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og用户行为审计系统典型配置举例

合集下载

syslog日志服务器配置步骤(1)

syslog日志服务器配置步骤(1)

syslog日志服务器配置步骤一.作用Linux 系统的日志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1. 进程所属日志:由用户进程或其他系统服务进程自行生成的日志,比如服务器上的access_log 与 error_log 日志文件。

2. syslog 消息:系统syslog 记录的日志,任何希望记录日志的系统进程或者用户进程都可以给调用syslog来记录日志。

Syslog程序就是用来记录这类日志的。

syslog是Linux的日志子系统,日志文件详细地记录了系统每天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件。

用户可以通过日志文件检查错误产生的原因,或者在受到攻击和黑客入侵时追踪攻击者的踪迹。

日志的两个比较重要的作用是:审核和监测。

配置syslog中央服务器能够使所有服务器的系统信息都集中到某台特定的机器上,便于对集群中机器的管理与检查Linux系统所有的日志文件都在/var/log下,且必须有 root 权限才能察看。

日志文件其实是纯文本的文件,每一行表示一个消息,而且都由四个域的固定格式组成:1. 时间标签 (timestamp ),表示消息发出的日期和时间。

2. 主机名( hostname ),表示生成消息的计算机的名字。

如果只有一台计算机,主机名就可能没有必要了。

但是如果在网络环境中使用 syslog,那么就可能要把不同主机的消息发送到一台服务器上集中处理。

3. 生成消息的子系统的名字。

可以是”kernel”,表示消息来自内核;或者是进程的名字,表示发出消息的程序的名字。

在方括号里的是进程的PID。

4. 消息( message ),剩下的部分就是消息的内容。

二. syslog配置文件syslog是Linux系统默认的日志守护进程。

默认的syslog配置文件是/etc/文件。

syslog守护进程是可配置的,它允许人们为每一种类型的系统信息精确地指定一个存放地点。

现在,我们先看看文件的配置行格式(这个文件里的每一个配置行都是同样的格式),然后再看一个完整的syslog配置文件。

MySQL中的日志记录和审计

MySQL中的日志记录和审计

MySQL中的日志记录和审计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是企业和个人都非常重视的问题。

特别对于数据库系统来说,如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以及强化对数据的审计和追踪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MySQL提供了丰富的日志记录和审计功能,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一、MySQL的日志类型MySQL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日志,用于记录数据库系统的各种操作和事件。

这些日志类型包括二进制日志(Binary Log)、事务日志(Transaction Log)、错误日志(Error Log)、查询日志(Query Log)以及慢查询日志(Slow Query Log)等。

1. 二进制日志二进制日志是MySQL中最重要的日志之一,它记录了数据库的所有更改操作,包括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

二进制日志以二进制格式存储,可以用于数据恢复和数据复制。

在MySQL主从复制中,从服务器通过读取主服务器的二进制日志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

2. 事务日志事务日志(Redo Log)记录了MySQL数据库引擎的事务操作,它保证了数据库的持久性和ACID特性。

事务日志记录了将要对数据库进行的更改操作,以便在数据库崩溃或意外关闭之后进行恢复。

3. 错误日志错误日志记录了MySQL数据库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信息和警告信息。

当发生错误时,通过查看错误日志可以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此外,错误日志还可以用于分析数据库的性能问题和故障排除。

4. 查询日志查询日志记录了所有通过TCP/IP连接和本地连接提交的查询请求。

查询日志可以用于分析数据库的访问模式和查询性能优化。

然而,由于查询日志记录了大量的查询信息,启用查询日志可能会对数据库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权衡开启与否。

5. 慢查询日志慢查询日志用于记录那些执行时间超过设定阈值的查询语句。

对于执行时间较长的查询语句,通过分析慢查询日志可以找出优化的潜在问题,提高数据库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使用审计日志监控权限管理操作(三)

使用审计日志监控权限管理操作(三)

使用审计日志监控权限管理操作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和组织所管理的数据中,包含着各种敏感信息和商业机密,因此对数据的权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很多公司会采取审计日志监控权限管理操作的方法,以实时追踪和记录员工对数据权限的操作情况。

本文将从审计日志监控权限管理操作的必要性、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估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审计日志监控权限管理操作的必要性权限管理操作包括对数据进行访问、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然而,未经授权的访问或者滥用权限很可能导致数据泄露、篡改或者损坏等安全问题。

因此,利用审计日志监控权限管理操作能够实时记录员工对数据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行为。

审计日志还可以作为法律证据,提供给相关部门调查使用,有助于维护企业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二、实施方法审计日志的监控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

首先,需要开启系统、数据库或者应用软件的审计日志功能。

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对审计日志进行定期或者实时的收集和分析。

这可以通过使用专门的审计日志监控软件或者利用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系统(SIEM)实现。

确保审计日志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审计日志进行加密和存储备份,以免被未经授权的人篡改或者删除。

三、效果评估审计日志监控权限管理操作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和组织对数据权限的控制。

首先,通过审计日志的实时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并阻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滥用权限行为。

其次,审计日志可以作为追溯工具,对权限操作的记录可供事后审计和分析使用,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最后,利用审计日志可以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发现并修复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提高整体的安全水平。

然而,审计日志监控权限管理操作也会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首先,由于大量的操作记录,审计日志的分析和处理工作会相对繁琐和耗时。

其次,确保审计日志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需要投入一定的技术和人力资源。

最后,审计日志的监控可能会对系统性能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在安全性和性能之间进行平衡考虑。

EveryLog日志审计系统介绍

EveryLog日志审计系统介绍

深圳市得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EveryLog日志审计系统介绍联系人:李先生QQ:474796105网址:一、产品概况EveryLog日志审计系统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各种日志采集,包括:各种网络设备、操作系统、应用程序、 WebLogic日志、数据库、智能手机等,并通过日志过滤、分析、告警、审计、汇总等各种管理手段帮户客户提前发现网络问题。

本系统可以和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共同组网,根据用户的要求收集指定的网络信息,系统支持采集的信息类型包括:syslog、windows 事件、Windows WMI事件、SNMP、网络数据包、各种应用程序日志、数据库日志、Web应用日志、Email、QQ、FTP、Telnet、Http 等。

同时可以采用网络探针对网络数据进行嗅探,采集网络数据包进行分析。

系统对不同来源的日志进行统一存储、汇总、过滤和审计分析,在分析的同时增加告警机制,用户可以通过配置告警规则实现不同级别的告警,系统提供的告警方式包括:颜色告警、声音告警、邮件告警、短信告警。

用户可以自定义自己的审计报告,通过选择过滤方式和告警类型生成自己的审计报告汇总,当用户的审计报告内容有变动时系统会通过邮件通知用户变动情况。

系统提供实时告警监控,用户可以在日志管理界面上了解当前实时上报的告警信息。

EveryLog系统是一个设计灵活并且可扩展的网络日志审计系统,为了支持多样的日志采集和审计功能,系统提供插件机制来扩展不同的需求,在核心服务不变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单独安装不同的组件即可实现不同的监控需求。

系统也能快速实现用户提出的定制开发的需求。

二、产品特点✓支持丰富的日志类型;✓具有良好扩展性的告警规则;✓具有可扩展的日志收集模型;✓智能日志汇总;✓跨平台日志收集;✓开放接口,支持二次开发;✓强大的日志处理能力,2千条/秒以上;✓系统支持日志知识库,可以方便日后数据分析和查询;✓告警日志可视化;三、系统组网四、产品功能1)日志采集功能系统支持丰富的日志采集功能,采集种类包括:各种网络设备日志、网络探针侦听、数据库日志、Web系统日志、操作系统日志、智能终端日志、监控设备日志等等。

前端网页访问日志保护与审计实例

前端网页访问日志保护与审计实例

前端网页访问日志保护与审计实例网页访问日志保护与审计实例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应用程序的使用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

而网页访问日志是网络应用程序中重要的记录之一,它可以追踪和存储用户对网页的访问情况。

然而,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不断浮出水面,前端网页访问日志的保护与审计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前端网页访问日志保护与审计的实例。

1. 网页访问日志保护实例保护网页访问日志是确保用户隐私和防止信息泄露的重要一步。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示例:a. 数据加密:通过使用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网页访问日志进行加密,可以确保即使黑客获取访问日志,也无法读取其中的敏感信息。

b. 访问控制:设定严格的权限控制,只有授权的用户才可访问网页访问日志。

同时,系统管理员应定期检查和更新用户权限。

c. 匿名化处理:对于不需要具体访问者个人身份信息的网页访问日志,可以进行匿名化处理,例如通过删除IP地址或替换为匿名标识符。

d. 定期备份:定期备份网页访问日志可以防止数据丢失,并能在需要时进行数据恢复。

备份数据应存放在安全的位置,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

2. 网页访问日志审计实例审计网页访问日志可以帮助检测和预防未经授权的访问和异常行为。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审计实例:a. 登录审计:记录用户登录操作,包括登录时间、IP地址和登录账号等信息。

当检测到异常登录行为时,系统应及时触发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b. 数据监控:对于敏感数据的访问,应进行详细监控并记录操作人员的身份信息。

如果有异常操作行为,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c. 日志分析:通过日志分析工具对网页访问日志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异常行为。

例如,分析登录失败次数和IP地址的异常访问情况等。

d. 审计报告:生成定期的审计报告,总结并分析网页访问日志的内容和统计数据。

这些报告有助于检测和预防安全风险,并可以作为决策依据。

总结保护和审计前端网页访问日志是确保网络应用程序安全的重要环节。

Syslog配置及使用简介

Syslog配置及使用简介

Syslog配置及使用简介目录Syslog配置及使用简介 (1)1.Syslog简介 (2)2.Syslog协议 (2)2.1. syslog体系结构 (2)2.2. syslog包格式 (2)3.Syslog配置 (3)3.1 概览 (4)3.2选择符 (4)3.3 动作 (4)4.C语言中的syslog (5)4.1 openlog (5)4.2 syslog (5)4.3 closelog (6)4.4 setlogmask (6)4.5例子 (6)5.参考文献 (7)1.Syslog简介Syslog常被称作系统日志,在80年代作为sendmail的一部分而发布,由于其可用性,现在已成为用来在internet中传递日志信息的事实上的标准。

这些传递日志的程序或数据库同时也被称作syslog。

Syslog是主从式的协议,syslog发送端发送一些小的文字信息到syslog 接收端,接收端根据配置文件把收到的信息进行存储或者处理,或者再次进行转发。

Syslog通常被用作系统信息管理,由于其已在大多数系统上实现,所以它可以把不同类型主机上的信息集中整合到一起。

但是它仍然有许多缺陷,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Syslog 的传输是通过UDP或者TCP传输,安全性并不可靠。

一般可以通过ssl加密壳来完成加密;syslog的实时性不好,只能通过更改配置加以改进。

所以syslog主要用在安全性要求不高,实时性不强的地方。

2.Syslog协议syslog使用UDP协议作为它的传输层协议,其默认使用UDP端口514。

2.1. syslog体系结构syslog模糊了发送方、接收方,设备、中继以及收集器的区别,一台设备可以同时是某种日志信息的中继、也可以是另外某种信息的收集器,同时可以作为发送者发送日志:●发送方发送日志信息至某个主机,并不知道这台主机会如何处理这些日志。

●发送方可以通过配置,把同一条日志同时发送给多个接收者。

中国移动云市场日志审计系统产品操作手册【模板】

中国移动云市场日志审计系统产品操作手册【模板】

中国移动云市场日志审计系统产品操作手册2022/2/3目录1. 修订目录 (3)2. 范围 (3)3. 应用介绍 (3)4. 相关术语与缩略语解释 (4)5. 产品的主要功能概述 (4)6. 功能使用说明 (5)6.1. 登录 (5)6.2. 主题 (6)6.3. 状态 (6)6.3.1. 添加图表 (7)6.3.2. 调整图表位置 (7)6.3.3. 图表数据钻取 (8)6.4. 分析 (10)6.4.1. 添加分析组 (10)6.4.2. 添加自定义图表 (11)6.4.3. 自定义图表预览功能 (12)6.4.4. 自定义图表查询统计条件 (13)6.5. 审计 (16)6.5.1. 事件查询 (16)6.5.2. 原始日志 (21)6.5.3. 关联事件 (24)6.5.4. 内部审计 (25)6.6. 资产 (26)6.6.1. 资产列表 (26)6.6.2. 资产类型 (33)6.7. 规则 (34)6.7.1. 解析规则 (34)6.7.2. 告警规则 (36)6.7.3. 过滤规则 (37)6.7.4. 关联规则 (40)6.7.5. 授权规则 (42)6.7.6. 角色列表 (43)6.7.7. 登录策略 (44)6.8. 报表 (46)6.8.1. 添加报表 (46)6.8.2. 预览/下载/生成报表 (47)6.9. 告警 (47)6.9.1. 钻取告警关联事件 (47)6.9.2. 告警通知 (48)6.9.3. 邮箱设置 (49)6.10. 网络 (49)6.10.1. 网络设置 (49)6.10.2. 通信设置 (50)6.10.3. 双机配置 (52)6.10.4. 级联管理 (53)6.11. 系统 (54)6.11.1. 采集器管理 (54)6.11.2. 插件中心 (56)6.11.3. 知识库 (56)6.11.4. 日志摘要 (57)6.11.5. 数据备份 (59)7. 应用常见问题 (61)1.修订目录2.范围本手册适用于负责支持维护建恒信安日志审计系统的系统管理员、操作员和审计员,是进行建恒信安日志审计系统配置管理时的必备手册。

audit log policy = queries参数详解

audit log policy = queries参数详解

audit log policy = queries参数详解在数据库管理中,`audit log policy` 是一个用于配置审计日志策略的参数。

具体的参数和用法可能依赖于你使用的数据库系统,因为不同的数据库系统可能有不同的配置选项。

以下是一些常见数据库系统的一般性解释:1. MySQL:-`audit_log_policy`: MySQL本身没有名为`audit_log_policy`的参数。

审计日志相关的参数主要是`audit_log` 参数系列,用于配置审计日志的存储位置、格式等。

例如,`audit_log_format` 用于指定审计日志的格式。

2. PostgreSQL:-PostgreSQL 通常使用`pgAudit` 扩展进行审计。

`pgAudit` 提供了一系列的配置选项,用于定义审计日志记录的策略。

例如,可以使用`pg_audit.log_level` 来指定日志的详细级别,使用`pg_audit.log_parameter` 来指定记录哪些参数。

3. Oracle Database:- Oracle 数据库具有详细的审计日志配置选项。

`audit_log_policy` 可能是一个自定义的参数,具体配置选项可能在Oracle 数据库的审计设置中,例如`AUDIT_TRAIL` 参数用于指定审计日志的存储方式(例如,DB、EXTENDED、XML、OS)。

4. SQL Server:-SQL Server 使用SQL Server Audit 功能进行审计。

具体的审计日志策略配置可以通过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SSMS) 或T-SQL 命令完成。

例如,可以使用`CREATE SERVER AUDIT` 和`ALTER SERVER AUDIT` 语句来定义审计策略。

总的来说,具体的参数和配置选项可能因数据库系统和版本而异。

建议查阅相应数据库系统的官方文档以获取详细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介绍 (1)1.1 特性简介 (1)1.2 注意事项 (1)2 配置举例 (1)2.1 组网需求 (1)2.2 配置步骤 (2)2.2.1 配置前检查 (2)2.2.2 安装FreeBSD系统 (2)2.2.3 安装采集器 (28)2.2.4 配置Quidway S3952P-EI (32)2.2.5 配置FTP服务器 (33)2.2.6 配置XLog UBAS软件 (33)2.2.7 验证结果 (39)2.3 故障排除举例 (39)2.3.1 故障现象 (39)3 相关资料 (41)3.1 相关协议和标准 (41)3.2 其它相关资料 (41)XLog 用户行为审计系统配置举例关键词:XLog、UBAS、DIG日志、DIG摘要日志摘要:XLog 用户行为审计系统和设备以及采集器配合可以对产生的NAT、Flow、NetStream、DIG以及DIG摘要日志进行统计;本文主要阐述了XLog 用户行为审计系统和采集器配合产生DIG日志和DIG摘要日志的组网、安装和配置过程。

缩略语:XLog、UBAS、DIG日志、DIG摘要日志1 介绍1.1 特性简介XLog 用户行为审计系统通过和设备以及采集器配合,接收并统计网络日志信息,可以采集到网络中的流量信息,同时也支持HTTP、SMTP以及FTP的内容摘要信息的采集,为用户提供直观详细的网络流量审计功能,从而掌握用户的网络行为。

1.2 注意事项XLog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3 + SP1 或Windows 2000 Server + SP4),数据库为SQL Server2000+SP3(或SP4),客户端IE的版本应在5.5版本以上;另外本文仅阐述了FreeBSD系统的安装,XLog的安装请参考《XLog用户行为审计系统安装指导》,Windows Server 2003 的安装请另行查阅资料。

2 配置举例以采集器的DIG日志和DIG摘要日志与XLog的用户行为审计系统配合为例,说明FreeBSD和采集器的安装以及设备和XLog 用户行为审计系统的配置。

2.1 组网需求图 1 X Log UBAS系统采集DIG日志典型组网图图1为XLog UBAS系统配合采集器采集网络中的流量及摘要信息的组网图。

其中采集器的网卡VR1的IP地址不需要和局域网路由可达;其他所有网卡的地址都需要和网络路由可达。

局域网用户通过交换机上网,产生的流量都镜像到一个以太网口上,采集器的网卡VR1就连接在这个以太网口上,从而可以采集到本局域网所有用户的流量信息和部分应用的摘要信息;采集器再利用另一块网卡VR0将生成的日志文件通过交换机传给XLog服务器192.168.4.50供XLog管理员进行日志审计。

2.2 配置步骤2.2.1 配置前检查2.2.2 安装FreeBSD系统1. 光盘引导FreeBSD系统FreeBSD的光盘放入光驱,启动计算机,并选择启动设备为光驱图 2 光盘引导2. 选择引导方式使用数字键选择引导方式,默认引导方式是第一种;回车选择第一种引导方式进入下一步回车后,计算机将会自动从光盘引导FreeBSD系统图 4 引导FreeBSD3. 选择安装模式使用上下键进行选择操作,回车或空格即进入此选项;选择‘Standard’方式进行安装图 5 选择安装模式4. 划分分区下图的信息是对将要进行的分区操作的说明;直接回车进入分区编辑界面图 6 提示分区的帮助信息编辑分区使用的工具类似DOS下常用的Fdisk工具;如果计算机上没有其它操作系统,并且允许整个硬盘都用作安装FreeBSD,则直接点击键[A]自动划分分区;注意:此操作将会改变磁盘的分区,可能会导致其它分区数据的全部丢失图7 编辑分区点击键[A]后,分区工具自动将整个磁盘划分出一个分区(下图中有三条记录,第二个是新划分出的分区,第一个和第三个是预留未使用的空间);再点击键[Q]即可完成分区操作图8 自动分区5. 安装引导管理器分区完成后,进行分区管理器的安装;默认选择‘BootMgr’回车即可图9 安装Boot Manager6. 划分FreeBSD分区下图的信息是对将要进行的分区操作的说明;直接回车进入分区编辑界面图10 提示划分FreeBSD分区划分FreeBSD分区是在之前划分的分区基础上进行的操作;直接点击键[A]使用自动分区功能,程序会根据系统的硬件配置自动划分出最佳的分区方案图11 编辑FreeBSD的分区点击键[A]后,程序会显示出划分分区的结果,如下图;再点击键[Q]即可完成FreeBSD分区的划分图12 自动划分FreeBSD分区7. 选择安装的内容划分完FreeBSD分区后,需要选择将要安装的内容;默认最小安装就可以,直接选择‘Exit’然后回车进入下一步图13 选择安装内容接下来选择FreeBSD的安装内容的位置,因为我们使用的是CD,因此默认选择‘1 CD/DVD’,回车进入下一步图14 选择安装介质以上的安装配置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将进行真正的安装过程;此处程序给出了一个提示确认,选择‘Yes’回车后将进行文件拷贝和配置等操作系统的安装操作图15 提示安装的配置完毕8. FreeBSD的安装过程下图为操作系统自动安装过程的进度提示;需等待数分钟安装完毕后,系统会给出成功的提示信息,直接回车进入系统配置页面图17 提示安装完毕9. 网络的配置提示是否进行网络设备(网卡)的配置;选择‘Yes’回车进入下一步图18 提示是否配置网络设备选择需要配置的网卡,回车进入下一步;一般情况下以太网卡列在最上面的位置,从每条记录的描述信息最后的类型也可判断出网卡的类型图19 选择需要配置的网卡询问是否启用IPv6;我们现有的网络对IPv6的支持比较少,因此我们选择默认的‘No’回车进入下一步图20 询问是否开启IPV6询问是否在此网卡上开启DHCP自动获取地址功能;因为采集器和XLog配合工作需要一个固定的IP,因此选择‘No’回车进入下一步图21 询问是否开启DHCP接着填写网卡的相关配置信息;注意:网关和IP不要填写反了,否则会导致网络不通询问是否立即启动网卡;选择‘Yes’回车进入下一步询问是否将本计算机作为网关;选择‘No’回车进入下一步询问是否配置inet和网络服务;选择‘No’回车进入下一步询问是否使能SSH登录功能;选择‘No’回车进入下一步询问是否允许FTP匿名访问;选择‘No’回车进入下一步询问是否将本机配置为NFS;选择‘No’回车进入下一步询问是否将本机配置为NFS Client;选择‘No’回车进入下一步询问是否自定义控制台设置;选择‘No’回车进入下一步图30 询问是否自定义控制台设置10. 时区的配置接下来配置计算机的时区;选择‘Yes’回车进入下一步图31 询问是否设置本机时区询问计算机时钟是否为UTC时间;选择‘No’回车进入下一步图32 询问计算机时钟是否为UTC时间首先选择计算机所在时区所在的地区;因为计算机所在的的时区是北京东八区,因此选择‘5 Asia’回车进入下一步接着选择计算机所在时区所在的国家或地区;选择‘9 China’回车进入下一步图34 选择国家或地区然后选择计算机所在的时区;选择‘1 east China – Beijing,Guangdong,Shanghai,etc.’回车进入下一步图35 选择时区询问CST时区是否合理;选择‘Yes’回车进入下一步图36 询问CST时区是否合理11. 使能Linux兼容功能询问是否使能与Linux兼容;选择‘Yes’安装Linux兼容包图37 询问是否使能与Linux兼容安装Linux兼容包;需等待一到两分钟图38 安装Linux兼容包12. 安装鼠标询问本系统是否安装有鼠标;本系统没有安装图形界面,因此安装鼠标没有太大意义,选择‘No’回车进入下一步图39 询问是否安装鼠标13. 安装其他包询问是否安装其他包;采集器的运行不需要这些包的支持,直接选择‘No’进入下一步图40 询问是否安装其它包14. 用户和密码等的配置询问是否增加初始的用户;选择‘Yes’回车进入下一步图41 询问是否增加用户选择‘User’选项回车进入下一步填写用户信息,完毕后回车进入下一步提示必须设置系统管理员的密码;回车进入下一步设置系统管理员的密码;回车进入下一步再次重复输入系统管理员的密码;回车进入下一步图46 确认系统管理员的密码15. 最后确认提示是否查看并修改配置;选择‘No’回车进入下一步图47 提示是否查看配置安装完毕回到初始安装界面;选择‘Exit Install’回车退出安装程序图48 安装完毕回到初始安装界面提示是否退出;选择‘Yes’回车,系统会自动重新引导;至此FreeBSD操作系统的安装成功完成图49 提示是否退出16. 启动FreeBSD系统自动引导到下图界面;直接回车进入下一步界面上显示了八种启动方式;默认回车即会开始启动FreeBSD显示登录界面时表示FreeBSD系统启动成功图52 FreeBSD启动成功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回车后登录系统图53 成功登录FreeBSD2.2.3 安装采集器1. 挂载光盘驱动器将采集器的光盘放入光驱,然后使用“mount /cdrom”命令挂载上光驱图54 挂载光盘驱动器2. 进入采集器程序目录使用“cd /cdrom/h3cprobe”命令进入采集器程序所在的目录;并用“ls”命令列出文件列表图55 进入采集器程序目录3. 查看网卡的信息使用“ifconfig”查看FreeBSD系统下网卡的名字,后面安装采集器时会用到图56 确认网卡信息4. 安装采集器使用命令“./probe_installer.sh”执行采集器程序的安装脚本,进入下图界面;需要输入采集器的安装路径,直接回车默认即可图57 执行安装脚本文件拷贝完毕后,需输入上面步骤查询到的网卡名称;注意:网卡名必须输入正确,否则可能会导致采集器采集不到数据输入监听网卡名,根据提示可以输入多个(性能关系,最多可输入四个网卡名)输入完网卡名后,在提示是否输入其他网卡名时输入“n”即完成了采集器的安装图60 安装完毕,重启系统系统重新启动后,在命令行下输入命令“ps –ax | grep probe”,会至少显示两条信息,其中“grep probe”是输入的命令,而“/usr/local/xlog/probe”就是采集器的进程,如果有则表示安装并启动成功,否则请按以上“安装采集器”的步骤重新安装或咨询研发人员图61 确认采集器是否正常启动2.2.4 配置Quidway S3952P-EI首先根据2.1的组网需求,确定交换机的镜像端口和监听端口1. 创建镜像组#mirroring-group 1 local2. 将镜像端口加入镜像组#//使用下面的命令,可以将离散的端口加入到镜像组中,其中‘both’为同时镜像入方向和出方向的数据mirroring-group 1 mirroring-port Ethernet 1/0/1 Ethernet 1/0/3 both//下面的命令,可以将连续的端口加入到镜像组中,其中‘both’为同时镜像入方向和出方向的数据mirroring-group 1 mirroring-port Ethernet 1/0/5 to Ethernet 1/0/10 both3. 指定监听端口#mirroring-group 1 monitor-port Ethernet 1/0/48配置的最终结果为:所有经过Ethernet1/0/1、Ethernet1/0/3、Ethernet1/0/5到Ethernet1/0/10端口的入方向和出方向的数据都被镜像到Ethernet1/0/4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