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正式在中国上市
济南齐鲁制药厂2020第六个新产品获批上市并通过一致性评价

济南齐鲁制药厂2020第六个新产品获批上市并通过一致性评
价
最美齐鲁五月天,研发战线捷报频传。
近期,齐鲁制药精神类产品家族又添新成员,公司按照化药新3类申报的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阿立哌唑口崩片国内第二家获批上市,并视同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这是齐鲁制药今年获批上市的第6个新产品,也是公司第28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
阿立哌唑是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一线用药,主要通过作用于多巴胺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而产生疗效,是首个用于临床的多巴胺部分受体激动剂,临床上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与其他精神类治疗药物相比,阿立哌唑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复发率低等优点,被美国《专家用药指南》推荐为与利培酮相并列的、治疗首发或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首选药物。
本次齐鲁制药上市产品为口崩片剂型,与普通片剂相比,口崩片不必用水送服,口腔中的唾液即可使其崩解或溶解,药物可以快速溶解吸收并起效,具有服用方便、起效快、对消化道黏膜刺激性小等优点,可以显著改善精神病患者用药的顺应性。
本品研制过程中,研究人员严格遵循质量源于设计的研发理念,通过科研攻关、反复试验,用最快的速度获得了稳定的生产工艺,并综合国家药品标准以及ICH要求,制定了更加严格的内控标准,与原研药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质量对比研究,并顺利通过了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于2018年10月提交上市申请。
大医精诚,家国天下。
齐鲁制药始终不忘初心,立足于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坚持研发中国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的高品质药物,降低患者和医保负担,提高药物的可及性,为中国患者带来低价优质的国产药物体验,为促进民族医药卫生发展作出贡献。
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薛雷【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3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齐拉西酮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口服阿立哌唑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周末进行评价;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第2、4、8周末进行评价,并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8周末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1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24%,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肌强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他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血压下降等尚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但阿立哌唑在治疗时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8(016)018【总页数】2页(P110-111)【关键词】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精神分裂症;疗效【作者】薛雷【作者单位】长春市第六医院,吉林长春 13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3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高复发率、高致残率慢性迁延性精神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全球精神分裂症患病率为4‰,我国卫生部2002年提供数据显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数为780多万。
精神分裂症给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20世纪90年代,其在全球非致命疾病负担排名中位列第10。
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研究

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研究利培酮是一种新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
对于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研究,目前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本文旨在对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和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利培酮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疗效进行观察和评估,并对其安全性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本研究选择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名,男女比例1:1,年龄在18岁-45岁之间,首次确诊精神分裂症时间不得超过6个月。
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确诊标准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标准。
三、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00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
实验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疗程为12周。
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和12周进行评估,并记录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
四、研究指标1. 症状缓解情况: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综合评定量表(PANSS)对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进行评估,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的症状变化情况。
2. 生活质量:利用生活质量量表(LQI)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3. 不良反应: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胃肠道不适、体重增加、焦虑等情况。
五、研究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实验组患者的症状得分呈现下降趋势,对照组患者的症状得分呈现波动性增加。
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安全性方面,实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且不良反应的程度较轻。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是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针对氨磺必利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观察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以便为患者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一、药物说明1. 氨磺必利氨磺必利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属于多巴胺D2和5-羟色胺2A受体拮抗剂。
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多巴胺D2受体和增加多巴胺D3受体的亲和力来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临床研究表明,氨磺必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较好,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胰岛素抵抗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
2. 利培酮二、疗效观察1. 短期疗效研究显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短期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两者均可有效减轻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氨磺必利或利培酮进行治疗。
在长期治疗方面,氨磺必利和利培酮的疗效差异开始显现。
研究表明,氨磺必利在长期治疗中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症状,且对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较好。
而利培酮虽然在减轻患者的阳性症状方面疗效较好,但在负性症状的改善上表现不佳,长期使用易出现代谢紊乱等不良反应。
三、安全性观察1. 不良反应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临床应用中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
氨磺必利可能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体重增加和脂质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而利培酮易引起锥体外系症状、代谢紊乱和心血管不良反应等。
临床医生在选择药物时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
2. 安全性在安全性方面,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临床应用中均被证实为相对安全的药物。
但在使用过程中,医生仍需注意个体差异和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以保证患者的安全性。
四、结论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
氨磺必利在长期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症状,且安全性较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选项。
精神分裂症的最新治疗进展

精神分裂症的最新治疗进展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且复杂的精神障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挑战。
多年来,医学界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的深入理解,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在过去,药物治疗一直是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治疗方式。
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来减轻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
然而,这些药物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如锥体外系反应、体重增加、代谢紊乱等,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等药物,不仅对阳性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对阴性症状(如情感淡漠、社交退缩等)和认知功能障碍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同时,这些药物的副作用相对较小,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除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认知行为疗法(CBT)可以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不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提高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社交技能训练则有助于患者改善人际交往能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家庭治疗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为患者提供更良好的家庭支持环境。
物理治疗方法也为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通过磁场刺激大脑皮层,调节神经活动,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的帮助。
电休克治疗(ECT)在严重的、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在治疗理念上,个性化治疗成为了新的趋势。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年龄、性别、身体状况、药物反应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伴有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会选择对代谢影响较小的药物;对于青少年患者,会更加谨慎地选择药物剂量和种类。
早期干预也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关键。
研究表明,在疾病的早期阶段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症状,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预后。
因此,加强对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及时进行干预,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新型抗精神障碍药鲁拉西酮个体化用药研究进展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ep,2023,39(5)新型抗精神障碍药鲁拉西酮个体化用药研究进展陈玉清,杨烨,戴丽静,温预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Ⅰ期临床研究室,广东广州510370)摘要:鲁拉西酮是一种新型抗精神障碍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SGA),是多巴胺2型D2和血清素5-HT2A和5-HT7受体完全拮抗剂和部分5-HT1A受体激动剂。
鲁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症状、感情症状、认知症状的治疗效果明显,同时对患者体重、代谢影响水平较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本文综述了鲁拉西酮的作用机制和药动学、群体药动学、安全性、有效性及耐受性、治疗药物检测、基因多态性、药物相互作用研究现状,以期为后续研究及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鲁拉西酮;药代动力学;治疗药物检测;群体药代动力学;基因多态性;个体化用药中图分类号:R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653(2023)05-0126-09DOI:10.16809/ki.2096-3653.2023072502Progress on individualized dosing of lurasidone,a new antipsychotic drugCHEN Yuqing,YANG Ye,DAI Lijing,WEN Yuguan*(Phase I Clinical Laboratory of Bra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510370,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Abstract:Lurasidone is a novel antipsychotic(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 SGA),which is a completeantagonist of dopamine type2(D2)and serotonin5-HT2Aand5-HT7receptors and a partial5-HT1Areceptoragonist.It is widely us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because of its significant efficacy in psychotic,affective,and cognitive symptoms,and its low effect on body mass and metabolism,as well as its good safety and tolerability.Based on this,the review focuses on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pharmacokinetic studies,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safety,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therapeutic drug testing,gene polymorphism,and drug interaction studies of lurasidone,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follow-up studies and individualized clinical treatment.Key words:lurasidone;pharmacokinetics;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genetic polymorphisms;individual medication鲁拉西酮(lurasidone)是新型第2代抗精神障碍药之一,由日本住友制药研制。
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鲁拉西酮

·学术天地·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鲁拉西酮陈俊,方贻儒 摘要: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是两大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约占我国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以上,给社会以及患者和家属带来严重的负担。
尽管目前有多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可用于治疗这两类精神障碍,但可多维度改善患者症状、且安全性好的药物仍然是目前临床实践中未被满足的需求。
鲁拉西酮是一种新近进入中国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国外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I型障碍抑郁发作,但在我国的临床使用才刚刚起步。
因此,本文就该药的药理学特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为临床规范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精神分裂症; 双相障碍; 鲁拉西酮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3220(2022)01 0081 04Anovelatypicalantipsychotic:Lurasidone CHENJun,FANGYi ru.ClinicalResearchCenter,ShanghaiMentalHealthCenter,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Shanghai200030,ChinaAbstract:Schizophreniaandbipolardisorderaretwocommonseverementaldisorders,accountingformorethanhalfoftheinpatientsinpsychiatricdepartmentsinChina,andbringasevereburdentopatients,theirfamiliesandsociety.Althoughthereareavarietyofatypicalantipsychoticsthatcanbeusedtotreatthetwomentaldisorders,medicationsthatcanimprovepatients'symptomsinmultipledimensionsandhavegoodsafetyarestillunmetneedsincurrentclinicalpractice.LurasidoneisanewtypeofatypicalantipsychoticthathasrecentlyenteredChina.ItcanbeusedtotreatschizophreniaandbipolarIdisorderdepressiveepisodesoverseas,butitsclinicaluseinChinahasjuststarted.Therefore,thispaperwillreviewthepharmacologicalcharacteristics,clinicalefficacyandsafetyoflurasidone,andprovidereferencesforstandardizedclinicaluse.Keywords: atypicalantipsychotic; schizophrenia; bipolardisorder; lurasidone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是两大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1],约占我国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以上。
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

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摘要】氨磺必利是一种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调节多巴胺和5-羟色胺受体来改善症状。
临床疗效研究表明,氨磺必利在缓解消极症状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且长期观察显示其稳定的治疗效果。
氨磺必利在安全性评价方面也表现出较好的表现,不良反应较少且轻微。
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是值得肯定的,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氨磺必利、阴性症状、疗效、药物治疗、临床研究、安全性、长期观察、治疗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其症状包括幻觉、妄想、混乱思维和消极症状。
消极症状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中阴性症状如情感平淡、社交退缩、言语贫乏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
目前,氨磺必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备受关注。
背景介绍部分将探讨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以及当前治疗现状。
患者选择标准部分将介绍患者的筛选标准,包括疾病诊断标准和相关医学历史。
药物治疗的机制将详细解释氨磺必利对阴性症状的作用机制,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理解。
临床疗效研究将就氨磺必利在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综述,以证明其临床应用的重要性。
安全性评价将着重介绍氨磺必利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情况。
长期疗效观察将评估氨磺必利在长期治疗中的疗效持久性及潜在风险。
结论部分将总结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并展望其未来的临床应用前景。
2. 正文2.1 患者选择标准患者选择标准是使用氨磺必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的关键。
患者必须符合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包括持续的症状和功能障碍。
患者必须表现出明显的阴性症状,如情感平淡、社交退缩、不动声色等。
患者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症状的疾病或药物因素。
对于老年患者和孕妇,需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副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名誉主委张明园教授,以及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赵靖平教授等相关专家都对这一名为“索里昂”的新药表示了重视和关注。
据悉,中国拥有将近780万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数量不小的一部分患者由于得不到有效治疗,无法回归社会,倍受他人偏见、冷落和歧视,因此患者自杀率很高。
从社会角度来看,有危害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导致危及家人安全和社会治安的严重后果,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因此,如何实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成为了专家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就目前的治疗现状而言,40%左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病患发生时得不到满意控制、患者生活质量及情感认知功能改善不理想、治疗依从性不高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严重困扰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康复效果。
另一方面,精神分裂症在不同时期表现会截然不同,因此,不同时期的治疗目标也不尽相同。
英国NICE指南指出:急性期治疗的目标是在无过度镇静的同时减少激越或攻击。
北美专家共识指南也同时指出:控制急性期症状且无过度镇静是急性期治疗的目标,而精神分裂症的长期治疗则强调促进病人的社会接纳和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