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中国,对策,知识产权]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漫谈论文
![[中国,对策,知识产权]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漫谈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fe139a827284b73f3425098.png)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漫谈论文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转化为知识产权贸易活动。
知识产权贸易包括对知识产权的转让和对知识产权产品进行交易。
目前,各个国家都已认识到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中都渗透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今天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漫谈相关论文。
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漫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激烈的贸易竞争中,只有做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的意识到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我国也在为知识产权的开发提供有利的环境,积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使我国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贸易化特征(一)知识产权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转化为知识产权贸易活动。
知识产权贸易包括对知识产权的转让和对知识产权产品进行交易。
知识产权的转让就涉及专利的许可、转让,版权的许可、转让等内容,而知识产权产品是指在产品的价值中知识产权的价值所占比重较大的产品,如高科技产品、出版物、新型药品、新型植物等。
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中,对知识产权进行交易的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2003年美国的知识产权贸易额与1993年相比,总额上涨52%,这说明知识产权及其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各国要抓紧知识产权产品的开发,同时,也引起了一些知识产权的纠纷。
(二)国际贸易体制中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由于知识产权问题在国际贸易中的纠纷越来越多,因此,发达国家就极力在国际贸易的体制中纳入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
随后,国际贸易组织签署了TRIPS协议,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TRIPS协议的制度,使知识产权的保护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规定了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最低标准,使得各成员国之间不会因为知识产权而产生纠纷。
我国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 经济 全 球 化 进 程 中 , 知 识 对 经 济 发展 所 起 的作 用 I t益 我 国现 有 知 识 产 权 制 度 无法 完全 覆 盖 这 些 高 新 技 术 层 面 面 造 成 了 国外 企 业钻 法 律 的 空 子 , 侵 害 我 国 方 显著 , 知 识 产 权 已经 成 为 国 际竞 争 的一 个重 要 因素 。越 是 发 临 的一 些 问题 , 达 国 家越 是 重 视 知 识 产 权 战 略 , 特别近年来 , 越 来 越 多 的发 面的 利益 。 达 国家 以和跨 国公 司 运用 知识 产 权 维护 自身 权 益 , 保 护本 国 立 法 是 国际 贸 易知 识 产权 保 护 的重 要 方 式 , 执 法 也 是 国 际贸 易 知识 产权 保 护 的 重要 环 节 , 虽然 在 此环 节 不 断加 大 执 贸易 。 我 国加 入 W T O以来 , 贸 易 总额 连 年 增 长 , 贸 易地 位 持
、
国 际惯 例 、法 律 条 约 接轨 , 我 国进 行 重 大修 改 对 相 关 知识 产 知 识 产 权法 律 法规 , 但是 大量 企 业 的领 导 、经营 人 员 、管 理 权法律 , 但 与 国 际条 约 和 惯例 相 比仍 然 存在 很 大 差距 。特 别 人员 、科技 人 员对 知 识 产权 了解 较少 , 不 会 运用 法 律武 器 来 是 一些 高新 技 术 成 果 的保 护 上 存在 立 法 滞 后 和立 法 空 白 , 而
一
空文 。另 外 , 政 府 组 织 机 构 间 缺乏 相 互 协 作 沟 通 , 一 些 地 方 存 在腐 败 问题 和地 方 保护 主义 , 对 于知 识 产权 侵 权 问题 处 罚
我 国 国 际 贸 易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当前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力 度 较 轻 , 而且 调 查 起 诉 环 节 复杂 、 门槛 较 高 , 使 我 国 国 际 题 贸易 知识 产权 保 护执 法环 节 力度 减 弱 。 ( 一) 知 识 产 权 保 护 法 律 体 系不 完 善 。 执 法 力 度 不 够 ( 二) 企 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 薄 , 缺 乏 自主 创 新 意 识 1 9 8 0 年, 我 国加 入 保 护 知识 产 权 公 约 , 1 9 8 2 年 我 国颁 布 长期 受 到 计 划经 济 体 制 的 影响 , 没有 意 识 到无 形 资 产 知 《 商 标 法 、 1 9 8 4 年 颁 布 著 作权 法 》 、 1 9 9 0 年 颁 布 专 识 产 权 的重 要 性 。很 少将 知 识 产权 作 为企 业 财产 来 对 待 , 只 利 法 、 1 9 9 3 年 出台 反 不 正 当竞 争法 ; 此后 加入 保 护 重 视 保 护 有 形 财 产 , 忽 视 了 无 形财 产 如 : 技术 秘 密 、商 标 、 工 业 产 权 巴黎 公约 》 、 TRI PS 协定 ; 2 0 01 年后 , 为 了与 专利 等 知识 产 权 的保 护 。近 年 来 , 我 国 已陆 续颁 布 了一 系 列
中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中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毕业论文中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中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越来越多。
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分析了我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政府企业一、知识产权保护概述知识产权,主要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保护是指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使知识产权的创造者或拥有者在一定的期限内享有排他独占权,获得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保护这种排他独占权不受侵犯。
知识产权保护具有以三个特点:(一)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正在扩大现代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已从传统的专利、商标、版权扩展到包括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植物品种、商业秘密、生物技术等在内的多元对象。
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不断地扩展电子、通讯、网络、生物领域的保护范围,如美国、德国、英国、瑞典、南非等国家都开办了基因专利授予业务,美国甚至将网络营销模式等理念都列入了专利保护范围。
(二)战略规划现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已由过去的被动防御阶段转入主动进攻阶段,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知识产权运作策略。
比如抢注商标专利,获得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
在现阶段甚至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些国家或企业并不实施这些专利,而是通过收集贸易目的国的经济信息,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的事实,采取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方式在出口目的国进行权利诉讼,收取高额的知识产权利润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或建立知识产权联盟,联合相关权利人组成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以团体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国际化面对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趋势,各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合作,先后制定了《保护知识产权巴黎公约》、《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条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世界版权公约》、《专利合作条约》、《trips协定》等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世界性公约协定。
中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文

[键入文字]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对外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2011年04月16日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国际贸易得以迅速发展,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科学技术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运用在世界经济贸易的竞争中己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不但商品技术附加值的高低已成为商品价值的决定因素,知识产品本身也作为一种独立的商品成为国际贸易的对象。
我国对知识产权也很关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将知识产权上升为战略意义,这对于我国健康稳定的发展对外贸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着重分析了对外贸易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学基础和现实意义以及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所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有关国家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具体的数据和案例分析,从中吸取经验,取长补短,完善和加强我国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关键词:知识产权,对外贸易,TRIPS,保护1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foreign trade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the international trade-related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 various countries,the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ountri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evident,knowledge,production,dissemination and use of competition in the world economy and trade has played a decisive role. Not only the level of value-added of goods has become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value of the goods,knowledge products themselves become the obje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s an independent commodity. Chin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also very concerned about the General Secretary Hu Jintao in the report of the 17th to implem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rategy,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up to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for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conomics foundation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the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at exist in China's foreign trade,and strengthening foreign trade combined with the relevant countri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n specific data and case analysis,drawing lessons from each other,to improve and strength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system in China's foreign trade.Keywords: Intellectual property,foreign trade,TRIPS,protection2目录1 引言 (5)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5)1.2 选题研究意义 (5)2 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保护及 (6)2.1 知识产权的概念 (6)2.2 知识产权保护的概念 (6)2.3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概述 (6)3 加强我国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7)3.1 比较优势理论 (7)3.2 竞争优势理论 (8)3.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8)3.2 加强我国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现实意义 (8)3.2.1 加强我国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会激励企业的创新 (8)3.2.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9)3.2.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应对发达国家知识产权壁垒 (9)4 几个主要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比较分析 (9)4.1 美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经验做法 (9)4.1.1 美国将知识产权保护写入宪法 (9)4.1.2 适应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积极完善知识产权法 (10)4.1.3 美国有强大、有效的法律执行体系 (10)4.1.4 以严厉的刑罚打击知识产权犯罪,保护其国际贸易健康发展 (10)4.1.5 美国企业普遍将知识产权作为其核心竞争力 (11)4.2 日本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11)4.2.1 日本政府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的重视 (11)4.2.2 日本在知识产权保护中注重政府各部门、企业、民间的通力协作 (12)4.2.3 日本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 (12)5 我国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12)5.1 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知之甚少,缺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13)35.2 企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14)5.3 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亟待完善 (14)5.4 知识产权人才缺乏 (15)6 各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的借鉴 (15)6.1 政府应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并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力度 (15)6.2 不断修改和完善知识产权立法 (16)6.3 加强我国的知识产权执法力度 (16)6.4 我国企业应重视对知识产权的关注和运用 (17)6.5 重视人才,培养人才 (17)7 结论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20)41 引言1.1 选题研究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国际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分工日趋明显,商品、生产、服务要素和信息在国际贸易间的规模不断扩大,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也日益加深,世界经济趋向于一体化已成大势所趋。
关于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及对策

关于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的侵权问题及对策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知识产权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却屡见不鲜,给各国企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侵权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侵权的表现形式1、商标侵权在国际贸易中,商标侵权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一些不法商家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他人知名商标,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这不仅损害了商标所有者的品牌形象和声誉,也欺骗了消费者,扰乱了市场秩序。
2、专利侵权专利侵权主要包括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使用、销售、许诺销售或进口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专利方法等。
在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如电子、制药等,专利侵权问题尤为突出。
3、著作权侵权著作权侵权常见于软件、音乐、影视作品等领域。
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传播其作品,或者对其作品进行修改、翻译等,都构成著作权侵权。
4、商业秘密侵权商业秘密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积累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在国际贸易中,一些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二、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侵权的原因1、经济利益驱动侵权者往往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冒险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成本低,而售价却能与正品相媲美,这使得一些不法分子趋之若鹜。
2、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一些企业和个人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意识。
同时,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不完善,执法力度不够,也助长了侵权行为的发生。
3、国际贸易的复杂性国际贸易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国家的法律制度、文化背景和商业习惯存在差异,这给知识产权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此外,跨国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也使得侵权行为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制止。
4、技术发展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产权的传播和复制变得更加容易。
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学年论文专业班级:国贸一班论文题目: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姓名:黄于嘉学号:090701146成绩: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及对策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知识产权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作用更加显著,随着加入世贸组织,重视和加强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培育国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对于我国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国际贸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知识产权理论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和企业的战略高度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保护战略知识产权主要指个人及其组织在脑力劳动方面创造并完成的智力成果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它具有无形性、双重性、确认性和独占性的特点。
根据我国知识产权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公民和法人所享有的知识产权有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以及其他科技成果权等。
知识产权保护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但激励发明,创新知识,而且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资金,加快配置技术创新资源,促使新技术商品化和产业化。
本文从知识产权理论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和企业的战略高度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
一、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知识产权保护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对国际及国际经济关系的反映,是新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只有物质资料生产才能产生剩余价值,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非物质经济本身不产生剩余价值,只有参与物质生产部门的价值分割才能产生价值。
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压低物质部门的产品价格,而提高与知识相关的非物质经济部门的价格,从而在国际贸易中取得较为有利的地位。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际上把知识产权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相提并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贸易中的问题及对策

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贸易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代,知识产权保护也已经变为了国际贸易中所研究的重要课题的一项。
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增长,知识产权的作用也变得更加重要,伴随着中国正式进入WTO,如何增加我国人民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使国民真正意识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将有助于我国对外开展经济。
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知识产权相应保护的对策。
关键词:知识产权;国际贸易;问题;对策1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知识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根底,是对国际及国际经济关系的反映,是新经济开展的必然产物;依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能产生剩余价值的只有物质资料的生产,但是知识产权是一种非物质经济,它本身并不会产生剩余价值,仅有参与物质生产部门的价值分割才能够产生价值。
许多兴旺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经常通过压低产品的价格,从而使得与知识有关的非物质经济部门的价格得以提高,这样导致其可以在国际贸易中取得很大的竞争力。
知识产权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开展,它的地位也在国际贸易中显得越来越重要,知识产权在国际上与效劳贸易、货物贸易相提并论,足可以说明它的重要性。
2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在我国国际贸易中面临的问题现在大多数的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和重视,在中国每一个年度会有数万个工程获得省部级以上的重大科技成果,可是提交的专利申请仅不到百分之十,结果致使我国每年都会有局部的知识产权被国外抢先注册。
到现在为止,许多在国内的管理者并没有建立或成立知识产权的机关,同时也没有员工专项负责知识产权的相关内容,有关的知识产权人才少之又少。
我国有一些法律甚至有许多空白。
知识产权是法律给予合理性的独有性。
大局部兴旺国家对于乱用知识产权进行垄断的做法,都是利用执行反垄断法来进行制止,然而截止到现在中国并没有推行?反垄断法?,并且可执行的一些制度也没有在相应的机制中表达出来。
因此,我国一些企业经常处于十分被动状态在遇到有关知识产权纠纷时刻,这样很不利。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和工业设计等。
在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对国家的经济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保护知识产权,解决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迫切需求。
知识产权问题1.侵权问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知识产权侵权。
许多国外企业在中国市场上遭受到知识产权侵权的问题,包括盗版、仿冒商品等。
这些侵权行为严重损害了外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给中国的经济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2.法律和执法不完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和执法机构的问题。
尽管中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并成为许多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成员,但中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和执法水平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外国企业指责说,在中国的法律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完备,难以得到有效的维权。
3.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此外,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一个潜在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中国一直以来更多地以制造业为主导,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这导致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对技术和知识的依赖程度较高,增加了知识产权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对策1.加强立法和执法中国应加强知识产权立法和执法机构的建设。
在知识产权法律方面,中国应加大力度加强相关法律的修订和完善,增加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
同时,中国应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执法机构的建设,提高执法效率和执法水平,确保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能够有效进行。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中国还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培养。
这包括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意识,使其能够更加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3.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了解决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中国还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这包括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力量,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增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在对外贸易中涉及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越来越多,知识产权保护已成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对中国国际贸易中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政府和企业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政府企业一、知识产权保护概述知识产权,主要指公民或法人等主体依据法律的规定,对其从事智力创作或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产品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知识产权保护是指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使知识产权的创造者或拥有者在一定的期限内享有排他独占权,获得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并保护这种排他独占权不受侵犯。
知识产权保护具有以三个特点:(一)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在不断扩大现代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已从传统的专利、商标、版权扩展到包括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植物品种、商业秘密、生物技术等在内的多元对象。
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不断地扩展电子、通讯、网络、生物领域的保护范围,如美国、德国、英国、瑞典、南非等国家都开办了基因专利授予业务,美国甚至将网络营销模式等理念都列入了专利保护范围。
(二)战略化现代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已由过去的被动防御阶段转入主动进攻阶段,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知识产权运作策略。
比如抢注商标专利,获得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
在现阶段甚至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些国家或企业并不实施这些专利,而是通过收集贸易目的国的经济信息,特别是侵犯知识产权的事实,采取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方式在出口目的国进行权利诉讼,收取高额的知识产权利润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或建立知识产权联盟,联合相关权利人组成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协会,以团体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国际化面对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的趋势,各国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合作,先后制定了《保护知识产权巴黎公约》、《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条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世界版权公约》、《专利合作条约》、《TRIPS协定》等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世界性公约协定。
各国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合作与一体化进程,广泛开展多边合作,结成知识产权保护联盟,以此获得国际合作保护。
二、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一)我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为履行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使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同WTO《TRIPS协定》的要求相符合,我国在2000年和2002年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几部主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进行了修改。
2004年4月,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增设了保护知识产权专章,旨在通过实施贸易措施,防止侵权产品进口和知识产权权利人滥用权利。
2008年7月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展露纲要》,逐步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2009年10月1日起生效的新专利法,更是顺应WTO规则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新的修改法案,使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同《TRIPS规定》完全符合。
我国已加入大部分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知识产权法律保护逐步与国际标准靠拢,所有这些举措将有利于我国国际贸易的开展。
(二)企业、外贸经营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我国企业、外贸经营者的发明专利申请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从1985年4月—2010年4月,我国共受理专利申请6095949万件:其中。
国内申请5134526万件,国外申请961423万件。
且连年增长。
商标方面,2002—2008年。
我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已连续7年为世界第一。
版权方面,2009年软件申请登记总量7.09万件,同比增长49.75%其中软件著作权登记量679万件,同比增长48.6%。
可见我国企业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大有提高更加重视对自己无形资产的保护。
三、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对滥用各类技术标准的防范制度技术标准指对1个或几个生产技术设立的必须要达到的水平以及为达到这一水平而实施的技术。
但是当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结合、技术标准涉及的技术被知识产权的方式合法控制时,任何人要使用标准化技术,就触及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此时,使用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以昂贵的代价使用他人享有知识产权的标准化技术,生产标准化产品:要么因不甘心知识产权人的宰割而放弃市场。
因为标准化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首要条件,不按标准就不可能被市场接受,而采用标准就必然使用他人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需要取得许可、支付报酬。
我国由于存在严重的知识产权制度实施上的缺陷,在防范国外滥用各类技术标准方面,缺乏有力的武器。
(二)知识产权转化率有待提高知识产权转化率就是指知识产权所有者通过自己实施,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以此来获取最大利益占知识产权研发所花费费用的总额。
从授权数量来看,中国是知识产权大国;但就无形资产质量而言,中国远不是知识产权强国。
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5月27日报道《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在何方》,说我国500余万项的专利成果实际转化率不足30%;在商标领域,在国际知名品牌的排行榜单上,中国企业商标无一进入100强,进入500强的只有12家。
就外贸而言,中国企业出口200强,70%以上是定牌生产、加工贸易。
在合资企业,90%以上是使用外国投资方的品牌。
据统计,美国、日本的知识产权利用率高达95%。
只有当知识产权付诸生产时它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因此,在获得了知识产权之后的关键性问题是如何使之转化为实质生产力并获取最大利益,实现由量的发展到质的飞跃,这是中国企业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知识产权发展不平衡且人才匮乏首先,知识产权发展不平衡。
从我国专利申请人前10名的分布情况来看,其中有30%是高校,60%是民营企业,作为占据大部分国家研发资金的国有企业仅占10%。
其次,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也离不开人才的储备。
而我国知识产权的人才配备与发展需要不相符。
按照国际惯例,企业应按技术人员总数的4%比例设立知识产权管理岗位:依此比例,我国知识产权人才的总需求量应该是8万人,我国现在所能培养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另外,现在所培养的知识产权管理人才也缺乏必需的综合专业知识背景。
如果牵连到知识产权争端,往往要支付高额费用聘请外部人员应诉,大大增加了外贸知识产权保护成本。
最后,中介代理市场也不完善。
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不仅可减少企业申请或注册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同时还可抓住侵权行为的要害,收集有利证据打击侵权。
目前,全国性的中介服务机构已具规模,但在各地发展不平衡,且知识产权人员素质难以满足相应需求。
当企业遇到知识产权侵权诉讼问题时,往往因为不了解侵权所在国法律而导致诉讼失败。
这就需要在全国各地形成有关专利、商标、版权和技术合同等的中介服务和保护网络。
以此来满足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
四、对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一)对政府的建议1.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应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一些重要产业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和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同时进行全方位的保护。
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
开展广泛的教育活动,鼓励创新,谴责剽窃、盗版和造假行为: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实行支持企业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设立知识产权法律援助中心和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并依据法律对侵犯知识产权人员进行惩处。
2.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评议和制定工作。
首先,要积极参与WTO与各种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有关国家标准的评议工作,很好地利用我国加入WTO和国际标准化组织获得的发言权,避免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和在标准领域里的经验优势控制国际市场。
其次,要在评议的基础上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
鼓励研究机构及企业重视技术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
要组织更多的标准化专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力争把我国的标准化意图和标准充分反映到国际标准中去,为我国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再者,对标准技术性措施造成的贸易摩擦,要积极利用双边或多边协调机制加以解决。
努力避免和化解贸易冲突。
3.充分行使海关的监管职能。
有效利用打私和征税手段,控制非法贸易。
加强对知识产权敏感商品的监控,坚决打击非法进出口行为。
使得侵权行为在进出口环节得到有效控制。
强化海关国际合作,使海关在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对外贸经营者的建议1.提高知识产权转化率。
企业应及时将创新成果、核心技术、名优产品在国内外申请相应的知识产权。
并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化组织使核心专利成为标准,取得有效保护。
要以企业的核心专利技术为依托,构筑自身的知识产权创造、管理、实施和保护措施体系。
加大资本与人才投入,从小技术到大专利,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充分扩大自己拥有的知识产权贸易量,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使知识产权进行最大化的实质生产力转化,创建和保护拥有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产品。
2.强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发展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涉及到贸易、法律等方面的专业问题,特别是知识产权的纠纷和诉讼都有很强的专业性。
国家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大力培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并给他们充足的空间与资源,发挥其在知识产权战略中的核心作用,造就一支包括各类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内的知识产权队伍,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是与市场与社会连接的纽带,加快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可以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工作,使维权之路更加顺畅。
3.转变观念,积极应对知识产权诉讼。
改变以往消极对待知识产权纠纷的态度,积极应诉。
不少中国企业自身并没有侵权行为,由于害怕诉讼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而常常放弃应诉,失去维护自身权益的机会:而有过侵权行为的企业,也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消极应诉而支付超过正常水平的侵权费用。
外贸企业还应注重和商会的合作,形成一个组织有效、协调一致、参与广泛的企业联盟,这样有利于增强寻求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面的支持,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