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房工艺与设备设计说明书
锅炉房设计总说明

【第二部分】锅炉房设计总说明一、锅炉房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5、《锅炉房设计规范》 GB 50041-20086、甲方审定的设计方案。
(二)、设计概述:1、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76.23平方米,基底面积176.23平方米,为2T的热水锅炉。
建筑层数为一层钢结构,高度6.15米。
2、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场地为二类,环境类别一类,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丙类。
3、设计使用年限为二十五年,设计地震基本烈度为八度,地震加速度0.2g,地震分组为三组。
4、主体结构选型为钢结构。
岩棉夹心彩钢板屋面、岩棉夹心彩钢板墙体。
(三)、屋面工程1、型钢屋架及钢梁钢檩条采用现场焊制.屋面板为100厚蓝色岩棉夹心彩钢板。
心彩钢板屋面建筑构造见 01J925-1屋面紧固件连接详图 01J925-1-12-14屋面檐口详图 01J925-1-21屋面屋脊详图 01J925-1-262、本工程防水等级三级,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
(四)、门窗工程1、门窗玻璃的选用遵照《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委<2003>及地方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2、门窗尺寸表示洞口尺寸,门窗加工尺寸要按照装修面厚度由承建商予以调整。
3、门窗选料、颜色、玻璃见“门窗表”附注。
4、窗户选用铝合金推拉窗中空玻璃(6+12+6)组合窗(五)、建筑节能设计1、建筑外墙保温做法选用甘肃省<建筑外墙保温节能构造图集>DBJT25-89-2001(001J-107),保温验收材料选用岩棉夹心彩钢板,墙体保温做法见甘2001J204-57-2。
2、屋面采用100厚岩棉夹心彩钢板,外墙120厚采用岩棉夹心彩钢板。
二、锅炉房结构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主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0.45s。
锅炉房工艺与设备设计说明书

本设计为哈尔滨某场锅炉设计。
从锅炉房的设计原则出发,即遵守规范、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保护环境。
根据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所给的原始资料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仔细的完成本次课程设计。
本次锅炉房设计,因用于工厂的生产、生活和采暖,故设计的锅炉形式为蒸汽锅炉,使用燃料为Ⅲ类无烟煤,选用3台SZL4-1.25-WⅢ型锅炉以满足设计计算出的全年热负荷31800.1t/年,该设计严格按照《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本说明书系统地阐述了锅炉房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计算过程,设有水处理系统,分别对给水进行除氧、软化等工序进行设计计算,在对排污率进行计算时,采用碱和盐两种方法计算,取其最大值10.6%,还设有汽水系统、引送风系统等,同时对所用燃料进行校核计算,根据该燃料的具体成分,设计相应的燃烧、排污、出渣设备。
在设计计算之后的设备选择中,秉持经济节约的原则,在参考资料中也是选用的与计算匹配,与实际符合的设备,不留有一点浪费。
本设计说明书共分为六大章节,以图表结合的形式,使每一章的数据资料能系统、明了的展现给读者。
一.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3)二.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及计算 (6)三.汽水系统的确定及其设备选择计算 (13)四.送、引风系统的设计 (17)五.运煤除灰方法的选择 (23)六.锅炉房设备明细表 (26)参考文献 (27)小结 (28)一.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1.热负荷计算热负荷计算的目的是求出锅炉房的计算热负荷、平均热负荷和全年热负荷,作为锅炉设备选择的依据。
(1)计算热负荷 锅炉房最大计算热负荷Q max 是选择锅炉房的主要依据,可根据各项原始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锅炉房自耗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由下式求得: Q max =K 0(K 1Q 1+K 2Q 2+K 3Q 3+K 4Q 4)+Q 5 t/h 式中Q 1,Q 2,Q 3,Q 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最大热负荷,t/h ,由设计资料提供;Q 5——锅炉房除氧用热,t/h ;K 1, K 2, K 3, K 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负荷同时使用系数; K 0——锅炉房自耗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取K 0为1.15。
锅炉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节能减排要求,采用了高效 燃烧器、余热回收装置等节能设备,降低了锅炉 房的能耗和排放。
存在问题和挑战分析
设备投资成本较高
为了实现高效的节能减排效果,选用了一些高性能的设备,导致 设备投资成本较高。
运行维护难度较大
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控制系统和节能减排设备,对运行维护人员的 专业技能要求较高。
实施方法
通过CAD等设计软件进 行布局规划,结合现场 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
化。
空间优化策略与技巧
01
02
03
04
设备紧凑化
选用体积小、效率高的锅炉设 备,减少占地面积。
空间立体化
充分利用锅炉房的垂直空间, 进行设备的上下叠放或吊装。
管道优化
合理规划管道走向和连接方式 ,减少管道占用空间。
采光与通风
多元化能源利用
未来锅炉房将更加注重多元化能源利用,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 源的利用,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THANK YOU
应急预案制定流程和内容要求
01
内容要求
02
明确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包括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
技术支持等。
阐述应急资源调查与评估情况,包括应急队伍、装备、物资、
03
场所等资源的配置情况。
应急预案制定流程和内容要求
制定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包括报警 、疏散、救援、医疗救护等方面的要 求。
明确后期处置和恢复重建的要求,包 括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追究、 经验总结等方面的内容。
辅助设备配置方案
水处理设备
为保证锅炉水质,需配置水处理 设备,包括软化器、除氧器等。
燃料供应设备
根据燃料类型,配置相应的燃料 供应设备,如煤斗、油罐、燃气
锅炉房设计说明书12

课程设计课设名称:变配电所课程设计系: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化班级:电智061 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教授2009年6 月 4日课程设计说明书课设名称:变配电所课程设计系: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化班级:电智061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教授2009年6 月 4日目录第一章任务书一、工程概况 (1)二、配电系统 (1)三、照明配电概括 (1)四、动力配电概况 (1)第二章动力工程设计第一节方案的确定及动力介绍 (1)一、方案的确定 (1)二、动力介绍 (1)三、设备的选择 (2)第二节锅炉房动力计算书 (3)第三章照明工程设计第一节方案的确定 (5)第二节光源的选择 (5)第三节照明器的布置 (5)第四节照明线路 (5)一、照明线路的一般要求 (5)二、照明线路的基本形式 (6)第五节照度计算 (6)一、照度标准 (6)二、照明种类 (6)三、照度确定 (6)四、开关和插座的选择 (9)五、照明配电负荷计算表 (9)六、导线的选择 (9)七、照明器的安装 (10)第四章防雷接地工程的设计第一节防雷设计 (11)第一节接地设计 (11)参考文献 (12)设计题目:某锅炉房供配电系统设计第一章任务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是给两台2.8MW和2.1MW的供暖锅炉锅炉房的动力,照明工程的配电。
其中,锅炉房是30×6×5米单层建筑(各房间大小如建筑底图),内放置两台常压锅炉和三台循环水泵,其中两台常压锅炉根据工艺要求各配备一台5.5kW的电动机供给鼓风机,三台循环水泵各配备一台37kW的电动机,两台盐泵各配置一台4kW的电动机。
防雷设计按三类防雷考虑。
二、配电系统1、本工程中锅炉房对电力的供应没有特殊的要求,属于三级负荷,所以按三级负荷供电。
电源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交流电源,中性线做重复接地,并分为N、PE(中性线)即TN-C-S 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锅炉房课程设计说明书

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一、设计任务 (3)1.1 工程概况 (3)1.2 设计内容 (3)二、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始资料 (3)2.1设计依据 (3)2.2设计原始资料 (3)1、各生产线耗汽量及其介质参数(总热负荷:40.5 t/h) (4)燃料热值:35.53MJ/Nm3 (4)3、水质资料 (4)三、设计内容 (4)1. 锅炉总容量计算 (4)2. 锅炉类型及台数的选择和确定。
(6)3. 锅炉房送风及排烟系统 (6)4. 锅炉给水设备及水处理 (7)5. 燃气管道系统的计算 (9)(1)燃气管道的直径 (9)6. 主蒸汽管径计算 (12)7. 锅炉房主要设备表 (13)相关设备选择请自行网上查阅相关设备样本,进行设备容量及尺寸选择。
(13)参考文献: (13)一、设计任务1.1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某燃气热水锅炉房工艺设计(2)地理位置:安徽省马鞍山市,东经118.48°,北纬31.56°1.2 设计内容(1)燃烧计算(2)风机选型(3)烟囱计算(4)排污系统设计(5)主蒸汽管道相关计算二、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始资料2.1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2012)《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工业锅炉水质》(GBT 1576-2008)《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2006)《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 50316-2000)(2008年版) 《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2.2设计原始资料1、各生产线耗汽量及其介质参数(总热负荷:40.5 t/h)2、燃气资料燃料热值:35.53MJ/Nm33、水质资料原水质资料如下:总硬度:5.2mmol/L;碳酸盐硬度:5.5mmol/L;非碳酸盐硬度:0.3mmol/L;总碱度:2.1mmol/L;溶解氧:5.8mg/L;PH值:7.0;含盐量:259mg/L。
锅炉设计说明书

锅炉设计说明书锅炉和锅炉房⼯艺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某⼚3×4t/h蒸汽锅炉房⼯艺设计起⽌⽇期:2008 年 5 ⽉26 ⽇⾄2008 年6 ⽉1 ⽇学⽣姓名某某某班级建环103学号12成绩空指导教师(签字) 空⼟⽊⼯程学院年⽉⽇⽬录1 设计概况 (1)2 原始资料................................................................................ .. (1)2.1 热负荷资料 (1)2.2 煤质资料 (1)2.3 ⽔源资料 (1)2.4 ⽓象资料 (1)2.5 其它资料 (2)3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择 (2)3.1 热负荷计算 (2)3.2 锅炉型号与台数的确定 (4)4 给⽔及⽔处理设备 (4)4.1 给⽔设备的选择...................................................................... . (4)4.2⽔处理系统设计及设备选择 (5)5 汽⽔系统主要管道管径的确定 (8)5.1锅炉房最⼤的⽤⽔量及⾃来⽔总管管径的计算 (8)5.2与离⼦交换器相接的各管管径的确定 (8)5.3给⽔管管径的确定 (8)5.4蒸汽管管径的确定 (9)6分汽缸的选⽤ (9)6.1分汽缸的直径的确定 (9)6.2分汽缸筒体长度的确定 (9)7 送、引风系统的设备选择计算 (10)7.1锅炉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10)7.2理论空⽓量和理论烟⽓量 (10)7.3送风机的选择计算 (10)7.4引风机的选择计算 (11)7.5烟⽓除尘设备的选择 (12)7.6烟囱设计计算 (12)8 燃料供应及灰渣清除系统 (13)8.1燃料供应系统 (13)8.2灰渣清除系统 (14)8.3煤场和灰渣场⾯积的确定 (14)9 锅炉房布置 (15)附表1 锅炉房⼈员的编制 (18)附表2锅炉房主要设备表 (18)设计⼩结 (20)参考⽂献 (21)摘要本设计为⼀某⼚的锅炉房设计,采⽤蒸汽锅炉,为⽣产、⽣活和通风⽣产饱和蒸汽。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说明书

锅炉房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名称:空调冷热源课程设计——热源专业班级:建环1301班学生姓名:王金良学号: 201314910202指导教师:陈真真课程设计地点: 32331课程设计时间: 2017.1. 1至2017.1.13《锅炉房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任务书(分组序号04)一.题目××工厂供热锅炉房工艺设计二.设计概况该锅炉房为厂内新建锅炉房,要求向工厂办公区、宿舍区及附属住宅区有关建筑物供95/70℃热水。
整个热网采用补水泵定压系统,系统用户与锅炉房最高相对标高为18米;供热外网共分三个区,采暖面积共7.9万平米。
1.办公区(包括所有教师宿舍楼,共2.1万平米)距锅炉房最远平面距离为1200米。
2.宿舍区(位于厂内,共2.5万平米)距锅炉房最远平面距离为800米。
3.附属住宅区(工厂家属院,共3.3万平米)距锅炉房最远平面距离为1700米。
三.设计要求1.要求锅炉房按上述区域分区供暖2.锅炉房内设置独立水处理系统3.锅炉房集中补水四.原始资料1.煤质资料:元素分析成分:W y=10.9% A y=24.0% S y=0.8% C y=58.0% H y=2.5% N y=0.8% O y=3.0%可燃基挥发分10.5%,应用基低位发热量Q dw y=20977kJ/㎏。
2.水质资料锅炉房用水为城市自来水网,其水质化验结果为:H=5.2mmol/L H R=1.9mmol/L H ft=3.3mmol/LA=1.9mmol/L PH=7.5供水压力为0.35MPa溶解固形物=430mg/L3.最不利用户阻力取值为0.03MPa4.气象资料(查资料)五.设计内容1.确定锅炉型号、容量及台数。
2.循环水泵及补水泵型号、流量、扬程。
3.分水缸的选择设计计算。
4.水处理设备选择计算。
5.锅炉房主要工艺管道设计计算和布置。
6.锅炉房烟道、烟囱的确定。
7.除污器、除尘器等其它辅助设备的选择。
设计说明书-《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

《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热能与动力工程系空调制冷专业姓名:学号:目录第1章原始资料 (5)1.1 热负荷资料 (5)1.2 煤质资料 (5)1.3 水质资料 (5)1.4 气象与地质资料 (6)1.5 工作班次 (6)第2章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7)2.1 热负荷计算 (7)2.1.1 计算热负荷 (7)2.1.2 平均热负荷 (7)2.1.3 全年热负荷 (7)2.2 锅炉台数确定原则 (8)2.3 锅炉类型的选择 (9)2.3.1 应能满足供热介质参量的要求 (9)2.3.2 应能有效地燃烧所采用的燃料 (9)2.3.3 其它 (9)第3章燃烧热平衡计算 (11)3.1 燃烧过程中烟道各处过量空气系数及各受热面的漏风系数 (11)3.2 理论、实际空气量及理论、实际烟气量计算 (11)3.3 各受热面烟道中的烟气特性 (12)3.4 烟气温焓表 (13)3.5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13)第四章炉膛热力计算及尺寸确定第五章对流受热面热力计算及尺寸确定第4章耗水量计算及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15)4.1 耗水量的计算 (15)4.2 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15)4.2.1 蒸汽锅炉对水质的要求 (15)4.2.2 水质处理方案的确定 (16)4.2.3 钠离子交换器计算 (18)4.2.4 软化水箱的体积计算及选型 (20)4.2.5 再生液制备系统及计算 (21)4.2.6 除氧方式的选择及计算 (22)4.2.7 锅炉排污计算及设备选择 (23)4.3 水泵的选择 (26)4.3.1 选择水泵时应考虑因素 (26)4.3.2 选择给水泵台数和容量的规则 (27)4.3.3 给水泵的型号 (27)4.3.4 除氧水泵的型号 (28)4.3.5 盐液泵的型号 (28)第5章送引风系统设备的选择计算 (29)5.1 送引风设计要求 (29)5.2 风烟道设计要点 (29)5.3 送风系统的设计 (30)5.3.1 送风机的风量计算及选型 (30)5.3.2 风道断面的确定 (31)5.3.3 风道阻力的计算 (31)5.4 引风系统的设计 (34)5.4.1 排烟量设计计算及引风机的选型 (34)5.4.2 烟囱的计算 (34)5.4.3 烟道布置及其断面尺寸的确定 (35)5.4.4 烟道阻力计算 (37)第6章除尘设备的选择 (40)6.1 除尘设备的选择 (40)6.2 锅炉大气污染烟尘排放量计算 (40)6.2.1 锅炉烟尘排放量和排放浓度的计算 (40)6.2.2 锅炉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计算 (41)第7章运煤除渣系统的设计 (43)7.1 运煤系统重要性 (43)7.2 运煤系统的设计计算 (43)7.2.1 锅炉房年耗煤量 (43)7.2.2 锅炉房小时最大耗煤量 (43)7.2.3 锅炉房最冷月昼夜耗煤量 (43)7.2.4 锅炉房最冷月耗煤量 (44)7.3 运煤系统的选择 (44)7.3.1 埋刮板输送机的选择 (44)7.3.2 炉前储煤斗体积 (45)7.3.3 煤场面积的计算 (45)7.3.4 运煤系统附属设备的选择 (46)7.4 除渣系统的设计计算 (47)7.4.1 灰渣总量计算 (47)7.4.2 灰渣场面积 (48)7.4.3 灰渣斗体积计算 (48)第8章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 (49)8.1 热工检测 (49)8.2 热工控制 (50)第9章锅炉房的工艺布置说明 (52)9.1 锅炉房建筑 (52)9.1.1 锅炉房建筑的组成 (52)9.1.2 锅炉房建筑的布置形式 (52)9.2 锅炉房设备布置 (52)参考文献 (53)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本设计为哈尔滨某场锅炉设计。
从锅炉房的设计原则出发,即遵守规范、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保护环境。
根据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所给的原始资料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仔细的完成本次课程设计。
本次锅炉房设计,因用于工厂的生产、生活和采暖,故设计的锅炉形式为蒸汽锅炉,使用燃料为Ⅲ类无烟煤,选用3台SZL4-1.25-WⅢ型锅炉以满足设计计算出的全年热负荷31800.1t/年,该设计严格按照《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本说明书系统地阐述了锅炉房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计算过程,设有水处理系统,分别对给水进行除氧、软化等工序进行设计计算,在对排污率进行计算时,采用碱和盐两种方法计算,取其最大值10.6%,还设有汽水系统、引送风系统等,同时对所用燃料进行校核计算,根据该燃料的具体成分,设计相应的燃烧、排污、出渣设备。
在设计计算之后的设备选择中,秉持经济节约的原则,在参考资料中也是选用的与计算匹配,与实际符合的设备,不留有一点浪费。
本设计说明书共分为六大章节,以图表结合的形式,使每一章的数据资料能系统、明了的展现给读者。
目录一.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3)二.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及计算 (6)三.汽水系统的确定及其设备选择计算 (13)四.送、引风系统的设计 (17)五.运煤除灰方法的选择 (23)六.锅炉房设备明细表 (26)参考文献 (27)小结 (28)一.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1.热负荷计算热负荷计算的目的是求出锅炉房的计算热负荷、平均热负荷和全年热负荷,作为锅炉设备选择的依据。
(1)计算热负荷 锅炉房最大计算热负荷Q max 是选择锅炉房的主要依据,可根据各项原始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锅炉房自耗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由下式求得: Q max =K 0(K 1Q 1+K 2Q 2+K 3Q 3+K 4Q 4)+Q 5 t/h 式中Q 1,Q 2,Q 3,Q 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最大热负荷,t/h ,由设计资料提供; Q 5——锅炉房除氧用热,t/h ;K 1, K 2, K 3, K 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负荷同时使用系数; K 0——锅炉房自耗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取K 0为1.15。
其中Q 1为3.52 t/h Q 2不考虑 Q 3为7.3 t/h Q 4为0.5 t/h K 1为1.0 K 3为0.8 K 4为0.5 代入计算采暖季: ()05.115.05.03.78.052.3115.1max =⨯+⨯+⨯=Q t/h 非采暖季: 00.75.05.03.78.015.1max=⨯+⨯=)(Qt/h(2)平均热负荷 采暖通风平均热负荷pj i Q 根据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计算: i wn pj n pji Q t t t t Q --=t/h式中Q i ——采暖或通风最大热负荷,t/h ; t n ——采暖房间室内计算温度,℃;t w ——采暖期采暖或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t pj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其中Q i 为3.52 t/h t n 为18℃ t w 为-24.1℃ t pj 为-9.9℃ 代入计算2.3352.324.1189.918=⨯++=pji Q t/h采暖季: 21.72.06.333.215.1=++=)(pjiQ t/h非采暖季: 37.42.06.315.1=+=)(pji Q t/h (3)全年热负荷 这是计算全年燃料消耗量的依据,也是技术经济比较的一个依据。
全年热负荷D 0可根据平均热负荷和全年使用小时数按下式计算:)max54321001)((QQ D D D D K D ++++= t/年 式中D 1,D 2,D 3,D 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的全年热负荷,t/年; Q 5/Q max ——除氧用热系数。
其中 D 1,D 2,D 3,D 4分别可用以下公式计算求得:[]fpj Q S SQ n D 1111-38)(+= t/年 pjSQ n D 2228= t/年pj3338SQ n D = t/年pj SQ n D 4348= t/年式中n 1,n 2,n 3——分别为采暖、通风天数和全年工作天数; S ——每昼夜工作班数;pj pj pj pj Q Q Q Q 4321,,,——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及生活的平均热负荷,t/h ; Q 1f ——非工作班时保温用热负荷,t/h ;取Q 1f =0t/h 算出[]27.90478.12-333.22175821=⨯+⨯⨯⨯=+)(D D t/年 6.176256.3230683=⨯⨯⨯=D t/年 2.9792.0230684=⨯⨯⨯=D t /年11.3180012.9796.1762527.904715.10=⨯++⨯=)(D t/年2.锅炉型号和台数选择锅炉型号和台数根据锅炉房热负荷、介质、参数和燃料种类等因素选择,并应考虑技术经济方面的合理性,使锅炉房在冬、夏季均能达到经济可靠运行。
(1)设计方案方案一:选用2台6t/h 的工业蒸汽锅炉因为该厂全年工作306天,除去国家法定节假日,剩下的时间可用于锅炉的检修工作,故不需设置备用锅炉。
6t/h 的锅炉其额定蒸汽压力为1.0MPa ,额定蒸汽温度为饱和。
方案二:选用3台4t/h 的工业蒸汽锅炉因为该厂全年工作306天,除去国家法定节假日,剩下的时间可用于锅炉的检修工作,故不需设置备用锅炉。
4t/h 的锅炉额定蒸汽压力为1.25MPa ,额定温度为饱和。
两种方案比较,因为该厂用汽参数最大为0.5MPa ,且在非采暖季时锅炉只需运行3台,比方案一仍需运行2台更加经济,故选择与其接近的方案二。
(2)燃料种类确定及校核已知:V daf =7.85%>6.5%,Q net,v,ar =24420KJ/kg >21MJ/kg ,所以该煤属于Ⅲ类无烟煤。
用门捷列夫公式计算Q net,v,ar 并校核:ar ar ar ar ar ar v net M S O H C Q 25)(1091030339,,---+= 825-51.0-91.3109-2.64103065.65339⨯⨯⨯+⨯=)( 4482.082= KJ/kg 校核A d =19.02%/0.92=22.67%〈25%,ΔQ net,v,ar =24420-24482.08=-600KJ/kg <600KJ/kg故煤质资料正确。
(3)锅炉型号及台数根据计算热负荷的大小和燃料特性决定锅炉型号,并考虑负荷变化和锅炉房发展的需要。
由设计热负荷及相关规范规定,选择使用3台额定蒸发量为4t/h 的工业蒸汽锅炉,其工作压力为1.25MPa ,额定蒸汽温度为饱和。
选择锅炉本体形式为SZ 型因为燃料使用的是Ⅲ类无烟煤,锅炉蒸发量为4t/h ,所以燃烧设备选择链条炉排。
故锅炉所选型号为SZL4-1.25-W Ⅲ型。
二.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及计算锅炉房用水一般来自城市或厂区供水管网,水质已经过一定的处理。
锅炉房水处理任务通常是软化和除氧,某些情况下也需要除碱或部分除盐。
1.水质资料硬度 L mmol G H z /5.301357.04.8514.851=⨯=︒= 碱度 L mmol G A z /1.899357.05.325.32=⨯=︒=2.排污率及相对碱度的计算由于锅炉水处理任务的确定(如补给水是否采取除碱措施)需根据锅炉排污率和炉水相对碱度的大小进行,因此在确定任务前应先算出次二量。
(1)锅炉排污率计算a.按碱度:假设采暖季排污率P 1=5.6%,非采暖季排污率P 1’=7.5%。
锅炉房总给水量: )(ls pw gs P P D G ++=1 t/h 式中D ——锅炉房总额定蒸发量,D=12t/h ; P pw ——排污率,%;P ls ——给水管路的漏损率,0.5%。
采暖季:73.12%)5.0%6.51(12=++⨯=gs G t/h非采暖季:64.8%)5.0%5.71(8=++⨯=gs G t/h 凝结水总回收量:3331211)(h h hs Q K Q Q K G αα++=式中αh1、αh3——分别为采暖和生产回水率, αh1=95%,αh3=40%。
采暖季:68.54.03.78.095.052.30.1=⨯⨯+⨯⨯=hs G t/h非采暖季:34.24.03.78.0=⨯⨯=hs G t/h 补给水量:hs gs bs G G G -= t/h采暖季:05.768.573.12=-=bs G t/h 非采暖季:3.634.264.8=-=bs G t/h 计算排污率: %100%100⨯-=⨯-=bsb g bsb gsg gs A A A A A A P αα式中A gs ——给水碱度,A gs =αb A bs ,mmol/L ;A g ——锅水允许碱度,6~26mmol/L ,取A g =20mmol/L ; A bs ——补给水碱度,A bs =2.50mmol/L ;αb ——补给水率,%100⨯=gsbsb G G α。
采暖季:%5.589.173.1205.7-2089.173.1205.7=⨯⨯=P 非采暖季:%4.789.168.83.6-2089.168.83.6=⨯⨯=P 检验采暖季:3%%9.1%1005.55.6-5.5%100-1<=⨯=⨯P P P 非采暖季:3%%9.1%1004.75.7-4.7%100-'1<=⨯=⨯P P P 故上述计算有效。
b.按含盐量计算排污率采暖季:假设排污率P 2=7.2%,则92.12%)5.0%2.71(12=++⨯=gs G t/h68.54.03.78.095.052.30.1=⨯⨯+⨯⨯=hs G t/h 24.768.5-92.12==bs G t/h 计算排污率:取含盐量标准值为3500mg/L%4.743092.1224.7-350043092.1224.7=⨯⨯=P 检验%3%7.2%1004.72.74.7%100-2<=⨯-=⨯P P P 非采暖季:假设排污率P 2’=9.6%,则8.8%)5.0%6.91(8=++⨯=gs G t/h 34.24.03.78.0=⨯⨯=hs G t/h 46.62.34-8.8==bs G t/h 计算排污率:%8.94308.846.6-35004308.846.6=⨯⨯=P 检验%3%04.2%1008.96.9-8.9%100-'2<=⨯=⨯P P P (2)相对碱度的计算查阅《锅炉房使用设计手册》,其中α取值为0.25。
%20%53.8430483.04089.1%10040<=⨯⨯=⨯=bs bs xd S A A α 将上述计算结果汇总于表2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