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高层建筑赏析—施澄华
灯火之城——2016“外教看中国”摄影作品选登

30“外国”品选
灯火之城——2016“外教看中国”摄影作品选登
在西方,巴黎被称为“灯火之城”。
而在中国,作
为经济中心的上海,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这座城市也足以称得上是一座灯火之城。
在苏州枫华学校工作的加拿大籍外教M a r k
Harrison登上了上海的一座高层建筑,在顶楼俯瞰这座璀璨的灯火之城。
在黄浦江岸,包括中国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上海中心大厦,在内的三座超过400米的超高层建筑直插云霄,显示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雄心。
在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中外人才用最大胆
的梦想,展望未来。
国际人才交流2017 |6
外教看中
”获奖作
选登
31
INTERNATIONAL TALENT
32国际人才交流2017 |6
33
Mark Harrison说:“上海是我所见过的最有趣、最令人惊喜的现代化大都会之一。
站在城市的制高点,夜晚的灯火勾勒出一幅璀璨的光景,足以让我一整夜都沉醉其中。
“站在高空,摆脱了城市的喧嚣。
看着城市的全景,竟给我一种平和的感觉。
上海,一座多么辽阔壮观的城市!”「责任编辑:邵浩」INTERNATIONAL TALENT。
缔造奇迹 :世界知名建筑大师作品及思想分析

缔造奇迹:世界知名建筑大师作品及思想分析一 . 戴帆(DAI FAN):惊天地泣鬼神的决绝反叛戴帆(DAI FAN)图片:马来西亚吉隆坡KTL城市综合体与酒店大厦图片:德国多特蒙德“城市之星”大楼图片:美国新奥尔良NOAM艺术博物馆戴帆(DAI FAN)与他创立的DESTROY建筑事务所以设计具有深刻的哲思工程结构与独树一帜的建筑享誉世界,打造举世瞩目的全球性地标建筑,荣获环球设计大奖、亚洲设计大奖等几十项国际大奖。
戴帆打造的建筑充满深奥、宏伟、神圣、科幻的感觉,其建筑语言、构思的独创性以及特殊的建筑风格使其在瞬息万变的建筑潮流中始终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戴帆试图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窠臼来重新描绘了建筑的方向,从物本体的角度来思索建筑:庞大之物,崇高之物,不可思索之物借助于建筑存在的惊人力量——一种真实的、绝对遥远的、若隐若现的、无形的在场,蕴含着一种平静的、无穷的、不可测的奇特力量。
主要作品:吉隆坡KTL城市综合体与酒店大厦(马来西亚)、多特蒙德“城市之星”大楼(德国)、新奥尔良NOAM艺术博物馆(美国)。
二 . 安藤忠雄(Tadao Ando):流浪者的成功安藤忠雄(Tadao Ando)图片:水上教堂图片:光之教堂安藤承认自己永远不是个好学生:“我总是喜欢自己学东西,而不是去上课。
”这位64岁的建筑师在21岁之前当过卡车司机、木匠和拳击手。
60年代安藤自费游历欧洲、非洲和美国。
安藤的建筑风格被评为“典型的地方特点”,其作品保持现代的外观和材料,同时与日本传统美学相互交融。
光之教堂体现了安藤在自然与建筑间构建的哲学框架,光可以像混凝土结构般定义并创造新的空间感。
对于安藤来说,光之教堂代表着建筑的双重性,即所有的存在中二元的本质——虚实、明暗、动静。
共存的差异使得教堂剥去了所有装饰,空留一个纯净朴素的空间。
光与实体的交汇凸显了人们内在的精神与世俗意识。
最简材料的使用更加强调了空间的双重性,混凝土结构去除了传统基督教的装饰与审美。
设计原理作业——巴塞罗那德国馆

以结构的少换来功能的多和空间变化的多 以形式被净化后的少换来百看不厌的多
“少就是多”
• “少”不是空白而是精简,“多”不是拥挤而是完美。 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构限制,它从结构 中产生,反过来又要求精心制作结构。“Less is more ”, 密斯对他的学生如是说“我希望你们能明白,建筑与形式 的创造无关。”巴塞罗那的德国馆是这样一个例子,在这 件德国用来参加1929年世界博览会的展品中,你绝对见 不到任何一件附加于建筑之上的多余的东西,没有杂乱的 装饰,没有无中生有的变化。没有奇形怪状的摆设品。有 的只是轻灵通透的建筑本身和它里外连续流通的空间。
二 促使流动空间形成的自由分布的墙体系统
(分隔、引导空间又呈现自身)
这座建筑物本身所体现的 是一种新的建筑空间效果 和处理手法。
纵横交错,隔而 不断,既分隔又联 系、半封闭半开敞
墙壁因不承重而可以一片片地自由布置, 形成一些既分隔又连通的空间
一 完整的梁柱框架体系是流动空间的 结构前提
“流动空间”的两套基本系统 (1)规则的钢框架 (2)自由布置的隔墙
密斯凡德罗出生于德国,德意志民族典型的理性严谨 使他很容易从二十世纪初众多的建筑大师中凸显出来。 正如其大多数的玻璃与钢结构作品一样,透过表象,我 们可以很轻易的看到这位现代建筑大师留给二十世纪的 伟大财富。
密斯早期是提倡现代建筑的主将,主张建筑必须具有 时代性,他在1919-1921年提出的钢和玻璃摩天大楼方 案具体反映了这个特点。他认为今天的建造方法必须工 业化,而它是一个材料问题,他找到了他认可的工业化 新材料,即钢和玻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是光 亮式的玻璃摩天楼在50年代以后成为当代世界最流行的 一种风格......
北入口旁边的 玻璃“外墙” (靠网格外侧 定位)
世界著名高层建筑赏析(二)2024

世界著名高层建筑赏析(二)引言概述:本文将为读者带来世界著名高层建筑的赏析。
高层建筑以其雄伟壮观的外观和独特的建筑设计而吸引了众多游客。
通过对每个大点中的小点进行详细介绍,我们将了解这些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设计和独特之处。
无论是追溯历史,还是欣赏建筑杰作,本文将带领读者探索这些让人叹为观止的高层建筑。
正文:一、东京塔(日本)1. 开始建设的背景和历史2. 建筑设计和结构特点3. 观景台和周边设施4. 著名的夜景观赏地点5. 旅游贴士和参观需要知道的事项二、迪拜塔(阿联酋)1. 建设的背景和目的2. 建筑设计和技术创新3. 塔楼内部设施和功能4. 各个观景台的特点和风景5. 塔楼附近的旅游景点和活动三、纽约帝国大厦(美国)1. 历史背景和建设过程2. 引人注目的建筑设计和外观特点3. 顶层观景台和360度全景4. 其他有趣的帝国大厦事实5. 附近的旅游景点和购物区四、巴黎凯旋门(法国)1. 历史背景和象征意义2. 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3. 攀登凯旋门的体验和全景视角4. 博物馆和展览5. 附近的著名景点和美食区五、悉尼歌剧院(澳大利亚)1. 设计师和建筑背景2. 建筑风格和元素特点3. 多功能性和场地活动4. 后台参观和剧院表演5. 周边的美丽海滩和旅游景点总结:通过本文,我们深入了解了世界著名高层建筑的历史背景和设计特点。
东京塔以其独特的观景台和夜景吸引着游客,迪拜塔则以其创新性的建筑设计和周边活动而著名。
纽约帝国大厦以其令人惊叹的外观和观景台吸引着无数游客。
巴黎凯旋门的象征意义和周边景点使其成为一个必游之地。
而悉尼歌剧院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多功能性而成为图标建筑之一。
探索这些高层建筑,不仅可以欣赏它们的美丽,还可以了解它们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无论是建筑爱好者还是旅游爱好者,这些著名高层建筑都值得一游。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

第三章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与代表作3.1 勒·柯布西耶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并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一起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
3.1.1柯布西耶早期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基础中的形式美学勒·柯布西耶作为一名想象力丰富的建筑师,他对自然环境的领悟以及对传统的强烈信仰和崇敬都相当别具一格。
“原始的形体是美的形体,因为它使我们能清晰地了解体块,赞美简单几何体。
”秉承这样的理念,他一直用格子、立方体进行设计,还经常用普通的方形、圆形以及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图形建成看似简单的设计模式。
他所创造的大量抽象的雕刻图样,体现了他对体积、表面以及轮廓的精确控制。
正如勒·柯布西耶在1911年写到:“我在几何中寻找,我疯狂般的寻找着各种色彩以及立方体、球体、圆柱体和金字塔形。
棱柱的升高和彼此之间的平衡能够使正午的阳光透过立方体进入建筑表面,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
”因此,在勒·柯布西耶的设计中,他成功地利用明暗光线的对比,将有限的空间最大化,使用大量的图样产生栩栩如生的视觉效应。
3.1.2柯布西耶的“机器美学”柯布西耶主张在建筑设计中进行“革命”。
他始终强调机器的美,高度赞扬飞机、汽车等新科技结晶,认为这些产品的外形设计不受任何传统式样的约束,因为他们完全是按照新的功能要求而设计成的,所以更加具有合理性。
他曾说:"建筑设计中老的经典已经被推翻,历史上的过往样式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复存在,一个属于我们自己时代的新的设计样式已经兴起,这就是革命。
"柯布西耶是机械美学理论的奠基人,他主张:“住宅是供人居住的机器,书是供人们阅读的机器,在当代社会中,一件新设计出来为现代人服务的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
密斯凡德罗

(1)全面建筑观与“少就是多” 格罗皮乌斯认为建筑艺术应该是包容各 项艺术在内的全面建筑。他主张从城市 规划到建筑、家具、日用品、织物、壁 画、雕塑、照相、印刷等都应有统一风 格的设计。 密斯的建筑艺术依赖于结构,但不受结 构限制,它从结构中产生,反过来又要 求精心制作结构,因此给人以“匀质的 秩序”和“清晰的建造”之感觉。
格罗皮乌斯
技术和经济效益。讲究充分
的采光和通风,主张按空间
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
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
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
间的最小极限。
主张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
件和预制装置的建筑方法,
认为技术上的成功就是艺术
上的成功。
同现代简约风格对比
密斯·凡·德罗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3)功能至上与形式至上 学术界往往习惯于用“功能主义”来界定 格罗皮乌斯的作品。所谓“功能主义”是 认为建筑的形式应该服从它的功能的建筑 流派。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大于形式感。 相校与格罗皮乌斯,密斯尽管也讲究建筑 的功能性,但是却没有把建筑的功 能性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他对于建筑的 形式是讲究的,绝对不会因为功能好就 可以牺牲形式美。他认为空间只有脱离了 装饰和功能要求,才是永恒的建筑
作品简介
密斯·凡·德罗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范斯沃斯住宅
Lonely
as a Cloud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William Wordsworth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1926年 沃尔夫(Wolf)住宅(已毁),古本 1925年-1927年 魏森霍夫区住宅展览会主持人,斯图加特 1928年-1930年 吐根哈特住宅,捷克 1928年-1929年 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巴塞罗那 1939年-1958年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 ,芝加哥
中国近现代建筑赏析

1. 汇丰大楼
汇丰号称“从苏伊士运 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 究的建筑”, 建筑面积 23415平方米, 是远东最 大的银行建筑, 也是世 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 仅次于英国的苏格兰银 行大楼。至今依然被公 认为是外滩建筑群中最 漂亮的建筑。
汇丰大楼是仿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 1921年 开工, 1923年建成, 主立面成横5段, 竖3段 的格式, 2-4层中部为艾奥尼克立柱, 圆形穹 顶为铜框架结构。
表现了从折衷主义向现代式建筑过渡的特
点
4. 中山陵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 大的政治家、伟大的 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 山的陵墓及其附属纪 念建筑群。中山陵面 积共8万余平方米, 主 要建筑有牌坊、墓道、 陵门、石阶、碑亭、 祭堂和墓室等, 排列 在一条中轴线上, 体 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 风格。
当时, 孙中山先生的葬事筹备处广泛征集陵 墓设计方案。结果, 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 “自由钟”式图案荣获首奖, 从空中往下看, 中山陵像一座平卧在绿绒毯上的“自由 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 半月 形广场是钟顶圆弧, 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 顶, 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
8. 香山饭店
贝聿铭说: “香山饭店在我的设计生涯 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 设计有的建筑高出十倍”。他还说“从香山饭 店的设计,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
香山饭店结合地形采用在水平方向延伸的、院落 式的建筑, 将体积约15万立方米的庞然大物切成 许多小块, 以达到“不与香山争高低” 的目的, 饭店只用了白、灰、黄褐三种颜色, 室内室外都和 谐高雅。因为重复运用了正方形和圆形两种图形, 建筑产生了韵律。
3. 沙逊大厦
沙逊大厦(Sassoon House) 是英资新沙逊洋行下属的华 懋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40 万元, 在上海外滩20号(南京 路口)兴建的一幢10层大楼 (局部13层), 总高77米, 是 外滩最高的建筑物, 建筑面积 36317平方米, 由芝加哥学派 哥特式设计风格的建筑师设 计, 以一个海拔77米的绿色铜 护套屋顶为最大特色。外墙 采用花岗岩石块砌成, 由旋转 厅门而入, 大堂地面用乳白色 意大利大理石铺成, 顶端古铜 镂花吊灯, 豪华典雅, 有“远 东第一楼
现代著名建筑赏析

现代著名建筑赏析⼈类有史以来最⼤胆的⼯程,⼀座真正了不起的超级建筑。
迪拜⼈⼯岛“世界岛”(The World Islands )位于阿联酋迪拜沿岸,每个岛屿的⾯积从2300平⽅⽶到8360平⽅⽶不等,相邻岛屿之间⾄少要隔着50⽶宽的海⽔。
建造这⼀地理奇观的初衷是⽤300个形状模仿世界各⼤洲的⼈⼯岛屿组成⼀个微缩版的地球。
“世界岛”是世界最⼤⼈造海岛。
这些岛上将设有酒店以及各种休闲旅游设施,整个⼯程项⽬的规模堪称现代“世界第⼋⼤奇迹”。
世界最长的海底隧道,⼈类建筑史上的⼀次豪赌英吉利海峡隧道英吉利海峡隧道(The Channel Tunnel)⼜称英法海底隧道或欧洲隧道(Eurotunnel),是⼀条把英国英伦三岛连接往欧洲法国的铁路隧道,于1994年5⽉6⽇开通。
它由三条长51km的平⾏隧洞组成,总长度153km,其中海底段的隧洞长度为3×38km,是世界第⼆长的海底隧道及海底段世界最长的铁路隧道。
两条铁路洞衬砌后的直径为7.6m,开挖洞径为8.36~8.78m;中间⼀条后勤服务洞衬砌后的直径为4.8m,开挖洞径为5.38~5.77m。
从1986年2⽉12⽇法、英两国签订关于隧道连接的坎特布利条约(Treaty of Canterbury)到1994年5⽉7⽇正式通车,历时8年多,耗资约100亿英镑(约150亿美元),也是世界上规模最⼤的利⽤私⼈资本建造的⼯程项⽬。
在这⽚梦想构筑的⼟地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拉斯维加斯(Las Vegas)拉斯维加斯(Las Vegas)是美国内华达州的最⼤城市,以赌博业为中⼼的庞⼤的旅游、购物、度假产业⽽著名,世界上⼗家最⼤的度假旅馆就有九家是在这⾥,是世界知名的度假圣地之⼀,拥有“世界娱乐之都”和“结婚之都”的美称。
从⼀个巨型游乐场到⼀个真正有⾎有⾁、活⾊⽣⾹的城市,拉斯维加斯在10年间脱胎换⾻,从⼀百年前的⼩村庄变成⼀个巨型旅游城市。
每年来拉斯维加斯旅游的3890万旅客中,来购物和享受美⾷的占了⼤多数,专程来赌博的只占少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尔斯大厦
地点:美国芝加哥
开工:1972年 竣工:1974年 结构形式:高层建筑抗风结构
工程造价:39亿美元
建筑用途:办公
建筑高度:443米
大厦结构工程师是1929年出生于达卡的美籍建筑师F.卡 恩。他为解决像西尔斯大厦这样的高层建筑的关键性抗风结构 问题,提出了束筒结构体系的概念并付诸实践。 整幢大厦被当作一个悬挑的束筒空间结构,离地面越远剪 力越小,大厦顶部由风压引起的振动也明显减轻。顶部设计风 压为305千克力/平方米,设计允许位移(振动时允许产生的振 幅)为建筑总高度的1/500,即900毫米,建成后最大风速时实 测位移为460毫米。所有的塔楼宽度相同,但高度不一。大厦外 面的黑色环带巧妙地遮盖了服务性设施区。大厦采用由钢框架 构成的成束筒结构体系,外部用黑铝和镀层玻璃幕墙围护。 其外形的特点是逐渐上收的,即1~50层为9个宽度为23.86 米的方形筒组成的正方形平面;51~66层截去一对对角方筒单 元;67~90层再截去另一对对角方筒单元,形成十字形;91~ 110层由两个方筒单元直升到顶。这样,既可减小风压,又取得 外部造型的变化效果。西尔斯大厦顶部的设计风压为3千帕,容 许位移为建筑物高度的1/500,即90厘米,建成后在最大风速下 的实测位移为46厘米。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地点:中国上海
开工:1997年年初首次开工,于2003年2月工程复工
竣工:2008年8月29日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 工程造价:1050亿日元(73亿人民币)
建筑用途:观光 购物中心
建筑高度:492米
1、人可达到高度世界第一:474米,大楼100层的观 光天阁是世界上人能到达的最高观景平台。 2、世界最高中餐厅:416米,设在93层的中餐厅,将 成为全球最高中餐厅。 3、世界最高游泳池:366米,设在85层的游泳池,将 夺得“世界最高游泳池”称号。 4、世界最高酒店:设在大楼79至93层的柏悦酒店, 将成为世界最高酒店。 5、世界最高的自动控制阻尼器 :大楼在90楼(约 395米)设置了两台风阻尼器,各重150公吨,将成为 世界最高风阻尼器。
在20世纪上半叶,欧洲一些国家曾担心高楼的发展,相继颁布了一 些限制建筑物高度的法令,导致一段时间内,欧洲高楼的发展速度较为 缓慢,远远落后于美国。9· 11事件发生后,更多人开始质疑高楼的安全 性。后来,高楼“领袖”美国芝加哥市也出台法令,规定建筑物楼层高 度不可超过40层。 在质疑和限制中,一些绿色高楼应运而生,位于纽约时代广场的孔 戴纳斯特大厦就是一个典范。这栋大楼安装了特殊的玻璃,能够吸收自 然光,减少电能的使用,同时这种玻璃还能够保温,阻挡紫外线。在大 楼内部,还设置了运动传感设备,可根据人流情况,自动开关灯,控制 风扇使用,这栋高楼的耗电量要比传统大楼低35%-40%。 在建筑外形上,一些高楼也越来越倾向于实用性,定于2014年完工 的上海中心大厦(高632米),设计上更倾向于实用性。为避免建筑内部的 拥挤,大厦被设计为多层蛋糕形状,由9个圆筒形重叠而成,另外增加了 自然光照,避免过多使用照明设备。
内部
从许多方面来说,台北101大楼运用了许多当代摩天大楼中最先进的技术。 大楼内使用了光纤和卫星网络联机,每秒的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Gb。此外,日本 东芝公司制造了两台全世界最快的电梯,能够在39秒之内从5楼上升至观景台位 在的89楼。而游客也能从楼梯上到位在91楼的室外观景台。 台北101的主楼旁边还有一栋6层楼、总高60米的裙楼,规划为购物中心及 银行、证券行,裙楼内有挑高40米的豪华室内广场。
上海中心大厦
预计建筑高度:632米 “未来中国第一高楼”千年塔世界商业中心
建筑高度:560米
科威特丝绸之城
建筑高度:1001米
日本东京X-Seed 4000
建筑高度:4000米
概念:所谓高层建筑,按传统来说,一般9层以上,带电 梯的楼宇即可以被称为高层建筑。但在现代社会,由于高层 建筑数量越来越多,高度也越来越高,对高楼又增加了新的 定义,一般18层以上被称为高层建筑,100米或30层以上可以 被称为超高层建筑或摩天大楼。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兴起了芝加哥学派,它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随着城 市人口的增加,兴建办公楼和大型公寓变得越来越有利可图,特别是1873年的芝加哥大 火,使得城市重建问题越发的突出,为了在有限的市中心区建造尽可能多的房屋,现代 高层建筑便开始在芝加哥出现,“芝加哥学派”也就应运而生。
1~50层
51~66层
67~90层
91~110层
地点:马来西亚吉隆坡
吉隆坡石油双塔
开工:1993年12月27日 竣工:1996年2月13日 结构形式:高轧制钢梁支托的 金属板,钢筋混凝土 工程造价:20亿马币 建筑用途:办公
建筑高度:452米
高空天桥 世界上目前最高的双子楼和第四高的建 筑物。塔楼的一个值得一提的特色是在第42 层处的天桥。如建筑师所称,这座有人字形 支架的桥似乎像一座登天门。双塔的楼面构 成以及其优雅的剪影给它们带来了独特的轮 廓。其平面是两个扭转并重叠的正方形,用 较小的圆形填补空缺;这种造型可以理解为 来自伊斯兰的灵感,而同时又明显是现代的 和西方的。 连接双子塔的空中走廊是目前世界上 最高的过街天桥。肖恩· 康纳利及凯瑟琳· 泽塔 琼斯主演的《偷天陷阱》里,男女主角就是 从这里逃脱。站在这里,可以俯瞰马来西亚 最繁华的景象。双子塔内有全马来西亚最高 档的商店,销售的都是品牌商品,当然价格 也是最高的。塔内有东南亚最大的古典交响 音乐厅——Dewan古典交响音乐厅。
师 威 廉 詹 尼 设 计
第 一 幢 摩 天 建 筑 , 由 美 国 建 筑
楼 位 毁 建 高 于 于 于 美 层 国 , 伊 年 年 利 米 诺 , 州 公 的 认 芝 为 加 世 哥 界 , 1931
10
1885
·
42
美国家庭保险大楼
高层建筑得到发展的原因
首先是目前资本主义国家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市区用地紧张,地价昂 贵,迫使建筑不得不向高空发展; 其次是高层建筑占地面积小,在既定的地段内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建 筑面积,扩大市区空地; 再次由于城市用地紧凑,道路、管线设施相对集中,可节省市政投资 费用; 另外在设备完善的情况下,垂直交通比水平交通方便,可将许多相 互相关的机构放在同一座建筑物内,便于联系,在建筑群布局上,高 低相间,点面结合,可以改善城市面貌,丰富城市艺术; 同时在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并取得广告 效果,彼此竞相建造高楼,这也是一个重要元素; 最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广泛地进行科学试验,特别是电子计算 机与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基础。因此, 目前高层建筑已成为国外建筑活动的重要内容。
台北101大楼
地点:中国台北
开工:1999年7月
竣工:2003年10月17日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式的巨型结构 工程造价:580亿元新台币
建筑用途:购物中心,办公,观景
建筑高度:508米
工程结构
台湾位于地震带上,在台湾盆地的范围内,又有三条小断层,为了兴建台 北101,这个建筑的设计必定要能防止强震的破坏。且台湾每年夏天都会受到太 平洋上形成的台风影响,防震和防风是台北101两大建筑所需克服的问题。 为了评估地震对台北101所产生的影响,地质学家陈斗生开始探查工地预定 地附近的地质结构,探钻4号发现距台北101 200米左右有一处10米厚的断层。 依据这些资料,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了大小不同的模型,来仿真地震发 生时,大楼可能发生的情形。为了增加大楼的弹性来避免强震所带来的破坏, 台北101的中心是由一个外围8根钢筋的巨柱所组成。 但是良好的弹性,却也让大楼面临微风冲击,即有摇晃的问题。抵销风力 所产生的摇晃主要设计是阻尼器,而大楼外形的锯齿状,经由风洞测试,能减 少30-40%风所产生的摇晃。
世界第一高楼更替图
家庭保险大楼
世界大楼
曼哈顿人寿保险大楼
公园街大楼
费城大会堂
胜家大楼
大都会人寿保险大楼
伍尔沃斯大楼
克莱斯勒大厦
帝国大厦
世贸双子塔
西尔斯大厦
* 一栋标志性的摩天大楼,并不能保证是 一个良好的办公场所。高楼内部环境很可 能是密不透风、极不舒适的。 * 与普通大楼相比,摩天大楼维护成本、 舒适度、消防安全等方面都没有优势,而 且还要面对防雷、防震、防撞等挑战。 * 摩天大楼消耗资源巨大,不利于环保。
台北101阻尼器
哈利法塔
地点:阿联酋迪拜
开工:2004年9月21日 竣工:2009年10月 结构形式:钢混结构
工程造价:20亿美元
建筑用途:酒店,购物,办公
建筑高度:828米
哈利法塔由SOM所设计,此公司出名在于它的超高楼 计划如芝加哥的西尔斯大楼与纽约市的自由塔。 哈利法塔的设计为伊斯兰教建筑风格,楼面为“Y”字形, 并由三个建筑部份逐渐连贯成一核心体,从沙漠上升,以 上螺旋的模式,减少大楼的剖面使它更如直往天际,至顶 上,中央核心逐转化成尖塔,Y字形的楼面也使的哈利法 塔有较大的视野享受。 内部设计由乔治· 阿玛尼设计,一个阿玛尼饭店将坐落 于37楼以下的楼层,45至108楼将会有高达700间房间(据 开发商表示,这些公寓房间在开卖后的8小时内即销售一 空),一座户外零入口的游泳池将坐落于78楼,106楼以 上的楼层将为办公室与会议室,124楼预计会设计观景台 (约442米),而顶部的尖塔天线将包含通讯功能。 哈利法塔也将包含未来的世界最快电梯,速度达17.5 米/秒(1050米/分),到达124(442米)层观景台仅需25 秒。目前世界最快的电梯在中国台湾省的台北101,达16.8 米/秒(1010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