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说法观后感

合集下载

今日说法观后感(15篇)

今日说法观后感(15篇)

今日说法观后感(15篇)今日说法观后感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难矣。

”对于中国法律界而言,并不缺少批判者,缺少的是建设者。

作为法制节目,《今日说法》以普法为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为人民群众打开学习和理解法律的窗口20__年10月份,为了迎接党的十六大的召开,《今日说法》推出了三集系列节目《创举》。

该片回顾了普法工作经历的艰辛岁月,也对当前普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这也是第一部全面反映和总结中国普法工作成就的片子。

20__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二个普法宣传日,也是现行宪法颁布20周年的日子。

为此,《今日说法》全力打造“12·4”系列活动。

活动包括“20__年度百姓关注的十大法治说法评选”、10期特别节目报道、于12月4日一套播出的一台90分钟的晚会《法制的力量——20__》和十套播出的一期60分钟的专题片《追忆似水流年》。

自从“十大说法”的备选话题在网上公布以来,已有20万人次登陆投票,充分表明广大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和法制社会的逐步完善。

广大观众已经把《今日说法》当成推进法律进程的窗口和他们信赖的良师益友。

这个节目的内容对市民们很有用的。

它从众多的案件中选某此很有意义案例,向市民介绍案件的经过,案件的侦破过程,以及案件给人们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让人们提高警惕,并邀请法律顾问来讲解法律上的知识和案件所牵扯的法律上的那些条文。

使市民们能够多了解法律知识。

其中很多离奇案件是怎样破的,从多角度对案件进行剖析。

让市民知法、学法、守法,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二、创建学习交流平台。

作为一名法律系的学生,《今日说法》是我学习的重要对象。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专家点评,加强了我对法律知识和办案实践的知识,为我的学习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

最后,我希望《今日说法》做到独立、冷静、理性,要替法治说话,站在公平、正义的立场上,同时对未来社会法治走向具有独到的声音和影响力,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

今日说法观后感(通用12篇)

今日说法观后感(通用12篇)

今日说法观后感(通用12篇)今日说法观后感《今日说法》节目简介《今日说法》以群众身边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进行普法宣传,作为社会大背景下法制故事的讲述者,这个讲述者根据一定的叙述方式给观众“讲法律故事”,并且穿插情景再现和采访目击者或知情人的画面来把观众牢牢吸引住,从“讲故事”的方式来看它采用不同的叙事方法,多为倒叙或是作铺垫,在节目开头设置悬念,抛出疑问等,使电视叙事文本具有可看性,也让观众不再被动地接受法律知识。

节目最后的专家点评也是亮点,从法理情等不同角度对案情条分缕析,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今日说法观后感(通用12篇)当看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

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今日说法观后感(通用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日说法观后感1今天中午,我看了《今日说法》,这个节目是我每天中午必看的节目。

它可以有助于我懂得法律,告诫我不要犯大错,告诉我一些自己的方法。

今天我看的这一件事是有两个男子因为生活压力太大,家人对他们也很冷淡,所以使他们一次次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们一夜偷了十多家店,价值四十多万元,他们自以为可以逃脱法律的严惩。

但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他们逃了三天三夜,却最终没有逃脱法律的严惩。

从这一件事里,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我们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为了短暂的快乐而毁掉自己的一生。

即使犯罪嫌疑人可以逃得了一时,但逃不了一世,所以我们坚决不可以触犯法律。

这两个人犯罪,和家里的人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两个家庭里从来没有母亲,父亲只要孩子犯错,他就打,孩子从来没得到过父母的爱,导致孩子早早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我们要控制自己,不要因为家庭的原因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我以后要多多关注《今日说法》,多了解法律。

今日说法观后感2最近看了《今日说法》中的“奶奶为耳聋孙女踏上维权之路”,二十分钟的节目很快就看完了,看后感慨颇多,有可惜,有钦佩,有愤怒。

《今日说法》观后感350字通用6篇

《今日说法》观后感350字通用6篇

《今日说法》观后感350字通用6篇观后感一:《今日说法》是一档很好的法制节目,我很喜欢它。

通过这个节目,我了解到很多关于法制的知识,特别是一些法律案例,让我更加了解法律的适用和实践。

在我看来,这档节目除了传达法制知识,更重要的是唤醒观众的法律意识,让我们认识到法律规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听了这个节目,我更有信心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观后感二:《今日说法》是一档非常好的新闻节目,每一期都有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所以这个节目很受欢迎。

我特别喜欢这个节目从多个角度展示问题,通过采访当事人、法律专家的观点,深入分析问题本质,让观众能够更好的理解问题,更加深入的去思考。

这个节目让我更加相信我们的法律体系,也更加认真的遵守法律法规。

观后感三:我非常喜欢《今日说法》节目,因为它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了我们的法律体系。

这个节目以真实的案例为主线,充分展示了我们法律的适用和实践。

观看这个节目,我了解到了很多本来不知道的法律知识。

同时,它也鼓励我们要养成问法律的习惯,更好的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观后感四:《今日说法》是一档法制教育的节目,非常实用。

这个节目的特点在于举实例说明问题,让观众更容易理解法律条款中的复杂定义。

同时,这档节目还会邀请法律专家上节目,解读一些具体的案例,无论是从法律应用角度,还是理论角度,都能让人很有收获。

通过这个节目,我更加了解了当前的法制环境,学到更多的法律知识,为自己和身边的人提供更好的法律咨询和服务。

观后感五:《今日说法》让我更加了解了我们的法律体系,提升了我的法律素养。

这个节目通过一些典型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现有法律条款的实际适用,让我们更能理解法律精神。

通过这个节目,我也发现了自己在法律知识上的不足之处,更努力的去学习了起来。

同时,这个节目也让我更加相信法制环境,让我更有信心去维护我的权益。

观后感六:看《今日说法》是我每周必做的事情,每一期节目都让我受益匪浅。

今日说法观后感

今日说法观后感

今日说法观后感•相关推荐今日说法观后感(精选6篇)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今日说法观后感(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今日说法观后感1最新,我看了《今日说法》的“谁把父亲逼上法庭”。

在片中,我明白了许多关于法律的知识。

从这个中国人很重视亲情有一句老话叫“家丑不可外扬”,所以如果因为家庭的纠纷把官司打到了法庭上,那一定是这个纠纷已经激化到无法调解的程度了。

xxx年11月24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个家庭纠纷案,朱家的四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在开庭之前就已经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这是朱家的4个女儿大女儿,今年61岁,这是二女儿、三女儿、四女儿,她们都已经是年过半百了,这是51岁的大儿子,年纪最小的儿子也已经47岁了,他们争论的是谁最孝顺谁对父母赡养义务尽得多,可是把他们推到法庭的正是他们已经83岁的老父亲,那么老人把6个亲生子女告上法庭诉求会是什么呢?老人的起诉要求,他的大女儿也就是说远嫁到山东的那个女儿,承担每月400元的赡养费,要求其他的儿女承担的是200元的赡养费,在北京的这5个子女,要求每周探望一次。

故事中,我看到了当今社会中道德的缺失。

父母无怨无悔地把儿女养大,可是儿女却没有给予父母因有的回报。

中国自古就有孝的传统,“孝”发源于中国,从中国传入世界各地,受到世界人的热烈欢迎。

在中国也受到人们的欢迎,可是中国人却没有把孝的传统落到实处,这就意味着当该中国中人们道德的倒退,对本国文化的轻视。

在中国社会中,还有某些人认为孝只意味着要给父母金钱,而不需要给父母精神上的慰藉,而年老的父母不仅需要金钱作为物质生活的保障,更需要子女的探望给他们的精神慰藉,所以这位老人才会提出让五个儿女每周探望一次的要求。

孝不会表现在惊天动地的大事上,只能表现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上。

如今,法治社会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2024年今日说法观后感(三篇)

2024年今日说法观后感(三篇)

2024年今日说法观后感今天, 像往常一样, 我和爸爸妈妈坐在电视机旁, 准时收看今日说法节目。

今天报道的节目, 是一位老人的感人故事, 他令我非常震撼。

一位捡破烂的老人无意间捡破烂时捡到了一张报纸。

他不经意的去看了看, 看到了上面报道的一位快要失学的儿童, 于是他立即果断的拿出五十元钱捐助了那位儿童。

也许在你们眼里, ___元还算不了你们家金钱数目里的一点小指甲盖。

但是对于捡破烂的刘舒兰爷爷来讲, ___元已经很不容易了。

记者去采访时, 刘爷爷在整理他卖破烂的一个月积攒的钱, 才___元。

没有纸币, 全是硬币。

有人会问: 刘爷爷一个月的生活费够么?答案当然是不够。

所以每年还有政府部门的___元的补贴。

听上去挺多。

不过, 这些钱在刘爷爷手里没过多久就没了。

是不是刘爷爷乱花乱买了呢?NO!NO!NO!除了刘爷爷的生活费(刘爷爷一天三顿都吃面条, 从来不吃肉, 面条里的菜叶还是捡来的)以外, 其它的全被捐了出去!100的, 200的, 500的, 1000的都有!村里人很是不明白刘爷爷的这种做法。

记者在采访刘爷爷时, 刘爷爷给出的答复是: 我知道当穷人的滋味, 我也知道失学的滋味。

我就是不想让他们失学。

这句话深深的感动了我。

此时, 我已热泪盈眶。

刘爷爷的家非常简陋。

家里只有三个电器。

就是两个灯泡, 还有个电风扇, 是记者送的, 那也许是刘爷爷家最贵的物品了。

刘爷爷因为捐助了很多快要失学的儿童, 所以, 刘爷爷家有许许多多的感谢信, 这些也就是刘爷爷最珍贵的东西了, 他闲着的时候就一遍又一遍地抚摸和读这些信。

___年, 刘爷爷家着过一次火, 当人们把他救出来时, 他不顾生命的危险再次冲进大火里, 他出来时, 人们看见他抱着一摞感谢信。

而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一只耳朵, 刘爷爷的右耳朵烧伤了。

我的泪腺突然变得异常发达, 豆粒般大小的眼泪争先恐后叽里咕噜的往下滚。

不光是我, 我们一家三口都哭得稀里哗啦的。

刘爷爷——一个平凡的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今日说法观后感15篇

今日说法观后感15篇

今日说法观后感15篇今日说法观后感1今天,我看了《今日说法》这个栏目,令我吃惊的是逃犯竟是名美貌的年轻女子。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__年前,她和她的丈夫要开一家冷饮厂,就来到了新阳汽车改装厂要买13辆保温车,因当时厂子不景气,他们就在没付款的情况下先开走了13辆车。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汽车改装厂一再催款,对方却怎么也不接电话,连人也找不到了,最后才知道他们把这13辆车典当了。

汽车改装厂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警方很快破了案,她和她的丈夫都被抓捕归案。

她的丈夫被判了刑,她因为有孕在身,警方对她采取了取保候审,可没想到在这期间她畏罪潜逃了,这一逃就是__年。

在潜逃的路上,她给自己整了容,改了名。

她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销声匿迹。

__年来,线索时断时续,可警方不曾放弃,一直执着地寻找着。

终于__年后,警方将逃犯捉拿归案。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正是因为警方的这份执着和认真。

我不禁对警察这一光荣而神圣的称谓肃然起敬。

今日说法观后感2《今日说法》讲了一个与物业管理有关的案例。

一户业主在自家阳台上盖了一个厨房,物业公司派人将正在装修的厨房砸掉,业主以物业公司没有与业主交涉,便将其厨房砸毁,造成损失为由将物业公司告上法庭。

最终法庭认为物业公司只是具有民事权力,而没有强行拆毁他人建筑(甚至是违章建筑)的权力,只有司法机关才有权力依法将其拆毁,而物业公司的做法已经超出了自身的权力范围。

因此法庭判决物业公司败诉,赔偿损失。

我觉得任何物业公司在对待业主时应当摆正自己,把业主当作上帝,而把自己当作业主值得信赖的管家。

业主有什么不对,应当与业主进行沟通交流,对其进行劝说,不能作出冲动的决定。

最近有关部门正在审定物业管理的法规,希望尽快颁发让广大物业管理的同行有法可依。

今日说法观后感3你在哪里一个18岁的男孩跟在打工的父母来到沈阳。

一天,和小伙伴们去丁香湖边玩。

却被淹死在湖中。

据和他一起出去的小伙伴说,他是为了救一个人才跳进湖里的。

他们说,那个人被救上来以后就跑了,他们只顾的去救小伙伴也没看清那个人什么样子。

今日说法观后感500字十四篇(实用【精彩5篇】

今日说法观后感500字十四篇(实用【精彩5篇】

今日说法观后感500字十四篇(实用【精彩5篇】今日说法观后感今日说法观后感篇一今天中午的今日说法题目是:火车到底算啥东西?这句话看起来很怪,但是看完节目,你就会感慨,不是火车算啥东西,而是到底执法部门应该以什么为重?是以民心为重,还是应该以生冷的法律为重?事件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20xx年某月某日南京的一位女士下班回家晚了,没有赶上第一趟19点的火车,在赶第二趟22点的火车回家时,因为嫌人多着急赶车没有从进站口进站,而是选择抄近道钻铁路护栏,导致自己被火车撞死。

事发之后,其年逾七旬的老母亲觉得女儿是因为在上下班途中出事的,单位应该以工伤判定给女儿一个说法,但是该女士单位的人事部门和当地劳动局均认定该女士被撞死不应被认定工伤,理由是:第一该女士没有按点赶下班的火车,第二该女士有钻越护栏行为,第三也是引起劳动部门和受伤害家庭的争论的焦点是:按照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工伤管理条例看,火车没被道路安全法规定为机动车,所以单纯根据道路安全法看,该女士行为不能被认定为职工上下班途中被机动车伤害,故不能被认定工伤。

该死者老母亲的老伴20xx年前去世,女儿与妈妈相依为命,老妈妈不能接受女儿在下班途中回家遭遇车祸一事,更不能接受的是孩子不在了白发人送黑发人,而当地劳动部门竟然不给女儿认定工伤的事实,老人一次又一次找女儿单位和劳动部门协商,希望能给女儿一个说法,但是都遭到拒绝,老人家一次又一次找法院申请女儿被认定工伤,当地一级、二级法院也因考虑道路安全法中没有明确提到火车为机动车而驳回老人家的申请。

据媒体报道,媒体也采访南京站上至70岁的旅客,下至6岁小女孩,还有很多铁路职工,大家都认为火车属于机动车范畴,一个6岁小孩都知道火车是机动车,那么为什么我们现行的执法部门就那么死搬教条,不能为死者做出一个合理的裁决呢?从20xx年到20xx年6月,家人都劝老人家放弃讨说法,安度晚年,可老人家哭着说:女儿就这样不在了,我怎么能安度晚年?看着老人家羸弱的身子,想着老人家一次次奔波在这些执法部门之间,我能读懂她老人家那满含热泪的昏花双眼后的哀伤,我更能体会到她内心的不甘。

今日说法观后感500字十四篇(实用优秀10篇

今日说法观后感500字十四篇(实用优秀10篇

今日说法观后感500字十四篇(实用优秀10篇《今日说法》经典观后感篇一老吴得了一种怪病,去了很多医院都没查出来。

最后在南京一家医院确诊为隐球菌肺炎。

医生说这种病可能是由于鸽子粪引起的。

老吴的楼上老丁养了很多鸽子,老丁把这些鸽子当宝贝一样。

老吴与老丁交涉多次让他把鸽棚拆了,老丁不同意。

双方各执一词。

无奈老吴将老丁告上法院。

老丁拿出一份鉴定材料说他的鸽子粪里不含隐球菌。

法院认为,本案一方为个人兴趣爱好,一方为人的身体健康,两权相争,应更重视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法院判决老丁限期内拆掉鸽棚。

现在老丁家的鸽子暂时在朋友家寄养。

专家分析,这是一起侵权案件。

虽然老丁养鸽子并不违法,但是他侵犯了老吴的健康权。

关于老丁拿出的那份材料,专家认为一无法确认其开信机关是否具备鉴定资格,二即使具备鉴定资格关于材料的效力也要视案情而定。

今日说法观后感篇二今天我看了今日说法,这次节目报道的是四个不孝子,这令我十分有感触。

故事讲的是一位老人,她的老伴几年前去世,自家的土屋被大雨冲垮,无依无靠。

四个儿子都不愿收留她。

他还有三个女儿,女儿们都愿意抚养老母亲,可大女儿才照顾母亲几天,母亲就被大哥接走了,大哥把母亲打成重伤,村民都很反感。

在一个寒冷的黑夜,老母亲永永远远地离开了人世。

而四个儿子却不想搭理此事,还把责任互相推卸。

这位老人已经85岁了!自己最大的儿子都65岁了,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他们良知何在?即使贫困,也要负起责任,赡养父母,毕竟父母不容易啊!今日说法观后感篇三今天看了《今日说法》对翼城县县长、县委书记武保安卖官案的报道,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武保安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卖官,上任仅8个月疯狂聚敛财富数百万。

对于影响如此恶劣,情节如此严重的贪官仅仅判处有期徒刑15年(部分来历不明家产退还,可能期间还会因为“表现良好”减短刑期),似乎太温柔。

相对矿井工人不一定能兑现的一二十万的死亡赔偿,可以看出人命还是有贵贱之分。

我不禁想起“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老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一:今日说法》中有形形色色的案例,我从中选了三个案例:一个内容为:93岁养母含泪离世,生前将养子告上法庭索要赡养费,养子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养母收养儿子24年,换不回一声“妈”。

我为文中的母亲感到痛心,养这样一个儿子,24年的心血不等于白费了吗?李阿婆收养成阿福时,阿福还不到一岁,对于这样一个小生命来说,事实是残酷的,而他是幸运的。

现实将这个小生命从他生母那带走,却又给了他一个同样爱他甚至更爱他的养母。

李阿婆夫妻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得白白胖胖。

24年之后,儿子成人了,结婚了,李阿婆把最珍贵的金戒指给了他……没想到,最后养子却因为一句谣言,抛下自己,直到死去。

这是多么让人痛心啊!难道母亲把儿子健健康康地抚养成人也有罪吗?24年的苦心就因为一句话抛到了九霄云外?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个男人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绝情的事,他对得起他的养母吗?爱自己的父母吧!另一个是:女子深夜遭遇梁上君子,金项链及4300元现金被盗。

租住的宾馆拒绝赔偿:房客未关窗睡觉,未妥善保管贵重物品。

据了解,被偷人梅虹的损失近万元,这不仅使人一惊。

可是在这之前此人的电动车电池曾被偷过,她为什么还要这样疏忽自己的财产?虽然最终她会得到一些赔偿,可是她也要反思一下了。

生活中的小偷让我们防不胜防,家里、大街上,偷你东西你连试都试不到,有时一块手机,有时一个钱包,而被偷的人,却只能自认倒霉。

或许这些事不是我们可以消灭的,但我们应该尽量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不要像“梅虹”那样疏忽大意。

否则,当遇到“梅虹”一样的遭遇时,你会追悔莫及。

最后一个是:“火车算个啥东西”讲的是一名铁路女职工下班途中被火车撞死,劳动部门认定不是工伤,而唯一的问题却出在“火车是不是机动车”上。

年迈的老人不辞辛苦为死去的女儿打了六年的官司,这让人心酸,让人感动。

令人欣慰的是,最后老人终于帮女儿计回了公道。

可是交通安全的隐患却不得不让人担忧。

每一年,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于车祸,往往不是“有意”,而是“不经意”,有些人是为了早上班,早回家,所以把车开快了一点,或闯了几秒钟的红灯;有些是为了方便,横穿火车道……而正是这些行为,造成一个又一个的悲剧。

记得听人说过:一个小女孩在上学的途中为了做上早一班的公交车,不停地追着那辆公交车,可是司机师傅并没有看见,在一个拐角处,她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或许她完全可以去等下一班车的,不是吗?每一个人,总是在道路上吝啬那一分一秒的时间,却把生命置之于外,这便是悲剧发生的原因,如果知道是这样,他们为什么不早走几分钟呢?生命有无或许只是一念这差,我们不应该跟“车”“开玩笑”,毕竟生命不是游戏。

让我们从《今日说法》案例中吸取教训吧资料二:《今日说法》讲了一个与物业管理有关的案例。

一户业主在自家阳台上盖了一个厨房,物业公司派人将正在装修的厨房砸掉,业主以物业公司没有与业主交涉,便将其厨房砸毁,造成损失为由将物业公司告上法庭。

最终法庭认为物业公司只是具有民事权力,而没有强行拆毁他人建筑(甚至是违章建筑)的权力,只有司法机关才有权力依法将其拆毁,而物业公司的做法已经超出了自身的权力范围。

因此法庭判决物业公司败诉,赔偿损失。

我觉得任何物业公司在对待业主时应当摆正自己,把业主当作上帝,而把自己当作业主值得信赖的管家。

业主有什么不对,应当与业主进行沟通交流,对其进行劝说,不能作出冲动的决定。

最近有关部门正在审定物业管理的法规,希望尽快颁发让广大物业管理的同行有法可依。

资料三:今天看了《今日说法》对翼城县县长、县委书记武保安卖官案的报道,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武保安利用职务之便大肆卖官,上任仅8个月疯狂聚敛财富数百万。

对于影响如此恶劣,情节如此严重的贪官仅仅判处有期徒刑15年(部分来历不明家产退还,可能期间还会因为“表现良好”减短刑期),似乎太温柔。

相对矿井工人不一定能兑现的一二十万的死亡赔偿,可以看出人命还是有贵贱之分。

我不禁想起“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老话。

看来当官的利润比做什么生意来的都大,为什么一个小小的县官都这么不得了呢?站在法庭上的武保安及其妻子王临风有很多“心得体会”。

王临风说:“当书记与当县长就是不一样”。

3年县长任期,武保安受贿不过十数万,而当了县委书记后,8个月即敛财500多万元。

我们不难看出,在某些地方,一把手权力集中到了何等地步,按权分赃的潜规则已何等分明。

“我和武收钱收得都有点害怕,可是没办法”。

武保安的老婆王临风退休后主要干两件事,一是打麻将,二是到银行存款。

从2003年下半年以来,她频繁进出附近的储蓄所,有时两天存一次,有时一天存两三笔,次数之多、数额之大,都令人咋舌。

让人无比郁闷的是,社会呼声甚高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在哪里?像武保安这样的官场富豪不断涌现,已直戳官员财产监督软肋,建立完善官员财产监控体系却一直是空谈。

欲刹住卖官腐败歪风,笔者倒有一个馊主意:与其让贪官卖官而中饱私囊,倒不如将卖官合法化,公开化,把卖官收入上缴国库或各级财政,然后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造福社会和人民。

当然,这只是玩笑。

社会主义的中国岂能如此乱搞?最后,让我们重温马克思的经典论述:“如果有50%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任意横行甚至无视绞首的危险。

”卖官是无本生意,其利润何止300%?卖官者岂能不疯狂?不过,疯狂也许就意味着毁灭----------------------------------------------------------------------老吴得了一种怪病,去了很多医院都没查出来。

最后在南京一家医院确诊为隐球菌肺炎。

医生说这种病可能是由于鸽子粪引起的。

老吴的楼上老丁养了很多鸽子,老丁把这些鸽子当宝贝一样。

老吴与老丁交涉多次让他把鸽棚拆了,老丁不同意。

双方各执一词。

无奈老吴将老丁告上法院。

老丁拿出一份鉴定材料说他的鸽子粪里不含隐球菌。

法院认为,本案一方为个人兴趣爱好,一方为人的身体健康,两权相争,应更重视人的身体健康。

因此法院判决老丁限期内拆掉鸽棚。

现在老丁家的鸽子暂时在朋友家寄养。

专家分析,这是一起侵权案件。

虽然老丁养鸽子并不违法,但是他侵犯了老吴的健康权。

关于老丁拿出的那份材料,专家认为一无法确认其开信机关是否具备鉴定资格,二即使具备鉴定资格关于材料的效力也要视案情而定。

-----------------------------------------------------------------------------我不是小偷晓楠是一个15岁的活泼女孩,自尊心极强。

初三下半年有一天她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东西。

妈妈被超市员工怀疑偷了超市的东西,他们一起来到超市对面的派出所。

在派出所里,妈妈被一个女警官和超市员工搜身。

当妈妈出来后,发现女儿也正被一个超市员工搜身。

专家分析,只有司法机关检察机关的侦察人员才有权利对嫌疑人搜身。

其他任何人都无权。

超市员工的这种做法是极为错误的。

事后,晓楠的精神一直不好。

被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诊断为创伤性应激精神障碍。

医生分析说是因为一些创伤事件使精神受到损害。

通过鉴定,与被超市搜身有直接因果关系。

晓楠的精神一直不好,影响了学习,而且没能参加中考。

她成绩很好且非常要强。

妈妈想法院起诉,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法院判定此事影响了孩子一生,判超市赔偿精神抚慰金10万元。

超市不服,认为此病一年即可治愈,主张只赔偿一年的平均工资。

专家分析,心灵创伤会伴随一个人一生。

精神抚慰金不同于医疗费,应有法官酌情裁量。

对于超市被偷的问题,他们应自己购置防盗设备。

资料四:古人说得好:“法败则国乱”。

法律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安定团结,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

可见法律多么神圣,多么重要。

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小就要学法,保护自己。

“六一”期间,央视一套12点38分专门开设了一期栏目:《今日说法——自护训练营》,这里的主角都是孩子。

自护训练营共有7期,每一期的主题都是和儿童很贴切的,而我最喜欢的一期是第六期。

这一期的内容主要是围绕“游泳”展开的。

里面向我们讲述了游泳时几个应该注意的地方:第一,不要到河边游泳。

近来,天气炎热,许多同学打起了到河边游泳的主意。

其实,这是十分危险的。

因为你对那里的水况还不了解,不熟悉,不知道哪里有旋涡等陷阱,很容易送命。

再加上夏季比较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所以,不要到河边游泳。

第二,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很多同学认为只要会游泳,到哪游泳都行,这又是一个误区。

因为深水区的水可能高于你的身高,当你游得体力透支时,脚底下没有着力点,旁边也没有手可以抓的东西,就可能溺水身亡。

因此,不管怎样,最好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第三,不要盲目救人。

当你看见有人溺水正向你(未成年人)求救时,你会怎么做呢?你不应该马上跳下河去救人,,而是赶紧去找竹竿、救生圈等漂浮物,扔给他(她),并向大人求救。

如果你马上跳下去救他(她),反而有可能造成不但救不了别人,自己也有可能因被他(她)当作救命稻草,抓住不放而送命。

因此,此时此刻,你要做的是“见义有为”,而不是“见义勇为”。

因为你还没有那样的能力。

伴随着夏季的到来,市各大游泳池纷纷开放,许多同学成了那里光顾的常客。

然而,很多人对游泳池一些潜在的问题却浑然不知。

比如,雀儿山公园内的游泳池——水上世界,就存在问题。

去那游泳时可以发现,不是人人都要经过消毒池,有的可以从旁边的一个小门进到游泳场内。

如果这样,疾病就轻而易举地传播到你的身上。

还有,游泳池的水卫生吗?在游泳时,经常会在我们的身边发现不少漂浮物,有树叶,还有一些黑色的异物。

戴上游泳镜潜入水中往下看,会发现底下布满了青苔。

甚至有一些不讲卫生的人,为了能游得久一些,会十分不道德地在游泳池内小便,而因游泳池换水的时间也不固定,因此经常会出现令人十分担忧的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