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说明文本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初步设计文本

(完整word版)初步设计文本

目录第一篇建筑初步设计说明 (6)1总说明 (6)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6)1.2工程概况 (9)1.3 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10)1.4 设计特点1.5总指标 (10)1.6需要注意的问题 (13)2总平面 (14)2.1总平面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14)2.2场地概述: (14)2.3总平面布置及交通组织: (14)2.4竖向布置: (15)2.5绿化设计: (16)2.6 管线平面综合: (16)3建筑: (17)3.1设计依据: (17)3.2设计概述: (17)3.3建筑节能设计 (24)第二篇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27)1总说明 (27)1.1工程概况 (27)1.2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28)2结构设计 (29)2.1高程: (29)2.2楼面荷载: (30)2.2. 主要结构材料 (31)2.3 结构选型 (31)2.4 基础设计 (32)2.5 耐火等级 (32)2.6 主要结构尺寸 (32)2.7 结构计算 (33)2.8 其它 (33)第三篇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 (35)1总说明 (35)2 消防系统: (35)3 给水系统: (36)3.1用水量统计 (36)3.2 市政设施 (36)3.3 给水 (36)3.4 计量: (36)3.5 太阳能 (37)4 排水系统: (37)6.管材 (37)第四篇暖通空调初步设计说明 (39)1总说明 (39)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39)2.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40)2.1室外计算参数 (40)2.2室内设计参数 (40)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参数要求: (41)4. 采暖热源设计: (41)5 采暖系统设计: (42)5.1户内采暖系统: (42)5.2底层商业采暖系统: (42)5.3保温: (42)6 防火排烟系统设计: (43)7 全楼技术指标 (43)第五篇电气初步设计说明 (44)1总说明 (44)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44)2.设计范围: (44)3.强电系统: (45)3.1变配电系统: (45)3.3、电缆、导线的选型及敷设 (46)3.4、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及安全措施 (47)4.弱电系统: (49)4.1综合布线系统 (49)4.2有线电视系统 (49)4.3安全防范系统(可视对讲系统、入侵报警系统) (49)5其它 (50)附录: (50)第七篇消防设计专篇 (54)1.设计依据: (54)2.工程概况: (55)3.总平面: (59)4.建筑防火: (60)5.消防给水: (61)6. 防火排烟系统设计: (62)附录:图纸目录 (62)第八篇环境保护及节能说明专篇 (67)1总说明 (67)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67)2 建筑用水量统计: (67)3 节水措施 (68)5 固体垃圾处理: (69)6 废气处理: (69)7节能设计: (69)第一篇建筑初步设计说明1总说明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1.1.1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各项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

XX办公楼建筑设计方案说明文本

XX办公楼建筑设计方案说明文本

XX办公楼建筑设计方案说明文本一、项目背景及概述二、设计理念1.环保可持续:建筑将采用环保材料和技术,以降低能耗,并通过最佳的布局和通风系统来提高能源效率。

同时,建筑将设置太阳能发电系统,以实现更加可持续的能源使用。

2.人性化设计:设计师将人的需求置于首位,确保建筑的各个区域都能提供舒适、灵活和愉悦的工作环境。

例如,在工作区域设置舒适的座椅和光线,通过合理的布局和通风来提高工作效率。

3.空间利用最大化: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确保办公楼内各个区域的最大化使用效果。

此外,为了提供更好的工作体验,每个办公室都将设有阳台,以提供户外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4.安全与便捷:建筑将配备先进的安全系统,包括监控和门禁系统,以确保员工和访客的安全。

此外,建筑将提供多个停车位,以方便员工和访客的交通需求。

三、建筑外观设计1.现代简约:建筑外观设计采用现代简约风格,强调简单而富有设计感的线条和材料。

通过大量玻璃幕墙的运用,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2.立面材料:建筑使用高质量的玻璃幕墙和铝板作为主要外墙材料,使建筑具有现代感和高端氛围。

3.绿化设计:为了增加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建筑外部将设置大量绿化植物,不仅美化了建筑的外观,还提供了舒适的户外环境。

四、室内设计1.办公空间:办公空间将灵活布局,满足不同企业和机构对于办公环境的需求。

每个办公室都将提供舒适的座椅和工作台,并且配备良好的照明和通风系统。

2.会议室:建筑将配备多个大小不同的会议室,以满足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会议需求。

会议室内将配备先进的音视频设备,以提供高质量的会议体验。

3.公共区域:建筑将设置公共休息区和咖啡厅,以提供员工和访客的休息和社交场所。

这些区域将提供舒适的座椅、品质优良的咖啡和可口的小吃。

4.健身设施:为了关注员工的健康和福利,建筑将配备现代化的健身设施,包括健身房和瑜伽室,以满足员工的锻炼需求。

五、项目规划及实施该项目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施:1.建筑设计:设计团队将制定详细的建筑设计方案,包括平面布局、立面设计和室内装修方案。

给排水设计说明文本(模范)

给排水设计说明文本(模范)

给排水设计篇一、设计依据: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版);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版);5)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6)《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7)本工程其它专业提供的设计图纸和资料。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XXXXX,地下二层为车库,地下一层与地下夹层为XXX,地上一层为商铺与大厅,总建筑面积XXXXX三、设计范围室内给、排水水系统,消火栓给水系统,喷淋给水系统。

5.7 生活给水设计:5.7.1 用水量:5.7.2 给水系统:室内给水系统由给水泵房供给,本工程总计最高日生活用水量357m^U3^U/d,最大小时用水量为37.2m^U3^U/h。

5.7.4 管材:给水主立管及给水支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

5.8 室内排水设计:5.8.1 本工程采用雨污分流制管道系统,与城市排水系统相一致。

室内%%p0.000以上污废水重力自流排入室外污水管.室内排水采用污废分流制,日污水量为321.3m^U3^U/d.污水废水系统经小区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放。

室外化粪池a区和b区各设置一个,型号为Z12-75SQF,化粪池为小区统一布置,详总平面图。

污水排水立管设专用通气立管,废水排水立管不设专用通气立管,仅设伸顶通气管。

室内排水管采用螺旋排水立管,承插粘接。

5.8.4 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雨水排放系统,屋面雨水由雨水斗收集后经雨水管道排至室外建筑散水。

5.8.5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雨水排放系统,屋面雨水由雨水斗收集后经雨水管道排至室外建筑散水。

5.8.6室内雨水管道采用螺旋排水立管,粘接连接。

管道工作压力为1.0MPa。

5.8.7地下和消防电梯排水集水坑,由潜污泵提升后间接排到室外检查井5.8.8消防电梯排水潜污泵采用65QW42-10-2.2型,Q=42m3/h,H=10m,N=2.2kW车库集水坑污水泵采用50WQ10-10-1.0型,Q=10m 3/h,H=10m,N=1.0kW5.9 室内消防工程设计:5.9.1因本建筑为一类建筑,地下为一层的I类停车库,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5版)及《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规范》(GB50067-97)规定:室内消防用水量20L/S,室外消防用水量15L/S;地下车库室内消防用水量10L/S,室外消防用水量20L/S;故本工程按其最大用水量确定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其室内消防用水量20L/S,室外消防用水量20L/S;火灾延续时间取两小时。

某设计院方案设计说明书文本

某设计院方案设计说明书文本

xxx大厦方案设计说明第一篇设计总说明一、概况:1.1工程名称:xxx大厦1.2建设单位:xxx市x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2工程地点:xxx大道。

1.3工程规模:总建筑面积12400.16平方米1.4建筑高度:60.0米1.5建筑性质:商业住宅楼1.6建筑层数:17+1层1.7地下室层数:一层二、设计依据:2.1梧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2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其资料。

2.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2.4《民用建筑设计通规》(GB850352-2005)2.5《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2.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2.7《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2.8国家、广西省及梧州市相关规范规定三、工程概述:3.1建筑工程等级:二级3.2耐火等级:二级3.3抗震设防烈度:六度3.4地下工程防水等级:Ⅱ级。

3.5 种植屋面工程防水等级:I级四、工程的规模、项目组成及设计范围4.1工程规模及项目组成: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梧州地区岑溪市桂北环大道南侧,位于岑溪市第二中学南侧,新城农机汽车城东南侧,岑溪市体育中学西侧。

该地块交通十分便利,北环大道是岑溪市主要干道,于玉梧大道、义州大道相接,是岑溪市战略发展规划的重点区域。

基地地势平坦,无明显高差。

规划净用地面积903.28平方米。

此次开发建设一栋17层商住楼,地下一层车库。

建筑类别均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楼屋面防水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4.2承担设计范围本方案设计范围:总图、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消防等专业的方案设计五、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单位数值备注规划总用地面积㎡1855.32总建筑面积㎡12400.16 其中计容建筑面积㎡11131.92不计容建筑面积㎡1268.24 地下室及阳台新建地上建筑面积㎡11581.56其中商业㎡2303.28住宅㎡9278.28管理用房㎡17.76地下㎡818.60不计容积率建筑基底总面积㎡742.00密度% 40.00容积率 6.00绿地率10.05总户数户112非机动车停车位辆105机动车停车位辆10第二篇规划设计说明一、设计指导思想1、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环境与建筑的共存与融合,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建设生态型居住型环境为目标,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商住空间。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范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目的
本毕业设计旨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实践,通过设计、实施和总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设计内容
本毕业设计选取了《XXX》作为设计研究的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设计和分析,最终得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设计方法
本毕业设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数学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以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四、设计步骤
1. 调研阶段: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2. 研究阶段: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获取更多的数据和信息;
3. 实施阶段:根据前期研究,进行设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4. 总结阶段:在设计实施完成后,对设计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五、设计意义
本毕业设计的完成将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同时为相关专业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

六、结语
通过本毕业设计的完成,相信学生们将会收获满满,不仅在知识上有所提升,更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希望学生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继续不断地努力和创新,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筑设计说明(最全)

建筑设计说明(最全)

建筑设计说明总则受建设单位的委托,由我院负责建设学校项目的初步设计,并编制本工程的初步设计文本。

工程概况(1)建设地点:建设单位;(2)项目名称:建设学校项目;(3)设计阶段:初步设计。

(4)总建筑面积:66249.41平方米;1新建建筑部分:总建筑面积58844.91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58844.91平方米;占地面积:59978.51平方米;2保留建筑部分:总建筑面积518804.50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556704.50平方米;占地面积:767549.35平方米;(5)设计年限:50年;(6)新建建筑物概况:新建建筑物一览表建筑名称层数总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高度(m)结构形式建筑性质耐火等级屋面防水综合教学楼458896.4851395.5417.45框架结构多层公共建筑二级一级宿舍楼556489.2251023.7611.75框架结构多层公共建筑二级一级发电机房15300.21559.21 4.85框架结构单层公共建筑二级一级主要依据文件﹑法规1.建设单位提供的本项目建设用地红线图、宗地图、相关审批文件等;2.相关会议纪要,建设方意见及来往文件;3.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政策批复文件;4.现行的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55001-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51408-2021《建筑隔震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360-2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建筑工程抗浮技术标准》JGJ476-2019《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20G329-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22G101-1~3《建筑隔震构造详图》22G610-1《建筑隔震构造图集》滇20G9-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版《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范》(CECS126:2001)《橡胶支座第1部分:隔震橡胶支座试验方法》(ISO22762-1:2005,MOD)《橡胶支座第3部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GB.20688.3-2006)《建筑隔震工程专用标识技术规程》DB53/T-70-2015《建筑工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性能要求和检验标准》(DBJ53/-T-47-2020)《建筑工程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施工及验收标准》(DBJ53/-T-48-2020)《建筑隔震橡胶支座》JG/T118-2018《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44号)《云南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条例》《云南省隔震减震建筑工程促进规定》(第202号)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明确隔震减震建筑工程有关问题的通知(云建震2017-294号)《云南省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试行)》云建震〔2020〕178号项目区位、地质、气候条件区位九乡,隶属于自治县,地处自治县中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7公里,东向、东南向与相邻,南向与相连,西向与毗邻,北向与接壤。

建筑报建方案设计说明文本

建筑报建方案设计说明文本

建筑报建方案设计说明文本建筑报建方案设计说明文本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本方案是针对某地区开展的建筑项目,旨在满足该地区市政建设的需求,并为当地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生活环境。

本项目的目标是设计、建造一座具有现代化设施和功能的建筑,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为该地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项目规模和布局本项目的总规模为XXXX平方米,包括主要建筑物、附属建筑物和相关设施。

建筑物的布局将充分考虑到功能性和美观性,并遵循规划要求和环境保护原则。

建筑物将分为多个区域,包括办公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三、项目设计理念和特点本项目的设计理念是立足于现代化建筑理念和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和舒适度。

在建筑物的外观设计上,我们将以简洁、现代、大气的风格为主,结合当地特色,呈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同时,在内部空间的设计上,我们将注重流线性和舒适度,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体验。

四、项目主要技术指标1. 结构材料:建筑物的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建筑面积比例:建筑物的营业面积占总面积的80%,非营业面积占总面积的20%。

3. 绿化率:建筑物周边地区将按照绿化要求进行绿化工作,绿化率不低于30%。

4. 功能分区比例:办公区占总面积的40%,商业区占总面积的30%,公共服务区占总面积的30%。

五、项目进度和费用预算本项目的预计工期为X年,具体的施工进度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项目的总投资额预计为XXXX万元,包括土地购置、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设备购置等各个方面的费用。

六、项目管理和运营计划在项目的施工阶段,我们将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施工管理,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质量和安全监控。

在项目竣工后,我们将组建专业团队进行建筑物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并提供相关的服务。

七、风险和风险应对策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如资金风险、技术风险等。

我们将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加强资金管理、优化技术方案等,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设计说明范文

设计说明范文

设计说明范文
《设计说明》
尊敬的用户:
您好!感谢您选择我们的产品。

为了更好地满足您的需求,我们特此提供使用说明,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使用我们的产品。

首先,我们的产品采用了最新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具有出色的性能和品质。

在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建议您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

另外,在使用产品时请注意避免不当操作或者使用场景,避免产品受到损坏。

其次,我们的产品设计简约大方,外观精致,操作简单方便。

我们特别设计了人性化的操作界面,让您能够轻松上手,快速掌握产品的使用方法。

另外,产品还配备了全面的保护措施,保证您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最后,我们秉承“用户至上,品质第一”的宗旨,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服务。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或者对产品有任何建议和意见,都可以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我们将竭诚为您解决问题,并提供最满意的解决方案。

再次感谢您选择我们的产品,希望我们的产品能够为您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快乐。

祝您生活愉快!
谨启
尊敬的用户服务部. 【设计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目区位介绍
1城市简介
该项目位于江苏盐城建湖县,建湖县地处黄海之滨,背倚苏北平原,素有“水乡明珠”之美称。

建湖县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同时也是全国文明县城。

建湖县地处苏中里下河地区腹部,是著名的杂技之乡、淮剧之乡。

新长铁路、盐徐高速公路、建阜高速公路从境内通过。

2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
1)自然地理
建湖县地处淮河下游,是里下河地区的腹部洼地。

境内沟河纵横,水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降水量大,水域广阔,具有丰富的的地下水资源。

2)历史人文
这里不仅山清水秀,更是人杰地灵,这里不仅是历代文人谈经论道,隐逸山林的场所,也是淮剧的诞生地和著名的杂技之乡。

3项目优势
1)区位交通优势——建湖县位于长江三角洲区域,拥有巨大的经济市场与便利的交通优势。

在这里,铁路公路水路成为一个完整的交通体系。

2)市场需求优势——因建湖中心公园附近密集大量的商业楼,居民街,办公区,将会有大量的有人来此游玩休息,建湖县将建成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园。

3)政策优势——随着时代的进步,政府与市民越来越注重城市人居环境,建湖中心公园将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

由此,建湖中心公园的开发将充分发挥所得到的各种优势,因地制宜出一个可供市民休闲娱乐的放松的地方,力求达到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

二定位设计目标
依据城市定位的发展方向评估,此项目主要定位取向是针对市区发展要求改造成为城市中心区的城市居民休闲活动区域,根据其规模,旅游形态与功能等多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并充分考虑配合城市环境利用与保护。

使其成为当地颇具规模的市政形象休闲区域,以增进地方繁荣,发展旅游业,同时提供市民生活休憩的场所。

因此在设计规划时,拟定下列目标:
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及地方人文特色,用设计规划手段来配合特殊地域环境。

2)提供高品质的都市开放空间,并预留未来朝国际化发展的设计空间。

3)配合物理条件,采用合理且可行性高的绿化栽植方式。

4)全面采用现代的设计理念与手法,并结合当地的文化特征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

三设计过程
1场地现状分析
场地大小为2.2公顷,场地内部基本为平地,基本无高差,但考虑到人们视线景观的需求,所以可在场地内部设置局部的微地形来增加景观视觉的变化性。

场地内部原先有一个水塘,在进行地形处理的时候,保留水塘称为一个游人戏水的地方。

2.场地周边环境分析
场地南为服装公司,所以不设出入口。

北面与东面为居住区,考虑到公园建成后将会有大量的居民来此休闲娱乐,所以开设多个出入口且呈开放式入口。

场地西面为商业街,考虑到商业街有人会有休息的需要所以在西面也设置了开放性入口。

四、规划目标(公园性质)
根据上述分析,本规划将建湖公园定性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反映城市和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览的城市开放空间。

五、规划原则
1、场地性原则:体现场地的原有的内涵和特色。

2、功能性原则:满足市民休闲、娱乐、游览的需求。

3、生态原则:强调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

4、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减少工程量,考虑公园的
经济效益。

六总体规划思想
由于建湖县是一个著名的“鱼米之乡”,所以整个公园格局采用一种类似于田地的几何布局方式。

分区内部采用灵动的曲线设计,象征建湖是杂技和淮剧的发源地。

七、总体布局
1、功能结构
根据周围的人群使用时间及年龄结构的不同来设置功能分区。

考虑到周围有居住区分布,所以老人小孩会是白天重要的频繁的活动人群,所以在靠近居住区的地方设置了老人与小孩的活动场所。

中年人基本上是以傍晚散步闲坐为活动方式,所以设置了流线型的园林小路,还有许多休息平台。

青年人主要为动的活动场所,所以在靠近水塘的地方设置一个广场,既满足青年人的活动场所需求也作为入口集散处的硬性需求。

2、景观和空间格局
公园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来解决“通过”与“停留”的矛盾,用喷泉水池广场,纵横的道路,高低的台阶,绵延的微地形来表现“动”的空间,用休息平台,文化景墙,植物种植来表现“静”的空间。

两种不同的空间满足了不同的使用群体,满足不同的社会需求。

3、景观视觉分析
横向上,在景观视觉的“收”与“放”中,采用“开放”与“闭合”来达到游人视觉的变化,以达到给游人不同的心理体验的目的。

比如在公园的入口处采用开放的空间,给有人一种视线开阔的心里体验;而在公园内部采用植物围合,景墙塑造的方式来达到有人视线收缩的目的,从而给游人一种不同的体验。

竖向上,采用局部的微地形,植物的高低不同种植,台阶的升高,给游人在竖向视觉的高低起伏体验。

4、道路系统规划
主干道:因考虑到周围人群有穿越捷径的需求,所以在小区与商场间设置一条主干道五米,满足市民上下班穿越的实际需求。

同时在南北方向上为了给形式上的一个呼应,所以采用平行与周边地形的道路,从而将场地分为四块。

曲线游步道:因考虑到游人散步的需求,所以曲线型的道路设置在了两边,并用植物围合,给人营造一种林间安静的氛围。

5、种植规划
采用南方树种如银杏,乌桕,无患子,广玉兰,金叶女贞,八角金盘红叶牡丹等乔木灌木结合的方式种植。

对周围不好的景物进行屏蔽,如旁边的服装厂楼房等采用密集的植物对其进行遮蔽。

6水域规划——可持续理念
由于建湖区降雨充沛,设计时保留了原有的大面积水域,补充景观元素的同时也作为收集雨水防洪防涝的的作用,利用水塘中的
水进行灌溉植物,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