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教程第三章 战 略 环 境
《新编大学生军事基础理论教程》读书笔记模板

第七章轻武器 射击
3
第八章基础战 术
4
第九章军事地 形学
5
第十章综合训 练
第六章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
第一节内务条令 第二节纪律条令 第三节队列条令 第四节队列动作训练 思考题
第七章轻武器射击
第一节轻武器常识 第二节射击动作和方法 第三节实弹射击 思考题
第八章基础战术
第一节战斗类型和战斗样式 第二节战术基本原则 第三节单兵战术动作 思考题
目录分析
第二章军事思想
第一章中国国防
第三章战略环境
第四章军事高 技术
第五章信息化 战争
第一章中国国防
第一节国防概述 第二节国防法规 第三节国防建设 第四节国防动员 思考题
第二章军事思想
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 第二节军事思想 第三节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思考题
第三章战略环境
第一节战略环境概述 第二节国际战略格局 第三节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思考题
作者介绍
同名作者介绍
这是《新编大学生军事基础理论教程》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新编大学生军事基础理论教程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内容
动作
大学生
技能
军队
教学
概述
新编
军事
训练 军事
中国
教程
思考 训练 题
思想
环境
国防建设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本教程分为《军事理论教学篇》和《军事技能训练篇》两大部分共十章内容。前五章为《军事理论教学篇》, 重点介绍中国国防、军事思想、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等内容。后五章为《军事技能训练篇》,编 写了条令条例教育与训练、轻武器射击、基础战术、军事地形学、综合训练等内容,有利于学生在军训时对军事 技能的掌握。
军事理论第三章

第三章1.试述21世纪初国际安全形势的基本走向。
答:1、局部战争不可避免;2、军事安全更加突出;3、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将呈现新的形态,高技术、高强度、高消耗的特性更加明显;4、选择科技强军;5、国际安全问题更趋多元化。
2.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1、邻国众多,军事强国林立,所受军事威胁大;2、人口稠密,发展不平衡;3、与邻国存在着复杂的领土、领海争端;4、跨界民族问题形势复杂。
3.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答:1、台湾问题2、中印边境争端3、南海问题4、朝韩问题5、印巴问题6、美国染指中亚对我战略影响7、陆上强邻俄罗斯8、海上强邻日本4.以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为代表的极端势力的主要危害是什么?答:影响我国西部地区的社会安定和民族宗教团结,使我国西部地区维稳、反恐、安边的斗争形势十分严峻。
5.坚决打击“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意义是什么?答:1.两岸统一可以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2.两岸统一对我国的安全与发展影响深远。
6.什么是战略?它有哪些基本特点?答: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1、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谋求建立单极世界;2、欧盟势力影响日益扩大;3、俄罗斯意欲重振大国地位;4、日本走向政治军事大国步伐加快;5、中国综合国力稳步上升;6、地区大国不断壮大;7、区域一体化组织蓬勃发展。
7.什么叫战略环境?影响一个国家战略环境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条件。
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的客观条件及其所形成的战略态势。
战略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战略环境应重点研究国际战略环境和国内战略环境。
8.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答:所谓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战略力量,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力量结构。
大学生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

四、名词解释1、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监控、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的战争形势。
2、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特别是战争和和平的总态势。
战略环境是动态的,随着国内外形式的不断发展而不断的变化。
3、军事创新的内容(1)军事理论创新;(2)军事组织体制创新;(3)军事技术创新;(4)军事管理创新。
4、国防是指国家为了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何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5、新概念武器新概念武器是指在工作原理、结构、功能和杀伤破坏机理方面与传统武器截然不同的武器系统。
目前和探索中的新概念武器主要有:(1)激光武器;(2)微波武器;(3)动能武器;(4)非致命武器6、信息战是指通过影响敌方信息空间,同时保护己方信息空间,以获得信息优势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信息战的主要作战样式有:作战保密、军事欺骗、心理战、电子战、实体摧毁、计算机网络战、公共事务、民事活动。
7、预备役指国家平时以退役军人、民兵为基础、现役军人为骨干组建起来的战时能够迅速转化为现役部队的武装力量。
8.军事格局:指活跃于世界军事舞台的国家或集团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9.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10.领土:是位于国家主权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
《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课件 第三章

从二战结束以来, 以美、苏两极为主 导的世界格局。
冷战结束后,多极 化趋势。
国际战略格局
— 32 —
3.1 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1 国际战略格局的本质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最本质 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因此,国际战 略格局本质上就是一种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这 种力量对比是国际战略力量之间的一种实力对比,以 及由此而派生的影响力对比。
针; ➢ 每一个时期或每一次战争,除了总的战略方针外,还需要制定具体的
战略方针
战略与战略环境
— 10 —
1.1 战略
1.战略的含义 2.战略的基本特点 3.战略的构成要素
战略力量
战略力量是战略的物质基础和支柱,它以国家综合国力为后盾,以 军事力量为核心。
对军事斗争的筹划和指导活动,集中体现在对军事力量的建设和运 用上。战略制定者一方面要根据敌我军事力量的实际状况制定战略; 另一方面又要根据战略目的的需求,指导军事力量的建设与运用, 以夺取军事斗争的胜利。
第二,有可能引发新的地区冲突。 第三,刺激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 最后,发达国家大量倾销先进武器还迫使第
三世界国家将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用于军事方面, 从而影响了它们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速度。
国际战略形式
— 30 —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国际战略格局
• 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 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
国际战略形式
— 21 —
2.2 发展成为世界的核心问题
发展成为世界的核心问题:
随着东西方关系的逐渐缓和,战争危险减弱,特 别是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 日渐凸显。 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第一篇:军事理论复习资料战略环境1、战略概念最早在中国出现,使用也最广。
A2、瑞士的若米尼认为:“战略是为了战争目的运用战斗的学问。
”B3、按军事行动的基本样式划分,战略类型可分为扩张战略和自卫战略。
B4、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A5、国内战略环境中对战略具有直接影响的是国家的政治环境和综合国力状况。
B6、国际战略环境的核心问题是战争和和平问题。
A7、联合国是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国际机构,是当今世界解决国际争端有效的多边合作机制,为国际社会所共识。
A8、国家主权是国际社会不可动摇的基石,也是构成国际安全体系的基础。
A 9、1949年,以美国为首组建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战后建立的第一个军事集团。
A 10、20世纪90年代,以两德统一、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为标志,两极国家战略格局宣告结束。
A11、欧盟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经济集团。
A 12、1970年,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13、21世纪初,世界新的军事战略格局主要呈现为“一超多强”的结构和态势,在这样的格局中,美国占据最为主动的地位。
B14、“三圈”战略格局论中,“三圈在美洲以美国为中心,在亚洲以日本、中国为代表的政治、军事、经济圈。
B15、“三环”战略格局是指内环是美国,中环”战略格局是指在欧洲以德国为中心、是欧洲各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及独联体各国和亚洲少数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为外环。
A16、在目前的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的是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五大力量。
A17、美国和欧盟之间的关系,正在由过去的盟主与盟友关系,逐步转变为平等的伙伴关系。
A18、中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
A 19、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义,向全世界推介“和谐”理念。
军事理论之第三课战略环境

军事理论之第三课战略环境战略环境战略环境概述一、战略的基本概念二、战略环境的基本含义三、战略环境与战略战略环境概述环境是指事物周边的境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要素。
战略环境是从国家生存发展的战略角度去研究它的形成、内容、特点以及与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战略环境是指国家或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其安全及筹划、指导战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一、战略的基本概念(一)战略的含义(二)战略构成要素(三)决定战略的基本要素(四)战略的基本特征(五)战略的分类(一)战略的含义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
通常指军事战略,即战争指导者为达成战争的政治目的,依据战争规律所制定和采取的准备和实施战争的方针、策略和方法。
战略在军事斗争实践中产生,并随军事斗争实践不断发展、深化而丰富和完善。
战略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它是国家根本性的军事政策,是军事活动主要依据,是运用军事力量支持和配合国家进行政治、经济、外交斗争的重要保障。
(二)战略构成要素1、战略目的战略目的是战略行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制定和实施战略的出发点与归宿点。
战略目的根据战略形势和国家利益的需要确定的。
2、战略方针战略方针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针,是指导军事行动的纲领和制定战略计划的基本依据。
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条件,应采取不同的战略方针。
3、战略力量战略力量是战略的物质基础和支柱。
它以国家的综合国力为后盾,以军事力量为核心。
4、战略措施战略措施是为准备和进行实施战略目的而进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保障。
是战略决策机构根据战略需要,所采取的各种全局性的确实可行的方法和步骤。
(三)决定战略的要素1、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一个国家赖于生存与发展的客观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总和。
国家利益决定一个国家战略走向的基本依据,是国家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政治因素政治对战略具有统率和支配作用,它将决定战略的性质和目的,赋予其任务和要求,影响战略的制定、实施和调整。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本目录提纲(供开卷考试使用)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本目录提纲(供开卷考试使用)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一、国防基本要素(一)国防的主体(二)国防的目的(三)国防的手段(四)国防的对象(五)国防的基本类型P9二、中国国防的历史(一)中国古代国防(二)中国近代国防三、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第二节国防建设一、国防领导体制(一)国防领导体制的历史发展(二)国防领导的特征及组织形式(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领导职权二、新中国国防建设的主要成就 P22三、国防建设目标(一)国防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三)国防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四、国防政策 P 28五、武装力量建设(一)中国人民解放军1、陆军2、海军3、空军4、第二炮兵(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三)中国民兵第三节国防法规一、国防法规体系(一)我国国防法规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二)我国第一部全面调整和规范国防教育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三)我国兵役法律制度(四)我国的军事权益保护制度1、军事蛇蛇保护制度2、军人婚姻保护制度3、国防专利保护制度二、公民的国防权利和义务(一)公民的国防权利P 43(二)公民的国防义务 P44(三)国防权利与国防义务的关系 P49第四节国防动员一、国防动员概述(一)国防动员的产生与发展(二)国防动员的地位与作用二、国防动员的内容(一)人们武装动员(二)国民经济动员(三)人民防空动员(四)交通战备动员(五)国防教育三、国防动员的组织实施(一)进行动员决策(二)发布动员令(三)充实动员机构(四)修订动员计划(五)落实动员计划第二章军事思想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一)军事思想的概念(二)军事思想的特征(三)军事思想的分类二、军事思想的形成与法杖(一)古代军事思想(二)近代军事思想(三)现代军事思想三、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一)军事思想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剧本观点(二)军事思想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三)军事思想为从事各项军事实践活动提供全局性知道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P82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 P99第三节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一、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三、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和作用第四节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一、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二、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三、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作用第五节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一、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含义二、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三、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的地位作用第三章战略环境第一节战略环境概述一、战略(一)战略的含义 P153(二)战略的构成要素 P154(三)决定战略的基本因素 P155(四)战略的基本特征 P158(五)战略的分类 P159二、战略环境研究的内容(一)国际战略环境 P160(二)国内战略环境 P162三、战略与战略环境的关系 P163第一节国际战略格局一、两级格局的解体 P165二、新的世界战略格局发展态势 P169第三节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P173一、判断周边安全环境的理论分析 P174 (一)威胁要素(二)威胁的类型(三)威胁的转化二、我国地缘环境的基本情况 P179三、我国安全环境的主要问题 P183第四章军事高技术第一节军事高技术概述 P191一、高技术概念与分类 P191(一)高技术与军事高技术的基本含义(二)高技术的基本分类二、高技术与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征 P193三、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 P196四、科学技术与战争的关系 P203第二节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P208一、基础性军事高技术 P208二、应用性军事高技术 P219第三节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 P242一、新军事变革的由来P242二、新军事变革的内涵 P244(一)创新军事技术(二)创新体制编制(三)创新军事理论(四)创新作战方式(五)转变战争形态三、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 P247第五章信息化战争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P250(一)信息的基本含义(二)信息技术的含义二、信息化战争的演变与发展 P253第二节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与发展趋势一、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P260二、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P267 第三节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P272一、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二、加强研究,创新理论三、加大投入,发展装备四、培养人才,提高素质。
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

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西安交通大学徐宗真注:参考于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军事理论与技能教程》第三版第一章:国际战略环境(战略环境、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当前国际局势:1.国际形势总体缓和,但局部冲突仍然不断;2.经济全球化成为大趋势,但也存在负面影响;3.大国较量竞争的重点转向综合国力;4.全球战略态势转换加快,安全形势依然严峻;5.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并呈现新的表现形式。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主要表现:1.中国面临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军事威胁已消除;2.我国与所有邻国都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3.我国积极参与和建立多边区域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东盟地区论坛)4.我国与大部分国家解决了边界问题。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仍存在威胁和挑战:1.美国将在较长时期内对我国保持现实的综合压力;2.日本争当世界政治大国,对我国安全构成的潜在威胁呈上升趋势;3.北部强大军事压力基本解除,睦邻关系已经建立;4.我国与周边国家尚存在复杂的领土、领海、海洋权益的争议。
北稳、南和、东紧、西动:北稳:北线面临的安全环境是比较稳定的,而且由于中俄、中蒙睦邻关系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动摇,因而这一有利环境将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南和:南线安全环境处于总体稳定态势。
东紧:东线的安全环境并不乐观,而且短期内难以有根本性缓解。
西动:西线的安全环境正处于新的变动之中,其总体形势好于东部方向。
坚决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2.坚持“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3.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是和平的前提;4.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不容别国干涉;5.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二章:中国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专门兵书的问世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国际战略格局的结构类型
可把国际战略格局区分为四种基本 类型:
1.单极格局 2.两极格局 3.多极格局 4.多元交叉格局
(五)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
1.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的历史阶段 相联系,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 2.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世界经济格局相 适应,并以经济格局为基础
3.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 秩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4.国际战略格局的不同层次之间总是既 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
三、战略环境与战略
(一)战略环境与战略的关系 (二)认识和分析战略环境是正确制定战 略的先决条件 (三)战略对战略环境的能动作用
第二节 国际战略格局
一、国际战略格局概述
(一)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含义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 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 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
战略指导者一方面要根据敌我军事力 量的实际状况制定战略,另一方面又要根 据战略目的的需求,指导军事力量的建设 与运用,以夺取军事斗争的胜利。
4.战略措施
战略措施,也称战略手段,是为准 备和进行战争而实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 战略保障,是战略决策机构根据战争的 需要,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 学技术和战略领导与指挥等方面,所采 取的各种全局性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步 骤。
2.战略的分类
战略可按不同的方法划分类型。 按社会历史时期划分,可分为古代战 略、近代战略、现代战略;按作战性质划 分,有进攻战略和防御战略;按使用武器 的类型划分,有常规战争战略和核战争战 略;按军种划分,有陆军战略、海军战略 和空军战略;按作战持续时间划分,有速 决战略和持久战略等。
(二)战略的构成要素
确定战略目的,强调需要与可能相 结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符合国家 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与国家的总体目 标和国力相适应,满足国家在一定时期 内对维护自身利益的基本要求。 战略目的必须以军事力量水平和能 力为物质基础。
2.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是指导战争全局的方针, 是指导军事行动的纲领和制定战略计划 的基本依据。 战略方针正确与否,对军事斗争的 进程、结局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二、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与规律性特点
(一)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动因与过程 1.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从根本上说, 是国际战略力量及其相互关系的重大改 变
2.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是内外部因素 共同作用的结果 3.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过程反映了国际 战略力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发展过程
(二)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规律性特点
第三章 战 略 环 境
学习目的: 1.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讨论,了解国 际战略环境在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上的地 位和作用,掌握战略基本理论。 2.了解国际战略格局概况,正确分析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第一节 战略环境概述
一、战略
(一)战略的基本含义及其分类
1.战略的含义
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即根 据对国际形势和敌对双方政治、军事、经济、 科学技术、地理等诸因素的分析判断,科学预 测战争的发生与发展,制定战略方针、战略原 则和战略计划,筹划战争准备,指导战争实施 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战略的构成要素,就是构成战略的 基本成分。 它是战略本质属性的集中反映,也 是战略内容和形式的具体展现。
1.战略目的
战略目的是战略行动所要达到的预 期结果,是国家一定时期内总的路线、 方针、政策在军事上的反映,它既是制 定战略的出发点,也是实施战略的归宿 点。
战略目的是根据战略形势和国家利 益确定的。 首先,战略目的要体现国家利益的 时代特点。 其次,战略目的要与战略形势相适 应。
(3)军事力量,主要有常备军力、后备军 力、战争动员力等。 (4)科技力量,主要有科技发展力、科技 成果应用转化力、科技创造发明力等。 (5)社会文化力量,主要有社会凝聚力、 社会文明影响力、历史传统继承和发扬力 等。
(三)国际战略格局的本质
在当今国际战略舞台上,国家与国 家之间的关系,最本质的是它们之间的 力量对比关系。 因此,国际战略格局本质上就是一 种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关系。
(二)国际战略格局的构成要素
国际战略力量的行为能力与其所拥 有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或综合国力 紧密相关。 一个国家的力量或一个国家集团的 力量,是由多种力量要素构成的:
(1)政治力量,主要有政治稳定力、政 治组织(协调)力、政治影响(号召) 力。 (2)经济力量,主要有生产力、经济开 发力、经济资源配置(利用)力及其储 备力等。
1.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关系 2.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量变到质变过程 3.国际战略格局演变的渐变和突变方式
(三)战略的基本特性
1.全局性 2.对抗性 3.谋略性 4.预见性
二、战略环境
(一)战略环境的基本概念 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 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主要包括国际 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 技、地理等方面综合形成的客观情况和 条件,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战略态势,特 别是战争与和平的总态势。 战略环境是动态的,随着国内外形 势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二)考察战略环境应重点研究的内容
1.国际战略环境
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 国家(集团)在矛盾、斗争或合作、共处中 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
2.国内战略环境
从军事斗争的角度讲,国内战略环境 是指筹划、指导军事斗争全局具有重大影 响的国内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它反映了国家军事力量建设与运用的 可能条件和制约因素,决定着战略的基本 性质和方向,是制定战略的依据。 国内战略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治、 经以 使国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斗争中站稳脚 跟,创造、赢得并保持战略上的主动地 位。 在战争时期,战略方针则往往决定 着战争的胜败。
3.战略力量
战略力量是战略的物质基础和支柱。 它以国家综合国力为后盾,以军事力 量为核心。 战略筹划指导的对象是军事斗争,而 军事斗争是由军事力量来承担和实施的。 因此对军事斗争的筹划和指导活动, 集中体现在对军事力量的建设和运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