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座说明书

合集下载

轴承座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轴承座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背景与意义轴承座夹具是一种应用于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夹具,通常用于夹紧轴承座以进行加工、修整等工作。

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们了解轴承座夹具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应用,并通过设计、制造和测试的全过程来锻炼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设计目标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包括:1.了解轴承座夹具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2.设计一款能够可靠地夹紧轴承座、易于制造的夹具;3.通过制造和测试,掌握夹具制造和测试技术;4.通过团队协作和沟通,提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设计流程本次课程设计分为以下步骤:1.确定夹具型式和工作原理;2.制定夹具设计方案;3.制造夹具零部件;4.进行夹具组装和测试;5.编写测试报告和设计。

四、设计要求1. 夹具工作原理依据夹具的工作原理,夹具应能够夹紧轴承座,且不对轴承座造成损伤。

2. 夹具设计方案1.制定夹具设计方案,包括夹具结构、材料、外形尺寸等;2.要求夹具制造方便,成本低廉;3.夹具使用寿命要长,能够重复利用。

3. 夹具制造要求1.按照设计方案制造夹具零部件;2.夹具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高,符合设计要求;3.要求夹具加工和装配精细,工艺优良。

4. 夹具测试要求1.进行夹具的静态、动态测试;2.要求测试结果准确、可靠;3.可以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夹具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设计注意事项1.在设计和制造夹具时,注意保证夹具的质量和安全性;2.在制定夹具测试方案时,应考虑到实际应用场景和工作条件,同时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3.在测试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4.在撰写设计时,应认真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改进建议和思考。

六、参考文献1.《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冯开宇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2.《夹具设计手册》(第二版),崔玉祥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3.《夹具制造工艺学》(第三版),王德扬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

轴承座说明书71498

轴承座说明书71498

目录一、前言................................. .2二、零件工功能和结构分析 (2)三、工艺分析.............................. . (2)1. 确定生产类型............................................... . (2)2. 确定毛坯类型.................................................. ..33. 确定毛坯余量 (3)四、工艺路线的确定 (4)1. 选择定位基准.............................................................. (4)2. 制定工艺路线 .43. 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5五、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51.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62. 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 (7)六、夹具设计............................... .14七、小结 .................................. .16、前言:机械制造工程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程学等课程,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它要求我们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

这次课程设计主要锻炼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我们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规范、图表等技术资料的能力;培养我们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二功能与工艺分析轴承座主要用于各种承载机构中,通过轴承座安装轴承来实现支撑。

零件上方的© 30轴承孔与轴承相连,而上面和侧面则是用于与其它零件的装配。

轴承座焊接工艺说明书

轴承座焊接工艺说明书

轴承座焊接工艺说明书姓名:王家敏学号:01031156一、零件的名称及批量名称:轴承座批量:单件或小批量二.零件的作用该零件主要是支承零部件重量的作用。

它主要是受压应力,部分受一定的弯曲应力。

此外,还要承受各零件工作时的动载作用力以及稳定在机架或基础上的紧固力。

三.零件的工艺分析如零件图所示,该零件从结构形式上看外形属箱体类零件。

其结构不复杂,且是单件小批量生产。

故与铸造相比之下,不论是从经济方面还是效率方面考虑,焊接乃是首选。

焊接制造该零件的过程中,虽然零件结构简单,但还是可能会产生结构变形。

因此,对零件要进行一定的工艺后处理以消除变形和应力。

这样零件才可能达到要求。

当然,进行必要的机加工工艺也是制造中的重要步骤。

四.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对于该零件而言,由于它的生产批量为单件或小批量,零件的本身不复杂,且加工表面及非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不是很高。

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并且与铸造相比,采用焊接的方法来制造毛坯是经济而高效的方法。

故对该零件的毛坯选择焊接来制造。

五.零件的焊接工艺分析该零件的焊接结构,构造不复杂,尺寸不大,设计时可考虑将它合理的划分成若干部件和分部件,然后再进行组焊。

在焊接中,合理布置焊缝可以直接减少焊接工作量,节约熔敷金属总量,同时还可以减少焊接变形,增加焊接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故在焊接中可采用一些必要的方法。

在该零件的焊接中,焊接方法选择应根据材料的焊接性、工件厚度、生产率要求、各种焊接方法的使用范围和现场设备条件等综合考虑决定。

现主要考虑材料的焊接性、工件厚度和各种焊接方法的适用范围三方面考虑。

由于该零件材料是Q235,Q235是碳素结构钢,属低碳钢。

低碳钢一般用各种焊接方法焊接性都是良好的。

该零件工件板厚为中等厚度(10~20mm),则采用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均可施焊,但氩弧焊成本较高,一般情况下不需采用氩弧焊。

在几种焊接方法中,手工电弧焊成本较低。

在焊接中,影响钢材焊接性的主要因素是化学成分。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资料

轴承座课程设计说明书资料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轴承座车孔专用夹具及工艺设计姓名:Xxx学号:Xxx年级:三年级专业:Xxx学生类别:四年本科指导教师:Xxx教学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2012 年5月29 日轴承座工艺设计【摘要】轴承座是用来支撑轴承的,固定轴承的外圈,仅仅让内圈转动,外圈保持不动,始终与传动的方向保持一致(比如电机运转方向),并且保持平衡;,轴承座的概念就是轴承和箱体的集合体,以便于应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好的配合,更方便的使用,减少了使用厂家的成本.至于形状,多种多样,通常是一个箱体,轴承可以安装在其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在汽车和电子电器等高速发展的领域。

本次课程设计设计的课题就是轴承座的设计,是在学完汽车制造工艺学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工程基本训练。

【关键词】轴承座工艺规格设计夹具设计工序工艺性目录前沿……………………………………………………课程设计说明书正文………………………………………一、设计任务 (1)二、工艺性分析 (2)2.1零件的作用 (2)2.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三、工艺规程设计3.1零件材料 (3)3.2毛坯选择 (3)3.3基准的选择 (7)3.4制订工艺路线 (8)3.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10)四、夹具设计 (12)4.1提出问题 (12)4.2夹具设计 (12)五、设计心得 (17)六、参考文献 (18)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包括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的一个教学环节。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全面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它在今年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我个人的感想是,希望经历了这次课程的设计,对自己的将来所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通过这次课程设计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1CA6140床头I轴轴承座及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

机械机床毕业设计31CA6140床头I轴轴承座及专用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1 绪论 (3)1.1课题背景 (3)1.2夹具的发展史 (3)1.3小结 (4)2 I轴轴承座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5)2.1零件的分析 (5)2.1.1零件的作用 (5)2.1.2零件的工艺分析 (5)2.2确定生产类型 (5)2.3确定毛坯 (5)2.3.1确定毛坯种类 (5)2.3.2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5)2.3.3绘制铸件零件图 (5)2.4工艺规程设计 (6)2.4.1选择定位基准 (6)2.4.2制定工艺路线 (8)2.4.3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8)2.4.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9)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1)2.5.1工序1:车肩胛面成型 (11)2.5.2工序2:钻,扩φ75中孔,车端面,倒角 (12)2.5.3工序3:挖环槽 (14)2.5.4工序4:钻Φ14及3-Φ9的通孔 (15)2.5.5工序5:攻M10×1.5的螺纹 (16)2.5.6工序6:铣B,D,C三平面.......................................................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5.7工序7:钻Φ10的孔 (17)2.5.8工序8:钻Φ5短斜孔 (19)2.5.9工序9:钻Φ5长斜孔 (20)2.5.10工序10:粗镗Φ90的孔 (21)2.5.11工序11:精镗孔Φ90 (22)2.6本章小结 (23)3 专用夹具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钻φ5长斜孔夹具设计说明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0460-0089滑动轴承使用维护说明书

0460-0089滑动轴承使用维护说明书

端盖式端盖式、、座式座式滑动轴承滑动轴承使用维护说明书编号编号::0460-0089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0月1 概述本说明书适用于端盖式滑动轴承和座式滑动轴承的安装、使用和维护。

安装使用该轴承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本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作。

2端盖式滑动轴承2.1 结构说明端盖式滑动轴承有DQA、DQB两种结构,具体结构及部件名称见图1、图2。

1、防尘盖2、外封盖3、空气滤清器4、防转绝缘销5、视察窗6、吊攀7、轴承座上座8、气封盖9、盘根10、浮动密封圈11、排油堵头12、甩油环13、浮动密封圈14、轴承座下座15、进油孔(螺塞)16、瓦温测温孔(螺塞)17、回油孔(螺塞或油位窗)18、油加热孔19、轴瓦图1 DQA型结构轴承1、防尘盖2、外封盖3、空气滤清器4、防转绝缘销5、视察窗6、吊攀7、轴承座上座8、气封盖9、盘根10、大气平衡管11、浮动密封圈12、排油堵头13、甩油环14、浮动密封圈15、轴承座下座16、进油孔(螺塞)17、瓦温测温孔(螺塞)18、回油孔(螺塞或油位窗)19、油加热孔20、轴瓦图2 DQB型结构轴承端盖式滑动轴承的的安装2.2 端盖式滑动轴承2.2.1 轴承清洗拆下上下轴承座接合面处的连接螺栓及定位销钉,取出内部轴瓦及零部件,用煤油彻底清洗轴承座内腔、轴瓦、油环及其安装螺钉、销、浮动密封圈等零部件。

2.2.2 轴承安装2.2.2.1 安装轴承座下座将转子穿入定子,将轴承座安装在电机端盖上(采用先传动端后非传动端的原则),用螺栓紧固。

其中DQA型在安装电机端盖前将气封盖从轴承上拆下,预先套在轴上。

绝缘轴承通常安装在电机的非传动端,绝缘轴承一般在轴承座的内球面粘贴绝缘层,见图3。

有时为便于测量轴承绝缘电阻,电机传动和非传动端均采用绝缘轴承,此时应将接地电刷放到电机的传动端。

对于轴承与端盖之间有调节垫片的必须按应有的位置安装好。

图3 A型和B型端盖式绝缘轴承2.2.2.2 装下半轴瓦用吊车(或千斤顶)将落于定子上的转子提起少许——在抬高电机理论气隙的基础上再高0.15mm,在与轴瓦配合的电机轴承档部位涂少量润滑油,将下轴瓦带钢印的字面朝外放在转轴上,从上向下翻转进入轴承座内,调整瓦位,使下瓦的分界面与轴承座下座平面平齐,若下瓦有倾斜,可握拳轻锤瓦的分界面高出部分以调整下瓦整体位置,使其达到理想效果。

轴承座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 说明书

轴承座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 说明书

轴承座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说明书(共24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毕业设计论文设计(论文)题目:轴承座铸造工艺及工装设计下达日期: 2007 年 4 月 28 日开始日期: 2007 年 4 月 28 日完成日期: 2007 年 6 月 8 日指导教师:韩小峰学生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班级:材料0401学生姓名:李春晖教研室主任:材料工程系摘要铸造是一种将金属熔炼成流动的液态合金,然后浇入一定的几何形状、尺寸大小的型腔之中,凝固冷却后成为成为所需要的零件毛坯的一种制作方法。

本文通过对铸造这一特殊工种的诠释和此铸件的特点相结合给予了比较合理的方法。

从铸造工艺的设计到整个铸造工艺的设计我们对此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证、对比、数据和计算,并且从中选择较优的方法和方案给以了较合理的应用和实施。

首先我们对所设计的的铸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读懂零件图的几何形状、主要结构和特殊部位以及铸件的工艺要求、工装要求等给以较合理的思考。

其次设计此铸件的整个工艺过程:其中包括铸造方法的选择、分型面的选择及确定、浇注系统的选择及计算设计、铁液的凝固、以及对所要产生缺陷的防止方法和补缩等问题上午考虑设计。

然后对所设计的工艺过程进行工装设计:其中包括模样的设计、模底板的设计、芯盒的设计、砂箱的设计等,而且对这些工装的定位及夹紧等问题进行解决。

最后对所设计的整个过程给以检验、总结。

进一步对此设计的成功率给以进一步的保障。

关键词:铸造,工艺,工装,缺陷BEARINGSEAT TECHNRQUE FROCK DEVISEABSTRACTMaking the smelt metal become the mobile liquid state alloy, pouring-in solidifies in the type cavity having the certain geometry form and dimension, becoming something be needed part blank after cooling down. This making method is called cast-on outwell.This passage has given comparatively rational method through the annotation to one peculiar kind of work in production combining with this casting characteristic .And in entire casting technique design, we have all made comparatively detailed demonstration , contrast, and compute , have chosen the best method and scheme , have carried out more rational application and be put into effect。

轴承座技术说明书

轴承座技术说明书

声明:此技术协议为参考版本,最终协议以与生产厂家签订版本为准。

仅作参考,特此声明。

1500KW风力发电机轴承座技术协议(-4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司 (以下简称甲方)无锡一汽铸造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乙方)甲乙双方本着友好合作的原则,经过技术沟通和协商,就乙方为甲方的 1.5MW 风电机组(-40℃)轴承座的设计订货、生产和验收,达成如下约定,协议中规定的所有要求,制造商或供货商必须严格遵守。

一、概述铸件及质量要求:1、铸件要求采用树脂砂型铸造;2、材料熔炼使用的设备必须是感应电炉,保证用一炉铁水浇注一个铸件;3、铸件质量为一级品,不允许有气孔、夹杂、缩松、缺角等缺陷;特别不允许有任何冷隔、裂纹缺陷存在。

加工面要求尺寸饱满,非加工面光滑圆顺。

4、轴承座铸件尺寸公差按GB6414-86 CT11级控制,壁厚公差按GB6414-86 CT12级控制。

5、轴承座重量公差按GB/T11351-89 MT11级控制。

6、轴承座加工余量按GB/T11350-89 CT10MA/H之要求执行;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决定,但必须以保证轴承座的质量要求为前提。

7、轴承座表面粗糙度按GB6060.1-85评定,Ra50~100。

8、提交的铸件材料合格证需真实、有效,并符合本技术协议的要求。

二、铸造1、材料要求:铸造轴承座的材料为符合:EN 1563标准的EN-GJS-400-18U-LT1.1材料的化学成分不作验收依据,由供应商自行决定。

1.2 铸件附与铸件状态一样的铸试块的性能试验报告:抗拉强度 屈服强度 延伸率 硬度(参考)σb ≥ 370N/mm2 σ0.2≥220N/mm2δ5% ≥ 15 HBS 120-1801.3 铸件附与铸件状态一样的铸试块V型缺口试样的冲击功试验并提供报告: 试验温度:-40℃±2℃, 三个试样平均值不低于10J,个别值不低于7J 1.4 金相组织要求材料的金相组织检验须按ISO945进行,且金相组织试样必须取自附铸试块上,要求为:球化率达到80%以上;石墨大小 5-7级;铁素体基体(珠光体含量不高于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前言 (2)课程设计任务书 (3)一、零件的分析 (4)1.1 零件的作用 (4)1.2 零件图样分析 (4)1.3 零件的工艺分析 (5)二、确定毛坯 (5)2.1 确定毛坯种类: (5)2.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6)三、工艺规程设计 (6)3.1 选择定位基准: (6)3.2 制定工艺路线 (7)3.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7)四、各工序的加工参数计算 (9)4.1 铣底平面 (9)4.2 钻Ф9孔及锪Ф13的沉头孔 (11)4.3 铣两直角边 (13)4.4 刨退刀槽 (14)4.5 铣四侧面 (15)4.6 钻(铰)Ф8销孔 (15)4.7 钻Ф6油孔 (18)4.8 钻Ф4油孔至尺寸 (19)4.10 钻Ф15的孔 (20)4.11 扩孔至Ф28 (21)4.12 车Ф35孔至尺寸保证孔的位置 (22)4.13 扩钻至Φ29.7 (22)4.14 加工Φ30孔至要求尺寸 (23)4.15 确定时间定额及负荷率: (24)五、夹具设计 (27)4.1 定位基准的选择 (27)4.2定位误差分析 (27)4.3.本步加工按钻削估算夹紧力 (28)六、课程设计小结 (29)参考文献 (30)前言这个学期我们进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且也发动机厂里进行了工艺实习。

为了让我们对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在课程结束时我们开始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课设开始之前我们对所学的各相关课程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回忆与温习,这次温习我们对课设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本次课程设计对我们非常重要,是我们对自己实际能力的一次历练。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认真查阅资料,切实地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课设中我们分组进行设计,在团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发生过一些摩擦,不过在大家的责任心驱使下结果还是团结一致去分工完成任务,结果也让大家锻炼了团队协作的意识,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会受益。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我们顺利完成了本次设计任务。

在课设的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不够完善,实践能力尚不成熟,以及一些疏忽和大意的存在,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轴承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机床夹具设计内容:1、绘制零件图(按1︰1的比例)1张2、绘制毛坯图(按1︰1的比例) 1张3、填写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 1套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套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4、机床夹具总体方案图 1张5、编写零件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原始资料:零件图样1张;零件生产纲领为10000件/年;每日1班。

一、零件的分析1.1 零件的作用轴承座是轴承和箱体的集合体,以便于应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好的配合,更方便的使用,减少了使用厂家的成本。

1.2 零件图样分析图1.1 零件图1)侧视图右侧面对基准C(φ30021.00+mm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3mm。

2)俯视图上、下两侧面平行度公差为0.03mm。

3)主视图上平面对基准C(φ30021.00+mm轴线)的平行度公差为0.03mm。

4)主视图上平面平面度公差为0.008mm,只允许凹陷,不允许凸起。

5)铸造后毛坯要进行时效处理。

6)未注明倒角×45°。

7)材料HT200。

1.3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轴承座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l)φ30021.00+mm轴承孔可以用车床加工、也可以用铣床镗孔。

2)轴承孔两侧面用铣床加工,以便加工2mm×1mm槽。

3)两个φ8022.00+mm定位销孔,与销要过渡配合,精度达到IT8,要先钻后铰才能达到要求。

4)侧视图右侧面对基准C(φ30021.00+mm轴线)的垂直度检查,可将工件用φ30mm心轴安装在偏摆仪上,再用百分表测工件右侧面,这时转动心轴,百分表最大与最小差值为垂直度偏差值。

5)主视图上平面对基准C(φ30021.00+mm轴线)的平行度检查,可将轴承座φ30021.0+mm孔穿入心轴,并用两块等高垫铁将主视图上平面垫起,这时用百分表分别测量心轴两端最高点,其差值即为平行度误差值。

6)俯视图两侧面平行度及主视图上平面平面度的检查,可将工件放在平台上,用百分表测出。

二、确定毛坯2.1 确定毛坯种类:零件材料为HT200。

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木摸手工砂型铸件毛坯。

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为CT-12。

加工余量等级为G.2.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选用加工余量为8级,并查表2.2-4确定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铸件的分型面的选用及加工余量,如下表所示:表2.1 零件加工余量表三、工艺规程设计3.1 选择定位基准:1. 粗基准的选择:以轴承孔两侧毛坯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2. 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已加工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φ13mm 的螺栓孔为定位精基准。

3.2 制定工艺路线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卧式铣床、摇臂钻床、卧式车床及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如下:工序 1 时效处理工序 2 铸件内外非加工表面彻底清洗干净,涂耐油漆同时检查铸件是否有缺陷。

工序 3 夹轴承孔两侧毛坯,铣轴承座底面,照顾尺寸30mm和表面粗糙度。

工序 4 钻φ9的孔和锪φ13的沉头孔。

保证孔深82.0+mm。

工序 5 以已加工底面和沉头孔定位基准,在轴孔处压紧,铣主视图上平面及轴承孔左、右侧面42mm。

工序 6 刨2mm×1mm 槽,照顾底面厚度15mm。

工序 7 夹42mm两侧面,按底面找正,铣四侧面,保证尺寸38mm和82mm。

工序 8 钻φ8022.0+mm的销孔,保证孔的尺寸及公差。

工序 9 钻φ6的油孔,保证孔深20mm。

工序 10 钻φ4的油孔,保证与φ的油孔相通。

工序11 以底面及沉头孔定位,采用专用夹具装夹工件,钻φ30021.0+mm、φ35mm孔,保证φ30023.0+mm中心至上平面距离1505.0+mm工序12 以底面及沉头孔定位,在未加工的圆柱表面夹紧。

采用弯板式专用夹具装夹工件,车φ30021.0+mm、φ35mm孔、倒角1×45°,保证φ30021.0+mm中心至上平面距离15及φ30021.0+mm的表面粗糙度0.8.工序13 去毛刺工序14 总检入库3.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3.3.1 圆柱表面工序尺寸:前面根据资料已初步确定工件各面的总加工余量,现在确定各表面的各个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如下:表3.1 圆柱表面工序尺寸表3.3.2平面工序尺寸:表3.2 平面工序尺寸表四、各工序的加工参数计算4.1 铣底平面4.1.1 粗铣底平面1)底面由粗铣和精铣两次加工完成,采用三面刃圆盘铣刀(高速钢),铣刀的规格为Ф120x12,机床的型号………专用机床2)刀具:YG6硬质合金端铣刀。

由于铣刀在工作时,是断续切削,刀齿受很大的机械冲击,在选择几何角度时,应保证刀齿具有足够的强度。

由α=100。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可取γo=50λs=-100 K r=60003)加工要求:粗铣轴承座的下底面。

确定加工余量由毛坯图可知:总加工余量为3mm,《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4-8和表2.3-21可知精加工余量为1mm。

4)确定每齿进给量,由《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表3.5,YG6硬质合金端铣刀所允许的进给量为f=0.14-0.24mm/z。

但采用的不对称铣,f=0.14mm/z,ap=2mm。

5)计算切削用量由《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表 3.16,当d=125mm时,Z=12,ap<3.5mm,f<0.24mm/z时,Vt=97m/min,nt=248r/min,Vft=333mm/min。

各修正系数为:Kmv=Kmn=Kmv=0.89Ksv=Ksn=Ksv=1故:Vc=Vt*0.89*1=86.33m/min n=nt*0.89*1=220.7r/min Vf=Vft*0.89*1=296.4mm/min由机床可得:n=235r/min Vf=375mm/min 则 实际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为:min /m 3.9210002351251000=粗ππx dnv ==z mm ncz Vfz F z /13.012*235375===校核该机床功率(只需校核粗加工即可)。

由《切削简明手册》表3.24得当174<HBS<207,ae ≦100mm ,ap ≦2.0mm d=125mm ,z=12,Vf=475mm/min 切削功率为P m =3.8kw<4.5kw 其所消耗量功率小于机床功率,故可用。

6) 计算基本工时min 15.0300735t =+==vf L m 4.1.2 精铣底平面1) 刀具和机床不变2) 由《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表 3.5得,要使表面粗糙度达到Ra1.6时,f=0.4-0.6mm/z ,ap=1mm 3) 决定切削速度和进给量由《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表 3.16,当d=125mm 时,Z=12,ap<1.5mm,f<0.1mm/z 时,Vt=124m/min ,nt=316r/min ,Vft=304mm/min 。

各修正系数为:Kmv=Kmn=Kmv=0.89Ksv=Ksn=Ksv=1 故:Vc=Vt*0.89*1=110.4m/minn=nt*0.89*1=281.2r/min Vf=Vft*0.89*1=270.6mm/min由机床X52K 可得:n=300r/min Vf=300mm/min 则 实际切削速度和进给量为:V 精 =πdn/1000=100030012514.3⨯⨯=117.75m/minFz=nczVfz=12*300300=0.08mm/z4) 计算基本工时tm=vf l =min33.03001288=+4.2 钻Ф9孔及锪Ф13的沉头孔本工序加工由钻孔和锪孔两次加工完成,机床为摇臂钻床,型号 (3025)4.2.1 钻Ф9孔1) 确定加工余量刀具采用直柄麻花钻(硬质合金),麻花钻规格为d=9mm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以下简称《简明手册》)表2.3-8可得,精加工(铰)的加工余量为0.2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