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简答题
简答题(3份单面)

为什么要引入进程概念?为了能使程序并发执行,并且可以对并发执行的程序加以描述和控制进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动态性:进程的实质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进程是动态产生,动态消亡的并发性:任何进程都可以同其他进程一起并发执行。
独立性:进程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系统分配资源和调度的独立单位;异步性:进程按各自独立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进程与程序有何联系和区别?(1)程序是指令的有序集合,其本身没有任何运行的含义它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而进程是程序在处理机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是一个动态概念。
(2)程序的存在是永久的。
而进程则是有生命期的,它因创建而产生,因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而暂停,因撤消而消亡。
(3)程序仅是指令的有序集合。
而进程则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组成。
4)进程与程序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即同一程序同时运行于若干不同的数据集合上,它将属于若干个不同的进程;而一个进程可以执行多个程序。
设系统中有n(n>2)个进程,且当前不执行进程调度程序,试考虑下述4种情况:上述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哪些?请说明原因。
就绪队列中有2个进程且n个进程处于等待状态,这样系统中就有n+2个进程,与题目条件不符合;另外如果没有运行进程且就绪队列非空,处理机不应休闲,而应该调度一个进程来运行,因此A错误。
在单用户系统中,有n个进程,问排在就绪队列和等待队列中进程个数的范围是什么?当资源不够用时他就自动挂起,只有等到资源被申请到时才进入队列所以一般<=n47 1)若系统中没有运行进程,是否一定没有就绪进程?为什么?若系统中既没有运行进程,也没有就绪进程,系统中是否就没有进程?为什么?有可能。
例如在系统死锁的情况下,进程处于占有等待资源的状态,应当即不属于运行态,也不属于就绪态;或者在进程都处于阻塞状态等待I/O完成时,这些进程即不属于运行态,也不属于就绪态。
在采用优先级进程调度时,运行进程是否一定是系统中优先级最高的进程?从调度性、并发性、拥有资源及系统开销几个方面,对进程和线程进行比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3章简答题和论述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3章简答题和论述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辛亥革命1、如何理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答:民族、民权、民生被称为三民主义。
①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二是变“次殖民地”的中国味独立的中国。
但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也没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的对象。
②民权主义的内容“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但民权主义没有明确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也难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权利。
③民生主义的内容为“平均地权”。
基本方案是:核定低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但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群众的理论武器。
2、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答:内容:①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改良派为清政府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政策辩护;革命派控诉清政府卖国媚外,强调救国必先推翻清王朝。
②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改良派认为中国国民“民智未开”,没有当“共和国民”的资格;革命派指出当代中国“政府恶劣”,“民智未开,即以革命开之”。
③要不要社会革命:改良派美化封建土地所有制;革命派主张土地国有,平均地权。
意义:①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②论战使资本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的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
论战的胜利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3、如何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意义)?(或者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变?)答: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基础会计期末复习简答题3

三、简答题(15分)2题,每题7-8分。
小蓝本上摘出来的重点题,答案作为参考1.会计职能的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P7-8答:会计的职能是会计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控制。
会计反映职能是指连续、系统和完整地记录、计量和报告各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
特点:(1)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
(2)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3)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连续性和综合性。
会计控制职能是指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调控。
特点:(1)会计控制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2)会计控制具有适时性、连续性和全面性。
(3)会计控制具有综合性。
2.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概念及二者的联系与区别P36,40答: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的记账单元。
二者的联系是它们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相同的。
二者的区别是:(1)会计科目仅仅是指账户的名称。
账户除了有名称(会计科目)外,还具有一定的格式、结构,具体表现为若干账页。
账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的载体。
(2)会计科目是在进行会计核算前事先确定的对经济业务分类核算的项目。
账户是经济业务发生之后,进行分类、连续登记的一种手段。
3.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及其优缺点P42,43答: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都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进行记录的一种方法。
优点:(1)通过账户的双重记录,不仅可以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还能够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可以通过进行试算平衡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
缺点:手续复杂4. 什么是借贷记账法?P43,其基本特征和记账规则是什么?P51答: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特征是: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以后,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同时记入两个账户,一个记借方,一个记贷方。
实验诊断简答题3

M6 BM幼红>50%原始细胞>20 M6B BM
80%幼红 M6D BM 20 %细胞原始粒
M7 原巨核细胞大于30%
ALL分型:L1型:以小细胞为主(细胞直径小于12Um),大小较一致。核形规则,核染质较粗,无核仁或有1-2个小核仁。胞质量少。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
L2型:以大细胞为主(细胞直径大于12Um),细胞大小不均。核形不规则,常见凹陷或折叠,核染质疏松,有1个或多个较大而清楚的核仁。胞质量丰富,着色深浅不定。
L3型: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核形规则,核染质均匀致密细点状,有1个或多个明显核仁。胞质丰富,呈深蓝色,内含明显小空泡而呈蜂窝状。
11 再障:血象
②内源性凝血途径:内源性凝血从因子Ⅻ激活开始。参与的因子还有激肽酶原、激肽酶、高分子激肽原(HMWK)、VIII、IX、XI、Ca2+、PF3等
③凝血的共同途径:凝血酶原激活物使凝血酶原激活为凝血酶。凝血酶再激活纤维蛋白原为纤维蛋白,凝血即告完成
计算机基础知识简答题3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情况。
答:1946年2月,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至今,按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元件的变化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大致辞可分为四代:第一代为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电子管。
第二代为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晶体管,这一时期了出现了管理程序及某些高级语言。
第三代为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出现操作系统,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等。
第四代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至今)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电子元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了微型计算机及巨型计算机等多种类型的计算机,并向微型化、巨型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方向发展。
2、计算机的特点包括哪些?答:计算机的特点有:(1)运算速度快;(2)精确度高;(3)具有“记忆”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4)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3、计算机性能指标有哪些?答: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有:字长、主频、运行速度和内存储容量。
4、简述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答: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有: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和网络应用。
5、简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答: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计算机硬件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硬件提供计算机系统的物质介质。
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软件主要是指让计算机完成各种任务所需的程序。
6、什么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有什么特点?答: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制造的隐藏在计算机系统内部的能够自我复制进行传播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的程序或指令代码。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有传染性、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触发性和非法性。
7、计算机病毒有哪些传播途径?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有移动存储设备包括软磁盘、优盘、移动硬盘等和计算机网络。
简答题

简答题三:问答题(每题6分,共24分)1:叙述汤逊放电理论。
答:设外界光电离因素在阴极表面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此电子到达阳极表面时由于α过程,电子总数增至d e α个。
假设每次电离撞出一个正离子,故电极空间共有(d e α-1)个正离子。
这些正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向阴极运动,并撞击阴极.按照系数γ的定义,此(d e α-1)个正离子在到达阴极表面时可撞出γ(d e α-1)个新电子,则(d e α-1)个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时,至少能从阴极表面释放出一个有效电子,以弥补原来那个产生电子崩并进入阳极的电子,则放电达到自持放电。
即汤逊理论的自持放电条件可表达为r(d e α-1)=1或γd e α=1。
2:叙述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原理。
答:如右图所示,冲击电压发生器整流装置向主电容C t 充电,充电完成后,控制放电间隙g 放电,出现下述充放电阶段: ① C t 通过R f 向被试品C f 放电,形成冲击电压的波前部分;② C f 上电压和C t 上电压相等时,C f 和C t 并联向R t 放电形成冲击电压波尾部分;调节R f 可调节波前时间,调节R t 可调节波长时间。
3:简述变电站防雷保护的各种措施。
答:①装设避雷针(线)进行直击雷保护,应满足:A: 变电站所有的被保护物,应处于避雷针的保护范围之内;B: 避雷针和被保护设备之间应保持应有的距离;C: 避雷针和被保护设备接地装置在土壤中也应保持应有距离,以防反击。
C t C fR t R f g② 安装避雷器,应注意避雷器到被保护物之间的电气距离,不能超过其保护范围。
③ 采用进线保护段,以限制流过避雷器的雷电流,降低雷电流陡度。
4: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电气特性的基本指标有哪些?请对每个指标给出简要解释。
答:①额定电压:避雷器两端之间允许施加的最大工频电压有效值;②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允许持续加在避雷器两端之间的最大工频电压有效值,其值一般等于或者大于系统运行最大工作相电压。
钢结构简答题3

1. 设计拉弯和压弯构件时应计算的内容?答:拉弯构件需要计算:强度和刚度(限制长细比);压弯构件则需要计算:强度、整体稳定(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和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局部稳定和刚度(限制长细比)。
2. 什么是梁的整体失稳现象?答:梁主要用于承受弯矩,为了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其截面通常设计成高而窄的形式。
当荷载较小时,仅在弯矩作用平面内弯曲,当荷载增大到某一数值后,梁在弯矩作用平面内弯曲的同时,将突然发生侧向弯曲和扭转,并丧失继续承载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梁的弯扭屈曲或整体失稳。
10.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进行截面选择时,应主要考虑的原则是什么?答:(1)面积的分布尽量开展,以增加截面的惯性矩和回转半径,提高柱的整体稳定承载力和刚度;(2)两个主轴方向尽量等稳定,以达到经济的效果;(3)便于与其他构件进行连接,尽可能构造简单,制造省工,取材方便。
16.什么是梁的内力重分布?如何进行塑性设计?答:超静定梁的截面出现塑性铰后,仍能继续承载,随着荷载的增大,塑性铰发生塑形转动,结构内力重新分布,是其他截面相继出现塑性铰,直至形成机构,这一过程称为梁的内力重分布。
塑形设计只用于不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固端梁和连续梁,是利用内力塑性重分布,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塑性铰弯矩按材料理想弹塑性确定,忽略刚才应变硬化的影响。
17.截面塑性发展系数的意义是什么?试举例说明其应用条件答:意义:用来表证截面所允许的塑性发展程度应用条件:(1)需计算疲劳的梁取1.0 (2)承受动力作用时取 1.0 (3)压弯构件受压翼缘的自由外伸宽度与其厚度之比18.影响轴心受压杆件的稳定系数ψ的因素答:长细比、截面形式、加工条件、初弯曲、残余应力21.什么情况下不需要计算工字钢简支梁的整体稳定?答:有铺板(各种钢筋混凝土板和钢板)密铺在梁的受压翼缘上并与其牢固相连接,能阻止梁受压翼缘的侧向位移时H型钢或工字型截面简支梁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L1与其宽度b1之比不超过规定数值时。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第3单元重要简答题目(掌中学资料,随时随地拿出背诵)

★★必修3 政治与法治第3单元重要简答题目(掌中学资料,随时随地拿出背诵)1、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2、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1)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坚持依法执政。
(2)科学立法: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国人大要依法行使权力,科学立法,加强监督。
(3)严格执法: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监督。
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4)公正司法: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司法机关。
司法机关要坚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5)全民守法: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遵循宪法和法律。
(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如何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
这里所说的国家治理,是指党领导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把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采取有力措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将使国家治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发生重大变革。
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我国将进一步摆脱传统人治社会的影响,大踏步走向现代法治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从中央到地方,从地区到行业、基层都要厉行法治,使国家治理方式发生整体性变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简答题
1.简述哪些因素对钢材性能有影响?
2.钢结构用钢材机械性能指标有哪几些?承重结构的钢材至少应保证哪几项指标满足要求?
3.钢材两种破坏现象和后果是什么?
4.选择钢材屈服强度作为静力强度标准值以及将钢材看作是理想弹性一塑性材料的依据是什么?
5.什么叫做冲击韧性?什么情况下需要保证该项指标?
6.为什么薄钢板的强度比厚钢板的强度高(或钢材的强度按其厚度或直径分组)?
7.同一种钢材的伸长率指标为什么δ
5>δ
10
?
8.对于重要的受拉或受弯的焊接结构,需要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碳含量,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为什么还需要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9.为什么要规定角焊缝的最小计算长度和侧面角焊缝的最大计算长度?10.对接焊缝在哪种情况下才需要进行计算?
11.在抗剪连接中,普通螺栓连接与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有何不同?
12.螺栓在钢板上应怎样排列合理?
13.在选用钢材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14.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承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15.普通受剪螺栓的破坏形式有哪些?在设计中应如何避免这些破坏(用计算方法还是构造方法)?
16.焊接残余应力对结构有哪些影响?
17.与其他建筑材料的结构相比,钢结构有哪些特点?
18.格构柱绕虚轴的稳定设计为什么要采用换算长细比?
19.高强螺栓连接有几种类型?其性能等级分哪几级?
20.梁整体稳定的保证条件有那些?
21.受压构件为什么要进行稳定计算?
22.选择轴心受压实腹柱的截面时,应考虑哪些原则?
23.格构式轴压柱应满足哪些要求,才能保证单肢不先于整体失稳?
24.为保证梁腹板的局部稳定,应按哪些规定配置加劲肋?
25.什么叫做轴压柱的等稳定设计?如何实现等稳定设计?
26.格构式和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临界力的确定有什么不同?双肢缀条式和双肢缀板式柱的换算长细比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为什么对虚轴用换算长细比?27.影响轴心受压柱整体稳定承载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在规范中是如何考虑残余应力对轴心受压柱整体稳定承载能力的影响的?
28.截面塑性发展系数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取1?
29.什么叫做组合梁丧失局部稳定?如何避免局部失稳?
30.荷载作用在上翼缘的梁与荷载作用在下翼缘的梁,其临界应力何者高?为什么?
31.为什么要验算梁的刚度?如何验算?
32.拉弯和压弯构件概念
33.何为拉弯或压弯构件的强度极限状态?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强度如何进行验
算?
34.说明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的失稳的概念及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内的弯
形,称为弯矩作用平面内丧失稳定性。
35.试述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失稳的概念。
36.分析压弯构件存在的初始缺陷在平面内稳定验算公式中如何体现的。
39.单轴对称的压弯构件和双曲对称的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验算内容是
否相同?
40. 初弯曲、初偏心和残余应力对轴心受压构件整体承载力有何影响?现行钢结
构设计规范关于轴心压杆整体稳定设计如何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原因是什么?
41.为什么要考虑梁的整体稳定性?影响梁的整体稳定因素有哪些?影响结果如何?如何提高梁的整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