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南京市建邺区2018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绿,绿起人间四月天。 改句:玉兰,木兰科植物。在南方地区约三月中旬开放。三月底随着玉兰的凋零,春
5
花的世界逐渐消失,绿色的枝叶发荣滋长。
16.“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得 到哪些性灵的滋养?(3 分)
熊
晋升平中,有人入山射鹿,忽堕一坎内,见熊子数头。须臾,有大熊入,瞪视此人,
人谓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分着此人。此人饥久,冒死取啖(dàn, 吃)之,既.而.转狎(xiá,习惯)习。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此人赖以支命。后熊子 大其母一一负将出。子既出尽,此人自分死坎中。乃熊母复还,入坐人边,人解其意,便
4
意,那倦怠轻飘飘的,被绿色淹没。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 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 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 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抱熊足,熊即跳出,遂得不死。
蜂 太仓张用良,素.恶胡蜂蜇人,见即扑杀之。尝见一飞虫,投于蛛网,蛛束缚之甚急。 忽一蜂来蛰蛛,蛛避,蜂数.含水湿虫,久之得脱去。因感蜂义,自是不复杀蜂。
(节选自《虞初新志》,涨潮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 9. 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 分)
(1)其一方.哺子( (3)素.恶胡蜂蜇人(
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 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 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 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 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 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 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1

江苏省南京市2018届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一、积累运用(共25分)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写在方框中。
(2分)秦淮河的水是碧阴阴的;看起来厚而不n ì( ),或者是六朝金粉所凝( )么?我们初上船的时候,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ti án ( )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 )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
(选自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2.默写。
(8分)(1)关关雎鸠, ▲ 。
(《诗经·周南》)(2)了却君王天下事, ▲ 。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4) ▲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5)大漠孤烟直, ▲ 。
(王维《使至塞上》)(6)不畏浮云遮望眼, ▲ 。
(王安石《登飞来峰》)(7) 士不可以不弘毅, ▲ 。
(《〈论语〉十则》)(8)是故 ▲ ,教然后知困。
(《礼记》)3.名著阅读。
(6分)(1)下列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两文分别写了“庸医害人”和“国人围观枪毙国人”两个促使鲁迅先生思想转变(“学医救国”和“弃医从文”)的著名事件。
B .武松是武艺高强、性格刚烈、不畏强暴的好汉,他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一步步走向了反抗道路。
C .《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在经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从原先的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变得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
D .利立浦特的大官们常常奉命表演绳上跳舞的技艺,跳得最好的是财政大臣和内务大臣,连皇帝也因他们技艺高超又不分伯仲而赞不绝口。
(2)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
(1分)这大圣放了手,那行者也放了手。
沙僧搀住一个,叫道:“二哥,你也搀住一个。
”果然搀住,落下云头,径至草舍门外。
三藏见了,就念《紧箍儿咒》。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欲穷千里目,______。
(王之涣《登鹳雀楼》)(2)鸡声茅店月,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3)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4)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
(韦应物《滁州西涧》)(5)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6)______,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7)我们常用《爱莲说》中的“______,______”来提醒自己和朋友洁身自好,做一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君子。
(8)酒入诗行,揉出万种风情。
苏轼《水调歌头》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来抒情言志;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送别抚友;李白《月下独酌》以“______,______”来反衬诗人孤独至极的感慨。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撰写。
B. 《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是英国诗人、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剧本。
C. 对联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等特征;对联贴挂时要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 四书五经指《大学》《中庸》《孟子》《春秋》和《诗》《书》《礼》《易》《论语》。
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当代青少年身上,诚然问题不少。
但若因此就给他们整体贴上“宠坏的一代”、“迷惘的一代”、“永远长不大的一代”的标qiān_____,显然过于武断、简单。
与其下这样的结论,不如反思成年人世界在价值传承、精神坚守方面有没有尽到责任、有没有履._____行义务。
鲁迅在《风波》里塑造了九斤老太这个人物形象,她的标志性语言就是:“一代不如一代!”其理由是:她生下来九斤,孙子七斤,曾._____孙女只有六斤。
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

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2018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对于中考试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争取更好的成绩、报考优秀的高中,下面是店铺整理的2018年中考模拟试题,希望能帮到你。
2018南京市语文中考二模试题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地震、海啸、核泄漏,灾难像浪潮般一阵阵地席卷着盛开樱花的国度。
家园被毁,蔬菜、水源被污染,日本国民的艰难处境深深地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
我们相信,大和民族不会引颈受(lù) ;我们(qí) 祷,浩(hàn) 宇宙早日迎来甜美与芳馨。
2、根据下面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2分)如果命运是那破旧的花架,那么只有意志坚强,它才可以变得;如果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只有意志坚强,它才可以变得;如果命运是那贫瘠的土地,那么只有意志坚强,它才可以变得。
沃野千里繁华似锦星光灿烂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向他恐吓说,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B.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C.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D.街上的私家车如雨后春笋,一汽大众,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广州本田,还有一些说不上名儿的,各种品牌应有尽有。
4、下面这段文字画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在原句上改正。
(4分)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是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②而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5、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成一个复句。
(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分)①师范生享受了免学费的优惠政策。
[真卷]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和答案
![[真卷]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73503daf45b307e8719732.png)
2018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1.(10分)用诗文原句填空。
(1)白日依山尽,。
(王之涣《登鹳雀楼》)(2),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4),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5)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6),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7)野芳发而幽香,。
(欧阳修《醉翁亭记》)(8)相信吧,。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9)面对浮躁的世界,我们要努力做到“,”,要知道贫贱亦能安乐,富贵不可骄人。
(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作答)2.(2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祈.祷(qí)荒谬.(miào)锐不可当.(dāng)B.追溯.(sù)诘.责(jié)相形见绌.(zhuó)C.凛.冽(lǐn)虐.待(nüè)恪.尽职守(kè)D.媲.美(bì)酬和.(hè)风雪载.途(zài)3.(2分)下列字词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狼藉迁徙张皇失错莫衷一是B.蓬篙分泌更胜一筹五彩斑斓C.旁骛真谛冥思遐想因地治宜D.蜷伏濒临销声匿迹巧妙绝伦4.(2分)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20个字以内)北京晚报2016年4月12日讯获得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安徒生奖”后,曹文轩在北京大学接受媒体专访。
对于青少年阅读,他认为最近几年阅读量提升速度很快,但是阅读质量令人担忧。
他直言,现在青少年阅读最需要读好书,要选择具有“高贵血统”的名著,他特别推荐了《朝花夕拾》《红岩》《鲁滨孙漂流记》《海底两万里》等作品。
他说,一个人要想成为高贵的人,一个民族要想成为高贵的民族,就应该多读高贵的书籍。
5.(3分)“道义、审美、悲悯”是曹文轩文字大厦的基石,请用正楷或行楷将这六个字写在田字格中。
部编版初中语文-2018年中考二模语文答案v8.0

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2018.05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2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D(A.jiā-xié B.振耳欲聋-震耳欲聋 C. yú-yū chù-shū)2.B(升腾/腾空:后文是“而起”,故用腾空;飘落/抖落:与上文“浑厚庄重”“飞毯”搭配,用抖落更符合语境;尽管:关联词,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虽然,即使:关联词,表假设关系,此处不表示假设让步,故用尽管)3.C4.D(A精神愉快为主谓短语 B光辉灿烂为并列短语,英雄人物为偏正短语 C非常幽静为偏正短语)5.B(A中引文是局部引用,句号应在引号外;B项,这句话“说得不客气一点”是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插在句子中间时,宜在它的前面和后面各用一个破折号;C. “洛杉矶”“东京”“巴黎”“伦敦”后应为逗号;D.激流三部曲应改为双引号)6. A(伯、仲、叔、季)二、(13分)7.(8分,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别字均不得分)(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江入大荒流。
(2)受任于败军之际中军置酒饮归客(3)蒹葭萋萋,白露未晞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九万里风鹏正举门前流水尚能西(5)达则兼济天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8.(5分)(1)(2分)鲁智深(鲁达)林冲(2)(1分)鲁智深是嫉恶如仇,看见别人受迫害都不能忍。
(意思对即可)(3)(2分)林冲性格特点从忍到不能再忍,从屈辱到反抗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每点一分)三、(7分)9.(2分)第②句是病句(1分),应修改为:节目“和诗以歌”,探寻诗歌与音乐的融合(1分)。
10.(2分)①将传统文化提升至全民参与。
②节目体现了时代性(普适性)。
③节目体现了时尚性。
(每少1点扣1分)11.(3分)示例:既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深厚情感,又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味深长的哲理,还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豪迈……(诗词和表达情感要对的上,每句一分)第二部分阅读(38分)四、(16分)(一)(5分)12.(2分)“悠悠”二字既形象地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渺茫无期;也传神地表现出两者都落空时怅然若失(沮丧、伤心、失望、难过都可)的意态。
南京市建邺区2018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8. 曲的五、六两句“只道东皇吝彩将咱过半抛,谁知转盼风光若故交”在结构上起什么
作用?从句中哪两个词语可以直接看出来?(2 分)
【古文阅读】
鹊 大慈山之阳,有拱木,上有二鹊,各巢而生子。其母一为鸷鸟所搏,二子失母,其鸣 啁啁。其一方.哺子,见而怜之,赴而救之,即衔置一处,哺之若其子然。
熊
晋升平中,有人入山射鹿,忽堕一坎内,见熊子数头。须臾,有大熊入,瞪视此人,
(节选自《虞初新志》,涨潮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 9. 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 分)
(1)其一方.哺子( (3)素.恶胡蜂蜇人(
) )
(2)既.而.转狎习( (4)蜂数.含水湿虫(
) )
3
10. 用“/”给下面句子各画一处停顿。(2 分) (1)其母一为鸷鸟所搏 (2)后熊子大其母一一负将出
人谓必害己。良久,大熊出果分与诸子,末后作一分着此人。此人饥久,冒死取啖(dàn, 吃)之,既.而.转狎(xiá,习惯)习。每旦,熊母觅食还,辄分果,此人赖以支命。后熊子 大其母一一负将出。子既出尽,此人自分死坎中。乃熊母复还,入坐人边,人解其意,便
2018年南京市联合体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中考模拟试卷 ( 二) 语文
1.本试卷 8 页,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写在答题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 ?▲?
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 27 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
(1) 蒹 葭 萋 萋 ,
▲
。
(《诗经·秦风》)
(2) 采 菊 东 篱 下 ,
▲
。
(陶渊明《饮酒》)
(3)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
▲
。
(杜甫《绝句》)
(4)
▲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5)
▲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
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6) 不畏浮云遮望眼,
▲
。
(王
安石《登飞来峰》)
(7)
▲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
(8) 报 君 黄 金 台 上 意 ,
▲
。
(李贺《雁门太守行》 )
(9)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
▲
,
▲
?
展现了以身献国,痴心不改的情怀。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1) 酝酿. ▲ (2) 鳞次栉.比 ▲ (3) 深 suì ▲ (4)
妇 r ú皆知 ▲
3. 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韵自然,且用笔丰满、肥美、豪壮有力度,宽绰疏朗。
C. 这幅作品,线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既像插花少女低头的模
样,又像登上高台的女子对着水面欣赏自己的影子。
D. 这幅作品点、直、弧笔画粗细一致,起止都藏锋,向左撇出的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模拟试卷(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8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写在答题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27分)1.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 蒹葭萋萋,▲。
(《诗经·秦风》)(2) 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3) 窗含西岭千秋雪,▲。
(杜甫《绝句》)(4)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5)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6)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7) ▲,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8) 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9)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展现了以身献国,痴心不改的情怀。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 酝酿.▲ (2)鳞次栉.比▲ (3)深suì▲ (4) 妇rú皆知▲3.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最近,日本右翼分子的举动越来越嚣张,首相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日本文部省也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B. 2018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南京举行,市委领导担心届时会形成济济一堂....的人流场面,要求交通部门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C. 央视春晚,在现场数千观众和电视机前数亿观众见证下,时间使者——小彩旗曼妙地旋转了4个多小时,令人叹为观止....。
D.莫言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著作《生死疲劳》是他长期文学积淀的总结,是处.心积虑...反复修改的成果。
南京市教育局和《金陵晚报》正在开展‚汉字南京‛系列活动,邀请你参与。
材料一:关于‚汉字南京‛的说明由市教育局主办的‚汉字南京‛是一个旨在‚从汉字的角度解读南京,以南京的文化诠释汉字‛的系列活动,含时事南京、成语南京、诗词南京、名著南京、名胜南京、博览南京六个专题。
星期一到星期六,《金陵晚报》都会选择一个专题,刊登一篇由说字、话词、链接三个板块组成的文章。
材料二:‚汉字南京‛样稿shū书法【说字——书】书是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是,由、、共同组成。
表示抓的意思,像毛笔,像砚台。
本义是用毛笔蘸着墨水写字,后引申为字体、文字的意思,再引申为著作、信件、公文的意思。
【话词——书法】‚书法‛的意思是书写艺术,多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有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等不同书体。
它以笔墨纸砚为工具,以汉字为载体,讲究点画的形态、偏旁的搭配、全文的布局等内容。
【链接】南京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女书法家叫卫夫人。
她很小的时候就十分爱好书法。
曾拜大书法家钟繇为师,勤学苦练,终有所成。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还是她的徒弟呢。
4. 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汉字南京‛栏目各板块的内容(4分)【说字】让我们了解汉字的等知识。
【链接】让我们了解这个词背后有关南京的文化知识。
5. 右图是【链接】中提到的卫夫人的一幅书法作品《古名姬帖》。
下面各选项中的句子,均为古人对卫夫人书法作品所作点评的译文,你认为其中适合用来点评这幅..作品的一项是()(3分)A.这幅草书作品一气呵成,行笔潇洒飘逸,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笔力矫健就像腾飞的龙一样。
B.这幅作品中,字的形态十分奇特,非常豪迈,随意而书,神韵自然,且用笔丰满、肥美、豪壮有力度,宽绰疏朗。
C.这幅作品,线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
既像插花少女低头的模样,又像登上高台的女子对着水面欣赏自己的影子。
D.这幅作品点、直、弧笔画粗细一致,起止都藏锋,向左撇出的地方并不用撇,向右用捺的地方也不出捺,一概是曲笔弧线结字形成很自然的椭圆形。
6.看了这期‚汉字南京‛后,小明同学觉得字不仅要写正确,更要写得美观,可他的字写得不好。
请你在下面米字格中,用正楷字体,把他写的内容抄一遍让他模仿。
(3分)二(43分)(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2题。
(16分)【古诗阅读】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7.皎白的月色、栖息的乌鸦、冰冷的露珠、湿润的桂花营造了一种▲的环境氛围,为下文抒发诗人的▲之情作铺垫。
(2分)8.《全唐诗》中收录了本首诗,其中最后一句中的‚落‛字写为‚在‛字。
请你结合语境,说说用‚落‛字为什么比用‚在‛字好。
(2分)▲【古文阅读】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年,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
年既已晚,而又不遂刻意厉行①,以古人自期。
而视与己同列者,皆不胜己,则遂以为可矣。
其后困益甚,然后取古人之文而读之,始觉其出言用意,与己大异。
时复内顾,自思其才则又似夫不遂止于是而已者②。
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③,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④,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
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
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
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⑤乎觉其来之易矣。
然犹未敢以为是也。
——选自苏洵《上欧阳内翰第一书》【注释】①厉:砥砺,磨练。
②而已者:文言语助词,无意义。
③曩时:从前。
④兀然:一动不动,形容专心的样子⑤浑浑:深厚的样子9.用‚/‛给下列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然犹未敢以为是也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1)皆不胜.己(▲)(2)其后困益.甚(▲)(3)不遂止于是.(▲)(4)不能自制.(▲)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
▲12. 伴随长久的精读博览过程,苏洵在写作..方面先后有了怎样的良好变化?(3分)▲(二)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 题(15分)墓柳王宗仁那一年,‚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从日月山下湟源县买了100棵杨柳树,栽在了当时还没有一棵树的格尔木。
两大片,杨柳分栽。
第二年,这些小苗大都落地生根,一场春风吹过,枝头的嫩芽就探头探脑....地拱了出来。
戈壁滩变得翠翠地绿,好像画家涂抹出的一幅生动的水彩画。
树苗一天一个样地生长着,给它喝一盆水它蹿一节个头,给它喂一把肥它添一片新叶。
荒芜了千百年的土地一旦逮住苗儿就巴不得让它一夜长成材!望着这些可心的树苗,将军乐得咧着嘴爽笑,他当下就给两片树林分别命名为‚望柳庄‛和‚成荫树‛。
有人问:‚首长,这名字有啥讲究?‛他开怀一笑:‚望柳成荫嘛!‛好有雄心壮志,他要把整个戈壁滩都染绿!将军的笑声揉进了杨柳的躯体里,树又蹿高了一节。
毕竟它们是成长中的弱苗,很难与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峙。
有时残雪压在它们的枝上,有时暴风粗鲁地撕扯它们的枝叶,常年不息的飞沙把它们浸染得与沙地成为一色。
有时,它们索性就被那气势汹汹的飞沙盖住,淹没了。
好在,它们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劲,顶破沙土,又伸起了腰杆。
就在那年冬天,有几棵柳树只绿了短暂的生命,就像走累了的人,卧在了戈壁滩——它们死了。
有个不谙世事的小伙子从死去的柳枝上拧下柳叶作笛,吹出了流行在军营里那首歌《真是乐死人》。
慕生忠发现了,狠批那小子一顿:不管你怎么乐,老子我是要哭的。
在戈壁滩,树和人的生命同样宝贵。
将军对着三棵死去的柳树,看了好久,说:‚它总是为咱们格尔木人绿了一回,让我们这些饥渴的眼睛和心得到了安慰。
它是有功之臣,现在它死了,我们怎能不难受?不要把它随便扔在什么地方,应该埋在戈壁滩上,还要举行个葬礼。
‛于是,戈壁滩上就多了一个土丘,埋葬着三棵柳树。
人们称之为柳墓。
给柳树举行葬礼那天,十多个人围着土丘默默站立,一个个低着脑袋,空气像凝固了一样严肃。
将军没有来,据说他站在窗口默默凝望着土丘的方向……戈壁滩上第一个醒来的人是执着的人;第一棵死去的树呢,有心人没有遗忘它。
有人不断地往那土丘上浇水,仿佛这些树也像人一样,躺在戈壁滩上会口干舌燥。
浇点水,让它们滋润滋润。
也有人把上好的肥料递给它们。
水,润泽它受伤的心;肥,烤热它冻僵的脉搏。
谁是浇水施肥人?慕生忠。
谁也没有想到的事发生了。
这年夏天,土丘上冒出了一瓣嫩芽。
那芽儿一天一个样,由小变大,由少变多,由低变高。
啊,柳树!这是从埋葬着三棵柳树的坟墓上长出的柳,是一棵死而复生的柳,是将军用爱心换来的柳!大家就把这棵柳树称为墓柳。
经过了一次死亡的墓柳,活得更坚强也更潇洒了。
铁青的叶子泛着刚气,粗糙的枝干储存着力量。
大风刮来它不折腰,飞沙扑面它不后退,寒风猎猎它依然站立。
死里逃生的战士最珍惜生命,也最显本色。
它在用双倍的翠绿,减去荒原的痛苦。
它继续着它的生命轨迹活着,藐视一切懦弱者地活着。
时间年年月月地消逝着。
格尔木的树种得越来越多,成行,成片,成林。
它们和墓柳连在了一起,浑然一体。
现在人们早已经分不清哪棵是墓柳了。
但是,许多人都记得这里曾经有一个坟丘,坟丘上长着一棵柳树,是一位将军用坚忍的爱心换来的……(文章有删改)13.梳理文中柳树的命运及其与将军的关联,用简洁的语言完成下面填空。
(2分)(1)那年,将军买了100棵杨柳,栽在无树的格尔木。
(2)第二年春天,▲(3)冬天,三棵柳树死了,在将军的提议下被安葬。
后来将军坚持给柳墓浇水施肥。
(4)夏天,▲(5)多年以后,墓柳已与其它树木连成一片难以辨认,但人们仍记得墓柳和将军。
14.语言品味。
(4分)(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2分)树苗一天一个样地生长着,给它喝一盆水它蹿一节个头,给它喂一把肥它添一片新叶。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2分)将军没有来,据说他站在窗口默默凝望着土丘的方向……▲15. 结合语境,简要分析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16. 阅读第十六段,概括一下:该段是从哪三个层次写‚经过了一次死亡的墓柳,活得更坚强也更潇洒了‛的?(3分)▲17.读完全文,说说文章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思想感情?(3分)▲(三)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8—21题(12分)【材料一】最近,上海举行的一项翻译大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优秀的译文,大赛不仅一等奖空缺,还将二等奖颁给了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其原因不仅在于他突出的英文水平,更在于他‚流畅、优美的中文表达‛。
相形之下,国内选手提交的相当多的作品言不达意,其中用词不精当、标点符号误用等小错误‚更比比皆是‛。
这一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记者在调查时发现,目前的中小学生,大多数都会把语文的学习一推再推,甚至根本不为学习语文留出时间。
六年级的党子怡同学说:‚我周一到周五每天的课程几乎是排满的,好不容易盼来的周末也被妈妈替我报的数学提高班占用。
别说安排时间专门学习语文了,连想歇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问题确实很严重,现在很多人不再会用‚恻隐之心‛,不懂‚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看你可怜‛、‚老子跟你拼了‛、‚我要和你结婚‛,甚至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