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教师信息技术教案

合集下载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培训方案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培训方案

2024年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校本培训方案一、培训目标:1.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各类信息技术工具开展学习、探究和创新活动。

2.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使其能够正确、安全、合理地使用互联网和其他数字化资源。

3.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使其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创造新的学习成果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培训内容:1. 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1.1 基本硬件设备的认识与使用:计算机、平板电脑、打印机等。

1.2 常用软件操作技能: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等。

1.3 互联网与信息安全知识:网络浏览、搜索引擎、电子邮箱等的正确使用方法,网络安全意识培养。

1.4 编程与创客教育:简单编程语言(如Scratch)、机器人编程、3D打印等基本技能的学习与应用。

2. 应用能力培养:2.1 多媒体制作与展示:学生学习使用多媒体工具(如PPT、视频编辑软件等)进行内容呈现与展示。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学生学习使用电子表格工具(如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筛选、计算、图表绘制等操作。

2.3 网络资源利用与评价:学生学习如何从互联网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评价和整理。

2.4 信息检索与学习方法:学生学习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培养学习的自主能力和方法。

2.5 创新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式学习,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 课程融入与跨学科学习:3.1 各学科课程的信息技术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工具,提升学生在语文、数学、科学、社会等学科的学习效果。

3.2 艺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学生学习使用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艺术创作。

3.3 科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学生学习使用传感器、编程等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实验与观测。

3.4 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学生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社会调查、信息整理与社会问题解决。

三、培训方式与措施:1. 教师培训与提升:1.1 组织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其信息技术知识与理论水平。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一、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1. 教学目标:a.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b.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c. 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a. 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发展。

b.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

c.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

b. 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c. 互动提问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4. 教学资源:a. 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教程。

b. 课件:演示文稿。

c. 案例素材: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

5. 教学步骤:a. 导入: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b. 讲解:讲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基本知识。

c. 案例分析: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d. 互动提问: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

二、第二章:计算机操作基础1. 教学目标:a.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b. 熟悉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和应用程序。

c. 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 教学内容:a.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

b. 常用计算机软件和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浏览器等。

c. 文件管理和网络安全常识。

3. 教学方法:a. 演示法:展示计算机操作过程。

b. 实践操作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c. 互助合作法: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讨论。

4. 教学资源:a. 教材:计算机操作基础教程。

b. 课件:演示文稿。

c. 实践素材:计算机设备、软件和应用程序。

5. 教学步骤:a. 导入:讲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b. 演示:展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过程。

c. 实践操作: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d. 互助合作: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讨论。

三、第三章:办公软件应用1. 教学目标:a. 掌握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b. 学会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c. 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办公软件应用能力。

2. 教学内容:a. 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文字处理、表格制作、演示文稿等。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

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案(一)至(五)教案一:信息技术基础与应用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软件的应用以及互联网的基本操作。

2. 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操作(2)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3)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4)互联网的基本操作及信息检索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步骤(1)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演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3)示范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4)演示互联网的基本操作及信息检索5. 练习与作业(1)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2)练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3)完成一篇使用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的实践报告教案二:网络素养与信息安全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素养的内涵、信息安全的意义以及网络道德与法律规范。

2. 教学内容(1)网络素养的内涵及培养(2)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及防护措施(3)网络道德与法律规范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步骤(1)讲解网络素养的内涵及培养(2)分析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及防护措施(3)讨论网络道德与法律规范5. 练习与作业(2)制定个人信息安全防护计划(3)思考网络道德与法律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案三:多媒体设计与制作1. 教学目标掌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

2. 教学内容(1)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2)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3)Premiere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4)Flash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4. 教学步骤(1)讲解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2)示范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3)示范Premiere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4)示范Flash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5. 练习与作业(1)熟悉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2)练习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3)完成一个简单的视频编辑作品(4)制作一个简单的Flash动画作品教案四:编程技术与算法1. 教学目标了解编程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一种编程语言,学会基本的算法分析与设计。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模板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模板

信息技术教学教案模板一、教案概述信息技术教学教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工具,旨在指导教师系统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

本教案模板旨在帮助教师全面、有序地设计课堂教学,并确保教学过程高效、有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XXX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知识。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运用XXX进行XXX。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1. XXX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知识。

2. XXX的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

2. 教学材料:相关教材、习题、实例等。

3. 教学环境:教室内有计算机和网络连接。

五、教学过程(在此处按照授课顺序编写教学过程,注意合理安排时间分配,提供充足练习和实践活动。

)六、教学辅助1. 教学案例: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问题。

2.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 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七、教学评价与反思1. 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和主动学习能力。

2. 作业评价:布置练习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评价作业的完成情况。

3. 教学反思:根据教学过程和效果,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

八、教学拓展(在此处列举一些相关的教学拓展资源,如教学视频、网上教学资源等,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相关信息技术活动。

)九、其他1. 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秩序和安全操作。

2. 教师反馈: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反馈,鼓励积极参与和互动交流。

十、教学反思(在此处写下你对本节课教学效果的总结和反思,包括教学方法的优化、学生的反应等。

)以上为信息技术教学教案模板,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修改和完善。

通过合理的教案设计,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教师教案

信息技术教师教案

信息技术教师教案信息技术教师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掌握信息技术所涉及的基本技能,并能够灵活运用;3.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4.培养信息技术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作用;3.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如计算机操作、网络使用、软件应用等。

三、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1 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是指通过技术手段、设备和系统来获取、传输、存储、处理和应用信息的一种综合技术体系。

它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多个方面。

1.2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早的人工计算到现代计算机的出现,再到互联网的普及,不断推动和改变着社会和生产力的发展。

2.信息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作用2.1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

我们使用智能手机浏览社交媒体、网络购物、在线支付等,这些都是信息技术的应用。

2.2 信息技术在职业发展中的作用在职业发展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

很多行业,如金融、医疗、教育等,都需要掌握信息技术技能,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3.1 计算机操作技能学生需要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机、关机、文件管理、软件安装等,以便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工作和学习。

3.2 网络使用技能学生需要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网络交流和在线学习。

了解网络安全知识,掌握基本的网络使用技巧。

3.3 软件应用技能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各种常见的办公软件和专业软件,如Word、Excel、Photoshop等。

掌握基本的软件操作和应用技能。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授课法:通过使用多媒体工具和教学软件,将抽象的信息技术概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内容

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开展了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

以下是对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内容的详细阐述。

一、培训目标1.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使教师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具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 改进教学方法:通过信息化手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 优化教学资源:培养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资源整合的能力,丰富教学内容。

4. 促进教育公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

二、培训内容1. 信息素养教育(1)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信息安全等。

(2)信息检索与利用:搜索引擎、数据库、电子图书等资源检索与利用。

(3)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案例分享。

2. 信息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设计: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教学内容设计:根据教学目标,筛选、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设计:结合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评价设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教学成果。

3. 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1)多媒体课件制作:PowerPoint、Keynote等软件的使用技巧。

(2)在线学习平台:MOOC、翻转课堂等在线学习平台的应用。

(3)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检索、下载、整合与利用。

(4)教学软件与硬件:教学软件的选择与使用,如希沃白板、智慧课堂等。

4. 信息化教学实践(1)课堂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管理现代化,提高课堂效率。

(2)教学互动: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3)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估教学成果。

(4)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5. 信息化教学研究(1)信息化教学理论研究:学习国内外信息化教学理论,提高自身理论素养。

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技能培训实践教案

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技能培训实践教案

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基本技能培训实践教案一、教案背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幼儿教师而言,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拓宽教学内容和方法。

因此,本次培训旨在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帮助幼儿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掌握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教学准备的基本技能;3. 学会利用多媒体教具和软件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和呈现;4. 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幼儿学习评估和反馈。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1.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 引导幼儿教师思考和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2. 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教学准备的基本技能- 分享使用计算机处理教学资源的经验和技巧;- 指导幼儿教师学会使用搜索引擎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准备。

3. 利用多媒体教具和软件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和呈现- 演示并指导幼儿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 介绍常用的教学软件,并指导幼儿教师运用相关软件进行课堂教学。

4. 信息技术在幼儿学习评估和反馈中的应用- 分享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评估和反馈的好处和方法;- 引导幼儿教师学会使用评估软件和工具进行幼儿学习的跟踪和反馈。

四、教学步骤1. 培训开场- 介绍培训目标和流程;- 提醒幼儿教师主动参与讨论和实践。

2.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介绍信息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分析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3. 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教学准备的基本技能- 指导幼儿教师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教学资源的整理和编排;- 演示使用搜索引擎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准备的方法。

4. 利用多媒体教具和软件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和呈现- 指导幼儿教师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具进行教学内容的展示;- 介绍常用的教学软件,并演示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掌握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的使用;3.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4. 引导学生正确并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3. 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4. 信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可以使用一些图片和视频素材来辅助讲解。

2. 知识点讲解(30分钟)根据教学内容,分别对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详细讲解。

可以采用幻灯片演示和实际操作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些知识点。

3. 案例分析(20分钟)选择一个常见的信息技术应用场景,如电子商务、智能家居等,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场景进行深入研究,并向全班进行分享。

4. 实践操作(40分钟)安排一些实践操作任务,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

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或者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解决。

同时,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和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和评价(10分钟)让学生进行总结,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

可以通过一些小测试或者问题回答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对于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的掌握程度;2. 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评价,看其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和思考水平;3. 进行小测试或者问答,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4.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建议,帮助其提高。

五、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是否合理安排,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2. 学生参与情况如何,有无需要改进的地方;3. 对于教学材料和资源的选择和使用是否合适;4.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是否需要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六、延伸拓展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信息技术领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合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教案第一课时课题:基础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基本常识;2.会正确启动及关闭计算机;3.能够完成鼠标的单击、双击、右击、拖动等操作;4.会进行文件夹的建立、移动、复制、删除等有关操作;5.会保存及打开文件。

培训内容任务练习一、基本常识1.计算机的系统组成: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2.正确启动及关闭计算机:为保护计算机核心部件免受电流冲击,后开主机,先关主机。

3.窗口操作:最大化、最小化、关闭。

移动窗口:拖动窗口标题栏。

改变窗口大小:拖动窗口边框。

4.图标:文件的图标与跟它相关联的应用程序的图标相同。

如:Word文件图标:Excel文件图标:PowerPoint文件图标:Flash文件图标:文本文件:网页文件图标:关闭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左上角的控制钮;右击任务栏相应窗口名称;键盘组合键Alt F4二、鼠标操作任务:练习鼠标操作指向:把鼠标指针移动到指定目标(看箭头的尖端部位);单击:按一下鼠标左键;通常会选定一个目标。

双击:快速按两下鼠标左键;通常会打开一个窗口或运行一个程序。

右击:按一下鼠标右键;调出右键菜单,通常有属性等。

拖动: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开,移动鼠标。

通常会选定一个区域或移动一个目标。

第二课时课题:Word入门教程(一)目标:1.能在word中输入文字和保存word文档;2.能对文字进行字体、字号设置;培训内容任务练习一、输入文字或保存:1、启动Word1)单击屏幕左下角的“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Office Word 2003”,就可以启动Word,也可以直接左键双击桌面上的word快捷方式;2)Word窗口主要由菜单栏、工具栏、工作区组成,文字一般输到工作区中,有一个一闪一闪的竖线;3)记住常用的菜单“文件”菜单、“视图”菜单和“格式”菜单,工具栏中是一些常用的菜单命令,用图片表示,使用很方便;2、输入文字1)在工作区中点一下鼠标,这样就会出现一条一闪一闪的光标插入点,文字就输在它这儿;2)点击输入法图标,选择汉语输入法,这儿选择的是搜狗拼音输入法;3)输入自己的姓名,然后按回车到下一行,输入班级、学校;注意观察光标插入点的位置变化,它会随着文字逐渐后退;3、保存文件任务:建立一个Word 文档并保存到指定位置。

1)点击菜单“文件-保存”命令,第一次保存,出来一个“另存为”对话框;2)找到上一节建立的自己的文件夹,瞄准左边的图标,双击打开,下边的文件名中,已经默认有自己的名字了,点右边的“保存”按钮;3)这样就成功地将文件保存到了自己的文件夹中,以后每次就可以点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就可以自动保存;4、退出Word1)点“文件”菜单中,最下面的“退出”命令,就可以退出Word程序,也可以点右上角的叉按钮,关闭窗口退出;2)如果文件没保存,或者又修改了,这时候会出来一个提示框,黄色是提醒、警告的意思;3)如果文件是有用的,就点第一个“是”,保存并退出,如果是没用的文件,就点第二个“否”不保存退出;我们要养成经常保存的良好习惯,经常点一下工具栏上的保存按钮;二、设置字体格式1、选择字体1)启动Word,输入两行文字,“文字格式↙1、字体:宋体、黑体、楷体↙”(↙表示每行输完后按一下回车键);2)宋体是最常见的字体,默认输入的文字就是宋体;3)选中文字“黑体”,方法是把鼠标移到“黑”的左边,按住左键不松,拖动“体”的后边,这时候“黑体”两个字就被选中,颜色变成黑色(反白显示);4)在工具栏的中间找到“宋体”那儿,点一下旁边的下拉按钮,出来下拉列表,在里面找到“黑体”,点击选中,这时工作区里头选中的文字,它的字体就改成黑体了;同样再选中拖黑“楷体”这两个字,在工具栏中点下拉按钮,选择“楷体_GB2312”,把字体改成楷体;2、复制文字1)把第一行的文字复制到第二行,并把这一行的“字体”改成“字号”,在“宋体”后面点一下左键,加上“一号”、“黑体”后面加上“二号”、“楷体”后面加上“三号”;3、设置字号1)拖黑选中“宋体一号”,在工具栏中字体旁边有个“五号”,在它旁边的按钮上点一下;任务:录入成绩并统计及排序。

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一号”,看一下效果;2)再拖黑选中“黑体二号”,在工具栏的字号按钮上点一下,选择“二号”,看一下效果;同样把“楷体三号”设成“三号”大小,看一下效果;以“文字格式”为文件名,保存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还可以试试阿拉伯数字的字号,从而可以得出字号大小的规律;任务:按要求改字体和字号三、交流分享任务:教师相互交流分享。

第三课时课题:Word入门教程(二)目标:1、能对文字进行字体颜色和文字效果的更改。

2、对段落进行对齐的更改。

培训内容任务练习一、颜色效果1、文字颜色1)启动Word,自动新建一个空白文档;2)在页面中输入两行内容:“文字颜色:↙红色、绿色、蓝色”(↙表示每行输完后按一下回车键),3)选中文字“红色”在工具栏右边找到一个A,这是给文字选颜色的,默认的是黑色自动设置;点击它旁边的下拉按钮,出来颜色面板,在左边第一列中选择“红色”,将文字设为红色(这儿是选中反白显示);同样再选中文字“绿色”,在工具栏的颜色按钮中,选择绿色,将文字“蓝色”的颜色改成蓝色;以“文字颜色”为文件名,保存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2、文字效果1)按一下回车键到第三行,输入文字“加粗”,你会发现出来的是蓝色的文字,原因是文字格式会自动向后延续;选中文字“加粗”,在工具栏上的颜色按钮上点一下,选择第一行的“自动”,文字的颜色就去掉了;4)接着输入“、倾斜、下划线”,接下来我们用工具栏的按钮来添加这三种效果;5)选中文字“加粗”,在工具栏中间上点一下黑色的B,文字就加粗了,选中“倾斜”,点一下工具栏上的I,文字就倾斜了,选中“下划线”,点一下“U”,文字任务:按要求添加文字的效果下面就出来了一条下划线;点击工具栏左边的“保存”按钮,它的图标是一个磁盘,保存一下文件;3、“字体”菜单1)文字的各种格式设置,可以在“格式”菜单中同时进行,点击菜单“格式-字体(F)..”,弹出一个面板;2)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设置字体、字号、颜色和其他效果,最后单击“确定”就可以设置文字格式;二、对齐1)启动Word,自动打开一个空白文档;输入一段文字;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朱自清输入完成后,下面来进行格式设置,标题需要居中,最后的作者放在右边,这些可以用工具栏中的对齐按钮;选中标题“荷塘月色”,然后点一下这个“居中”按钮,文件就到了中间。

2)选中作者名“朱自清”,然后在工具栏左边,找到按钮组的分界处,点一下分界按钮,出来一个按钮列表,在里头找着“右对齐”按钮,点击选中;其他还有“左对齐”、“居中对齐”和“两端对齐”、“分散对齐”,在需要的地方可以同样设置;任务:能更改段落的对齐方式三、交流分享任务:教师相互交流分享。

第四课时课题:Word入门教程(三)目标:1、对整篇文档的段落进行首行缩进和行距的更改2、利用标尺对文字缩进的更改培训内容任务练习段落和缩进1、段落1)启动Word,自动打开一个空白文档;2)点菜单“文件-打开”命令,找到自己的文件夹,打开上次保存的“对齐”;3)把鼠标移到正文那一段文字中,在第一行句号那儿单击一下,让光标插入点在段落当中,然后单击菜单“格式-段落”命令,弹出一个段落面板;4)在出来的段落面板中,将中间的“特殊格式”下边的“无”选择为“首行缩进,我们知道段落开头空两格,将“行距”设为“2 倍行距”,点“确定”;这时候,段落就排列得很整齐了;任务:对文本更改首行缩进2、标尺1)在页面的上边有一个标尺,上面显示了页面的缩进情况,利用它可以快速定位缩进量;2)在作者“朱自清”那儿点一下鼠标左键,把光标插入点移到第三段;3)在工具栏上对齐按钮里找到“两端对齐”点一下,文字自动到了左边;4)拖动标尺左边上面那个三角往右边移动,注意瞄准后再拖,大约拖动30的位置,我们发现文字也随着右移;这样作者不至于太靠右边,点“文件-另存为”,把文件名改为“段落标尺”,点“保存”,这样就另存了一份文件;任务:利用标尺对文字进行缩进。

交流分享任务:教师相互交流分享。

第五课时课题:Word入门教程(三)目标:在word文本中插入图片培训内容任务练习插入图片1、插入剪贴画1)启动Word,自动打开一个空白文档;2)点菜单“文件-打开”命令,找到自己的文件夹,打开上次保存的“段落和缩进”;在正文第一段末尾句号后面,按一下回车键,这样就开始新的一段,接下来插入图片:3)点菜单“插入-图片-剪贴画”,在窗口右边出现剪贴画侧边栏;4)点“搜索”按钮,下边出来许多剪贴画,选择一个风景上点右键选“插入”命令;然后图片就插到了当前光标所在的位置,在图片上点击一下,会出来一个图片工具栏;工具栏上那个“小马”图标挺重要,点击可以设置图片的位置,默认是插入方式,文字都被挤到上下两行;还可以选其他环绕方式,让图片跟文字进行不同的组合方式,根据需要选择;点菜单“文件-另存为”命令,以“插入图片”为文件名,保存文件到自己的文件夹;2、插入图片文件1)插入其他图片的方法类似,只是选择菜单为“插入-图片-来自文件”,2)这时候出来的是一个打开对话框,找到需要的图片后选中,然后点“插入”即可;3)插入后选中也会出现工具栏,图像边上有控制点出现,可以拖动改变大小,拖动控制点的时候,最好拖顶点,这样同时缩放高和宽,保持比例;任务:自己试着插入一幅图片文件,然后调整好大小和位置;交流分享任务:教师相互交流分享。

第六课时课题:上网浏览目标:1.了解网络有关知识;2.会进行网上搜索;3.能保存文字及图片资料;4.会下载PPT文件;培训内容任务练习一、上网搜索1.计算机网络:通过通信线路把各地计算机联接在一起,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网上搜索:浏览器:IE浏览器常见的搜索引擎:(1)百度(http://www. )(2)搜狐()(3)搜狗(http://www. )(4)新浪(http://www. )搜索方法:分类搜索及关键词搜索。

超链接:桥梁,实现网页之间的跳转。

当鼠标指针变成手的形状时单击。

3.常用网址: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黑河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index.action二、保存文字及图片1.保存文字:保存成网页:文件――另存为(注意保存位置及文件名、文件类型),此种方法所看即所得。

保存成文本:文件——另存为(文件类型选.TXT)此方法只保存任务:自学搜索帮助。

任务:搜索有关自己学科的网址。

任务:搜索一篇教学设计并保存在“文字”文件夹中任务:保存几张图片于“图片”文件夹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