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接台手术消毒登记本

合集下载

手术室晨灰工作、连台清洁以及终末清洁流程及注意事项。

手术室晨灰工作、连台清洁以及终末清洁流程及注意事项。

手术室晨灰工作、连台清洁以及终末清洁流程及注意事项。

手术室的清洁消毒:1、每日清晨,术前一小时开启层流空调,术前术后要有空气净化记录。

2、每日手术前半小时,用清洁巾湿式擦拭手术间窗台、地面、无影灯、敷料桌、托盘、输液架、麻醉机、手术床及走廊地面等,每台手术后应擦净地面上的污液,清除线头、纸屑等杂物。

手术结束后彻底打扫手术间卫生。

每周进行彻底清扫1次。

使用的清洁工具用不宜掉纤维的织物材料制作。

3、每周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清洁消毒净化空调回风口过滤网。

手术室物品用清水擦拭,包括手术床、转椅、电刀、输液架、脚凳、操作台、吸引装置、仪器表面、壁橱等。

4、地面:每台手术结束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和清水各湿拭拖地一次。

连台手术,前一台手术结束后打扫并整理手术间,清洁干燥层流自净30分钟,再接下一台手术。

5、墙面消毒:一般污染时,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和清水擦洗处理,特殊病种污染时,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常规每周二次室间墙面擦拭消毒。

6、手术交换车的管理:①手术交换车分为一般手术交换车和感染手术交换车。

②手术交换车所用物品用后应及时更换,有血迹、污液时即时更换。

③每日手术前用清洁巾进行湿式擦拭,当日手术结束后更换车上所有物品,500mg/L有效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感染手术交换车消毒按感染种类分别处理。

如接送隔离病人(或疑似病人)后,使用一次性床单,注明病种,用双层不渗漏黄色胶袋双层包裹焚烧,平车及时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7、送敷料包和器械包的运输车,每日一次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和清水各擦拭一次。

8、无影灯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和清水各擦拭一次,并保持其透明度。

9、手术中所用的无菌持物钳为干罐,每4小时更换,有或疑有污染的应立即更换。

10、立式血压器、听诊器、心电监护仪及微量泵每周用清水擦拭干净,遇污染时用75%酒精擦拭;简易呼吸机面罩每次用毕即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后流动水冲净晾干。

手术室新护士跟台记录

手术室新护士跟台记录
带教老师在相应培训内容下划“√”,根据带教对象掌握的情况据实评价签名,评价标准分为:A/B/C/D四级,A为优秀,B为良好,C为一般,D 为未达标
手术跟台学习登记表
日期 手术名称 术 前 准 备 解 剖 知 识 配 合 步 骤 器 械 管 理 洗手配合 无 菌 原 则 物 品 清 点 标 本 送 检 器 械 处 理 交 接 整 理 手 术 间 跟 台 频 次 术 前 准 备 重 点 制 度 落 实 麻 醉 配 合 体 位 摆 放 设 备 使 用 安 全 核 查 巡回配合 记 录 书 写 接 送 患 者 爱 伤 观 念 耗 材 登 记 计 费 消 毒 登 记 整 理 手 术 间 带教老师 自 签名 评培 跟 训效 台 果 频 次 带教 老 师评 价

手术室交接班流程

手术室交接班流程

在交接班过程中,双方应严格遵守无 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手 术感染等风险。
接班人员应在接班前进行手卫生消毒 ,并穿戴好无菌手术衣、手套等防护 用品,确保手术过程符合无菌要求。
交班人员应在手术前进行充分的无菌 准备,确保手术区域无菌无污染。
在手术过程中,双方应严格遵守消毒 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等风险。如 有污染情况发生,应及时采取处理措 施并报告上级医师。
03
整理患者资料及手术记录
汇总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结果 、手术方案和知情同意书等资料

整理手术过程中的关键记录,包 括手术步骤、用药情况、输血情
况和病理标本等。
确保所有资料记录完整、准确, 以便接班人员了解患者情况和手
术进展。
通知接班人员并做好交班准备
提前通知接班人员交 接班时间和地点,确 保其按时到岗。
01
明确监督管理部门和人员职责
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配备专业人员负责手术室的监督管理工作,
确保各项交接班制度的落实。
02
制定详细的监督管理制度
包括监督管理的目标、原则、方法、频次、记录等,确保监督管理工作
有章可循。
03
建立监督管理考核机制
将监督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监督管理部门和人员进行定期考
建立有效沟通渠道,确保信息传递畅通无阻
制定沟通规范
明确交接班过程中的沟通方式和规范,如使用专 业术语、准确描述等。
建立信息传递平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信息传递平台,确 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相关人员。
保持沟通渠道畅通
定期检查沟通渠道是否畅通,及时排除沟通障碍 。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水平
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改进工作

手术室消毒登记本.doc

手术室消毒登记本.doc

手术室消毒登记本(号手术间)
年月
记录手术
类型
消毒对象及方式
1. 浸泡
2. 擦拭
消毒液手术间空气净化记录
日期/ 时间普



手术室物品麻醉用物品手术室物品麻醉用物品
配制浓度温度湿度净化
时间
1000 500 22- 40-
累计
mg/L mg/L 26℃60%
正常运行
是否
消毒员备注
注:手术室浸泡消毒物品:吸引器、地盆、污水桶、砂轮、拖把、血压计袖带、驱血带、简易呼吸器等
手术室擦拭消毒物品:1、器械台、手术灯、脚蹬、吸引器架、手术床、心电监护仪、托手板、治疗车、手术推车、听诊器、麻醉车、麻醉机接口等。

2、浸泡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剂,普通手术用500mg/L,感染手术用1000-2000mg/L 。

3、擦拭物体表面采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

手术病人进出手术室流程

手术病人进出手术室流程

手术病人进出手术室流程1. 访视。

手术通知单术前一日送到手术室。

手术室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在术前一日去病房进行术前2. 术前30分钟手术室护室接送护士去病房接病人,与病房护士交接病例、引流管道、皮肤、术前用药、术中用药、生命体征、神志,病人禁携任何物品进入手术室。

3. 接送护士与手术间巡回护士交接,将病人妥善安置于手术间。

4. 做好心理护理及解释、手术安全核查、手术配合。

5. 手术结束手术间巡回护士与护士站护士交接病人,护士站护士与手术医生及麻醉师送病人至病房,与病房护士交接相关事宜:液体、生命体征、管道、伤口敷料、皮肤、肢体情况、病例等。

6. 术后3日内手术室护士对病人进行术后访视并记录。

腕带识别流程1. 接病人之前,接送护士通过手术患者腕带识别并与病历、病房护士、清醒患者、家属查对。

2. 进入手术间后,巡回护士通过手术患者腕带识别并与病例、患者查对。

3. 麻醉前,麻醉师通过手术患者腕带识别并与病例、患者查对。

4. 手术结束,再次检查核对腕带。

5. 送病人至病房后与病房护士交接时最后核对手术患者腕带。

6. 腕带是识别小儿、昏迷、神志不清、年老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手术患者的重要手段。

7.不见腕带不接病人。

术中药物【抗生素】使用流程1. 病房护士与接送护士核对医嘱、交接术中带药。

2. 接送护士与巡回护士交接患者手术带药情况。

3. 巡回护士再次核对医嘱、询问手术医生用药时间、征得麻醉师同意后给病人用药,在医嘱本上签名并记录用药时间。

4. 药瓶贴治疗条:标示药名、剂量、使用方式、配药人、加药时间。

5. 根据医嘱调节滴速、严密观察病人,出现输液反应及时报告一声。

病理交接流程1. 手术标本取下后由洗手护士妥善保管;手术结束后与医生核对后置于病理袋中。

2. 巡回护士填写标签注明病人姓名、科室、病历号、病理名称;医生在护士站填写病理交接本,与护士站护士交接。

3. 手术中冷冻切片病理〔快速病理〕由巡回护士留好〔不要放福尔马林〕,将病理标本及填好的病理单交护士站立即送病理科。

手术室操作常规

手术室操作常规

手术室操作常规一、手术前操作常规1、手术前一天由手术室护士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查阅病历,了解患者情况,做好术前宣教,使患者减少恐惧情绪,保持最佳心理状态,配合手术。

2、手术前半小时由麻醉医师到病房接患者,检查患者是否更换清洁病号服,护士应在手术室迎接患者,认真做好查对工作,并在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上签字。

3、手术室护士应随时观察病情,耐心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情绪。

二、手术后操作常规1、手术完毕后,为患者擦干血迹或汗液,包扎伤口,注意保暖,勿使受凉,术后应有专人护送回病房,路上注意病情和输液情况。

2、向病室值班护士详细交代患者病情,认真做好交接班。

3、术后手术护士需定期到病房探视手术患者,了解伤口愈合情况,收集患者对手术室意见。

三、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规定1、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凭胸牌领取手术室所备的衣、裤、口罩、帽子、鞋及衣柜钥匙,并登记姓名和衣柜号码。

2、按规定更换衣服,不得穿个人的长内衣裤及袜子(固定于手术室内的袜子除外);严禁佩戴各种饰物,化浓妆。

3、手术人员需暂时离开手术室外出时,应更换外出衣、鞋;手术完毕,手术衣裤、鞋、口罩、帽子应置于规定位置,保持更衣室环境卫生。

4、手术室内保持严肃安静,不可大声说话,禁止携带私人通讯工具入内,除紧急情况外,一律不传私人电话。

5、患呼吸道感染者、面部、颈部、手部有感染者及患皮肤病者原则上不可进入手术室,若必须进入时就戴双层口罩,感染处严密封闭。

四、参观人员规定1、参观手术室人员应事先与手术室联系,每手术间人数不得超过2人。

2、遵守手术室管理制度,需待患者麻醉后方可进入手术间,手术换台时需离开手术间到休息室等候。

3、严格遵守无菌技术管理制度,站立于合适的脚蹬上,距无菌区30cm以上。

4、禁止在参观的手术间内来回走动,不得进入其他手术间。

5、外院参观手术者,需提前一日与医务科或护理部联系并征得手术室护士长同意后方可入室参观。

6、谢绝患者家属及亲友参观手术。

手术室护理常规

手术室护理常规

第十一章手术室护理常规第一节择期手术接送患者常规一、患者接入手术室常规1、手术室护士检查推车是否安全,提前半小时接患者。

2、接患者时,护士持手术通知单,核对患者病区、姓名、床号、年龄、性别、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包括左右侧)。

3、了解患者术前准备情况,包括禁食,禁饮、导尿、备皮、术中用药皮试及全麻患者是否有义齿等情况。

4、患者的贵重物品、饰品、现金不能带入手术室,由家属保管。

5、将患者病历、影像片等物品入室登记确认,术后送回病房。

6、接患者时,护士在患者头侧,随时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情况。

7、与病房护士交接班,并在“接送患者本”上签字。

二、术后患者送出手术室常规1、术后患者由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送至病区或ICU,途中注意患者呼吸、面色、神志,护士站在患者头侧,并注意防止坠床和保暖。

2、注意患者输血情况及引流管和导尿管情况。

3、与病房护士一起交接患者,并在接送患者本上双签字。

4、将病例和影像学片子及时送回病房。

5、患者安全送回病房后,推车推回手术室,检查推车各部件性能并放回指定位置。

第二节手术室无菌技术常规一、刷手法【操作前准备】1、正规更衣。

2、戴好帽子、口罩、帽子应遮住头发,口罩应遮住口鼻。

3、修剪指甲,勿戴首饰及手表。

【目的】通过机械性洗刷和化学消毒的方法,去除手及手臂皮肤上的暂存菌及部分居留菌,以预防患者术中感染。

【注意事项】1、刷洗时应特别注意刷洗甲缘、掌纹及腕部的褶皱处。

2、在刷洗和冲洗过程中,应保持双手向上,使污水肘部流下以免流水污染手部。

3、双手交替刷洗时应更换无菌刷。

4、双手消毒后悬于胸前,不可高举过头,也不可低于脐部。

【操作步骤】1、用流动水冲洗后,取抗菌洗手液按六部洗手法彻底清洁手及腕部至肘上10cm。

2、再取抗菌洗手液5ml于无菌刷,按指尖、甲缘、指间、手掌、手背、手腕、手臂至肘上10cm刷洗,无遗漏,约2分钟后,用无菌巾擦干。

3、按刷手顺序,取5ml葡泰免洗泡沫外科手消毒液抹3分钟后,待干,戴无菌手套即可。

接台手术物表未清洁消毒的整改措施

接台手术物表未清洁消毒的整改措施

接台手术物表未清洁消毒的整改措施目的:通过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环节质量控制,有效的控制院内感染发生。

方法手术室腔镜器械交由消毒供应中心专业负责管理,共同查找问题及时分析整改。

结果规范了器械的清洗消毒流程,保证了清洗效果。

结论减少各种感染危险因素,延长了器械的寿命,确保了病人的安全。

对腔镜器械清洗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与措施1、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手术室派业务能力强的护士到供应室指导腔镜器械的拆卸和组装知识技巧,供应中心指派有清洗上岗证的护士负责腔镜器械的管理,到手术室跟台了解腔镜器械的用途和操作方法。

使双方知识互相弥补,利于工作的开展。

2、加强专业知识培训:组织清洗消毒人员定期参加专业知识培训,给其讲解腔镜的洁净程度对患者诊治的重要性,清洗消毒的重要性,并详细告知清洗消毒的详细流程,使其知晓其工作的重要意义。

3、提高责任意识:科室组织清洗消毒人员参加责任意识培训讲座,以提高清洗消毒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

告知清洗消毒人员,器械清洗过程的每一个环境都要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科室实行责任负责制,对清洗消毒工作不合格的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嘱咐工作人员自我学习,科室对其进行定期考核,以提高其清洗消毒专业知识。

4、增添清洗消毒设备:我院供应室无腔镜清洗专用清洗槽,申请医院安装专用腔镜器械清洗槽,以提高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工作质量。

配备适用的清洗工具。

5、加强人员配置:根据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工作量,合理配置工作人员,以减轻清洗消毒人员的工作负担,减轻其工作强度,从而保证清洗消毒工作的质量。

6、建立完善的交接制度。

贵重(如镜头)和精密器械,必须双方签字交接。

7、多酶清洗中应注意的问题多酶清洗的目的在于去除物体表面微生物,提高清洗质量和高清洁效率。

多酶清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多酶应现用现配,因2~3h后其活性会逐渐下降;浸泡时间为5~20min,如采用超声和搅拌可缩短浸泡时间;水温应为30℃~40℃,低于30℃时会造成血液凝固,增加清洗的难度,而高于45℃时酶的活性会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