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辨析:近代以来西方主要经济思想

合集下载

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

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

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的基本观点和原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市场经济、效用理论、供需关系、市场失灵及政府干预、完全竞争、边际分析、经济增长和发展。

首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的核心观点是市场经济,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关键作用。

市场经济认为,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市场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并促进经济的最优化发展。

市场经济的基本假设是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理性行为,通过自由竞争、自由交易和自由定价来完成资源配置。

其次,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建立在效用理论的基础上。

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在消费时会追求最大化自身的满足感,即效用。

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理性的,通过比较不同选择之间的效用差异来作出决策。

供求关系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供求关系是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的基础。

供给方通过提供商品或劳务来满足需求方的需求。

当供求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价格稳定。

供需关系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基础原则之一然而,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也会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

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达到最优资源配置的情况。

市场失灵可能会导致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干预来修复市场失灵,比如通过征税、补贴、监管等手段。

完全竞争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中的理想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不存在垄断者,市场参与者非常多,并且信息完全透明。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价格和产量由市场自由决定,资源能够有效配置。

边际分析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的核心工具之一、边际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比较额外产出与额外成本的差异,通过评估边际效用与边际成本的变化,决策者可以最优化地分配资源。

经济增长和发展也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的重要议题。

经济增长指的是经济规模的扩大,而经济发展则强调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驱动力和规律,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总的来说,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以市场经济、效用理论、供需关系、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完全竞争、边际分析、经济增长和发展为核心观点和原则。

外国经济思想史考点总结

外国经济思想史考点总结

外国经济思想史考点总结外国经济思想史是研究外国经济理论和思想发展历程的学科,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各个时期的不同经济学派和理论。

本文将从古代奴隶制时代到现代市场经济时代的关键思想进行总结,帮助读者了解外国经济思想史的重要考点。

1. 古代奴隶制时代经济思想在古代奴隶制时代,经济思想主要集中在城邦国家的经济组织和农奴制度的辩证分析上。

例如,亚里士多德强调经济活动应当为公民利益服务,而斯多拉提认为经济自由竞争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时期的思想家还对财富的积累和分配进行了深入探讨,例如,亚历山大·亨伯格和柏拉图都对财富积累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2. 中世纪封建社会经济思想在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中,经济思想主要关注农奴制度和土地所有权等问题。

重要的经济思想家如托马斯·阿奎纳斯认为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注重耕地的利用和维护。

同时,教会的教义也对经济思想产生了影响,例如,圣托马斯·阿奎纳斯和约翰·卡尔文都强调工作是个人道德的一部分,有助于个人的灵魂救赎。

3. 18世纪的重商主义思想18世纪是重商主义思想盛行的时期,重商主义者认为国家的富强取决于贸易和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重商主义者主张通过贸易顺差和实体经济发展来增加国家财富。

该时期的著名经济学家包括孟德斯鸠和戈塞努。

4. 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18至19世纪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石之一。

该学派主张市场自由竞争有助于经济效率和个人自由。

亚当·斯密是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许多经济理论,如劳动价值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也对古典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5.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想在欧洲迅速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主张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经济计划,以实现社会公平和经济的公正分配。

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是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里程碑。

当代西方经济思想的演进与比较

当代西方经济思想的演进与比较

当代西方经济思想的演进与比较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当代西方经济思想的演进和比较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了更好地理解西方经济思想的演进和比较,本文将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以及行为经济学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

1. 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认为市场经济具有自我调节、自我平衡的特性。

古典经济学家深信市场机制的工作原因是由于个人利益的追求,这是一种自然的本能。

斯密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认为,市场中参与者的自我利益会最终导致资源自我配置。

同时,李嘉图则认为劳动价值在价值中是起到主导作用的,物资交换与劳动平均价格相等。

2. 新古典经济学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一场“边际革命”刮起,新古典经济学因此而兴起。

新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威廉森·斯坦利·杰文斯,他主张利润最大化是消费者满足程度的关键。

在其价值理论中,杰文斯认为不同的货物和服务有不同的价值,这取决于顾客享受它们的程度。

3. 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以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理论为代表,认为自由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失灵时,政府应该采取政策干预来调整经济。

另外,凯恩斯主义也反对典型的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边际效用论”,即消费者主要通过对最后一件商品的价值给定来购买物品。

4. 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经济思想,对凯恩斯主义进行修正和发展。

新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应该在某些情况下进行干预来维持经济增长。

同时,新凯恩斯主义还推崇了一种被称作“菲利普斯曲线”的现象,即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5. 行为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主要关注人类经济行为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相对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行为经济学认为人们不是理性决策者,而是有限理智的并存在情感偏见。

在此基础上,行为经济学通过实验和文化研究来探索人类经济行为的机制。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绪论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绪论

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去学习、研究 和借鉴西方经济学。
在学习中具体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
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态度和方法。
7
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4. 20世纪50年代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 产生是近现
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四次革命”
4
5. 20世纪60年代的“斯拉法革命”是 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五次 革命”
6.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理性预期学派 的挑战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 “第六次革命”
现代西方经济学 主要思潮及流派
王志伟
1
绪论
一、现代西方经济学
发展的历史渊源
1.古代和中世纪西方国家的经济学说(公元前4世纪 至公元15世纪) 2.近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变化(16世纪 至19世纪60年代) 3.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70 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4.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流派(20世纪30年 代中期以后)
5
三、现代西方经济学 各理论流派的形成和发展
1.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流派划分标准 2.现代西方经济学各理论流派的形成和发展 3.现代西方经济学各理论流派形成和发展趋势的 意义
6
四、 学习本课程应有的
基本态度
注意历史地、客观地、辩证地看待具体 的理论和政策问题。
注意我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在相关环境和 条件方面的差异。不可盲目照搬或简单 套用。
2
二、近现代西方经济学
理论发展历史上的“六次革命”
1. 1776年亚当 •斯密的代表作《国民财富 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的出 版标志着近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的“第 一次革命”

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变迁与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变迁与趋势及其影响分析

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变迁与趋势及其影响分析作者:颜昌盛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17期摘要本文沿着西方经济思想变迁的主线,即从重商主义开始,经由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生产价格理论以及理性预期学派等7个阶段,探讨了每一个观点和学派主张、演进原因及其对于当时经济政治活动的影响,最后预测了西方经济思想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近现代经济思想分析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1 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起源及其继承变化关系概况西方经济思想的起源可谓是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但真正意义上的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却是在15世纪-18世纪早期盛行的重商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重商主义思想认为货币即金银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第一次提出了国家对于经济的干预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政府采取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积累财富的关税保护政策,重商主义关于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反映了原始积累时期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的客观要求。

18世纪中晚期,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派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主张,价格是市场调节的看不见的手。

19世纪70年代,经济思潮中出现了以“边际革命”理论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该学派运用边际分析法研究了市场经济中价格如何使资源达到最优化的问题,进一步证明了自由放任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和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西方国家许多人士都在反思西方现存的经济制度、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并构想未来的经济制度、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提出了新资本主义的众多构想和方案。

2 近现代西方经济经济思想流派的变迁、原因及其主要观点从以上的分析中,近现代意义上的西方经济思想和流派的演变主要经历了6个主要阶段,即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以主观效用价值论和边际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的新古典经济学,以国家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为内容的凯恩斯主义,以货币政策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货币学派,以生产价格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生产价格理论以及基于理性人假设的理性预期学派,目前受金融危机和后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思潮发生了重大变化,基本趋势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理论的反思或者对未来进行重新的规划和构想。

概念辨析:近代以来西方主要经济思想

概念辨析:近代以来西方主要经济思想

概念辨析:近代以来西方主要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山东安丘第一中学王德明李智元1.重商主义(16至18世纪)(1)背景:15 世纪末,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2)内容:认为金银就是货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金银货币;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活动,利用行政措施和立法手段,使金银尽可能多地流入国内。

(3)作用:重商主义的政策、理论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建立与发展。

2.自由放任主义(18世纪——20世纪30年代)(1)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力量的增强,资产阶级反对政府的条条框框看的限制。

(2)内容: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劳动、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如英国废除《谷物法》、《航海条例》等贸易保护主义法律等。

(3)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以及世界市场的扩大;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但加剧了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了社会矛盾。

3.凯恩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20世纪70年代)(1)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自由主义无力解决。

(2)内容:主张政府运用信贷、投资、生产、销售等经济手段干预经济。

如罗斯福新政实行全面的国家干预经济、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

(3)影响:有利于缓和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良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的主要依据;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4.新自由主义(20世纪80年代)(1)背景: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涨”现象;凯恩斯主义政策失灵。

(2)内容: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减少政府干预,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3)影响:逐步走出滞涨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世界近代史上三种重要的经济思想精讲解析

世界近代史上三种重要的经济思想精讲解析

列举世界近现代史上三种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经济思想,简要指出它们的核心内容,实践措施,并分析它们兴衰的原因。

①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对16-18世纪出现在欧洲的一种经济思想的统称。

其中,该思想揭示了贸易保护的必要性,是最早的贸易保护理论。

重商主义强调积累金银货币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国家的繁荣依赖于资本(贵金属)的供应,贸易的全球规模是不可改变的,贵金属所代表的资本量可通过多出口少进口来增加,认为财富的真正源泉是对外贸易,要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只有通过出超,因此主张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基本思想:重商主义认为,一个国家的财富由其拥有的贵金属代表,拥有的贵金属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富有。

通常将重商主义分为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重金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重工主义)。

主要手段:(1)由政府来控制贵金属的使用,个人不得从事贵金属的出口,对走私贵金属的处以重至死刑的惩处(2)将对外贸易经营权控制在少数企业手中(3)对出口产品实行补贴,对消费品进口采取高关税或配额②自由主义: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认为在商品经济中,每个人都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为目的,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即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节,各人为追求自己利益所做的选择,自然而然地会使社会资源获得最优配置。

核心内容: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实践措施:资本家自由经营工厂,国家不干涉其内部事务;消除关税堡垒,各地正常贸易。

兴衰原因:为各私营企业发展消除了限制,自由资本主义盛极一时,但无法调整各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③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也称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核心内容: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实践措施: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及思想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及思想

非主流经济学派
02
货币主义学派
总结词
货币主义学派强调货币在经济中的核心作用,认为货币供应的变化是引起经济 波动的关键因素。
详细描述
货币主义学派认为,货币供应的增加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因此货币政 策应该以稳定物价为首要目标。该学派主张货币政策应具有前瞻性,对未来经 济走势做出准确预测,并采取相应措施来稳定物价。
总结词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强调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认为政府干预会破坏市场经济的自然平衡。
详细描述
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派认为,市场经济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价格机制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政府干预只会破坏市场 经济的自然平衡,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因此,该学派主张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机制充分发 挥作用。
经济学思想史
04
重商主义思想
总结词
重商主义思想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最早的经济学派,它强 调国家应通过增加出口和限制进口来积累财富。
详细描述
重商主义思想认为,财富的源泉在于对外贸易,通过增加出 口和限制进口可以增加国家财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家 应该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税保护、鼓励出口等。
古典经济学思想
现代经济学流派
03
演化经济学
总结词
演化经济学强调经济系统的动态变化和演化过程,研究经济现象的长期变化和适应性。
详细描述
演化经济学借鉴生物学中的进化理论,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各种经济主体在其中不 断适应环境变化而演化。该学派关注市场机制、技术进步和创新在经济演化中的作用,试图解释长期 经济增长和产业演变的规律。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总结词
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强调非价格粘性和不完全竞争。
详细描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辨析:近代以来西方主要经济思想
——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
山东安丘第一中学王德明李智元
1.重商主义(16至18世纪)
(1)背景:15 世纪末,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商业资本发挥着突出的作用;西欧一些国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
(2)内容:认为金银就是货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金银货币;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活动,利用行政措施和立法手段,使金银尽可能多地流入国内。

(3)作用:
重商主义的政策、理论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产生方式的建立与发展。

2.自由放任主义(18世纪——20世纪30年代)
(1)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力量的增强,资产阶级反对政府的条条框框看的限制。

(2)内容: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劳动、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如英国废除《谷物法》、《航海条例》等贸易保护主义法律等。

(3)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以及世界市场的扩大;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但加剧了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激化了社会矛盾。

3.凯恩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20世纪70年代)
(1)背景: 1929—1933年经济危机,自由主义无力解决。

(2)内容:主张政府运用信贷、投资、生产、销售等经济手段干预经济。

如罗斯福新政实行全面的国家干预经济、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

(3)影响:有利于缓和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资本主义良性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的主要依据;但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4.新自由主义(20世纪80年代)
(1)背景: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涨”现象;凯恩斯主义政策失灵。

(2)内容: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减少政府干预,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3)影响:逐步走出滞涨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