙齿错位而造成牙周损害。
3.影响口腔功能,后牙锁合造成咀嚼功能下降,前牙开合造成发音不清,严重下颌前突则造成吞咽异常,严重下颌后缩影响正常呼吸。
4.影响容貌外观,开唇露齿、双颌前突、长面或短面等畸形。
可造成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
考点三.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一)矫治方法1.预防矫治在牙颌颅面的胚胎发育和后天发育过程中,各种先天后天环境因素均可影响其发育而造成错牙合畸形,而采用各种预防措施来防止各种错牙合畸形的发生,是预防矫治的主要内容。
如母亲妊娠期注意营养,防止过量射线照射注意药物的使用以防胚胎的发育不良。
儿童出生后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早发现早防治,口腔不良习惯的早期破除,乳牙缺隙的保持以及滞留牙多生牙的早期拔除等,通过这些预防可防止错颌畸形的发生。
2.阻断矫治当错牙合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阻断错牙合畸形向严重发展,将牙合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称阻断矫治。
如早期发现牙列严重拥挤采用顺序拔牙治疗;早期牙源性前牙反合使用简单合垫舌簧矫治器矫治,防止向严重的错颌畸形发展。
3.一般矫治是口腔正畸矫治中最多见的,根据不同牙颌面畸形选用各类矫治器,如可摘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
(完整版)正畸学复习重点

口腔正畸学(orthodontics)是研究错合畸形(maloccusion)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的科学。
错合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导致的牙齿、牙弓、颌骨、颅面的大小、形态、位置异常,这种不协调引起的各种畸形。
个别正常he:凡轻微的错he畸形,对于生理过程无大的妨碍者,都可列入正常he范畴。
这种正常范畴内的正体he,彼此之间又有所不同,称之为个别正常he理想正常he:保存全副牙齿,牙齿在上下牙弓排列的很整齐,上下牙的尖窝关系完全正常,上下牙弓的he关系非常理想。
预防矫治:在牙颌颅面的胚胎发育和后天发育过程中,各种先天和后天环境因素均可影响其发育而造成错he畸形,而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来防止各种错he畸形的发生,是预防矫治的主要内容。
阻断矫治:当错he畸形发生的早期,通过简单的方法进行早期矫治,阻断错he畸形向严重发生,将he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称为阻断矫治。
外科矫治:对生长发育完成后严重的骨源性错he畸形需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来矫治其错he,称为正颌外科或外科正畸。
固定矫治器:是指矫治器通过粘固剂将一些矫正附件粘固于牙面,通过矫正弓丝和牙上的附件发生关系来矫正牙。
活动矫治器:纠正牙颌畸形的矫正装置,可由患者或医生自由摘戴,摘下时矫治器完整无损。
由固位装置卡环、邻间钩、基托、矫正弹簧等组成,患者可自行摘戴,多用于预防性矫治及阻断性矫治。
它靠卡环的固位和黏膜的吸附发挥矫治作用,由固位,加力和连接3部分组成。
功能性矫治器:通过改变肌肉功能促进颌发育和颅面生长,从而矫正形成中的错颌畸形,最适用于生长发育的患者。
灵长间隙(primate space):生长发育过程中,在上颌乳尖牙的近中和下颌乳尖牙的远中出现间隙,一般称为灵长间隙,这是灵长动物的特征。
替牙间隙leeway space乳尖牙及第一二乳磨牙的牙冠宽度总和比替换后的恒尖牙和第一二磨牙大,这个差值为替牙间隙。
口腔正畸学复习重点

口腔正畸学复习重点口腔正畸学是牙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牙齿和颌骨的错颌畸形及其矫治方法。
在复习口腔正畸学时,有一些重点内容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本文将重点讨论口腔正畸学的复习重点,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一领域。
(正文部分)一、正常牙齿发育与错颌畸形在学习口腔正畸学时,首先要了解正常牙齿的发育过程,以及导致错颌畸形的原因。
正常牙齿的发育包括乳牙和恒牙的生长,了解其发育过程对于理解错颌畸形的形成机制至关重要。
二、错颌畸形的分类与诊断口腔正畸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错颌畸形进行分类和诊断。
根据错颌畸形的类型和程度,可以采取不同的矫治方法。
理解错颌畸形的分类与诊断标准,是进行正确治疗方案选择的基础。
三、口腔正畸治疗的原理与方法了解口腔正畸治疗的原理与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适当的矫治方案。
常见的矫治方法包括固定矫治、可摘活动矫治以及功能矫治等。
每种矫治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治疗原理,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特点和应用。
四、口腔正畸治疗的并发症与风险口腔正畸治疗在取得美观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并发症与风险。
了解口腔正畸治疗的并发症和风险,可以帮助我们在矫治过程中及时应对和解决问题,确保治疗安全和有效。
五、口腔正畸学的研究进展与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口腔正畸学也不断取得新的研究进展。
了解口腔正畸学的研究趋势和前沿技术,对于我们提高学术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结尾部分)通过对口腔正畸学的复习重点的梳理,我们可以全面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口腔正畸学不仅是牙科学的重要分支,也是保障口腔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因此,对口腔正畸学的学习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在复习口腔正畸学时提供帮助,加深对该学科的理解。
(字数:58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正畸学整理口腔科分为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和口腔正畸科正畸学定义?口腔正畸学是研究错颌畸形的症状、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分析、预防和治疗的一门科学。
它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错颌定义?错颌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或后天的因素如遗传、疾病、替牙期异常、口腔不良习惯等导致的牙齿、咬合、颌骨和颅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间颌关系宜昌、颌骨的大小形态位置异常。
错颌畸形遗传因素中的种族进化和个体发育有什么造成?遗传因素之在卵细胞受孕时就已经因遗传基因作用而决定了的。
1种族进化:(1)现代人颅面外形的形成:人类的基本姿势从爬行到直立行走,躯体重心发生改变,颌骨逐渐退化缩小,颅骨因脑量的增大而逐渐扩大。
(2)火的使用:食物由生到熟,由粗到细,由硬到软,咀嚼器官的功能日益减弱,因而产生咀嚼器官退化性缩小的遗传性状。
(3)咀嚼器官的不平衡退化:咀嚼器官的退化、减小呈现出不平衡现象,肌肉退缩最明显,颌骨次之,牙齿最慢,导致牙量、骨量不调。
2个体发育:Salzmann指出错颌畸形与遗传有关,是有多基因造成。
环境因素能影响基因的表现。
咀嚼器官以退化形状的遗传占优势。
错颌的病因?㈠遗传因素(1)种族进化(2)个体发育㈡环境因素1先天因素(1)母体因素(2)胎儿因素(3)常见的发育障碍及缺陷1〉牙齿的数目异常2〉牙齿的大小形态异常3〉舌形态异常4〉唇系带异常5〉唇裂和腭裂2后天因素(1)全身疾病1〉急性传染病2〉慢性消耗性疾病3〉垂体功能异常4〉甲状腺功能异常5〉营养不良性疾病(2)口腔及其周围的功能因素1〉吮吸功能2〉咀嚼功能3〉吞咽功能4〉呼吸功能(3)口腔不良习惯1〉吮指习惯2〉咬物习惯3〉咬唇习惯4〉舔牙习惯5〉吐舌习惯6〉偏侧咀嚼习惯7〉托腮及单侧枕物习惯(4)乳牙期及替牙期的局部障碍1〉乳牙早失2〉乳尖牙磨耗不足3〉乳牙滞留4〉乳牙下沉5〉恒牙萌出顺序紊乱6〉恒牙早失(5)其他局部因素1〉龋齿2〉牙周病3〉肿瘤4〉外伤5〉不良修复体口腔不良习惯?Angle错颌分类法?第三章错颌畸形的临床表现及分类错颌畸形的临床表现形式:(1)个别牙错位(2)牙弓形态及牙齿排列异常(3)he,颌,面关系异常错颌的分类:Angle错颌分类法Angle在1899年提出了该错颌畸形分类法。
分类依据:上颌骨固定于头上,位置恒定,上颌第一磨牙生长在上颌骨上,稳定而不易错位,上颌第一磨牙是颌的锁钥,所有近远中错颌都是由于下颌或下颌弓错位造成的,遂以上颌第一磨牙为基准,将错颌畸形分为三大类——中性错颌,远中撮合,近中错颌。
Ⅰ第一类:中性错颌:上下颌骨及上下牙弓的近远中关系正常,当正中颌位时,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咬于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沟,即磨牙为中性颌关系。
若全口其他牙齿无一错位者,称为正常颌;若有错位者,则称为第一类错颌。
Ⅱ第二类:远中错颌:下牙弓及下颌处于远中位置。
若下颌后退1/4个磨牙或半个前磨牙的距离,即上下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相对,成为轻度远中错颌关系。
若下颌再后退,以至于上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于下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则是完全的远中错颌关系。
Ⅱ1第二类,第一份类:磨牙是远中错颌关系,上颌切牙唇向倾斜。
Ⅱ1s第二类,第一份类亚类:磨牙一侧为远中错颌关系,另一侧为中性错颌关系。
Ⅱ2第二类,第二分类:磨牙是远中错颌关系,上颌切牙舌向倾斜。
Ⅱ2s第二类,第二分类亚类:磨牙一侧为远中错颌关系,另一侧为中性错颌关系。
Ⅲ第三类:近中错颌:下颌或下牙弓处于近中位置。
若下颌前移1/4个磨牙或半个前磨牙的距离,即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与下颌第一磨牙的远中颊尖相对,成为轻度的近中错颌关系。
若下颌前移1/2个磨牙或整个前磨牙的距离,即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咬合在下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之间,称为完全的近中错颌关系。
Ⅲ1第三类,第一份类:前牙唇倾。
Ⅲ1s第三类,第一分类亚类:前牙唇轻,一侧为近中错颌,另一侧中性错颌。
Ⅲ2第三类,第二分类:前牙舌倾。
Ⅲ2s第三类,第二分类亚类:前牙舌倾,一侧为近中错颌,另一侧中性错颌。
正常颌的分类正常颌:个别正常颌(比较粗泛,咬合、发音基本正常即可。
临床上统计与治疗均以个别正常颌作为判断标准。
)理想正常颌(极难达到)错开半个牙位称为不完全错颌,错开一个牙位称为完全错颌。
第四章错颌畸形的检查和判断口腔专科检查的主要内容:分为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一般检查(一)口内检查[1]牙齿:颌的发育期:乳牙期、替牙期或恒牙期。
牙齿的数目形态是否异常。
牙齿的排列异常:个别牙错位及牙齿的拥挤乳牙、恒牙萌出及替换龋齿、牙周病及口腔卫生情况[2]牙弓:★上下牙弓近远中关系1)磨牙关系:分为中心颌,近中颌,远中颌。
2)上下牙间的覆盖关系▲覆盖(overjet)是指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水平距离。
▲正常情况下,上颌切牙切缘倒下颌切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3mm以内,超过者为深覆盖。
▲Ⅰ度深覆盖:覆盖为3~5mmⅡ度深覆盖:覆盖为5~8mmⅢ度深覆盖:覆盖超过8mm▲若下颌切牙的切缘位于上前牙的唇侧,称之为反覆盖★上下牙弓的宽度关系★上下牙弓的高度关系◆覆颌(overbite)是指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垂直距离。
◆上前牙盖过下前牙不超过牙冠切1/3者为正常前牙覆颌,超过者成为深覆颌。
◆Ⅰ度深覆颌:下颌前牙切缘咬在上颌前牙舌面中1/3位置Ⅱ度深覆颌:下颌前牙切缘咬在上颌前牙舌面颈1/3部位Ⅲ度深覆颌:下颌前牙切缘咬在上颌前牙舌面超过颈1/3者◆上下前牙切端间无覆颌关系,垂直向呈现间隙者为前牙开颌。
◆Ⅰ度开颌:间隙在3mm以内者Ⅱ度开颌:间隙在3~5mm者Ⅲ度开颌:间隙大于5mm者★上下中切牙间的中线关系[3]颌部软硬组织(二)口外检查(三)全身检查(四)一般X线检查[1]牙片(根尖片)可显示多生牙、缺失牙、阻生牙、牙胚发育情况,检查牙体、牙周有无病变、牙根有无吸收、弯曲等情况。
{最多可拍3~4个牙}[2] 咬合片[3]颞下颌关节开闭口位片(薛氏位片)检查髁突及关节凹情况。
[4]全颌曲面断层片的意义(全景片)可全面显示全口牙齿发育情况及上下颌骨情况。
[5]手腕部X线片通过手腕各骨的钙化情况,可判断个体生长发育情况,评估生长发育是否处在快速期,对临床选择矫治时机及制定合理的矫治方案有指导意义。
[6]X线投影测量分析(头颅定位测位片){属特殊检查} 特殊检查(一)模型分析牙冠宽度测量牙弓应有长度或必需间隙。
牙弓弧形长度的测量现有弧形长度或可用间隙牙弓拥挤度:牙冠宽度的总和与牙弓现有弧形的长度之差Ⅰ度拥挤:相差2~4mmⅡ度拥挤:相差4~8mmⅢ度拥挤:相差8mm以上牙弓拥挤度=牙弓弧形长度—牙弓弧形现有长度牙弓长度的测量由中切牙近中接触点到左右第二恒磨牙远中接触点间连线的垂直距离即为牙弓总长度牙弓宽度的测量颌曲线的曲度牙弓对称性的测量分析牙槽弓的长度及宽度`````````(二)X线头影测量分析X线头影测量标志点及测量平面标志点平面:眼耳平面由耳点和眶点的连线构成前颅底平面为连接蝶鞍点与鼻根点的连线Bolton平面由Bolton点与鼻根点连接构成的平面(三)面颌照相矫治计划:(1)矫治目标(2)矫治器的选择(3)矫治时期的把握,要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采取不同措施,完成不同阶段的矫治目标病例纪录:一般项目主诉(小于20字)现病史(若住院,且情况较好者,可写“睡眠可,二便佳”既往史家族史检查诊断矫治计划复诊纪录暂时性错颌(可能出大题)(3~12岁发生)1发育间隙儿童生长时乳牙列后期出现间隙由于乳牙下面有恒牙胚,且骨骼发育造成。
目的:为了给恒牙萌出流出足够的生长空间。
2灵长间隙上颌乳尖牙近中及下颌乳尖牙的远中出现的间隙是灵长类动物特有的间隙目的:容纳对颌粗大的尖牙越是低级的灵长类动物越明显3上河中切牙间隙牙根受压迫,牙冠向远中倾斜呈八字形,在1122均萌出后此间隙便消失4上颌侧切牙牙冠远中倾斜牙根受压迫,牙冠向远中倾斜尖牙萌出有此间隙便消失5上颌1萌出初期轻度拥挤6恒切牙萌出早期深覆7建颌初其,上下颌6呈远中颌关系第五章正畸治疗的生物机械原理一力与牙齿的移动(一)矫治器的种类1按矫治器的性质分机械力肌能力磁力2按矫治器的作用时间分类持续力间歇力3按矫治力源部位分类颌内力颌间力颌外力] 4按矫治力强度的分类轻度力中度力重度力(二)牙齿移动的种类根据力的不同可分1倾斜移动牙受力后,牙冠的移动和牙根的移动方向相反(最易大成,所需力量较小)2整体移动牙齿的根和冠平行的向一个方向移动,为等距离方向移动(所需力大约为倾斜易懂的2~3倍)3转矩移动指在牙齿移动过程中,使牙齿某一部分的特定移动,而另一部分移动较少。
(最危险,已造成根尖坏死,常使用对偶力)4垂直移动是使牙齿升高或压入的移动5旋转移动是指牙齿以长轴为轴进行旋转(最难,容易反弹,可利用“牙周环切术”)骨质特点:受压吸收,受牵增生二矫治过程中的组织改变(一)牙周膜的反应(二)骨组织的反应(由过渡性骨到正常,大约需要半年到一年时间调整,这一时期必须使用矫治器)(三)牙髓的反应矫治力适宜时牙根尖部血管受轻压,牙髓组织可发生轻度充血,不会导致牙髓病,矫治力过大会发生牙髓炎甚至牙髓坏死。
(四)牙根的反应1轻微的吸收大部分经移动的牙齿均有可能发生,一般在X线片上较难发现。
2进行性吸收可通过经常摄片来发现。
3特发性吸收这种吸收与矫治力无关。
(五)乳牙移动对恒牙胚的影响(有影响)(六)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的改变三影响牙齿移动的因素(一)机体条件1年龄10~14岁是矫治的最好时期,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最好时期。
(到25也能矫治,但收效很慢)2健康状况全身和口腔局部健康与否对交织效果有影响。
患有慢性或急性疾病者,抵抗力降低,容易使牙齿松动,一般不易做矫治。
怀孕期间亦不易做矫治。
(二)施力的强度和时间矫治器加力越频繁,修复过程就越短,可产生牙和骨组织的损伤,只有延长复诊间隔时间,才能预防和减少上述损伤的发生,临床上固定矫治器一般间隔3~6周加力一次,活动矫治器1~3周加力一次。
力偶: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互相平行的两个力组成的系统。
临床合适的矫治力的表征:无明显自觉疼痛;无明显叩诊反应;无明显牙齿松动;牙位和颌位移动明显;X线片显示牙根及牙周组织无明显异常。
本章掌握:1 力偶概念2力的移动类型3矫治力的分类4牙周组织反应5牙体组织的反应轻微进行性特法性6临床合适的矫治力的表征矫治器及其制作技术矫治器是一种治疗错颌的装置,或称正畸矫治器。
它可产生作用力,或由咀嚼肌、口周肌产生的作用力,借矫治器使畸形的颌骨、错位的牙及牙周组织发生改建,有利于牙、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
一、理想的矫治器必须具备下列性能:1无毒无害2简便高效3卫生健康4舒适美观二、矫治器的类型1按固位方式分类:机械性可摘矫治;功能性可摘矫治;固定矫治器2以矫治器的性质分:机械性;功能性;磁力性3按矫治器的作用目的分:矫治性矫治器;预防性矫治器;保持性矫治器三、可摘矫治器的优点;缺点固定矫治器的优点;缺点四、支抗概念是指正畸矫治过程中,任何矫治器作用于牙弓或颌骨产生使其移动的力,必然同时产生一个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力,而支持或对抗这种作用引起的反作用力的能力称为“支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