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合集下载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及答题格式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及答题格式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及答题格式
1. 说明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呢!比如说在介绍一种动物的特征时,就必须得非常精确呀,不能有丝毫差错。

就像介绍熊猫,那必须明确地说出它的外貌特点、生活习性等,一点都不能含糊,否则不就误导大家啦!
2. 说明文语言还得通俗易懂才行呀!不能搞得太复杂,让人云里雾里的。

就好比你给小朋友讲一个科学知识,肯定得用简单的话语让他们能明白呀!像解释什么是重力,就不能用一堆专业术语,得用他们能懂的方式来讲嘛。

3. 生动性也是说明文语言的一个特点哟!你想想,如果干巴巴地描述,谁会有兴趣看呀?要像讲故事一样吸引人。

比如说描写一个地方的风景,那得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呀,好像自己就在那个地方欣赏美景一样呢!
4. 简洁性也很重要哇!不要啰嗦一大堆,把重点说清楚就好啦。

像介绍一道菜的做法,没必要长篇大论,简洁明了地把步骤说出来就行,不然别人都没耐心看下去啦!
5. 说明文的语言有时候还会带有形象性呢!通过一些形象的描述,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比如形容一个物体很大,就说像一座小山一样,这样是不是一下子就有画面感啦!
6. 还有条理性也不能忽视呀!得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把内容有条理地呈现出来。

就好像介绍一个房子,得从外到内,或者从上到下,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生动性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准确性-生动性
例:请你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参考答案:光临是敬辞,用来称呼客人的到来,(1分)将台风拟人化,生动形 象地表现出台风暴雨的到来可以缓解旱情,(1分)表现出人们对它的欢迎态 度。(1分)
参考答案:不能删去。因为“一切”是“所有”的意思,表明栽种各种植物 利用的空间之广.去掉了,就不能表达这样的意思。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 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语言的准确性:
2. ……词能否换成……词,为什么? 答题方式: 1. 表态:不能替换; 2. 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 3. 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 4. 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 5. 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语言的特点
B、仔细辨析同义词语: 如: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技术而不仅是艺术。
2.准确性是前提,在准确的前提下也可以生动。 1.表达方式多样,运用了两到三种以上的表达方式来说明事物的特点,原理 等。 2.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辅助说明事物的特点或原理。
语言的特点
3.引用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等其它资料来丰富,补充说明的内容。 4.使用大量的修饰性的词语,使文章和语言更丰富、生动、具体。 5.说明方法的多样、灵活也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考察语言的生动性(表达效果): 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是科技文章的必考内容。
考题重点: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引用了故事、传说、谜语、诗句等) 的作用。 常见题型:阅读文章某段,说一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题格式:解释词义+指出修辞+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表现了……
语言的准确性:
语言的准确性:
例:“红玫瑰大厅的规模与人民大会堂相当,但高度要高得多了”,句中的 “相当”可以换成“相同”吗? 说说理由。

说明文的类型有哪些_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类型有哪些_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类型有哪些_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1、指导说明:指导说明文的目的是为了叙述特定事物的操作步骤或
解决特定问题的步骤,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进行操作或解决问题。

2、技术说明:技术说明文的目的是在于介绍特定事物的特征、原理、结构、功能等,使读者能够正确地使用它们。

3、设计说明:设计说明的目的是叙述特定事物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特定事物的设计意图。

4、考古说明:考古说明的目的是介绍发掘出的古迹、文物,让读者
能够更好地理解其时代特性、特征和价值。

5、科普说明:科普说明的目的是提高读者对特定事物的知识和技能,向大众介绍一些新技术、新理论和新事物。

1、说明文的语言要客观准确:由于说明文的主旨是给出客观事实,
其语言需要具备准确形象的语言特征,避免主观倾向,使读者看到实实在
在的事实。

2、说明文的语言要具有解释性:由于许多说明文所涉及的技术问题
较为抽象,其语言要具备足够的解释性,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3、说明文的语言要具有逻辑性:说明文的文字组织形式一般具有如
下几种:按照事物的发展历史、按照事物的结构组成、按照事物的操作流
程等。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答题技巧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答题技巧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及答题技巧如下:
一、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1.准确性:说明文语言必须准确、清晰、严密,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夸大、不缩小、不模糊。

2.简洁性:说明文语言要求简洁明了,不冗余、不啰嗦,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准确的意思。

3.通俗性:说明文语言要通俗易懂,使读者容易理解。

4.生动性:说明文语言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二、说明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1.把握说明对象:首先需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然后把握其特点、性质、成因、作用等。

2.分析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作用,需要根据语境进行分析。

3.理解关键词句:说明文中的关键词句往往能够揭示文章的主旨和要点,需要认真理解。

4.概括中心思想:说明文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核心,需要认真概括。

5.注意文意和文题:文意和文题是说明文的灵魂,需要注意其内涵和外延是否准确、一致。

6.结合语境答题:说明文的题目往往结合语境设置,需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和理解。

7.运用逻辑推理:说明文中有些题目需要运用逻辑推理能力来解答,需要认真分析语境和选项。

8.注意细节和修饰语:说明文中的细节和修饰语往往能够揭示文章的真实意思和作者的意图,需要注意。

9.关注图表和数据:说明文中常常配有图表和数据,这些信息也是答题的重要依据之一。

10.积累知识和经验:说明文阅读需要积累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平时可以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语言的特点说明语言的特点::准确性和严密性。

准确性和严密性。

中心词语中心词语//修饰、限制性词语修饰、限制性词语//关联词关联词//代词代词 ①抓关键性的中心语,主要是抓那些运用准确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鉴别出它们的同义词,在语境中领悟其用语的准确性。

在语境中领悟其用语的准确性。

{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可使语言表达更连贯、更严密,使语义更具层次感,突出说明内容的重点,从而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的重点,从而更好地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例如:准确地使用了“……不但……而……”这一组关联词,层次清楚地说明了……的优越性。

同时,用递进的句式还进一步突出了……这一实用效果。

}1.1.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 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

如:可能、大约、几乎、一般、近、之一等词。

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

如:可能、大约、几乎、一般、近、之一等词。

2.2.语言的准确和简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的准确和简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的准确和简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要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①要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表达要科学和严密,对知识表达要科学和严密,对知识表达要科学和严密,表示时间、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

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

②要注意运用好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

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词语。

个别”“大多数”等词语。

{♥主要指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和短语是如何恰如其分地修饰限制或补充说明中心语句的。

} 常见题型:1. 1. 考查全篇文章或某一段落的说明内容考查全篇文章或某一段落的说明内容考查全篇文章或某一段落的说明内容题型为: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某一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题型为: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某一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概括某一段的说明内容。

中考说明文阅读技巧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中考说明文阅读技巧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中考说明文阅读技巧(3)——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一、说明文语言的特点:①准确性、严密性;②生动性、形象性。

二、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品析说明文语言抓住准确性、生动性)①解释该词的一般意义,或确定该词在句中作用(修饰、限制、程度、范围、时间、推测、估计等)②结合文章内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该词在语境中的作用③扣住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

④还要注意结合具体的提问形式。

三、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答题模板题型一: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加点词的作用)答题格式:1、先定性:”XX”一词表……(什么上的限制);再释词:是……的意思(用替换法)。

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用:先“言下之意”:突出(表明)……;再“言外之意”:a、(可能)还有……的情况b、不排除……情况3、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题型二: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并分析该词语的表达效果。

注意一下词语:a限定时间的: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等。

b限定程度的: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

c估计、推测的:大约、可能、左右等。

d限定数量的:多、有余、很少等。

e限定范围的:全、都、大部分、总共、少数、之一等。

f限定频率的: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

g限定主次d的:主要、重要题型三: 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答题格式:1、先判断:不能删去。

2、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题型一)3、若删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影响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题型四:加点词语能否换成另一个词,为什么?答题格式:1、先判断:不能换。

2、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题型一)3、分析替换词的意思:如果换上”XX”词,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四、怎样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品析说明文语言抓住准确性、生动性)1、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如:“”(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在说明文中,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在说明文中,怎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出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要更好地体现出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1. 准确性:使用准确、清晰的语言来表达事实和信息,避免模糊、含混或错误的表述。

2. 简明性:保持语言简洁明了,避免过多的废话和冗长的叙述,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要点。

3. 逻辑性: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语言,使文章的结构清晰、有条理,便于读者理解。

4. 具体性:使用具体的实例、数据和细节来支持说明的内容,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5. 客观性:保持客观的态度,避免个人情感和主观判断的影响,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说明。

6. 通俗易懂: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或艰涩的词汇,确保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7. 避免使用模糊语言:避免使用模糊、含混或不确定的语言,如“也许”、“可能”等。

8. 校对和审核:在完成写作后,进行仔细的校对和审核,确保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通过以上几点,你可以更好地体现出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

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说明文的语言特色

一、说明文最基本的语言特点为:准确、严密。

二、在准确严密的基础上1、逻辑性。

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

2、简明平实(运用科学术语、大量真实准确的数据)。

3、趣味性。

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

”为了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说明文要适当地采用生动的表达方式。

4、说明文的特点是“说”,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性。

5、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重在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简明的语言平实地加以说明。

而科学小品,讲究趣味性、文艺性,须要作必要的生动、形象的说明。

6、科学性。

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

7、生动、形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8、语言内容以说明为主。

扩展资料说明文开头方式1、概述式开头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事物的概况,给人以总体形象。

2、描写式开头描写事物的特征或状态,让读者有一个直观的总体认识。

如《中国石拱桥》开头是这样描述的: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

中国的诗人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开头描述石拱桥的重要部位“桥洞”的状态特征,然后用神话传说和诗人对石拱桥的描述补充说明这一特征。

3、设问式开头设问,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有急切了解事物或事理的心态。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第一段。

由描述红花的鲜艳和美丽,自然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让人们随作者的具体解说了解其原因,探寻其知识。

4、定义式开始对事物下定义,提示事物内涵(本质特征)和外延(包含的范围),让人了解事物的本质。

如《统筹方法》开篇是这样定义事物的:“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其广泛。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15
据第二次南极科学考察测算,南极的冰川 按照现在的融化速度,只需100年就全部 消失了。
A
16
“据第二次南极科学考察测算”点明了引用 材料来自科学考察,强调这个数据是有科 学依据的,是切实可信的,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A
17
(3)句子加点的词能否删去类型的题。
?不能删去。
A
22
“悦目”突出了色彩对比带来的视觉享受, “明显”则只强调了对比的强度,如果替换 了,句子的表达效果就改变了,不符合实 际,原词“悦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严密性。
A
23
2、特别是在地球矿物能源短缺,我国以 石油、煤炭为主的污染比较严重传统能源 结构亟需转变的今天,太阳能发电显得尤 为重要。如果将“亟需”换成“需要”可以吗? 为什么?
A
5
借助形象化的语言,对生活在湿地上的动 植物繁衍生息的情景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 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引发 读者的阅读兴趣。
A
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考试题型:
1、说明句子加点词语的作用; 2、句中加点的(限制性)词语能 否去掉,为什么?
3、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被替换, 为什么?
A
7
说明文词语的分类: 1、表示限制:大概、几乎、差不多、 左右等。 2、表修饰作用:形容词,生动形象。 3、表强调作用:
A
3
运用平实的语言,对湿地进行了客观、准 确地说明,不加修饰,简洁明了易于被读 者理解。
A
4
晴空排云而上的仙鹤,声鸣于天,也 是清晨从湿地出发,黄昏则次第归来, 在湿地降落,喝水照影;翩翩起舞的 大雁会呈“一”字、“人”字形排列,从广 阔的天空降落于湿地之上。鸟类依赖 湿地就像影子依赖光,翅膀依赖天空 一样。湿地是生命的家园,是文明的 摇篮和温床。
?程度:比较、几乎、相当、十分,最、更、尤其。
?估计:大约、可能、左右也许。
?时间:当时、刚刚、迄今、有时候。
?范围:一切、部分、大部分。
A
8
题型训练:
?(1)体会加点词的作用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某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 学性。
?例如:一张普通课桌的重量大约30斤,这句话中 “大约”有什么作用?
?2、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 嘴,小口里面藏。
A
28
把成语补充完整:
?1、()毛蒜皮 ()牙交错---( ) ?2、()云直上 ()梁一梦---( ) ?3、()厉胆薄 ()气扑鼻---( ) ?4、()幻无穷 ()险为夷---( )
“约”、“据估算”、“可算”等表示估计、 揣测的词语,这与用词准确的要求是 否矛盾?试说说理由。
A
26
?
不矛盾。因为目前推算树龄。测定树重的 方法还没有达到十分准确的程度,所以只 能用这些表示估计、揣测的词语,这是一 种尊重科学的态度,也是语言准确性和严 密性的一种表述方式。
A
27
猜字谜:
?1、高小姐探头相望,李小姐半露半藏, 郑小姐侧着耳朵听端详。
大多数时间表现为液态,但也
不排除特殊情况,强调了液态
A
11
3、到目前为止,科学家认为余震产生于 主震引起的“静态压力”似乎只有它能够具 有产生余震的这种机制,这句话中的“到目 前为止、似乎“能否去掉?
A
12
“到目前为止”是表限制时间的短语,表 达的是从现在到以前的情况,不包含将来, 不能删去,若去掉后与主观实际不符。“似 乎”表示推测,说明它具有产生余震的这种 机制是推测出来的,若去掉后,表达意思 太绝对,与现实不相符。这体现了说明文 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和科学性。
?解释词语的意思和在句中的意思。
?如果去掉,与实际不符,所以不能去掉。
?某某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 严密性。
A
18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 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之一”能否去 掉,为什么?
A
19
不能去掉。因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 重的环境问题,除了人口剧增,资源短缺 外,还有其他环境问题,如果去掉,与实 际不符,所以不能去掉。“之一”体现了说 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A
24
不可以,“亟待”表示急切,迫切需要。 原文用“亟待”一词,语气更加强烈,写出 了我国传统能源结构急需转变的紧迫性, 如果改成“需要”,语气平淡,不能体现出 急迫性。所以用“亟待”更能体现说明文语 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A
25
3、墨西哥的奥阿哈卡附近的教堂旁边 有一颗巨大的松树,据植物学家们估 计这棵树约有10000岁。据估算,这棵 将军巨杉总重量达1000吨,也可算是 世界上最重的树。这些句子用了“估计”、
A
13
(2)从下面句子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 言准确性的词语,然后结合语境分析该词语的 表达效果。
?1、所幸在调查中尚未发现大面积 野生存活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A
14
“大面积”一词从范围上加以限制,表明 不排除在小范围内有野生存活的“加拿大一 枝黄花”的情况,符合实际情况。“大面积” 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和科学性。
A
20
4、句中加点的词能否被另一个词所替换。
?不能替换。 ?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 ?解释所替换词语意思,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 不符合实际。
?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A
21
1、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 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句中的“悦目” 若换成“明显”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A
9
“大约”指大概,表估计、猜测,这里指普通的 课桌个体重量在30斤上下,强调了30斤这个数量 是估计的结果,不是实际称量出来的,“大约”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A
10
2、水常常表现为液态,这句话中“常常”有 什么作用? adv
? 常常指通常情况下,起限制 作用,这里指在普通条件下,
说明文语言特点
A
1
? 平实说明:语言表达注重准确性、严密 性、科学性。 生动说明: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A
2
平静的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 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成群的野 鸭在水面上玩耍,各种水鸟在欢娱地歌唱, 这就是湿地的真实写照。像这样濒临江河 湖海的地带,长期受水浸泡而形成的滩涂、 沼泽、湿草甸、泥炭地、红树林以及潮落 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都是湿地。湿地 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生态功能的生态系 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