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并ARDS应用呼吸机的护理方式
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以更好地护理脑外伤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4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其呼吸窘迫综合征缓解更快,患者焦虑程度降低,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给予我院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呼吸窘迫情况,并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值得应用。
【关键词】脑外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综合护理对于脑外伤患者而言,本身的伤残率以及死亡率相对较高,如果脑外伤后并发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患者的伤残率以及死亡率。
因此对于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而言,尽早的发现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保障。
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而言,在护理方法需要落实有效护理,从而帮助患者更快恢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2月到2012年11月收治的41例脑外伤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有31 例,女性患者有10 例。
其中有31 例患者因交通事故致伤,有8 例患者因坠落致伤,有2 例患者因其他因素致伤。
对所有患者进行头颅CT 检查,结果显示,有21 例患者存在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有5 例患者存在弥漫性脑肿胀,有5 例患者存在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有3 例患者存在颅骨广泛凹陷性骨折,有7 例患者存在硬膜外血肿。
患者年龄范围为22 岁到69 岁,平均年龄为43 岁。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0 例,实验组21 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手术治疗以及保守治疗两种方式,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了气管切开术以及开颅手术。
严重创伤后使用机械通气治疗ARDS的护理

的力量 , 以促进气血 的循环流通 , 要避免长时问的坐卧。①饭后要 行走 3 [ ] 罗淑华 , 0~ 2 赵金凤 , 卢遐迩 , 老年便秘病人 的饮食护理 [ ] 全科 护理 , 等. J. 6 分钟 , 0 站位时 可顺时针对腹 部进行按摩 , l 2 , 后转动腰 骶部 , 约 O一 0次 然 2 1 ,5 3 ) 1 0 0 1 (5 :4—1 . 5 最后在睡觉前下 蹲 1 次 , 0 这样能有效缓解便 秘的情况 。②对 于卧床 或者没 [ ] 黄 蜀 芳. 年 患者 便 秘 的 健康 教 育 [ ] 社 区 医 学杂 志 ,0 0 2 3 老 J. 2 1 ,2 有 自理能力的老年人 , 护理人员应协助或者指导患者进行腹部 按摩 【 , 4 让患 J (6 :6 O )3. 者仰卧或半卧 , 自然放轻松 , 护理人 员或 患者用手大小 鱼际在脐 周部 位沿顺 [ ] 苗风 华, 4 刘丹 , 董爱 萍. 老年 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 j 中国现代 药物应 J.
免情绪刺激 ; 使居住 的环境保持 清洁 、 并 空气 清新 、 温湿度 适宜。这 些措篪 体现 了护理人员的对患者的人性 化关怀 , 有助予便秘情况的缓解 。 24 要帮助患者养成定 时排 便的 习惯 , . 即使 患者无 便意 , 也要 定时 如 厕 。同时排便时要集中注意力 , 杜绝听音乐 或看报纸的习惯。 25 适宜用药 : 很干硬 的可适 当使用开 塞露或 油栓等 润滑剂 , . 大便 嘱 咐病人使用后保 留数分钟后再排便。这种方法使用 时要在医护人员指 导下 才能进行 。 2 6 心理护理也是人性化护理的重要组成 , . 排便 过程 是由神经反 射来 完成的。老年患者便秘时 常出现烦躁 、 痛苦 、 虑和紧 张等的情 绪反 应 , 焦 在 变 得 缓 慢 而 发 生便 秘 。 还要分 析引起这次便秘 的原 因 , 帮助 患 12 活动量的减少 : . 日常活 动量较少 的老年 人便 秘的 发生率 比较高 , 人性化护理时除了帮助排 便措施外 , 安抚患者不必 紧张【 , 3 告诉患者只要积极配合 医护人 员的措施 J 特别是坐轮椅 、 卧床不起或者行 动不便 的人群 。长 期 缺乏一定 的活 动量可 者树立信心 , 就能缓解痛苦。 使肌力慢慢减退 , 肠蠕动次数减少从 而引发便秘或加重其症状 。 . 13 排便环境的不适宜 : . 排便 环境缺 乏隐 私性或 者卫 生间较远 , 老年 3 讨 论 老年人因为其机体的老化 , 引起 了消化系统 功能 的衰退。而 口腔唾 液 人不能独立上厕所或者不习惯在床上 大小便等都 能造成便秘 的发生。 影 14 不 晴绪的影响 : . 心理 因素 和精 神状 况 的好 坏 , 尤其是 焦虑 和抑 分泌 的减少以及牙齿的脱落 , 响 了老 年人群 对粗纤维食 物的摄 入量 。其 由于老年人肠壁肌肉的萎缩 。 使肠道蠕 动无力 , 而使 大便的蠕 动速 度 从 郁 的情绪状况是发生便秘的一个重要因素 , 这种 情绪可 以影 响排便 的反 射 , 次 , 变缓 , 延长 了大便的肠 内停 留时间 , 粪便内的水分被 过度 吸收导致 了大便 干 从而引 发便秘 。 因害怕诱发或加重疾病而畏惧排便 , 形成 了 这样 1 5 药物的影响 : . 如钙剂和麻醉剂等药物 。有些 患者长期用 缓泻剂来 结 。长期便秘的老年患者 , 有害的物质不能及时 的排 出体 外, 而被 吸收入进 入 缓解便秘 的痛苦 , 但这样使肠道失去了 自行排便 的这个 功能 , 一旦停药 就会 恶性循环 。如在便秘时 , 血液 , 这样会引起全身的 中毒症状 , 像头晕 、 精神淡漠 和食欲 减退等 , 这样 给 加 重便秘 , 造成更严重 的后果 。 老年人带来 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当患高血压 等心脑 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便 秘 2 人性 化 护理 的措 施 . 可因其用力排便而使血压 突然 的升 高 , 发生 血管破裂 , 造成急 性脑 出血 2 1 调整饮食是关键 。护 理人员 应向患 者及 其家 属详细介 绍饮 食与 时 。 . 对老年便秘人群 的人性化护理 , 可以让他 们养 排便和饮食与疾病的康复之间 的关 系 , 并要依 据患 者病 情来制 定合理 的饮 或者急性 心肌梗死等 。因此 , 食方案。①饮食 调整 是要增 加水 、 脂肪 、 以及高 纤维素食 物摄 入量 J 这能 成正常的排便行为 , , 保持 良好 的 胃肠消 化的功 能 , 合理 平衡膳食 , 保证所 需 , 有效的防止便秘发生 。含脂 肪 的食 物可使 大便变 柔滑 , 而它所 含 的脂 肪酸 营养供给和适度 的运 动 J这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健康 的保证。 综上所述 , 在护理过程 中 , 各种护 理措施要 因人而 异 , 这样 人性化 的护 又可刺激肠道的平滑肌从而让肠蠕 动增快。②所进食 的食物要 避免过度 的 使老年人养成好 的生活习惯 , 从而降低老年 便秘的发 煎炒 , 少食酒类 、 辛辣刺激以及生 冷寒凉 的食 物。③要 多吃蔬 菜水果 , 并增 理才能获得最佳效果 , 加饮水 , 特别是每天早晨宜饮一 杯温开 水或者 温盐 开水 。老 年患者 饮水要 生 率 。 大 口多量 , 晨起时空腹饮温水约 3 o至 4 0毫升 , 2到 3次 喝完。每天 的 参 考 文 献 o 0 分
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并ARDS应用呼吸机的护理方式

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并ARDS应用呼吸机的护理方式/h1 ----本站首页免费课件免费试题整册教案教育资讯计划总结英语角幼儿教育文书写作海量教案免费论文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教学论文经济论文理工论文管理论文法律论文行政论文艺术论文医学论文文史论文农科论文英语论文课程改革教育法规教育管理家长频道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并ARDS应用呼吸机的护理方式【摘要】:作者通过对10例创伤性颅脑术后并ARDS应用呼吸机的护理,总结出呼吸机的使用和观察要点,对器官溃疡、呼吸道感染、氧中毒等呼吸机并发症的预防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重点阐述了加强了用机过程中的护理要点,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的气管内吸引方法。
呼吸机正确的雾化吸入,以及呼吸机的保管及消毒方法。
此外,临床上一直感到棘手的颅脑术后应用呼吸机后的撤机问题本文也作了总结:即出现撤机指征者,要向家属做好思想工作;保证组织给氧充分;加强营养摄入。
【关键词】:颅脑损伤ARDS呼吸机护理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特别是脑干损伤累及丘脑下部时易诱发ARDS,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缺氧及进行性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病情重、发展快、缺氧严重、愈后差。
死亡率高的特点。
近两年来我院外科病房收治创伤性颅脑术后并ARDS病人共11例,均及时使用呼吸机进行全方位的监测,有效地改善了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本文就创伤性颅脑术后并ARDS谈谈使用呼吸机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我院外科病房近两年来应用呼吸机于创伤性颅脑术后并ARDS患者共11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14岁,平均年龄36岁。
呼吸机的操作和护理

2
检查报警系统
确保报警系统正常工作,能及时提醒可能出现的故障或异常情况。
3
检查气路
检查气路系统是否连接牢固,无漏气,确保气体能顺利输送到患者。
4
检查电池
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并定期更换电池。
5
解决故障
如发现故障,根据呼吸机操作手册进行故障排除。必要时联系医护人员或工程师进行维修。
应对呼吸机故障的应急措施
注意气管插管固定,防止移位或脱落,确保气道通畅。
监控参数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
根据需要调整呼吸机参数,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呼吸支持。
环境舒适
保持转运环境安静、平稳,避免颠簸和噪音,防止患者焦虑或不适。
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患者舒适。
呼吸机故障的预防机制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呼吸机的各个部件,包括气路系统、报警系统、电源线等,确保它们完好无损,并及时更换老旧部件。
呼吸机的操作与护理
呼吸机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用于帮助患者进行呼吸。正确操作和护理呼吸机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本演示文稿将介绍呼吸机的基本操作、护理要点以及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呼吸机并提高患者护理水平。
by X H
呼吸机的作用和适用人群
呼吸机的作用
呼吸机通过人工辅助呼吸,为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提供氧气和呼吸支持,帮助他们维持呼吸功能,改善氧气供应,预防呼吸衰竭。
1
立即停止呼吸机
立即关闭呼吸机电源,确保患者安全。
2
检查呼吸机
检查呼吸机是否有故障,如电源线松动或呼吸管路阻塞等。
3
人工呼吸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为患者提供氧气供应,直到呼吸机恢复正常或其他救援措施到位。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

颅脑损伤护理措施颅脑损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或其他因素造成的脑组织的损害。
这种伤害可能导致轻微的头痛和恶心,也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甚至生命危险。
因此,对于颅脑损伤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颅脑损伤护理措施。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暂停或窒息的情况,应立即采取紧急抢救措施,如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
二、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等指标。
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调整体位、给予药物治疗等。
三、控制颅内压颅脑损伤后,患者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情况,这会对脑组织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和反应,以及意识状态的改变。
同时,应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如保持头部低位、控制体液平衡、给予镇静剂等。
四、预防感染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
因此,护士应加强患者的皮肤和黏膜护理,保持清洁干燥。
同时,要注意手卫生和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五、提供情绪支持颅脑损伤后,患者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情况。
护士应给予患者积极的情绪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困难,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六、合理用药针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应根据医嘱合理用药。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止痛药、抗炎药等。
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七、营养支持颅脑损伤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和治疗的需要,常常出现食欲不振、吞咽困难等问题。
护士应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提供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如有需要,还可以通过胃管或肠道外营养支持的方式补充营养。
八、康复护理颅脑损伤患者在恢复期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和改善受损的功能。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根据康复医师的指导,开展相应的康复护理工作,如运动训练、语言训练等。
颅脑损伤的护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管理(2020完整版)

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管理(2020完整版)背景严重脑损伤(例如:外伤性脑损伤(TBI)、颅内出血或脑卒中)是入住ICU和启用机械通气的常见原因。
机械通气常被用来保护气道以免受吸入的风险,同时也可以防止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这是继发于脑损伤之后的两大主要系统因素。
最近的指南建议应该避免时间过长地预防性过度通气(即:二氧化碳分压≤25 mmHg),但是,包括潮气量和呼气末正压(PEEP)等参数在内的呼吸机设置,仍然不明确。
观测数据表明,脑损伤患者与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相比,接受的潮气量更大、PEEP水平更低,而脑损伤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更长,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气管切开术的需求和死亡率也比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更高。
由于给脑损伤患者脱离机械通气和决定拔管仍然是两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对此类病人的呼吸管理更加复杂。
事实上,10年前就有对于ICU患者机械通气脱机指南问世,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文献证据,对于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建议。
近来,大家对脑损伤患者呼吸管理的关注有所提高。
特别是,在脑损伤早期使用保护性通气已经被评估过,并且已经收集了与成功拔管的标准相关的新数据。
本文中,我们将重点分析在神经重症监护领域获得的,从开始机械通气的早期阶段到脱机、拔管阶段有关呼吸管理的最新数据。
机械通气的历史实践潮气量脑损伤后,意识和脑干反射受损可引起通气不足和误吸。
机械通气的首要目的是通过气管插管保护气道。
目前的指南建议,当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时,应计划进行气管插管。
脑损伤后的头几天,低氧血症和高/低碳酸血症可导致继发性脑损伤,这将影响预后。
低氧血症的治疗包括增加吸入氧浓度(FiO2),以使动脉血氧分压>60mmHg为目标,如果诊断为脑出血,可以通过多模态监测(低组织氧张力[ ptiO2 ]和低颈静脉血氧饱和度[ SvjO2 ])来调整PaO2目标。
二氧化碳分压是脑血流量(CBF)的重要决定因素,它可影响颅内压(ICP)。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呼吸道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通过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口腔等一系列的护理细节处理,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
结果在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后,成绩显著。
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尽早采取气管切开支持呼吸,做好基础护理,有效的气道湿化,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及防治并发症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标签:重症颅脑损伤;呼吸道;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常处于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
一般都不能正常呼吸,咳嗽和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口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等容易误吸堵塞呼吸道。
合并颅底骨折或颌面伤时,鼻腔或口腔出血也可流入呼吸道。
因此对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应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过程中,既要彻底排除呼吸道障碍,又要维持良好的气体交换,保证痒的供给。
通过每年的临床护理实践,现将我们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呼吸道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1 护理措施1.1患者要采取侧卧位,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除,防止呕吐物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1.2检查患者的口腔、咽部有无异物、呕吐物、血凝块等堵塞,有无呼吸窘迫或紫绀,一旦发现及时清除。
有义齿应取出,以防脱落堵塞气管,下颌松弛舌根后坠者应立即放置咽导管或用舌钳将舌拉出,并根据病情给予吸氧或人工呼吸。
如患者出现叹息样呼吸或呼吸间停、梗阻无法解除应立即行气管切开,并给予吸痰,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降颅压和脱水剂的应用。
1.3保持呼吸道通畅不能依靠药物,要勤吸痰。
我们在吸痰时,不能机械的按医嘱规定的时间,如感染严重的患者,不到十分钟痰液就堵塞气管口,应及时吸痰,否则会引起呼吸道阻塞及吸入性肺炎,造成缺氧,加重感染。
1.4吸痰时不可停痒吸入。
对吸痰较困难的患者,应在吸痰前给予大流量的氧气吸入(6~15L/min)使血液达到饱和浓度,一次连续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s。
1.5吸痰时动作要轻柔、敏捷,以免气管粘膜损伤。
当吸痰导管插入气管时,不能有负压,待插到需要深度时打开负压,缓慢上提。
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机械通气的呼吸监测与气道护理

能维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 时, 即行 经 口气管插 管或气管切开 立
并给 予机械 通 气支持 , 全程监 测 患者的血氧饱 和度 , 根据 患者
监测情况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强化 患者 气道的基础护理 。 确
保患者顺利度过呼吸衰竭 。结果 本 组 6 重型 颅脑创伤患 5例
菌手套 内 , 以防止污染 。 吸痰完毕后再重新连接 , 防止头皮针 并
软管扭 曲 、 阻塞 , 保证湿化通畅 。
重型颅脑创伤 患者机械通气 的呼吸监测与气道护理
刘 吉平
( 常德市第一 中医医院, 湖南 常德 4 5 0 ) 10 0
【 摘要 】 目的 通过 6 例重型颅 脑创伤 患者 的成 功护理 5
疗重型颅脑创伤 并发 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之一 , 监护 患者的血 氧变化 和呼吸道 通畅度是维持患者 大脑有 效循环 、 降低 颅 内压
的重要 环节。强化 患者呼吸道护理将减轻 术后脑 水肿程度 。 减
少 各 种 并发 症 的发 生 , 提 高 重 型颅 脑 创 伤 抢 救 成 功 率 的 重要 是
减少 了痰 痂的形成 , 降低 了肺部感染发生率 , 提高了护理质量 , 值得 临床上推广应 用。
参考文献
3 微量输液器持续气 道湿化 的优 点 . 2
3 . 由于缓 慢 、 .1 2 均匀 滴人 的液体使人工气道达 到持续 湿 化, 减低了气管 的局 部刺激作 用和痰 液的黏稠 度 , 使痰液更 易 吸出 , 也减少 了反复吸 引对气道 黏膜的损伤 。分泌物 的有 效引
机 械 通 气是 治
者在 I U 病房期间接 受 了呼吸机辅助 呼吸 。其 中 2 因并发 C 2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并ARDS应用呼吸机的护理方式/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并ARDS应用呼吸机的护理方式
【摘要】:作者通过对10例创伤性颅脑术后并ARDS应用呼吸机的护理,总结出呼吸机的使用和观察要点,对器官溃疡、呼吸道感染、氧中毒等呼吸机并发症的预防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重点阐述了加强了用机过程中的护理要点,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的气管内吸引方法。
呼吸机正确的雾化吸入,以及呼吸机的保管及消毒方法。
此外,临床上一直感到棘手的颅脑术后应用呼吸机后的撤机问题本文也作了总结:即出现撤机指征者,要向家属做好思想工作;保证组织给氧充分;加强营养摄入。
【关键词】:颅脑损伤ARDS呼吸机护理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是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常见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特别是脑干损伤累及丘脑下部时易诱发ARDS,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缺氧及进行性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病情重、发展快、缺氧严重、愈后差。
死亡率高的特点。
近两年来我院外科病房收治创伤性颅脑术后并ARDS病人共11例,均及时使用呼吸机进行全方位的监测,有效地改善了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本文就创伤性颅脑术后并ARDS谈谈使用呼吸机的护理体会。
1、临床资料:我院外科病房近两年来应用呼吸机于创伤性颅脑术后并ARDS患者共11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14岁,平均年龄36岁。
受伤前均无重要脏器病史,全部属创伤性复合型颅内血肿,其中开放性2例,合并创伤性湿肺(肺挫伤)1例;术后距ARDS出现时间最短为术后5小时,最长为术后7天;气管切开4例,气管插管6例;呼吸机留置时间最短1小时,最长为168小时;治愈4例,死亡7例,治愈率占36.7﹪。
2、护理要点2.1呼吸机简介:我科使用柳州市第二医疗器械厂生产的“蓝鲸”YR-100型同步呼吸机,采用微型单片计算机,通过监测人体呼吸生理信号,气道压力和吸入潮气量,控制气门通断以提供人体所需的潮气量、气道压力和呼吸比等。
其特点通过压力时间型或容量时间型切换进行全方位生理型自动跟踪同步。
2.2呼吸机的使用和观察:创伤性脑术后并ARDS患者,我们常规是
保留气管插管,延长呼吸机支持时间,并选用容量时间型切换,给予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一般为0.3-0.45KPa,最多不超过1KPa,以免影响循环功能,甚至损坏肺功能结构。
若为高频喷射给氧,射氧压力应保持在0.4-0.6KPa,若压力过高可导致急性二氧化碳潴留,上机时首先认真检查并调整好呼吸机的各项参数,根据病情调整好合适的报警范围,注意呼吸机是否合拍,观察胸廓动态呼吸机强弱,双侧是否对称。
若出现患者呼吸不能与呼吸机同步,应检查其管道有无漏气现象,气道内有无分泌物。
监测血气,根据血气分析指标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2.3.应用呼吸机并发症的预防: 2.3.1气管溃疡:长期应用呼吸机的病人要选择大小适宜的插管,导管气囊充气量不宜过多,气囊压力15mmHg,以保证局部所需的血液供应与正常循环,定时放气,病情危重时每小时一次,每次一分钟,放气不停机,但要增大潮气量以补偿,病情稳定后可4小时一次,每次15分钟。
2.3.2呼吸道感染: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一次,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观察病人痰液(量、色、味及粘稠度),口腔黏膜有无溃疡、伪膜及其大小、形状,每日冲洗液(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5mg,a糜蛋白酶4000u加入生理盐水10ml稀释即得)冲洗气管,每15分钟向气管内缓注3-5ml,然后通气5分钟,用吸痰器吸引分泌物。
2.3.3氧中毒:氧浓度应保持在50%以内。
2.3.4合并DIC:ARDS易合并DIC,故应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每天查血小板及出凝血时间。
2.4在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加强通气护理的措施。
2.4.1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部位置稍向后仰并定时转动头部,以防局部被导管压伤。
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的连接应保持适当位置,以支架固定,防止牵拉及管道扭曲影响通气。
2.4.2正确的气管内吸引:吸痰时采用口径粗细适宜的一次性吸痰管及时吸尽口咽部及气管深部的痰液和分泌物,为避免患者窒息,一次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吸痰前供氧要充分,以提高血氧饱和度,增加呼吸机的通气量和吸氧浓度,此外,还要注意翻身和实施有效的叩背。
2.4.3正确的雾化吸入:湿化罐内湿化液的组成为等量的生理盐水与蒸馏水的混合,这样能达到支气管粘膜适宜的渗透压,雾化罐的存量为罐体的1/2-2/3,避免干吹,雾化罐的加温装置应采用间歇加温,保持在38-42℃为宜,以免温
度太高而烫伤呼吸道。
2.4.4呼吸机的保养和消毒: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中,集水杯中的冷凝水应及时清除(有水就清除),接水碗应垂直向下,位于管路最低处,防止冷凝水倒流至气管插管或呼吸机内(冷凝水应按污物处理)。
建立呼吸机管路消毒制度并登记。
为保障病人安全,制订呼吸机管路清洗消毒管理制度及清洗流程,并认真落实。
2.5离机前的准备和观察:我们知道持续使用呼吸机时,呼吸肌处于被动运动状态,时间长了会逐渐废用,创伤性颅脑术后并ARDS 应用呼吸机后最棘手的问题是出现停机指征后如何撤机,由于我们认识并注意到以下几点,从而使得撤机能顺利进行。
2.5.1增强患者家属信心:4例治愈患者在撤机前我们均向家属做了思想工作,以缓解其焦虑、恐惧心理,为实施以后各项护理工作计划做好配合打下了基础。
5.2.2保证组织氧合充分:患者需有足够能被组织利用的氧才能撤机,一般血氧饱和度达到90%-97%,说明缺氧状态有所改善,但组织所需不能超过所提供的氧。
2.5.3加强营养:据报道,使用呼吸机的病人,其中80%由于注意营养支持,使呼吸机能及时撤机【1】。
创伤性颅脑术后并ARDS的患者长时间使用机械通气治疗,不能摄入足够的营养又依靠分解代谢消耗自身储存的能量,往往膈肌和呼吸肌耗损较大,若增加机械通气时间会造成撤机困难,因此,充分补充营养非常重要。
3.小结:创伤性颅脑术后并ARDS应用呼吸机的病人多是病情重,生命垂危者,起病快,变化快,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的素质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为此,我们在上岗之前均受过严格的培训,熟悉呼吸机的性能,使用步骤,方法、注意事项,是一直居高不下的脑术后并ARDS患者病死率有所下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