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_采矿对环境影响
采矿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

采矿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分析采矿业是一项对自然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
在挖掘矿产资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本文将对采矿业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一些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一、土地破坏与破坏的生物多样性采矿活动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在挖掘矿产资源的过程中,会对土地造成破坏。
传统的开采方式会导致大片土地被破坏,植被被清除,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还会引发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问题。
二、水资源污染采矿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用于矿石的分离、冲洗等操作。
然而,这些使用过的水往往带有很高的污染物含量,例如重金属、酸性物质等。
这些污染物会直接排放到周围水体中,污染河流和地下水。
不仅对水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也会影响到人类的日常用水。
三、大气污染采矿过程中,一些金属矿石的提取需要进行高温熔炼和炼制,这会导致大量有害气体的排放,例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这些有害气体不仅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还会加剧温室效应,对气候变化产生不利影响。
四、土壤退化采矿活动对土壤产生直接破坏,土壤被挖掘、破坏和污染,无法再进行农业或植被生长。
这最终导致土壤退化,甚至是无法再恢复的损害。
土壤的退化不仅会减少农业产能,还会影响到地质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解决方案:一、采用环保技术为了减少采矿业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采用一些环保技术。
例如,采用低冲击开采技术和植被恢复技术,减少土地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同时,引入矿山生态修复技术,帮助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二、水资源管理在采矿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通过引入循环水系统和水资源回收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并降低水污染的风险。
此外,采用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水处理工艺,确保废水排放符合环境要求。
三、减少大气污染为解决采矿活动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可以采用低污染燃料和高效环保的熔炼技术,降低有害气体排放。
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

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引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资源的开采,尤其是矿产资源的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一、开采对环境的影响:1. 土地破坏:开采活动需要大面积地方,容易导致土地破坏,如植被受损、土壤贫瘠等,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
2. 水资源污染:开采过程中的废水、尾矿和毒性物质,容易流入水体,引发水污染问题,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3. 空气污染:挖掘、爆破和破碎等开采活动会释放大量含尘颗粒和有害气体,污染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4. 生物多样性损失:开采活动通常破坏自然栖息地,导致物种的丧失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进而破坏生态平衡。
二、开采环境保护的措施:1. 严格监管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矿产资源开采的监管和管理,规范开采行为,减少环境破坏。
2. 推行绿色采矿技术:引入绿色环保的采矿技术,减少污染排放和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3. 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在矿产资源开采之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评估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并制定有效的环保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4. 引入环境补偿机制:开采企业应承担环境补偿责任,对矿区及周边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减少环境损失。
5.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三、案例分析:中国西南地区的锡矿开采中国西南地区富含锡矿资源,但长期以来的开采活动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以及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环境,政府加大了对锡矿开采的监管力度,推行了绿色矿山政策。
通过引入环保技术和设备,控制废水和废气的排放,改善了开采过程中的环境状况。
同时,政府还鼓励企业采用绿色采矿技术,并加大对环境恢复和修复的投入。
采矿业的矿产环境影响与治理

采矿业的矿产环境影响与治理采矿业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原材料,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本文将重点讨论采矿业的矿产环境影响以及相关的治理措施,旨在揭示其对环境的影响,推动矿业可持续发展。
一、矿产环境影响1. 水资源污染采矿活动会对周边水源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污染。
例如,金属矿石开采和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有害物质如铅、汞等,一旦进入水体,会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危害,并污染地下水资源。
2. 气候变化影响采矿活动导致温室气体的排放,如二氧化碳、甲烷等,这些气体会加速全球气候变化。
例如,煤炭燃烧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气候变暖起到重要作用。
3. 土地破坏采矿活动通常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开垦,这导致了大片土地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破碎化。
同时,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矿渣、渣土等废弃物的堆放也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
4. 生物多样性丧失采矿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矿区的采掘和废弃物处理导致许多植物和动物失去了适宜的栖息地,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导致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
二、矿产环境治理措施1. 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矿产环境治理的首要任务是降低矿产资源的浪费并促进循环利用。
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提高矿石回收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同时,鼓励开发和应用循环经济模式,有效地利用矿产资源,减少矿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为减少水资源污染,矿业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
同时,采用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技术,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政府应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定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政策和法规。
3. 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矿业企业应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
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如风能、太阳能等,以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4. 生态修复和保护矿业企业在采矿活动结束后应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恢复矿区的生态系统功能。
采矿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探究

采矿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探究摘要: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能源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原材料储备每天都在减少。
与此同时,矿产资源的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利后果。
因此,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当今能源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采矿过程中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现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改善环境的措施。
关键词:采矿;环境影响;治理措施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在生活和社会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能源基础设施的需求非常大,因此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工和使用越来越多,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许多环境破坏对人们的健康有直接影响。
因此,由于这种情况,矿产开发公司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以减少采矿造成的环境破坏的影响,提高采矿生产,促进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1采矿生产引起的环境和社会问题首先,这些是采矿造成的环境问题。
在开采过程中,无论开采制度如何,主要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清除表层岩石和土壤层,同时挖掘道路。
根据中国目前的年度开采情况,非煤工厂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约7亿吨沸石和2亿吨废水。
这些废物和废弃物在堆积过程中会占用大量土地。
这些地区有一些农业用地和自然水域被废石和废物堵塞,导致整个矿区的环境和水域发生变化。
滑坡等灾害在堆积过程中容易引发,不仅破坏环境,还会造成严重事故和安全伤亡。
此外,废弃的煤矿和废弃物也会排放有毒有害气体,对周围大气造成破坏。
其次,这些是采矿对环境破坏的社会影响。
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开采是在地下进行的,它将在地表下沉。
长期下沉还会导致山体滑坡和其他自然灾害。
此外,开采过程中矿渣在生产过程中的随机堆积将占用大量地表土地,这将导致耕地面积大幅减少。
对农业和畜牧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影响。
此外,在采矿过程中与矿物一起出现的半贵重矿物也受到了严重污染,而且矿山周围地表和大气的天然水系统受到严重污染,对居民的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
采矿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采矿生 产活 动无论 是地下 开采还 是露 天开 采 , 都
需要 经过剥 离地表 岩 土 层 、 掘巷 道 、 生 大 量废 弃 开 产 矸石 。选矿 过程也 不可避 免 的产生尾 矿 。根据估 计 , 我 国的非 煤炭 企业 每 年 产 生废 石 7亿 多 t尾 矿 约 2 , 亿t 。废石 和尾矿 的存 储 堆积 会 占用 大量 的土 地 , 造
1 矿 山的环境 问题
业废 水 、 气 和 固体废 弃物 , 废 若不 妥善 治理 , 会造成 将 大 范围 的环境破 坏 , 带来 经 济 损 失 , 响矿 山企业 经 影 济效益 。据 原冶 金部对 重点选 矿厂 的调查 , 因选 矿产
生 的污染 已形 成绝 产 田 2 5 4h 减产 2 8 6h 3 . m , 6 . m 。 矿 山企业 生产 活 动对 矿 山周 围大 气 的污染 不 容
斌 韩 克 程 叶 , ,
徐州
旋
徐 州 2 10 ) 20 8
2 10 ;. 20 8 2 中国矿 业 大 学 环 境 与 测 绘 学院 , 苏 江
摘 要 因采矿 生产 的发展 , 矿产 资 源 日益 枯竭 , 态 系统遭 到破坏 , 生 了不 利的社 会效 应 , 生 产 如 何 限制采矿 对 环境 的 负面影响 , 已经成 为一 项十 分重要 的议题 。论 述 了我 国矿 产环 境 污 染现 状及 其
以及深加 工等 生产环 节 , 些过程 均会 产生 大量 的工 这
通 常一个 国家地 区环 境 污染 状 况 在 某 种程 度 上 总是 跟该 地 区的矿产 资 源 的消 耗 水平 一 致 。随 着 工 业 生 产 的发展 , 产能 源在工业 结构 中起 到愈加 重要 的作 矿
用, 相应 的需 求量正 在 逐 年增 加 , 发 了矿产 工 业 规 激
露天采矿对环境的影响与对策

露天采矿对环境的影响与对策露天开采具有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成本低、投资快等优点,露天矿在矿物开采中所占的比例和地位不断提高。
但露天矿山容易造成水体污染、地质灾害、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及水环境污染等危害。
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标签:露天采矿;污染;对策1 露天采矿对环境的影响(1)水体污染。
露天采掘直接破坏大量土地,各类废石、废渣、尾矿的堆放也侵占大量土地。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矿山累计占压土地达586万hm2,破坏森林约106万hm2,草地26.3万hm2。
山西省大的煤研石山有100多座,占地超过2 000 hm2,大小建材矿山(点)1.5万余处,取土采石挖沙破坏土地8万hm2。
矿山表土剥离通常忽略了对可耕种土壤的保存,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地表植被破坏后,受风力水力的侵蚀加剧,大片土地出现沙化。
此外,矿山选冶排出的酸性废液、洗煤废水污染浸蚀着矿区周围的土地,导致大片农田荒芜损毁。
(2)地质灾害。
地面及边坡开挖影响山体、斜坡稳定,导致岩(土)体变形,诱发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
矿山排放的废石(渣)常堆积于山坡或沟谷,在暴雨诱发下极易发生泥石流。
抚顺西露天矿曾发生滑坡60余次;白银露天采坑曾发生100万m3的大型滑坡;襄樊万山采石场滑坡造成11人死亡;攀钢石灰石矿发生大滑坡3次,造成设施严重损毁;2003年,铜川矿区因连续降雨诱发大而积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达94起,直接经济损失2 000余万元;安太堡露天矿南排土场滑坡造成多人死亡。
(3) 固体废弃物污染。
在风景区附近的露天矿,因采矿对地貌景观的破坏使旅游观光环境极不协调。
许多矿山随意倾倒固体排弃物,导致沟壑、河道淤塞,泄洪不畅,水患不断。
(4)对水环境系统的破坏。
采矿废渣、尾矿暴露在大气中,其中的硫化物发生氧化使降水成为酸雨,加上选冶废水的未达标排放,往往造成矿区附近的地表水体遭受污染,甚至无法饮用、灌溉。
另外,采场内疏干排水改变了地下水自然流场及补、排条件,打破了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均衡转化,常常形成以采区为中心的大而积降落漏斗,造成泉眼干涸、水源枯竭。
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国家采矿环境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通常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或矿业管理部门负责。各国政府在制定国家采矿环境标准方面具有自主权,但同时也需要遵守国际采矿环境法规和相关国际协议。
生态保护区
在采矿区域内设立生态保护区,保护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系统,避免采矿活动对其造成破坏。
野生动物保护
采矿企业应采取措施保护野生动物,如设置野生动物通道、建立繁殖基地等,避免采矿活动对其造成影响。
03
采矿环境治理技术
物理修复
通过换土、深耕、翻土等方式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减少污染物含量。
生态系统破坏
采矿活动对生物栖息地的破坏,可能导致某些物种的灭绝。
物种灭绝
采矿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很难恢复,生物多样性难以恢复。
生态恢复困难
02
CHAPTER
采矿环境保护措施
采矿活动结束后,应对矿区进行土地复垦,恢复土地的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这包括清理废石、土壤改良、植被恢复等措施,以减少对土地资源的破坏。
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31
目录
采矿对环境的影响采矿环境保护措施采矿环境治理技术采矿环境法规与政策采矿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未来展望
01
CHAPTER
采矿对环境的影响
采矿活动导致大量土壤流失,破坏了土地的肥力和结构。
土壤侵蚀
土地塌陷
土地污染
地下开采会导致地面塌陷,破坏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
05
CHAPTER
采矿业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措施

采矿业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措施采矿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对环境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矿产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土地破坏和污染排放。
然而,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采矿业必须寻找到合适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采矿业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持续发展措施进行探讨。
1. 采矿业对环境的影响1.1 土地破坏采矿活动一般需要占用大片土地,而这些土地通常是有着重要生态功能的。
大规模的挖掘、爆破和开采会直接导致土地的破坏,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丧失了土地的生产力。
1.2 资源耗竭采矿活动所需的能源消耗巨大,主要包括燃料和电力的使用。
大量的资源需要转化为能源,这导致了能源的耗竭,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需紧张的状况。
1.3 水源污染采矿业中的一些工艺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如洗矿、冲砂等。
这些工艺会造成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并且会使水体受到严重的污染。
采矿废水中的重金属和化学物质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都具有很大的危害。
1.4 大气污染采矿活动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烟尘和废气。
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的扩散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2.1 环境影响评价在采矿活动开始之前,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可以帮助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少环境损害。
2.2 节约能源与资源采矿业应该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减少燃料和电力的消耗。
采用先进的矿山开采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能源利用效率,以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损耗。
2.3 精细管理与技术革新通过引入先进的矿山管理技术和装备设备,可以实现对矿山环境的精细管理。
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来替代传统的污染产生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4 生态恢复与修复在矿山开采结束后,及时进行生态恢复与修复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植被覆盖、生态修复等手段,恢复矿山区域的生态系统功能,减少土地破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n——影响系数,其值为1.1~1.3; K——采区或水平回采率; m——采厚,m; γ——煤的容重,t/m3; ——煤层的倾角。
20
当采空区的形状近似为矩形时,因地表下沉盆地近似为椭圆形,此时塌陷面 积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H1——开采上边界的深度,m; H2——开采下边界的深度, m; H——平均开采深度,m; l——走向开采长度,m; L——倾向开采长度,m; ——煤层的倾角; δ0、0、γ0——分别为走向、下山和上山边界角。 此外,地表塌陷面积还可直接根据预计的地表下沉等值线图,采用面积 量算方法从图上量得。
第一节
采矿工业对环境影响
采矿工业对环境 的影响包括开采 沉陷影响、露天 开采影响和固体 废弃物影响三个 方面。
露天开采影响
从景观生态角度
60-1
采矿工业对环境影响
露 天 开 采 影 响
从 圈 层 角 度
60-2
采矿工业对环境影响
井工开采影响
开采沉陷对景观的破坏 开采沉陷对生物的影响 开采沉陷对地质的影响
(南桐镇石桥村刘家坝采空区形成地表塌陷)
8
(三)开采沉陷对地质的影响
1.使岩层和地表移动、变形 2.引起滑坡和泥石流 3.加剧岩石的风化和剥蚀
峨眉山市毁林采矿 泥石流冲上103省道
云南富宁大面积地表塌陷
-9
矿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矿区固体废弃物是指矿物开采及其加工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固 态及泥态物质。
4
2.矸石山
随着煤矿地下开采范围的扩大,排到地面堆积起来的 矸石越来越多而形成矸石山。 矸石山是矿区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仍在以2亿吨的速度递增,约占全 国工业废渣排放量的1/4,居全国所有工业部门之首。 目前全国煤矸石的总积存量已达40亿t以上,形成矸石 山1500多座,其中有200多座自燃,矸石山几乎成为我 国煤矿的“标志”。
-6
(二)开采沉陷对生物的影响
1.对植物的影响
矿区地下开采引起土地的大面积塌陷,影响植物的 生长发育,甚至造成绿色植物的大幅度减少。 (1)高潜水位的平原矿区。 (2)低潜水位的平原矿区。 (3)丘陵矿区。 (4)山区矿区。
凤阳县某矿区
7
2.对野生动物和微生物的影响
由于开采沉陷使矿区的自然景观发生剧变,影响绿色 植物的生长发育,改变了动物的栖息环境。 水体和土壤中微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要求pH值不超 过一定范围,有毒物质的浓度不能超过细菌所能忍受 的极限。 除土地塌陷对生物产生影响外,排到地面的矿井水也 会对其产生影响。
5
3.破坏建(构)筑物、道路及其它管线
地表大面积、平缓、均匀的下沉和水平移动,一般对建筑 物影响不大。 地表倾斜使采动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产生歪斜,特别 是水塔、烟囱、高压线铁塔等底面积小而高度很大的构筑 物,受倾斜变形的危害更大。 地表下凹使建筑物基础的中央部分悬空,如果建筑物的跨 度大,则在自重力作用下,建筑物从其底部开始断裂而导 致破坏;地表上凸使建筑物基础两端悬空,建筑物愈大, 面积愈大,则由于基础弯曲而产生的破坏愈严重。 地表的水平变形通常对建筑物危害最大。 开采沉陷也会影响电力通讯系统。
灰的化学成份相似,主要是SiO2、Al2O3、 Fe2O3等,但物
理性状差异较大,致使利用价值也有差异。
12
粉煤灰的环境危害
粉煤灰是电厂产生的工业废物,具有呆滞性、不可稀释性和长期潜在的危 害性,从其产生运输、到贮存及处置的各个环节,都会给环境带来很多有 害影响。
1、侵占土地
据统计,每万吨粉煤灰渣需堆场4~5亩,至2000年底,我国粉煤灰渣 堆存量高达12. 5亿吨,需要堆场50~62. 5万亩(3. 33~4. 17万平方公 里)。
21
(四)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高度的预测
地下煤层开采后,采空区上覆岩层中的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与煤层倾 角、覆岩性质和分层开采厚度有关。水平及倾斜煤层(倾角为0°~54°)开 采时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高度的计算公式列入表2-3中,急斜煤层(倾角为 55°~90°)开采时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高度的计算公式列入表2-4中。
Hs = H1+H保
(2—13)
33
为预计矿井(或采区、工作面)的涌水量,首先要确定充水 条件。
式中 Q、Q0—分别为预计矿井和已知矿井的涌水量,m3; F、F0—分别为预计矿井和已知矿井的开采面积,m S—预计矿井的开采水平深度,m; S0—已知矿井的开采水平深度,m; m、n—与地下水流态有关的根指数,其值可用最小二 乘法确定。
28
1.建(构)筑物和工程管网
开采沉陷对建(构)筑物和工程管网的影响程度,可根据预计
的地表移动变形值、建(构)筑物和工程管网的结构特征及其
允许变形值来评定。
砖石结构建筑物的破坏等级可从表2-5确定,工业构筑物和 工程管网的地表允许极限变形值分别列入表2-6和表2-7。
建筑物的影响评价常常是针对建筑群(如整个村庄),而不是
2、污染水体
排灰方式多为湿排。湿排使飞灰中的有害成分溶入冲灰的水中,这将污 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3、污染大气
粉煤灰的水含量低颗粒细,风吹容易飞扬,处理不好易产生扬尘。
4、放射性危害
在粉煤灰中的这些放射性元素的含量要比原煤中高出2~5倍
13
采矿工业对环境影响
矿山开采对环境影响特征
15
第二节
开采沉陷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重点:开采沉陷的影响
60-3
(一)开采沉陷对景观的破坏
1.地表下沉盆地
地下开采后,受采动影响的地表从原有标高向下沉降,最终在采 空区上方形成一个比采空区大得多的地表下沉盆地。
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由于开采沉陷引起的地表起伏与原有的地表 自然起伏相比很小,一般说来,对地形、地貌的影响不大。但在 地势较平坦的地区,开采沉陷通常对地形、地貌产生明显的影响, 特别是当采出的矿层厚度较大时,将使原有的平原地貌变为一种 特殊的丘陵地貌。 矿区地形、地貌的变化,影响植被的生长发育,破坏自然景观。
为了分析、预测开采沉陷对环境的影响和正确选择环境保 护与治理措施,首先必须对开采沉陷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 值、地表移动持续的时间和下沉速度、开采沉陷的范围、 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的高度以及地表的非连续变形等进行 预测。 一、开采沉陷的预测 (一)地表移动变形预计 (二)地表移动持续时间和下沉速度预测 (三)开采沉陷范围预测 (四)冒落带和导水裂隙带高度的预测 (五)地表非连续变形的预测 二、开采沉陷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60-11
(二)粉煤灰对环境的影响
粉煤灰特性
粉煤灰是煤燃烧排放出的一种粘土类火山灰质材料。狭义 地讲,它是指锅炉燃烧时,烟气中带出的粉状残留物。广 义地讲,它还包括锅炉底部排出的炉渣川。由于绝大部分 (约90%)粉煤灰由发电厂的燃煤锅炉产生。 电厂粉煤灰品种有三类:干灰、湿灰和炉底渣。这些粉煤
注:计算公式中±号项为中误差, EM为累计厚度(单层采厚不超过1~ 3m,累计采厚不超过15 m。
注:计算公式中“±”号项为中 误差,∑M为采厚,h为阶 段垂高。
22
(五)地表非连续变形的预测
地表非连续变形通常是指地表出现裂缝、台阶状塌陷盆地 和塌陷坑。
开采缓斜煤层时,在地表移动盆地的外边沿区可能出现裂 缝。 在开采急斜煤层条件下,当采深与采厚的比值较大时,地 表可能出现一种台阶状平底塌陷盆地。
பைடு நூலகம்
地表塌陷坑通常出现在开采急斜煤层条件下,当开采埋藏 深度不大的厚及特厚煤层或近距煤层群时,大多出现在煤 层露头上方的地表。
23
二、开采沉陷对环境影响的评价
开采沉陷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属于专项评价,它是矿区开发 对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任务是:分析和评定开采沉陷对土地及其上附着物的 破坏程度,针对破坏情况提出防护和治理的措施。
16
一、开采沉陷的预测
为了预测开采沉陷对采动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及其上附着物 的破坏程度,需要预计地表下沉盆地内的下沉、倾斜、曲 率、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值。
目前,我国常用的地表移动变形预计方法有概率积分法、
典型曲线法和负指数函数法等。
17
(二)地表移动持续时间和下沉速度预测
地表点移动的初始期、活跃期、衰退期、移动持续时间及 其最大下沉速度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按矿区固体废弃物的产生的原因:采矿废弃物(采矿矸石)、 选矿废弃物(洗选矸石)和煤矿坑口电石废弃物(粉煤灰)。
60-10
(一)采、选矸石对环境的影响
矸石露天堆积,易于风化破碎,产生的粉尘随风飘扬,对空 气造成污染。 矸石山燃烧时排放大量有害、有毒气体,燃烧产生的灰渣引 起空气中颗粒物含量增加 。 矸石山经雨水、雪水等的浸淋产生的淋溶水中含有酸性物质、 有害的重金属离子、溶解的盐类以及悬浮未溶解的颗粒状污 染物。 野生动物和牲畜摄入被矸石中的有害、有毒物质污染了的食 物后,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和繁殖机能,以致产生疾病而死 亡。
针对个别建筑物进行的。
29
30
31
32
2.水体
开采沉陷对水体的影响主要与导水裂隙带的高度、地层结
构、水体类型和所采矿层的位置等因素有关。
地下采煤对水体的影响范围可根据覆岩破坏的高度、破坏 的形态和水体的位置来确定。水体破坏的程度和矿井出现 溃水的可能性,可由煤层顶板至水体底面的距离Hd与安全 煤(岩)柱的厚度Hs来估计。
式中H潜一一地下潜水位的标高,m; H地——地表塌陷前的标高,m。 当计算出hmax<0时,说明塌陷后无潜水出露地表,不积水。 地表塌陷体积V可利用下沉系数来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