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成语寓言故事三则

合集下载

寓言成语故事_四字成语大全

寓言成语故事_四字成语大全

寓言成语故事_四字成语大全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寓言故事四字成语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1.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2.揠苗助长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3.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4.乘风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5.一衣带水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6.高山流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7.一字之师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8.专心致志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秋有两个学生,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寓言成语故事

寓言成语故事

寓言成语故事寓言成语故事汇总导语:寓言作为人们生活智慧的结晶,目的在于形象地反映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种种现象给人的启示和教训。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寓言成语故事汇总,欢迎大家参考!成语寓言故事1:亡羊补牢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

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

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成语寓言故事2:鹬蚌相争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战国时策士,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寓言故事:“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

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闭就夹住了鹬的喙。

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死蚌。

’蚌也针锋相对地说:‘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夹住不放),就有死鹬。

’两者谁也不肯罢休,这时过来一个渔父把两者一起拎走了。

经典成语寓言故事精选_寓言故事

经典成语寓言故事精选_寓言故事

经典成语寓言故事精选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那么有关经典的寓言故事你了解的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经典成语寓言故事精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经典成语寓言故事篇一:沧海桑田从前有两个仙人,一个叫王远,一个叫麻姑。

一次,他们相约到蔡经家去饮酒。

到了约定的那天,王远在一批乘坐麒麟的吹鼓手和侍从的簇拥下,坐在五条龙拉的车上,前往蔡经家。

但见他戴着远游的帽子,挂着彩色的绶带,佩着虎头形的箭袋,显得威风凛凛。

王远一行降落在蔡经家的庭院里后,簇拥他的那些人一会儿全部隐没了。

接着,王远和蔡家的成员互相致意,然后独自坐在那里等候麻姑的到来。

王远等了好久还不见麻姑到来,便朝空中招了招手,吩咐使者去请她。

蔡经家人谁也不知道麻姑是天上哪位仙女,便翘首以待。

过了一会儿,使者在空中向王远禀报说:“麻姑命我先向您致意,她说已有五百多年没有见到先生了。

此刻,她正奉命巡视蓬莱仙岛,稍待片刻,就会来和先生见面的。

”王远微微点头,耐心地等着。

没多久,麻姑从空中降落下来了。

她的随从人员只及王远的一半。

蔡经家的人这才见到,麻姑看上去似人间十八九岁的漂亮姑娘。

她蓄着长到腰间的秀发,衣服不知是什么质料制的,上面绣着美丽的花纹,光彩耀目。

麻姑和王远互相行过礼后,王远就吩咐开宴。

席上的用具全是用金和玉制成的,珍贵而又精巧;里面盛放的菜肴,大多是奇花异果,香气扑鼻。

所有这些,也是蔡经家的人从未见到过的。

席间,麻姑对王远说:“自从得了道接受天命以来,我已经亲眼见到东海三次变成桑田。

刚才到蓬莱,又看到海水比前一时期浅了一半,难道它又要变成陆地了吗?”王远叹息道:“是啊,圣人们都说,大海的水在下降。

不久,那里又将扬起尘土了。

”宴饮完毕,王远、麻姑各自召来车驾,升天而去。

经典成语寓言故事篇二:磨刀不误砍柴工从前,有一个老农民,他有两个儿子。

有一天,他叫来了两个儿子,对他们说:“我已经老了,咳,体力也不支了,也该退休了,咳咳,门后有许多柴刀自己选,咳咳咳,选一把上山去砍柴吧。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1. 画蛇添足。

从前,有一个画家,他擅长画蛇。

有一天,他画了一条蛇,画得栩栩如生。

可是,他觉得这条蛇还不够完美,于是在蛇的身边加上了几只腿。

过了一段时间,有人看到了这幅画,他笑着说,“画蛇添足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做事情要有度,过犹不及,不要画蛇添足。

2. 杞人忧天。

古时候,有一个人住在杞国,他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

杞国的人都觉得他很可笑,因为天空那么高,怎么会塌下来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总是杞人忧天,想得太多,反而让自己变得焦虑不安。

3. 狐假虎威。

有一只狐狸,它总是假扮成老虎,吓唬其他小动物。

有一天,一只小兔子发现了狐狸的真面目,它告诉其他动物,于是狐狸再也无法欺骗它们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总是狐假虎威,但最终都会被揭穿。

4. 鹬蚌相争。

有一天,一只蚌和一只鹬在海滩上争吵起来,争夺一条鱼。

最后,一只老鹬飞走了,一只蚌也收回了壳。

这时,一只捕鱼的渔夫走了过来,他看到了这里,于是把蚌捞了起来,把它做成了一顿美味的鲜鱼大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5. 唇亡齿寒。

有一只狼和一只狐狸,它们经常一起狩猎。

有一天,狐狸不小心被陷阱夹住了腿,狼便离开了它。

可是,后来狼自己也被陷阱夹住了腿,它呼救了好几天,但没有人来救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唇亡齿寒,人们应该相互帮助,共同度过难关。

6. 刻舟求剑。

有一个人在划船的时候,不小心把刀掉进了江水里。

他急忙拿出一把刀在船上刻了一个标记,然后再次划船,找到了标记处,却找不到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刻舟求剑,不懂得变通的人往往会陷入无谓的困境。

7. 杀鸡取卵。

有一个农夫养了一只会下金蛋的鸡,他每天都能得到一枚金蛋。

可是,农夫却贪心地想要一次拿到更多的金蛋,于是他杀了鸡,结果却失去了每天得到的金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杀鸡取卵,贪得无厌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

8. 塞翁失马。

有一个老人,他的马跑掉了,邻居都觉得他很倒霉。

可是几天后,马却带着一群野马回来了,老人反而得到了更多的马。

成语故事三则

成语故事三则

成语故事三则成语故事三则无论哪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

而许多成语都来自于一些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传奇,这些故事不仅情节生动而且寓意深刻。

不妨看看成语故事。

以下仅供参考!1、成语:一诺千金出处:《史记·季布来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释义:“诺”,许诺,诺言。

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

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

故事: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

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这时敬慕季布为人,都在暗中帮助他。

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

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

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

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

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

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

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2、成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

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

【成语大全】寓言故事的成语

【成语大全】寓言故事的成语

【成语大全】寓言故事的成语1. 狼来了寓言故事:有一天,有一个男孩在放羊,他想要开一个玩笑,就大喊“狼来了!”村民们听到了他的呼喊,都跑过来帮助他驱赶狼。

当他们赶到放羊的地方时,发现并没有狼。

男孩笑得合不拢嘴,因为他觉得自己非常聪明,便又一次大喊“狼来了!”村民们又一次跑来帮助他,但却再次发现没有狼。

当他们第三次听到男孩的呼喊时,已经麻木了,所以没有人再去管他。

结果,这一次真的有狼来了,男孩却无处求助。

成语:狼心狗肺2. 蚂蚁搬家寓言故事:有一天,蚂蚁们发现它们居住的地方突然被水淹没了,于是它们决定搬家。

蚂蚁们一起合作,将粮食搬到新的地方,虽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蚂蚁们依然不放弃,最终成功搬家了。

成语:众志成城3. 孔雀开屏寓言故事:有一只孔雀非常自负,总是在其它动物面前炫耀自己美丽的尾巴。

结果,一天晚上,一只狡猾的猿猴偷偷地将孔雀的尾巴剪断了。

孔雀再也没有了美丽的尾巴,只好黯然离开。

成语:自讨苦吃4. 狐假虎威寓言故事:有一只狐狸遇到了一群老虎,它便装作自己是老虎,大声吓唬其他动物。

但是其他动物知道它只是一只狐狸,所以不理睬它。

成语:欺世盗名5. 乌鸦理红寓言故事:有一天,乌鸦发现了一根美丽的红丝线,于是它挑着红丝线飞到一片草地上,发现一片大麦地上有一只肥美的青蛙,便对它说:“看,我有红线!你的皮肤虽然很美,但还不如我的红线漂亮呢!”青蛙一听就气坏了,它跳进水里不愿再出来。

乌鸦得意洋洋地飞走了。

成语:自命不凡6. 画蛇添足寓言故事:有一位画蛇的艺术家,他画了一条非常逼真的蛇,但因为认为缺少了一点,便勉强添加了一点。

结果,整条蛇因此变得嘴和蛇尾都不协调了。

成语:画蛇添足。

成语寓言故事及道理

成语寓言故事及道理

成语寓言故事及道理道理我们经常听,难免有时会觉得老生常谈,枯燥乏味。

如果多些故事性或许有趣些。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成语寓言故事及道理,希望你们喜欢。

成语寓言故事及道理1: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

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

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之句。

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

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成语寓言故事及道理2:如释重负公元542年,鲁襄公病死,公子调继位,史称鲁昭公。

当时,鲁国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季孙宿、叔孙豹和孟孙三个卿手里,其中以季孙宿的权力最大,昭公不过是个傀儡。

昭公这个国君也不争气,只知游乐,不理国政。

生母去世后,他在丧葬期间面无愁容,谈笑自若,还外出打猎取乐。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

成语寓言故事大全
1.半途而废
从前,有只兔子和乌龟比赛跑步。

乌龟一步步的慢慢往前爬,兔子却跑的飞快。

但是兔子很自大,觉得自己一定能追上乌龟,突然停下来去休息。

结果等兔子再次起跑的时候,乌龟早已经到终点了。

寓意:不要轻易放弃,只要一直努力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成功。

2.画蛇添足
从前,有个人想画一条蛇,但他自以为蛇看起来太寒碜了,就在蛇身上添了许多花纹。

当他把画作展示给别人时,却被人们发现了这是一条画蛇添足的蛇,不太真实。

寓意:有时过度努力去做一件本来不需要改进的事情,反而会让它变得丑陋无比。

3.杯弓蛇影
一个人在河边边喝茶,发现一条蛇的影子映在水杯里,误认为水中有蛇而害怕地逃走。

可是,事实是没有蛇,只是茶杯的形状和阳光映照的角度导致了这个“幻觉”。

寓意:人们有时会因为虚构出来的恐惧而惊恐不已,但实际上这只是他的想象。

4.画龙点睛
一个画家画了一幅画,但画上的龙眼睛缺了一点点,于是画家在龙眼
上加上了一点红色。

这样,画龙的画作变得生动了起来。

寓意:有时候在一件完整的事物上点上一点小细节或改进可以让它更好,就像加上龙的眼睛会让它更加生动一样。

5.强弩之末
春秋时期两军对垒,一军的弓箭手发现他们的箭矢用完了。

于是,将士们开始采集弓弩丧失敌人,但他们的武器已经非常破旧,不能发射。

仍继续战斗,并最终失败。

寓意:用弱不经风的武器战斗,也许不比过于软弱直接放弃而在早时交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成语寓言故事三则中国经典寓言故事:滥竽充数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King Xuan of the State of Qi loved to listen to the yu an ancient wind instrument, especially in the ensemble.战国时期齐国的齐宣王喜欢欣赏吹竿,特别爱听合奏。

In the palace, there was a band of fully 300 yu players. King Xuan of Qi often ordered this band to play for him.王宫里,专门有个吹竿的乐队,足足有三百人。

齐宣王常常叫这个三百人的乐队为他演奏。

A man named Nan Guo could not play the yu. But when he learned of KingXuan's hobby, he volunteered his service and bragged about how well he could play. He asked for permission to play forthe king with other players. King Xuan was very glad to hear this and granted his request.有一个名叫南郭的人,不会吹竿。

但是,当他了解了齐宣王的这个嗜好以后,就毛遂自荐,吹嘘自己吹竿吹得如何好,请求跟别的乐师一道为大王演奏。

齐宣王听了非常高兴,批准了他的要求。

Thereupon, in each performance he would mingle with others, put on an act, play at random, and swindled the same amount of remuneration as paid to others. In this way, he drifted along tillKing Xuan of Qi died.于是,每次演奏时,他混在里面,装模作样,胡乱地吹奏一番,却骗得了跟别人同样的报酬。

就这样,他一直混到齐宣王去世。

After King Xuan of Qi died, King Min succeeded to the throne.齐宣王死后,滑王继位。

Under his father's influence, King Min also loved to listen to the yu. The only difference was that he liked to listen to solos, not ensembles. King Min proclaimed that the players mustperform one by one for him.齐洛王受父亲的影响,也喜欢欣赏吹竿。

不同的是,齐滑王只爱听独奏,不爱听合奏。

滑王宣布,吹竿的乐师必须一个一个地为他演奏。

When Nan Guo heard of this, he was afraid. He knew he could not driftalong any longer, so he sneaked away that very night.南郭先生一听就害怕了,知道自己再也混不下去,只好连夜溜走了。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买犊还珠In the past, a man of the State of Chu intended to go to the State ofZheng to sell pearls.从前,有个楚国人准备到郑国卖珍珠。

First he used rare lily magnolia to make a small exquisite case which he fumigated with the delicate fragrance of osmanthuses and Chinese prickly ashes. Furthermore, the case was inlaid withemerald-green jadeite, and adorned with attractive rosy jade. The whole case was decorated in an extremely exquisite way.他先用名贵的木兰做了一只精巧的小匣子,又用幽香的牡桂和花椒把匣子熏了一下,并且在匣子上面镶了碧绿的翡翠,还嵌上引人注目的玫瑰石,整个匣子装演得十分考究。

A man of the State of Zheng saw this exquisite case and liked it very much. He bought it with a great deal of money, but he returned the pearl in the case to the man of Chu.有个郑国人看到这只精美的匣子,非常喜欢,就用重金买了下来。

但是,他却把匣子里的珍珠退还给了那个楚国人。

Later, people ridiculed the man of Chu by saying that he was good atselling cases, but not good at selling pearls.后来,人们都嘲笑这个楚国人,说他很善于卖匣子,却不善于卖珍珠。

To go too far in the pursuit of form just like letting a presumptuousguest usurp the host's role, which brings about opposite results.过分追求形式,反而会喧宾夺主,效果适得其反。

中国经典寓言故事:杀猪教子Zeng Zi was one of Confucius' disciples.曾子是孔子的一个学生。

One day, Zeng Zi's wife wanted to go to market. Their son wanted to go together with her. He made a row, crying and fussing without stop. His wife could do nothing but bend down to humourhim, saying: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

儿子吵着要跟妈妈一起去,又哭又闹,吵个不停。

妻子没有办法,只好弯腰哄他,说:"My darling, go home now. Mama will be back soon. When I'm back, I'll kill the pig to make a meal for you."“我的小宝贝,回家去吧!妈妈去了就回来,一回来就杀猪给你吃。

”When the son heard this, he went home happily.儿子听了,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Not long after, the wife returned home from the market. Zeng Zi tied up their fat pig, took out a shining sharp knife and prepared to kill it. When his wife saw this, she hurriedly held ZengZi by the hand and said:过了不久,妻子从街上回到了家。

曾子就把家里的肥猪捆住,拿出雪亮的尖刀,准备杀猪。

妻子看见了就急忙拉住曾子的手,说:"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I was only trying to humour the child."“你这是怎么了?我只不过是哄哄小孩的。

”Zeng Zi said seriously:曾子严肃地说:"How can you cheat a child? The child is still small and doesn't understand things. He only follows the example of his parents. Now you cheat him, then he will follow your example and cheatothers. Furthermore, when a mother cheats her child, the child will no longer trust his mother. Then, how can you educate the child well?"“你怎么能够哄骗孩子呢?现在,孩子还小,不懂事,他只会照着父母的样子去做。

你现在哄骗孩子,孩子就会学你的样子,去哄骗别人。

做母亲的哄骗儿子,做儿子的就不会再信任母亲。

这样,怎么能教育好孩子呢?”Having said this, Zeng Zi raised his knife and killed the fat pig.曾子话一说完,就一刀宰了肥猪。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