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五语文第12讲: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学生版)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学生版)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学习目标1、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2、明确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考试题型;3、灵活掌握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考试题型的答题方法。
★知识链接一、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科学,准确性是说明语言的基本要求。
1.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1)表示时间、范围、程度、推测、频率、数量等有关修饰限制的词语,如“目前”“基本”“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主要”等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2)注意约数和确数。
无论使用的是约数还是确数,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注意表明资料来源的词语:据调查、据统计、据专家估计、据资料显示等。
(4)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
2.表修饰限定的词语分类::表时间——目前、现今、迄今为止、当时、至今、常常……表程度——基本、仅、几乎、特别、非常、至少、一定、仅、只、最、很、更、比较、相当、充分……表范围——一般、大多、基本、几乎、许多、主要、极个别、全部、大多数、少数、之一、总共……表估计(或推测)——大约、尽、大概、估计、可能、左右、上下、可算、也许……表数量——多、有余、很少、许多……表频率——经常、常常、屡次、总是、有时、往往、通常……表资料来源(科学依据)的词语——据调查、据统计、据专家估计、据资料显示……表没有科学依据的——据说、传言……二、明确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常考题型1.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2.某词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3.加点词语有何作用(表达效果)?题型一:“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方法归纳1.表态:能不能删。
2.定性:解释这个词的意思以及在文中的意思。
3.比较:从反面分析,若删去,原来……的意思就变成了……意思了,与原文不符(太绝对了)4.总结:××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题型二:“xx词能否替换为xx词”方法归纳1.表态:能不能删。
2.定性:解释这个词的意思以及在文中的意思。
小五语文第12讲: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学生版)

第12讲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2、会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凡是因为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活动的现象都叫做高科技污染。
高科技污染可分为无形和有形两类。
无形污染指信息、声、光等非实体对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干扰。
有形污染指高科技工业产业的新的垃圾(包括固、液、气三种形态)造成的污染,这种垃圾我们也叫做高科技垃圾。
由于高科技大大拓展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所以高科技垃圾的种类日益增多,分布领域也日趋广泛。
从太空到海底,凡是人的高科技影响能到的领域,都存在高科技垃圾。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耐用产品很快被消费者淘汰,造成垃圾量激增。
在发达国家,过时的汽车、家用电器甚至电脑部件都成了无人要、无人处理的垃圾。
这种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困难,堆置对环境有破坏。
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危害却很大,如大空垃圾和核垃圾等。
大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遗弃了的航天飞行器及部件。
现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吨左右。
在近地轨道上高速环绕飞行的太空垃圾,对单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各种卫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且直接事故概率越来越大。
而由于核电的开发产生的大量核垃圾,一旦没有妥善处理,将大范围危害居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这样的垃圾,依靠新技术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组织的力量,订立国际公约,才有可能首先避免数量上的进一步增长。
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
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
近10年来,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5个之多,总面积已近4000万平方公里,接近地球表面积的1/10。
小五语文第12讲: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教师版)

第12讲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2、会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凡是因为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活动的现象都叫做高科技污染。
高科技污染可分为无形和有形两类。
无形污染指信息、声、光等非实体对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干扰。
有形污染指高科技工业产业的新的垃圾(包括固、液、气三种形态)造成的污染,这种垃圾我们也叫做高科技垃圾。
由于高科技大大拓展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所以高科技垃圾的种类日益增多,分布领域也日趋广泛。
从太空到海底,凡是人的高科技影响能到的领域,都存在高科技垃圾。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耐用产品很快被消费者淘汰,造成垃圾量激增。
在发达国家,过时的汽车、家用电器甚至电脑部件都成了无人要、无人处理的垃圾。
这种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困难,堆置对环境有破坏。
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危害却很大,如大空垃圾和核垃圾等。
大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遗弃了的航天飞行器及部件。
现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吨左右。
在近地轨道上高速环绕飞行的太空垃圾,对单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各种卫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且直接事故概率越来越大。
而由于核电的开发产生的大量核垃圾,一旦没有妥善处理,将大范围危害居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这样的垃圾,依靠新技术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组织的力量,订立国际公约,才有可能首先避免数量上的进一步增长。
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
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
近10年来,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5个之多,总面积已近4000万平方公里,接近地球表面积的1/10。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特别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那么什么样的说明文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小学中低年级科普说明文的文本特色要想做好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科普说明文的语言训练工作,首先就要明白小学中低年级科普说明文的文本特色在哪里,只有将文本特色与学生的年龄特色、思维特色相结合,才能够设计出真正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教学方案。
1、在语言风格上,以浅显直白为主科普说明文主要是为了阐明清楚事物的构造,解释现象,介绍物品而来,重点不在于文采,而在于清楚直白地将要说明的事物阐述清楚,用便于中低年龄段学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写明,使得学生们能够快速理解作者的意图,体会到作者的想法,明白事物背后的科学道理。
因此,在行文的语言风格上,浅显直白、易于理解,语句简洁明了,不拖泥带水却又生动形象,善于抓住事物的关键特色,并且富有逻辑性和条理性。
2、在行文内容上,贴合实际的同时又富有启发性科普说明文是小学生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一面重要的镜子,通过科普说明文,学生们能够快速理解事物的变化发展,体会到生活中常见现象背后蕴藏的真理,从而更好地发现世界、感受世界,在事物的表象之外,开始思索内部的规律、蕴藏的科学知识等等,因此,科普说明文大多从身边的事物着手,小到一本书,大到火箭上天,都可以是科普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并且借由此打开学生们的想象力和感知力,大大的拓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在中心思想上,意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科普说明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归根结底,还是要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去认识世界、发现世界,并且让学生在独立的、自我的思考中,既提高自己的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中,培养起自己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对于如何描绘事物现象,如何揭示背后的规律都有所认识和提高,促使学生们更好地开展学习,更好地成长。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答题技巧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答题技巧如下:
一、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准确性:说明文语言必须准确、清晰、严密,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夸大、不缩小、不模糊。
2.简洁性:说明文语言要求简洁明了,不冗余、不啰嗦,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准确的意思。
3.通俗性:说明文语言要通俗易懂,使读者容易理解。
4.生动性:说明文语言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说明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1.把握说明对象:首先需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然后把握其特点、性质、成因、作用等。
2.分析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作用,需要根据语境进行分析。
3.理解关键词句:说明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能够揭示文章的主旨和要点,需要认真理解。
4.概括中心思想:说明文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核心,需要认真概括。
5.注意文意和文题:文意和文题是说明文的灵魂,需要注意其内涵和外延是否准确、一致。
6.结合语境答题:说明文的题目往往结合语境设置,需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和理解。
7.运用逻辑推理:说明文中有些题目需要运用逻辑推理能力来解答,需要认真分析语境和选项。
8.注意细节和修饰语:说明文中的细节和修饰语往往能够揭示文章的真实意思和作者的意图,需要注意。
9.关注图表和数据:说明文中常常配有图表和数据,这些信息也是答题的重要依据之一。
10.积累知识和经验:说明文阅读需要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平时可以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篇一: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
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是生动活泼的。
二、赏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此类题目是常考必考的(一)第一种题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何作用1、答题模式①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启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②这体现的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解析。
试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⑴自从鹭鸟在这片林子栖息后林子里的毒蛇飞虫几近绝迹村里六畜兴旺。
答“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说明毒蛇飞虫差不多被吃光但是没有绝迹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⑵村干部还告诉记者可能是现在环境的恶化以及一些人为的捕杀这两年鹭鸟越来越少了。
答“可能”表示估计、推测说明了鹭鸟数量减少的原因但不是绝对肯定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牛刀小试。
试说说“赵州桥的桥拱在当时可以算得上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的加点词有何作用答“在当时”在时间上进行了限定只说明赵州桥的桥拱在当时是最长的但现在不是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二)第二种题型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答题模式①不能。
②因为******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若删去就变成 6 7 6 7 的意思不符合实际“××”加点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例题展示。
下面句中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⑴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以来最早的石拱桥了。
答①不能。
②因为“可能”是估计、推测的意思。
“最早”在时间上加以限制它们是对旅人的最早出现的情况进行推测但并不是绝对的若删去就肯定旅人桥是第一个出现的不符合实际。
“可能”和“最早”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⑵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答①不能。
②因为“独立”说明了不依靠其他拱圈也能自立表明就算其中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若删去就表明如果一道坏了必然会影响其他各道不符合实际“独立”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解题方法】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方法指导

【解题方法,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分析】在说明文中,说明文语言具有独特的魅力,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准确、平实、简明,而科学小品文的语言还兼具生动之美。
一、说明性语言的特点1.准确性说明文以传达准确的信息为首要任务,语言的准确性是其核心特质。
在描述事物的特征、性质、数量、范围等方面,会选用最为精准的词语,确保读者能够获得确切无误的认知。
例如,在介绍某种珍稀动物的生存数量时,会明确给出具体的数字,如“目前,这种濒危动物的数量仅为三千余只”,数字的运用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让读者对该动物的稀有程度有清晰的把握。
对于时间、空间等概念的表述也同样严谨。
如“这座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公元1500 年左右”,“左右”一词的使用既给出了大致的时间范围,又避免了绝对化的表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在时间表达上的准确性。
2.平实性说明文的语言通常较为平实,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夸张的表达,而是以朴实无华的文字客观地介绍事物。
这种平实的语言风格使得信息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比如在介绍一种新型科技产品的功能时,会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如“该产品具有高效的能源转换效率,能够快速充电,并且续航时间长”,没有过多的修饰,直接阐述产品的特点,让读者能够快速了解其核心优势。
平实的语言并不意味着枯燥乏味,而是通过清晰的逻辑和准确的表述,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它以一种质朴的方式传递信息,如同一位严谨的学者在讲述科学道理,给人以可靠和信任之感。
3.简明性说明文要求语言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复杂的表述。
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容,使读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所需的信息。
例如在介绍一种植物的生长习性时,会简洁地表述为“该植物喜阳光,耐旱,适宜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短短一句话就概括了植物的主要生长条件,不拖泥带水,让读者一目了然。
简明的语言还体现在对概念的清晰界定和对事物的简洁描述上。
通过使用简洁的词语和简短的句子,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逻辑更加清晰,便于读者快速掌握文章的主旨。
√说明文-赏析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学)

(1)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答:
3、牛刀小试。
征服沙漠的最主要武器是水。——《向沙漠进军》
答:
(三)第三种题型: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句,并说说其表达效果。
1、答题方法讲解。
5、表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总共、少数等。
6、表频率的词语: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
7、表质地的词语:软、硬、
三、赏析平实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一)两者的概念。
1、所谓“平实”,就是抓住事物的特点,用准确、简明、平实的语言,对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能等加以解说,不必加修饰或描写,只需明白如话地写出来即可。(采用此类语言来写的说明文,叫“平实说明文”其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平实。)
●●答题模式:这篇文章(某段)综合运用(从“记叙、描写、抒情、议论”选择)的表达方式,如……(具体的例子),使说明更准确、形象生动,突出全文(某段)的中心,加深读者对内容的理解,加强文章的感染力。
(3)表现(写作)手法:动静结合法、虚实结合法、衬托法、多觉感受法(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形色结合法等,既使说明语言形象生动,又可引发读者的丰富联想,充满了情趣和诗情画意。
1先找出体现说明语言准确性的词句,然后说明其作用。
2可从几个方面入手找句子:找有确数或概数的句子;找有限制性词语的句子。
2、答题模式讲解。(1)举例句;(2)分析。(方法和上面的第一种相同。)
3、例题讲解。(请在《复习指导》P.41《中国石拱桥》<片段>中找出两个体现说明语言准
确性的语句,并分别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4、试题演示(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讲赏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1、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2、会结合文章做具体分析凡是因为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活动的现象都叫做高科技污染。
高科技污染可分为无形和有形两类。
无形污染指信息、声、光等非实体对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干扰。
有形污染指高科技工业产业的新的垃圾(包括固、液、气三种形态)造成的污染,这种垃圾我们也叫做高科技垃圾。
由于高科技大大拓展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所以高科技垃圾的种类日益增多,分布领域也日趋广泛。
从太空到海底,凡是人的高科技影响能到的领域,都存在高科技垃圾。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耐用产品很快被消费者淘汰,造成垃圾量激增。
在发达国家,过时的汽车、家用电器甚至电脑部件都成了无人要、无人处理的垃圾。
这种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困难,堆置对环境有破坏。
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危害却很大,如大空垃圾和核垃圾等。
大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遗弃了的航天飞行器及部件。
现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吨左右。
在近地轨道上高速环绕飞行的太空垃圾,对单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各种卫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且直接事故概率越来越大。
而由于核电的开发产生的大量核垃圾,一旦没有妥善处理,将大范围危害居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
这样的垃圾,依靠新技术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组织的力量,订立国际公约,才有可能首先避免数量上的进一步增长。
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
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
近10年来,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5个之多,总面积已近4000万平方公里,接近地球表面积的1/10。
所幸目前这些空洞均在南极、北极、酉伯利亚等无人区,否则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人类和动物遭受灭顶之灾。
1.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答案:高科技污染2.文中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地方很多,举出两个句子写在下面,并加点标出体现浯言准确的词语。
①:②:新奇的钟表钟表发展至今,已进入了多功能世界。
其中一个品种,是带有录音装置,可以录音一分钟的座钟。
家人外出或客人来访,如需留言,可按下按钮就能把话录下来,而不需动笔墨了。
“录音电子用表”能录音30秒,能记下朋友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十分方便。
预防做噩梦的手表是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与钟表厂商合作设计的。
戴这种手表睡觉,一旦发生噩梦,就会惊醒。
原因挺有趣,一个人入睡后,一般每分钟呼吸大约是十六、七次。
如果做了噩梦心跳加快,“惊动”了手表中的小仪器而发生震动,震动的讯号把人惊醒,就可免受骚扰之苦了。
日本一家钟表公司研制出一种能显示地球上不同时区35个大城市的标准时间的手触式数字台钟。
这种台钟是按世界地图来设计的,钟上有一个小巧玲珑的地球仪,只要用手轻按有感应能力的地球仪的某一时区,钟上的液晶就把该城市的时间显示出来。
一种专门为航海和登山运动员设计的“救命手表”,是瑞士的新产品。
这种手表的特点是有一面反光极好的反光镜。
如果运动员在航海或登山时遇难,他的手表与自然光接触,就有极强的光束反射出,救援人员就可凭反射光束找到遇难人的方向,进行救援。
1.“家人外出或客人来访”句中“或”不能改为“和”的理由是:2.“一般每分钟呼吸大约是十六七次。
”句中“一般”不能去掉是因为:A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力的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
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象力。
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出色的猜测".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层——大脑皮层——明显地与形成"新的联想"有关。
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有2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角硬币的厚度。
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皱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4张打印纸。
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1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
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节选自《大脑如何思维》,有删改)1.第二段选文中两次用到"大约"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阅读《死海不死》选段,回答文后的问题。
在亚州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
远远望去,死海的波涛此起彼伏,无边无际。
但是,谁能想到,如此浩荡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弋;即使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
真是“死海不死”。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
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
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将俘虏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们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
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
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
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至25%。
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1.文中在说明“死海”得名的原因时,使用了“大概”一词,对这个词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大概”一词用得准确,因为说明文中模棱两可的词语更能体现出语言的准确性。
B. 说明文注重科学性,用词要极为准确,“大概”一词能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所以是恰当的。
C. 这个词可用可不用,用了能起到一定作用,不用也不影响文章的表达。
D. “死海”得名的原因还没有充分的依据,用“大概”来表示推测,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C美林药品说明书【美林药品名称】商品名:美林【美林性状】美林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芳香。
【美林适应症】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美林用法用量】口服。
12 岁以下小儿用量见下表:【美林不良反应】(1)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头晕、耳鸣、视力模糊、嗜睡、下肢水肿或体重骤增。
(2)罕见皮疹、过敏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支气管痉挛等。
【美林注意事项】(1)美林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 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 天,症状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有下列情况患者慎用: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
(3)下列情况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高血压。
(4)1 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7)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年龄(岁)体重(公斤)一次用量(毫升)次数1-3 10-15 4 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间隔4~6 小时重复用药1 次,24 小时不超过4 次。
4-6 16-21 5 7-9 22-27 8 10-12 28-32 10(8)美林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美林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美林药物相互作用】(1)美林与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同用时可增加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并可能导致溃疡。
(2)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以上说明书有删减,精准说明书请参看药品包装)1.【美林注意事项】第7 条“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改为“对美林过敏者慎用,过敏体质者禁用。
”可以吗?为什么?2.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半夜,张小明体温39℃,妈妈倒出清澈如水的美林,喂小明。
B.陈琳感冒发热,吃了999 复方抗感冒颗粒,又吃了美林。
C.王方身体发烧,早上七点半他喝了美林去上学,十二点回家喝了一次,下午五点到家又喝了一次,十点钟睡觉前又喝了一次。
D.李伟伟是个壮小子,才八个月大,就有21 斤了。
有天发热了,妈妈心疼,喂了他4 毫升的美林。
①“夜晚的天空为什么是黑的?”同学们一定会说,因为夜空没有太阳照耀。
但是,无限的宇宙,充满了无数个恒星构成的星系,虽说夜晚没有大阳的照耀,可是那满天的星星,都是会发光发热的“太阳”呀。
一颗恒星的光芒的确很微弱,但是无数颗恒星的光芒合起来应该是无限的亮,夜空也应该处处是一片光明。
可事实上为什么是黑的呢?②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等人的观测发现,几乎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即宇宙像正在充气的气球似的膨胀着,越来越大;距离我们越远的星系远高我们而去的速度(即退行速度)越快。
星系退行使星系辐射到我们这里的光减弱;距离我们很远很远的河外星系,可能会以光速退行,以致发出的光传不到我们这里来。
因此,虽然宇宙是无限的,但光可以照到我们这里的天体数量是有限的。
只要那些有限的天体射到我们地球上的光比太阳少,地球上的日夜就取决于太阳。
要是宇宙没有膨胀.也就没有夜黑问题。
由此可见,夜黑是宇宙膨胀的结果。
③宇宙为什么会膨胀呢?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一个温度极高体积极小的原始火球,在距今大约200多亿年前,不知什么缘故,这个火球队发生了大爆炸,在大爆炸中诞生了“我们的宇宙”。
随着空间膨胀,温度降低,物质的密度也逐渐减小,原先的质子、中子等结合成氘、氦、锂等元素,后来又逐渐形成星系、星系团体等天体。
④宇宙早期时,星系碰撞、合并曾经是很普遍的现象。
那时宇宙刚刚开始膨胀,还比较小,比较拥挤,星系多如雨滴,大量小星系下雨般落到其他星系中,渐渐形成像我们银河系这样的星系。
宇宙好像一个在不断充气的带花点的气球,上面的各点彼此分离。
经过200亿年的“分离”才变成今天这个模样。
根据天文学家推测,我们的宇宙将来会有一天停止膨胀,然后转为收缩,直至收缩到大爆炸前的原始火球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