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范例 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为例
财务管理论文(中粮并购蒙牛案例分析)

.高级财务管理结课论文论文题目:中粮并购蒙牛的案例分析年级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摘要在国资委积极推进国企改革的今天,作为迄今为止食品行业第一大收购案——中粮集团收购蒙牛乳业显然成为国企集团转型的典型代表。
基于这一背景,仅从杠杆收购的角度,分析了其对此次收购可行性和收益性的影响。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可以为今后国企的整合并购提供一些经验和思路。
关键词: 中粮蒙牛并购一、中粮并购蒙牛背景介绍(一)、主并企业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又是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
中粮集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是中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历史最悠久和实力最雄厚的企业,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国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贸易的主导者。
中粮集团目前旗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九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HK0506)、中粮控股(HK0606)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000031)和丰原生化(000930)和吉生化(600893)等六家内地上市公司。
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集团有效地利用自身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来组织、调配各项经营资源,取得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且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二)、目标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2319HK,简称蒙牛乳业),连续第三年稳坐中国乳业头把交椅。
蒙牛乳业创立于1999年8月,为完全由自然人发起的一家民营企业,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市场上市(股票代码2319 HK),成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乳制品企业。
公司在全国15个省级行政区建立了约30个生产基地,带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新增奶牛110万头,产业链条辐射200多万农牧民。
中粮集团法律案例分享(3篇)

第1篇一、引言中粮集团(COFCO)是我国最大的农产品、食品和饮料加工及贸易企业之一,拥有庞大的产业链和全球化的业务布局。
在发展过程中,中粮集团面临各种法律风险和挑战,其中一些案例具有典型性和启示意义。
本文将以中粮集团的法律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应对策略以及经验教训,以期为我国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提供借鉴。
二、案例一:中粮集团与美国嘉吉公司的贸易纠纷1. 案件背景2014年,中粮集团与美国嘉吉公司(Cargill)就玉米贸易合同发生纠纷。
双方于2011年签订了玉米进口合同,约定中粮集团从嘉吉公司进口玉米。
然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嘉吉公司未能按照约定时间提供玉米,导致中粮集团遭受损失。
2. 案件过程(1)协商解决:在纠纷发生后,中粮集团与嘉吉公司进行了多次协商,试图通过友好协商解决纠纷。
(2)仲裁:协商无果后,中粮集团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提起仲裁。
(3)仲裁结果:CIETAC最终判决嘉吉公司赔偿中粮集团损失。
3. 经验教训(1)加强合同管理:企业应加强对合同的管理,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合法,避免因合同纠纷造成损失。
(2)了解国际贸易规则:企业应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提高在国际贸易中的风险防范能力。
(3)选择合适的争议解决方式:在发生纠纷时,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争议解决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
三、案例二:中粮集团与某饲料企业的商标侵权纠纷1. 案件背景2015年,中粮集团发现某饲料企业在其产品上使用与中粮集团注册商标相似的标识,涉嫌商标侵权。
中粮集团遂向法院提起诉讼。
2. 案件过程(1)起诉:中粮集团向法院提起商标侵权诉讼。
(2)证据收集:中粮集团收集了大量证据,证明被告商标侵权。
(3)审理:法院审理了此案,并最终判决被告赔偿中粮集团经济损失。
3. 经验教训(1)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防止他人侵权。
(2)提高员工法律意识: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法律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
精选案例:中粮集团的战略转型

精选案例:中粮集团的战略转型中粮集团从粮油食品贸易、加工起步,逐步向实体领域发展,成为一家涉及农产品加工与贸易、金融、地产等多产业、跨领域的投资控股型集团公司,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
中粮集团的战略经历了从以贸易为主到全产业链的艰难转型历程。
以董事长宁高宁和总裁于旭波为代表的中粮管理团队发起一场以“全产业链”为主攻方向的全面战略转型,从过去的外贸业务为主逐渐向加工和品牌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延伸,增强市场主导能力。
在新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中粮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及分拆上市,形成了粮食贸易、粮食及农产品加工、生物质能源、品牌食品、地产、酒店、土畜产、包装、金融九个板块业务构成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实现了贸易向产业的转型.中粮的竞争力也得到很大提高:与2004年相比,中粮2008年的总资产、营业收入增长1倍多,经营利润增长5倍、净利润增长3倍以上。
1.传统战略(1)以贸易为主导的战略1987年以前,中粮是典型的外贸类企业,靠着外贸垄断权和资源权来生存和发展。
1992年,中粮开始由一家传统外贸代理企业向多元化公司转型。
1996年,中粮提出“四三三”经营格局—-进出口贸易占40%,实业占30%,期货、金融及服务业占30%,实业成为公司经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粮将其全部实业项目划分为粮食油脂加工,农副产品种植养殖,酒、饮料生产,工业食品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酒店经营和物业开发八大系列。
至2004年,中粮福临门牌食用油,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名列同行业第二;长城干红、干白葡萄酒的销量,在中国葡萄酒行业中排名第二;“金帝”巧克力,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位居第三;中粮可口可乐有限公司,是可口可乐在中国大陆的第三家独立装瓶商。
中粮在酒店、麦芽、面粉、金属包装等几个重要的投资项目上也获得了成功.2004年12月,宁高宁从华润集团“空降”到中粮,成为中粮集团新的董事长.2004年底的中粮,传统外贸依然是比较主导的业务。
中粮集团的困境-案例分析

✓ 中粮酿酒厂 ✓ 隶属北京商业局 ✓ 职工数百人
程
销售人员
嘉
明
✓销售意识
✓头脑聪明
✓充满自信 ✓表现突出
销售科长 ✓全国各地开展销会 ✓拓展销售渠道
✓ 计划经济转 向市场经济
✓ 稳抓销售、 新创产品、 开拓市场
厂长
✓关注销售动态 ✓学习先进方法 ✓改革销售政策 ✓强调改变思想 ✓加大销售人员奖励、 研发高端白酒、开拓华 北市场
猜忌下属
✓ 对程毕恭毕敬、看其脸色行事 ✓ 几位副总都被驯得服服帖帖、谨
言慎行
下 属 沉 默
✓ 中高层管理人员学历结构一直维
人
持在很低水平
才
✓ 有才学的大学生在一两年内纷纷
流
拂袖而去
失
组
✓ 巴结程的人越来越多、送礼成风
织
✓ 有才能的对公司越发不满、矛盾 激化
分 围
差
✓ 团队内部有矛盾也不敢私下调解
绩
法定权
参 照 权 销售人员
销售科长
能干
专 家 权
上级提拔
强制权
奖 赏 权 厂长
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 记
股份制改革
程家明的领导行为
✓ 事情无论大小,副总都得像程请示, 本职工作也不敢随意决策
✓ 名牌大学毕业的张副总,未经请示决 策。之后每次会议都遭到程严厉批评
✓ 家族长般,以犀利目光审视每位成员
✓ 中层以上干部,除了技术科,都是 “五大”或初高中毕业
✓ 完全按照程的意愿行事,不敢有所逆 效
✓ 失去个人主动性
低
下
程嘉明的性格特征
优点
进取 自信 擅于营销
强烈的领导欲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具备基本技能
财务管理论文(中粮并购蒙牛案例分析)

.高级财务管理结课论文论文题目:中粮并购蒙牛的案例分析年级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摘要在国资委积极推进国企改革的今天,作为迄今为止食品行业第一大收购案——中粮集团收购蒙牛乳业显然成为国企集团转型的典型代表。
基于这一背景,仅从杠杆收购的角度,分析了其对此次收购可行性和收益性的影响。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可以为今后国企的整合并购提供一些经验和思路。
关键词: 中粮蒙牛并购一、中粮并购蒙牛背景介绍(一)、主并企业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又是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
中粮集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是中国从事农产品和食品进出口贸易历史最悠久和实力最雄厚的企业,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国小麦、玉米、大米、食糖等大宗农产品贸易的主导者。
中粮集团目前旗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九大业务板块,拥有中国食品(HK0506)、中粮控股(HK0606)两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000031)和丰原生化(000930)和吉生化(600893)等六家内地上市公司。
作为投资控股企业,中粮集团有效地利用自身遍及世界的业务网络来组织、调配各项经营资源,取得稳健快速的业绩增长,且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二)、目标公司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2319HK,简称蒙牛乳业),连续第三年稳坐中国乳业头把交椅。
蒙牛乳业创立于1999年8月,为完全由自然人发起的一家民营企业,2004年6月10日蒙牛乳业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市场上市(股票代码2319 HK),成为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乳制品企业。
公司在全国15个省级行政区建立了约30个生产基地,带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新增奶牛110万头,产业链条辐射200多万农牧民。
我对中粮的看法200字

我对中粮的看法200字
中粮集团是中国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企业之一,也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我对中粮集团的看法主要是从其产品质量和企业社会责任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首先是产品质量。
中粮集团作为一家大型企业,其产品的质量一定要有一定的保证。
我认为,中粮集团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
无论是其自有品牌的食品、饮料、酒类等产品,还是代理的进口品牌,中粮集团都非常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严格把控原材料的采购和生产环节,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其次是企业社会责任。
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企业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中粮集团在这方面也是做得比较好的,不仅积极履行税收义务,还致力于公益事业的发展,对于灾区捐款捐物、资助教育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参与和贡献。
总的来说,我认为中粮集团是一家很值得信赖的企业,它在产品质量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好的水平,相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中粮集团一定会继续发挥其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中粮集团企业文化分析范例 (一)

中粮集团企业文化分析范例 (一)中粮集团企业文化分析范例中粮集团企业文化分析范本【企业背景】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粮集团”,英文简称“COFCO”,是中国最大的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和实力雄厚的食品生产商,享誉国际粮油食品市场,在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贸易.生物质能源开发.食品生产加工.地产.物业.酒店经营以及金融服务等领域成绩卓著。
1994年以来,中粮集团一直位列财富世界500强企业。
中粮集团成立于1949年,成立之初是内外贸兼营的贸易公司,后专营粮食进出口业务。
从1992年到20XX年,中粮集团进入了全面改革.多样化发展阶段,由单一外贸公司向产业化转型,在管理上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
1992年以来,中粮加快食用油.葡萄酒.麦芽.面粉.大米.饮料.巧克力.金属包装等生产加工业务以及地产开发.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逐步由传统外贸代理公司向以实业为基础.综合化经营的跨国公司转型。
1999年上半年开始,中粮对企业进行重组.改制并在香港整体上市,拓宽融资渠道,推进中粮的全球化经营。
通过全面的产业整合.架构调整和价值重塑。
20XX年以来,集团资产规模成倍增长,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速路。
20XX年,面对国内外新的市场环境和经营形势,中粮集团秉承企业社会责任,开启打造“全产业链粮油食品企业”的新篇章。
中粮历史沿革1952年,中粮集团的前身中国粮谷出口公司.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组建。
1953年,中国粮谷出口公司和中国油脂出口公司合并为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
1961年,中国粮谷油脂出口公司和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合并成立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
1965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
1998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20__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xx年,更名为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1958年生于山东滨州,198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经济系,1987年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获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和公司治理——以中粮集团为例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和公司治理——以中粮集团为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和公司治理——以中粮集团为例近年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和公司治理成为了经济改革的热点话题。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指的是在国有资本的基础上引入非国有资本,通过多种所有制形式,激发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而公司治理是指国有企业内部的权力结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通过完善的治理结构和制度,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作为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国有企业,中粮集团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公司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中粮集团成立于1993年,其改革实践一方面为其他国有企业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借鉴,另一方面也将国有企业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首先,中粮集团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有着独特的经验。
中粮集团于2009年率先引入了国际重点股东——以售卖全球最大白酒公司诺和诺德为主的国际顶级投资者。
这一举措不仅为中粮集团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提供了保障,还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推动了中粮集团的转型升级。
此外,中粮集团还积极推动股份制改革,引入民营企业和其他非国有资本,实现了混合所有制的经营模式,有效激发了内外部股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次,中粮集团在公司治理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方面,中粮集团推行了独立董事制度,确保了公司决策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通过引入具有高度独立性和专业素养的董事,中粮集团有效避免了个别高管的权力过度集中和不当行为。
另一方面,中粮集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内部监管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定期进行审计、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确保了企业运行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此外,中粮集团还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员工激励机制的改进。
中粮集团通过营造公平、开明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凝聚力。
同时,中粮集团建立了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创新和创造力,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总体来说,中粮集团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和公司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论文(设计)题目:浅析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为例)系别: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论文完成日期:摘要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我国作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生产水平及市场化程度更是不断提高,但在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现农产品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小,逆差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今面临更大的挑战。
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主要因素是: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国际市场竞争力,金融危机等。
本文主要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市场竞争分析,通过数据来分析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出口贸易发展现状,故选择中粮集团作为例对我国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积极应对策略,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出口率,来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出口。
关键词: 农产品;市场竞争;现状;问题;对策目录一、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4)二、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农产品发展现状 (5)(一)、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体情况 (5)(二)、从国际环境来看我国农产品发展现状 (6)(三)、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分析 (6)三、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存在的影响因素 (7)(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后续影响 (7)(二)、各国的贸易保护的限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7)1、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7)2、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8)(三)、国际竞争力的不足 (8)(四)、钓鱼岛事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影响 (8)(五)、气候因素对我国农业产品的影响 (9)四、中粮集团农产品出口的对策 (8)(一)、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质量 (8)(二)、稳定汇率,保证出口商的利益 (9)(三)、调整农产品贸易战略,实施多元化、品牌化 (9)(四)、加强农业减灾工作 (9)(五)、政府加大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鼓励支持 (9)五、总结 (10)六、参考文献 (10)七、致谢 (10)前言: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贸易的稳定对我国来说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农产品遭受着来自世界各国农产品的强劲冲击。
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随着中国开放度的进一步扩大,农产品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更复杂,应对工作更艰巨。
我们需要全面的理解农产品的出口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我们目前存在的差距,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才能确保农产品稳步健康的发展下去。
以下内容是笔者在毕业前夕,对中粮公司在出口农产品中面临着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和总结,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给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中粮集团有限公司简介中粮集团公司成立于1949年,前身是中国食品出口公司、中国油脂出口公司、中国粮谷出口公司。
1961年正式合并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1965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总公司,1999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2004年更名为中国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2007年4月10日更为现名。
从成立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了。
公司是国有性质的,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公司现位居北京市建内大街8号中粮A座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贸易、实业、金融、信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横跨农产品、食品、酒店、地产等众多领域。
1994年至今,一直名列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
居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之首。
通过日益完善的产业链条,中粮形成了诸多品牌产品与服务组合:福临门食用油、长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屯河番茄制品、家佳康肉制品以及大悦城Shopping Mall、亚龙湾度假区、凯莱酒店、雪莲羊绒、中茶茶叶、中英人寿保险农村金融服务等等,诸多品牌的产品与服务组合,塑造了中粮集团高品质、高品位的市场声誉。
中粮集团目前下设中粮粮油、中国粮油、中国食品、地产酒店、中国土畜、中粮屯河、中粮包装、中粮发展、金融等9大业务板块。
它旗下拥有中国食品(HK 0506)、中粮控股(HK 0606)、蒙牛乳业(HK2319)、中粮包装(HK0906)4家香港上市公司,中粮屯河(600737)、中粮地产(000031)和丰原生化(000930)3家内地上市公司。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中粮不断加强与全球业务伙伴在农产品、粮油食品、番茄果蔬、饮料、酒业、糖业、饲料、肉食以及生物质能源、地产酒店、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合作。
同时,中粮集团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展开一系列的产业整合和重组并购,引入国际资本市场监管与评价机制,完善资源配置体系、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
通过这段时间的不断翻阅、查阅资料信息,发现该公司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内容,如下所述:二、农产品发展现状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加入WTO以及政府整治投资环境、鼓励出口措施的实施,我国对外经济和贸易迅速发展,我国农产品的进出口总额也在不断增加,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
(一)、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体情况(由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农产品出口额从2000年的157亿美元到2010年494.1亿美元,年均增长33.71亿美元,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经济恢复缓慢,2009年农产品出口额有微小下降,整体上我国农产品出口额处于逐步增加的态势。
在农产品进口方面,我国从2000年的112.7亿美元道2010年的725.5亿美元,整体上也呈增加的趋势,增长幅度起伏不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了国内市场供求不稳定的的影响。
就进出口比较而言,2000年2003年,由于刚加入WTO,较多地受政策上扶植,农产品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呈顺差状态。
从2004年起,受国际国内环境影响农产品的进口额不断增加,与出口额的差距拉大,农产品进出口已连续7年处于逆差状态。
总体而言,我国农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还略显不足,国际市场份额很低。
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各种努力来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表1农产品进出口总值单位:亿美元年度进出口出口进口贸易顺差进出口同比出口同比进口同比2000年269.7 157.0 112.7 44.3 23.3 15.2 36.7 2001年279.4 160.9 118.5 42.4 3.6 2.5 5.2 2002年306.3 181.6 124.7 56.9 9.6 12.9 5.2 2003年403.0 213.3 189.7 23.5 31.5 17.4 52.1 2004年514.4 233.9 280.5 -46.5 27.7 9.7 47.8 2005年563.8 276.0 287.8 -11.8 9.6 18.0 2.6 2006年636.0 314.2 321.7 -7.5 12.8 13.9 11.8 2007年750.9 339.0 411.9 -72.9 18.1 7.9 28.0 2008年993.3 405.4 587.9 -182.5 32.3 19.6 42.7 2009年923.3 396.3 527.0 -130.7 -7.0 -2.2 -10.4 2010年1219.6 494.1 725.5 -231.4 32.2 24.8 37.7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二)、从国际环境来看我国农产品发展现状在农业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根据中国在入世时在农业反方面的承诺我国农产品平均进口关税到过渡期末即2004年降到15.8%。
2008年进一步降到15.1%,而且实行关税配额的种类越来越少。
中国还承诺保证某些农产品的最低市场准入机会,比如在2004年末粮食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2200万吨,棉花81.85万吨,占国内产量的15%。
随着入世时间越来越长,中国还将进一步开放国内农业市场,允许外国企业在我国设立从事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相关服务的合营企业。
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还有中澳、中新等自由贸易区谈判的开始,这会使我国农业的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而在我国农业本身就是弱质产业,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品质不高,保护手段少,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较低的状况将会逐渐显现。
外国农产品例如美国的小麦,泰国的大米品质一般好于国内同类产品,竞争力很强,因此进口量较大。
这给我国的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机遇。
按照世贸组织平等互惠的原则,其他各国也会对我国农产品敞开大门。
这样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一些农产品就可能会扩大市场份额,增加出口量而且中外交流合作有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
(三)、农产品进出口结构分析年份进出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谷物19.7 5.2 6.77.07.49.06.915.3棉花0.977.10.329.90.221.50.258.5食糖 1.5 2.1 6.8 4.20.3 3.80.69.1食用油籽16.3122.713.5226.611.3206.811.8265.3食用植物油 3.375.7 2.683.8 1.666.71.371.6饼粕 5.42.0 5.9 2.2 6.3 2.14.85.2蔬菜62.1 1.141.70.867.7 1.099.8 2.8水果37.5134.736.215.138.316.343.620.3畜产品40.564.743.977.339.166.047.565.4水产品97.447.2106.154.0107.052.6138.396.62007.02008.02009.02010.0单位:亿美元表二 我国农产品进出口结构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信息整理而成 (由表二)中的商品结构来看,近几年来我国土地密集型大宗农产品(如谷物、食用油籽、食用植物油、棉花、食糖)出口明显下降(见上表)。
我国的谷物出口值从2007年到2010年出现下降,2008年谷物出口曾下降到6.7亿美元。
油料中的食用油籽出口有上升趋势,食用植物油的进口一直在下降出口量小,也处于下降趋势。
棉花的出口值从2007年开始一直在下降,到2010年下降到0.16亿美元。
我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从2O007年到2010年出口总体上出现较大增长。
就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反映了我国农业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结构特征,一方面,我国出口农产品以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高价值农产品为主。
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品出口已经成为出口主导产品。
三、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存在的影响因素近期我国农产品出口量、出口额下降,我认为除了受金融危机影响外,主要制约因素有4方面:一是,贸易保护的限制对出口的影响;二是,我国农产品竞争力不足;三是,政治因素;四是,自然环境因素造成出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