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传染病管理各项制度总汇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的感染及传染病管理工作,保障医院内部及外部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病房护士、院内感染科、疫情预防控制科以及管理人员等。

第三条医院应建立健全感染及传染病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岗位责任。

第四条医院应加强对感染及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处置和防控工作,及时发现、控制和治疗感染及传染病。

第五条医院应加强对感染及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防控意识。

第二章感染及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第六条医院应建立感染及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制度,确保及时、准确、全面地对感染及传染病进行监测和报告。

第七条医院应设立感染控制科或疫情预防控制科,负责感染及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工作,并配备专业人员。

第八条医务人员应及时向医院的感染控制科或疫情预防控制科报告疑似或确诊的感染及传染病病例,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准确性。

第九条医院应建立感染及传染病报告的流程和要求,确保报告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条医院应定期评估感染及传染病监测和报告工作的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三章感染及传染病防控第十一条医院应建立感染及传染病防控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感染控制原则和标准;2. 预防感染的基本措施;3. 高风险感染及传染病的防控措施;4. 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个人防护;5. 感染及传染病的消毒与隔离;6. 感染及传染病的医疗废物处理;7. 感染及传染病的环境清洁与消毒;8. 感染及传染病的医疗器械和设备管理;9. 感染及传染病的管理责任和考核。

第十二条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其防控意识和能力。

第十三条医院应配备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

第十四条医院应建立健全感染控制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感染及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第十五条医院应定期评估感染及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效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四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第十六条医院应建立感染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应急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流程。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汇总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汇总

一、总则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2. 设立感染管理科,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传染病防治工作职责1. 感染管理科(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2)组织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意识和能力。

(3)负责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分析和处理,定期向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4)对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 医疗科室(1)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2)对传染病患者进行规范诊治,做好消毒、隔离措施。

(3)及时向感染管理科报告传染病病例,配合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3. 医院其他部门(1)积极配合感染管理科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

(2)做好医院环境卫生、消毒、隔离等工作。

四、传染病疫情报告1. 医疗人员发现传染病病例,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2. 感染管理科负责传染病报告卡收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

3. 定期检查、指导和督促各科室做好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

五、传染病防治措施1. 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消毒、杀虫、灭鼠等防治工作。

2. 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3. 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确保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

4. 做好传染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和隔离工作。

六、传染病防治宣传教育1. 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全院职工和患者的传染病防治意识。

2. 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报道,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七、奖惩1. 对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传染病防治工作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处理。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汇总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汇总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汇总一、传染病防控组织机构1.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医院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工作。

2.成立传染病防控部门,负责日常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并向医院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情况。

3.成立传染病防控专家组,由医院专业的传染病学专家组成,负责传染病的病例诊断、治疗和指导。

4.成立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控制委员会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

二、传染病监测与报告1.医院实行传染病的实时监测制度,定期报告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趋势。

2.医院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规定医院所有医护人员在发现传染病病例时,必须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医院要加强对传染病病例的排查和调查工作,以及对疑似传染病病例的预警。

三、传染病感染控制措施1.医院要制定传染病感染预防控制计划,明确传染病的防控目标和措施。

2.医院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传染病防控意识。

3.医院要制定传染病感染防控的操作规范,规定医护人员在处理传染病病例时的防护措施。

4.医院要加强对环境的消毒和清洁工作,保证医院内的环境清洁卫生。

5.医院要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实行严格的隔离制度,防止传染病的交叉感染。

四、传染病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管理1.医院要对传染病病人进行分类管理,根据传染病的性质和传播途径,划分病人的隔离程度。

2.医院要对传染病病人的隔离房间进行特殊管理,保证病人的隔离效果。

3.医院要对传染病病人的各项生活照料进行全面的管理,保证病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4.医院要对传染病病人的医疗护理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护意识和护理技能。

五、传染病的医疗管理1.医院加强对传染病的病例诊断和治疗,提高诊治传染病的技术水平和效果。

2.医院加强传染病病例的随访和复查工作,确保传染病的治疗效果。

3.医院对传染病病例的用药进行管理,减少用药不当导致的细菌耐药现象。

六、传染病的应急处理1.医院制定传染病应急预案,明确各相关部门在突发传染病事件中的应急职责和措施。

医院传染病各项管理制度

医院传染病各项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传染病责任报告人1. 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传染病责任报告人。

2. 责任报告人应熟悉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掌握传染病防治知识,具备传染病诊断、报告和处理能力。

三、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 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时,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网络直报或电话报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发现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时,应在2小时内报告。

3. 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立即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四、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1. 门诊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台,对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初步筛查,确保传染病病人得到及时隔离治疗。

2. 预检分诊人员应熟悉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传染病诊断标准,对疑似传染病病人进行正确分诊。

五、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1. 传染病病人与非传染病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传染病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2. 传染病病人所在病室应定时通风换气,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每月大扫除一次。

3. 病人床单位、医疗器械、物品等应按规定进行消毒处理。

六、传染病病人管理1. 传染病病人应严格执行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2. 传染病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3. 加强传染病病人心理护理,做好健康教育,提高病人自我防护意识。

七、传染病宣传教育1. 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水平。

2. 利用宣传栏、网络等多种形式,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八、传染病资料管理1. 传染病资料应妥善保管,确保资料完整、准确、安全。

2. 传染病资料应按规定期限保存,定期进行整理归档。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本(3篇)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本(3篇)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本XX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XX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以及与医院相关的其他工作人员。

第三条医院传染病的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严谨、权威的原则。

第四条医院传染病管理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并及时响应和处理传染病事件。

第五条医务人员应加强自身健康管理,遵守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各项规定。

第二章传染病的分类与报告第六条传染病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规定分类。

第七条医务人员应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时报告任何可能发生的传染病。

第八条医院应建立健全传染病的报告系统,确保及时、准确地上报传染病信息。

第三章传染病防控措施第九条医院应建立院内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分工。

第十条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和技能。

第十一条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环境清洁消毒制度,确保医院环境的卫生安全。

第十二条医院应加强感染源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染源的传播。

第十三条医院应加强患者管理,做好患者的隔离和治疗工作。

第十四条医院应建立传染病的监测与控制机制,及时发现和隔离患者,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第四章传染病事件的应急处理第十五条医院应建立健全的传染病应急处理机制,及时应对传染病事件。

第十六条医院应制定传染病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行动方案。

第十七条医务人员在传染病事件处理过程中应遵循相关规定,积极配合应急组织的工作。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对违反本制度的医务人员,医院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由医院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以上仅为范文,具体内容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本(2)一、目的与依据为了保障医院患者与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加强医院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制定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章制度。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4篇)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4篇)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范文【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患者和员工的健康安全,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医院传染病的管理要求和措施。

第二章传染病预防控制第二条医院应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控制体系,明确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检测、报告和处理流程。

第三条医院应定期组织传染病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和知识水平。

第四条医院应加强感染源的管控,对可能带有传染病病原体的人员、物品、环境等进行管理。

第五条医院应加强手卫生、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医院环境的卫生安全。

第六条医院应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第七条医院应建立传染病防控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疫情。

第八条医院应配备必要的传染病防控设施和装备,确保及时有效的传染病防控措施得以实施。

第三章传染病疫情处理第九条一旦发现有传染病疫情,医院应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已感染人员进行及时处理。

第十条医院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传染病疫情,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疫情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十一条医院应根据传染病疫情的情况,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防止传染病的扩散和蔓延。

第十二条医院应及时向患者和员工提供必要的传染病防控指导,加强宣传教育,减少感染风险。

第四章传染病防控责任第十三条医院总经理负责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应主动遵守传染病防控制度,严格执行相关防控措施。

第十五条各部门和科室负责本部门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制定具体的防控措施和计划。

第十六条相关人员应负责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处置工作,及时汇报传染病疫情,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十七条医院监察部门应加强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第五章罚则第十八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医院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相应的处罚,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制度由医院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三篇)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三篇)

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各级传染病预防控制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必须张贴并公示本制度。

第四条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必须遵守以下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管理,全员参与;科学管理,依法治理;社会共治,责任共担。

第五条医院传染病管理工作的目标是:提高医院传染病防控工作水平,减少传染病发生和传播风险,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第二章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第六条医院传染病监测工作应当建立健全制度,及时掌握医院内传染病发生的情况。

第七条医院传染病监测工作的内容包括:病例监测、病原体检测、感染源调查等。

第八条医院传染病监测工作应当配备专门的监测人员,定期进行监测统计分析,并报告给相关部门。

第九条医院内发生的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必须立即向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

第十条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部门收到传染病病例报告后,应当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病例调查和防控措施的实施。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传染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传染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控工作情况。

第三章传染病防控措施第十二条医院应当建立传染病管理责任制和相应的传染病防控措施。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加强重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对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进行特殊防控。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确保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理和安全排放。

第十五条医院应当加强医院内部环境的消毒与清洁工作,保持医院环境的良好卫生状态。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加强对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消毒和管理,确保医疗器械和设备的安全和清洁。

第十七条医院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传染病防控意识和能力。

第十八条医院应当建立传染病防控的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传染病的信息化管理。

第四章传染病应急处置第十九条医院应当建立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医院传染病防治各种制度

医院传染病防治各种制度

医院传染病防治各种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提高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我院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第三条我院传染病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科学、严密的监测预警体系,提高传染病防治能力。

第四条我院传染病防治工作实行院长负责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工作责任制。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成立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及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负责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解决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设立医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办公室,挂靠在我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传染病防治管理办公室职责如下:(一)组织实施国家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政策;(二)制定医院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三)组织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四)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五)组织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和分析;(六)协调各部门共同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第七条各部门职责:(一)医务科:负责传染病医疗救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制定医疗救治方案,组织救治力量的调配。

(二)感染管理科:负责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三)预防保健科:负责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制定预防控制方案,组织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

(四)护理部:负责传染病患者的护理工作,落实传染病患者的隔离措施。

(五)院感科:负责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协助感染管理科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

(六)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传染病防治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第三章预防控制第八条预防为主,加强疫情监测。

感染管理科要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及时发现疫情,做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传染病管理各项制度总汇目录1、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42、死亡病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73、预防保健科工作规范104、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125、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136、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157、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制度178、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员工作职责199、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2110、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2211、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责任追究制度2312、传染病疫情报告奖惩制度2513、重大传染病误报责任追究制度2614、传染病法规知识培训制度2715、艾滋病疫情监测管理制度2816、医院门诊日志登记规范3017、门诊医生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3118、住院病人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3219、检验科疫情管理和报告制度3320、传染病病例登记和转诊制度34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制度3522、死亡病例报告制度3723、预防保健科死亡病例报告工作流程3824、临床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要求4025、急诊死亡病例登记规定4126、住院死亡病例登记管理规定4227、死因编码规定4328、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4429、肠道门诊工作制度4530、消毒隔离工作制度46西安市 XX 医院文件焦 XX〔2005〕 XX 号签发人:XXX关于成立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各科室:为加强传染病疫情监测管理工作,及时、准确、规范上报疫情信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传染病疫情监测疫情管理领导小组” 。

同时决定:疫情管理由预防保健科负责,疫情管理员 XXX,疫情直报员 XXX。

组长: XXX副组长: XXX 。

成员: XXX。

办公室:附件:传染病疫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职责二 00 五年一月十日主题词:传染病疫情领导通知西安市 XX 人民医院今年 1 月 10 日(打印 25 份)附件: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对全院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每半年对传染病管理工作进行一次检查,根据最新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

2、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展工作。

3、制定疫情报告的管理制度、人员职责、报告流程。

4、协调处理本医院在疫情报告中遇到的特殊问题。

5、对疫情报告管理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6、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部门和个人进行惩处。

对在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医院疫情管理领导小组及其职责疫情领导班子:由主管业务副院长、保健科科长、疫情管理人员、医务科主任、护理部主任、感控科科长、质控科科长,组成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院保健科,保健科科长为办公室主任。

西安市 XX 医院文件XX〔2005〕 XX 号★签发人:XXX关于成立死亡病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各科室:为及时发现诊断不明的、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及早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为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及时、准确、规范上报疫情信息。

根据《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和《关于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死亡病例”进行网络直报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死亡病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 。

同时决定:死亡病例报告由预防保健科负责,死亡病例编码由档案室负责,网络直报直报员 XXX。

组长:XXX副组长: XXX 。

成员: XXX。

办公室:附件:死亡病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职责二00 五年一月十日主题词:死亡病例报告领导通知西安市XX 人民医院今年 1 月10 日死亡病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负责对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每半年对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工作进行一次检查,根据最新情况制定相应制度。

2、贯彻执行上级指示,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按照《县及县以上》开展工作。

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3、制定死亡病例报告的管理制度、人员职责、报告流程。

4、协调处理本医院在死亡病例报告中遇到的特殊问题。

5、对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6、对违反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个人进行惩罚。

对在死亡病例报告管理工作中做出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注:医院死亡病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及其职责死亡病例报告管理领导班子:由主管业务副院长、医务处主任、保健科科长、疫情管理人员、护理部主任、感控科科长、质控科科长,组成死亡病例报告管理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院医务处,医务处主任为办公室主任。

预防保健科工作规范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相关法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的有关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要求和规定。

2、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条例,建立和健全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制度,组织制定各项疾病预防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3、做好医院传染病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负责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查重)工作,定期检查、指导和督促各科室做好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以及死亡病例报告工作。

4、每天分早上和下午两次到科室进行签收传染病疫报卡,并在签收的同时审卡填报内容,保证内容完整;对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以及某些特殊病例可及时对病人进行调查,在不能排除的情况下,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本院领导报告疫情;对于结核病乙肝等容易多次入院就诊的病人,经过调查,排除一年内重复上报的可能,及时上报。

5、每月末,查阅全院本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科检查结果及检验科检验结果,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6、每月在全院通报上月疫情报告情况(包括疫情动态,迟报、漏报。

的检查结果,并做出惩罚通告)7、做好全院疫情报告和死亡病例报告工作,接到疫情报告卡和死亡病例报告后后按规定时限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8、每月与医务处核定死亡病例登记,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9、规范计划免疫工作。

10、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和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西安市 XX 医院今年 1 月 10 日传染病疫情管理制度1、疫情管理人员定时收集传染病卡片并进行审核,对有疑问的卡片或填写不规范的卡片要及时向填写人员查询、核对,准确无误后及时将疫情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登记。

2、对已报告的传染病卡片当诊断变更、死亡或误报时要及时做出订正报告,并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3、定期对已上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查重,对重卡进行剔除。

4、发现本年度内漏报的传染病病例,应及时补报。

5、对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发、少见传染病和本地已消除的传染病的报告信息,立即上报院领导和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经疾病控制机构确认后,按照法定时限通过网络报告信息。

6、疫情分析资料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使主管领导及时掌握动态。

7、传染病报告记录资料要保存 3 年,网络直报的疫情信息和相关资料定期导出,制成电子文档双重备份。

8、传染病疫情管理相关资料分类归档保存。

9、疫情管理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转让或泄露信息报告系统操作账号和密码,密码要一个月更换一次。

10、对疫情信息资料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密。

西安市 XXXY 医院今年 1 月 10 日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给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

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

3、报告病种: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4、由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传染病的收集、审核、上报、订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进行疫情资料分析。

5、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 2 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

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 24 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

其他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报告。

6、医院各门诊分别建立传染病门诊日志,肠道门诊设立肠道门诊日志,对各类传染病予以详细登记,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住院部临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记薄,对本科所有入院传染病病人进行详细登记,按照规定及时上报。

实验室应根据化验结果,对所有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患者进行疫情报告。

7、对报告病人诊断变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错误时,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项,并注明原报告病名。

发现漏报的传染病,应及时补报。

8、传染病报告卡应使用钢笔填写,内容完整、准确、规范,字迹清楚。

9、本院任何人员不得瞒报、漏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西安市 XXXY 医院今年 1 月 10 日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1、门诊部、住院部、检验科、放射科等有关科室接诊传染病患者时,首先进行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然后做好处置工作。

2、疫情管理员每日两次收取传染病报告卡,并对卡片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正。

3、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应立即电话通知网络直报员,网络直报员接到报告后以最快的方式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当专家组确诊后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

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上报。

4、发现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时,于 24 个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5、发现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时,应当在 24 个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报告。

6、进行网络直报时,经查错、查重、订正后上报。

同时登记在《疫情直报登记本》上备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