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地球与地图(光照图的判读)

合集下载

光照图的判读

光照图的判读

其它各条纬线的昼弧与夜弧都不相等。
180°
地球投影俯视图 2.(极地)投影俯视图 图中心为极点,若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中心为北极,若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中心 为南极。二分日时,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线 垂直,且通过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为弧线, 且与极圈相切。
N
昏线 晨线
晨线
Hale Waihona Puke 昏线甲 3.地球立体图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确定纬度:如图中 Q 点为太阳直射点,直射点 Q 的 纬度=90° -AF 的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 α。 ②确定经度: 如图中太阳直射点 Q 所在的经线就是平分 昼半球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 12 时,通过时间计算可求 出其经度数。 (5)确定昼夜长短
光照图的判读
1. 地球侧视图
地球侧视图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日照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赤道为一条居中直线。居中的一条经线 也为直线,其余各条经线为弧线。晨昏线为直线,与太阳光 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经过南、北两极,全 球昼夜平分(晨昏线将任意一条纬线平分为昼弧、夜弧); 二至日时,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除赤道上昼夜平分外,
(3)计算日出、 日落 日落时间
算一算:
(1)假设今天昼长为11小时,那今天几点日 出,几点日落呢? 6:30日出,18:30日落 (2)假设今天日落时刻为19:30,请问今天的 昼长是几小时? 15小时
A
夜弧度数=30° ×1 ×2= 60° 昼弧度数= 30° ×5 ×2 =300 ° 故
A点的夜长为

这类图像一般首先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再根据
黑夜和白天的范围来判断晨昏线。
(甲图夏至日,乙图为冬至日)

高三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五讲 光照图的判读课件.ppt

高三地理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五讲 光照图的判读课件.ppt
7
(3)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 =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度数。
(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 90°(互余)。
8
4.面面关系 (1)二至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 66°34′。 (2)二分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 90°。晨昏圈平面与 某一经线圈所在平面重合。 (3)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与赤道面呈 23°26′的夹角。 5.角度关系 (1)二至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 23°26′。 (2)二分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 0°。
17
光照图的判读 1.分清昼夜半球,确定晨线和昏线 (1)晨线:顺地球自转进入昼半球,以西为夜半球,以东为 昼半球。 (2)昏线:顺地球自转进入夜半球,以西为昼半球,以东为 夜半球。 2.确定地球自转方向 (1)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 空看呈顺时针。
18
(2)根据晨昏线判断: 说明:①若图中 AB 为昏线, BC 为晨线, 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 ②若 AB 为晨线,BC 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 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0
4.季节或日期的判定 (1)利用北半球昼夜长短:昼长夜短或北极附近有极昼现象, 则为北半球夏半年,反之为冬半年;若昼夜等长,则为春分日或 秋分日。 (2)特殊日期的判定: ①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或晨昏线经过极点),为 3 月 21 日或 9 月 23 日前后。
21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内为夜,则为 12 月 22 日前后;若为昼,则为 6 月 22 日前后。
9
(2014·上海高考)右图为极地投 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 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 ACB 为 晨昏线,且 AC 段为昏线;C 点为 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 与 120°E 经线的交点。读图,回 答(1)~(2)题。

地球光照图的判读方法

地球光照图的判读方法

地球光照图的判读方法1.确定南北极①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

②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为南极(北逆南顺)。

③从经度数排列上看,自转方向与东经度数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或与西经度数由大到小的排列方向相同)。

2.确定东西经和东西向①以0°经线为基准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由西经度转到东经度,即左西经,右东经。

②顺地球自转方向,度数依次增大为东经度,减小为西经度。

③同经度值,东经度值大的在东方,西经度值大的在西方。

④异经度值,则用两地东西经度之和的大小来辨认东西方位:a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度,则东经度的地点在东方,西经度的地点在西方;b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西经度的地点在东方,东经度的地点在西方;c若两地经度之和等于180°,则两地分别位于正相对的经线上,说哪一点在东哪一点在西均可,此种情况比较不出东西方向。

即判断东西方向,首先选择劣弧段(两地间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3.确定晨昏线晨昏线就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它是由晨线、昏线组成,故又称晨昏圈。

如不考虑大阳光线的散射作用,晨昏圈为一圆(该圆面通过地心)并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①在日照图上,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图6BC),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图5AC)。

②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图2AB),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图3AB)。

即:左夜为晨(晨线),右夜为昏(昏线)。

③晨昏圈始终平分地球(一半是昼,一半是夜)。

④晨昏圈是不断运动的。

⑤无论何时,晨昏线都是与太阳光线垂直的。

⑥晨昏线夹在两条纬线之间并和这条纬线相切,这两个切点的地方时分别是0时和12时,晨昏线被经过该切点的经线圈平分为昼弧和夜弧,且它们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太阳直射切点所在昼半球的经线。

第二讲:地球运动专题二-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第二讲:地球运动专题二-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66°34'
昼渐短夜渐长 秋分日前,昼长夜短;秋分日后,昼短夜长
CD
正北
50*cot69°
60°E向东至180°经线
C
N S
对应日期: 6月22日 直射点坐标:23°26’N,90°W
对应日期: 12月22日 直射点坐标:23°26’S,90°W
太阳光线 晨昏线 昼夜半球
分析思路: 南极附近出现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根据图中已知经线的经度来推算直射点所在的经度;
根据第1小题的结论,直射20°S,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由20°S向南北两侧递减。
垂直
弧BC
昼夜半球 0
弧AB
18
0
12
6

12
0
互余
6月22日或12月22日 相切

3月21日或9月23日
东八区 ?
西八区
2月8日0时 2月7日8时
切入点:A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日界线:180经线 0时经线
越往南昼越长,说明 直射南半球
135°W为0点钟, 求12点钟对应的经度
(10°N,120°W) 80°S及其以南地区
地球运动 专题二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江苏高考考情分析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2012-2017江苏高考地理中的光照图
对应日期: 6月22日 直射点坐标:23°26’N,120°E
对应日期: 12月22日 直射点坐标:23°26’S,135°W
对应日期: 12月22日 直射点坐标:23°26’S,150°E

地理图形突破之二 光照图的判读

地理图形突破之二 光照图的判读

地理图形突破之二光照图的判读◆技能提升◆1.常见光照图日照图即光照图,是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与夜的分布图。

常见光照图有侧视图、俯视图、矩形图、局部图和变式图等。

如下图所示:2.光照图判读三要素光照图的判读三要素是太阳光线、晨昏线和昼夜半球。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光照图都具备这三个要素。

大多数图中并没有太阳光线,可以通过昼半球的分布推测太阳光线的来源;甚至有的图中没有标出昼夜半球的分布,仅已知某条线是晨昏线,这时就需要判读晨昏线,进而判断昼夜半球的分布。

3.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光照图判读要抓住“点、线、面、角”的关系(1)两线——晨线、昏线①晨昏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是球面大圆,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②晨线:由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下图中。

③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右图中。

(2)六点——晨赤点、昏赤点、极昼切点、极夜切点、夜弧中点、昼弧中点光照图上的时间信息往往是隐藏着的,需要进行“挖掘”,关键在于找出并确定太阳光照图上重要的六个时间点,如下图所示:(3)点线关系①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

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②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Ⅰ);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如图Ⅱ中的AB),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昏线为西北—东南走向。

③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数。

④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晨昏线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

(4)面面关系①二至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66°34'。

②二分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

晨昏圈平面与某一经线圈所在平面重合。

③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与赤道面呈23°26'的夹角。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太阳光照图的类型和判读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太阳光照图的类型和判读
A. B. C. D.悉尼(约34°S)
由题意可知,图中黄赤交角为20°,即回归线度数为 20°,极圈度数变为70°,则地球仪上热带、寒带范 围变小,温带范围扩大,极夜、极昼范围变小;北半球 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冬季均温升高,昼夜长短、 四季差异变小,南半球夏季昼变短。
(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 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 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
晨昏线 为弧线 且与南 北极圈 相切
23°26′N 23°26′S
极昼极夜地 区

北极圈内极 内极夜 北极圈内极 内极昼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在一天之中,太阳依次直射南北回 归线之间的某条纬线上的所有点,但在 某个时刻只直射其中的一点。太阳直射 点的经度在地球光照图上是平分昼半球 的经线的经度,也就是地方时为12时的 经线的经度。
当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时,劣弧HP可能 是夜弧,也可能是昼弧。若劣弧HP是夜弧,则昼长远大 于夜长,北半球为夏半年,劣弧HP中点的时刻为0时, E点为6时,但日期11月23日与北半球为夏半年不符合; 若劣弧HP是昼弧,则昼长远小于夜长,北半球为冬半年, 劣弧HP中点的时间为12时,E点的时间为18时,因日期
学以致用6.如图为地球某日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 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3)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 D )
A.45°E、135°E B.135°E、45°W C.60°E、120°W D.0°、180°
学以致用6.如图为地球某日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 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
(4)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A )

地球光照图的判读专题课件

地球光照图的判读专题课件
地 理 必 修 ①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一章 行星地球
以上四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平分,下面的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不等 分。
地 理 必 修 ①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一章 行星地球
(2)极地俯视图: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 圈。
地 理 必 修 ①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一章 行星地球
地 理 必 修 ①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一章 行星地球
(2)矩形投影图:矩形投影图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放大到 与赤道一样长,它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离赤道越远,变形越大。判读 此类图的关键是晨昏线、极昼极夜和赤道上的日出(6时)、日落(18时)时间等。
地 理 必 修 ① 人 教 版
(3)光照图中侧视图和俯视图是判读其他各类光照图的基础图,熟练基础图 的判读方法是判读其他变式图的前提。下面以极地俯视图为例说明光照图的综 合判读内容:
地 理 必 修 ①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一章 行星地球
2.变式图 光照图的变式图类型多样,如斜侧(俯)视图、矩形图和局部图等。 (1)斜侧(俯)视图:观测点既不在赤道上空,也不在极点上空,观测到的光 照情况即为斜侧(俯)视图。
地 理
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一章 行星地球
(2)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
地方时为18时。
(3)晨昏线和纬线圈的切点
所在纬线纬度是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所在经线圈中一条是太

高考复习专题---光照图的判读

高考复习专题---光照图的判读

高考复习专题---光照图的判读日照图也叫光照图,即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

与光照图有关的试题在历年的高考试卷中占比较大的比重。

但是该内容难度大,得分率低。

该类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计算能力、识图能力,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一、光照图的主要类型光照图按投影的不同,可分为地球侧视图、极地俯视图、圆柱投影图三种,各示意图如下: 1、地球侧视图2、极地俯视图3、圆柱投影图二、光照图的各种变式1、侧视图的各种变式2、俯视图的各种变式3、圆柱投影图的各种变式4、侧视图的变式以上各种变式图,把他们复原成完整的侧视图或者极地俯视图或者圆柱投影图,再按照完整图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就能顺利解决难题。

如下图的甲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可恢复为乙图,不难看出甲图是已图极地俯视图的一部分,甲图所表示的晨昏线,1800经线上的时刻为18时,90W上的时刻为0时,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重点诠释光照图包含的逻辑关系非常复杂,需要思考的内容很多,主要有:1、南半球、北半球:2、晨线和昏线:3、节气和日期:4、太阳直射点的坐标:5、经度和纬度:6、地方时、区时、北京时间、日界线:7、太阳高度:8、昼夜长短:9、日出和日落:10、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11、与上述内容相关的气候、洋流、航运、生产活动等。

一、南北半球的确定对于侧视图或圆柱投影图,通常是上北下南;而对于俯视图,要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或经度的变化来判读南北半球。

下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南”(半球)顺(时针)北(半球)逆(时针)。

据此图可知甲为南半球、已为北半球。

从经度的排列看,东经度由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数值增大;西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减小。

下图中,1350E 至1800为东经度,地球自转方向有1350E 指向180,为逆时针方向,则改图是北半球的一部分。

二、晨昏线的确定1、晨昏线与经线,只有在春秋分日两天是重合的,其余时间都不重合,两者的夹角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冬至日、夏至日最大,为2302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照图中的一些点、线、角及其关联性
一、难点释疑
1、日照图的类型
在日照图上判断地方时、季节是既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
说简单是因为判断的思路和步骤较固定,而说复杂就是日照图类
型多变。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日照图,部分图中标出了日期和一
些特殊时间点(0时、12时、6时、18时),同学们在阅读时要注
意思考一下为什么,如果让我来判断该怎样判断。(1)侧视日照图
顺着地转方向,由黑夜----白天----晨线,

由白天----黑夜----昏线
(2)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
与经线在在春秋分两天重合,其它时间相交,在 两至日夹角最大,为23°26′;
与纬线则只春秋分两天不相切,其余的时间都有 相切,相切的纬线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
3、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的确定
⑾判断日影长短、朝向和太阳升落方位。
二、光照图的判读
1、南北半球的确定
在侧视图或圆柱投影图,通常是上北下南; 对于俯视图,则要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或 经度的变化来判断:
南顺北逆; 东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增大, 西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减小
2、晨昏线的确定:
(1)晨线与昏线的判别方法
①判读地理坐标;②确定方位; ③确定日界线、计算日期及分布、地方时及区时; ④划分东西及南北半球; ⑤确定太阳直射点地理坐标,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及
纬度; ⑥确定昼夜分布、晨昏线、昼夜半球、极昼极夜; ⑦计算昼夜长短;⑧确定日期、节气、季节、五带的分布; ⑨确定物体水平运动偏向;⑩推断公转速度状况。
归纳: 纬度=900-刚出 现极昼极夜的纬度值
1350E
经度=昼半球中央经线
66034’N
的度数
判断右图中,直射点 的地理坐标.
23°26′N,450W
4、时间的计算 0
•图中隐含的地方时通常有:
6
12
•12时—昼半球中央经线;
•0时 —夜半球中央经线;
•6时 —赤道与晨线相交点;
•18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点;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5、昼夜长短的确定
(1)昼(夜)长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北(南) 半球,则北(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越往北 (南)的昼越长夜越短。
(2)昼(夜)长度的计算:
昼长=昼弧所跨经度数÷15=(正午12时-日 出时间)×2
夜长=夜弧所跨经度数÷15=(子夜24时-日 落时间) ×2
季节变化 四季
纬度变化 五带
高考趋势分析
本单元知识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关地球运动的知识, 历年高考都有所涉及。命题内容主要包括:
1、有关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或与时事相关的重大天文现象,如2003年江 苏卷第24题,2004年广东卷第10—12题,2004年上海卷第18题等。
2、黄赤交角及影响,如2002年全国地理卷第35题,2005年广东卷第21题等。 3、考查地方时与正午太阳高度计算,这是地理试卷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题目, 而且是高考不回避的考查内容,如2006年江苏卷第15题,2005年江苏卷第35题, 2003年江苏卷第9题,2005年广东卷第4题等。
纬度相差10,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10
•纬线与晨昏线相切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或12时
昼夜弧概念:
昼夜弧:纬线圈被晨昏线切割而形成。太阳直射点 移动→晨昏线移动→昼夜弧变化→昼夜长短变化
昼弧:在昼半球的纬线,所跨经度为昼长(15°为 1小时)。 昼长取决于昼弧弧度,不取决于弧长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北半球: 前提是昼长 夜短
南半球: 前提是昼短 夜长
专题二: 地球和地图(光照图的判读)
天体与天 体系统
人类对形状与大小 经纬网
人类认识 的宇宙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仪与地图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比例尺、方向、图例
地球自转运动 地球公转运动 黄赤交角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面所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差异
(23)俯透视日照图
春秋分日 61月122月2月222日2日2日
12月22日
12月262月日2春2日秋分日
(4)圆柱投影日照图
12月22日
(5)局部日照图
6月22日
春秋分日
12月22日
北半球冬半年
12月22日
(6)其他变式图(以下各图均没有标明或无法确 定半球,不能借此判断日期)
2、识读和运用日照图的基本要求
(3 )此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
A罗马处在多雨季节
B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多数迁到北半球活动
C杭州湾的盐度达到最大值
D巴黎盆地的冬小麦开始越冬
N
P
Y
7.5 0
6、太阳高度的确定:
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0,太阳高度 由直射点向四周降低。至晨昏线上,太阳 高度就降为00。
正午太阳高度=900-纬度差
同一纬线上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但日出日落的地 方时刻有早晚(取决于经度),昼夜长短相同;昼夜长 短变化的幅度相同,纬度越高变化幅度越大.
南北半球对应的纬线,一条纬线上的昼长等于对应纬 线的夜长,
练习:
南北极圈内的极昼和极夜日数为什么不一样?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日数比南极圈出现极昼 日数多,因为北半球出现极昼时地球公转 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比教慢,所以日 数就多。
能力提升
30 0 N
右图为300N的部分纬线,P为北极点,M、
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0N纬线的交点,
﹤MPX和﹤NPY为7.50,PY为00
M X
经线.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M、N点的经度:M_17_2.50EN _7_.5_0E
(2)300N纬度的昼长_1_3___为小时, 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__东北_方向升起.
4、考查晨昏线、地球公转特点、二分二至日等知识,如2005年江苏卷第6题, 2004年江苏卷第13、14、15题,2003年江苏卷第8、10题,2002年江苏大综合 卷第4、6题等。主要以楼房间距与日照、物体影长、同一时刻地球表面不同地 区的现象、同一季节不同地区的现象等形式考查。
在2007年的高考中,有关地球和地球运动的知识仍有可能考查。 在命题上还是会以重大天文事件、人类对宇宙探索活动或贴近人 们学习和生活实际的情境为切入点,考查的内容也将会是基本的 方法和技能,不太可能出现偏、难、怪的题目,只要同学们能打 好基础,注重对知识的理解,相信能够顺利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