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仿真论坛_滤波器设计 贾宝富
合集下载
现代滤波器设计讲座8

接收通道谐振腔体的温度补偿
接收通道的功率 小,谐振腔允许 存在较小的间 隙; 为了降低成本, 谐振柱取消使用 不同种金属材 料;
接收通道谐振腔体温度补偿的方法
增加调谐螺钉 的敏感度; 减少谐振腔上 表面的敏感 度; 使用低温度系 数材料做螺 钉。
谐振杆上部使用材料和长度与谐 振频率的关系
铝腔体;调谐螺钉使用殷钢。△T=50℃
不锈钢的温度特性
不锈钢的温度系数可以有很明显 的变化; 300系列不锈钢的温度系数在1419 ppm/C°,400系列不锈钢的 温度系数在10-12 ppm/C°。 使用不锈钢材料一定要了解材料 的型号,不同型号不锈钢材料的 温度系数差别可以达到100%。
梳状谐振器和滤波器的温度补偿
梳状谐振器和滤波器可以工作在很宽的频率范 围,从400MHz一直到10GHz。 温度特性主要地由构成谐振器的材料确定,
测试的温漂
PCS波段:1930-1990MHz; 工作温度范围:-10~65℃; 频率漂移:<60KHz或<1PPM/℃。
总结
在腔体滤波器的温度特性和温度补偿中材料特性扮演 了重要角色; 利用材料特性,梳状和介质谐振器及滤波器能够获得 有效的温度补偿; 在设计、制作和实验中都需要准确地了解材料特性; 类似的设计原理也可以用于其它类型谐振器和滤波 器; 滤波器设计中更推崇使用低成本材料和简单的结构设 计。
f0 f0 f0 f0
螺钉
T
谐振器的温度补偿
关键尺寸 补偿目标
谐振器的温度补偿
补偿方法
调谐螺钉使用低温度系 数材料 ; 谐振杆全部或部分使用 与腔体不同种类的材 料 。 调谐螺钉用料少,可以 考虑价格高一点的材 料。 谐振杆需要考虑使用低 成本材料。
微波滤波器和无源电路讲座(06)

兰格定向耦合器
宽带对称定向耦合器
对称带状线定向耦合器的补偿
过渡段寄生电感 补偿电容C1和C2
补偿前后的仿真结果比较
补偿前
补偿后
补偿后的电路版图和测试结果
宽带非对称定向耦合器
非对称带状线定向耦合器的补偿
不连续段 补偿电容
补偿前后的仿真结果比较
补偿前
补偿后
补偿后的电路版图和测试结果
定向耦合器的基本类型
④
①
③ ④ ②
反向耦合
③ ②
①
前向耦合
假如①口是入射端口。后向耦合④口是耦合端 口。③口是隔离端口。②口是直通端口。前向 耦合③口是耦合端口。④口是隔离端口。②口 是直通端口。
定向耦合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耦合端口
④ P4 ① P1
P 3 ③
② P2
隔离端口
输入端口
直通端口
定向耦合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利用电路软件中的传输线计算工具计算。
耦合线参数的计算方法(2)
利用三维仿真软件对结构上具有对称性的传输线 建模计算传输线参数,可以从对称面剖开,分别 建立模型。并把对称面分别设置为电壁和磁壁。
磁壁
电壁
耦合线参数的计算方法(3)
利用三维仿真软件对结构上不具有对称性 的传输线建模计算传输线参数,可以直接 计算 。但需要注意的是端口模式数应设置2个
注意:利用三维软件计算端口的特性阻抗分 别是差分阻抗( Z1)和共模阻抗( Z2)。 并不是C模和π模阻抗!! 偶模的阻抗为:Ze=2XZ2 奇模的阻抗为: Zo=Z1/2
现代微波滤波器和无源器件设计(六)
现代滤波器设计讲座(2_2)

HFSS Calibration:
Length of the two outermost resonators = 113.399 mm Length of the five inner resonators = 114.69 mm Antenna distance = 1.879 mm Distances between resonators are 25.513 mm , 28.291 mm , 28.767 mm
带通滤波器仿真结果
现代滤波器设计讲座(二)
3、设计三维结构
电子科技大学 贾宝富 博士
确定合适的腔体结构
建立中间腔体计算模型
• A=30mm • B=60mm • C=120mm • R1=5mm • R2=6mm • R3=8mm • L=114.5mm • H=15mm
计算结果
1、确定腔体Q0值; 2、确定中间腔体的几 何尺寸
Q0 ≈ 2700; Length = 114.69mm;
腔体间的耦合结构
腔体间耦合结构的类型有很 多种类型。
电耦合; 磁耦合; 混合耦合。
耦合系数--电壁/磁壁法
对于对称耦合谐振器的 情况,两个谐振器频率完全 相同,这样可以将耦合谐振 器从对称面劈开,如右图所 示。 在对称面上分别设置为完全导电面(PEW)和完全导磁 面(PMW),在HFSS中用本征模求解器,得到的本征频率分 别对应 fe 和 f m ,耦合系数可以用一个通用公式表示
与外电路连接的腔:
腔体的损耗也有两部分;
fr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f0
1 − 2Q
0
腔体材料产生的损耗(金属材料趋肤效应产生的欧姆损耗和介 质材料tanδ产生的介质损耗) 1 1 Δf r1 = − − 与外电路和相邻腔耦合的能量
微波仿真论坛_滤波器设计 贾宝富

给出滤波器的技术要求: 工作频率: f min; f max 带内插损;带内波动; 带外衰减;带外抑制度; 矩形系数; 电路模型计算; Ansoft Designer;ADS;CST DS 滤波器几何结构计算; HFSS,CST MWS;IE3D;ADS 误差分析或调谐范围分析; HFSS,CST MWS;IE3D;ADS 制作样品; 测试样品; 最终样品。
x=1/bw 在K变换器计算公式中,令:
15
对bw去归一化变形低通原型滤波器 对bw去归一化变形低通原型滤波器
ZL=1
16
归一化带通滤波器 归一化带通滤波器
在前面的对bw去归一化低通原型滤波器中用1H电感和1F电 容组成的串联谐振回路代替原来的1H电感。就构成了一个 谐振频率为1Hz,相对带宽为bw的归一化带通滤波器
2
K ZL
2
ZG
C=
L K
2
1 K ZL
2
~
+
1 ZL
ZL
~
8
jωL +
jω C
L K
2
K变换器设计公式 K变换器设计公式
其中, RA是变换后信号源的内阻;La,1是变换后第一个串联电感值 ; La,k是 变换后第k个串联电感值;RB是变换后负载的阻值。
9
J变换器设计公式 J变换器设计公式
其中, GA是变换后信号源的内部电导;Ca,1是变换后第一个并联电容值 ; Ca,k是变换后第k个并联电容值 ;RB是变换后负载的导纳。
5
滤波器主要技术指标 滤波器主要技术指标
另外,还有一些技术指标,如, 回波损耗(驻波系数),带 内波动;群延迟;矩形系数等。对大功率滤波器还有功率 容量。对可调滤波器还有可调范围等
x=1/bw 在K变换器计算公式中,令:
15
对bw去归一化变形低通原型滤波器 对bw去归一化变形低通原型滤波器
ZL=1
16
归一化带通滤波器 归一化带通滤波器
在前面的对bw去归一化低通原型滤波器中用1H电感和1F电 容组成的串联谐振回路代替原来的1H电感。就构成了一个 谐振频率为1Hz,相对带宽为bw的归一化带通滤波器
2
K ZL
2
ZG
C=
L K
2
1 K ZL
2
~
+
1 ZL
ZL
~
8
jωL +
jω C
L K
2
K变换器设计公式 K变换器设计公式
其中, RA是变换后信号源的内阻;La,1是变换后第一个串联电感值 ; La,k是 变换后第k个串联电感值;RB是变换后负载的阻值。
9
J变换器设计公式 J变换器设计公式
其中, GA是变换后信号源的内部电导;Ca,1是变换后第一个并联电容值 ; Ca,k是变换后第k个并联电容值 ;RB是变换后负载的导纳。
5
滤波器主要技术指标 滤波器主要技术指标
另外,还有一些技术指标,如, 回波损耗(驻波系数),带 内波动;群延迟;矩形系数等。对大功率滤波器还有功率 容量。对可调滤波器还有可调范围等
现代滤波器设计讲座滤波器设计实例

这时将得到四个本征频率, f e 1 f m 1 和f e 2 这样f m,2 非对称耦
合结构的耦合系数为
k
fe21 fe21
fm21 fm21
fe22 fe22
fm22 fm22
K为正表示磁耦合; K为负表示电耦合。
感性膜片耦合
Perfect E
Perfect H
K fe 2fm 29 .9 3 9 8 3 2 9 .9 1 4 4 8 2 0 .0 0 2 5 5 3 6 fe 2fm 2 9 .9 3 9 8 3 2 9 .9 1 4 4 8 2
几种滤波器拓扑结构的比较
6阶切比雪夫 7阶切比雪夫
6阶交叉耦合 8阶切比雪夫
小结
根据给定的技术指标,考虑到温度对滤波器特 性的影响。我们初步把滤波器的阶数确定为6 阶交叉耦合或7阶切比雪夫。
与交叉耦合滤波器相比,切比雪夫滤波器结构 简单,工程上容易实现。如果滤波器体积和造 价允许,我们将首选7阶切比雪夫。因此,综 合考虑温度对滤波器特性的影响和拓扑机构三 维实现的方便程度后,我们确定滤波器的拓扑 结构为7阶切比雪夫滤波器。
现代滤波器设计讲座(二)
滤波器设计实例
电子科技大学 贾宝富 博士
滤波器技术参数
滤波器要求的技术参数; 中心频率;400MHz; 带宽:12MHz; 插入损耗:小于1dB 带内波动:小于0.5dB 群时延:小于150纳秒 带外抑制度:偏离中心频率15MHz;大于40dB; 功率容量:平均功率大于200W 工作温度:-45~80摄氏度
的高次谐波; 耦合量可调谐性差; 耦合结构占空间较小
; 耦合量较大;
耦合系数变化曲线
中心频率变化曲线
直接耦合
直接耦合的特点:
合结构的耦合系数为
k
fe21 fe21
fm21 fm21
fe22 fe22
fm22 fm22
K为正表示磁耦合; K为负表示电耦合。
感性膜片耦合
Perfect E
Perfect H
K fe 2fm 29 .9 3 9 8 3 2 9 .9 1 4 4 8 2 0 .0 0 2 5 5 3 6 fe 2fm 2 9 .9 3 9 8 3 2 9 .9 1 4 4 8 2
几种滤波器拓扑结构的比较
6阶切比雪夫 7阶切比雪夫
6阶交叉耦合 8阶切比雪夫
小结
根据给定的技术指标,考虑到温度对滤波器特 性的影响。我们初步把滤波器的阶数确定为6 阶交叉耦合或7阶切比雪夫。
与交叉耦合滤波器相比,切比雪夫滤波器结构 简单,工程上容易实现。如果滤波器体积和造 价允许,我们将首选7阶切比雪夫。因此,综 合考虑温度对滤波器特性的影响和拓扑机构三 维实现的方便程度后,我们确定滤波器的拓扑 结构为7阶切比雪夫滤波器。
现代滤波器设计讲座(二)
滤波器设计实例
电子科技大学 贾宝富 博士
滤波器技术参数
滤波器要求的技术参数; 中心频率;400MHz; 带宽:12MHz; 插入损耗:小于1dB 带内波动:小于0.5dB 群时延:小于150纳秒 带外抑制度:偏离中心频率15MHz;大于40dB; 功率容量:平均功率大于200W 工作温度:-45~80摄氏度
的高次谐波; 耦合量可调谐性差; 耦合结构占空间较小
; 耦合量较大;
耦合系数变化曲线
中心频率变化曲线
直接耦合
直接耦合的特点:
现代滤波器设计讲座(2_1广义切比雪夫滤波器的电路仿真)

jJ12
G2
j(
2
2 )
jJ23
jJ13
jJ23
v1 v2
is
0
GL G3
j(
3
3
)
v3
0
或
[Y ][v] [i]
p
[Y
]
0
0 p
0
0
Gs j 0
g1
0 g2
0 0
t11 t21
t12 t22
t13
t23
0 0 p
0
0
GL
g3
t31
+A
I_4 R=1/Qu L=L4 C=C4
E
0
Z=m01*Sqrt(bw f)
E=90deg
F=F
E
Z=m12*bw f E=90deg F=F
E
Z=m23*bw f E=90deg F=F
E
Z=m34*bw f E=90deg F=F
E
Z=m01*Sqrt(bw f)
0
E=90deg
F=F
计算结果
L
m( n 1)( n 1) mn ( n 1)
m1n
m2n
L
m(
n 1) n
mnn
低通原型和带通滤波器之间的变换
低通到带通的频率变换式为:
其中,
0
1 FBW
0
0
12
FBW 2 1 0
1,2 分别为上下边带频率;0为通带中心频率;FBW
为分数带寛。 是归一化频率。
1; 1
{p[I ] j[R] [M ]}[i] j [e] FBW
RS
r1
微波仿真论坛_ADS应用详解—微波滤波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实验1

(四)ADS软件的使用
本节内容是介绍使用ADS软件设计微带 带通滤波器的方法:包括原理图绘制, 电路参数的优化、仿真,版图的仿真 等。 下面开始按顺序详细介绍ADS软件的使 用方法。
ADS软件的启动
启动ADS进入如下界面
创建新的工程文件
点击File->New Project设置工程文件名 称(本例中为Filter)及存储路径 点击Length Unit设置长度单位为毫米
版图的仿真
首先要由原理图生成版图,生成版图前先要把原理图 中用于S参数仿真的两个Term以及接地去掉,不让他 们出现在生成的原理图中。去掉的方法与前面关掉优 化控件的相同,都是使用 按钮,把这些元件打上 红叉(见下页图)。 然后点击菜单中的Layout -> Generate/Update Layout,弹出一个设置窗口,直接点OK,又出现一个 窗口,再点OK,完成版图的生成,这时会打开一个显 示版图的窗口,里面有刚生成的版图(见后面几页的 图) 。
实验一 微波滤波器的设计 制作与调试
(一)实验目的
了解微波滤波电路的原理及设计方法。 学习使用ADS软件进行微波电路的设 计,优化,仿真。 掌握微带滤波器的制作及调试方法。
(二)实验内容
使用ADS软件设计一个微带带通滤波 器,并对其参数进行优化、仿真。 根据软件设计的结果绘制电路版图,并 加工成电路板。 对加工好的电路进行调试,使其满足设 计要求。
上页图中五个Mcfil表示滤波器的五个耦合线节,两 个MLIN表示滤波器两端的引出线 双击图上的控件MSUB设置微带线参数
H:基板厚度(0.8 mm) Er:基板相对介电常数(4.3) Mur:磁导率(1) Cond:金属电导率(5.88E+7) Hu:封装高度(1.0e+33 mm) T:金属层厚度(0.03 mm) TanD:损耗角正切(1e-4) Roungh:表面粗糙度(0 mm)
微波仿真论坛_06_optimetrics入门(1)

5-4
Parameter Sweep(参数扫描)
参扫目的:端口外半径固定,确定50欧 姆同轴线内半径。
5-5
添加参数扫描
添加扫描变量
5-6
设置计算
5-7
计算结果
Z 0 50 r _ inner 0 0.21mm
5-8
显示计算结果
5-9
Optimization(优化)
5-10
HFSS的优化器
5-31
稳定性分析结果
5-32
例 1: 参变量研究
微带低通滤波器 端口2 空气盒
S21 被自动提取 出来,研究带滤波器
5-33
例 2: Optimetrics
微波带通滤波器
TM
l1
设计变量
l2
l1
过孔1半径 d1 过孔1半径 d2 谐振器长度 l1 谐振器长度 l2
5-18
遗传算法定义
遗传算法是从代表问题可能潜在的解集的一个种群( population)开始的,而一个种群则由经过基因(gene )编码的一定数目的个体(individual)组成。每个个体实 际上是染色体(chromosome)带有特征的实体。染色体作 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即多个基因的集合,其内部表 现(即基因型)是某种基因组合,它决定了个体的形状 的外部表现,如黑头发的特征是由染色体中控制这一特 征的某种基因组合决定的。因此,在一开始需要实现从 表现型到基因型的映射即编码工作。由于仿照基因编码 的工作很复杂,我们往往进行简化,如二进制编码,初 代种群产生之后,按照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原理,逐 代(generation)演化产生出越来越好的近似解,在每 一代,根据问题域中个体的适应度(fitness)大小选择 (selection)个体,并借助于自然遗传学的遗传算子( genetic operators)进行组合交叉(crossover)和变异 (mutation),产生出代表新的解集的种群。这个过程 将导致种群像自然进化一样的后生代种群比前代更加适 应于环境,末代种群中的最优个体经过解码(decoding ),可以作为问题近似最优解。
Parameter Sweep(参数扫描)
参扫目的:端口外半径固定,确定50欧 姆同轴线内半径。
5-5
添加参数扫描
添加扫描变量
5-6
设置计算
5-7
计算结果
Z 0 50 r _ inner 0 0.21mm
5-8
显示计算结果
5-9
Optimization(优化)
5-10
HFSS的优化器
5-31
稳定性分析结果
5-32
例 1: 参变量研究
微带低通滤波器 端口2 空气盒
S21 被自动提取 出来,研究带滤波器
5-33
例 2: Optimetrics
微波带通滤波器
TM
l1
设计变量
l2
l1
过孔1半径 d1 过孔1半径 d2 谐振器长度 l1 谐振器长度 l2
5-18
遗传算法定义
遗传算法是从代表问题可能潜在的解集的一个种群( population)开始的,而一个种群则由经过基因(gene )编码的一定数目的个体(individual)组成。每个个体实 际上是染色体(chromosome)带有特征的实体。染色体作 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即多个基因的集合,其内部表 现(即基因型)是某种基因组合,它决定了个体的形状 的外部表现,如黑头发的特征是由染色体中控制这一特 征的某种基因组合决定的。因此,在一开始需要实现从 表现型到基因型的映射即编码工作。由于仿照基因编码 的工作很复杂,我们往往进行简化,如二进制编码,初 代种群产生之后,按照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原理,逐 代(generation)演化产生出越来越好的近似解,在每 一代,根据问题域中个体的适应度(fitness)大小选择 (selection)个体,并借助于自然遗传学的遗传算子( genetic operators)进行组合交叉(crossover)和变异 (mutation),产生出代表新的解集的种群。这个过程 将导致种群像自然进化一样的后生代种群比前代更加适 应于环境,末代种群中的最优个体经过解码(decoding ),可以作为问题近似最优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n L A = 10 lg PL
(dB)
低通
带通
高通
带阻
4
滤波器主要类型-2 滤波器主要类型-2
功率转移函数
L A (ω ) = 10 lg
1 1 − Γ(ω )
2
= 10 lg 1 + P ω 2
[
( )]
实用中,最广泛使用的逼近函数有三种,相应的滤波器称为:最平坦型 (Butterworth)、等波纹型(Chebyshev)和椭圆函数型。
15
Typical Filter Design Cycle Typical Filter Design Cycle
16
Typical Filter Design Cycle Typical Filter Design Cycle
17
设计实例-2
梳状滤波器设计
2
滤波器技术参数 滤波器技术参数
滤波器要求的技术参数; 中心频率;400MHz; 带宽:15MHz; 带内波动:小于0.1dB 带外抑制度:偏离中心频率25MHz;大于 40dB;
12
Typical Filter Design Cycle Typical Filter Design Cycle
13
Typical Filter Design Cycle Typical Filter Design Cycle
14
Typical Filter Design Cycle Typical Filter Design Cycle
提出目标,即理想响应; 选用可能的函数去逼近理想响应; 设法实现具有逼近函数特性的网络。
由于采用的逼近函数不同,一般有Butterworth 综合、Chebyshev综合、椭圆函数综合等滤波器 设计方法。
11
Butterworth滤波器综合 Butterworth滤波器综合
该响应有最大平滑特性,所以Butterworth响应 也称为最大平坦响应。
12
Chebyshev 滤波器综合 Chebyshev 滤波器综合
其中,
称为Chebyshev 多项式。
13
可以用优化代替综合吗? 可以用优化代替综合吗?
优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滤波器的设计, 但是使用优化受到很大限制。
一般只有在拓扑结构确定以后才能优化。 优化目标函数的确定有一定困难。 受计算能力的限制,三维仿真软件的优化只能在 结构比较简单,变量不多时使用。
12
K01
Kn,n+1
K12
变形低通原型滤波器转换电路 变形低通原型滤波器转换电路
13
变形低通原型滤波器仿真结果 变形低通原型滤波器仿真结果
14
对相对工作带宽bw去归一化 对相对工作带宽bw去归一化
去归一化原理: 如果,我们需要把在角频率ω呈现的阻抗移动到角频率ω*bw,则电感 值需要改变为L/bw。电感L在角频率ω的阻抗为jωL;电感Lx在角频率ω*bw 的阻抗为j (ω*bw) Lx;如果,令jωL= j (ω*bw) Lx,可以解出,
Vtransmitted transmitted 插入损耗 = −20 log Vincident incident
Δ 关于通过无源线性器件无失真的传输有两个关键问 题。首先,器件的幅度响应不许在使用的带宽内为固 定值。这意味着在带段内的所有信号的衰减是恒等 的。其次,器件的相位响应在同样的带宽内必须是线 性的。如下图所示。
5
滤波器主要技术指标 滤波器主要技术指标
另外,还有一些技术指标,如, 回波损耗(驻波系数),带 内波动;群延迟;矩形系数等。对大功率滤波器还有功率 容量。对可调滤波器还有可调范围等
6
基本的概念说明 基本的概念说明
插入损耗:定义为传输电平除以入射电压取对数再乘以20,以dB 表示。是我们无失真传输的关键之一。
x=1/bw 在K变换器计算公式中,令:
15
对bw去归一化变形低通原型滤波器 对bw去归一化变形低通原型滤波器
ZL=1
16
归一化带通滤波器 归一化带通滤波器
在前面的对bw去归一化低通原型滤波器中用1H电感和1F电 容组成的串联谐振回路代替原来的1H电感。就构成了一个 谐振频率为1Hz,相对带宽为bw的归一化带通滤波器
7
无失真传输的关键图 无失真传输的关键图
Bandwidth
Bandwidth
Magnitude
φ
Constant Amplitude
Linear Phase
无失真传输的关键
8
基本的概念说明 基本的概念说明
带外抑制:用来表征滤波器抑制带外所有信号的性能。它正比于 系统的信噪比以及误码率(BER)。 插入相位:通过一个无源线性器件无失真传输的第二个关键是器 件在所用带宽内的相位频响必须是线性的。由滤波器引起的任何 非线性相位频响将引起信号失真。插入相位是在指定的频率上, 通过器件的相对相位移。它与频率有关,是电长度的函数。 表示器件相频特性非线性的第二种方法是群延迟。而相位斜率技 术是一种简单而精确的测量群延迟的方法。它是一种静态或连续 波技术。通过测量两个相近间隔频率(孔径)之间的相位差,然 后计算这些点之间的斜率(如下图所示)。
滤波器设计
贾宝富
1
滤波器基本概念
2
滤波器概念简介 滤波器概念简介
滤波器是通信工程中常用的重要器件,它对信号具有频率选择 性,在通信系统中通过或阻断、分开或合成某些频率的信号。
3
滤波器主要类型-1 滤波器主要类型-1
通常采用工作衰减来描述滤波器的幅值特性:
式中,和分别为输出端接匹配负载时滤波器输入功率和负载吸收功率。 根据衰减特性不同,滤波器通常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
2π f r Ls Q0 = Rs
1 ∆f = − 2Q0
考虑到,L s 为,
= 1
2π f r
串联谐振回路的电阻
2π f r Ls 1 Rs = = ;Ω Q0 Q0
20
有载QL值和无载Q0值 有载QL值和无载Q0值
中间谐振腔:
腔体的损耗有两部分;
腔体材料产生的损耗(金属材料趋肤效应产生的欧姆损耗和介 质材料tanδ产生的介质损耗) 相邻腔体耦合的能量
若新串联谐振回路在频率ωr与旧回路保持相同的阻抗,则新谐振回路 的电感Ls和电容Cs分别为,
Ls =
ω ω L1 ; Cs = C1 ωr ωr
1 = 1 2π f r Henry; Cs = 1 = 1 2π f r
把ω=1;L1=1和C1=1代入上式,得:
Ls =
18
ωr
ωr
Farad
带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
7
K变换器工作原理 K变换器工作原理
ZG L ZL
~
K
K
变换的原则: 变换前后滤波器低通原型的 衰减特性不变。为此,只要保证变换前 后输入导纳(或阻抗)之比为一常数 (从而可保证反射系数不变,进而衰减 特性不变)
ZG
ZG
L K ZL
2
K
2
1 K ZL
2
~
jωL +
jω C
L K
2
+
1 ZL~KjωL + ZG K
16
输入频率范围等参数 输入频率范围等参数
17
输入介质基板参数 输入介质基板参数
18
完成设计 完成设计
19
20
输出平面电路结构图 输出平面电路结构图
21
仿真计算平面结构图 仿真计算平面结构图
22
调整变量或优化 调整变量或优化
23
最后结果 最后结果
24
现代滤波器设计流程
2
滤波器设计流程 滤波器设计流程
初步确定采用Chebyshev型7阶梳状滤波器
3
低通原型滤波器(查出标准化G值) 低通原型滤波器(查出标准化G值)
4
建立低通原型滤波器电路模型 建立低通原型滤波器电路模型
5
原型低通滤波器机仿真结果 原型低通滤波器机仿真结果
6
K变换器或J变换器 K变换器或J变换器
把LC低通原型变换成只有一种电感元件或只有一种电容元件的低通原型, 称之为变形低通原型。 在LC梯形低通原型的各元件间加入K变换器把电容变换成电感,最后得到只 有电感的低通原型。 在LC梯形低通原型的各元件间加入J变换器把电感变换成电容,最后得到只 有电容的低通原型。
3
Typical Filter Design Cycle Typical Filter Design Cycle
4
Typical Filter Design Cycle Typical Filter Design Cycle
5
Typical Filter Design Cycle Typical Filter Design Cycle
给出滤波器的技术要求: 工作频率: f min; f max 带内插损;带内波动; 带外衰减;带外抑制度; 矩形系数; 电路模型计算; Ansoft Designer;ADS;CST DS 滤波器几何结构计算; HFSS,CST MWS;IE3D;ADS 误差分析或调谐范围分析; HFSS,CST MWS;IE3D;ADS 制作样品; 测试样品; 最终样品。
10
7阶Chebychecv变形低通原型滤波器的K值 7阶Chebychecv变形低通原型滤波器的K值
令,K变换器计算公式中
并考虑到, 7阶Chebychecv低通原型滤波器中, 变换器的变比分别为,
最后得K
11
归一化变形低通原型滤波器 归一化变形低通原型滤波器
ZL=1
Kk,k+1
归一化即滤波器的工作带宽是1Hz。如果,滤波器要求的相 对带宽为bw,则应对滤波器去归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