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检验课件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粪便常规检验 ppt课件

ppt课件
22
镜检
上皮细胞:胃肠道炎症 炎症细胞:肠道炎症疾病、侵袭性细菌感染-
(阿米巴、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细肌纤维:腹疾病、胰腺功能不全、肠蠕动加
快、胃肠道吸收紊乱
ppt课件
23
镜检
结晶:草酸钙结晶、脂肪酸结晶、三磷酸
结晶、类胆红素结晶-(胃肠道出血)、夏 科雷登结晶-(寄生虫如阿米巴)
萄球菌性肠炎及假膜性肠炎
ppt课件
19
粪便性状与疾病
粪便含脓血
可称为痢疾样粪便,提示结肠有溃疡或糜烂 性病变,见于菌痢疾、阿米巴肠病、血吸虫病、 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憩室炎及放射性直 肠乙状结肠炎
暗红色或果酱样
常见于阿米巴肠病;冻状便见于过敏性结肠 炎患者或某些慢性菌痢病人
柏油样
大肠对已被吸收营养素的废物再次吸取水分后形成粪便
ppt课件
4
粪便检验目的
根据粪便的性状,间接判断胃肠、胆胰等功能状态 根据粪便中有无炎性有形成分(细胞、结晶及寄生虫卵或
虫体等)病理情况,间接或直接判断胃肠道疾病的类型
根据粪便隐血试验结果,间接判断消化道溃疡及恶性肿瘤
ppt课件
5
粪便标本采集
• 念珠菌 病理粪便中出现的假丝酵母菌以白色假丝母
菌最为多见,常见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
疫抑制剂和放、化疗之后
ppt课件
26
粪便结晶
夏科-莱登结晶
为无色透明的 菱形结晶。两端尖 长,大小不等,折 光性强,常在阿米 巴痢疾,钩虫病及 过敏性肠炎粪便中 出现
ppt课件
27
粪便残渣
淀粉颗粒 在腹泻、慢性胰腺炎、胰腺功能不全、
《粪便检查》

脂肪及糖类消化或吸收不良:
由于脂肪酸分解及糖的发酵,可致粪便有酸臭味
阿米巴肠炎:粪便呈鱼腥臭味
编辑课件
四、寄生虫
肉眼分辨的较大虫体:
蛔虫、蛲虫、猪肉绦虫、牛肉绦虫、阔头裂节绦虫等
将粪便过筛冲洗后:
可发现钩虫、鞭虫等细小虫体
服驱虫剂后:查有无虫体 驱绦虫后:寻找头节
编辑课件
五、结石
最重要且最多见的是胆石,另外还有胰石、肠石和粪石。 体积较大者肉眼可见,较小者需用铜筛淘洗粪便后仔细查找才能检出。
编辑课件
3、肠道原虫
常见感染
阿米巴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隐孢子虫、人芽胞子虫等
编辑课件
⑴溶组织阿米巴
新鲜粪便的脓血粘液部分
直接涂片检查滋养体 碘液染色检查包囊
粪便中阿米巴的包囊
编辑课件
⑵蓝氏贾第鞭毛虫
旅游者、男性同性恋者、胃切除者、胃酸缺乏 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可引起慢性腹泻。
粪便中的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透明薄膜拭子/棉拭子:晚12时或清晨排 便前自肛门周围褶皱处拭取,立即镜检。
6.检查寄生虫虫体及虫卵计数
采集24小时粪便
编辑课件
7.隐血试验化学法
素食三天,禁服VitC及铁剂等干扰试验的药品
8.灌肠或服油类泻剂的粪便
不适合作检查标本
编辑课件
粪便检查内容
一般性状 显微镜 化学
编辑课件
粪便理学检验
可能机制
常见原因
肠蠕动亢进或分泌物增多所 各种因素引起的感染性或
致
非感染性腹泻
7.米泔样便
霍乱弧菌外毒素刺激所致分 霍乱、副霍乱患者 泌性腹泻
8.白陶土样便 胆道梗阻时,分泌到肠道的 阻塞性黄疸 胆汁减少或缺如
由于脂肪酸分解及糖的发酵,可致粪便有酸臭味
阿米巴肠炎:粪便呈鱼腥臭味
编辑课件
四、寄生虫
肉眼分辨的较大虫体:
蛔虫、蛲虫、猪肉绦虫、牛肉绦虫、阔头裂节绦虫等
将粪便过筛冲洗后:
可发现钩虫、鞭虫等细小虫体
服驱虫剂后:查有无虫体 驱绦虫后:寻找头节
编辑课件
五、结石
最重要且最多见的是胆石,另外还有胰石、肠石和粪石。 体积较大者肉眼可见,较小者需用铜筛淘洗粪便后仔细查找才能检出。
编辑课件
3、肠道原虫
常见感染
阿米巴原虫、蓝氏贾第鞭毛虫、 隐孢子虫、人芽胞子虫等
编辑课件
⑴溶组织阿米巴
新鲜粪便的脓血粘液部分
直接涂片检查滋养体 碘液染色检查包囊
粪便中阿米巴的包囊
编辑课件
⑵蓝氏贾第鞭毛虫
旅游者、男性同性恋者、胃切除者、胃酸缺乏 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可引起慢性腹泻。
粪便中的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透明薄膜拭子/棉拭子:晚12时或清晨排 便前自肛门周围褶皱处拭取,立即镜检。
6.检查寄生虫虫体及虫卵计数
采集24小时粪便
编辑课件
7.隐血试验化学法
素食三天,禁服VitC及铁剂等干扰试验的药品
8.灌肠或服油类泻剂的粪便
不适合作检查标本
编辑课件
粪便检查内容
一般性状 显微镜 化学
编辑课件
粪便理学检验
可能机制
常见原因
肠蠕动亢进或分泌物增多所 各种因素引起的感染性或
致
非感染性腹泻
7.米泔样便
霍乱弧菌外毒素刺激所致分 霍乱、副霍乱患者 泌性腹泻
8.白陶土样便 胆道梗阻时,分泌到肠道的 阻塞性黄疸 胆汁减少或缺如
(医学课件)粪便检查PPT演示课件

④溏便:
粪便呈粥样且内含物粗糙,见于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
⑤胨状便:
见于过敏性肠炎及慢性菌痢 ,便呈粘胨状、膜状或 纽带状。
2018/5/29
.
8
⑥
稀糊状或稀汁样便:
小儿肠炎→绿色稀糊样便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洗肉水样便
出血性小肠炎→红豆汤样便
⑦米泔样便: 见于霍乱、副霍乱。 ⑧排便形状:
正常人 常为软便或半成形便;细条状大便,说明直 肠狭窄、直肠癌;粗棒状粪便,说明便秘。
粪便检查
Feces examination
一、 粪 便 的 来 源
医学全在线网站
2018/5/29
.
1
二、粪便成份
水份:3/4 粪便 成份 固体成份:1/4
a. 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
b. 消化道分泌物和脱落物及
肠道排出的一些无机盐。 C. 大量的细菌: d. 已被消化而没有吸收的 食糜和食物的分解产物
三、脂肪检查:显微镜检查法、称量法、滴定法 临床意义:1.胰腺疾病;2.肝胆疾病;3.小肠病变; 4.消化道溃疡 四、胆色素检查:粪胆素、粪胆原 多用于黄疸类型的鉴别,溶血性黄疸时明显增高, 梗阻性黄疸时明显减少
①粘液便:
正常人粪便:便中粘液极少、肉眼不易察见。
病变部位不同粘液与粪便混合情况有所不同
单纯的粘液便:无色透明、稍有粘稠 脓性粘液:黄白色不透明、多见于各类肠炎、 菌痢、阿米巴痢疾等。
2018/5/29
.
6
② 脓性及脓血便:
粪便带有脓血,脓液与粘液、脓液与血液混合在一起,说明 消化道有病变如菌痢、慢性肠病、癌等 多见于:痢疾、结肠癌、直肠癌等。
2018/5/29
.
2
第十章-粪便PPT课件

.
18
返回
一、制片和结果报告方式
▪
于清洁载玻片上滴加1~2滴生理盐水,
用竹签挑取粪便少许,与盐水混合均匀制
成薄片,加上盖玻片镜检。先用低倍镜观
察全片,检查有无虫卵、原虫或其他异常
成分,再用高倍镜观察细胞及其他病理成
份,发现虫卵报告“找到某某虫卵”, 细
胞计数报告10~20个视野平均值或最高最
低值。
▪ (一)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 1.留取指头大小(约5克)的新鲜粪便一块,放入 干燥、清洁有盖容器内;
▪ 2.首先挑取有病理成分粪便送检,多部位取材。 标本采取后,应在1小时内完成检查;
▪ 3.检查阿米巴滋养体,应于排便后立即送检,冬 季注意保温;
▪ 4.需做细菌检查的标本应盛入无菌容器内送检。
.
5
返回
▪ 还可见到胆石、胰石、肠石等。尤其是胆 石,常在病人应用排石药物或碎石术后出 现。
.
17
返回
第三节 粪便的显微镜检查
▪ 粪便显微镜检查是临床检验的常规项目。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明确粪便中有无病 理成分,如各种细胞增多、寄生虫卵、异 常细菌、真菌、原虫、食物残渣增多等, 有助于消化道疾病和肠寄生虫病诊断与治 疗。
之一。
.
2
返回
第一节 概 述
▪ 一、粪便的组成
▪ 1.已消化但未吸收或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 2.消化道的分泌排出物
▪ 3.食物分解产物
▪ 4.大量细菌 如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厌氧菌和 一些过路菌如产气杆菌、酵母菌等。正常粪便中 细菌约占固体成分的1/3。
▪ 5、在病理情况下,粪便中可见血液、脓液、寄 生虫及其虫卵、包囊体、致病菌、胆石或胰石等
粪便检验PPT课件

19
编辑版ppt
(四)临床意义
1、消化道出血时(如溃疡病、恶性肿 瘤等) 2、消化道恶性肿瘤时,粪便隐血可持续阳性,溃
疡病时呈间断性阳性。
20
编辑版ppt
第四节 显微镜检查
(一)细胞: 1、WBC:正常粪便中不见或偶见。 多在带黏液的标本中见到,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多见。
肠道炎症时增多。 小肠炎症时:数量不多,均匀,不易辨认。 结肠炎症时:大量白细胞或成堆出现的脓细胞。
23
编辑版ppt
粪便镜检报告方式(细胞数/HP)
只看到1个
偶见
见到0~9个
0~9
每视野最少见5个,多则10
+
个
每视野都在10个以上
++
细胞均匀分布满视野,难
+++
以计数
24
编辑版ppt
(二)、病原学检查
• 虫卵检查 • 肠道原虫检查 • 细菌检查
编辑版ppt
(1)虫卵
26
编辑版ppt
猪带绦虫孕节
牛带绦虫孕节
编辑版ppt
(2)原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
结肠内阿米巴包囊:
阿米巴滋养体
蓝氏贾第鞭毛虫
编辑版ppt
28
(3)细菌
• 1、正常菌群与菌群失调 • 2、霍乱弧菌 • 3、真菌
29
编辑版ppt
(三)食物残渣和结晶
1、淀粉颗粒:腹泻者的粪便中易见。 2、脂肪球:常见于腹泻病人。 3、其他:肌纤维、胶原纤维、植物细胞等。 4、结晶:在阿米巴痢疾等粪便中,常见到夏科-莱
禁服铁剂及维生素C; 用于细菌学检查的标本应盛于灭菌有盖的容器内
送检。
粪便、脑脊液、浆膜腔积液检测ppt课件

黄色:黄变症
黄变症 原因
临床意义
出血性 红细胞破坏、胆红 陈旧性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出血
素增加
黄疸性 血中胆红素增加 黄疸型肝炎、肝硬化、胆管梗阻、新生
儿溶血
淤滞性 红细胞渗出、胆红 颅内静脉、脑脊液循环淤滞
素增加
梗阻性 蛋 白质 含量 显 著 髓外肿瘤等所致椎管梗阻
增加
透明度
• 混浊的原因:感染或出血导致脑脊液中 细胞成分增多、蛋白质、细菌、真菌增 多所致。
• 结缔组织:胃蛋白酶缺乏时可见 • 肌纤维:胰蛋白酶缺乏、虫、蠕虫成虫及虫卵 鞭虫卵
钩虫卵
常见虫卵
肺吸虫卵
姜片吸虫卵
血吸虫卵
Trophozoite of Entamoeba coli
cyst
3化学检查 :粪隐血试验Facal
occult blood tset
• 常用方法
– 葡萄糖氧化酶法:常规方法 – 己糖激酶法,特异性更高;
• 注意
– 测定应及时,久时间放置应加适量氟化钠抑制细菌 或细胞利用葡萄糖,
– 理想采血时间应在禁食4小时后。
• 参考值 2.5—4.4mmol/L
葡萄糖检测的临床意义
• 1.减低 主要是由于病原菌或破坏的细胞释放出 葡萄糖分解酶分解葡萄糖,或是中枢神经系统 代谢紊乱使血糖向CSF转运障碍。
• 正常情况下血清酶不能透过血脑屏障,因 此脑脊液中各种酶含量远低于血清。
• 脑脊液各种酶含量增高的因素
–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 – 脑损伤、 – 肿瘤、 – 颅内压增高。
临床常见酶检查
• 1.AST :
– 参考值<20U/L; – 增高多见于脑血管病、脑痿缩、中枢神经感染、脑
肿瘤、颅脑外伤等
粪便病原菌分离与鉴定PPT课件

吲哚试验
用于检测细菌是否产生吲哚及其衍生物,有 助6S rRNA基因测序
通过对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可以确定细菌的 种属关系。
2 DNA指纹技术
利用细菌基因组的DNA指纹图谱进行鉴定,具有高分辨 率和高特异性。
3 实时荧光定量PCR
通过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病原 菌。
加强手卫生
医护人员应经常洗手,并 使用消毒液对接触患者前 后进行手部消毒。
严格隔离感染患者
将感染病原菌的患者与其 他患者分开,以防止交叉 感染。
提高患者免疫力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 量运动和充足的睡眠,以 提高免疫力。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标准化与推广
分离方法优化
我们成功地优化了粪便病原菌 的分离方法,提高了分离效率 和准确性。通过改进培养基成 分和分离程序,我们能够更有 效地从粪便样本中筛选出目标 病原菌。
抗酸染色
用于鉴别结核分枝杆菌等抗酸 菌,具有特殊染色特性。
鞭毛染色
用于鉴定具有鞭毛的细菌,如 霍乱弧菌。
芽孢染色
用于观察细菌的芽孢,有助于 鉴别厌氧菌。
生化鉴定
糖发酵试验
通过检测细菌对糖类的发酵能力,可以初步 确定细菌的属和种。
酶试验
用于鉴别肠道细菌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等。
甲基红试验
通过检测细菌产生的酶,如氧化酶、触酶等 ,有助于鉴别细菌种类。
耐药性的防控措施
01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避免 滥用和过度使用,降低病原菌 耐药性的产生。
02
加强耐药性监测
建立和完善耐药性监测体系, 及时发现和报告耐药性病例,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
用于检测细菌是否产生吲哚及其衍生物,有 助6S rRNA基因测序
通过对细菌16S rRNA基因进行测序,可以确定细菌的 种属关系。
2 DNA指纹技术
利用细菌基因组的DNA指纹图谱进行鉴定,具有高分辨 率和高特异性。
3 实时荧光定量PCR
通过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快速、准确地检测和鉴定病原 菌。
加强手卫生
医护人员应经常洗手,并 使用消毒液对接触患者前 后进行手部消毒。
严格隔离感染患者
将感染病原菌的患者与其 他患者分开,以防止交叉 感染。
提高患者免疫力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 量运动和充足的睡眠,以 提高免疫力。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标准化与推广
分离方法优化
我们成功地优化了粪便病原菌 的分离方法,提高了分离效率 和准确性。通过改进培养基成 分和分离程序,我们能够更有 效地从粪便样本中筛选出目标 病原菌。
抗酸染色
用于鉴别结核分枝杆菌等抗酸 菌,具有特殊染色特性。
鞭毛染色
用于鉴定具有鞭毛的细菌,如 霍乱弧菌。
芽孢染色
用于观察细菌的芽孢,有助于 鉴别厌氧菌。
生化鉴定
糖发酵试验
通过检测细菌对糖类的发酵能力,可以初步 确定细菌的属和种。
酶试验
用于鉴别肠道细菌中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等。
甲基红试验
通过检测细菌产生的酶,如氧化酶、触酶等 ,有助于鉴别细菌种类。
耐药性的防控措施
01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避免 滥用和过度使用,降低病原菌 耐药性的产生。
02
加强耐药性监测
建立和完善耐药性监测体系, 及时发现和报告耐药性病例,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
粪便常规检验PPT幻灯片课件

含菠菜量高或其他绿色植物饮食、严重腹泻、蔬菜轻 泻剂、rapid transit time
13
粪便பைடு நூலகம்颜色
药物:
白色物质-(抗酸药、铝盐)
红色物质-(抗蠕虫药、苯酚、四环素、抗凝剂、水杨酸盐)
黑色物质-(铁剂、铋盐、活性炭、抗炎药、消炎镇痛药)
粉红物质-(过量的抗凝剂或水杨酸盐)
淡色物质-(钡)
肉眼可见的:
颜色-棕色、稠度-可塑的、量-(0-300g/ 天)、(粘液、脓液、血液、寄生虫)阴 性、外形-成形的、气味-(有赖于粪便的 pH、细菌的发酵作用)
显微镜下观察:
(酵母粒细胞、未消化的食物、肉纤维、 淀粉、寄生虫的卵和节段)阴性、脂肪- (脂肪酸结晶、中性脂肪)
9
形状 (Shape)
素)、肠瘘、水泻、低钾血症、局部缺血/炎症性肠道疾 病
胰腺疾病-(功能不全,肿瘤,炎症)、管腔内液体与吸
收的表面缺乏接触、降钙素、类癌瘤、溃疡性结肠炎
15
粪便的粘绸度
稀薄(腹泻):
药物-(氨苄西林、含镁抗酸药、头孢菌素、毛地黄甙、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能阻滞药、奎尼丁、钾、轻泻药、 林可霉素、甘露醇、普萘洛尔、促胰液素、山梨糖醇)
粪便常规检查
1
粪便的组成
未消化的残渣如4天前摄入的食物纤维素 胆汁(色素类和盐类)-颜色通常是由于细菌活动
引起胆色素的变化
肠道分泌物,包括粘液 来自血液的白细胞 脱落的上皮细胞 至少1/3的固体成分由细菌组成 无机物(占10%~20%):主要是钙和磷酸盐 不能消化的或不能被吸收的食物
水状(容积过大):双糖酶缺乏、大肠埃希菌、
霍乱、金葡菌性食物中毒、毒素
13
粪便பைடு நூலகம்颜色
药物:
白色物质-(抗酸药、铝盐)
红色物质-(抗蠕虫药、苯酚、四环素、抗凝剂、水杨酸盐)
黑色物质-(铁剂、铋盐、活性炭、抗炎药、消炎镇痛药)
粉红物质-(过量的抗凝剂或水杨酸盐)
淡色物质-(钡)
肉眼可见的:
颜色-棕色、稠度-可塑的、量-(0-300g/ 天)、(粘液、脓液、血液、寄生虫)阴 性、外形-成形的、气味-(有赖于粪便的 pH、细菌的发酵作用)
显微镜下观察:
(酵母粒细胞、未消化的食物、肉纤维、 淀粉、寄生虫的卵和节段)阴性、脂肪- (脂肪酸结晶、中性脂肪)
9
形状 (Shape)
素)、肠瘘、水泻、低钾血症、局部缺血/炎症性肠道疾 病
胰腺疾病-(功能不全,肿瘤,炎症)、管腔内液体与吸
收的表面缺乏接触、降钙素、类癌瘤、溃疡性结肠炎
15
粪便的粘绸度
稀薄(腹泻):
药物-(氨苄西林、含镁抗酸药、头孢菌素、毛地黄甙、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能阻滞药、奎尼丁、钾、轻泻药、 林可霉素、甘露醇、普萘洛尔、促胰液素、山梨糖醇)
粪便常规检查
1
粪便的组成
未消化的残渣如4天前摄入的食物纤维素 胆汁(色素类和盐类)-颜色通常是由于细菌活动
引起胆色素的变化
肠道分泌物,包括粘液 来自血液的白细胞 脱落的上皮细胞 至少1/3的固体成分由细菌组成 无机物(占10%~20%):主要是钙和磷酸盐 不能消化的或不能被吸收的食物
水状(容积过大):双糖酶缺乏、大肠埃希菌、
霍乱、金葡菌性食物中毒、毒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查日本血吸虫卵时应取脓血、黏液部分; 检查蛲虫卵时于晚12时或清晨排便前自肛门 周围皱襞处拭取并立即镜检。
4、粪便隐血试验 应于3天前禁食动物血、肉类、肝脏,并禁 服铁剂及维生素C等药品。
粪便的一般性状检查
1、粪便量 粪便量的多少与食物种类、进食量 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进食 粗粮及纤维素较多的食物,粪便量相 对较多。
粪便检验课件
粪便是什么?
粪便的主要成分:
1、消化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 2、消化道分泌物; 3、肠壁脱落的上皮细胞; 4、细菌,如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等 5、无机盐 6、水
水占四分之三,固体成分约占四分之一
粪便检查的主要目的: 1、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 感染、恶性肿瘤; 2、根据粪便的形状、组成,判断胃肠、 肝胆、胰腺等器官的功能状况; 3、分析有无致病菌及肠道正常菌群有无 失调。
2、原虫滋养体和包囊 阿米巴痢疾典型的酱红色黏液便中,可 到大滋养体,并同时可见夏科-雷登结 晶;在腹泻患者的水样便中,可查到小 滋养体;在带虫者的粪便中,只可见到 包囊。
蓝氏贾第鞭毛虫 主要见于腹泻的感染儿童和旅游者
良。
粪便显微镜检查
一、涂片镜检法 1、直接涂片镜检法:低倍镜观察全 片有无虫卵、原虫及包囊,再用高倍 镜观察细胞等病理成分的形态及结构。
2、沉淀镜检法:制备粪便混悬液、 过滤去渣、离心混悬液的纸片镜检。 原虫包囊和蠕虫卵比较大,可沉淀 浓集于容器底部,有助于提高检出 率。
3、浮聚镜检法:利用比重较大的液体, 使原虫包囊或蠕虫卵上浮,集中于液 体表面。 饱和盐水浮聚法 钩虫虫卵 硫酸锌离心浮聚法 原虫包囊、蠕虫卵、 蔗糖离心浮聚法 隐孢子虫卵囊
9、球形硬便 常见于习惯性便秘,粪便在肠道内 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所致。
10、乳凝块状便 提示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完全, 常见于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
气味 • 粪便恶臭多因未消化蛋白质发生腐败所 致,一般见于慢性肠炎、胰腺疾病、消化 道大出血、结肠或直肠癌; • 粪便鱼腥臭味见于阿米巴性肠炎; • 粪便酸臭味见于脂肪或糖类消化吸收不
病理性况 肠道下段出血,如痔 疮、肛裂、直肠癌等。 阿米巴痢疾、肠套叠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乳儿肠炎
胆道梗阻、阻塞性黄 疸、胰腺病 乳儿便
性状 正常人粪便为成形软便,婴儿为糊状便。 病理状态时,粪便性状可发生改变。
1、黏液便
小肠炎症时,增多的黏液均匀地混合于 粪便之中;来自大肠病变的黏液附着于粪 便表面。
粪便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1、容器和时间 采集新鲜粪便,盛于洁净、干燥、无吸பைடு நூலகம்性 的有盖容器内。 采集后于1小时内检查完毕,否则易导致有 形成分的破坏和病原菌的死亡。
2、方法 用干净竹签挑取含有血、黏液、脓等病理成 分的粪便。外观无异常的标本,需要从表面、 深部多处取材。
3、寄生虫
检查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滋养体时在排便后 立即检查,冬天送检时需保温;
夏科-雷登结晶
为无色透明的菱形结晶, 两端尖长,大小不等, 折光性强。
2、红细胞:正常粪便无红细胞。 上消化道出血—红细胞被破坏,粪便中难 以见到。 下消化道炎症或出血—可出现数量不等的 红细胞,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 直肠息肉、痔疮等。
➢消化道疾病时由于炎病损伤出血,白 细胞、红细胞同时存在。 ➢细菌性痢疾时红细胞少于白细胞,多 分散存在且形态正常; ➢阿米巴痢疾者红细胞多于白细胞,多 粘连成堆存在并有残碎现象。
2、粪便外观 颜色:正常人粪便因含粪胆素而呈黄褐色, 婴儿粪便因含胆绿素而呈黄绿色或金黄色。
颜色 鲜红色
暗红色 黑色
绿色
白色、灰白 色 淡黄色
生理性况 进食番茄、西瓜
食用大量咖啡、巧克力 服用铁剂、动物血、药 用炭或某些中药 食用大量绿色蔬菜、含 绿色色素食品 服用钡餐、金霉素、乙 钙散 服用大黄等中药
3、巨噬细胞:能吞噬较大异物的单核细胞。 常随脓细胞出现于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粪便中, 也可见于急性出血性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
4、肠黏膜上皮细胞 为柱状上皮细胞。当肠道发生炎症, 如霍乱、副霍乱、坏死性肠炎等,上 皮细胞增多
5、肿瘤细胞 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患者粪便中可见成 堆的癌细胞。
病原微生物 1、寄生虫卵:粪便中检查寄生虫卵是诊断 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最常用的指标。 粪便中常见的寄生虫卵有:蛔虫卵、钩虫 卵、鞭虫卵、蛲虫卵、血吸虫卵、姜片虫卵、 肺吸虫卵、肝吸虫卵和带绦虫卵等。
黏液便常见于各种肠炎、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2、脓性及脓血便
细菌性痢疾时,以黏液及脓为主,脓 中带血;阿米巴痢疾时,以血为主, 血中带脓,呈暗红色稀果酱样。
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 疡性结肠炎或直肠癌。
3、鲜血便 常见于直肠息肉、结肠癌、肛裂和痔疮。 痔疮时常在排便之后有鲜血滴落,其他 疾病多见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
4、胨状便 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常于腹 部绞痛后,排出黏胨状、膜状或纽 带状物。
5、柏油样便 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可达 50毫升以上,粪便呈褐色或黑色, 富有光泽,隐血试验阳性。 红细胞破坏 释放出铁 铁与肠道中 的硫化氢生成硫化铁而呈黑色 刺激
肠壁分泌过多黏液附着于粪便表面, 使之富有光泽,形成柏油样便。
6、稀糊状或稀汁样便 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的腹泻,尤 其是急性胃肠炎。 小儿肠炎时,胆绿素来不及转变为粪胆 素而呈绿色稀糊样便。若遇大量黄绿色 稀汁样便并含有膜状物时应考虑到假膜 性肠炎。
7、米泔样便 多见于霍乱、副霍乱 呈乳白色淘米水样
8、白陶土样便 由于胆道阻塞,进入肠道的胆汁减少, 粪胆素生成减少,使粪便呈灰白色。 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
粪便中各有形成分的形态和意义
细胞
1、白细胞 小肠炎症—白细胞数量不多,均匀混合于粪 便中,且细胞已被部分消化难以辨认; 结肠炎症—如菌痢,白细胞大量出现,常见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呈灰白色,胞体肿胀、 坏死、破碎、结构不完整,胞质内充满细小的 颗粒,核不清楚的中性粒细胞,常成堆出现, 此时称为“脓细胞”; 过敏性肠炎、阿米巴痢疾、钩虫病—较多嗜 酸粒细胞,同时伴有夏科- 雷登结晶。
4、粪便隐血试验 应于3天前禁食动物血、肉类、肝脏,并禁 服铁剂及维生素C等药品。
粪便的一般性状检查
1、粪便量 粪便量的多少与食物种类、进食量 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直接关系。进食 粗粮及纤维素较多的食物,粪便量相 对较多。
粪便检验课件
粪便是什么?
粪便的主要成分:
1、消化后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 2、消化道分泌物; 3、肠壁脱落的上皮细胞; 4、细菌,如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等 5、无机盐 6、水
水占四分之三,固体成分约占四分之一
粪便检查的主要目的: 1、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 感染、恶性肿瘤; 2、根据粪便的形状、组成,判断胃肠、 肝胆、胰腺等器官的功能状况; 3、分析有无致病菌及肠道正常菌群有无 失调。
2、原虫滋养体和包囊 阿米巴痢疾典型的酱红色黏液便中,可 到大滋养体,并同时可见夏科-雷登结 晶;在腹泻患者的水样便中,可查到小 滋养体;在带虫者的粪便中,只可见到 包囊。
蓝氏贾第鞭毛虫 主要见于腹泻的感染儿童和旅游者
良。
粪便显微镜检查
一、涂片镜检法 1、直接涂片镜检法:低倍镜观察全 片有无虫卵、原虫及包囊,再用高倍 镜观察细胞等病理成分的形态及结构。
2、沉淀镜检法:制备粪便混悬液、 过滤去渣、离心混悬液的纸片镜检。 原虫包囊和蠕虫卵比较大,可沉淀 浓集于容器底部,有助于提高检出 率。
3、浮聚镜检法:利用比重较大的液体, 使原虫包囊或蠕虫卵上浮,集中于液 体表面。 饱和盐水浮聚法 钩虫虫卵 硫酸锌离心浮聚法 原虫包囊、蠕虫卵、 蔗糖离心浮聚法 隐孢子虫卵囊
9、球形硬便 常见于习惯性便秘,粪便在肠道内 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所致。
10、乳凝块状便 提示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完全, 常见于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
气味 • 粪便恶臭多因未消化蛋白质发生腐败所 致,一般见于慢性肠炎、胰腺疾病、消化 道大出血、结肠或直肠癌; • 粪便鱼腥臭味见于阿米巴性肠炎; • 粪便酸臭味见于脂肪或糖类消化吸收不
病理性况 肠道下段出血,如痔 疮、肛裂、直肠癌等。 阿米巴痢疾、肠套叠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乳儿肠炎
胆道梗阻、阻塞性黄 疸、胰腺病 乳儿便
性状 正常人粪便为成形软便,婴儿为糊状便。 病理状态时,粪便性状可发生改变。
1、黏液便
小肠炎症时,增多的黏液均匀地混合于 粪便之中;来自大肠病变的黏液附着于粪 便表面。
粪便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1、容器和时间 采集新鲜粪便,盛于洁净、干燥、无吸பைடு நூலகம்性 的有盖容器内。 采集后于1小时内检查完毕,否则易导致有 形成分的破坏和病原菌的死亡。
2、方法 用干净竹签挑取含有血、黏液、脓等病理成 分的粪便。外观无异常的标本,需要从表面、 深部多处取材。
3、寄生虫
检查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滋养体时在排便后 立即检查,冬天送检时需保温;
夏科-雷登结晶
为无色透明的菱形结晶, 两端尖长,大小不等, 折光性强。
2、红细胞:正常粪便无红细胞。 上消化道出血—红细胞被破坏,粪便中难 以见到。 下消化道炎症或出血—可出现数量不等的 红细胞,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 直肠息肉、痔疮等。
➢消化道疾病时由于炎病损伤出血,白 细胞、红细胞同时存在。 ➢细菌性痢疾时红细胞少于白细胞,多 分散存在且形态正常; ➢阿米巴痢疾者红细胞多于白细胞,多 粘连成堆存在并有残碎现象。
2、粪便外观 颜色:正常人粪便因含粪胆素而呈黄褐色, 婴儿粪便因含胆绿素而呈黄绿色或金黄色。
颜色 鲜红色
暗红色 黑色
绿色
白色、灰白 色 淡黄色
生理性况 进食番茄、西瓜
食用大量咖啡、巧克力 服用铁剂、动物血、药 用炭或某些中药 食用大量绿色蔬菜、含 绿色色素食品 服用钡餐、金霉素、乙 钙散 服用大黄等中药
3、巨噬细胞:能吞噬较大异物的单核细胞。 常随脓细胞出现于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粪便中, 也可见于急性出血性肠炎或溃疡性结肠炎。
4、肠黏膜上皮细胞 为柱状上皮细胞。当肠道发生炎症, 如霍乱、副霍乱、坏死性肠炎等,上 皮细胞增多
5、肿瘤细胞 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患者粪便中可见成 堆的癌细胞。
病原微生物 1、寄生虫卵:粪便中检查寄生虫卵是诊断 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最常用的指标。 粪便中常见的寄生虫卵有:蛔虫卵、钩虫 卵、鞭虫卵、蛲虫卵、血吸虫卵、姜片虫卵、 肺吸虫卵、肝吸虫卵和带绦虫卵等。
黏液便常见于各种肠炎、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2、脓性及脓血便
细菌性痢疾时,以黏液及脓为主,脓 中带血;阿米巴痢疾时,以血为主, 血中带脓,呈暗红色稀果酱样。
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 疡性结肠炎或直肠癌。
3、鲜血便 常见于直肠息肉、结肠癌、肛裂和痔疮。 痔疮时常在排便之后有鲜血滴落,其他 疾病多见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
4、胨状便 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常于腹 部绞痛后,排出黏胨状、膜状或纽 带状物。
5、柏油样便 多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可达 50毫升以上,粪便呈褐色或黑色, 富有光泽,隐血试验阳性。 红细胞破坏 释放出铁 铁与肠道中 的硫化氢生成硫化铁而呈黑色 刺激
肠壁分泌过多黏液附着于粪便表面, 使之富有光泽,形成柏油样便。
6、稀糊状或稀汁样便 见于各种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的腹泻,尤 其是急性胃肠炎。 小儿肠炎时,胆绿素来不及转变为粪胆 素而呈绿色稀糊样便。若遇大量黄绿色 稀汁样便并含有膜状物时应考虑到假膜 性肠炎。
7、米泔样便 多见于霍乱、副霍乱 呈乳白色淘米水样
8、白陶土样便 由于胆道阻塞,进入肠道的胆汁减少, 粪胆素生成减少,使粪便呈灰白色。 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
粪便中各有形成分的形态和意义
细胞
1、白细胞 小肠炎症—白细胞数量不多,均匀混合于粪 便中,且细胞已被部分消化难以辨认; 结肠炎症—如菌痢,白细胞大量出现,常见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呈灰白色,胞体肿胀、 坏死、破碎、结构不完整,胞质内充满细小的 颗粒,核不清楚的中性粒细胞,常成堆出现, 此时称为“脓细胞”; 过敏性肠炎、阿米巴痢疾、钩虫病—较多嗜 酸粒细胞,同时伴有夏科- 雷登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