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贮存有效期验证报告
最新版中国药典培训问答(第1部分:培养基配置)(1)

最新版中国药典培训问答(第1部分:培养基配置)(1)2010版中国药典培训问答(第1部分:培养基配置)⼴东省药检所对《中国药典》2010版微⽣物专题培训班的有关问题解答答案。
1. 含琼脂培养基冷却⾄25℃后已凝固,如何测定其pH?答:有专门的固体培养基pH计,如RadiometerA/S, DK22400 Copen2 hagen NV, Denmark 或者Microelectrodes Inc1, NH 03053,U1S1A1 。
".2. PH计测培养基的PH好像有⽐较⼤的差别,应如何选择PH计?(效价7.8的培养基我⽤普通理化室的PH计测定只有7.0左右,不知道是否因为在⾼温下测定(含琼脂)。
答:培养基应冷却到20℃~25℃才可测量,另外PH计应按时校准。
3. ⽣物指⽰剂对灭菌设备的性能,灭菌程序的验证是只验证⼀次呢,⽽后进⾏定期验证,如果⽣物指⽰剂换批号,是否要重新验证?答:应定期或不定期验证⼀次,确保灭菌设备正常。
⽣物指⽰剂更换批号,不需重新验证。
4. 紫外线灭菌后,需要多久进去操作?答:打开通风净化设备,半⼩时后可⼊内操作。
5. 孟加拉培养基是否可以取代玫瑰红钠琼脂进⾏培养霉菌和酵母菌?答:根据中国药典,采⽤玫瑰红钠琼脂。
6. 配制PH值7.0氯化钠-蛋⽩胨缓冲液时有时因为⾼压灭菌器灭菌过程温度过⾼⽽导致培养基混浊了,这种情况缓冲液还能⽤吗?答:建议按正常温度灭菌,混浊培养基建议不要使⽤。
7. 培养基在冷藏中形成结晶怎么处理?①销毁②加热再⽤③待冷却完⽤。
答:建议不要使⽤8. 融化的培养基为什么不能再冷⽔中冷却?答:防⽌受热不均引起结块9. 取菌后测PH:(25℃)培养基配制好测PH,取其中⼀瓶测PH,那这⼀瓶测完就不能⽤了,污染了。
答:也可在⽆菌条件下取出适量测pH.10. 配制分装过程中能否使⽤不锈钢锅?答:我实验室使⽤不锈钢锅,⽬前未发现异常。
11. 对新购进⽆菌0.9%氯化钠(500ml)能否再次灭菌?答:能。
医疗器械有效期验证方案及报告

加速老化实验版本/修改状态:生效日期:文件编号:发放号:控制状态:拟制:审核:批准:加速老化实验计划一、使用范围本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氧气面罩,一次性使用鼻氧管,医用雾化器及其外包装。
二、过程要求1、微生物屏障2、无毒性3、物理特性的符合性4、化学特性的符合性5、生物特性的符合性三、预计完成时间:老化实验前全能性实验:2012年5月20日前包装验证实验:2012年5月22日前阻菌实验:2012年5月24日前老化实验时间:2012年5月26日前加速第一年验证无菌实验:2012年6月18日前全能性实验:2012年6月25日前包装验证实验:2012年6月25日前阻菌实验:2012年6月27日前加速第二年验证无菌实验:2012年7月1日前全能性实验:2012年7月8日前包装验证实验:2012年7月8日前阻菌实验:2012年7月10日前加速第三年验证无菌实验:2012年7月15日前全能性实验:2012年7月22日前包装验证实验:2012年7月22日前阻菌实验:2012年7月24日前加速第四年验证无菌实验:2012年7月29日前全能性实验:2012年8月6日前包装验证实验:2012年8月6日前阻菌实验:2012年8月8日前加速第五年验证无菌实验:2012年8月13日前全能性实验:2012年8月20日前包装验证实验:2012年8月20日前阻菌实验:2012年8月22日前目的:在有效期三年内和三年有效期外,通过对我公司产品检验实验,来验证我们的产品规定为三年的有效期是有科学依据的,可靠有效的。
加速老化实验(一)老化实验1.目的:通过老化实验以后对产品的外观、无菌、热原实验等全性能实验来证明本公司生产的产品规定为三年的有效期是有科学依据,可靠有效的。
2.范围:本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氧气面罩,一次性使用鼻氧管射器,医用雾化器。
3.测试依据:按ISO11137-95和ISO11607-2003方法4.样品来源:成品留样产品(二)实验准备1.本次实验所需样品10只,从中随机抽取2只用于实验前的产品的全能性检验,抽取2 只做包装材料渗漏性实验,抽取2只做真空泄露性实验,抽取2只做爆破和蠕动性实验,抽取2只做阻菌性实验(琼脂接触攻击性实验)。
014-2010版中国药典培训回答(第1部分:培养基配制)-1

2010版中国药典培训回答(第1部分:培养基配制)广东省药检所对《中国药典》2010版微生物专题培训班的有关问题解答答案。
1.含琼脂培养基冷却至25℃后已凝固,如何测定其pH?答:有专门的固体培养基pH计,如Radiometer A /S, DK22400 Copen2 hagen NV, Denmark 或者Microelectrodes Inc1, NH 03053,U1S1A1 。
".2..PH计测培养基的PH好像有比较大的差别,应如何选择PH计?(效价7.8的培养基我用普通理化室的PH计测定只有7.0左右,不知道是否因为在高温下测定(含琼脂)答:培养基应冷却到20℃~25℃才可测量,另外PH计应按时校准。
3.生物指示剂对灭菌设备的性能,灭菌程序的验证是只验证一次呢,而后进行定期验证,如果生物指示剂换批号,是否要重新验证?答:应定期或不定期验证一次,确保灭菌设备正常。
生物指示剂更换批号,不需重新验证。
4..紫外线灭菌后,需要多久进去操作?答:打开通风净化设备,半小时后可入内操作。
5.孟加拉培养基是否可以取代玫瑰红钠琼脂进行培养霉菌和酵母菌?答:根据中国药典,采用玫瑰红钠琼脂。
6.配制PH值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时有时因为高压灭菌器灭菌过程温度过高而导致培养基混浊了,这种情况缓冲液还能用吗?答:建议按正常温度灭菌,混浊培养基建议不要使用。
7.培养基在冷藏中形成结晶怎么处理?①销毁②加热再用③待冷却完用。
答:建议不要使用8.融化的培养基为什么不能再冷水中冷却?答:防止受热不均引起结块9.取菌后测PH:(25℃)培养基配制好测PH,取其中一瓶测PH,那这一瓶测完就不能用了,污染了。
答:也可在无菌条件下取出适量测pH.10.配制分装过程中能否使用不锈钢锅?答:我实验室使用不锈钢锅,目前未发现异常。
11. 对新购进无菌0.9%氯化钠(500ml)能否再次灭菌?答:能。
但包装完好,购入时间较短的无需灭菌。
培养基有效期的验证方案-2

培养基有效期的确认本方案已由下列人员审查并批准1.目的:确定日常环境监控、微生物限度检测使用培养基的有效期。
2.接受标准:2.1试验用菌悬液每1ml含菌数应小于100cfu。
2.2 培养基配制后无菌性检查和营养性检查需符合要求。
2.3 培养基的pH值应符合相应培养基的要求。
3.操作程序:3.1实验仪器及器具:生化培养箱LRH-250A(广东省医疗器械厂,30-35℃, 23-28℃, 20-25℃);XG1.DMX-0.36B 型脉动真空灭菌器(山东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编号10.0311);FE20型pH计(梅特勒);灭菌生理盐水;移液管;试管;双碟。
3.2验证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TGB(德国merk),大豆酪蛋白消化肉汤培养基TSB(德国merk),营养琼脂培养基NA(德国merk),萨布罗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德国merk)、平板计数培养基PCA(德国merk)、远腾琼脂培养基ENA(德国merk)、硫酸月桂醇肉汤LST(德国merk)、亮绿乳糖肉汤培养基BGLBB (德国merk)、麦康凯琼脂培养基Mac.A (德国merk)、大豆酪蛋白消化琼脂培养基TSA(德国merk)、假单胞菌分离琼脂培养基PIA (BD)、绿脓荧光素测定用培养基PAF (德国merk)、绿脓菌素测定用培养基PAP (德国merk)、甘露醇胆盐琼脂培养基(MSA) (德国merk)、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CET)(德国merk)、沙门氏菌增菌培养基(RVSB) (德国merk)、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琼脂XLD(德国merk)、麦康凯肉汤培养基Mac.B(德国merk)、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EMB(德国merk)、三糖铁琼脂TSI(德国merk)、萨布罗葡萄糖肉汤培养基SDB(德国merk)、梭菌增菌培养基RCM(德国merk)、哥伦比亚琼脂培养基CA(德国merk)、肠肝菌增菌培养基EEB-M(德国merk)、紫红胆汁葡萄糖培养基VRBGA(德国merk)3.3试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ATCC 8739]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 [ATCC 14028]铜绿假单孢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 9027]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ATCC6633]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 [ATCC 19404]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ATCC 10231]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ATCC 16404]3.4菌悬液的制备:3.4.1各取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生孢梭菌斜面培养物一支,无菌操作接种一白金耳至TSB管中,30-35℃培养24-48小时,其中生孢梭菌需厌氧培养,取出置2-8℃贮存使用7天,每次使用前用灭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水稀释至含菌约为10-100cfu/ml。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验证方案及报告

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验证方案编号:VMP-XZGY-YZFA-001****药业有限公司目录1 概述 (1)2 验证目的 (1)3 验证范围及要求 (1)4 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 (2)4.1 验证小组成员 (2)4.2 相关职责 (2)5 验证前提条件 (2)5.1 厂房和空调系统验证情况检查 (2)5.2 设备和公用系统确认情况检查 (2)5.3人员和物料情况检查 (3)5.4检验仪器确认情况检查 (3)5.5环境监测结果检查 (3)6 验证标准 (3)7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4)7.1无菌性检查 (4)7.2灵敏度检查 (4)8 验证内容 (4)8.1 取样及检测 (4)8.2 验证程序 (7)9 验证偏差和变更 (8)10 再确认周期 (8)11 确认结果评定及结论 (8)共9页第1页1、概述: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是指由掌握了无菌操作的人员在一个有控制的环境中将培养基按工艺配制,并经除菌过滤后灌装于灭菌的容器中,并在适当条件下培养,确认没有菌生长,以证明无菌生产工艺的可靠性的过程。
本试验是在与无菌灌装生产过程有关的其他验证合格后,且操作人员熟练掌握了岗位操作规程后进行的。
培养基灌装作为无菌灌装的模拟实验,可以直观、方便、准确地反映出无菌灌装过程的污染情况及问题。
2 、验证目的通过无菌培养基灌装试验证明灌装用的安瓿瓶、过滤器、灌注器等的染菌率是否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确认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的洁净环境及进行无菌灌装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防止微生物污染的方法和规程的可行性,从而为保证所生产产品的无菌性提供依据。
3、验证范围及要求本验证方案适用于新建或生产工艺进行过重大更改后的非最终灭菌小容量注射液的无菌灌装过程的验证。
必须经连续三批合格的培养基灌装试验后方可证明被验证工艺的可靠性。
不同批次的模拟灌装应在同一条生产线不同的工作日内进行。
如实际生产中有不同的班次,则应对实际生产操作的每个班次进行培养基灌装试验,每班次连续进行3次合格试验。
培养基有效期的验证

灭菌后的培养基及美国药典标准参考内毒素工作溶液有效期的确认1.0 Purpose 目的The purpose of this protocol is to validate the shelf life of media in sealed (bottle with silicagel plug and screw cap flask) and unsealed container ( Petri dishes) and USP ReferenceStandard Endotoxin (RSE) working solution. (concentration –10EU/ml)该方案是确认装在密封容器(包括胶塞瓶及旋盖瓶)及非密封容器(培养皿)中的培养基以及美国药典标准参考内毒素工作溶液(浓度为10EU/ml)的有效期。
2.0 Background & Scope背景和范围3.0 Applicable Documents 参考文件4.0 Materials 物料4.1 Test articles测试物品A.Microbiological media after autoclaving 灭菌后的培养基Three separate batches of flasks and petri dishes(screw cap and silica gel plug: per batchwill be filled with 400mls of media; petri dishes: per plate will be filled with 8-10ml of agarmedia.每种培养基准备三个批次瓶装的及倒好平板的(胶塞瓶及旋盖瓶每瓶装400ml 培养基;平板每个装8-10ml 琼脂培养基)B. RSE working solution (concentration –10EU/ml). RSE工作溶液 (浓度为10EU/ml)RSE working solution (concentration –10EU/ml) of 1000ml volumetric flasks for threeseparate batches.准备三个批次碘量瓶装的浓度为10EU/ml的美国药典标准参考内毒素工作溶液,每瓶装1000ml。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报告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报告1. 试验目的:对培养基性能的质量控制,以保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用培养基和控制菌检查用的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需检查的培养基包括成品培养基、由脱水培养基和按处方配制的培养基。
3. 试验内容:3.1 .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3.1.1. 菌种:大肠埃希菌[CMCC( B)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 B)26003]枯草芽抱菌[CMCC( B)63501]白色念珠菌[CMCC (F) 98001]黑曲霉[CMCC ( F) 98003]接种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抱菌的新鲜培养物至营养肉汤培养基或琼脂斜面培养基中,33C培养24小时,接种白色念珠菌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培养基或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26C培养48小时。
上述培养物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50〜100cfu的菌悬液。
接种黑曲霉的新鲜培养物至改良马丁琼脂斜面培养基中,26C培养7天,加入4ml含0.05% ( ml/ml )聚山梨酯80的0.9%的无菌氯化钠溶液,将抱子洗脱。
然后,用管口带有薄的无菌棉花吸出抱子悬液至无菌试管内,用含0.05% (ml/ml )聚山梨酯80的0.9%无菌氯化钠溶液制成每1ml含菌数50〜100cfu的菌悬液。
菌液制备后若在室温下放置,应在2小时内使用;若保存在 2~8C ,可在24小时内使用。
黑曲霉孢子悬液可保存在2~8C ,在验证过的贮存期内使用。
3.1.3.适应性检查3.1.3.1.细菌计数用培养基适应性检查取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各1ml (50〜100cfu ),分别注入无菌平皿中,立即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每株试验菌平行制备 2个平皿,混匀,凝固,置33C 培养48小时,计数。
用被检培养基和对照培养基(若无对照培养基可用其他厂家生产的培养 基)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并记录。
试验结果报告见表 1。
培养基无菌模拟灌装验证方案及报告

5.4.2.1 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保养,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5.4.2.2 负责提供设备的详细资料及相关 SOP; 5.4.2.3 负责建立设备档案; 5.4.2.4 负责提供设备的计量器具校验详细情况。 5.4.3 质量部
5.4.3.1 负责组织 QA 人员对验证全过程进行监控; 5.4.3.2 负责验证相关的检验及结果分析报告; 5.4.3.3 负责数据的选择与评价。 5.4.4 生产部
产品接触的灌装设备部件的清洗、 灭菌、 安装过程必须遵循与实际生产操作相同的标准操作规程。 检查结果见附表 1、附表 2、附表 3、附表 4、附表 5、附表 6、附表 7、附表 8 及附表 9。 6.3.2 灌装机灌装速度保持与正常冻干粉针剂灌装及半压胶塞生产时的速度相同或略低于正
常的灌装速度。检查结果见附表 10、附表 11 及附表 12。 6.3.3 所有参加模拟试验的操作人员均应经过 GMP、无菌操作、无菌更衣程序技术等相关知识
页码:4/34 编号:VA-PV-A-201-01-12
模 拟 验 证 方 案
Simulation Validation Project
附表 17 附表 18 附表 19 附表 20 附表 21 附表 22 附表 23 附表 24 附表 25 附表 26 附表 27 附表 28 附表 29 附表 30
无菌培养基一般选用胰蛋白胨大豆肉汤培养基,按每 30g 加 1L 过滤纯化水的比例,配
制足够量(如考虑进行 3000 瓶的试验,每瓶灌装 3ml(约等于 3g),则至少要配制 10~12L) 。 6.3 操作过程及操作规程 6.3.1 模拟灌装试验中使用的玻璃瓶和胶塞的清洗、灭菌,灌装及冻干设备的清洗、消毒,与
清洁情况灭菌情况维护保养使用情况设备名称标准实际结论精滤罐及微孔滤膜过滤圆盘应清洁无任何残余物符合规定符合sop规定良好玻璃瓶清洗应清洁无上一批残余物符合sop规定良好胶塞清洗机胶塞清洗应清洁无上一批残余物符合sop规定良好铝盖清洗机铝盖清洗应清洁无上一批残余物符合sop规定良好灌装及半压缩灌装半压塞应清洁无任何残余物符合规定符合sop规定良好应清洁无任何残余物符合规定符合sop规定良好应清洁无任何残余物符合sop规定良好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颁发部门品质管理部执行日期审批部门姓名签名日期起草人质量检验部×××审核人质量检验部×××审核人品质管理部×××审核人品质管理部×××批准人质量负责人×××分发部门:01品质管理部(1份)共计1份颁发部门品质管理部执行日期目录一、总论二、参考文件三、验证小组成员与职责四、验证范围和验证时间计划五、风险评估六、验证前准备七、验证内容八、偏差处理九、验证结果评价十、附件验证报告颁发部门品质管理部执行日期会议与人员签到表会议地点:会议时间:序号姓名时间序号姓名时间备注:颁发部门品质管理部执行日期会议记录部门/组别:品质管理部时间地点会议主持会议记录人参会人员主要议题会议主要内容颁发部门品质管理部执行日期一、总论培养基是微生物试验的基础,直接影响微生物试验结果,我公司使用按处方生产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培养基运输过程中采取了有效保护,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在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损伤,采用已验证的培养基配制和灭菌程序制备培养基且过程受控,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所收载的贮藏条件,有效期,适用性检查试验对制备好的培养基进行质量监控试验,定期稳定性检查,在原微生物实验室厂房与设施、检验环境、合格的前提下,对培养基贮存有有效期进行验证,连续进行三个周期的验证,确保提供优质的培养基。
该验证指在我公司现实行的培养基封口方式下,培养基贮存在冰箱2~25℃内一个周期为30天,整个验证周期,包括产品使用的培养时间,无菌培养基为44天,微生物限度与控制菌培养基为35天。
二、参考文件1验证管理规程2风险管理规程3《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4《药品GMP指南》三、验证小组成员组长:姓名部门工作职责质量检验部负责起草验证文件质量检验部负责审核验证文件,监督验证方案的实施品质管理部负责相关文件的审核、归档,确保验证工作照章进行质量负责人负责批准验证活动的执行四、验证范围和验证时间安排验证范围:培养基贮存有效期验证的一系列相关活动验证小组于年月日至月日按验证方案进行验证五、风险评估1风险识别颁发部门品质管理部执行日期C+A级区检验工器具转移的风险来源:灭菌后二次受到环境污染;培养皿转移污染;传递过程污染;操作人员污染;操作过程污染。
2风险分析目的:风险分析是对已识别的项目的风险进行分析,以确定风险严重程度。
方法:应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识别潜在的失效模式,对风险发生的概率、严重性和可检测性评分。
3风险评估3.1风险方法:进行风险评估所用的方法遵循FMEA技术(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包括以下点。
风险确认: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产量、工艺操作或数据完整性的风险。
风险判断:包括评估先前确认风险的后果,其基础建立在严重程度、可能性及可检测性上。
严重程度(S):测定风险潜在的后果,主要针对可能危害产品质量及数据完整性的影响。
严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严重性(S)风险系数风险可能导致的结果关键4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
此风险可导致产品不能使用;直接影响GMP原则,危害产品生产活动。
高3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
此风险可导致产品召回或退回;不符合GMP原则,可能引起检查或审计中产生偏差中2尽管不存在对产品或数据的相关影响,但仍间接影响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此风险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
低1尽管此类风险不对产品或数据产生最终影响,但对产品质量要素或工艺与质量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或可跟踪性仍产生较小影响颁发部门品质管理部执行日期可能性程度(P):测定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根据积累的经验、工艺、操作复杂性知识小组提供的其他目标数据,可获得可能性的数值。
可能性(P)风险系数风险可能导致的结果极高4极易发生高3偶尔发生中2很少发生低1发生可能性极低可检测性(D):在潜在风险造成危害前,检测发现的可能性。
可测性(D)风险系数风险可能导致的结果极低4不存在能够检测到错误的机制低3通过周期性控制可检测到错误中2通过应用于每批的常规手动控制或分析可检测到错误高1自动控制装置到位,检测错误(例:警报)或错误明显(例:错误导致不能继续进入下一阶段工艺)3.2风险级别评判标准3.2.1风险优先系数(RPN)计算公式RPN=SPD=严重性(S)×可能性(P)×可测性(D)3.2.2风险评价标准风险优先系数RPN风险水平描述RPN>16严重程度=4高风险水平此为不可接受风险。
必须尽快采用控制措施,通过提高可检测性及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来降低最终风险水平。
验证应先集中于确认已采用控制措施且持续执行。
8≤RPN≤16中等风险水平此风险要求采用控制措施,通过提高可检测性及(或)降低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来降低最终风险水平。
所采用的措施可以是规程或技术措施,但均应经过验证。
RPN≤7低风险水平此风险水平为可接受,无需采用额外的控制措施。
颁发部门品质管理部执行日期质检中心培养基效期,直接影响终产品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验证前先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在风险分析中确定可能造成本次验证失败或不准确的风险点。
本次验证过程中分别由验证小组人员对验证的各项风险项目进行评估,最终的风险评估结果取各个评估人员的平均分,风险控制措施由全体小组成员讨论后确定,本次验证的最终评估结果见下表:序号风险项目失效模式严重性S 可能性P可检测性DRPN风险等级风险控制措施1培养基传递过程污染传递过程被C级空气污染污染A级区环境,威胁到培养基质量32212中培养基转移时,穿越C级区后,置A级层流罩净化后使用。
2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灭菌不彻底3216低加强操作工的相关SOP培训,每班次灭菌在纯蒸汽灭菌柜中放置灭菌指示剂或指示条。
3培养皿的浇制无菌操作失败3216低对员工进行再培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每批浇制时对操作工进行表面接触碟的监测。
4受到操作人员污染整理、放置、转移时被人员污染污染A级区环境,威胁到菌种纯度质量3319中培训操作人员,严格按卫生操作规程执行,培养皿灭菌后用呼吸袋包装灭菌、转移。
在单向流A级层流罩保护下打开呼吸袋,进行培养基无菌检查。
5空气质量、单向所供应的空43224高确认HEPA过滤器的安装,且维颁发部门品质管理部执行日期流、风量、风速、温湿度气质量不当护方案到位,确认关键仪表的校准,按照工艺需求监测空调系统(颗粒等级、微生物控制、HEPA过滤器完整性测试、压差,温湿度等)六、验证前准备1文件确认序号文件名称文件编码存放地点1《纯蒸汽灭菌柜操作规程》3《微生物检验管理规程》4《非无菌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操作规程》5《培养基、检定菌管理规程》6《验证管理规程》7《净化工作台操作规程》8《质检中心洁净区管理规程》9《快速封口机操作规程》确认人/日期:复核人/日期:2人员培训序号培训文件名称编号被培训人培训情况培训日期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合格□不合格□3设备、仪器、仪表确认:序号检验设备、仪器、仪表编号校验有效期1生化培养箱颁发部门品质管理部执行日期2生化培养箱4纯蒸汽灭菌柜5净化工作台压力表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4物料清单:七、验证内容1原理序号物料名称批号/编号供应商配制批号有效期至1TSA 培养基2SDA 培养基3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4TSB 培养基5麦康凯琼脂培养基6麦康凯液体培养基7三糖铁琼脂培养基8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琼脂培养基9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琼脂培养基10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11哥伦比亚琼脂培养基12RV 沙门增菌液体培养基13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14R2A 培养基15湿热脂肪芽孢杆菌生物指示剂呼吸袋检查人日期颁发部门品质管理部执行日期本验证是在培养基配制灭菌完成之后,置于冰箱内冷藏贮存(2~25℃),从灭菌日起计算贮存有校期,在此期间定期将培养基浇制培养皿后在所对应的培养温度、时间内连续培养,期间观察并记录培养基受污染情况,连续监测三个周期,收集检验数据,确定培养基的有效保存期限,若结果在规定验证标准之内,则可认为培养基在贮存存期间无菌保障水平良好,不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
2验证要求培养基贮存有效期验证,是在各培养基适用性检查成立的基础上,要求三个周期贮存有效期验证,无菌培养基一个周期为44天,微生物限度与控制菌培养基一个周期为35天。
无菌培养基每日检测检验结果,微生物限度固体培养基每周检测检验结果,微生物限度液体培养基与控制菌检查培养基每日监测检验结果,检验周连续监测三个周期且检验结果必须无菌要求,确保检验数据重现性。
3样品处理固体培养基:随机抽取各品种下培养基两瓶,水浴加热至完全溶解后,转移至微生物限度室净化工作台内,待温度自然冷却至45℃以下,每瓶培养基浇制1个培养皿,置所对应的培养箱内培养,每日观察并记录检验数据。
液体培养基:随机抽取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2瓶,取2ml分别加入熔融的TSA、SDA,培养基内置相应的温度下培养,其余培养基均随机抽取各品种下培养基2瓶,待冷却至室温后,置所对应的培养箱内培养,每日观察并记录检验数据。
无菌培养基:随机抽取各品种下培养基5瓶,待冷却至室温后,置所对应的培养箱内培养,每日观察并记录检验数据。
4检验记录:4.1灭菌设备灭菌效果记录(一)设备名称培养箱型号型号灭菌前指示剂颜色设备编号生物指示剂名称灭菌参数生物指示剂厂家培养条件生物指示剂批号标准规定:根据颜色判断灭菌效果,培养后经过灭菌处理的指示剂全部保持紫色,为灭菌合格。
颁发部门品质管理部执行日期由紫色变成黄色的为灭菌不合格。
同时对照管应由紫色变为黄色。
1天2天3天4天5天6天7天备注序号指示剂放置位置12345注:阴性结果(一)为紫色;阳性结果(+)为黄色结论: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灭菌设备灭菌效果记录(二)设备名称培养箱型号型号灭菌前指示剂颜色设备编号生物指示剂名称灭菌参数生物指示剂厂家培养条件生物指示剂批号标准规定:根据颜色判断灭菌效果,培养后经过灭菌处理的指示剂全部保持紫色,为灭菌合格。
由紫色变成黄色的为灭菌不合格。
同时对照管应由紫色变为黄色。
1天2天3天4天5天6天7天备注序号指示剂放置位置12345注:阴性结果(一)为紫色;阳性结果(+)为黄色颁发部门品质管理部执行日期结论:检验人/日期:复核人/日期:灭菌设备灭菌效果记录(三)备名称培养箱型号型号灭菌前指示剂颜色设备编号生物指示剂名称灭菌参数生物指示剂厂家培养条件生物指示剂批号标准规定:根据颜色判断灭菌效果,培养后经过灭菌处理的指示剂全部保持紫色,为灭菌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