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物理学题库_答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实验专题训练(包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实验专题训练(包含答案)

第三节大气压强实验专题训练1、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你应________,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了简易气压计。

(2)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水柱________,说明__________。

(3)小明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他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______________影响。

(4)如图自制的简易气压计,瓶中水面上方是空气,在图示的状态下,瓶内的气压___瓶外的大气压.小明同学将气压计从山下拿到山上后,细玻璃管内的水柱高度会____,原因是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2、某同学在测量某液体密度时,将两端开口、底部带有阀门K的三通U形玻璃管倒置在两个容器中,左侧容器盛有密度已知(ρ0)的液体,右侧容器盛有待测液体.先用抽气机抽出U形管内部分空气,再关闭阀门K,如图所示.请完成以下填空:(1)如图所示,液柱会上升是因为玻璃管内部气压(“大于”或“小于”)玻璃管外部气压,形成压强差.著名的实验就是采用与此装置相似原理测出大气压强.(2)为了测量右侧液体的密度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3)根据已知液体密度和测量到的物理量可得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4)空气不能完全抽空,测量结果(“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3、洗衣服时,小科发现肥皂泡在不断地破裂。

小科觉得,肥皂泡的破裂可能与肥皂泡内气压大小有关,而肥皂泡内的气压大小可能与肥皂泡的半径大小有关。

为此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实验步骤】①闭合阀门3,打开阀门1和2,吹出较大的肥皂泡A,闭合阀门2;②打开阀门3,用同一肥皂水吹出较小的肥皂泡B,闭合阀门1;③打开阀门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肥皂泡A变大,肥皂泡B变小。

M8空气动力学题库-392道

M8空气动力学题库-392道

空气动力学习题集1 空气的组成为: 答案:CA.78%氮,20%氢和2%其他气体B.90%氧,6%氮和4%其他气体C.78%氮,21%氧和1%其他气体D.21%氮,78%氧和1%其他气体2 在大气层内,大气密度:答案:CA在同温层内随高度增加保持不变。

B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C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D随高度增加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

3 对于空气密度如下说法正确的是:答案:BA空气密度正比于压力和绝对温度B“空气密度正比于压力,反比于绝对温度”C“空气密度反比于压力,正比于绝对温度” D空气密度反比于压力和绝对温度4 绝对温度的零度是: 答案:CA-273F B-273K C-273C D32F5 大气层内,大气压强:答案:BA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B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C在同温层内随高度增加保持不变。

D随高度增加也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

6 “一定体积的容器中,空气压力”答案:DA与空气密度和空气温度乘积成正比 B与空气密度和空气温度乘积成反比C与空气密度和空气绝对温度乘积成反比D与空气密度和空气绝对温度积成正比7“一定体积的容器中,空气压力”答案:DA与空气密度和摄氏温度乘积成正比 B与空气密度和华氏温度乘积成反比C与空气密度和空气摄氏温度乘积成反比D与空气密度和空气绝对温度乘积成正比8流体的粘性系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是:答案:BA液体的粘性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气体的粘性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液体的粘性系数与温度无关。

D气体的粘性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9.对于具有静稳定性的飞机向左侧滑行时机头会( B)A不变 B左转 C右转 B不定10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空气湿度大:答案:BA空气密度大,起飞滑跑距离长B空气密度小,起飞滑跑距离长C空气密度大,起飞滑跑距离短 D空气密度小,起飞滑跑距离短11增加垂直安定面的面积产生的影响:答案:BA增加升力 B增加侧向稳定性 C增加纵向稳定性 D增加纵向操纵性。

12“对于音速,如下说法正确的是”答案:CA“只要空气密度大,音速就大” B“只要空气压力大,音速就大”C“只要空气温度高,音速就大” D“只要空气密度小,音速就大”13从地球表面到外层空间,大气层依次是:答案:AA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 B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中间层和散逸层C对流层、中间层、平流层、电离层和散逸层 D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散逸层和电离层14对流层的高度,在地球中纬度地区约为:答案:DA 8公里。

09秋大气系09级普通物理(1-3)试题A卷参考答案

09秋大气系09级普通物理(1-3)试题A卷参考答案

兰州大学2009 ~ 2010 学年第 1 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 卷)课程名称:普通物理(1/3)任课教师:学院:专业:年级:姓名:校园卡号:一.选择题(20分)1.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2m/s, 瞬时加速度为a= -2m/s2,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A(A)等于零.(B) 等于-2m/s.(C) 等于2m/s.(D) 不能确定.2.质点作半径为R的变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v表示任一时刻质点的速率D(A)d v/d t.(B) v2/R.(C) d v/d t+ v2/R.(D) [(d v/d t)2+(v4/R2)]1/2.3.已知水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0.4倍, 质量为地球的0.04倍, 设在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 , 则水星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为 B(A)0.1g.(B) 0.25g.(C) 4 g.(D) 2.5g.4.对于一个物体系来说,在下列条件中,哪种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C(A)合外力为零.(B)合外力不作功.(C)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D) 外力和保守内力都不作功.5.关于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A) 只取决于刚体的质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无关.(B) 取决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与轴的位置无关.(C) 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D) 只取决于转轴的位置,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无关.6.有一半径为R的水平圆转台,可绕通过其中心的竖直固定光滑轴转动, 转动惯量为J, 开始时转台以匀角速度ω 0转动,此时有一质量为m的人站住转台中心,随后人沿半径向外跑去,当人到达转台边缘时, 转台的角速度为 A(A)Jω 0/(J+mR2) .(B) Jω 0/[(J+m)R2].(C) Jω 0/(mR2) .(D) ω 0.7.关于温度的意义,有下列几种说法:B(1) 气体的温度是分子平动动能的量度.(2) 气体的温度是大量气体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意义.(3) 温度的高低反映物质内部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不同.(4) 从微观上看,气体的温度表示每个气体分子的冷热程度.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1)、(2)、(4) .(B)(1)、(2)、(3) .(C)(2)、(3)、(4) .(D) (1)、(3)、(4) .8.两容器内分别盛有氢气和氦气,若它们的温度和质量分别相等,则: A(A)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等.(B)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C)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D) 两种气体的内能相等.9.把单摆摆球从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拉开, 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微小角度θ, 然后由静止放手任其振动, 从放手时开始计时, 若用余弦函数表示其运动方程,则该单第1页第2页摆振动的初位相为 C (A) θ .(B) π. (C) 0 . (D) π/2.10.一机车汽笛频率为750 Hz , 机车以时速90公里远离静止的观察者,观察者听到声音的频率是(设空气中声速为340m/s) :B(A) 810 Hz . (B) 699 Hz . (C) 805 Hz .(D) 695 Hz . 二.填空题(20分) 1.悬挂在弹簧上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振动,振动方程为y=A sin ω t ,其中A 、ω均为常量,则(1) 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 v=A ωcos wt ; (2) 物体的速度与坐标的函数关系为 v 2 =A 2ω2 –y 2ω2. 2.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 在t = 0时经过P 点, 此后它的速率v 按v =A+B t (A 、B 为正的已知常量)变化, 则质点沿圆周运动一周再经过P 点时的切向加速度a t = B , 法向加速度a n = v 2/R+4πB . 3.半径为20cm 的主动轮,通过皮带拖动半径为50cm 的被动轮转动,皮带与轮之间无相对滑动, 主动轮从静止开始作匀角加速转动. 在4s 内被动轮的角速度达到8πrad/s,则主动轮在这段时间内转过了 20 圈. 4.一飞轮以角速度ω 0绕轴旋转, 飞轮对轴的转动惯量为J 1;另一静止飞轮突然被同轴地啮合到转动的飞轮上,该飞轮对轴的转动惯量为前者的二倍,啮合后整个系统的角速度ω = ω0/3 . 5.在容积为10-2m 3的容器中,装有质量100g 的气体,若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200m/s ,则气体的压强为 Pa 51034⨯ . 6.若某种理想气体分子的方根速率2v =450m/s,气体压强为p =7×104Pa ,则该气体的密度为ρ= 1.04kg/m 3 .7.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各为单位体积的氢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气体)与氦气的内能之比为 5/3 ,各为单位质量的氢气与氦气的内能之比为 10/3 . 8.一作简谐振动的振动系统,其质量为2kg,频率为1000Hz,振幅为0.5cm,则其振动能量为 1002πJ .9.一简谐波的频率为5×104Hz, 波速为1.5×103m/s,在传播路径上相距5×10-3m 的两点之间的振动相位差为 3/π .10.相对于空气为静止的声源振动频率为νs ,接收器R 以速率v R 远离声源,设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u , 那么接收器收到的声波频率νR = uv u v Rs - . 三.计算题(60分) 1.一质点在x 轴上作加速运动,开始x=x 0,v=v 0,求: (1)设a=kt,其中k 是任意常量,求任意时间的速度和位置。

大气物理学题库_答案

大气物理学题库_答案

⼤⽓物理学题库_答案⼤⽓物理学题库答案⼆、填空题1.氮⽓、氧⽓、氩⽓(或N2、O2、Ar)2.原始⼤⽓、次⽣⼤⽓、现代⼤⽓3.基尔霍夫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定律。

4. 核化(或填异质核化)、凝结、碰并、连锁;5. ⽔云、冰云、混合云;6. ⾊;7. 爱根核,⼤核,巨核; 8. 增加空⽓中的⽔汽、降温。

9. CO2、O3;10. 瑞利散射,⽶散射,⼏何光学散射;11. 宇宙射线地壳αβγ射线作⽤⼤⽓中放射性元素 12. 低⽓压、⾼⽓压、低压槽、⾼压脊、鞍型⽓压场 13. Kirchhoff (或基尔霍夫) 14. 紫外光、红外光15. 辐射平衡、热量平衡,潜热、感热,太阳辐射,⼤⽓。

16. ⾼压、低压17. 冷却、增湿、冷却、增湿 18. ⽇地平均距离⼤⽓上界19. ⽐湿、混合⽐、⽔汽密度、露点、相对湿度。

20. 状态(变化)、层结。

21. 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外层。

22.绝热上升膨胀冷却、辐射冷却、平流冷却、混合冷却。

(降温过程很多,写出其中四种即可)23.0>??zθ、25. TSP 、降尘、PM10 。

(任意写出其中的三种)(可在TSP 、降尘、PM10、PM2.5、尘粒、粉尘、灰、飞灰、总灰等中任选三个) 26. 虚温。

27. 8 ,等温。

28.29. 。

30. 31. 太阳散射辐射,⽡/⽶2 。

32. ⾏星反照率。

33. 热流量。

34. 100035. ⼤⽓压⼒是指单位⾯积上直⾄⼤⽓上界整个空⽓柱的重量,是⽓象学中极其重要的⼀个物理量。

常⽤的单位有: Pa 、 hPa 、毫巴(标准⼤⽓压)等。

标准⼤⽓状态下,我们假设海平⾯⽓压为1000hPa ,1.5km ⾼度⽓压为 850 hPa ,5.5km ⾼度⽓压为 500hPa 。

36. ⽔汽混合⽐是指⽔汽的质量与⼲空⽓的质量⽐,⽐湿是指⽔汽的质量与湿空⽓的质量⽐。

37. 绝热过程指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过程。

2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物理学课程试卷

202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物理学课程试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试卷2019 ~ 2020学年第一学期大气物理学课程试卷( A卷)本试卷共2页时间120 分钟出卷教师:大气物理学课程小组出卷时间:2019.12学院:任课教师:专业:年级:学号:姓名:得分:注意:1. 答案以写在答题册上为准;2. 本页与答题册均需要填写班级、学号、姓名。

3. 答题完成后,务必上交试卷,严禁将试卷带出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气压相等的情况下,暖湿空气密度要比干冷空气密度()A、大B、小C、一样D、无法比较2.在温度-对数压力图上,当状态曲线位于层结曲线右侧时,大气属于()A、绝对不稳定型大气B、真潜在不稳定型大气C、假潜在不稳定型大气D、绝对稳定型大气3.当入射光遇到粒径远小于其波长的分子时发生的散射是()A、几何光学散射B、米散射C、大颗粒散射D、瑞利散射4.下列哪些不是对流层的特点()A、大气温度随高度降低B、大气的垂直混合作用强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D、空气中尘埃很少,大气透明度高5.大气窗是指吸收带之间的准透明区,红外辐射大气窗波段范围主要位于()A、8~12 μmB、1~10 μmC、12~18 μmD、0.4~0.7 μm6.如果大气处于静力绝对稳定状态下,那么()A、大气的位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大B、大气的垂直减温率大于干绝热减温率C、大气的水汽压随高度增加而增大D、大气的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大7.焚风是()过程的典型例子:A、干绝热B、湿绝热C、假绝热D、非绝热8. 地面与大气系统能量平衡过程中,地面支出的热量里,按能量值从大到小排列,以下几种“热”的顺序是( )。

A 、 辐射能、潜热、感热B 、 辐射能、感热、潜热C 、 潜热、辐射能、感热D 、 感热、潜热、辐射能9. 逆温层指的是在近地面温度随高度( )的某层大气。

A 、降低B 、升高C 、不变D 、视具体情况而定10. 有大气层的地球表面温度比没有大气层的地球表面温度高,原因是大气层( )。

关于大气物理学题库_答案

关于大气物理学题库_答案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1.氮气、氧气、氩气(或N2、O2、Ar)2.原始大气、次生大气、现代大气3.基尔霍夫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定律。

4.核化(或填异质核化)、凝结、碰并、连锁;5.水云、冰云、混合云;6.色;7.爱根核,大核,巨核;8.增加空气中的水汽、降温。

9.CO2、O3;10.瑞利散射,米散射,几何光学散射;11.宇宙射线地壳αβγ射线作用大气中放射性元素12.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型气压场13.Kirchhoff (或基尔霍夫)14.紫外光、红外光15.辐射平衡、热量平衡,潜热、感热,太阳辐射,大气。

16.高压、低压17.冷却、增湿、冷却、增湿18.日地平均距离大气上界19.比湿、混合比、水汽密度、露点、相对湿度。

20.状态(变化)、层结。

21.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外层。

22.绝热上升膨胀冷却、辐射冷却、平流冷却、混合冷却。

(降温过程很多,写出其中四种即可)23. 0>∂∂z θ、0<∂∂zseθ 。

24. 大气温度直减率 ,干绝热递减率,湿绝热递减率。

25. TSP 、 降尘 、PM10 。

(任意写出其中的三种)(可在TSP 、降尘、PM10、PM2.5、尘粒、粉尘、灰、飞灰、总灰等中任选三个) 26. 虚温 。

27. 8 , 等温 。

28.29. 、分子散射(或瑞利散射)。

30. 波长、红外光、紫外光。

31. 太阳散射辐射,瓦/米2 。

32. 行星反照率 。

33. 热流量。

34.100035. 大气压力是指 单位面积上 直至 大气上界 整个空气柱的 重量 ,是气象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物理量。

常用的单位有: Pa 、 hPa 、 毫巴(标准大气压) 等。

标准大气状态下,我们假设海平面气压为 1000hPa ,1.5km 高度气压为 850 hPa ,5.5km 高度气压为 500hPa 。

36. 水汽混合比是指 水汽 的质量与 干空气 的质量比,比湿是指 水汽的质量与 湿空气 的质量比。

《大气物理学》学习资料:大气热力学基础

《大气物理学》学习资料:大气热力学基础

修斯看来,在一个系统中,如果听任它自然发展,那么,能量差总是倾向
于消除的。让一个热物体同一个冷物体相接触,热就会以下面所说的方式
流动:热物体将冷却,冷物体将变热,直到两个物体达到相同的温度为止
。克劳修斯在研究卡诺热机时,根据卡诺定理得出了对任意循环过程都都
适用的一个公式 :dS=(dQ/T)。
对于绝热过程Q=0,故S≥0,即系统的熵在可逆绝热过程中不变,在
17
克劳修斯主要科学贡献
在《论热的运动力……》一文中,克劳修斯首次提出了热 力学第二定律的定义:“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向 高温物体。”
推导了克劳修斯方程—关于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 和 气体普适常数之间的关系,修正了原来的范德瓦尔斯方程 。
1854年,最先提出了熵的概念,进一步发展了热力学理论 提出了气体分子绕本身转动的假说 推导出了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公式,找出了分子平均自由

1948年,香农在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上发表了《通信的数
学原理》(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一文,将21熵的 概念引入信息论中。
熵在热力学中是表征物质状态的参量之一,通常用符号 S表示。在经典热力学中,可用增量定义为dS=(dQ/T) ,式中T为物质的热力学温度;dQ为熵增过程中加入物 质的热量。下标“可逆”表示加热过程所引起的变化过 程是可逆的。若过程是不可逆的,则dS>(dQ/T)不可 逆。从微观上说,熵是组成系统的大量微观粒子无序度 的量度,系统越无序、越混乱,熵就越大。热力学过程 不可逆性的微观本质和统计意义就是系统从有序趋于无 序,从概率较小的状态趋于概率较大的状态。
Q
cpdT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6.6 大气压强(有答案)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6.6 大气压强(有答案)

6.6 大气压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1m,槽内装有水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装置是一个连通器B.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大C.若玻璃管顶端不小心被碰破一个小孔,水银会从小孔向上喷出D.将此装置从山脚移到山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减小2.如图所示的物理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A.倒置的试管中水不会流出B.吸盘不会从墙上掉下来C.用吸管能从甁中吸取饮料D.利用船闸船可以通过船坝3.只利用下图各组给定的器材做实验,不能完成其实验目的是()A.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B.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C.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D.准确测出大气压的数值4.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B.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5.如图所示,人呼吸时,肺的形状从甲图变成乙图的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关系是()A.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B.肺内气压等于大气压C.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D.肺内气压先大于大气压,后小于大气压6.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

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7.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强的存在C.一般来说,阴天、下雨时大气压强会低些D.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等于高度为760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8.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历史上是用马德堡半球实验首先测出大气压强的值B.医生用注射器把药水推进病人的肌肉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D.茶壶盖上小孔的巧妙设计与大气压无关9.第一个利用实验准确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A.牛顿B.托里拆利C.阿基米德D.焦耳10.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橡皮塞与瓶口紧密接触.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升高了B.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C.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D.上楼的过程中,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11.塑料吸盘是家庭常用的小工具,小明做了如图的实验(甲图吸盘吸在竖直墙壁上挂重物,乙图两个吸盘对吸后挂重物),在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你认为正确的是()A.甲图中如果墙面绝对光滑,吸盘仍能吸在墙面上B.图甲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C.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D.利用乙图的实验在海拔更高的地区仍能提起该重物二、多选题12.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多,海绵凹陷越明显B.乙图实验,当微小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大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D.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13.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大气压的应用的是()A.活塞式抽水机B.茶壶盖上的小孔C.吸盘吸玻璃D.高压锅三、填空题14.如图所示,在玻璃瓶里装一些红色的水,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让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人水中,并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这样小明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物理实验演示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物理学题库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氮气、氧气、氩气(或N2、O2、Ar)2.原始大气、次生大气、现代大气3.基尔霍夫定律、普朗克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维恩定律。

4.核化(或填异质核化)、凝结、碰并、连锁;5.水云、冰云、混合云;6.色;7. 爱根核,大核,巨核;8. 增加空气中的水汽、降温。

9. CO2、O3;10. 瑞利散射, 米散射, 几何光学散射;11. 宇宙射线 地壳αβγ射线作用 大气中放射性元素12. 低气压、高气压、低压槽、高压脊、鞍型气压场13. Kirchhoff (或基尔霍夫)14. 紫外光、红外光15. 辐射平衡、热量平衡, 潜热 、感热,太阳辐射,大气 。

16. 高压、低压17. 冷却、增湿、冷却、增湿18. 日地平均距离大气上界19. 比湿 、 混合比 、 水汽密度 、 露点 、 相对湿度 。

20. 状态(变化)、 层结 。

21. 对流层 、平流层 、 中层、热层 、外层。

22. 绝热上升膨胀冷却 、辐射冷却、平流冷却 、 混合冷却 。

(降温过程很多,写出其中四种即可)23. 0>∂∂zθ、 0<∂∂z se θ 。

24. 大气温度直减率 ,干绝热递减率,湿绝热递减率。

25. TSP 、 降尘 、PM10 。

(任意写出其中的三种)(可在TSP 、降尘、PM10、PM2.5、尘粒、粉尘、灰、飞灰、总灰等中任选三个)26. 虚温 。

27.8 ,等温。

28.。

29.、分子散射(或瑞利散射)。

30.波长、红外光、紫外光。

31.太阳散射辐射,瓦/米2。

32.行星反照率。

33.热流量。

34.100035.大气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直至大气上界整个空气柱的重量,是气象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物理量。

常用的单位有:Pa 、hPa 、毫巴(标准大气压)等。

标准大气状态下,我们假设海平面气压为1000hPa ,1.5km高度气压为850 hPa ,5.5km高度气压为500hPa 。

36.水汽混合比是指水汽的质量与干空气的质量比,比湿是指水汽的质量与湿空气的质量比。

37.绝热过程指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的过程。

干绝热过程指没有相变发生的的绝热过程。

位温指把空气块干绝热膨胀或压缩到标准气压时应有的温度。

38.大气窗区是指8-12μm 波段的长波辐射。

39.光学厚度是指沿辐射传输路径上,单位截面积上所有吸收和散射物质产生的总削弱。

40.大气按照温度随高度的变化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和外层,其中极光出现在热层。

41.气象要素是表征大气状态和现象的物理量。

例如温度、湿度、气压、风都是常规气象要素。

42.大气静力学方程的导数形式是dp/dz=-ρg ,该方程适用于静止大气大气,和一般大气,不适用于垂直运动强的大气。

43.地面天气图是等高面图,在地图上绘制等压线图;高空天气图是等压面,其上绘制等高线。

(填空选项:等高面,等压面,等高线,等压线)44.位温是气块经过干绝热过程,气压变为1000 时,气块所具有的温度。

45.由于大气对8-12微米的辐射的吸收很弱,因此地面发出的该波段范围的长波辐射可顺利地被发送到宇宙空间。

46.地球表面的辐射差额(净辐射)就是地面所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和地面放出的有效辐射之差。

在夜间,表面的辐射差额是负值,则地面降温。

47.谱线增宽的因素有自然增宽、压力增宽、多普勒增宽,其中在实际大气中增宽中压力增宽和多普勒增宽同时存在,在大气低层,谱线的增宽主要由压力增宽决定。

高层的谱线增宽由多普勒增宽。

48.使空气达到饱和的途径有降温、增湿。

在自然界中形成云雾的主要降温过程主要以绝热膨胀降温为主。

49.在讨论大气的压强随高度的变化关系时,根据应用的需要将温度和密度作了一些假设,进而产生了三种具有广泛应用的大气模式,分别为等温大气模式、多元大气模式、均质大气模式。

50.世界气象组织对标准大气的定义是,能够粗略地反映出周年、中纬度状况,得到国际上承认的,假定的大气温度、密度和气压的垂直分布。

51. 大气对辐射的吸收具有 选择性 ,吸收长波辐射的主要气体是 水汽 ,其次是 二氧化碳 和 臭氧 。

52. 按照尺度数可以将散射分为三类,分别是 瑞利散射 、 米散射 和几何光学散射,其中气溶胶粒子对可见光的散射属于 米散射 。

53. 在T-lnP中,气块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曲线称为 状态 曲线,周围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曲线称为 层结 曲线。

三、 名词解释1. 大气气溶胶:含有分散、悬浮的固态和液态粒子的大气称为大气气溶胶。

2. 大气窗:大气中主要吸收气体对长波辐射的吸收有明显的选择性,在某些波段有强的或较强的吸收带,二者这些吸收带之间有些很弱的准透明区,称为“大气窗”,为8-12微米波段。

地面发生的长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向太空。

3. 位温:位于任意温压状态(P ,T )下的空气,干绝热移动到P=1000hpa 处具有的温度称为位温。

4. 梯度风:在水平面上沿曲线运动的空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科里奥利力和离心力的平衡下的风称为梯度风。

5. 峨眉宝光:在多雾的山上早晨或傍晚,当观测者站在山上,日光从他背后射向他前面的密云或浓雾时,他可能看到云雾幕上出现一个人影,且围绕在人影四周有一圈的彩色光环。

这种光象常出现在四川峨眉山,故称为峨眉宝光。

6. 以 表示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d0时,与日光垂直平面上的太阳分光辐照度,此时的太阳积分辐照度 称为太阳常数。

7. 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单位为W.m -2。

,0S 0S8. 由于云和气溶胶(特别是火山灰)对太阳辐射的强散射作用,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减少,称为阳伞效应或反射效应。

9. 焚风效应:潮湿的气流经过山脉时被强迫抬升,达到凝结高度后水汽就凝结而形成云。

气流继续上升后其温度将按假绝热减温率变化,凝结出的水分部分或甚至全部降落。

气流越过山顶以后,由于水分已全部降落或部分降落,将干绝热下沉或先湿绝热下沉待剩余水分蒸发完后再干绝热下沉。

因此,在山前山后的同一高度上,气流的温度、湿度都不同,背风面出现了温度高、湿度小的干热风。

10. 假相当位温:空气由原来的状态沿干绝热过程上升,到达抬升凝结高度LCL 后再沿假绝热过程上升到水汽全部凝结脱离,再按干绝热过程下降到1000hPa 处所具有的温度。

11. 大气透明窗:在地气辐射中的8~12um 波段,大气的吸收作用很弱,地面长波辐射可以透过此窗口发送到宇宙空间。

12. 光学厚度:沿辐射传输路径,单位截面上所有吸收和散射物质产生的总削弱。

是无因次量。

'00llex ex k dl k dl δρ==⎰⎰ 13. GPS 测湿原理:如果GPS 接收机所在位置是事先测定的,只要知道各颗GPS 星的轨道参数,地面接收机和各卫星之间的直线距离L 是可以算出的,通过计算L 和所测伪距之差即可得到由于大气影响所带来的延迟。

延迟的大小包含有大气结构的信息,可用来作为大气探测的一种方法,尤其是用于测量大气水汽含量。

14. 抬升凝结高度:未饱和湿空气块被外力强迫抬升时,因为上升速度快,可以认为是绝热的。

此时气块内的水汽压随着环境气压的减小而减小,与此对应,露点也降低。

气块上升时的干绝热减温率远大于它的露点递减率,气块的温度和露点将逐渐接近,在某一高度达到饱和并发生凝结。

这个湿空气块因绝热抬升而达到饱和的高度称为抬升凝结高度。

15.在绝热过程中,若讨论的是未饱和湿空气(无相变),这样的过程称为干绝热过程。

干绝热过程是可逆过程。

如果在饱和气块上升过程中,凝结物一旦形成便全部从气块中降落,并带走一些热量(不过此热量极少),在气块下沉时必然会沿着干绝热过程变化,无法再回到原来的状态。

这是一个开放系的不可逆过程,严格来说也不是绝热的,所以称为假绝热过程。

16.湿球温度是在等压绝热蒸发过程中,系统内的液态水蒸发使空气降温,达到饱和时空气所具有的温度,是这个过程中的最低温度。

这是理论上的湿球温度,也称等压湿球温度。

17.低层大气是一个干绝热气层,此时只要低层有一点扰动,空气就能上升,若水汽含量较大,上升到某一高度就会发生凝结。

这个凝结高度称为对流凝结高度。

18.维恩位移定律:1893年维恩从热力学理论推导出黑体辐射光谱极大值对应的波长λmax和温度的乘积为一常数。

由此可知,若黑体温度越高,则λmax愈小,故称维恩位移定律。

19.相对大气质量的准确定义,是指日光自θ角倾斜入射时与自天顶入射时的光学厚度之比。

20.若要把漫射辐射当作平行辐射处理,应当将其光学厚度加大1.66 倍。

其原理是清楚的,因为(δ0-δ) 是这一层大气的垂直光学厚度,垂直方向辐射的光学路径最短,而其它方向的路径都要加长,其吸收当然也增加了。

作为对各个方向的积分,其最终效果是加大1.66 倍,因此也有人把β称为漫射因子。

21.空中如有薄云存在,而且这种云主要由冰晶组成,由于冰晶对日光或月光的折射,就会引起一系列光学现象,统称为晕。

22.散射效率因子是粒子的散射截面与粒子几何截面之比。

23.辐射差额:系统或物体收入辐射能与支出辐射能的差值。

24.湿空气定压降温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Td。

25.气层的温度直减率小于干绝热直减率而大于湿绝热直减率时的状态(γd>Γ >γ s)。

即对未饱和空气,大气层结是稳定的。

26.根据正负面积的大小,可将潜在不稳定型再分成真潜不稳定和假潜不稳定两种。

若大气低层的湿度大,则气块能很快达到凝结高度,并容易被抬升到自由对流高度LFC以上,此时LFC以上的正面积大于LFC以下的负面积,即对流有效位能CAPE大于对流抑制能量CIN,有利于对流发展甚至雷暴的形成,这是真潜不稳定型。

27.LFC高度以下的负面积区称为对流抑制能量CIN。

CIN的物理意义是:处于大气底部的气块要能到达自由对流高度,至少需从其它途径获得能量的下限。

28.异质核化:水汽在气溶胶粒子和离子上的汽—粒转化。

29.假绝热过程:如果在饱和气块上升过程中,凝结物一旦形成便全部从气块中降落,在气块下沉时必然会沿着干绝热过程变化,无法再回到原来的状态。

这是一个开放系的不可逆过程,称为假绝热过程。

30.水汽同质核化:在纯净的空气中,靠水汽分子随机碰撞、相互结合而生成云的胚胎,这种过程称为水汽同质核化。

31.大气压强:某高度的大气压强是指在该高度单位截面积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32.露点温度:在水汽含量不变的条件下,使湿空气等压冷却到相对于平的纯水面为饱和时的温度。

33.假湿球位温:空气由原来的状态A沿干绝热线上升,到达抬升凝结高度C后再沿假绝热线下降到原来的气压处B,则B处的温度即为假湿球温度,从假湿球温度Tsw 沿着假绝热线降到1000hPa处所具有的温度。

34.静力能:气快的焓与重力位势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