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讲 沉积体系各论冲积扇简介

合集下载

冲积扇沉积体系

冲积扇沉积体系

冲积扇沉积体系
一、概述
二、冲积扇的形成条件与形态特征
三、冲积扇沉积体系与能源资源形成、 赋存的关系
二、冲积扇的形成条件与形态 特征
(一)、形态特征
*平面上:
扇形
*横向剖面上:
透镜状
*纵向剖面上:
楔状、透镜状
(二)、形成条件
* 构造条件 * 气候条件
* 山口外地形变缓
构造条件:
构造条件对冲积扇的控制作用最直接也 最明显。
冲积扇沉积体系
冲积扇沉积体系
一、概述
二、冲积扇的形成条件与形态特征
三、冲积扇沉积体系与能源资源形成、 赋存的关系
一、概述
沉积相的概念:
沉积相是沉积物的生成环境、生成条件和 其特征的总和,是反映一定自然环境特征的 沉积体。
一、概述
沉积相的概念:
沉积相是沉积物的生成环境、生成条件和 其特征的总和,是反映一定自然环境特征的 沉积体。
沉积体系: 具有统一物源、统一水流动力体制的, 在成因上有共生关系的沉积相组合而形 成的巨大三维沉积体。
冲积扇
被峡谷所限的山区河流携带着从源区剥蚀的大量 出谷口后,因地势变宽,坡降减缓,河流水流分 低,搬运能力减弱,所携的物质迅速堆积下来形 形堆积体。这就叫冲积扇。
广义的冲积扇包括在干旱区或半干旱区河流出山 堆积体,即洪积扇;狭义的冲积扇仅指湿润区较 山口处的扇状堆积体,不包括洪积扇。
谢谢观赏!
2020/11/5
22
冲积扇大量分布在构造活动区,如裂谷带中 各类断陷盆地的边缘,与走滑断裂有关的拉 分盆地边侧,以及断块构造、前陆盆地等地 带中基底下降幅度大的地区。
气候条件:
根据气候条件可把冲积扇分为干扇和湿扇。

冲积扇储层沉积学

冲积扇储层沉积学
第四讲、冲积扇沉积体 系储层沉积学
典型的冲积扇相模式(据Spearing,1974),A-B.纵剖面:C-D,横剖面
现代疏勒河冲积扇
现代疏勒河冲积扇
龙门山前缘 的冲积扇群
龙门山前缘 的冲积扇群
冲积扇
冲积扇的分类
冲积扇的成因类型,A.湿地扇 :B.旱地扇
Trellheim冲 积扇各种沉 积类型的分 布,反映砾 石的分布和 辫状河沉积 冲积扇的沉积相划分
1.扇根(陡坡型辫状河和泥石流)
2.扇中(分流的辫状河、泥石流,筛积物)
3.扇端或扇缘(缓坡型辫状河、片泛、湖泊、
干盐湖、泛滥平原
冲积扇相带划 分:(冲积扇 和扇间);冲 积扇:扇根 (主槽、槽间 滩 );扇中 (主水道、次 水道、漫流带、 水道间);扇 缘(席状片流、 水道 径流)。 扇间:(扇间 滩 和扇间洼 地)。
内蒙古二连盆地阿南凹陷下白垩统腾格尔组腾一段冲积扇沉积 体系和储层发育位置示意图(据赵澄林,1991)
阿拉 斯加 冰水 冲积 扇的 坡度、 砂体 类型 、 内部 结构。
冲积扇沉 积序列和剖 面结构(酒西 盆地青西坳
陷.鸭594井,
下白垩统赤
金堡组)
彭州狮山剖面须四段 冲积扇剖面结构
旱地扇的沉积层序和剖面结构(据斯蒂尔,1974):A. 苏格兰老红砂岩;B和C.赫布里底群岛新红砂岩
鲁西南古近系官庄组 冲积扇沉积体系和储 层发育位置示意图 (据赵澄林,1992)
泥石流含砾杂砂岩
泥泛砂质泥岩
泥石流含砾杂砂岩
冲积扇扇中亚相二个期次沉积的泥石流紫红色含砾杂砂岩与泥泛沉积 的砂质泥岩呈互层产出(安徽宣城县八里岗剖面始新统吴雪岭组)
间歇辫状河砾岩 片泛泥、粉砂岩
冲积扇扇端亚相片泛沉积的泥、粉砂岩夹间歇辫状河道砂、砾岩远景 (安徽宣城县敬亭山公园始新统双塔寺组

冲积扇的形成条件、沉积物类型之综述

冲积扇的形成条件、沉积物类型之综述

冲积扇的形成条件、沉积物类型之综述摘要:冲积扇是河流出口处的扇状地貌堆积体,作为流水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经济发展有着实际意义,但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其特征差异较大。

本文从不同条件下的冲积扇沉积物类型,沉积相组成及垂向序列方面做一简要探讨,以期对冲积扇有个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冲积扇沉积物类型沉积相垂向序列引言冲积扇是河流从山地进入盆地时在山前形成的一种扇状地貌堆积体,是流水地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1)。

在不同气候状况下形成的冲积扇在地貌上和物质组成上有较大的差异。

前人尤其是国外学者对此作了较多的研究[1-2],并提出了干旱气候条件下和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沉积模式以及“干旱扇”和“湿地扇”的概念。

总体来说,冲积扇通常发育在那些地势高差起伏较大而沉积物补给充分的区域,那些地区降水量可能很少,但很猛烈。

所以侵蚀作用进行的相当迅速。

在垂向上一般发育于沉积旋回的下部,同时往往分布于湖区或盆缘的最外缘。

通常冲积扇发育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几乎都是由暴发性洪流形成,在一些山间盆地区更为突出,通常被认为是荒漠地形的特征。

冲积扇有几种重要的类似物。

例如河流三角洲,不同之处是后者形成于河流入海处或其他水体处的水下;再如深水海底扇,形成于洋底,由通过海底峡谷搬运的沉积物堆积而成。

研究现代冲积扇的特征,可以辨认古冲积扇,从而为研究地质历史提供线索。

冲积扇对人类有实际经济意义,尤其在干旱与半干旱区,它是用于农业灌溉和维持生命的主要地下水水源。

有些城市,例如洛杉矶,整座城市都建在冲积扇上。

1冲积扇沉积物类型按照冲积扇沉积物的成因,一般有以下两种沉积物分类:(1)泥石流沉积物:主要由泥流沉积或泥石流而成;(2)阵发性水流沉积物:包括片流、水道、筛析三种沉积。

1.1泥石流沉积物在植被覆盖稀少、突发性洪水和坡度较大以及充足碎屑物供应的前提条件下,由于重力作用,泥石流开始流动,含有大量的泥基,流体的强度大,可以搬运巨大的砾石。

一旦流速减慢,迅速将大小不一的负载堆积下来,就形成分选性较差的砾、砂、泥混合沉积物。

冲积扇名词解释

冲积扇名词解释

冲积扇名词解释冲积扇是地质学中的术语,指的是在山地或山脚下形成,有多种形态的沉积物地貌。

由于冲积扇所处的地理环境复杂,因此其形态、构成和地质特征也非常的多样化。

下面将对冲积扇进行详细的名词解释。

一、什么是冲积扇冲积扇是指由山峰或丘陵地区的运动造成的沉积物堆积形成的地貌。

若将山谷比喻为一条铁路线,那么冲积扇就是铁路线终点站的沙发。

沉积物堆积,因为都是归集周围的物料,所以都是膨胀的,并且扇形。

由此可以看出,冲积扇是由亚洲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系、藏南等区域形成的。

二、冲积扇的形态冲积扇的形态多样,主要取决于川地地貌背景和水动力条件。

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形态:1.背斜扇型冲积扇背斜扇型冲积扇就像一个人长的斜背包,呈锯齿状,那是因为各条支流的水流方向不同。

这种冲积扇的构成由于背向的侵蚀而形成的,并且这种冲积扇形态最美,发展最多。

2.浅坡扇型冲积扇浅坡扇型冲积扇上坡度很小,图像较为平坦,和背斜型冲积扇相似,但是浅坡型扇的坡度更小。

3.大坡角型冲积扇大坡角型冲积扇上坡度比较陡,通常呈现台阶状,这种形态常常出现在沿海地带。

4.湖滩扇型冲积扇湖滩扇型冲积扇是由于河流穿过湖泊形成,河流的沉积物会随着湖水流动贯穿到湖泊边缘,靠近岸边形成类似高地或冲积岛状况的土坝。

三、冲积扇的构成冲积扇的构成主要由水流、流速和流量等原因而形成。

流量和流速相对较大时,沉积物可以形成较大块的地层,成为沉积岩等。

在一个冲积扇的沉积物中,石头是最基本的构成物质,通常是河底中的石头,也就是河道中的碎石。

另外,石粉也是较为重要的构成物质。

四、如何形成冲积扇1.过剩物料堆积。

山区或者丘陵地区一般出现降雨,每次降雨之后都会带走山上的泥土,这就会造成水土流失,过剩的物料会流到河流中,最终沉积在河床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过剩物料积累的越来越厚,最终就形成了冲积扇。

2.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沉降的形成。

沙子和沉积物一般会随着水的流动,流到靠近海洋的地方。

一些泥沙等沉积物会积聚在海底,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也会随着陆地的运动逐渐沉降下来。

陆相沉积学-第一章:冲积扇体系

陆相沉积学-第一章:冲积扇体系
冲积扇体系 (Alluvial Fan)
一.概述(instruction) 定义:山谷出口处由分选差的粗碎屑构成的扇状沉积体。
在我国地貌学和第四系地质学界又习惯称为“洪积扇”。 包括“旱地扇”、“湿地扇”两种类型。
类型 指标
干旱型 冲积扇 较小 陡 碎屑流
潮湿型 冲积扇 较大 缓 阵发性水流 碎屑流
规模 沉积坡度 沉积作用
•形态 (Morphology) 平面上(In plane): 扇状 或舌状,半径为: 几十米到100km。 剖面上(In profile):在纵 剖面上呈表面下 凹,远离物源方 向坡度逐渐变缓; 在横剖面上呈透 镜状。
扇根
冲积扇横剖面 泥石流沉积 筛积物
泥石流天然堤沉积 河流河道沉积 泛滥平原和老河道沉积
加积扇(Aggrading Fan):旋回性不明,反映物
源供给和盆地沉降之间处于平衡状态。
典 型 冲 积 扇 沉 积 序 列
西班牙北部石炭系中的冲积扇大层序柱状图
现代和古代大的冲积扇通常发育在边缘断层的下 降盘一侧,伴随着边缘断层的活动,冲积扇不断迁移、 退缩或推进,形成厚度巨大、结构复杂的粗碎屑沉积。 我国西北地区沿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北麓 地带发育有一系列的冲积扇,它们相互叠接沿绵长达 数千km,极为壮观! 我国中新生代内陆盆地广为发育,这些盆地多受 燕山期断裂构造控制而形成断陷盆地,在临近断裂带 一侧几乎都有大小规模不等的冲积扇沉积体发育。
二、沉积作用(Sedimentation Processes)
2、阵发性水流(Flash Stream)
•水道( Channel flow ):主要发育在冲积扇的中上部。半旱-旱 地扇上的水道多位间歇性的辫状水道,主要沉积作用发生在雨季短 暂的洪水期。水道充填物一般厚度不大(数十cm 到数m ),由分选 不好的砾、砂岩组成的透镜层,成层性不好。砂层具过渡流态和高 流态的平行层理和粗糙的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砾石常具叠瓦状排 列。冲积扇上的水道很不稳定,经常迁移改道,老的水道充填沉积 物常被以后的片流沉积物所覆盖,构成向上变细的旋回。 •片流(Sheet flood):洪水期漫出水道在扇面上大面积流动(非 限制性流体)的席状洪流,在水道的末端活动,为高流态的暂时水 流。片流沉积主要组成是分选较好的砂层,并常具小型透镜状砾石 夹层和冲刷构造。砂层具平行层理和逆行沙波层理以及其它槽状交 错层理,衰退的洪流可以产生向上变细的层序。 •筛析作用透砾石区时, 水流大量从砾石层渗到地下,同时将携带的细碎屑沉积物填积在大 砾石层的孔隙内,形成具双众数粒度分布特征的砂砾层。

六大沉积体系

六大沉积体系

一、冲积扇沉积体系冲积扇是暂时性洪流或间歇性洪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形急剧变缓,水流向四方散开,流速骤减,碎屑物质大量堆积而成的,形状近扇状的沉积体。

从山地峡谷向开阔平原转变地带上的一种河流沉积体系,呈扇形或半圆锥状、以粗粒碎屑占优势的堆积物。

(1)冲积扇沉积体系的沉积亚相特征:冲积扇是陆地上最靠近物源区的沉积体系,粒度粗,分选差,沉积速率高。

扇根分布在临近冲积扇顶部地带的古沟口附近,主要发育有古沟道、主水道和主水道间三种沉积微相。

扇中位于冲积扇中部,为冲积扇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与扇根并不具有明显的界限,以具有中到较低的沉积坡角和发育的辫状河道为特征。

与扇根沉积相比较,砂与砾比率增加,沉积物偏细,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增高,砾石碎屑多呈叠瓦状排列。

扇中沉积由于未经过充分分选,加上泥石流的存在,扇中沉积层内、层间和微观非均质性极强。

扇缘是整个冲积扇沉积物最细,流体能量最低的部分,呈环带状围绕在冲积扇周围。

沉积物为细砾、含砾砂、砂及泥,细砾较为少见。

其微相可分为水道径流及片流两种。

(2)冲积扇沉积体系的分类:Ι湿地沉积扇:沉积特征,湿地沉积扇主要发育与潮湿气候带,最明显的终年泄水,这些常年河对扇的沉积作用影响小,而由季节性气候条件产生的巨大洪水起着控制作用。

整个扇的面积大,有时为干旱扇的几百倍;扇面坡度一般较低,因此河流作用常常控制着湿地扇的整个扇面。

自扇顶向扇尾湿地扇的最大碎屑粒径逐渐变小。

沉积亚相分为:扇顶近源相、扇中中段相、扇尾远端相。

Ⅱ扇三角洲:冲积扇直接进入水体在滨湖或滨海地带形成的粗碎屑扇状体。

沉积特征:冲积扇直接进入水体在滨湖或滨海地带形成的粗碎屑扇状体。

它是一种进积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沉积体系,它属于在活动扇与稳定水体交界带上的沉积。

这种沉积一部分在陆上,但大部分在水下,有的几乎完全在水下。

扇三角洲出现于不同气候和能量条件的各种滨海带中,也常常沿冰缘地带的山间湖滨分布。

扇三角洲的远端相形成于滨岸带、海洋或湖泊的水下环境,当有高速的粗粒沉积物注入水体是才能显现出河流的影响。

冲积扇——精选推荐

冲积扇——精选推荐

冲积扇一.冲积扇概念:发育在山谷出口处,主要由暂时性洪水水流冲刷形成,范围局限,形状近似于圆锥状的山麓粗碎屑堆积物。

又称洪积锥或洪积扇。

简单概括:是一种洪水在山口处堆积的扇形粗碎屑沉积体。

二. 1.基本特征:(1)地理位置:通常发育与地势起伏大且沉积物补给丰富的地区。

(2)形态特征:在空间上是一个沿山口向外伸展的巨大锥形沉积体,锥体顶端指向山口,锥底向着平原。

楔状体:远离山前沉积物变薄或尖灭。

发育构造背景:反映山脉的升降,主要发生在冲积扇沉积作用之前。

楔状体:在临近山前地区较薄,远离山前沉积突然增厚。

发育构造背景:发育在构造活动趋于稳定的地区。

该薄层带主要发育漫流沉积。

透镜体:向山前和远离山前沉积厚度变薄。

发育构造背景:沉积作用发生时期山脉不断连续上升。

表面坡度:扇根出可达5°-10°,远离山口的扇中和扇端变为2°-6°。

可以出现单个冲积扇,但普遍是多个冲积扇沿山麓重叠分布呈带状或裙状。

2.影响冲积扇的形成条件因素:受构造环境、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及母岩区岩石性质的影响。

(1)构造条件:冲积扇常和正断层及地堑、半地堑有关,或与造山后期、或与裂谷作用和早期裂谷作用有关。

(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中植被不发育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最为有利。

(3)地形:地形坡度的突变是形成冲积扇的重要因素。

(4)母岩性质:母岩的性质差异直接影响扇积物的岩相类型。

3.冲积扇的特点:(1)发育位置:冲积扇可以单个出现,更多的是沿山麓组成延伸很长的宽阔的扇裙地带,沉积厚度巨大。

(2)气候条件:植被不发育的干旱和半干旱的最为有利,岩石常具有红色色调。

(3)物质组成:常含有与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有关的膏盐沉积、方解石沉积,呈结核状或薄层状产出。

(4)岩性特征:整个层序中,砾岩、砂岩和泥岩都有发育,砾岩占有很大的比例,粒度分布多于一个众数。

三.冲积扇的沉积作用类型:冲积扇上主要包括泥石流沉积物和水携沉积物两种类型,分别形成于泥石流爆发期和泥石流停歇期。

沉积学与沉积相课件冲积扇文字

沉积学与沉积相课件冲积扇文字
第四节 冲积扇相
一、概述
山麓地带,冲积扇(洪积扇、冲积锥、山麓扇形沉积)。 分布大小不均。
1. 形态 沿山口向外的锥形体 纵剖面: 楔形或凹透镜状 横剖面: 透镜状 平面上: 扇形
2.形成条件 (1)强烈的构造运动。 (2)干旱、半干旱的 气候。 (3)山口外突然变缓的地形。
二.冲积扇的沉积类型
包括暂时性水流沉积、泥石流沉积两大类。
1.河道沉积
(1暂时性河道,迁移快;
沉积特征
沉积物: 砾石、粗砂 结构: 分选中等—差、磨圆差 构造: 块状、交错层理,底冲刷 横剖面上: 透镜状。
2.漫 流 沉 积(片流沉积) 洪水漫溢沉积,河道间,占主体。
沉积物:比河道沉积细(砂、粉砂、砾)。 结构:分选中等~差。 构造:块状、低角度交错层理,无明显底冲刷。
平面形态: 片状、透镜状 垂向上: 层状,可与河道沉积相间
3.筛状沉积 沉积物: 结构: 构造:
砾石层,无地表径流。 棱角状砾石 分选中等,颗粒支撑
块状
4.泥石流
砾、砂、泥、水的混合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 沿斜坡向下滑塌、流动。主因:崩塌、滑坡 ,不同于山区洪流。
沉积物: 砾、 砂、泥混杂 结构: 分选极 差 构造: 块状
沉积位置: 冲积扇上部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1.物源区具大量松散的碎屑物质; 2.水体源于暴雨、快速的冰雪融化等; 3.坡降较大,一般0.1~0.3 ;
四.亚相划分 扇根亚相:位于扇顶,河道沉积+泥石流沉积; 扇中亚相:位于扇中,河道沉积+漫流沉积; 扇缘亚相:位于扇末端,漫流沉积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积相各论形成条件及在盆地中的发育部位类型划分形态结构内部构成沉积相冲积扇相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三角洲相无障壁海岸障壁海岸半深海相深水碳酸盐岩深海相冰川相沙漠相河口湾相浅海陆棚相海岸(滨海)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碎屑岩碳酸盐岩碳酸盐台地生物礁大陆相组过渡相组海相组坡积相残疾相一、冲积扇概念二、基本特征:形成背景、形成过程、几何形态(平面、剖面)、气候条件、岩性特征、平面分布(单个、成群)三、受控因素:形成背景、形成过程、几何形态(平面、剖面)、气候条件、岩性特征、平面分布(单个、成群)四、类型:气候条件:湿扇、干扇流体特点:片流扇、水流扇、泥石流扇等五、沉积亚相构成:扇根、扇中、扇端冲积扇概念•冲积扇(alluvial fan):是发育在山谷出口处,主要由暂时性洪水水流冲刷形成、范围局限、形状近似于圆锥状的山麓粗碎屑堆积物。

又称洪积锥或洪积扇。

简单概括:是一种洪水在出山口处堆积的扇形粗碎屑沉积体。

一、冲积扇概念二、基本特征:形成背景、形成过程、几何形态(平面、剖面)、气候条件、岩性特征、平面分布(单个、成群)三、受控因素:形成背景、形成过程、几何形态(平面、剖面)、气候条件、岩性特征、平面分布(单个、成群)四、类型:气候条件:湿扇、干扇流体特点:片流扇、水流扇、泥石流扇等五、沉积类型、亚相构成:扇根、扇中、扇端1)地理位置:通常发育于地势起伏较大而且沉积物补给丰富的地区。

冲积扇冲积扇可以单个出现,更多地是沿山麓组成延伸很长地宽阔地扇群地带,沉积厚度巨大。

在盆地中的位置2)形态特征(平面)在空间上是一个沿山口向外伸展的巨大锥形沉积体,锥体顶端指向山口,锥底向着平原。

2)形态特征(平面)裙扇冲积扇的剖面顺物源方向几何形态类型(据布尔,1972修改)楔状体:远离山前沉积物变薄或尖灭楔状体:在临近山前地区较薄,远离山前沉积突然增厚。

透镜体:向山前和远离山前沉积厚度变薄。

发育构造背景:沉积作用发生时期山脉不断地连续上升。

发育构造背景:反映了山脉的升降主要发生在冲积扇沉积作用之前。

发育构造背景:发育在构造活动趋于稳定的地区。

山前主要处于剥蚀状态,山前顺坡二不断地被侵蚀后退,形成矿光的山前侵蚀平面,该薄层带主要发育漫流沉积。

剥蚀为主2)形态特征(顺物源)2)形态特征(顺物源)2)形态特征(顺物源)表面坡度,扇根处可达5 °-10°,远离山口的扇中和扇端变为2°-6 °。

冲积扇的剖面垂直物源方向几何形态类型2)形态特征(垂直物源)2)形态特征(平面组合)可以出现单个冲积扇,但普遍是多个冲积扇沿山麓重叠分布呈带状或裙状2)形态特征(平面组合)大小交替,裙带分布2)形态特征(平面组合)平面分布同期多排冲积扇裙德克萨斯州范霍恩西南部长供给河道短供给河道2)形态特征(供源远近)水道供给长短差异3)气候条件:植被不发育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最为有利,岩石常具有红色色调;4)物质组成:常含有与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有关的膏盐沉积、方解石沉积,呈结核状或薄层状产出;5)岩性特征:整个层序中,砾岩、砂岩和泥岩都有发育,砾岩占有很大的比例,粒度分布多于一个众数。

一、冲积扇概念二、基本特征:形成背景、形成过程、几何形态(平面、剖面)、气候条件、岩性特征、平面分布(单个、成群)三、受控因素:形成背景、形成过程、几何形态(平面、剖面)、气候条件、岩性特征、平面分布(单个、成群)四、类型:气候条件:湿扇、干扇流体特点:片流扇、水流扇、泥石流扇等五、沉积类型、亚相构成:扇根、扇中、扇端六、垂向演化影响冲积扇的形成条件因素:受构造环境、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及母岩区岩石性质的影响。

(1)构造条件:冲积扇常和正断层及地堑、半地堑有关,或与造山后期、或是与裂谷作用和早期裂谷作用有关。

(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中植被不发育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最为有利。

(3)地形:地形坡度的突变是形成冲积扇的重要因素。

(4)母岩性质:母岩的性质差异直接影响扇积物的岩相类型二、基本特征:形成背景、形成过程、几何形态(平面、剖面)、气候条件、岩性特征、平面分布(单个、成群)四、类型:气候条件:湿扇、干扇流体特点:片流扇、水流扇、泥石流扇等一、冲积扇概念五、沉积类型、亚相构成:扇根、扇中、扇端三、受控因素:形成背景、形成过程、几何形态(平面、剖面)、气候条件、岩性特征、平面分布(单个、成群)四、类型六、垂向演化Galloway et al.,1996泥石流扇片流扇水流扇辫状平原扇冲积扇类型根据泥石流(或碎屑流)、水流、片流(或漫洪)过程根据气候状况:分为旱扇和湿扇旱扇(或干旱型)与湿扇(或湿润型)平面特征(据Galloway,1983)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也能形成冲积扇德克萨斯州范霍恩湿扇旱扇湿扇气候条件干旱潮湿,年降雨量可达1500~2500mm;沉积速率可高达5.0~7.5m/a水流特征间歇性水流或洪水常年流水形态特征扇形清楚扇形不清楚扇体半径及沉积厚度一般1.5~8km,最大可达25km;沉积厚度大,可达8000m一般50~140km,沉积面积可达几百平方公里;沉积厚度较小,几米-几百米坡度较陡,一般3°~10°平缓,<1°~5°河道特征主河道或单一河道叠加河道,辫状平原沉积物特征以副砾岩为主,分选差,混杂堆积。

纵向粒度变化快,常见红层和膏岩类沉积。

无煤层。

扇顶向前缘沉积物逐渐变细,发育较多泥石流沉积。

正砾岩发育,无副砾岩,分选好。

纵向粒度渐变,无红层或膏岩类沉积。

可见煤层。

自扇上部至前缘沉积物逐渐变细,但在冲积扇中部和前缘的河槽内分布砾质沉积,发育河道沉积。

沉积构造类型少,不太发育齐全并发育重力流类型碎屑流(泥石流)发育缺少粗碎屑流,可发育泥流相带相带分布清晰相带分布不清全球比例80%备注降水充沛、流域较小地区可能显示旱扇所特有的特征据Gole C.V.1966; Schumm S.A.1977;Friedman G.M. 1978;朱筱敏,2001,2008;于兴河2002,2008,何幼斌等,2007整理一、冲积扇概念二、基本特征:形成背景、形成过程、几何形态(平面、剖面)、气候条件、岩性特征、平面分布(单个、成群)三、受控因素:形成背景、形成过程、几何形态(平面、剖面)、气候条件、岩性特征、平面分布(单个、成群)四、类型:气候条件:湿扇、干扇流体特点:片流扇、水流扇、泥石流扇等五、沉积类型、亚相构成:扇根、扇中、扇端六、垂向演化冲积扇的沉积类型沉积物成因类型(Bull,1972):•泥石流沉积:主要由泥流和泥石流沉积而成•水携沉积物:主要是由暂时性水流沉积而成漫流(或片泛)沉积河道沉积细分筛状沉积(1)泥石流沉积:u泥石流是由沉积物和水混和在一起的一种高密度、高粘度的流体。

u分选极差,砾、砂、泥混杂;磨圆度差;层理很少发育,多呈块状。

(2)漫流沉积携带沉积物的流水淙冲积扇河床末端漫出,流速和水深的骤减,使携带的沉积物呈席状或片状沉积下,形成席状砂、砾岩堆积体,称漫流沉积。

(3)河道充填沉积是一种充填于间歇性河床中的沉积,主要见于冲积扇上部。

沉积特点:由砾石和砂组成,分选差、层理很少发育,偶见单向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或不明显的平行层理、叠瓦状构造,河道充填冲刷构造发育,由扇根-扇中-扇端,河道由深变浅,由窄变宽。

呈透镜体并呈明显的下切充填状分布在河道交叉点以上。

(4)筛状沉积:当洪水携带的沉积物缺少细粒物质(粉砂和泥)时,便形成由砾石组成的沉积体。

由于砾石层具有极高的孔隙和渗透性,在紧靠交会点的下面,水流大量从砾石层渗到地下,同时将携带的细碎屑填积在大砾石间的孔隙内,形成具双众数粒度分布特征的砂砾石,这就是筛状沉积。

筛滤沉积泥石流沉积河道沉积漫流沉积扇根(陡坡型辫状河和泥石流)扇中(分流的辫状河、泥石流,筛积物)扇端或扇缘(缓坡型辫状河、片泛、湖泊)干盐湖、泛滥平原冲积扇的亚相划分按现代冲积扇地貌特征和沉积特征,可将冲积扇进一步划分为扇根、扇中、扇缘三个亚相。

德克萨斯范霍恩湿润型冲积扇亚相划分和沉积特征(据Mc Gowen等,1971)●扇根:也称为扇头或扇首,分布于邻近断崖处的冲积扇顶部地带。

其特征是沉积坡度角最大,常发育有单一的或2~3个直而深的主河道。

沉积类型主要为河床充填沉积及泥石流沉积。

肃南剖面下沟组底部冲积扇辫状主水道砾岩大型冲刷截切面辫流砂岛含砾砂岩冲积扇扇根辫状河道砾岩与辫流砂岛含砾砂岩呈大型冲刷截切接触关系(安徽休宁县炳丘剖面上侏罗统炳丘组)冲积扇扇根泥石流沉积的棕红色杂砾岩近景(安徽炳丘上侏罗统炳丘组)x4)冲积扇和大型底冲刷构造远景(石冠寺,T3青海路乐河剖面●扇中:位于冲积扇中部,构成冲积扇主体。

以沉积坡度角较小和辫状河道发育为特征。

沉积类型以辫状分支河道和漫流沉积为主,与扇根相比,砂/砾较大,岩性以砂岩、砾状砂岩为主。

可见辫状河流形成的不明显的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河道冲刷—充填构造发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