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教案:抓住细节-写活人物
初中写作教案抓住细节

初中写作教案抓住细节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技巧,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感染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交流、练习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捕捉细节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细节描写的概念与作用2. 细节描写的技巧与方法3. 实例分析与讨论4. 练习写作与点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技巧,学会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感染力。
2. 难点: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描绘环境氛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篇优秀的细节描写文章引入话题,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力量。
2. 讲解:详细讲解细节描写的概念、作用以及技巧与方法。
3. 实例分析与讨论:分析一些典型的细节描写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展开讨论。
4. 练习写作:布置一道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细节描写来完成作文。
5. 点评与指导: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并给予修改建议。
五、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实例分析:以具体的案例为依据,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节描写的技巧与方法。
3. 练习与点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并通过点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4.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细节描写的概念、作用、技巧与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的能力,以及作文的质量。
3. 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七、教学资源1. 案例分析:收集一些典型的细节描写案例,用于教学演示。
2.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帮助学生丰富文章内容。
3. 作文点评: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给出修改建议。
作文抓住细节教案

作文抓住细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及其在作文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细节描写提升作文质量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认识细节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2)指导学生掌握细节描写的具体方法,如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敏锐地捕捉细节,并恰当地进行描写。
(2)培养学生运用细节描写塑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和场景。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细节描写的概念、作用和方法。
2、示例分析法:通过经典文学作品和学生范文中的细节描写示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3、练习法:让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的专项练习和写作实践。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一些细微的举动、一个不经意的表情、一句简短的话语,都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作文中,同样如此,精彩的细节描写能够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真实、感人。
那么,如何才能抓住这些细节,让我们的作文大放异彩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认识细节描写1、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刻画。
也就是说,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主题思想。
2、细节描写的作用(1)刻画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
比如,通过对一个人的穿着、举止、说话语气等细节的描写,可以展现出他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2)推动情节发展。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细节可能会成为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
(3)渲染气氛,烘托环境。
通过对环境细节的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氛围。
(4)深化主题。
恰当的细节描写能够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主题,让读者产生共鸣。
(三)细节描写的方法1、细化动作,延长过程例如:“他拿起杯子喝水。
”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叙述,如果我们这样写:“他微微仰起头,用手紧紧握住杯子,大口大口地往嘴里灌着水,喉结上下滚动,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让人物鲜活起来-教案

4.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让他们多接触优秀作品,从中学习细节描写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细节描写的概念及其在人物写作中的作用;
(2)学会观察生活,捕捉并运用细节描写来表达人物特点;
(3)通过写作实践,将细节描写融入人物描绘,提高写作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举例解释:
-重点(1):通过讲解细节描写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细节描写在人物写作中的重要性,如描绘人物性格、展现情感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特别是写作能力方面。具体目标如下:1.提升学生对细节的观察与捕捉能力,使其能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增强对事物的感知力;2.培养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达人物特点的能力,提高写作的生动性和表现力;3.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其从不同角度描绘人物,丰富写作内容。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新教材要求,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学生在运用细节描写时,容易出现生硬和堆砌的情况。在写作实践中,部分学生的作品虽然细节丰富,但缺乏自然流畅的表达。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示范和指导,让学生了解如何将细节描写与人物描绘有机结合,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此外,课堂讨论环节中,学生们表现出较强的合作意识和思考能力。他们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也能倾听他人的意见。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说明我们在教学中要继续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们对细节描写的理解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在观察生活、捕捉细节方面表现得不够积极主动。在课堂上,当我提出让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细节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拘谨,不能迅速找到合适的例子。这说明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趣的细节。
抓住细节塑造人物(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抓住细节塑造人物(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抓住细节塑造人物王朴中学杜林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阅读学习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
2.训练同学抓住细节,呈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1.引导同学通过对比阅读把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2.训练同学运用细节描写进行片断描写。
教学方法:1.对比阅读法2.问题争论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开门见山)展现课题,从作文难的角度引起同学的共鸣,引入到本课的内容。
二:明确什么是细节(展现幻灯片)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人物的微小而又详细的情节(微小的举动,表情,语言,动作和微小心理变化),加以生动微小的描绘,详细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只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
(板书括号里的词语)三:对比阅读,领悟写法语段一一天下棋时,父亲借口悔棋,我不快,便与父亲闹翻了。
从那以后,我尽量避开与父亲说话,直到那天晚上。
那几天,母亲出差,去辅导班的路途遥远,父亲就打算送我。
公共汽车上,父亲站在离我不远不近的地方。
虽然我两眼望着窗外,但总觉得有人在那个方向盯着我。
于是,我略微侧头,竟发觉父亲在凝视着我。
到站后,我一声不响地下了车,快步走着。
虽然身后并没有随行的脚步声,但在拐弯处,我还是与刚过了公路的父亲的目光碰撞到了一起。
我眼睛一热,心也跟着热了起来。
父亲仍旧凝视着我,目光是那样暖和。
我顿了顿,假装提鞋。
站起来时,心中的暖意更深了。
于是,我心潮澎湃的走上了通向教室的路。
从今,我发觉父亲的爱无处不在,却不易察觉。
语段二一天下棋时,父亲借口悔棋,我不快,便与父亲闹翻了。
从那以后,我尽量避开与父亲说话,直到那天晚上。
那几天,母亲出差,去辅导班的路途遥远,“护送”我的重担便落在了父亲的肩上。
上了公共汽车,我有意与父亲背对着,缄默不语。
我漫无目的地望着窗外,偶一侧头,竟发觉父亲正在不远处悄悄地凝视着我,眼里布满了关切,好像并不在意我俩目前正处在“僵持阶段”。
到站后,我一声不响地下了车,快步走着。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抓住细节》优质教案

写作抓住细节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3.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2课时第1课时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的细节。
一、导入新课师:猜猜下面描写的是谁?你是从哪些细节中判断出来的?1.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2.尖嘴朔腮,金睛火眼。
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
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
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
3.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分条出示,生抢答)预设 1.《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从“一身之病”“姣花照水”“弱柳扶风”这些形态描写判断出来的。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从“尖嘴朔腮,金睛火眼”的外貌描写判断出来的。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
通过对老先生读书入神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判断出来的。
师:名著中的人物形象,通过细节刻画,变得生动传神,个性鲜明。
这说明细节能画活人物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主题。
名著因有这一系列的人物形象而走进读者心里,我们的作文,也应该因细节描写而生动传神,情感细腻,妙趣横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写作中怎样抓住细节。
(板书文题)【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通过名著故事中对人物的描写导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细节描写。
二、学习细节,理解作用1.找一找,品一品。
(1)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经典的细节描写,老师整理了几处,请同学们品味其中动人传神之处,尤其是画线的句子。
①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阿长与〈山海经〉》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阿长与〈山海经〉》③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作文指导二 抓细节写人物

作文指导二抓细节写人物1、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的细微而又具体的描绘,体现人物个性,展现人物情思的艺术手段。
细节指人物细小的动作、简短的话语、细微的表情等。
2、细节描写的分类:人物细节描写环境细节描写场面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找出些列文字中的细节描写。
我轻轻从妈妈衣襟上拣起一根头发,银白银白的,似乎还带着妈妈的体温,拿在手上有一些粗糙的感觉,放到鼻尖子上有一股厨房的味道。
3、将下列文字进行细节描写的补充考卷发下来,我的语文超过了90分,我非常高兴。
可有几个同学以为我是抄的,在我面前说了不少的讽刺话。
这些话对我刺激很大,更增加了我发奋学习的信心点评:同学们怎么讽刺的?对我造成了怎样的刺激?我心态怎样?毫不具体。
可以修改为:成绩公布了。
哈,92分,万岁!我想唱想叫,想蹦想跳,想让所有认识我或不认识的人分享我的喜悦。
几个同学走过来,我笑着迎上去,准备迎接他们的祝贺。
哪知钻进耳朵的是一串嘲讽。
“瞧那得意劲,麻雀变凤凰了!”“哼,抄的分也值得炫耀!”“嘻嘻嘻……”“哈哈哈……”轰!我头皮一炸,眼前暖烘烘的阳光一下变得冷飕飕的。
我想哭,痛痛快快地哭!不,我不能哭!我要用更多的90分向他们证明:我这只麻雀一定要变成凤凰!我来试试:“她骂他混蛋。
”1.尽你最大的努力,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2.运用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
示例:添加“语言描写”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动作描写”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肖像描写”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心理描写”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添加“场景描写”真是冤家路窄,刚好在操场上俩人不期而遇,由于上次她发现他抄别人的作业,便报告了老师,结果他被老师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抓住细节写活人物

人教版 (2016)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抓住细节______ 写活人物湖北省老河口市第四中学谭朝晖教课目的: 1、理解细节描绘的观点和作用2 、学惯用细节描绘刻画人物 , 表情达意.教课要点 : 理解细节描绘的作用 , 学会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课难点 : 学会运用细节描绘的方法刻画人物 , 表情达意.教课方法 : 指引、点拨、概括学习方法:自主、合作、研究课时:一课时教课过程:一、赏识美文导入:(一)你听,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象春蚕咀嚼桑叶,又象暧风吹拂白扬,象秋雨轻吻梧桐,又象泉水叮咚欢唱,笔跟着手段运行,字跟着思路延长,一个个,一行行,一页页,模看如蚁排衙,纵观如阅兵方阵艳丽、整齐、赏心、悦目,捧着在自己的劳动成就,你以为这不是一种乐趣吗?(二)、世界男子 100 米跨栏竞赛就要开始了,紧张的蹲在起跑上的运动员们就象一张张拉满弓的箭。
跟着“砰”的一声枪响,刘翔这只离弦之箭向前飞驰着,只见他摆动着有力的双臂抬腿超出一个个栏杆,身如轻燕,姿态优美,很快把敌手甩在身后,闪电般的冲过了终点。
(学生回答略)师总结:引出细节 , 板书课题。
二、知识回首:(一)、什么是细节描绘?有何作用?定义:对人的肖像、动作、衣饰、神态变化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详细描绘。
作用:常常能起到以小见大,点睛之笔的作用。
(二)、进行细节描绘要求:1、真切 2 、典型 3 、生动三、例文带路:研究方法(一)思虑:下边文 A、B看看有什么不一样,说一说哪一个更好 , 为何?(四人小组合作研究)A:一到夏季,睡觉时她又张开,在床中间睡着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B:一到夏季,睡觉时她又张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学生回答略)A :跟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晃破了便流下来,额头上一会儿就流满了黄豆大的露水。
B :跟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同一伏。
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妙用细节,写活人物》教学设计

《妙用细节,写活人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语段感悟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二、教学重点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恰当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
四、教学方法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看一看写一写五、教学课时 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慧心悟细节(方法:读一读,想一想)1、口头简述什么是细节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2.回顾课文精彩片段,感悟细节描写的方法和原则。
PPT展示下面三类片段,学生朗读,想一想细节描写的方法及原则。
(1)片段一:a.“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________“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________“散学了,——你们走吧。
”b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查查,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拇指,在空中上下摇摆,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学生朗读读后思考,归纳方法。
教师板书:精选动词(或修饰语),细化形象(2)片段二:a.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珠纸本字,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b.父亲的头发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跳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c.有一天,我在家听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翳。
分不清那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
学生朗读读后思考归纳这些细节描写的及原则,教师板书:妙用修辞,活画神韵原则:真实、典型、细致(3)片段二:a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b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住细节写活人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共同探讨合作能力
2 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及它在作文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2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
1 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的作用
2 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
教学方法
感受法讨论法练习法
三教学过程
(一)1.课题引入
米开朗琪罗是世界上杰出的艺术大师,据说他无论雕刻还是绘画,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力求完美。
有一次,友人拜访米开朗琪罗,见他正为一尊雕像做最后的修饰,过了一些日子,友人再来拜访,看见他还在修饰那尊雕像,友人责备地说:“我看你的工作一点都没有进展,你的动作太慢了”米开朗琪罗说:我花许多的时间在整修雕像,例如让他的眼睛更有神,肤色更亮丽,某部分肌肉更有活力、、、、,友人说“这些多是一些小细节啊”。
米开朗琪罗说:“不错,这些都是一些小细节,不过把所有的小细节都处理妥当,雕像就变得完美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完美组合而成的。
画画需要雕琢细节,作文同样需要描写细节。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首先运用你的想象合理扩展一句话,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她骂他懦夫(结合热播催人泪下苦情大戏《樱桃》山菊骂红红野孩子)
**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
***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他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
其实他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的告诫
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心里)
通过同学们合理想象,一个鲜活的人物已展现在同学们面前。
这也告诉我们什么是细节描写?
2感受细节描写
什么是细节描写?
学生思考自由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归纳
明确: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成功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生动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3 比较品读,感悟方法
既然细节描写能使人物鲜活起来,那么,怎样把这些细节形诸于笔,让他们形象可感呢?接下来一起欣赏几个经典片段,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他们写得生动,富有感染力的。
A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摘自朱自清《背影》
B只见他很艰难地爬过铁道,买来几个桔子。
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了,爸爸真是太好了,看着爸爸的背影,我的眼泪又来了。
咱们比较一下,这两段表达同样的场景,效果有没有不同呢?
这段文字摘自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背影》,这里写父亲为我买橘子,让我路上解渴。
买橘子其实是一件平常的事,在朱自清笔下却是那么的感人。
从这段话中我们有没有悟出什么表现细节描写的方法呢?
方法一:精用动词(板书)
(过渡)动作细节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真实可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个性特征更加鲜明。
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细节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空洞的表白。
我们再来看一个片段:
C、父亲弯着身子,走到一个小店。
进了店门,父亲说:“老板,换两张大钞票。
”接着,把手伸进口袋,拿出一大把钱,放到柜台上,当着老板的面,几分的,几角的,半天才凑足了20块钱。
D.、父亲佝偻着身子,慢慢地朝前面一个小店走去。
进了店门,父亲堆着满脸的笑:“老板,生意好!请帮帮忙,换两张大钞票。
”笑着说着,贴满膏药的手伸进夹衣口袋,抖抖索索地摸出一大把钱,摊到柜台上,当着老板的面,几分的,几角的,半天才凑足了20块钱。
——摘自《山路弯弯》同样的场景,为什么会有所不同呢?
这是《山路弯弯》中最精彩的细节,是全文中的亮点,作者屏弃了程式化的生活琐事,选择了父亲到小店里为我换大钞票的细
节,用细腻的笔墨具体生动地刻画了父亲的神态、语言、动作,至此,一个淳朴厚道、充满爱心的父亲形象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是的。
这种表现细节描写的方法是:
方法二:巧用修饰语(板书)
(过渡)巧用修饰语是塑造人物形象,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
好的作品能感人肺腑,它是功不可没的。
我们再看一个片段(出示PPT)
④母亲曾经有过一头浓密的黑发,柔软、亮洁、光泽,由于一生辛劳,捧出所有的心血,奉献最纯洁的母爱,来抚育我们成长,所以未老先衰,四十几岁,头发开始花白。
先是两鬓染霜,后来是额前飘白,就象春天黛青的远山里悄然冒出一抹残雪,一丝丝,一缕缕垂在饱经风霜的脸上,再后来脑前脑后全沾满了白发,白得我们儿女们心疼。
——摘自冯瑞祥《母亲的白发》这个片段,是对什么方面进行细致的描写?谁来分析一下?
方法三:妙用修辞(板书)
巧妙的运用修辞,即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对事物加以淡妆浓抹,能使语言增亮增色,提高文章品味给人以美感。
⑤总之,好的细节描写,就犹如一座座精美的灵魂,有了它才能使人物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
今天老师只是抛砖引玉教会大
家其中的三点,下课之后大家可以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索,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超越自我。
4、描绘细节,表现亲情
说了这么多,早就有很多同学跃跃欲试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下面
①学生写作:
请以“想起了那一幕”为题写一个片段,抒写你与亲人相处时,印象深刻的情景。
(注意运用细节描写。
)
②修改习作。
细致地对同桌习作进行修改。
③学生回答,师生交流。
④(总结):细节描写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就是因为描写特别细腻,能抓住人物的具体特征,把人物最感人的特征表现出来,从而感动读者。
4、结语:
同学们,其实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一个片段的组合,更是点滴亲情的凝聚,作文来源于生活,更来源于生活中的细节,让我们擦亮眼睛,用心捕捉生活中细节,去描摹去刻画,再现原汁原味的生活,让亲情的细节之花在生命中绽放,在笔尖永驻芳华附:板书设计:细节描写
精用动词
巧用修饰语妙用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