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识点题库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区分山脊与山谷

合集下载

等高线山脊山谷判断口诀

等高线山脊山谷判断口诀

等高线山脊山谷判断口诀
以下是五个符合要求的口诀:
《等高线山脊山谷判断口诀一》
等高线上看起伏,一凸一凹要清楚。

凸向低处是山脊,就像骆驼背突出。

凹向高处是山谷,仿佛大地开条谷。

山脊分水线来护,山谷集水成小湖。

记住这些不糊涂,判断起来很自如。

《等高线山脊山谷判断口诀二》
等高线呀真奇妙,判断山脊和山谷有妙招。

一看高处和低处,二看弯曲像啥物。

向上凸的是山脊,好似脊梁挺得住。

向下凹的是山谷,如同弯弯小水沟。

小朋友们要记熟,地理知识不犯愁。

《等高线山脊山谷判断口诀三》
等高线上细分辨,一脊一谷不混乱。

山脊高高向上弯,像个拱桥立上边。

山谷低凹向下转,犹如勺子把儿弯。

沿着线儿慢慢看,山脊山谷能判断。

学会这个好手段,地理难题都玩完。

《等高线山脊山谷判断口诀四》
等高线里秘密藏,一找山脊二找谷。

山脊凸出来站岗,好像城墙保一方。

山谷凹进去躲藏,如同口袋把物装。

轻松识别不迷茫,地理世界任我闯。

《等高线山脊山谷判断口诀五》
要判山脊和山谷,等高线上有眉目。

一瞧形状怎么舞,二思比喻啥事物。

山脊就是高坡路,凸起来像龙脊骨。

山谷恰似小坑谷,凹下去像个盆地肚。

小朋友们齐记住,知识海洋快乐游。

初中地理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附答案)

初中地理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附答案)

初中地理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附答案)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高低的地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陡,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可以判定为山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鞍部。

等高线地形图上的数据是相对高度,等高线可以相交、重叠,但不可以闭合。

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代表高原。

因此,正确答案为:1.B 2.A 3.B 4.D 5.C 6.B 7.C 8.A 9.A。

11.1)不正确。

2)不确定。

3)不正确。

4)不正确。

5)不确定。

6)不确定。

12.1)A代表山脊,B代表山谷。

2)约为200米,D地气温更高。

3)东北方向,约为1.5千米。

4)因为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可以找到水源和人类活动的迹象,有可能找到安全的地方。

13.需要具体问题才能回答。

1) A点的海拔高度是800米,此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50米。

2) B处的地形部位是山峰。

3) C处的地形部位是山谷。

4) 图中所画的①、②、③三处河流中,有一处错误,应该是③。

因为③所在位置应该是山峰,不可能是河流。

14.(1) 回答图中地形部位名称:C处是山谷,E处是山峰,B-D是山脊。

2) 如果B-D是一条小河,其河水应是向B处流去。

3) 甲、乙的相对高度是50米。

如果我校七年级要进行一次攀援活动应选择E处。

4) 如果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它们的实际直线距离约是4千米。

15.(1) 量算图中EC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实地距离为6千米。

2) A和F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山峰和山谷。

3) 图中B点的海拔为500米,等高距为50米。

4) C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向。

5) 如果在D坡和E坡开垦梯田,应选择在E坡,判断的依据是E坡比D坡更平缓。

16.(1) 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的是A处;适合漂流的是B处。

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为南北方向。

2) 在图中正确的位置标出“鞍部”。

3) 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厘米,若要在两地间修建缆车,已知比例尺为1:xxxxxxx,则缆车线路长度至少3千米。

等高线山谷山脊的区别是什么

等高线山谷山脊的区别是什么

等高线明显弯曲,并且等高线凸出的方向指向海拔高处,就是山谷。

等高线明显弯曲,并且等高线凸出的方向指向海拔低处,就是山脊。

区别
一、海拔指向不同
山谷山谷是在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

山脊山脊是在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

二、等高线形状不同
山谷山谷的等高线形状是从低往高突。

山脊山脊的等高线形状是从高往低突。

等高线的作用
①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②根据等高距大小判断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③根据比例尺判断在等高线稀疏程度相同,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怎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分清山谷、山脊、鞍部、陡崖

怎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分清山谷、山脊、鞍部、陡崖

等高线地形图 - 解释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地形图 - 判读1、数值大小平原:海拔200米以下;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高原: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3、形状特征: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

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

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⑤鞍部: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

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等高线地形图 - 地形剖面图1、画法:从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按各点海拔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然后连成平滑的曲线。

2、注意点:①剖面线连续多次经过同一条等高线时,多取几点;②剖面线经过河流时,应画现河床实际运用:(1)选“点”设计: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峡谷上游要有蓄水库区港口应考虑: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亲地方。

(2)选“线”设计。

如公路、铁路线的设计、其基本要求是:①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考虑路线短、坡度平缓、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

②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引水线路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包括城市规划、居民区、农业、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

初中地理等高线专项,会考、中考必考,很重要!

初中地理等高线专项,会考、中考必考,很重要!

初中地理等高线专项,会考、中考必考,很重要!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的认读和坡度陡缓的判断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更是会考、中考必考知识能能力,今天王老师分享的内容是必知必会!绝不可错过哦,今天错过,考场内必定相会。

必须掌握如下内容等高线基础篇等高线原理等高线地形图中使用的高度为海拔高度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等高距。

拓展延伸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稀疏表示坡缓,重合表示陡崖。

地形部位的判读写出图中代码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答案:①山峰(山顶);②山谷;③山脊;④陡崖;⑤鞍部水库坝址选择一般应选择峡谷处,工程量小,内部为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山脊和山谷的区分拓展延伸答案:自西南ZHUAN等高线专题一中考等高线属于必考内容,且是得分大户。

要想达A,必须攀过等高线这道关。

首先要能在图上识别: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和坡度大小。

其次要能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场所,如水坝、公路、瞭望点等。

以上为基本得分点,要想有所提高,获得高分,还必须能计算陡崖或瀑布高度、评价施工路线或引水路线,根据等高线图描述区域地形和地势特点。

而要真正拿到A等级,还必须能对区域发展提出建议,通过图中的经纬网信息、交通信息、资源信息,结合所学其他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

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虽然复习充分,但每年在这部分丢分却很多,难得见到该题满分过关的。

为此熊老师制作这一专题,将中考当中经常遇到的等高线部分的“鬼门关”一一破解,看完下面微课,相信你的等高线水平又上一层楼了。

等高线专题二(1)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峡谷处修建堤坝工程量也比较小。

(2)确定铁路、公路线一般情况下,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道较少的线路为好。

山区修建则一般选择大致与等高线平行的线路比较平缓。

(3)工厂区位的选择工厂区位的确定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对环境有污染的厂矿,要选择在河流下游、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的地方;从经济效益考虑,要尽量接近原料、燃料、水源等资源产地,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销售市场,从而确定工业部门的布局。

简述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特征

简述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特征

简述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特征
山脊和山谷都是地形地貌特征,可以通过等高线图来观察和描述。

等高线是连接相同高度点的曲线,通过等高线的形态和分布可以判断山脊和山谷的特征。

山脊特征:
1. 等高线形态:山脊通常是一系列呈现连续、锐利的峰顶的连续曲线,等高线密集,陡峭。

2. 等高线分布:等高线形成封闭环形或弯曲的闭合线,环绕在最高点附近。

可以从等高线的形状和分散程度判断山脊的陡峭程度和接近的形态。

3. 等高线间距:山脊上的等高线间距较小,表示高度变化快速,陡峭。

山谷特征:
1. 等高线形态:山谷通常是一系列连续、闭合的U形或V形
曲线,沿着山坡下降。

等高线密集度较低,陡峭度较小。

2. 等高线分布:等高线形成一系列平行的U形弯曲曲线,环
绕在最低点附近。

从等高线的形态和分散程度可以判断山谷的形状、深度和坡度。

3. 等高线间距:山谷中的等高线间距较大,表示高度变化缓慢,较为平缓。

需要注意的是,山脊和山谷的特征并不是绝对的,地形的复杂性以及地质等其他因素会导致等高线的形态变化。

因此,在解读地形等高线时,还需要结合地图的其他信息进行判断和分析。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笔记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笔记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方法
1、数值大小:
①平原:海拔<200米;等高线稀疏。

②丘陵: 200米<海拔<500米,相对高度小于200米,等高线较疏,弯曲处较和缓。

③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呈“V”字形。

④高原:海拔>500米,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疏密程度:
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3、形状特征:
①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②盆地或洼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 ;
③山脊: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

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④山谷: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

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⑤鞍部:相邻两山顶之间的低洼部分,正对的两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的空白部分。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

等高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高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在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高度相同;相对高度为两地的海拔差。

B处等高线海拔由低处向高处弯曲,凸高为低是山谷。

(山谷是集水区域,河流发育区,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河流方向,河水由高向低流)
A处等高线海拔由高处向低处弯曲,凸低为高是山脊。

(是分水岭,不会发育河流)。

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谷和山脊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谷和山脊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山谷和山脊判读
山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山脊
—从山顶到山脚的 凸起部分,呈线状延伸。 类似房屋的屋脊。 山谷—山脊之间的低洼 部分,呈线状延伸 。
山脊
山谷
等高线中地形图 山谷和山脊判读
判读方法一: 山脊:等高线向拔海低处凸 出 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 出
模型演示
200m到 300之间

400m ⑤
判读方法一: 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判读方法二:作辅助线


200m

⑥在300m到 400m之间
判读方法二:作辅助线产生 ① ②③④⑤⑥个交点,读出相应 ①②海拔为200m,③海拔在200m 到300之间,三点的海拔高度连 线呈“Ʌ”形是山脊,④⑤点海拔 为400m ,⑥在300m到400m之 间,海拔高度连线呈“V”是山谷




③ ②
小结
等高线地形图中 山谷和山脊判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6.
答案:
解析: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7.
答案:
解析: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8.
答案:
解析: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9.
答案:
解析: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10.
答案:
解析:
Hale Waihona Puke 题干评注:问题评注:A山谷B鞍部C山脊D盆地底部
答案:B
解析:如果此人位于鞍部,则他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边后边是沟谷。
题干评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区分山脊与山谷
问题评注:山脊:等高线弯曲,突出部分指向低处。山谷:等高线弯曲,突出部分指向高处
3.
答案:
解析: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4.
答案:
解析:
题干评注:
问题评注:
5.
答案:
1.在山区中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
A、陡崖B、鞍部C、山脊D、山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实地观察能力,作为人们常见的河流分布在山谷的问题就比较明确了。
题干评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区分山脊与山谷
问题评注:山脊:等高线弯曲,突出部分指向低处。山谷:等高线弯曲,突出部分指向高处
2.某人的左右两侧是山顶,前边后边是沟谷,则他位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